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及主要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2-28 23:00:32
  • TB/T3052-2002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B/T 3052-2002

  • 标准名称: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及主要技术条件

  •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2-05-17
  • 实施日期:

    2002-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9.77 M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铁路>>铁路通信>>S71铁路通信网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29页
  • 标准价格:

    20.0 元
  • 出版日期:

    2002-12-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沈京川、姚鑫铎、徐钧、曹婉艳、钱度铭、张毅刚、姚鸿恩、冯燕、李辉
  • 起草单位: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
  • 归口单位: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
  • 提出单位: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
  • 发布部门:

    中华少味民共和国铁道部
  • 相关标签:

    列车 通信 系统 制式 主要 技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的制式、技术条件、设备组成,以及系统设备的基本性能和主要技术条件.本标准适用于工程设计、生产制造、施工安装及维护管理. TB/T 3052-2002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及主要技术条件 TB/T3052-2002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3052—2002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及
主要技术条件
2002-05-17发布
2002-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TB/T3052-—2002
引用标准
系统制式
系统主要设备组成
系统技术要求
感应通信
系统设备主要技术条件
A制式设备
B制式设备
C制式设备
专用维护管理设备
区间中继设备
13无线数据传输
补充说明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附录B(提示的附录)
控制盒示意图
TB/T3052—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2294一1991《150、450MHz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及主要技术条件》规定了我国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系统设备组成和系统技术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2457一1993《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设备技术条件》规定了我国铁路150、450MHz频段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A、B、C制式设备的基本性能及技术条件,以及自动监测设备、隧道传输设备的技术性能要求。本标准是以上两个标准的修订,标准规定了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系统技术条件、系统设备组成、系统设备的基本性能和系统设备的主要技术条件。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TB/T2294一1991、TB/T2457-1993。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铁路通信信号总公司研究设计院、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京川、姚鑫铎、徐钧、曹婉艳、钱度铭、张毅刚、姚鸿恩、冯燕、李辉。I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3052-2002
代替TB/T2294—1991
TB/T2457-1993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制式及主要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我国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的制式、技术条件、设备组成,以及系统设备的基本性能和主要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设计、生产制造、施工安装及维护管理。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5842—1995移动通信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TB1630-1985电气化区段150/450MHz铁路列车无线电通信最小可用接收电平值及其测量方法TB/T1688—1993铁路电话交换网用户信号方式TB1876-1987非电气化区段150/450MHz铁路列车无线电通信最小可用接收电平值及其测量方法
3系统制式
根据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的组网方式及设备功能的不同,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分A、B、C三种制式。
3.1A制式
3.1.1组网方式
本制式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车站台、机车台、便携台之间的通信采用无线方式;调度台至车站台的有线通道由数字电路或四线制音频话路构成。3.1.2系统功能
3.1.2.1调度员按车次号个别呼叫司机并通话,也可对调度区段内的所有机车全呼、通话并发布通告。
司机呼叫调度员时,调度所设备应具有显示、存储机车呼入的功能。3.1.2.21
3.1.2.3在紧急情况下,机车司机可向调度员发出紧急呼叫并通话。3.1.2.4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司机间及与便携台用户间的通话分别由调度所、车站和机车上的录音设备录音。
3.1.2.5调度员向司机发送调度指令并显示,司机向调度员发送报告并显示,非话信息由调度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2-05-17批准2002-12-01实施
备和机车设备分别记录。
TB/T3052—2002
3.1.2.6机车台、车站台、调度所设备之间应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具有实时数据、短数据和报文分包传送的功能。数据传输格式应遵从第13章有关规定。3.1.2.7调度员与司机间通话时应具有越区切换功能。3.1.2.8系统具有远程集中监测车站台、调度所设备及区间中继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设置功能;具有机车出人库自动检测和配合场强测试启动车站台发射的功能。3.1.2.9调度所设备具有人工接转铁路无线用户、有线用户间的通话功能。3.1.2.10有条件时,相邻车站值班员之间可进行通话。3.1.2.11系统向下兼容B、C制式。3.1.3通信方式
调度员、车站值班员与司机之间采用双工通信方式;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司机、运转车长之间采用半双工或单工通信方式;移动用户之间采用异频单工通话时,由车站台、区间中继设备转信;机车台与调度所设备、车站台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双工通信方式。3.2B制式
B制式分为单双工兼容四频组方式(以下简称B1制式)和同、异频独立同步半双工方式(以下简称B2制式)。
3.2.1组网方式
本制式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车站台、机车台、便携台之间的通信采用无线方式;调度台至车站台的有线通道由数字电路或四线制音频话路构成。3.2.2系统功能
3.2.2.1调度员可对该调度区段的所有机车进行呼叫、通话,并发布通告。参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1的规定。
3.2.2.2调度员采用选站后群呼方式呼叫司机并通话。车站台占用时,向调度台示忙。在紧急情况下,调度员可优先与司机通话。参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的规定。3.2.2.3司机采用信令方式呼叫调度员并通话。3.2.2.4车站台、机车台、便携台之间采用信令方式呼叫,也可采用话音直接呼叫便携台。3.2.2.5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司机间及与便携台用户间的通话分别由调度所、车站和机车上的录音设备录音。
3.2.2.6机车台、车站台和调度设备之间应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功能,数据传输格式应遵从第13章有关规定。
3.2.2.7调度员与司机间通话时应具有越区切换功能。3.2.2.8系统具有远程集中监测车站台、调度所设备和区间中继设备的工作状态的功能;具有机车出人库自动检测和配合场强测试启动车站台发射功能。3.2.2.9调度所设备具有人工接转铁路无线用户、有线用户间的通话功能。3.2.2.10有条件时,相邻车站值班员之间可进行通话。3:2.2.11系统向下兼容C制式。
3.2.3通信方式
3.2.3.1B1制式
调度员与司机之间采用双工通信方式;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司机、运转车长之间采用双工、半双工、单工通信方式;移动用户之间采用异频单工通话时,由车站台、区间中继设备转信;机车台与调度所设备、车站台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双工通信方式。3.2.3.2Bz制式
调度员、车站值班员与司机之间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司机、运转车长之2
TB/T3052—2002
间采用单工通信方式;移动用户之间采用异频单工通话时,由车站台、区间中继设备转信;机车台与调度所设备、车站台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3.3C制式
3.3.1组网方式
本制式采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车站台、机车台、便携台之间的通信采用无线方式。调度所至车站台的有线通道由数字电路或二线/四线音频话路构成。3.3.2系统功能
3.3.2.1本系统应满足调度员、司机间及车站值班员、司机、助理值班员、运转车长之间的通话。3.3.2.2车站台、机车台、便携台之间采用信令控制呼叫方式,也可采用话音直接呼叫便携台。3.3.2.3有条件时,相邻车站值班员之间可进行通话。3.3.2.4系统应具有数据传输功能;数据传输格式应遵从第13章有关规定。系统具有远程集中监测车站台、调度设备、区间中继设备的工作状态的功能,并具有机车出入3.3.2.5
库自动检测、配合场强测试启动车站台发射功能。3.3.2.6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司机间及与便携台用户间的通话分别由调度所、车站、机车上的录音设备录音。
3.3.3通信方式
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司机、运转车长之间的通话采用单工方式。机车台与调度所设备、车站台之间数据传输采用单工通信方式。4系统主要设备组成
基本设备(见表1)
表1基本设备组成
设备名称
调度总机
车站台
车站台有线/线转接单元
机车台
便携台
漏泄电缆中继系统设备
区间中继电台
注:●为必备设备:O为选择设备。4.2
专用维护管理设备(见表2)
设备名称
系统管理器
监测总机
机车出人库自动检测设备
配合场强测试启动发射设备
注:●为必备设备。
5系统技术要求
5.1工作频率
A制式
专用维护管理设备组成
A制式
系统制式
B制式
系统制式
B制式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450MHz频段的工作频率应符合表3规定。C制式
C制式
TB/T3052—2002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工作频率机车台
发射频率
5.1.1无线列调系统频率配置参见附录A.3。车站台
发射频率
本468.250
5.1.2车站电台应根据系统功能、设备制式的不同和线路条件,采用交替配置或单一配置方式。机车电台、便携电台接收频率具有自动扫描和人工设置方式。参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3的规定。
5.1.2.1调度员与司机之间的通信,车站电台发射频率采用交替配置时,车站电台发射频率为f1、f2、f3;采用单一配置时,车站电台发射频率为f2(异频)或f4(同频)。5.1.2.2司机与车站值班员之间的双工通信,车站电台发射频率采用交替配置时,车站电台发射频率为f1、f2、f3;采用单一配置时,车站电台发射频率为f2。5.1.2.3司机与车站值班员之间的单工通信,车站电台发射频率应采用单一配置方式,车站电台发射频率为f2(异频)或f4(同频)。
5.1.2.4机车、便携电台的频率和频组应根据机车运用交路进行配置,一般不得少于4个工作频组。发射频率为f4,频组内接收扫描频率为f1、f2、f3(f4)和f2、f4。5.1.2.5司机、车站值班员之间的异频单工通信,机车电台呼叫后应自动锁定接收频率。5.2状态标志
5.2.1系统设备工作时应具有相应的状态指示。5.2.2回示
被叫用户设备收到呼叫信号后,应给出回铃信号;数据传输采用双工通信方式时,发送端设备应显示接收端设备的回示确认信号。4
5.3传输质量指标
5.3.1无线信道
5.3.1.1场强覆盖范围
TB/T3052—2002
两相邻车站电台场强应连续覆盖。车站电台的场强覆盖一般不应小于两相邻电台之间距离的1/2。地形复杂地段允许场强覆盖偏移,但应保证车站电台场强覆盖连续并应不小于3km。本站电台的场强覆盖一般不宜超过邻站。
5.3.1.2信噪比
在场强覆盖区内,无线接收机音频带内输出的信噪比不应小于20dB。接收机最小可用接收电平值应符合TB1630—1985和TB1876—1987的有关规定。5.3.1.3数据传输
在场强覆盖区内,无线接收电平达到6dBμV时,应保证系统数据传输正确、可靠。5.3.1.4可靠性
在满足信噪比的要求下,场强覆盖地点、时间概率不小于95%,地形复杂区段不小于90%。5.3.2有线信道bZxz.net
5.3.2.1信噪比
无线调度总机发送电平为0dBm时,在线路末端音频信噪比不应小于32dB。5.3.2.2通路频率特性
通路频率特性应满足图1的规定。+8.7
频率/Hz
图1通路频率特性
240030003400
6感应通信
6.1组网方式
TB/T3052--2002
采用有线/感应通信的组网方式。车站台、机车台之间的通信采用感应或耦合方式;调度所至车站台的有线通道由数字电路或二线/四线音频话路构成。6.2系统功能
6.2.1系统应满足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司机之间的通话。6.2.2调度所设备、车站台、机车台之间采用信令控制呼叫方式。6.2.3有条件时,相邻车站值班员之间可进行通话。6.2.4系统应具有数据传输功能;数据传输格式应遵从第13章有关规定。6.2.5系统可监测车站台、调度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可具有机车出人库自动检测、配合场强测试启动车站台发射功能。
6.2.6调度总机、车站台和机车台具有录音接口。6.3设备组成
包括调度所设备、车站台、机车台、录音设备和区间过相装置。6.3.1车站台
包括主机、转接单元、控制盒、电源和天线、天线调谐盒。6.3.2机车台
包括主机、控制盒、电源和天线、天线调谐盒。6.4通信方式
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司机之间的通信为单工方式。6.5频率配置
工作频段:380kHz520kHz;
频率间隔:25kHz;
调制型式:16K0F3E。
6.6传输质量
6.6.1场强覆盖
两相邻车站电台的场强覆盖应不小于车站间距的1/2。6.6.2在场强覆盖区内,感应通信接收机输人端最小接收电平不小于50dBuV,音频带内输出信噪比不应小于20dB,并应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可靠。6.7设备电性能
6.7.1感应通信系统的呼叫信号、控制信号及其指标应符合表8和表10的规定。6.7.2调度总机电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1的规定,车站台转接单元的电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2的规定。
6.7.3400kHz感应通信设备的电气性能指标应符合感应通信系统设备技术条件行业标准规定。6.8感应通信与400MHz无线通信混合组网6.8.1感应通信设备一般可与400MHzC制式系统混合组网,其中C制式系统由车站台、机车台、便携台等设备组成。
6.8.2感应通信与400MIHz混合组网时,两套系统应共用调度设备;机车设备和车站设备宜共用控制盒、电源。
6.8.3400MHz电台设备的工作频点应符合表3的规定。6.8.4400MHz电台设备的电性能指标应符合表6、表7的规定。6
7系统设备主要技术条件
7.1供电电源
TB/T3052—2002
7.1.1调度所设备由调度通信机械室供电。供电电源交流220×(1土20%)V50Hz;直流一48×(1±10%)V(正接地),或直流~24×(1±10%)V(正接地)。交直流自动转换。7.1.2车站台由中间站通信电源供电,供电电源直流基础电压为-48V(波动范围-40V~-57V)或采用交流电源和蓄电池供电。交流供电电源220×(1土20%)V50Hz。在正常情况下,交流供电并对备用蓄电池进行浮充(最大充电电流不得大于5A),具有过充过放保护功能。交流电源故障时,自动转换至备用蓄电池供电(标称电压12V)。蓄电池容量应保证车站电台连续工作6h。交流供电恢复后,自动转换至交流供电。
7.1.3机车台
7.1.3.1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机车台由机车直流控制电源系统供电,供电电压直流45V~130V。机车台电源应能承受浪涌电压1.8kV,持续时间45μs。波形见图2。机车台逆变器回馈至蓄电池输出的高频干扰电压应小于20mV。蒸汽机车上的电台可采用涡轮发电机供电。V/kv
D45μsa=0.9kV
图2浪涌电压波形图
d≤0.1us
7.1.3.2轨道车上的电台由蓄电池供电,供电电源直流24×(1±20%)V。7.1.4便携台采用机内电池供电方式,电池型式和标称电源电压在产品技术标准中规定。电池容量在发射、接收、守候1:1:8工作时间比的条件下应保证连续工作10h。7.1.5中继器使用交流和蓄电池供电。交流供电电源220×(1+器%)V50Hz。在正常情况下,交流供电并对备用电池进行浮充(最大充电电流不得大于5A),具有过充过放保护功能,交流电源故障时.自动转换至蓄电池供电。蓄电池标称电压24V或12V。蓄电池容量应保证中继器连续工作6h。交流电源恢复后,自动转换至交流供电。7.1.6区间中继台使用交流和蓄电池供电。交流供电电源220×(1±20%)V50Hz。在正常情况下,交流供电并对备用电池进行浮充(最大充电电流不得大于5A),具有过充过放保护功能;交流电源故障时,自动转换至蓄电池供电;交流电源恢复后自动转至交流供电。蓄电池标称电压12V。蓄电池容量应保证中继台连续工作6h。也可采用直流远供供电方式。7.2工作环境要求
工作温度、相对湿度、振动和冲击要求见表4。7.3安全要求
应符合GB15842—1995中有关设备安全要求的规定。7
7.4结构要求
相对湿度
振动方向
调度设备
90%(25℃)
车站设备
TB/T3052—2002
表4工作环境要求
机车台
-10℃、-25℃
95%(30℃)
10 Hz~30Hz,0.38mm
30Hz~55Hz,0.19mm
正常工作方向
10℃、-25
55℃60℃
便携台
-10℃、25℃
50℃55℃
95%(30)
10Hz~30Hz,0.75mm,
30Hz~55Hz,0.25mm,
三个方向
注:高寒和高温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工作温度范围,由采购合同确定。7.4.1调度总机
7.4.1.1调度总机采用整机式或机柜式结构,主机与控制盒可合一,也可分离。区间设备
-25℃、-40℃
95%(30)
10Hz30Hz,0.75mm
30Hz~55Hz,0.25mm
正常工作方向
7.4.1.2控制盒为台式,面板设有电源开关、功能键和选站键,并具有相应的状态指示。控制盒附带送受话器和内装扬声器,设有录音指示灯,并分别设有扬声器、耳机音量半可调旋钮。7.4.2车站台
7.4.2.1车站台采用整机式或机柜式结构。有线/无线转接单元与主机一体化。7.4.2.2控制盒为台式,设有电源开关,面板设有呼叫按键,并具有相应的状态指示。控制盒附带送受话器和内装扬声器,并分别设有扬声器、耳机音量半可调旋钮。面板示意图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中图B.1。7.4.2.3车站台主机和控制盒的结构应能防尘。7.4.2.4区间电台结构必须坚固、防尘、防雨。7.4.3机车台
7.4.3.1机车台应配备防震架,电台采用滑道推拉安装方式,利用水平、垂直方向的螺栓固定。防震架安装孔为四孔,孔径Φ6.5mm,孔距分别为110mm、246mm7.4.3.2机车台主机可联接主、副控制盒。主、副控制盒与主机间用多芯屏蔽电缆连接。7.4.3.3控制盒为壁挂式,面板设有电源开关、功能键和呼叫按键,并具有相应工作状态指示。面板示意图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中图B.2或图B.3。控制盒附带送受话器和外接扬声器,或附带防噪送话器和外接扬声器。送受话器、防噪送话器用双芯屏蔽线连接,并分别设有扬声器、耳机音量半可调旋钮。7.4.3.4机车台主机应散热良好,电源和发信机的功放应与机壳的散热片良好接触。机车台主机和控制盒应防尘、防雨淋。
7.4.3.5机车台主机和控制盒外形尺寸:a)机车台主机
A制式不大于:长×宽×高为390mm×350mm×190mm;B、C制式不大于:长×宽×高为260mm×330mm×160mm。b)
机车台控制盒
A制式不大于:长×宽×高为260mm×300mm×92mm;B、C制式不大于:长×宽×高为230mm×120mm×92mm。7.4.4便携台的呼叫、控制按键与收发信机应构成一体化结构,并应能防雨淋。电池盒装卸方便,易于充电,触点接触良好,不易磨损、锈蚀。7.4.5结构工艺的般要求
7.4.5.1设备的结构应做到构件坚固,造型优美,色彩协调,面板表示清楚,文字使用标准简体汉字,操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