-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N 069-1997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暂行规定)

【通信行业标准(YD)】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暂行规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22 08:41:51
- YDN069-1997
- 现行
标准号:
YDN 069-1997
标准名称: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暂行规定)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7-12-03 -
实施日期:
1998-0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6.32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数字程控交换机和具有主叫识别信息显示功能的电话机及附加于电话机上具有主叫识别信息显示功能的终端装置。本标准不包括数字程控交换机间为传送主叫识别信息显示的全部局间信令。 YDN 069-1997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暂行规定) YDN069-1997

部分标准内容:
邮电部技术规定
YDN 069-1997
(内部标准)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
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暂行规定)
1998—02—11发布
199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布
YDN 069-1997
引用标准
3功能和业务基本要求
4主叫识别信息数据传送协议
5交换机基本配合要求.
6电话终端的技术要求
7测试方法
附录A(提示的附录)
缩略语
YDN069-1997
本标准的编写引用和参照了以下标准:1.GB/T15279—94《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2.《中国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1995年。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除了引用和参照上述标准的相关内容外,还考虑了我国的具体情况。
本标准符合GB/T1.1一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中有关编写标准的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深圳泰丰电子有限公司负责编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桂立林善希盛蕾魏四新刘月荣1范围
邮电部技术规定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N 069-1997
本标准规定了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数字程控交换机和具有主叫识别信息显示功能的电话机及附加于电话机上具有主叫识别信息显示功能的终端装置。本标准不包括数字程控交换机间为传送主叫识别信息显示的全部局间信令。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5279—94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中国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1995年GB1988--89
七位编码字符集
3功能和业务基本要求
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CID)业务是向被叫电话用户提供的-种新的服务项目。是指在被叫用户终端设备上显示主叫号码、主叫用户姓名、呼叫日期、时间等主叫识别信息,并进行存储,以供用户查阅的一种服务项目。3.1实现CID的基本方法是发端交换机将主叫号码等通过局间信令系统(例如NO.7信令系统)传送给终端交换机。终端交换机将主叫识别信息以移频键控(FSK)的方式送给被叫用户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3.2终端交换机将主叫识别信息送给被叫用户终端设备在下述两种状态下进行:一种是用户终端挂机状态另一种是用户终端通话状态挂机状态下的传送方法是终端交换机将主叫识别信息在第一次振铃和第二次振铃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7-12-03批准1998-02-01实施
用户线
主叫用户
发端交换机
YDN069--1997
终端交换机
图1CID传送方法示意
隔期间送给被叫用户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终端交换机
第二次振铃
传送方向
主叫识别信息
用户线
第一次振铃
图2挂机状态下的传送方法示意图被叫用户
被叫用户
通话状态下的传送方法是指具有CID功能的用户乙已经与用户甲处在通话状态下,又有第三方用户丙呼叫用户乙时,在用户乙终端设备上显示用户丙的识别信息。在此状态下的CID业务必须以“呼叫等待(callwaiting)”业务为前提,如图3所示。口
乙 (CID)
图3通话状态下的传送方法示意图3.3用户作为被叫,在接受来话时可以要求提供CID业务,也可以不要求提供此项业务。
3.4用户作为主叫,在发出呼叫时是否允许向被叫终端设备显示主叫号码可作如下选择:
(1)申请向被叫用户终端设备显示主叫号码、允许单次呼叫不显示,这类用户称为A类用户。
这类用户的一切正常拨号,即呼叫时仅拨被叫号码(本地呼叫拨本地局号和用户号码,8位为PQRSABCD,7位为PQRABCD,国内长途呼叫拨0X,X,PQRSABCD)的呼叫,均为允许显示的呼叫,均应向被叫用户显示主叫识别信息。这类用户也可以要求对某次呼叫不向被叫用户显示其主叫号码,这时需要在该次呼叫拨被叫号码之前加拨一标志号码(如*62,待定),即拨“*62十被叫号码”。发端交换机收到*62后,送出限制标志,终端交换机不将该次呼叫的主叫号码送到被叫终端设备。2
YDN069-1997
(2)申请不向被叫用户终端设备显示主叫号码、允许单次呼叫显示,这类用户称为B类用户
这类用户的-一切正常拨号即呼叫时仅拨被叫号码(本地呼叫拨PQRSABCD,国内长途呼叫拨OX,X,PQRSABCD)的呼叫,均为不允许显示的呼叫,其主叫号码不送到被叫用户终端设备。
这类用户也可以要求对某次呼叫允许向被叫用户显示主叫号码,这时需要在该次呼叫拨被叫号码之前加拨一标志号码(如*68,待定),即拨“*68十被叫号码”,发端交换机收到*68后,判定为该次呼叫为允许显示,送出允许标志,终端交换机将该次呼叫的主叫号码送到被叫终端设备。
(3)申请不向被叫用户终端设备显示主叫号码,这类用户称为C类用户这类用户的一切呼叫均为不允许显示的呼叫,其主叫号码不送到被叫用户终端设备。
*62和*68等可以用电话终端上的相应功能键代替。3.5呼叫需要显示主叫号码的特服的接续,上述各类主叫用户的所有呼叫都应向被叫终端设备发送主叫号码等识别信息。3.6显示内容和方式
被叫用户终端设备上显示主叫识别信息的内容,近期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主叫号码本地来话显示主叫本地号码:PQ\R\S'A\B'C\D长途来话显示主叫长途号码(包括字冠0,长途区号,本地号码):OXX'2P'Q'R'S'A'B'C'D
日期月日
时间时分
随着此项服务的开展,显示内容可以逐步增加,如增加主叫用户姓名等新业务信息。其中主叫号码由发端交换机经由终端交换机送到被叫用户终端设备。时间和甘期信息由终端交换机送到被叫用户终端设备3.7CID业务与其它新业务间的相互关系1)呼叫等待(CW)
在送第一声呼叫等待音之后,传送主叫识别信息。2)呼叫无条件前转(CFU)(以用户A呼叫用户B转移至用户C为例叙述,用户B和用户C是CID用户,下同)
用户A的主叫识别信息沿着本次呼叫作前向转移,不送给被转移用户B,在用户C终端设备上显示用户A的识别信息。3)呼叫无应答前转(CFNR)
用户A的主叫识别信息首先在用户B终端设备上显示,并且沿着本次呼叫作前向转移,在用户C终端设备上显示用户A的识别信息。4)呼叫遇忙前转(CFB)
用户A的主叫识别信息沿着本次呼叫作前向转移,不送给用户B,在用户C终端设备上显示用户A的识别信息。
YDN069-1997
3.8用户作为主叫时是否允许显示主叫号码,以及作为被叫时是否需要提供CID业务,应能按用户需求随时改变。
主叫识别信息数据传送协议
本章主要描述交换机和电话终端之间模拟用户线上主叫识别信息数据的传送协议。主要内容包括:主叫识别信息数据的传送时序,数据的格式和物理层数据传送电参数。4.1主叫识别信息数据的传送时序4.1.1挂机状态下的数据传送
在一次呼叫中若被叫用户申请了CID业务,则终端交换机向该被叫用户传送主叫识别信息数据。传送时序如图4所示。第二次振铃
传送方向
时间值
0. 5~1. 5 s
≥200ms
B+C+D应≤3.6s。
数据传送
图4主叫识别信息数据传送的时序铃流
第一次振铃
第一次振铃结束与数据传送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传送数据的时间,包括信道占用信号(ChannelSeizureSignal)和标志信号(MarkSignal)。
数据传送结束与第二次振铃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铃流
各时段可根据具体情况定。
在数据传送前或过程中,如果用户摘机,则传送停止且呼叫处理正常进行。4.1.2通话状态下的数据传送
(1)在通话状态下传送数据,交换机首先屏蔽与对端的话音通路,并向被叫用户传送提示序列。提示序列由用户提示音(SAS)和电话终端提示信号(CAS)组成。用户提示音(SAS)的目的是提示用户有新等待的呼叫,可采用呼叫等待音。电话终端提示信号(CAS)是用来提示电话终端备接收数据。(2)电话终端收到CAS信号后就将送受话器静音以防止近端干扰,将数据接收器连接到用户线上,并用应答(ACK)信号响应以通知交换机已准备好。(3)交换机收到ACK信号后,数据传送开始。交换机将消息发送给电话终端并在数据传送一结束就马上恢复与对端的话音通路,同时,恢复话机的话音通路。通话状态下的数据传送的信号顺序见图5。图6的(a),(b)分别给出了在通话状态下成功和不成功呼叫的时序。
(4)在通话状态下传送提示序列和数据期间,交换机应以至少50dB的损耗阻塞与4
YDN069-1997
对端的话音传送,防止这些信号到达远端。(5)乙用户所在的交换机若一查出乙用户的一个“瞬断”(flash)信号或用户挂机,则停止数据传送,并按正常接续处理。(6)若交换机查出用户丙或用户甲挂机,则继续数据传送。若用户乙在15s内未对新插入的呼叫进行响应,交换机将释放新的呼叫。参照图3。终端交换机
被叫用户
屏蔽与对端的
话音通路
恢复与对端的
话音通路
时间值
0~60ms
0~50ms
80~85ms
160±5ms
50~100ms
特征专用
0~120ms
数据传送
图5通话状态下的数据传送的信号顺序交换机在发送提示序列前屏蔽远端的时间。用户提示音(SAS)的持续时间。
不同提示信号产生的间隔。
电话终端提示信号(CAS)的持续时间。ACK超时时间。交换机等待ACK信号。若在165ms后未查出ACK信号,交换机超时。若在ti时间内收到ACK信号则t计时停止,Q计时开始。
收到ACK信号与FSK数据传送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传送数据的时间。由特征决定。交换机在数据传送结束之后转回适音传送的时间。4.2主叫识别信息数据的格式
主叫识别数据格式有两种:单数据消息格式(SDMF)和复合数据消息格式(MDMF)。前者的结构简单,可容纳的信息内容较少,如主叫号码,日期和时间;后者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容纳的信息长度较长,除单数据格式内容以外还可传主叫用户的姓名等。
4.2.1单数据消息格式
单数据消息格式(见图7)由消息头和消息体组成,消息头由消息类型和消息长度组5
YDN 069-1997
线路分离:远端闭塞
最长时间为1.2s(不包括Z和X)
(a)成功的呼叫
线路分离:远端闭塞
(b)不成功的呼叫
注:S段时间后话音通路重新建立。t,
图6通话状态下的数据传送时序
FSK数据传送
成。它们均为8比特字。消息类型的值用来识别消息的特征。消息长度指明后面所跟的消息字的长度。消息体包括交换机需传给终端用户的信息。消息体可容纳1~255个8比特的消息字。每个字用8比特带校验位的七位编码字符集(参见GB1988一89)表示。4.2.2复合数据消息格式
与单数据格式一样,复合数据消息格式(见图8)由消息头和消息体组成。不同的是,复合数据的消息体由一个或多个小的消息(称为参数消息)组成。参数消息同样具有参数头和参数体。参数头包括参数类型和参数长度,它们均为8比特字。参数类型值用来识别后续参数字。参数长度指明参数体中参数字的数目。复合数据消息格式允许不同特征产生的不同消息在同一个顿中传送。4.2.3消息格式
一个完整的消息顿由信道占用信号和/或标志信号、数据信息和校验字组成。信道占用信号和标志信号的目的是提示电话终端准备接收数据。校验字是用作差错检查。图9为单数据和复合数据消息顿格式(在通话状态下)。(1)信道占用信号:由一组300个连续的“0”和“1”交替的位组成,其第一个比特为“0”,最后一个比特为“1”。在通话状态下,信道占用信号不发送。(2)标志信号:由180个(在挂机状态下)或80个(在通话状态下)标志位(逻辑“1”)组成。
(3)标志位:由0~10个逻辑“1”组成。(4)每个数据字之前先行位“0”作为起始位,在最后加一位1”作为结束位。每个数6
消息头
消息类型
YDN 069-1997
消息长度
传送方向
消息头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消息字
消息体
更多的消息字
单数据消息格式
消息体
参数消息
15162324
参数字
313239
—参数头
传送方向
更多的
参数字
参数体
图8复合数据消息格式
更多的
参数消息
更多的
据字的最低位先发送。这样,实际每个字占10个比特,即1PXXXXXXX0(P为奇偶校验位)。数据传送时,信道占用信号首先发送,后接标志信号。数据信号必须连续传送。若需要,标志位应加在如下字之间:a)消息类型字与消息长度字之间。b)消息长度字与第一个参数类型字或消息字之间。c)参数类型字与相应的参数长度字之间。d)参数长度字与第个参数字之间。e)最后一个参数字(\n\)与下一个参数类型字(\n十1”)之间。f)最后一个参数字或消息字与校验字之间。>
单数据消息顺格式
信道占用信号*
标志信号
消息类型
标志位(0-10)
消息长度
标志位(0-10)
消息字
更多的消息字
标志位(0-10)
校验字
YDN 069-1997
复合数据消息顺格式
信道占用信号*
标志信号
消息类型
标志位(0-10)
消息长度
标志位(0-10)
参数类型
标志位(0-10)
参数长度
标志位(0-10)
参数字
更多的参数字
*;信道占用信号仅用于挂
机状态下的数据传送。
更多的参数消息
标志位(0-10)
更多的消息
校验字
图9单数据和复合数据消息顿格式4.2.4数据定义
(1)消息类型字
消息类型字的值(16进制数表示)从00~FF可定义256种不同特征的消息,见表1。表1
消息类型定义
00000100
10000000
(2)消息长度字
主叫号码传送信息
呼叫建立
数据消息类型
单数据格式
复合数据格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YDN 069-1997
(内部标准)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
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暂行规定)
1998—02—11发布
199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布
YDN 069-1997
引用标准
3功能和业务基本要求
4主叫识别信息数据传送协议
5交换机基本配合要求.
6电话终端的技术要求
7测试方法
附录A(提示的附录)
缩略语
YDN069-1997
本标准的编写引用和参照了以下标准:1.GB/T15279—94《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2.《中国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1995年。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除了引用和参照上述标准的相关内容外,还考虑了我国的具体情况。
本标准符合GB/T1.1一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中有关编写标准的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深圳泰丰电子有限公司负责编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桂立林善希盛蕾魏四新刘月荣1范围
邮电部技术规定
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N 069-1997
本标准规定了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数字程控交换机和具有主叫识别信息显示功能的电话机及附加于电话机上具有主叫识别信息显示功能的终端装置。本标准不包括数字程控交换机间为传送主叫识别信息显示的全部局间信令。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5279—94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中国电话网随路信号方式技术规范,1995年GB1988--89
七位编码字符集
3功能和业务基本要求
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CID)业务是向被叫电话用户提供的-种新的服务项目。是指在被叫用户终端设备上显示主叫号码、主叫用户姓名、呼叫日期、时间等主叫识别信息,并进行存储,以供用户查阅的一种服务项目。3.1实现CID的基本方法是发端交换机将主叫号码等通过局间信令系统(例如NO.7信令系统)传送给终端交换机。终端交换机将主叫识别信息以移频键控(FSK)的方式送给被叫用户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3.2终端交换机将主叫识别信息送给被叫用户终端设备在下述两种状态下进行:一种是用户终端挂机状态另一种是用户终端通话状态挂机状态下的传送方法是终端交换机将主叫识别信息在第一次振铃和第二次振铃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7-12-03批准1998-02-01实施
用户线
主叫用户
发端交换机
YDN069--1997
终端交换机
图1CID传送方法示意
隔期间送给被叫用户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终端交换机
第二次振铃
传送方向
主叫识别信息
用户线
第一次振铃
图2挂机状态下的传送方法示意图被叫用户
被叫用户
通话状态下的传送方法是指具有CID功能的用户乙已经与用户甲处在通话状态下,又有第三方用户丙呼叫用户乙时,在用户乙终端设备上显示用户丙的识别信息。在此状态下的CID业务必须以“呼叫等待(callwaiting)”业务为前提,如图3所示。口
乙 (CID)
图3通话状态下的传送方法示意图3.3用户作为被叫,在接受来话时可以要求提供CID业务,也可以不要求提供此项业务。
3.4用户作为主叫,在发出呼叫时是否允许向被叫终端设备显示主叫号码可作如下选择:
(1)申请向被叫用户终端设备显示主叫号码、允许单次呼叫不显示,这类用户称为A类用户。
这类用户的一切正常拨号,即呼叫时仅拨被叫号码(本地呼叫拨本地局号和用户号码,8位为PQRSABCD,7位为PQRABCD,国内长途呼叫拨0X,X,PQRSABCD)的呼叫,均为允许显示的呼叫,均应向被叫用户显示主叫识别信息。这类用户也可以要求对某次呼叫不向被叫用户显示其主叫号码,这时需要在该次呼叫拨被叫号码之前加拨一标志号码(如*62,待定),即拨“*62十被叫号码”。发端交换机收到*62后,送出限制标志,终端交换机不将该次呼叫的主叫号码送到被叫终端设备。2
YDN069-1997
(2)申请不向被叫用户终端设备显示主叫号码、允许单次呼叫显示,这类用户称为B类用户
这类用户的-一切正常拨号即呼叫时仅拨被叫号码(本地呼叫拨PQRSABCD,国内长途呼叫拨OX,X,PQRSABCD)的呼叫,均为不允许显示的呼叫,其主叫号码不送到被叫用户终端设备。
这类用户也可以要求对某次呼叫允许向被叫用户显示主叫号码,这时需要在该次呼叫拨被叫号码之前加拨一标志号码(如*68,待定),即拨“*68十被叫号码”,发端交换机收到*68后,判定为该次呼叫为允许显示,送出允许标志,终端交换机将该次呼叫的主叫号码送到被叫终端设备。
(3)申请不向被叫用户终端设备显示主叫号码,这类用户称为C类用户这类用户的一切呼叫均为不允许显示的呼叫,其主叫号码不送到被叫用户终端设备。
*62和*68等可以用电话终端上的相应功能键代替。3.5呼叫需要显示主叫号码的特服的接续,上述各类主叫用户的所有呼叫都应向被叫终端设备发送主叫号码等识别信息。3.6显示内容和方式
被叫用户终端设备上显示主叫识别信息的内容,近期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主叫号码本地来话显示主叫本地号码:PQ\R\S'A\B'C\D长途来话显示主叫长途号码(包括字冠0,长途区号,本地号码):OXX'2P'Q'R'S'A'B'C'D
日期月日
时间时分
随着此项服务的开展,显示内容可以逐步增加,如增加主叫用户姓名等新业务信息。其中主叫号码由发端交换机经由终端交换机送到被叫用户终端设备。时间和甘期信息由终端交换机送到被叫用户终端设备3.7CID业务与其它新业务间的相互关系1)呼叫等待(CW)
在送第一声呼叫等待音之后,传送主叫识别信息。2)呼叫无条件前转(CFU)(以用户A呼叫用户B转移至用户C为例叙述,用户B和用户C是CID用户,下同)
用户A的主叫识别信息沿着本次呼叫作前向转移,不送给被转移用户B,在用户C终端设备上显示用户A的识别信息。3)呼叫无应答前转(CFNR)
用户A的主叫识别信息首先在用户B终端设备上显示,并且沿着本次呼叫作前向转移,在用户C终端设备上显示用户A的识别信息。4)呼叫遇忙前转(CFB)
用户A的主叫识别信息沿着本次呼叫作前向转移,不送给用户B,在用户C终端设备上显示用户A的识别信息。
YDN069-1997
3.8用户作为主叫时是否允许显示主叫号码,以及作为被叫时是否需要提供CID业务,应能按用户需求随时改变。
主叫识别信息数据传送协议
本章主要描述交换机和电话终端之间模拟用户线上主叫识别信息数据的传送协议。主要内容包括:主叫识别信息数据的传送时序,数据的格式和物理层数据传送电参数。4.1主叫识别信息数据的传送时序4.1.1挂机状态下的数据传送
在一次呼叫中若被叫用户申请了CID业务,则终端交换机向该被叫用户传送主叫识别信息数据。传送时序如图4所示。第二次振铃
传送方向
时间值
0. 5~1. 5 s
≥200ms
B+C+D应≤3.6s。
数据传送
图4主叫识别信息数据传送的时序铃流
第一次振铃
第一次振铃结束与数据传送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传送数据的时间,包括信道占用信号(ChannelSeizureSignal)和标志信号(MarkSignal)。
数据传送结束与第二次振铃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铃流
各时段可根据具体情况定。
在数据传送前或过程中,如果用户摘机,则传送停止且呼叫处理正常进行。4.1.2通话状态下的数据传送
(1)在通话状态下传送数据,交换机首先屏蔽与对端的话音通路,并向被叫用户传送提示序列。提示序列由用户提示音(SAS)和电话终端提示信号(CAS)组成。用户提示音(SAS)的目的是提示用户有新等待的呼叫,可采用呼叫等待音。电话终端提示信号(CAS)是用来提示电话终端备接收数据。(2)电话终端收到CAS信号后就将送受话器静音以防止近端干扰,将数据接收器连接到用户线上,并用应答(ACK)信号响应以通知交换机已准备好。(3)交换机收到ACK信号后,数据传送开始。交换机将消息发送给电话终端并在数据传送一结束就马上恢复与对端的话音通路,同时,恢复话机的话音通路。通话状态下的数据传送的信号顺序见图5。图6的(a),(b)分别给出了在通话状态下成功和不成功呼叫的时序。
(4)在通话状态下传送提示序列和数据期间,交换机应以至少50dB的损耗阻塞与4
YDN069-1997
对端的话音传送,防止这些信号到达远端。(5)乙用户所在的交换机若一查出乙用户的一个“瞬断”(flash)信号或用户挂机,则停止数据传送,并按正常接续处理。(6)若交换机查出用户丙或用户甲挂机,则继续数据传送。若用户乙在15s内未对新插入的呼叫进行响应,交换机将释放新的呼叫。参照图3。终端交换机
被叫用户
屏蔽与对端的
话音通路
恢复与对端的
话音通路
时间值
0~60ms
0~50ms
80~85ms
160±5ms
50~100ms
特征专用
0~120ms
数据传送
图5通话状态下的数据传送的信号顺序交换机在发送提示序列前屏蔽远端的时间。用户提示音(SAS)的持续时间。
不同提示信号产生的间隔。
电话终端提示信号(CAS)的持续时间。ACK超时时间。交换机等待ACK信号。若在165ms后未查出ACK信号,交换机超时。若在ti时间内收到ACK信号则t计时停止,Q计时开始。
收到ACK信号与FSK数据传送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传送数据的时间。由特征决定。交换机在数据传送结束之后转回适音传送的时间。4.2主叫识别信息数据的格式
主叫识别数据格式有两种:单数据消息格式(SDMF)和复合数据消息格式(MDMF)。前者的结构简单,可容纳的信息内容较少,如主叫号码,日期和时间;后者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容纳的信息长度较长,除单数据格式内容以外还可传主叫用户的姓名等。
4.2.1单数据消息格式
单数据消息格式(见图7)由消息头和消息体组成,消息头由消息类型和消息长度组5
YDN 069-1997
线路分离:远端闭塞
最长时间为1.2s(不包括Z和X)
(a)成功的呼叫
线路分离:远端闭塞
(b)不成功的呼叫
注:S段时间后话音通路重新建立。t,
图6通话状态下的数据传送时序
FSK数据传送
成。它们均为8比特字。消息类型的值用来识别消息的特征。消息长度指明后面所跟的消息字的长度。消息体包括交换机需传给终端用户的信息。消息体可容纳1~255个8比特的消息字。每个字用8比特带校验位的七位编码字符集(参见GB1988一89)表示。4.2.2复合数据消息格式
与单数据格式一样,复合数据消息格式(见图8)由消息头和消息体组成。不同的是,复合数据的消息体由一个或多个小的消息(称为参数消息)组成。参数消息同样具有参数头和参数体。参数头包括参数类型和参数长度,它们均为8比特字。参数类型值用来识别后续参数字。参数长度指明参数体中参数字的数目。复合数据消息格式允许不同特征产生的不同消息在同一个顿中传送。4.2.3消息格式
一个完整的消息顿由信道占用信号和/或标志信号、数据信息和校验字组成。信道占用信号和标志信号的目的是提示电话终端准备接收数据。校验字是用作差错检查。图9为单数据和复合数据消息顿格式(在通话状态下)。(1)信道占用信号:由一组300个连续的“0”和“1”交替的位组成,其第一个比特为“0”,最后一个比特为“1”。在通话状态下,信道占用信号不发送。(2)标志信号:由180个(在挂机状态下)或80个(在通话状态下)标志位(逻辑“1”)组成。
(3)标志位:由0~10个逻辑“1”组成。(4)每个数据字之前先行位“0”作为起始位,在最后加一位1”作为结束位。每个数6
消息头
消息类型
YDN 069-1997
消息长度
传送方向
消息头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消息字
消息体
更多的消息字
单数据消息格式
消息体
参数消息
15162324
参数字
313239
—参数头
传送方向
更多的
参数字
参数体
图8复合数据消息格式
更多的
参数消息
更多的
据字的最低位先发送。这样,实际每个字占10个比特,即1PXXXXXXX0(P为奇偶校验位)。数据传送时,信道占用信号首先发送,后接标志信号。数据信号必须连续传送。若需要,标志位应加在如下字之间:a)消息类型字与消息长度字之间。b)消息长度字与第一个参数类型字或消息字之间。c)参数类型字与相应的参数长度字之间。d)参数长度字与第个参数字之间。e)最后一个参数字(\n\)与下一个参数类型字(\n十1”)之间。f)最后一个参数字或消息字与校验字之间。>
单数据消息顺格式
信道占用信号*
标志信号
消息类型
标志位(0-10)
消息长度
标志位(0-10)
消息字
更多的消息字
标志位(0-10)
校验字
YDN 069-1997
复合数据消息顺格式
信道占用信号*
标志信号
消息类型
标志位(0-10)
消息长度
标志位(0-10)
参数类型
标志位(0-10)
参数长度
标志位(0-10)
参数字
更多的参数字
*;信道占用信号仅用于挂
机状态下的数据传送。
更多的参数消息
标志位(0-10)
更多的消息
校验字
图9单数据和复合数据消息顿格式4.2.4数据定义
(1)消息类型字
消息类型字的值(16进制数表示)从00~FF可定义256种不同特征的消息,见表1。表1
消息类型定义
00000100
10000000
(2)消息长度字
主叫号码传送信息
呼叫建立
数据消息类型
单数据格式
复合数据格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488-2006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 500kHz 的系统测试方法
- YD/T179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交互应用技术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