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国家标准(GB)】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2 18:58:46
- GB/T1449-2005
- 现行
标准号:
GB/T 1449-2005
标准名称: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5-05-18 -
实施日期:
2005-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62.38 KB
标准ICS号:
橡胶和塑料工业>>83.120增强塑料中标分类号:
建材>>建材产品>>Q2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替代情况:
GB/T 1449-1983采标情况:
ISO 14125:1998,NEQ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弯曲性能试验的试样、试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等。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纤维增强塑料的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规定扰度下的弯曲应力以及弯曲载荷-挠度曲线。 GB/T 1449-2005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9-2005

部分标准内容:
ICS 83. 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49---2005
代替GB/T1449—1983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Fibre-reinforced plastic composites-Determination of flexural properties(IS0 14125:1998,Fibre-reinforced plastic composites—Determination offlexural properties,NEQ)
2005-05-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5-12-01实施
GB/T1449—2005
本标准对应于ISO14125:1998《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一弯曲性能的测定》,与ISO14125:1998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技术差异如下;-1ISO14125:1998来用三点和四点弯曲二种方法,本标准采用兰点弯曲。本标准代替GB/T1449-198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与GB/T1449—198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题“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改为“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一适用范围由“适用于玻璃纤继增强塑料”改为“适用于纤维增强塑料”(见第1章);一增加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原理(见第4章);
增加了应变的计算方法以及模量的计算方法(见第9章);来用国际单位制,
本标罹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瀚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中永、邬友英、李艳华、张林文、郑会保。本标准于1979年5月首次发布,1983年第一次修订,2003年第二次修订。1范围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1449—2005
本标谁规定了弯曲性能试验的试样、试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等。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纤维增强塑料的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规定挠度下的弯曲应力以及弯曲载荷-度曲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门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透用于本标推。GB/T1446—2005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方法总则3原理
采用无约束支撑,通过三点弯曲,以恒定的加载速率使试样破坏或达到预定的挠度值。在个过程中,测量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和试样的挠度,确定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以及弯曲成力与应变的关系。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1
弯曲应力flexural stress
跨距中点试样外表面层的公称应力。4.2
弯曲强度flexural strengih
试样在弯曲破环下,破坏载荷或最大载荷时的弯曲应力。4.3
拢度deflection
跨距中点试样表面在弯曲过程中距初始位置的距离。4. 4
破坏挠度deflectionatbreak
试样破坏时的挠度,
弯曲应变flexural strain
跨距中点试样外表层的长度变化率。4.6
弯曲弹性模量flexuralmodulus
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弯曲应力与相应的变曲应变之比5试样
5.1试样型式和尺寸见图1、表1
GB/T1449—2005
5<≤10
仲裁试样尺寸见表2。
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bzxZ.net
短切纤维增强塑料
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
宽度(5)
25±0 5
3510 5
长度(1)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
宽度()
15±0 5
15±05
30=0 5
80±05
宽度(6)
10-0 5
单位为妾米
最小长度(1mm)
单位为毫米
厚度(h)
2005中4.3的规定
5.3试样制备GB/T1446—2005中4.1的规定,试样数量按GB/T14466仪器设备
6.1试验机应符合G3/T1446—2005第5章的规定,6.2弯曲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2.
试样支座,
2—加载上乐头,
3——试样
-跨距;
P—载荷、
试样长度,
试样厚度:
如载上压头圆角半径;
支率圆角半径
6.2.1加载上压头应为圆杜面,其半径R=(5士0.1)mm。6.2.2支座圆角半径r:
a)试样厚度h≥3mm时,r-(2±0.2)mm;GB/T1449—2005
b)试样厚度h≤3mm时,r=(0.5土0.2)mm,署试样山现明显支座压痕.7应改为2mm。7试验条件
7.1试验环境条件
按GB/T1446-2005第3章的规定。7.2试验速度
7.2.1测定弯曲强度时,试验速度V为:a)常规试验速度为10 mm/min:一号mtm/min,h为试样厚度。
b)仲裁试验速度V-
7.2.2测定弯曲弹性模量及载荷-挠度曲线时,试验速度--般为2mm/m1n8试验步骤
8.1试样外观检查按GB/T1446—2005中4.2的规定。8.2试样状态调节按GB/T1446—2005中4.4的规定。8.3将合格试样编号、划线,测量试样中间的1/3跨距任意三点的宽度和厚度,取算术平均值。测量精度按 GB/T 1446—2005中 4. 5。8.4调节跨跑距1及上压头的位置,谁确至0.5mm。加载上压头位于支座中间,且使上乐头和支座的圆柱面轴线相平行。
跨距「可按试样厚度换算面得:t - (16 11)h
注1:对很厚的试样,为避免层问剪切破坏跨厚比1/h可取大于16,如32.、40。注2对很薄的试样,为使其载荷落在试验机许可的载荷容量范围内,跨厚比1/h可取小于16,如10、8.5标记试样受拉面,将试样对称地放在两支座1:。必要时,在试样上表面与加载压头间放置薄片或垫块,防止试样受乐失效。
8.6将测量变形的仪表置于跨距中点处,与试样下表面接触。施加初载(约为破坏载荷的5%),检查和调整仪表,使整个系统处于正常状态。8.7加载速度按7.2的规定。
8.8测定弯曲强度时,连续加载。在挠度或等于1.5倍试样厚度下旱现破坏的材料,记录最大载荷或破坏载荷。在挠度等于1.5倍试样厚度下不至现破坏的材料,记录该挠度下的载荷。8,9测定弯曲弹性模量及载荷-挠度两线时,无自动记录装置可分级加载,级差为破坏载的(5-10)%(测定弯曲弹性模量时,至少分五级加载,所施加的最大载荷不宜超过破坏载荷的50%。一般至少重复三次,取其二次稳定的变形增量)。记录各级载荷及相应的挠度8.10测定弯曲弹性模量及载荷-挠度曲线时,有自动记录装置可连续加载。8.11试样呈层间剪切破坏,有明显内部缺陷或在试样中间二分之一以外被坏的应予作废。同批有效试样不足5个时,应重做试验。
9计算
9.1弯曲强度(或挠度为1.5倍试样厚度时的弯曲应力)按式(1)计算:3P1
GB/T 1449-2005
式中:
弯曲强度(或挠度为1.5倍试样厚度时的弯曲应力),单位为兆帕(MPa);-破坏载荷(或最大载荷,或挠度为1.5倍试样厚度时的载荷),单位为牛顿(N);P
一一跨距,单位为毫米(mm):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trim);h
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mm)。
注,若考虑挠度S作月下支座水平分力引起弯矩的影响,可按下式计算等曲强度,禁+4(S/D)
2h-h°
试样跨距中点处的挠度,单位为毫米(mm)。其余同式(1)
9.2弯曲弹性模量按式(2)或(3)计算:9.2.1采用分级加载时,弯曲弹性模量按式(2)计算:.AP
式中:
弯曲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46·h”·2S
载荷挠度曲线上初始直线段的载荷增量,单位为牛顿(N):AP
AS-与载荷增量△P对应的跨距中点处的挠度增量,单位为毫米(mm)-(2)
5同式(1)。
9.2.2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时,对于给定的减变e\=0.0025、=0.0005,弯曲弹性模量按式(3)计算:F, = 500(α—g)
式中:
Er—弯曲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应变=0.0005时测得的曲应力,单位为兆帕(MPa);α—-应变为 \=0.002 5时测得的弯曲应力,单位为兆帕(MPa)。注,如材料说明或技术说明中另有规定、“可取其他值。9.3试样外表面层的应变按式(4)计算:65.h
应变.头
S、h、1 同式(1)。
10试验结果
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按(B/T1446一2005第6章的规定.应变取二位有效数字。11试验报告
按(B/T1446—2005第7章的规定,GB/T 1449-2005
版权专有慢权必究
书号155066·1-26275
800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49---2005
代替GB/T1449—1983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Fibre-reinforced plastic composites-Determination of flexural properties(IS0 14125:1998,Fibre-reinforced plastic composites—Determination offlexural properties,NEQ)
2005-05-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5-12-01实施
GB/T1449—2005
本标准对应于ISO14125:1998《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一弯曲性能的测定》,与ISO14125:1998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技术差异如下;-1ISO14125:1998来用三点和四点弯曲二种方法,本标准采用兰点弯曲。本标准代替GB/T1449-198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与GB/T1449—198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题“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改为“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一适用范围由“适用于玻璃纤继增强塑料”改为“适用于纤维增强塑料”(见第1章);一增加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增加了原理(见第4章);
增加了应变的计算方法以及模量的计算方法(见第9章);来用国际单位制,
本标罹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纤维增强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瀚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中永、邬友英、李艳华、张林文、郑会保。本标准于1979年5月首次发布,1983年第一次修订,2003年第二次修订。1范围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1449—2005
本标谁规定了弯曲性能试验的试样、试验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等。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纤维增强塑料的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规定挠度下的弯曲应力以及弯曲载荷-度曲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门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透用于本标推。GB/T1446—2005纤维增强塑料试验方法总则3原理
采用无约束支撑,通过三点弯曲,以恒定的加载速率使试样破坏或达到预定的挠度值。在个过程中,测量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和试样的挠度,确定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以及弯曲成力与应变的关系。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1
弯曲应力flexural stress
跨距中点试样外表面层的公称应力。4.2
弯曲强度flexural strengih
试样在弯曲破环下,破坏载荷或最大载荷时的弯曲应力。4.3
拢度deflection
跨距中点试样表面在弯曲过程中距初始位置的距离。4. 4
破坏挠度deflectionatbreak
试样破坏时的挠度,
弯曲应变flexural strain
跨距中点试样外表层的长度变化率。4.6
弯曲弹性模量flexuralmodulus
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弯曲应力与相应的变曲应变之比5试样
5.1试样型式和尺寸见图1、表1
GB/T1449—2005
5<≤10
仲裁试样尺寸见表2。
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bzxZ.net
短切纤维增强塑料
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
宽度(5)
25±0 5
3510 5
长度(1)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
宽度()
15±0 5
15±05
30=0 5
80±05
宽度(6)
10-0 5
单位为妾米
最小长度(1mm)
单位为毫米
厚度(h)
2005中4.3的规定
5.3试样制备GB/T1446—2005中4.1的规定,试样数量按GB/T14466仪器设备
6.1试验机应符合G3/T1446—2005第5章的规定,6.2弯曲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2.
试样支座,
2—加载上乐头,
3——试样
-跨距;
P—载荷、
试样长度,
试样厚度:
如载上压头圆角半径;
支率圆角半径
6.2.1加载上压头应为圆杜面,其半径R=(5士0.1)mm。6.2.2支座圆角半径r:
a)试样厚度h≥3mm时,r-(2±0.2)mm;GB/T1449—2005
b)试样厚度h≤3mm时,r=(0.5土0.2)mm,署试样山现明显支座压痕.7应改为2mm。7试验条件
7.1试验环境条件
按GB/T1446-2005第3章的规定。7.2试验速度
7.2.1测定弯曲强度时,试验速度V为:a)常规试验速度为10 mm/min:一号mtm/min,h为试样厚度。
b)仲裁试验速度V-
7.2.2测定弯曲弹性模量及载荷-挠度曲线时,试验速度--般为2mm/m1n8试验步骤
8.1试样外观检查按GB/T1446—2005中4.2的规定。8.2试样状态调节按GB/T1446—2005中4.4的规定。8.3将合格试样编号、划线,测量试样中间的1/3跨距任意三点的宽度和厚度,取算术平均值。测量精度按 GB/T 1446—2005中 4. 5。8.4调节跨跑距1及上压头的位置,谁确至0.5mm。加载上压头位于支座中间,且使上乐头和支座的圆柱面轴线相平行。
跨距「可按试样厚度换算面得:t - (16 11)h
注1:对很厚的试样,为避免层问剪切破坏跨厚比1/h可取大于16,如32.、40。注2对很薄的试样,为使其载荷落在试验机许可的载荷容量范围内,跨厚比1/h可取小于16,如10、8.5标记试样受拉面,将试样对称地放在两支座1:。必要时,在试样上表面与加载压头间放置薄片或垫块,防止试样受乐失效。
8.6将测量变形的仪表置于跨距中点处,与试样下表面接触。施加初载(约为破坏载荷的5%),检查和调整仪表,使整个系统处于正常状态。8.7加载速度按7.2的规定。
8.8测定弯曲强度时,连续加载。在挠度或等于1.5倍试样厚度下旱现破坏的材料,记录最大载荷或破坏载荷。在挠度等于1.5倍试样厚度下不至现破坏的材料,记录该挠度下的载荷。8,9测定弯曲弹性模量及载荷-挠度两线时,无自动记录装置可分级加载,级差为破坏载的(5-10)%(测定弯曲弹性模量时,至少分五级加载,所施加的最大载荷不宜超过破坏载荷的50%。一般至少重复三次,取其二次稳定的变形增量)。记录各级载荷及相应的挠度8.10测定弯曲弹性模量及载荷-挠度曲线时,有自动记录装置可连续加载。8.11试样呈层间剪切破坏,有明显内部缺陷或在试样中间二分之一以外被坏的应予作废。同批有效试样不足5个时,应重做试验。
9计算
9.1弯曲强度(或挠度为1.5倍试样厚度时的弯曲应力)按式(1)计算:3P1
GB/T 1449-2005
式中:
弯曲强度(或挠度为1.5倍试样厚度时的弯曲应力),单位为兆帕(MPa);-破坏载荷(或最大载荷,或挠度为1.5倍试样厚度时的载荷),单位为牛顿(N);P
一一跨距,单位为毫米(mm):试样厚度,单位为毫米(trim);h
试样宽度,单位为毫米(mm)。
注,若考虑挠度S作月下支座水平分力引起弯矩的影响,可按下式计算等曲强度,禁+4(S/D)
2h-h°
试样跨距中点处的挠度,单位为毫米(mm)。其余同式(1)
9.2弯曲弹性模量按式(2)或(3)计算:9.2.1采用分级加载时,弯曲弹性模量按式(2)计算:.AP
式中:
弯曲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46·h”·2S
载荷挠度曲线上初始直线段的载荷增量,单位为牛顿(N):AP
AS-与载荷增量△P对应的跨距中点处的挠度增量,单位为毫米(mm)-(2)
5同式(1)。
9.2.2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时,对于给定的减变e\=0.0025、=0.0005,弯曲弹性模量按式(3)计算:F, = 500(α—g)
式中:
Er—弯曲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应变=0.0005时测得的曲应力,单位为兆帕(MPa);α—-应变为 \=0.002 5时测得的弯曲应力,单位为兆帕(MPa)。注,如材料说明或技术说明中另有规定、“可取其他值。9.3试样外表面层的应变按式(4)计算:65.h
应变.头
S、h、1 同式(1)。
10试验结果
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按(B/T1446一2005第6章的规定.应变取二位有效数字。11试验报告
按(B/T1446—2005第7章的规定,GB/T 1449-2005
版权专有慢权必究
书号155066·1-26275
800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