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5009.37-199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标准号:
GB/T 5009.37-1996
标准名称: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6-06-19 -
实施日期:
1996-09-01 -
作废日期:
2004-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06.85 KB

部分标准内容:
GB/T 5009.37—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MethodforanalysisofhygienicstandardofedibleoilsGB/T5009.37—199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卫生指标的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用植物油卫生指标的分析。残留溶剂的最低检出量为0.1mg/kg。2引用标准
GB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5009.22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的测定GB/T5009.27食品中苯并(a)的测定方法3感官检查
3.1色泽
3.1.1仪器
烧杯:直径50mm,杯高100mm。
3。1.2分析步骤
将样品混匀并过滤,然后倒入烧杯中,油层高度不得小于5mm,在室温下先对着自然光观察,然后再置于白色背景前借其反射光线观察并按下列词名记述:白色、灰白色、柠檬色、淡黄色、黄色、橙色、棕黄色、棕色、棕红色、棕褐色等。
3.2气味及滋味
3.2.1分析步骤
将样品倒入150mL烧杯中,置于水浴上,加热至50℃,以玻璃棒迅速搅拌。嗅其气味,并蘸取少许样品,辨尝其滋味,然后按正常、焦糊、酸败、苦辣等词名记述。
4理化检验
4.1酸价
4.1.1原理
植物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每克植物油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酸价。
4.1.2试剂
4.1.2.1乙醚-乙醇混合液:按乙醚-乙醇(2+1)混合。用氢氧化钾溶液(3g/L)中和至酚酥指示液呈中性。4.1.2.2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KOH)=0.05mo1/L]。4.1.2.3酚酰指示液:10g/L乙醇溶液。4.1.3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3.00~5.00g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振摇使油溶解,必要时可置热水中,温热促其溶解。冷至室温,加入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1996—09—01实施
GB/T 5009.37—1996
指示液2~3滴,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0.05mo1/L)滴定,至初现微红色,且0.5min内不褪色为终点。
4.1.4计算
X=VxG×56.11
-样品的酸价;
式中:X—
-样品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氢氧化钾标准滴定的实际浓度,mo1/L;一样品质量,g;
(1)
与1.0mL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K0H)=1.000mo1/L]相当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数。4.1.5允许差
相对相差≤10%。
4.2过氧化值
4.2.1原理
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
4.2.2试剂
4.2.2.1饱和碘化钾溶液:称取14g碘化钾,加10mL水溶解,必要时微热使其溶解,冷却后贮于棕色瓶中。4.2.2.2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60mL冰乙酸,混匀。
4.2.2.3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03)=0.002mol/L]。4.2.2.4淀粉指示剂(10g/L):称取可溶性淀粉0.5g,加少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沸。临用时现配。4.2.3分析步骤
称取2.00~3.00g混匀(必要时过滤)的样品,置于250mL碘瓶中,加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使样品完全溶解。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紧紧塞好瓶盖,并轻轻振摇0.5min,然后在暗处放置3min。取出加100mL水,摇匀,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0.002mo1/L)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取相同量三氯甲烷-冰乙酸溶液、碘化钾溶液、水,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4.2.4计算
X, = , -V)×c, ×0.1269
X,-X,X78.8
式中:X2—
-样品的过氧化值,g/100g;
一样品的过氧化值,meq/kg;
-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V3
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C2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1/L;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2)
:(3)
1996—09—01实施
GB/T5009.37—1996
0.1269——与1.0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03)=0.002mol/L)相当的碘的质量,g;
78.8—换算因子。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数。4.2.5允许差
相对相差≤10%。
4.3羰基价
4.3.1原理
羰基化合物和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产物,在碱性溶液中形成褐红色或酒红色,在440nm下,测定吸光度,计算羰基价。4.3.2试剂
4.3.2.1精制乙醇:取1000mL无水乙醇,置于20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g铝粉、10g氢氧化钾,接好标准磨口的回流冷凝管,水浴中加热回流1h,然后用全玻璃蒸馏装置,蒸馏收集馏液。4.3.2.2精制苯:取500mL苯,置于1000mL无水乙醇,置于20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g铝粉、10g氢氧化钾,接好标准磨口的回流冷凝管,水浴中加热加流1h,然后用全玻璃蒸馏装置,蒸馏收集馏液。4.3.2.32,4-二硝基苯肼溶液:称取50mg2,4-二硝基苯肼,溶于100mL精制苯中。
4.3.2.4三氯乙酸溶液:称取4.3g固体三氯乙酸,加100mL精制苯溶解。4.3.2.5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称取4g氢氧化钾,加100mL精制乙醇使其溶液,置冷暗处过夜,取上部澄清液使用。溶液变黄褐色则应重新配制。4.3.2.6三苯麟溶液(0.5g/L):称取100mg的三苯膦用苯溶解后转入2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
4.3.3仪器
分光光度计。
4.3.4分析步骤
称取约0.025~0.10g样品,置于25mL具塞试管中,加入5mL三苯麟溶液(0.5g/L)(三苯麟还原氢过氧化物为非羰基化合物)溶解样品,室温暗处放置30min,再加3mL三氯乙酸溶液及5mL2,4-二硝基苯肼溶液,仔细振摇混匀,在60℃水兴中加热30min,冷却后,沿试管壁慢慢加入10m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使成为二液层,塞好,剧烈振摇混匀,放置10min。以1cm比色杯,用不含三苯麟的试剂空白调节零点,含三苯麟还原剂的试剂空白吸收作校正于波长440nm处测吸光度。
4.3.5计算
Xx=854×m2z×V
式中:X4样品的炭基价,mmo1/kg;Al——测定时样液吸光度;
m2—样品质量,g;
V4测定用样品液的体积,mL;wwW.bzxz.Net
854一各种醛的毫摩尔数的平均值。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三位有效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
1996—09—01实施
GB/T5009.37—1996
4.3.6允许差
相对相差≤5%。
4.4游离棉酚(本法适用于棉籽油)。4.4.1紫外分光光度法
4.4.1.1原理
样品中游离棉酚经用丙酮提取后,在378nm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值与棉酚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4.4.1.2仪器
紫外分光光计。
4.4.1.3试剂
4.4.1.3.1丙酮(70%):将350mL丙酮加水稀释至500mL。4.4.1.3.2棉酚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g棉酚,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丙酮(7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棉酚。4。4.13.3棉酚标准使用液:吸取棉酚标准溶液5.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丙酮(70%)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0μg棉酚。4.4.1.4分析步骤
称取1.00g精制棉油或0.20g粗棉油,置于10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0.0mL丙酮(70%),并加入玻璃珠3~5粒,在电动振荡器上振荡30min,然后在冰箱中放置过夜。取此提取液之上清液,过滤。吸取0,0.1,0.2,0,4,0.81.6,2.4mL棉酚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5,10,20,40,80,120Hg棉酚),分别置于10mL具塞试管中。各加入丙酮(70%)至10mL,混匀,静置10min。取滤液及标准液于1cm石英比色杯中,以丙酮(70%)调节零点于378nm波长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4.4.1.5计算
m×1000×1000
X100×2
式中:Xs样品中游离棉酚的含量,g/100g;一测定用样液中游离棉酚的质量,μg;m3
一样品质量,g。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三位有效数。4.4.1.6允许差
相对相差≤10%。
4.4.2苯胺法
4.4.2.1原理
·(5)
样品中游离棉酚经提取后,在乙醇溶液中与苯胺形成黄色化合物,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4.4.2.2试剂
4.4.2.2.1丙酮(70%):量取70mL丙酮,加水至100mL。4.4.2.2.2乙醇(95%)。
4.4.2.2.3苯胺:应为无色或淡黄;若色深则重蒸馏。4。4.2.2.4棉酚标准溶液:同4.4.1.3.2和4.4.1.3.3。4.4.2.3分析步骤
称取约1.00g样品,置于1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0.0mL丙酮(7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1996—09—01实施
GB/T5009.37—1996
加入玻璃珠3~5粒,剧烈振摇1h,在冰箱中过夜,过滤,滤液备用。在两支25mL具塞比色管中,各加入2.0mL上述滤液。以甲管为样品管,乙管为对照管。另吸取0,0.10,0.20,0.40,0.80.1.00mL棉酚标准使用液(相当0,510,20,40.50Hg棉酚)各两份,分别置于甲、乙两组25mL具塞比色管中,各管均加入丙酮(70%)至2mL,甲组标准管与样品管甲管各加入3mL苯胺,在80℃水浴中加热15min,取出冷至室温,各加入乙醇至25mL;乙组标准管与样品管乙管各加乙醇至25mL。两组溶液在加乙醇后均放置15min,以甲组标准的零管为试剂空白,以乙组的零管为溶剂空白,用1cm比色杯,以各组标准零管调节零点,在波长455nm处,测定两组的吸光度,以两组对应的吸光度之差,以及相应标准浓度绘制标准曲线,以样品管甲管与乙管的吸光度之差从标准曲线查出棉酚含量。
4.4.2.4计算
m×2/20×1000×1000
式中:X样品中游离棉酚的含量,g/100g;ms
一测定用样液中游离棉酚的质量,μg;样品质量,g。
结果的表述:同4.4.1.5。
4.4.2.5允许差
同4.4.1.6。
按GB/T5009.11操作。
4.6黄曲霉毒素Bl
按GB/T5009.22操作。
4.7苯并(a)芘
按GB/T5009.27操作。
4.8残留溶剂
4.8.1原理
(6)
将植物油样品放入密封的平衡瓶中,在一定温度下,使残留溶剂气化达到平衡时,以液上气体注敢相色谱中,与标准曲线比较定量。48.2试剂
4.8.2.1N-N-二甲基乙酰胺(简称DMA):吸1mL放入100~150mL顶空瓶中,在50℃放置0.5h,取液上气0.1mL注入气相色谱仪在0~4min内无干扰即可使用。如有干扰可用声波处理30min或通入氮气用曝气法蒸去干扰。4.8.2.2六号溶剂标准溶液:称取洗净干燥的具塞20~25mL气化瓶的质量为A,瓶中放入比气化瓶体积少1mL的DMA密塞后称量为B,用1mL的注射器取约0.5mL六号溶剂标准通过塞注入瓶中(不要与溶液接触),混匀,准确称量为C。用下式计算六号溶剂油的浓度:X=
(mg-m,)/0.935
X1000?
式中:X六号溶剂的浓度,mg/mL。瓶和塞的质量,g;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7)
1996—09—01实施
GB/T5009.37—1996
m6瓶、塞和DMA的质量,g;
msB加六号溶剂的质量,g;
-DMA在20℃时密度,g/mL。
4.8.3仪器
4.8.3.1气化瓶(顶空瓶):体积为100~150mL,具塞。气密性试验:把1mL已烷放入瓶中,密塞后放入60℃热水中30min,密封处无气泡处漏。
4.8.3.2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4.8.4分析步骤
4.8.4.1气相色谱参考条件
色谱柱:不锈钢柱,内径3mm,长3m,内装涂有5%DEGS的自4.8.4.1.11
色担体102(60~80目)。
4.8.4.1.2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4.8.4.1.3
柱温:60℃。
汽化室温度:140℃。
4.8.4.1.4
4.8.4.1.5
载气(Nz):30mL/min。
4.8.4.1.6
氢气:50mL/min。
4.8.4.1.7
空气:500mL/min。
4.8.4.2测定:称取25.00g的食用油样,密塞后于50℃恒温箱中加热30min,取出后立即用微量注射器或注射器吸取0.10~0.15mL液上气体(与标准曲线进样体积一致)注入气相色谱,记录单组分或多组分(用归一化法)测量峰高或峰面积,与标准曲线比较,求出液上气体六号溶剂的含量。盗
图1气化装置
1—铝盖:2橡胶塞;3—输液瓶;4—样品4.8.4..3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预先在气相色谱仪上测试管六号溶剂量较低的油为曲线制备的体底油(或经70℃开放式赶掉大部分残留溶剂的食用油或压榨油),分别称取25.00g放入6只气化瓶中,密塞。通过塞子注入六号溶剂标准液(4.8.2.2)0、20、40、60、80、100μL(含量分别为0,0.02×X...…0.10×Xg)。放入50℃烘箱中,平衡30min,分别取液上气体注入色谱,各响应值扣除空白值后,绘制标准曲线(多个色谱峰用归一化法计算)。4.8.5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8)
1996—09—01实施
GB/T5009.37—1996
式中:Xs—油样中六号溶剂的含量,mg/kg;ms测定气化瓶中六号溶剂的质量,μg;mg
一样品质量,g。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三位有效数。4.8.6允许差
相对相差≤15%。
4.9镍(适用于人造奶油)
4.9.1原理
样品中的镍用稀酸提取后,在强碱性溶液中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镍与丁二酮形成红褐色络合物,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4.9.2试剂
4.9.2.1盐酸(1+23):量取4mL盐酸加水稀释至96mL。4.9.2.2
石油醚:沸程30~60℃。
柠檬酸钠溶液(100g/L)。
酚红指示液(1g/L):称取0.1g酚红用乙醇(20%)溶解后稀释4.9.2.4
至100mL。
氨水。
丁二酮(C,HN202)-乙醇溶液(10g/L)。三氯甲烷。
氨水(1+10)。
酒石酸钾钠溶液(500g/L)。
氢氧化钠溶液(100g/L)。
过硫酸铵溶液(60g/L):临用现配。4.9.2.12镍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0g镍粉或0.4954g硝酸镍[Ni(N0),6H,0]溶于少量盐酸(1+23),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用盐酸(1+23)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0.0μg镍。4.9.2.13镍标准使用液:吸取1.0mL镍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以盐酸(1+23)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μg镍。4.9.3仪器
所有玻璃仪器先用硝酸(1+1)浸泡4h,再以水冲洗干净。4.9.3.1电动振荡器。
4.9.3.2分光光度计。
4.9.4分析步骤
4.9.4.1样品处理
称取50.00g经水浴上加热融化的样品,置于125mL具塞锥形瓶中,加30mL盐酸(1+23),置80℃水浴中,加热10min,趁热置振荡器上振荡30min,再置水浴中待油层与水层分离后,倒入125mL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水层放入第二只分液漏斗中,油层再倒回原锥形瓶中,再加10mL盐酸(1+23),置80℃水浴中,加热5min,再振荡10min,再置水浴中分层后,仍倒入第一只分液漏斗中,水层并入第二只分液漏斗中,弃去油层。4.9.4.2去脂
第二分液漏漏斗中样品提取液冷却后,加15mL石油醚,振荡1min,分层后弃去石油醚。
4.9.4.3提纯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1996—09—01实施
GB/T5009.37—1996
于提取液中加3滴酚红指示液,5mL柠檬酸钠溶液(100g/L),滴加氨水,使溶液由红变黄再变红后,再滴加2~4滴,使溶液pH为8.5~10,再加2mL丁二酮-乙醇溶液(10g/L),振摇1min后,用三氯甲烷提取3次,每次5mL,振摇2min,合并三氯甲烷,置于50mL分液漏斗中,加10mL1:10氨水振摇1min,静置分层后弃去氨水,将三氯甲烷分入另一分液漏斗中,用盐酸(1+23)提取2次,每次2.5mL,振摇2min,使三氯甲烷中的镍转入酸液中,弃去三氯甲烷,收集酸液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4.9.4.4测定
吸取0,0.5,1.0,2.0,3.0,4.0,5.0mL镍标准使用液(相当0,0.5,1,2,3,4,5μg镍),分别置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加盐酸(1+23)至5mL。于样品及标准管中分别依次加入0.5mL酒石酸钾钠溶液(500g/L),1.5mL氢氧化钠溶液(100g/L),0.5mL过硫酸铵溶液(60g/L),混匀,放置3min。再各加入0.2mL丁二酮乙醇溶液(10g/L),加水至10mL,混匀。放置15min后,用3cm比色杯,以水调节零点,于波长47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
4.9.4.5计算
X=mo×1000
m×1000
式中:X,样品中镍的含量,mg/kg;一测定用样品镍的质量,μg;
m样品质量,g。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数。4.9.4.6允许差
相对相差≤10%。
4。10油中非食用油的鉴别
对常见的三类非食用油进行定性鉴别。4.10.1桐油
(9)
4.10.1.1三氯化锑-三氯甲烷界面法:取油样1mL移入试管中。沿试管壁加1mL三氯化-三氯甲烷溶液(10g/L),使试管内溶液分成两层,然后在水浴中加热约10min如有桐油存在,则溶液两层分界面上出现紫红色至深咖啡色环。
4.101.2亚硝酸法:适用于豆油、棉油等深色油中桐油的检出,但不适用于梓油或芝麻油中桐油的检出。取样品5~10滴于试管中,加2mL石油醚,使油溶解,有沉淀物时,过滤一次,然后加入结晶亚硝酸钠少许,并加入1㎡硫酸(1+1)摇勺匀,静置,如有桐油存在,油液混浊,并有絮状沉淀物,开始呈白色,放置后变黄色。
4.10.1.3硫酸法:取样品数滴,置白瓷板之上,加硫酸1~2滴,如有桐油存在,则出现深红色并且凝成固体,颜色渐加深,最后成炭黑色。4.10.2矿物油
取1mL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1mL氢氧化钾溶液(600g/L)及25mL乙醇,接空气冷凝管加流皂化约5min,皂化时应振摇使加热均匀。皂化后加25mL沸水,摇匀,如浑浊或有油状物析出,表示有不能皂化的矿物油存在。4.10.3大麻油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1996—09—01实施
GB/T5009.37—1996
取样品和对照大麻油各10μL,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此薄层板厚0.25~0.3mm,105℃下活化半小时。油太粘稠则用5倍苯稀释,再进行点样,点样量稍多一点约1020μL。展开剂用苯,显色剂为牢固蓝盐B溶液(1.5g/L)(临用配制)。当斑点和对照颜色及比移值相当时表示有大麻油。胡麻油、芝麻油和牢固蓝盐B也呈红色,但在薄层板上比移值较小。4.11黄曲霉毒素
按GB/T5009.22操作。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第一法由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辽宁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西安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第二法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1996—09—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MethodforanalysisofhygienicstandardofedibleoilsGB/T5009.37—199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植物油卫生指标的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用植物油卫生指标的分析。残留溶剂的最低检出量为0.1mg/kg。2引用标准
GB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5009.22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的测定GB/T5009.27食品中苯并(a)的测定方法3感官检查
3.1色泽
3.1.1仪器
烧杯:直径50mm,杯高100mm。
3。1.2分析步骤
将样品混匀并过滤,然后倒入烧杯中,油层高度不得小于5mm,在室温下先对着自然光观察,然后再置于白色背景前借其反射光线观察并按下列词名记述:白色、灰白色、柠檬色、淡黄色、黄色、橙色、棕黄色、棕色、棕红色、棕褐色等。
3.2气味及滋味
3.2.1分析步骤
将样品倒入150mL烧杯中,置于水浴上,加热至50℃,以玻璃棒迅速搅拌。嗅其气味,并蘸取少许样品,辨尝其滋味,然后按正常、焦糊、酸败、苦辣等词名记述。
4理化检验
4.1酸价
4.1.1原理
植物油中的游离脂肪酸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每克植物油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酸价。
4.1.2试剂
4.1.2.1乙醚-乙醇混合液:按乙醚-乙醇(2+1)混合。用氢氧化钾溶液(3g/L)中和至酚酥指示液呈中性。4.1.2.2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KOH)=0.05mo1/L]。4.1.2.3酚酰指示液:10g/L乙醇溶液。4.1.3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3.00~5.00g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振摇使油溶解,必要时可置热水中,温热促其溶解。冷至室温,加入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1996—09—01实施
GB/T 5009.37—1996
指示液2~3滴,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0.05mo1/L)滴定,至初现微红色,且0.5min内不褪色为终点。
4.1.4计算
X=VxG×56.11
-样品的酸价;
式中:X—
-样品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氢氧化钾标准滴定的实际浓度,mo1/L;一样品质量,g;
(1)
与1.0mL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c(K0H)=1.000mo1/L]相当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数。4.1.5允许差
相对相差≤10%。
4.2过氧化值
4.2.1原理
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
4.2.2试剂
4.2.2.1饱和碘化钾溶液:称取14g碘化钾,加10mL水溶解,必要时微热使其溶解,冷却后贮于棕色瓶中。4.2.2.2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量取40mL三氯甲烷,加60mL冰乙酸,混匀。
4.2.2.3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03)=0.002mol/L]。4.2.2.4淀粉指示剂(10g/L):称取可溶性淀粉0.5g,加少许水,调成糊状,倒入50mL沸水中调匀,煮沸。临用时现配。4.2.3分析步骤
称取2.00~3.00g混匀(必要时过滤)的样品,置于250mL碘瓶中,加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使样品完全溶解。加入1.00mL饱和碘化钾溶液,紧紧塞好瓶盖,并轻轻振摇0.5min,然后在暗处放置3min。取出加100mL水,摇匀,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0.002mo1/L)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取相同量三氯甲烷-冰乙酸溶液、碘化钾溶液、水,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4.2.4计算
X, = , -V)×c, ×0.1269
X,-X,X78.8
式中:X2—
-样品的过氧化值,g/100g;
一样品的过氧化值,meq/kg;
-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V3
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C2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1/L;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2)
:(3)
1996—09—01实施
GB/T5009.37—1996
0.1269——与1.0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03)=0.002mol/L)相当的碘的质量,g;
78.8—换算因子。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数。4.2.5允许差
相对相差≤10%。
4.3羰基价
4.3.1原理
羰基化合物和2,4-二硝基苯肼的反应产物,在碱性溶液中形成褐红色或酒红色,在440nm下,测定吸光度,计算羰基价。4.3.2试剂
4.3.2.1精制乙醇:取1000mL无水乙醇,置于20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g铝粉、10g氢氧化钾,接好标准磨口的回流冷凝管,水浴中加热回流1h,然后用全玻璃蒸馏装置,蒸馏收集馏液。4.3.2.2精制苯:取500mL苯,置于1000mL无水乙醇,置于20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g铝粉、10g氢氧化钾,接好标准磨口的回流冷凝管,水浴中加热加流1h,然后用全玻璃蒸馏装置,蒸馏收集馏液。4.3.2.32,4-二硝基苯肼溶液:称取50mg2,4-二硝基苯肼,溶于100mL精制苯中。
4.3.2.4三氯乙酸溶液:称取4.3g固体三氯乙酸,加100mL精制苯溶解。4.3.2.5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称取4g氢氧化钾,加100mL精制乙醇使其溶液,置冷暗处过夜,取上部澄清液使用。溶液变黄褐色则应重新配制。4.3.2.6三苯麟溶液(0.5g/L):称取100mg的三苯膦用苯溶解后转入200mL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
4.3.3仪器
分光光度计。
4.3.4分析步骤
称取约0.025~0.10g样品,置于25mL具塞试管中,加入5mL三苯麟溶液(0.5g/L)(三苯麟还原氢过氧化物为非羰基化合物)溶解样品,室温暗处放置30min,再加3mL三氯乙酸溶液及5mL2,4-二硝基苯肼溶液,仔细振摇混匀,在60℃水兴中加热30min,冷却后,沿试管壁慢慢加入10m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使成为二液层,塞好,剧烈振摇混匀,放置10min。以1cm比色杯,用不含三苯麟的试剂空白调节零点,含三苯麟还原剂的试剂空白吸收作校正于波长440nm处测吸光度。
4.3.5计算
Xx=854×m2z×V
式中:X4样品的炭基价,mmo1/kg;Al——测定时样液吸光度;
m2—样品质量,g;
V4测定用样品液的体积,mL;wwW.bzxz.Net
854一各种醛的毫摩尔数的平均值。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三位有效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
1996—09—01实施
GB/T5009.37—1996
4.3.6允许差
相对相差≤5%。
4.4游离棉酚(本法适用于棉籽油)。4.4.1紫外分光光度法
4.4.1.1原理
样品中游离棉酚经用丙酮提取后,在378nm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值与棉酚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4.4.1.2仪器
紫外分光光计。
4.4.1.3试剂
4.4.1.3.1丙酮(70%):将350mL丙酮加水稀释至500mL。4.4.1.3.2棉酚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g棉酚,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丙酮(7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棉酚。4。4.13.3棉酚标准使用液:吸取棉酚标准溶液5.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丙酮(70%)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0μg棉酚。4.4.1.4分析步骤
称取1.00g精制棉油或0.20g粗棉油,置于10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0.0mL丙酮(70%),并加入玻璃珠3~5粒,在电动振荡器上振荡30min,然后在冰箱中放置过夜。取此提取液之上清液,过滤。吸取0,0.1,0.2,0,4,0.81.6,2.4mL棉酚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5,10,20,40,80,120Hg棉酚),分别置于10mL具塞试管中。各加入丙酮(70%)至10mL,混匀,静置10min。取滤液及标准液于1cm石英比色杯中,以丙酮(70%)调节零点于378nm波长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4.4.1.5计算
m×1000×1000
X100×2
式中:Xs样品中游离棉酚的含量,g/100g;一测定用样液中游离棉酚的质量,μg;m3
一样品质量,g。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三位有效数。4.4.1.6允许差
相对相差≤10%。
4.4.2苯胺法
4.4.2.1原理
·(5)
样品中游离棉酚经提取后,在乙醇溶液中与苯胺形成黄色化合物,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4.4.2.2试剂
4.4.2.2.1丙酮(70%):量取70mL丙酮,加水至100mL。4.4.2.2.2乙醇(95%)。
4.4.2.2.3苯胺:应为无色或淡黄;若色深则重蒸馏。4。4.2.2.4棉酚标准溶液:同4.4.1.3.2和4.4.1.3.3。4.4.2.3分析步骤
称取约1.00g样品,置于150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0.0mL丙酮(7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1996—09—01实施
GB/T5009.37—1996
加入玻璃珠3~5粒,剧烈振摇1h,在冰箱中过夜,过滤,滤液备用。在两支25mL具塞比色管中,各加入2.0mL上述滤液。以甲管为样品管,乙管为对照管。另吸取0,0.10,0.20,0.40,0.80.1.00mL棉酚标准使用液(相当0,510,20,40.50Hg棉酚)各两份,分别置于甲、乙两组25mL具塞比色管中,各管均加入丙酮(70%)至2mL,甲组标准管与样品管甲管各加入3mL苯胺,在80℃水浴中加热15min,取出冷至室温,各加入乙醇至25mL;乙组标准管与样品管乙管各加乙醇至25mL。两组溶液在加乙醇后均放置15min,以甲组标准的零管为试剂空白,以乙组的零管为溶剂空白,用1cm比色杯,以各组标准零管调节零点,在波长455nm处,测定两组的吸光度,以两组对应的吸光度之差,以及相应标准浓度绘制标准曲线,以样品管甲管与乙管的吸光度之差从标准曲线查出棉酚含量。
4.4.2.4计算
m×2/20×1000×1000
式中:X样品中游离棉酚的含量,g/100g;ms
一测定用样液中游离棉酚的质量,μg;样品质量,g。
结果的表述:同4.4.1.5。
4.4.2.5允许差
同4.4.1.6。
按GB/T5009.11操作。
4.6黄曲霉毒素Bl
按GB/T5009.22操作。
4.7苯并(a)芘
按GB/T5009.27操作。
4.8残留溶剂
4.8.1原理
(6)
将植物油样品放入密封的平衡瓶中,在一定温度下,使残留溶剂气化达到平衡时,以液上气体注敢相色谱中,与标准曲线比较定量。48.2试剂
4.8.2.1N-N-二甲基乙酰胺(简称DMA):吸1mL放入100~150mL顶空瓶中,在50℃放置0.5h,取液上气0.1mL注入气相色谱仪在0~4min内无干扰即可使用。如有干扰可用声波处理30min或通入氮气用曝气法蒸去干扰。4.8.2.2六号溶剂标准溶液:称取洗净干燥的具塞20~25mL气化瓶的质量为A,瓶中放入比气化瓶体积少1mL的DMA密塞后称量为B,用1mL的注射器取约0.5mL六号溶剂标准通过塞注入瓶中(不要与溶液接触),混匀,准确称量为C。用下式计算六号溶剂油的浓度:X=
(mg-m,)/0.935
X1000?
式中:X六号溶剂的浓度,mg/mL。瓶和塞的质量,g;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7)
1996—09—01实施
GB/T5009.37—1996
m6瓶、塞和DMA的质量,g;
msB加六号溶剂的质量,g;
-DMA在20℃时密度,g/mL。
4.8.3仪器
4.8.3.1气化瓶(顶空瓶):体积为100~150mL,具塞。气密性试验:把1mL已烷放入瓶中,密塞后放入60℃热水中30min,密封处无气泡处漏。
4.8.3.2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4.8.4分析步骤
4.8.4.1气相色谱参考条件
色谱柱:不锈钢柱,内径3mm,长3m,内装涂有5%DEGS的自4.8.4.1.11
色担体102(60~80目)。
4.8.4.1.2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4.8.4.1.3
柱温:60℃。
汽化室温度:140℃。
4.8.4.1.4
4.8.4.1.5
载气(Nz):30mL/min。
4.8.4.1.6
氢气:50mL/min。
4.8.4.1.7
空气:500mL/min。
4.8.4.2测定:称取25.00g的食用油样,密塞后于50℃恒温箱中加热30min,取出后立即用微量注射器或注射器吸取0.10~0.15mL液上气体(与标准曲线进样体积一致)注入气相色谱,记录单组分或多组分(用归一化法)测量峰高或峰面积,与标准曲线比较,求出液上气体六号溶剂的含量。盗
图1气化装置
1—铝盖:2橡胶塞;3—输液瓶;4—样品4.8.4..3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预先在气相色谱仪上测试管六号溶剂量较低的油为曲线制备的体底油(或经70℃开放式赶掉大部分残留溶剂的食用油或压榨油),分别称取25.00g放入6只气化瓶中,密塞。通过塞子注入六号溶剂标准液(4.8.2.2)0、20、40、60、80、100μL(含量分别为0,0.02×X...…0.10×Xg)。放入50℃烘箱中,平衡30min,分别取液上气体注入色谱,各响应值扣除空白值后,绘制标准曲线(多个色谱峰用归一化法计算)。4.8.5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8)
1996—09—01实施
GB/T5009.37—1996
式中:Xs—油样中六号溶剂的含量,mg/kg;ms测定气化瓶中六号溶剂的质量,μg;mg
一样品质量,g。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三位有效数。4.8.6允许差
相对相差≤15%。
4.9镍(适用于人造奶油)
4.9.1原理
样品中的镍用稀酸提取后,在强碱性溶液中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镍与丁二酮形成红褐色络合物,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4.9.2试剂
4.9.2.1盐酸(1+23):量取4mL盐酸加水稀释至96mL。4.9.2.2
石油醚:沸程30~60℃。
柠檬酸钠溶液(100g/L)。
酚红指示液(1g/L):称取0.1g酚红用乙醇(20%)溶解后稀释4.9.2.4
至100mL。
氨水。
丁二酮(C,HN202)-乙醇溶液(10g/L)。三氯甲烷。
氨水(1+10)。
酒石酸钾钠溶液(500g/L)。
氢氧化钠溶液(100g/L)。
过硫酸铵溶液(60g/L):临用现配。4.9.2.12镍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000g镍粉或0.4954g硝酸镍[Ni(N0),6H,0]溶于少量盐酸(1+23),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用盐酸(1+23)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0.0μg镍。4.9.2.13镍标准使用液:吸取1.0mL镍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以盐酸(1+23)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μg镍。4.9.3仪器
所有玻璃仪器先用硝酸(1+1)浸泡4h,再以水冲洗干净。4.9.3.1电动振荡器。
4.9.3.2分光光度计。
4.9.4分析步骤
4.9.4.1样品处理
称取50.00g经水浴上加热融化的样品,置于125mL具塞锥形瓶中,加30mL盐酸(1+23),置80℃水浴中,加热10min,趁热置振荡器上振荡30min,再置水浴中待油层与水层分离后,倒入125mL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水层放入第二只分液漏斗中,油层再倒回原锥形瓶中,再加10mL盐酸(1+23),置80℃水浴中,加热5min,再振荡10min,再置水浴中分层后,仍倒入第一只分液漏斗中,水层并入第二只分液漏斗中,弃去油层。4.9.4.2去脂
第二分液漏漏斗中样品提取液冷却后,加15mL石油醚,振荡1min,分层后弃去石油醚。
4.9.4.3提纯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1996—09—01实施
GB/T5009.37—1996
于提取液中加3滴酚红指示液,5mL柠檬酸钠溶液(100g/L),滴加氨水,使溶液由红变黄再变红后,再滴加2~4滴,使溶液pH为8.5~10,再加2mL丁二酮-乙醇溶液(10g/L),振摇1min后,用三氯甲烷提取3次,每次5mL,振摇2min,合并三氯甲烷,置于50mL分液漏斗中,加10mL1:10氨水振摇1min,静置分层后弃去氨水,将三氯甲烷分入另一分液漏斗中,用盐酸(1+23)提取2次,每次2.5mL,振摇2min,使三氯甲烷中的镍转入酸液中,弃去三氯甲烷,收集酸液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4.9.4.4测定
吸取0,0.5,1.0,2.0,3.0,4.0,5.0mL镍标准使用液(相当0,0.5,1,2,3,4,5μg镍),分别置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加盐酸(1+23)至5mL。于样品及标准管中分别依次加入0.5mL酒石酸钾钠溶液(500g/L),1.5mL氢氧化钠溶液(100g/L),0.5mL过硫酸铵溶液(60g/L),混匀,放置3min。再各加入0.2mL丁二酮乙醇溶液(10g/L),加水至10mL,混匀。放置15min后,用3cm比色杯,以水调节零点,于波长47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
4.9.4.5计算
X=mo×1000
m×1000
式中:X,样品中镍的含量,mg/kg;一测定用样品镍的质量,μg;
m样品质量,g。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数。4.9.4.6允许差
相对相差≤10%。
4。10油中非食用油的鉴别
对常见的三类非食用油进行定性鉴别。4.10.1桐油
(9)
4.10.1.1三氯化锑-三氯甲烷界面法:取油样1mL移入试管中。沿试管壁加1mL三氯化-三氯甲烷溶液(10g/L),使试管内溶液分成两层,然后在水浴中加热约10min如有桐油存在,则溶液两层分界面上出现紫红色至深咖啡色环。
4.101.2亚硝酸法:适用于豆油、棉油等深色油中桐油的检出,但不适用于梓油或芝麻油中桐油的检出。取样品5~10滴于试管中,加2mL石油醚,使油溶解,有沉淀物时,过滤一次,然后加入结晶亚硝酸钠少许,并加入1㎡硫酸(1+1)摇勺匀,静置,如有桐油存在,油液混浊,并有絮状沉淀物,开始呈白色,放置后变黄色。
4.10.1.3硫酸法:取样品数滴,置白瓷板之上,加硫酸1~2滴,如有桐油存在,则出现深红色并且凝成固体,颜色渐加深,最后成炭黑色。4.10.2矿物油
取1mL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1mL氢氧化钾溶液(600g/L)及25mL乙醇,接空气冷凝管加流皂化约5min,皂化时应振摇使加热均匀。皂化后加25mL沸水,摇匀,如浑浊或有油状物析出,表示有不能皂化的矿物油存在。4.10.3大麻油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1996—09—01实施
GB/T5009.37—1996
取样品和对照大麻油各10μL,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此薄层板厚0.25~0.3mm,105℃下活化半小时。油太粘稠则用5倍苯稀释,再进行点样,点样量稍多一点约1020μL。展开剂用苯,显色剂为牢固蓝盐B溶液(1.5g/L)(临用配制)。当斑点和对照颜色及比移值相当时表示有大麻油。胡麻油、芝麻油和牢固蓝盐B也呈红色,但在薄层板上比移值较小。4.11黄曲霉毒素
按GB/T5009.22操作。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第一法由天津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辽宁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西安市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第二法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06—19批准1996—09—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9053-2013 稳定轻烃
- GB/T39821-2021 塑料 不能从规定漏斗流出的模塑材料表观密度的测定
- GB/T40694.5-2022 信息技术 用于生物特征识别系统的图示、图标和符号 第5部分:人脸应用
- GB/T63-1988 环形螺母
- GB/T90.2-2002 紧固件 标志与包装
- GB6220-2009 呼吸防护 长管呼吸器
- GB3102.2-1993 周期及其有关现象的量和单位
- GB/T13869-1992 用电安全导则
- GB5030-1985 金属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 GB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 GB9116.7-1988 PN4.0MPa(40bar)凸面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
- GB17440-2008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 GB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5874-1986 16mmW型电影摄影机片窗所形成的画面位置和尺寸
- GB/T1605-2001 商品农药采样方法
- 行业新闻
- 港币稳定币是什么?定义与未来价值详解
- CoinRoutes的联席首席执行官直言不讳:"XRP是比特币的Beta版"
- 比特币价格突破118,000美元仅是开端,分析师揭示"黄金数字"
- 币安联合创始人将再次起诉彭博社?赵长鹏驳斥特朗普关于稳定币的言论
- NYSE Arca批准ProShares Ultra XRP ETFC及Solana上市
- 以太币储备潮爆发企业机构狂扫ETH、12 周连续净流入近10 亿美元
- 胖企鹅成加密企业热爱头像5anEck 解释为何不是BAYC 不谈Web3 成关键
- 6. 稳定币行业背后的资金机会:从美债到支付场景
- DOGE 与PEPE 交易者正涌向这款有望飙升6,500% 的全新迷因币
- Tom Lee领军BitMine购入16万枚以太币BMNR一个月涨幅逾六倍
- Floki价格预测:技术指标显示20%上涨潜力
- 当前最具盈利潜力的三大加密货币推荐:重点关注UNI、MOODENG和FARTCOIN
- 官方Ripple文件在线曝光,揭示将推动XRP价格上涨的因素
- BONK币价7月暴涨100%,涨势能否持续?
- 如果你错过了比特币这款「迷因+体育」币也许是你在2025 年前下一个50× 的机会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