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标准(GB)】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的电子数据交换报文设计指南与规则 (前言表明:修订版GB/T 15947-2001和GB/T 15947-1995同时有效,并建议采用新版本)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3 23:31:47
- GB/T15947-1995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15947-1995
标准名称: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的电子数据交换报文设计指南与规则 (前言表明:修订版GB/T 15947-2001和GB/T 15947-1995同时有效,并建议采用新版本)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5-12-21 -
实施日期:
1996-08-01 -
作废日期:
2001-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745.19 KB
替代情况:
被GB/T 15947-2001代替采标情况:
UN/ECE/WP.4/R.840/Rev.2 IDT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15947-1995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的电子数据交换报文设计指南与规则 (前言表明:修订版GB/T 15947-2001和GB/T 15947-1995同时有效,并建议采用新版本) GB/T15947-1995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的电子数据交换报文设计指南与规则
Design of UN/EDIFACT messages guidelines and rules1引言
1.1指南与规则
GB/T 15947-1995
idt UN/ECE/WP. 4/R. 840/Rev. 21.1.1各个组织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在实现无人干预进行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的信息交换之前,关键是应形成传输借息的内容和结构的协议。1.1.2在联合国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的电了数据交换(UN/EDIFACT)中,上述协议是通过制定适合于国内和国际的联合国标准报文(UNSM)来实现。1.1.3本指南与规则是联台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第四工作组(UN/ECE/WP.4)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行的EDIFACT的一部分,1.1.4在本地区范围内,由UN/EDIFACT报告人咨询与支持组(RT)支持UN/ECE工作,为本区域提供广泛的支持与咨询服务。
1.1.5大多数UN/EDIFACTRT都可得到(或可访问)UN/EDIFACT数据库,该数据库般包括最新的UN/EDIFACT工作目录和UNTDED目录(包括联合国贸易数据元目录-—-GB/T15191一94《贸易数据交换贸易数据元目录》)。需要获得有关UN/EDIFACT目录的用户可与其所在地区的FDIFACT秘书处联系。
1.1.6本指南与规则适用于:
a)为注册新的UNSM而提交报文草案者;他们应做到:
提交的报文草案和其内容应适用于国际范围使用;一提交的草案不能与现有的UNSM具有同等的功能,也不应被现有的UNSM的功能所涵盖。一如果其他组织和/或报告人小组表示了有兴趣参与该报文制定,报文草案的提交者应将报文作为一个联合制定的课题。
b)以*更改请求方式对现有UNSM提出修正者;c)供RT进行技术评审。
1.1.7本标准对其中某些节进行了细分,分别标识为“指南”与“规则”,报文设计者必须遵宁“规则”的内容,规则应用的正确与否将在对所提交UNSM报文草案的技术评审过程中得到验证。1.1.8“指南”是为UNSM报文设计的过程和概念提供进一步的说明和补充,供报文设计者参考。指南的内容不作为技术评审的依据。1.1.9对UN/EDIFACT程序还较为陌生者,首先要熟悉可用的支持文件(见1.3),儿其是GB/T14805一93《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级语法规则》规定的语法规则。1.1.10应遵循本标准所述的各项规则,指南旨在帮助报文设计署。1.2术语和定义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1批准498
1996-08-01实施
GB/T 15947--1995
1.2.1指南中所用的基本术语在GB/T14805中已做规定代码集:与一特定代码型数据无有关并在代码目录中已做规定的代码值的集合。成分数据元:复合数据元的组成部分,以其在复合数据元中的位置来标识交换的简单数据元(GB/T14805)。
复合数据元:含有两个或多个成分数据元的数据元(GB/T14805)。数据:事物、概念或指令的一种形式化表示。以适合于人工或自动方法进行通信、解释或处理(GB5271《数据处理词汇》)。
数据元:在确定的上下文中被认为不可再细分的数据单元(GB/T14805)。电子数据交换:计算机可处理的数据按标准格式在组织实体之间进行的交换。外部维护的代码表:不包括在UN/EDIFACT代码表目录中的代码值表,它由-一个指定的维护机构维护和发布。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交换:以报文和服务段的结构化集合形式在伙伴间进行的通信,以交换控制头开始,以交换控制尾结束(GB/T14805)。
报文:用于传送信息的有序字符列(GB5271)。在报文目录中规定的顺序排列的段的集合,以报文头开始以报文尾结束(GB/T14805)。报文类型:满足特定交易类型需求的已标识和结构化的数据元的集合,例:“发票”(GB/T14805)。开放式edi:由多个参与方进行的自动电子数据交换,它能进行多样的同时发生的交易,使用公共标准和预定义的结构化的数据以实现一个明显共有的商务目标。限定符:其值应表示为代码的数据元,该代码赋予另一个数据元或段的功能以特定意义(GB/T 14805)。
段组:已标识的、可重复的分成组的段集(GB/T14805)。段:功能上相关的数据元值的预定义和已标识的集合,这些数据元的值用其在该集合中的顺序位置标识。段以段标记开始,以段终止符结束,它可以是服务段或是用户数据段(GB/T14805)。分隔符(字符):用作数据的语法分隔的字符(GB/T14805)。简单数据元:含有单一值的数据元(GB/T14805)。语法规则:管理交换、功能组、报文、段和数据元的结构的规则(GB/T14805)。标记:用于标识报文类型/段/复合数据元或数据元的唯一代码。触发段:段组中的第一个段,此段不允许重复,在段组中它应是必备型。联合国标准报文(UNSM):UN/EDIFACT标准报文,此报文必须符合联合国贸易数据交换目录(UNTDID)的各项规则和目录,并且是由UN/ECE批准为2状态的报文。1.3相关文件
1.3.1UN/EDIFACT文件由UN/ECE/WP.4与ISO发布和维护。1.3.2上述文件由一套经国际协定的标准、目录和指南构成,可用于独立的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之间的结构化数据,尤其是涉及货物和服务的贸易方面数据的电子交换。在UN/FDIFACT的文本中,有关的主要文件是:
指南与规则(Guidelines&Rules)ISO9735EDIFACT语法规则
—UN/EDIFACT语法实施指南
—-UN/EDIFACT报文设计指南与规则UN/EDIFACT报告人程序与报文文件规则目录(Directories)
-UNTDID:联合国贸易数据交换目录(当前UN/EDIFACT标准录集)由下列目录组成:
GB/T 15947--1995
EDMD-UN/EDIFACT报文目录
EDSD-UN/EDIFACT段目录
EDCD-UN/EDIFACT复合数据元目录EDED-UN/EDIFACT数据元目录(UNTDED即联合国贸易数据元且录的·部分,它也以1S0)7372形式发布。)
EDCL-UN/EDIFACT代码表日录
-UN/EDIFACT工作目录集包括如下部分:TRMD:试用报文目录
TRSD:试用段目录
TRCR:试用复合数据元目录
TRED:试用数据元目录
1.3.3如果报文设计者不熟悉上述文件,应向国家的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委员会/组织或国家负责推厂UN/EDIFACT标准的标准化组织或地区RT进行咨询。1.3.4上述的所有文件对报文设计者都很重要,GB/T14805FDIFACT语法规则是将数据元和段形成报文的国际标准,报文设计的指南和规则均符合该标准。1.3.5GB/T14805EDIFACT语法规则定义了报文数据构成及服务段使用规测。UN/EIDIFACT语法实施指南则对这些规则做了更详细的说明,同时给出了更多实例。如需要研究此文件,可从地区RT处获得该文件。
1.4UN/EDIFACT报文与目录的状态1、4.1UN/ECEWP.4批准的报文与目录应具有某一状态。1.4.2报文具有下列三种之一的状态级:-0状态—一制定中的UN/EDIFACT报文—1状态-—UN/EDIFACT推荐标准草案-2状态—-UNSM推荐(可供实际应用)标准1.4.3发布的UN/EDIFACT月录有两种指示符,“S\状态表示标准目录,W”状态表示I作日录。1.4.4UN/EDIFACT目录定期发布,详细情况可通过地区RT秘书处或直接从UN/ECEWP.4秘书处获得。
1.4.50状态报文文件由提交者自已维护,不包括在任何目录中,仅为报文设计者提供已制定该报文的信息。该文件涉及特定的工作目录,相应的包括新的段或修订的/新的数据元以及代码型数据元新的代码值。
1.5UN/EDIFACT标准报文定义
1.5.1UN/EDIFACT标准报文(简称为UNSM)是经UN/ECE批准、发布和维护的报文。因此,所有UNSM报文头中的报文类型、版本号、发布号以及管理机构只能由UN/ECE指定和管理。在此文件中报文一词可以是任何状态的报文。1.6综述
1.6.1在许多情况下,对已设计过的内容,没必要再重复。如要达到UN/EDIFACT制定-系列集成化报文的总体目标,报文的制定需要以一种协调渐进的和结构化的方式来进行。1.6.2报文设计者在开始设计新报文之前应向国家负责UN/EDIFACT标准推广的有关组织或负责地区协调的UN/EDIFACT报告人进行咨询。在某些情况下,所需要的报文可能已经存在(或通过修订现有的某个报文即可满足所要求的功能),相同的或类似的报文可能已开始设计。有关报文制定的程序已在本标准后续的章节给出。
1.6.3“报文”词是用于描述数据结构的术语,它能完成一个特定的业务或管理功能,使数据通过子方式达到理想的传输和处理。500
GB/T 15947 ---1995
1.6.4为电了数据交换(EDI)而设计的报文必须有一个定义明确的业务功能。应注意个EDI报文中的数据表示顺序和数据内容没有必要(事实上经常不必要)仿效单证的数据顺序和内容。1.6.5尽管报文的功能可能与业务单证的功能相同,但报文设计者不能由此推断这些报文中的数据元的内容必然等同于功能相同的单证中所包含的数据元。进一步说,当设计一个UNSM时,应分析传统功能,因为采用一个新方法可能更有效,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过去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报文的功能可能究全与更多的传统的单证或业务流程相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一个报文可能与一系列单证所具备的功能相同,或只直接替换个纸面单证或业务流程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业务与信息的模型化技术为完成此项1作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
1.6.6更重要的是,设计者不应推断,报文中的数据顺序需要与现行的相关的纸面单证或业务流程相同。在报文设计初期,可以较实际地按一定的次序对段和段组进行安排,以辅助对报文功能的理解·但在设计阶段后期,应在数据表示的顺序方面,使用由语法规则提供的截断与省略的方法。1.6.7UN/EDIFACT报文文件定义了报文中的每个段及其顺序和段中的数据元及其顺序(见附录C报文的层次结构)。
1.6.8报文制定者需要由两方面的专家组成,-类是对报文的特定应用业务领域如商业、支付、保险、运输业等有所了解的专家,另一类是对UN/EDIFACT语法、报文设计让原则、业务与借息模型化以及计算机系统有所了解的专家。
2报文设计总体指南
2.1报文的结构模块
2.1.1报文的基本“结构模块”是:1)在段中使用的数据元或作为复合数据元的成分数据元:2)复合数据元:
3)段(可以单独使用,或在报文中作为段组的一部分);4)报文本身的结构,详述段和/或段组的顺序。2.2UN/EDIFACT新报文的设计—UNSM2.2.1设计过程的目标是以最简单和最小的亢余来满足实际的数据交换的需求。其目的在于:一支持确切定义的和明确的业务需求;一比较简单(其功能和设计);
…—避免对纸张流程不必要的模仿;2.2.2应使用最新的UN/EDIFACT工作目录查阅检索现有报文和段,并以此为起点制定新报文。2.2.3报文与段应能供多方使用,而不应局限单的用途。2.2.4简明是报文设计的个主要日标。特别对一个新用户而言,过于复杂会造成理解的困难。为使传输中的字符数量尽可能少,报文不应设计的太复杂。2.3新增UNSM的请求或更改现行UNSM的请求2.3.1如果用户需要满足国际性需求的EDI报文,应首先检索是否已有此种功能的UNSM,或许可从该报文中得到个子集。
2.3.2如果该UNSM存在,但它并不完全满足用户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通过相应的报文设计组提出将相关(UNSM)的变更或补充请求。2.3.3如果该UNSM不存在,则可按照RT工作程序提交一份满足所需功能的\新增UNSM请求”给当地的RT秘书处。
2.4设计新报文的前期工作
2.4.1下面说明报文设计的步骤。501
GB/T 15947-1995
分析与业务伙伴有关的往来业务需求为业务环境的关键环节建立模型动
确定满足所需业务功能的EDI报文。查证报文是否已在当前使用的或修订过的UN/EDIFACT工作目录中存在
优先制定急需的报文,并为该报文定义\业务功能”,如果在此阶段决定需要一个新的UNSM,就必须准备一份*UNSM请求”,并立即提交给有关的RT秘书处进行处理确定详细的业务数据带求
从当前的UN/EDIFACT工作自录中选择段并检查在其他UNSM中已使用的段组,以满足每个已标识的项目的需求
1)确定没有包括在现有UN/EDIFACT段中的数据项2)确定这些数据项的需求是否可通过对现行使用的段中请求补充限定符的值来满足。若不满足.则检查他们是否在现有的UN/EDIFACT数据元目录或在贸易数据元目录(UNTDED)中已定义。否则,可提出新数据元的更改请求
3)确定这些数据项的需求是否可通过把它们加到现有的UN/EDIFACT段或复合数据元的尾部使其具有当前工作耳录正确功能而得以满足4)把剩下的数据项分成概念相关的集,为产生新段的每个集提供功能描述,以满足每个功能的要求5)确定每个数据元、复合数据元、段、段组的必备型或条件型状态和允许重复的次数3报文组成部分的设计
3.1交换结构与目录的关系
3.1.1提示的附录C说明了UN/EDIFACT报文的层次结构。3.1.2为支持这个层次结构,在UN/EDIFACT中的UNTDID中收入了5个目录,其中每两个目录之间具有上下的相互层次关系。
复合数据元
数据元
代码表
3.2数据元的设计
3.2.1数据元设计指南
3.2.1.1如果必须设计一个新的数据元,则此数据元应是通用的,以供更多的应用领域使用。3.2.3.2在报文制定中,确定了满足报文功能所需的所有数据元后,报文设计者需要查明已有的UN/EDIFACT工作目录中是否已包括了所需的数据元,具体步骤如下:502
GB/T15947-1995
检索现行的UN/EDIFACT工作目录:1)如果找到了所需的数据元,且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则应使用该数据元:2)如果找到了所需的数据元,但其名称、说明和/或格式/表示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则应按照报告人变更请求程序,对该数据元提出修订请求。3)如果没找到所需的数据元,则按照报告人变更请求程序,必须提交“新数据元请求”,必要时可参考 UNTDED。
对于代码型数据元:
1)如果找到了所需的代码型数据元,且所需代码值已被列入该数据元代码表中,则应使用该数据元;
2)如果找到了所需的代码型数据元,但所需代码值不存在,则应提交“新代码请求”;3)如果为代码型数据元提交“新数据元请求”,则还需提交该数据元所需每个代码值的代码请求。3.2.2数据元类型和属性
3.2.2.1数据元是报文结构中最小信息单位,且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简单数据元和复合数据元中的成分数据元(见3.3节)。
3.2.2.2简单数据元可具有下列三种属性之—1)定义具体业务功能的数据元,称为专用简单数据元。按照标记、名称和格式顺序,一专用简单数据元的例子如下:数据元标记
数据元名称
单价基准
(n..9指包括1~9位可变长度数字)2)定义跨行业广泛使用的通用业务功能的数据元,称为通用简单数据元。通用简单数据元的例子如下:
数据元标记
数据元名称
量差值
(n..15指包括1~15位可变长度数字)格式
“量差值”本身并没有特定含义,为了标识其具体业务功能,该数据元应与其对应的数据儿限定符联用。
3)赋予通用简单数据元一个具体业务功能的数据元,称为数据元限定符。例如:
数据元标记
数据元名称
量限定符
(an..3指包括1~3个字符的可变长度字母数字)格式
限定符代码值给所限定的数据元以具体含义。例如:在该数据元代码表中包括了个含义为“运输中散失的货物数量”其代码值为“126”的代码,它与量差值联用,即给量差值中的量指定了具体含义。3.2.2.3成分数据元是复合数据元(见3.3节)中所使用的数据元。它可能是上述定义的三种属性简单03
数据元中的一种。
3.2.3新数据元设计规则
GB/T15947--1995
规则1:使用现有的限定型数据元应始终优先于设计新数据元。规则2:在UN/EDIFACT数据元目录中应遵循下列命名和格式约定:a)限定通用简单数据元、复合数据元或段的数据元的名称应以“限定符”结尾(如“货币限定符”)。
限定符的格式为:an..3
限定符代码表只在EDCL中规定。b)非限定符的代码型数据元名称应以“,代码型”结尾(如“货币,代码型”)。非限定符代码型数据元的格式为:an..3
其他代码型数据元名称以“标识”结尾(如“危险品代码标识”),其他代码型数据元的格式应c)
为:an.·x(其中x>3)。
已在UNTDED中规定的叙述型的(自然语言)数据元,其名称和格式应与UNTDID中的相d)
e)UNTDED中没有规定的新的叙述型数据元的格式,可为an..17,an..35,或为an..70,与其名称依业务需求而定。
f)其他类型数据元的格式和名称应以满足业务需求而定。3.2.4代码型数据元
3.2.4.1代码型数据元是在代码表目录中被描述的、其值为代码的数据元。3.2.4.2UN/EDIFACT代码型数据元有两种类型:一限定符
其他代码型数据元
3.2.5代码型数据元设计规则
规则3:作为限定符的代码型数据元不能与数据元1131/3055联用。规则4:其他代码型简单数据元在复合数据元中应与条件型数据元1131/3055结合使用3.3复合数据元的设计
3.3.1复合数据元设计指南
3.3.1.1复合数据元由两个或多个成分数据元组成,可以结构化方式表示相关信息。3.3.1.2应研究现行的UN/EDIFACT工作目录中的复合数据元目录,以确定组合的规则或排列。3.3.1.3复合数据元设计的一种类型是:在复合数据元自身是必备型的情况下,而所有成分数据光都是条件型的。按GB/T14805语法规则至少有一个成分数据元必须出现。3.3.1.4当确定开发报文中所需的复合数据元时,设计者需查明所有所需的复合数据元是否在现行的UN/EDIFACT工作目录中已有定义,步骤如下:查找现有的UN/EDIFACT工作目录:1)如果找到了所需的复合数据元,且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则应使用该复合数据元。2)如果找到了所需的复合数据元,但其名称/描述和/或其格式/表示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则应按照报告人变更请求程序,对该复合数据元提出修订请求。3)如果在现行的试用自录中没找到所需的复合数据元,则按报告人变更请求程序提交“新复合数据元请求”。
3.3.2非限定型和限定型复合数据元设计指南3.3.2.1非限定型复合数据元是无需限定的、具有单功能的复合数据元。例:
复合数据元名称:动态类型
GB/T 15947--1995
复合数据元功能:货物动态服务的类型描述复合数据元的成分数据元:动态类型,代码型;动态类型
上述复合数据元可写成:
..·+[动态类型,代码型}·[动态类型}+..3.3.2.2限定型复合数据元是需要以一个限定符标识其功能的复合数据元。例:
复合数据元名称:百分比细目
复合数据元的功能:百分比用法标识复合数据元的成分:百分比限定符,百分比;
百分比基准,代码型
依据此复合数据元限定符(百分比限定符)的值,标识特定的百分比(适当时为百分比基准)。
“百分比限定符”的值已列于UN/EDIFACT代码表目录中。例如1-折让:2-费用,等
具有“折让”的“百分比细目”复合数据元形式为:+1:[百分比]+
3.3.2.3限定型复合数据元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复合数据元目录中条目的数量,并提供了较强的灵活性。例如:如果需要为复合数据元“百分比细目”确定一个新功能,只需在相关代码表中另外增加---个限定符代码。
3.3.3复合数据元设计规则
规则5:复合数据元应具有单一功能,其每个成分数据元都与该复合数据元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规则6:一个复合数据元应包括两个或多个成分数据元,两个或三个一组的成分数据元不能在一个复合数据元中重复出现。
规则7:应使用已有的UN/EDIFACT复合数据元工作目录中包含的复合数据元,否则应证明通过下述两种方法之一仍不能获得所需功能。一对已有限定型复合数据元增加新的限定符值,或增加新的复合数据元限定符:一在已有复合数据元的尾部增加成分数据元(规则16中定义的除外)。规则8:新的复合数据元不应包含一个已有复合数据元的全部内容,也不应重复已有复合数据元的功能。
规则9:新设计的复合数据元应尽可能支持最广泛的应用。规则10:给通用简单数据元以特定含义的限定符应紧跟在该数据元之后,这两个数据元便成为一个复合数据元中的成分数据元。
下例表示了一个复合数据元中这种限定符的位置和使用方法:505
.+QDE:Q+.
GB/T 15947---1995
QDE复合数据元中作为成分数据元的限定型数据元Q
复合数据元中作为成分数据的限定符量差值信息
量差值
量限定符
可能包括下述数据:
·+150:126+.·这里126指“运输中散失货物数量”规则11:如果某个单一成分数据元被限定为含有多个成分数据元的复合数据元的一部分.限定符应置于被限定的数据元之后。
.+QCE1:Q:CE2:CE3+...
QCE1-——限定型成分数据元
Q-—QCE1的限定符
CE2/CE3——成分数据元
+CE1:QCE2:Q.CE3+...
QCE2——限定型成分数据元
Q——QCE2的限定符
CE1/CE3-—--成分数据元
.+CE1:QCE2.Q1,QCE3:Q2-.
CE1成分数据元
一限定型成分数据元
Q1—QCE2的限定符
QCE3—限定型成分数据元
Q2-—QCE3的限定符
规则12:如果要限定复合数据元(即限定在一个复合数据元中所包含的一组完整的成分数据元),限定符应于该组成分数据元的开始。下例表示这种情况限定符的使用方法:506
..+Q:CE1:CE2.CE3+...
Q—…限定符
CE1,CE2&.CE3-
C501百分比细日
GB/T 15947-1995
限定型成分数据元
5245百分比限定符
5482百分比
5249百分比基准,代码型
代码表限定符
代码表负责机构,代码型
传输的形式可为:
.十12:20:4十..·这里12指“扣除百分率”的百分率和百分率基准规则13:复合数据元中的所有必备型成分数据元应置于该复合数据元的开始,条件型成分数据元随后。规则14:成分数据元在复合数据元中的重复次数不应多于5次,除非指出正当的业务理由并经报文设计组同意。
规则15:
a)当~对代码型/叙述型数据元中的叙述型成分数据元的格式定义为an,.35时,该对数据元叙述型成分在复合数据元中最多可重复二次。b)当一对代码型/叙述型数据元的叙述型成分数据元格式定义为an。.70时,该叙述型成分数据元不应重复使用。
c)当需要字符多于70个时,应在段组中使用FTX段代替所涉及的复合数据元的叙述型成分数据元。
3.3.4UN/EDIFACT复合数据元维护规则规则16:在一个复合数据元中增加成分数据元时,应将其置于复合数据元的尾部,下述情况除外:a)经批准在一个复合数据元中插人一个必备型成分数据元;b)需要在一个已有复合数据元中的一对代码型/叙述型成分数据元之间插人成分数据元1131和3055。
如果上述二种之一的修订被批准,将指定一一个新的复合数据元标记。原来的复合数据元将被标注删除标记,三年之后在下一版工作目录中将删除原复合数据元。规则17:所有新报文中应使用新复合数据元。规则18:三年期满后;在所有段和与此相关的报文中有删除标记的复合数据元将被新的复合数据元替代。
3.4段的设计
3.4.1段设计指南
3.4.1.1设计报文时,在考虑设计新的段以前应使用现行UN/EDIFACT工作目录中包含的段。3.4.1.2使用已有的段可以得到许多好处,它可加速报文设计过程并满足跨行业/跨地区.的要求。3.4.1.3设计新段之前,需考虑做下述选择:一如果存在包括其功能的限定型段存在,可使用段限定符给段提供所需特定含义,这可通过补充相应的段限定符代码表来实现。如果在现有段中增加一个数据元即可满足所需功能,则应按联合国报告人变更请求程序,请求将其加在段尾,
节)。
GB/T 15947-1995
如果使用两个或多个现行段即可满足所需功能,则可将它们置于报文的个段组中(见4,43.4.1.4如果必须设计个新段,则该段应是通用的,以供更多的应用领域使用3.4.1.5通过设通用段,才可能把段置于很多段组中描述不同的功能。这种方法不会产生不支持特定业务需求的问题。只要按照维护程序经批准,也允许为某个特定业务领域制定--个特定段,3.4.1.6设计段时,需确定段中复合数据元,数据元的状态(即它们是必备型或条件型),必备型数据应留于段中条件型数据元之前。如果一个段被用于几个不同的报文,个元素在一个报文中可能是必备型的,而在另一个报文中则可能是条件型的。在这种情况下,该元素应被定为条件型,但其用法应在报文实施指南中加以规定。
3.4.2非限定型段和限定型段
非限定型段无需通过限定来定义其功能。3.4.2.1
段:DII单证(据)行标识
功能:在参考单证(据)中规定特定项处理方式段中数据元:单证行标识符,代码型、行项号上述段表示为如下形式:
DILI+[单证行标识符]+[行项号]3.4.2.2限定型段是--个需要使用限定符规定其用途的段。其具体用法依3.4.2.3中定义的个适当的段限定符代码的值而定。
段:COT捐赠细目
功能:说明会员捐赠的细目
段中的数据元:
捐赠限定符;
捐赠类型;
指示;等
依据段限定符(捐赠限定符)的值标识特定捐赠类型和指示捐赠限定符的值已列人EDIFACT代码表目录中,下述限定符的值只是一个例了:1--正常2-特殊;3—撤消
因此,标有“正常”捐赠细目的C()T段可采用下列形式:COT+1+[捐赠类型+[指示
3.4.2.3使用限定型段可大幅度减少段目录中的条目数量,并提供了使用灵活性。如果已有的限定符代码表不包括所需段的用途,应请求个新的限定符代码值。这种方法总是优先于为间的而设计个新的特定段。
3.4.3报文中段的隐式与显式表示3.4.3.1GB/T14805语法规则允许段以隐式或显式形式传输,但不允许在同-报文中混合使用这两种技术。
3.4.3.2报文设计者必须确定段重复的隐式或显式嵌套方法,推荐所有UNSM中使用隐代表示.任处508
GB/T15947---1995
理报文时,只有当报文的定义不能使接收方确楚一个段与另一个其他段的逻辑关系时,才使用显式嵌套指示技术。
3.4.3.3有关这两种技术的更为详细的解释见B/T14805。3.4.4新段设计规则
规则19:一个新段应具有单-功能(如果必要可加限定以标识其使用方法)。一个段应含有足够的简单数据元和/或复合数据元,以实现其功能定义,且其内容必须与段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规则20:新段不应包括一个已有段的全部内容,也不应重复已有段的功能。规则21:应定义一个段中复合数据元和/或数据元的状态(即:必备型或条件型)规则22:应将所有必备型简单数据元和/或复合数据元置于段的开始,所有条件型简单数据元和/或复合数据元随其后。
规则23:以字母\U\开始的三字母段代码(即U..)保留供GB/T14805使用,并规定不能用于数据段中。
规则24:给限定型段以特定含义的限定符,应以必备型数据元形式作为段的第个数据元直接置于段代码之后。
...QSC+Q+..
QSC——限定型段代码
Q—限定符
规则25:简单数据元或复合数据元在一个段中不应重复,当需要多次重复时,应将段在报文级重复,规则26:只有在“新段请求中能够充分说明业务理由时,相同的简单数据元或复合数据元才能在同段中重复一一最多5次,这是由报文设计组议定的。规则27: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复合数据元的组合不应在一个段中重复。例:下述结构不充许
段AAA
段BBB
3.4.5UN/EDIFACT段维护规则
规则28:在段中增加一个简单数据元或复合数据元时,应将其置于段尾,下述情况除外:一经批准在段中插人一个必备型简单数据元或复合数据元;一如果标有三年后删除标记的数据元被其替代数据元替代如果上述二种之一的修订被批准,将指定一个新的段代码,原来的段将被标注删除标记,三年后珊删除。
规则29:所有新的报文需要时都应使用新段50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的电子数据交换报文设计指南与规则
Design of UN/EDIFACT messages guidelines and rules1引言
1.1指南与规则
GB/T 15947-1995
idt UN/ECE/WP. 4/R. 840/Rev. 21.1.1各个组织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在实现无人干预进行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的信息交换之前,关键是应形成传输借息的内容和结构的协议。1.1.2在联合国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的电了数据交换(UN/EDIFACT)中,上述协议是通过制定适合于国内和国际的联合国标准报文(UNSM)来实现。1.1.3本指南与规则是联台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第四工作组(UN/ECE/WP.4)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行的EDIFACT的一部分,1.1.4在本地区范围内,由UN/EDIFACT报告人咨询与支持组(RT)支持UN/ECE工作,为本区域提供广泛的支持与咨询服务。
1.1.5大多数UN/EDIFACTRT都可得到(或可访问)UN/EDIFACT数据库,该数据库般包括最新的UN/EDIFACT工作目录和UNTDED目录(包括联合国贸易数据元目录-—-GB/T15191一94《贸易数据交换贸易数据元目录》)。需要获得有关UN/EDIFACT目录的用户可与其所在地区的FDIFACT秘书处联系。
1.1.6本指南与规则适用于:
a)为注册新的UNSM而提交报文草案者;他们应做到:
提交的报文草案和其内容应适用于国际范围使用;一提交的草案不能与现有的UNSM具有同等的功能,也不应被现有的UNSM的功能所涵盖。一如果其他组织和/或报告人小组表示了有兴趣参与该报文制定,报文草案的提交者应将报文作为一个联合制定的课题。
b)以*更改请求方式对现有UNSM提出修正者;c)供RT进行技术评审。
1.1.7本标准对其中某些节进行了细分,分别标识为“指南”与“规则”,报文设计者必须遵宁“规则”的内容,规则应用的正确与否将在对所提交UNSM报文草案的技术评审过程中得到验证。1.1.8“指南”是为UNSM报文设计的过程和概念提供进一步的说明和补充,供报文设计者参考。指南的内容不作为技术评审的依据。1.1.9对UN/EDIFACT程序还较为陌生者,首先要熟悉可用的支持文件(见1.3),儿其是GB/T14805一93《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业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级语法规则》规定的语法规则。1.1.10应遵循本标准所述的各项规则,指南旨在帮助报文设计署。1.2术语和定义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21批准498
1996-08-01实施
GB/T 15947--1995
1.2.1指南中所用的基本术语在GB/T14805中已做规定代码集:与一特定代码型数据无有关并在代码目录中已做规定的代码值的集合。成分数据元:复合数据元的组成部分,以其在复合数据元中的位置来标识交换的简单数据元(GB/T14805)。
复合数据元:含有两个或多个成分数据元的数据元(GB/T14805)。数据:事物、概念或指令的一种形式化表示。以适合于人工或自动方法进行通信、解释或处理(GB5271《数据处理词汇》)。
数据元:在确定的上下文中被认为不可再细分的数据单元(GB/T14805)。电子数据交换:计算机可处理的数据按标准格式在组织实体之间进行的交换。外部维护的代码表:不包括在UN/EDIFACT代码表目录中的代码值表,它由-一个指定的维护机构维护和发布。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交换:以报文和服务段的结构化集合形式在伙伴间进行的通信,以交换控制头开始,以交换控制尾结束(GB/T14805)。
报文:用于传送信息的有序字符列(GB5271)。在报文目录中规定的顺序排列的段的集合,以报文头开始以报文尾结束(GB/T14805)。报文类型:满足特定交易类型需求的已标识和结构化的数据元的集合,例:“发票”(GB/T14805)。开放式edi:由多个参与方进行的自动电子数据交换,它能进行多样的同时发生的交易,使用公共标准和预定义的结构化的数据以实现一个明显共有的商务目标。限定符:其值应表示为代码的数据元,该代码赋予另一个数据元或段的功能以特定意义(GB/T 14805)。
段组:已标识的、可重复的分成组的段集(GB/T14805)。段:功能上相关的数据元值的预定义和已标识的集合,这些数据元的值用其在该集合中的顺序位置标识。段以段标记开始,以段终止符结束,它可以是服务段或是用户数据段(GB/T14805)。分隔符(字符):用作数据的语法分隔的字符(GB/T14805)。简单数据元:含有单一值的数据元(GB/T14805)。语法规则:管理交换、功能组、报文、段和数据元的结构的规则(GB/T14805)。标记:用于标识报文类型/段/复合数据元或数据元的唯一代码。触发段:段组中的第一个段,此段不允许重复,在段组中它应是必备型。联合国标准报文(UNSM):UN/EDIFACT标准报文,此报文必须符合联合国贸易数据交换目录(UNTDID)的各项规则和目录,并且是由UN/ECE批准为2状态的报文。1.3相关文件
1.3.1UN/EDIFACT文件由UN/ECE/WP.4与ISO发布和维护。1.3.2上述文件由一套经国际协定的标准、目录和指南构成,可用于独立的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之间的结构化数据,尤其是涉及货物和服务的贸易方面数据的电子交换。在UN/FDIFACT的文本中,有关的主要文件是:
指南与规则(Guidelines&Rules)ISO9735EDIFACT语法规则
—UN/EDIFACT语法实施指南
—-UN/EDIFACT报文设计指南与规则UN/EDIFACT报告人程序与报文文件规则目录(Directories)
-UNTDID:联合国贸易数据交换目录(当前UN/EDIFACT标准录集)由下列目录组成:
GB/T 15947--1995
EDMD-UN/EDIFACT报文目录
EDSD-UN/EDIFACT段目录
EDCD-UN/EDIFACT复合数据元目录EDED-UN/EDIFACT数据元目录(UNTDED即联合国贸易数据元且录的·部分,它也以1S0)7372形式发布。)
EDCL-UN/EDIFACT代码表日录
-UN/EDIFACT工作目录集包括如下部分:TRMD:试用报文目录
TRSD:试用段目录
TRCR:试用复合数据元目录
TRED:试用数据元目录
1.3.3如果报文设计者不熟悉上述文件,应向国家的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委员会/组织或国家负责推厂UN/EDIFACT标准的标准化组织或地区RT进行咨询。1.3.4上述的所有文件对报文设计者都很重要,GB/T14805FDIFACT语法规则是将数据元和段形成报文的国际标准,报文设计的指南和规则均符合该标准。1.3.5GB/T14805EDIFACT语法规则定义了报文数据构成及服务段使用规测。UN/EIDIFACT语法实施指南则对这些规则做了更详细的说明,同时给出了更多实例。如需要研究此文件,可从地区RT处获得该文件。
1.4UN/EDIFACT报文与目录的状态1、4.1UN/ECEWP.4批准的报文与目录应具有某一状态。1.4.2报文具有下列三种之一的状态级:-0状态—一制定中的UN/EDIFACT报文—1状态-—UN/EDIFACT推荐标准草案-2状态—-UNSM推荐(可供实际应用)标准1.4.3发布的UN/EDIFACT月录有两种指示符,“S\状态表示标准目录,W”状态表示I作日录。1.4.4UN/EDIFACT目录定期发布,详细情况可通过地区RT秘书处或直接从UN/ECEWP.4秘书处获得。
1.4.50状态报文文件由提交者自已维护,不包括在任何目录中,仅为报文设计者提供已制定该报文的信息。该文件涉及特定的工作目录,相应的包括新的段或修订的/新的数据元以及代码型数据元新的代码值。
1.5UN/EDIFACT标准报文定义
1.5.1UN/EDIFACT标准报文(简称为UNSM)是经UN/ECE批准、发布和维护的报文。因此,所有UNSM报文头中的报文类型、版本号、发布号以及管理机构只能由UN/ECE指定和管理。在此文件中报文一词可以是任何状态的报文。1.6综述
1.6.1在许多情况下,对已设计过的内容,没必要再重复。如要达到UN/EDIFACT制定-系列集成化报文的总体目标,报文的制定需要以一种协调渐进的和结构化的方式来进行。1.6.2报文设计者在开始设计新报文之前应向国家负责UN/EDIFACT标准推广的有关组织或负责地区协调的UN/EDIFACT报告人进行咨询。在某些情况下,所需要的报文可能已经存在(或通过修订现有的某个报文即可满足所要求的功能),相同的或类似的报文可能已开始设计。有关报文制定的程序已在本标准后续的章节给出。
1.6.3“报文”词是用于描述数据结构的术语,它能完成一个特定的业务或管理功能,使数据通过子方式达到理想的传输和处理。500
GB/T 15947 ---1995
1.6.4为电了数据交换(EDI)而设计的报文必须有一个定义明确的业务功能。应注意个EDI报文中的数据表示顺序和数据内容没有必要(事实上经常不必要)仿效单证的数据顺序和内容。1.6.5尽管报文的功能可能与业务单证的功能相同,但报文设计者不能由此推断这些报文中的数据元的内容必然等同于功能相同的单证中所包含的数据元。进一步说,当设计一个UNSM时,应分析传统功能,因为采用一个新方法可能更有效,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过去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报文的功能可能究全与更多的传统的单证或业务流程相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一个报文可能与一系列单证所具备的功能相同,或只直接替换个纸面单证或业务流程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业务与信息的模型化技术为完成此项1作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
1.6.6更重要的是,设计者不应推断,报文中的数据顺序需要与现行的相关的纸面单证或业务流程相同。在报文设计初期,可以较实际地按一定的次序对段和段组进行安排,以辅助对报文功能的理解·但在设计阶段后期,应在数据表示的顺序方面,使用由语法规则提供的截断与省略的方法。1.6.7UN/EDIFACT报文文件定义了报文中的每个段及其顺序和段中的数据元及其顺序(见附录C报文的层次结构)。
1.6.8报文制定者需要由两方面的专家组成,-类是对报文的特定应用业务领域如商业、支付、保险、运输业等有所了解的专家,另一类是对UN/EDIFACT语法、报文设计让原则、业务与借息模型化以及计算机系统有所了解的专家。
2报文设计总体指南
2.1报文的结构模块
2.1.1报文的基本“结构模块”是:1)在段中使用的数据元或作为复合数据元的成分数据元:2)复合数据元:
3)段(可以单独使用,或在报文中作为段组的一部分);4)报文本身的结构,详述段和/或段组的顺序。2.2UN/EDIFACT新报文的设计—UNSM2.2.1设计过程的目标是以最简单和最小的亢余来满足实际的数据交换的需求。其目的在于:一支持确切定义的和明确的业务需求;一比较简单(其功能和设计);
…—避免对纸张流程不必要的模仿;2.2.2应使用最新的UN/EDIFACT工作目录查阅检索现有报文和段,并以此为起点制定新报文。2.2.3报文与段应能供多方使用,而不应局限单的用途。2.2.4简明是报文设计的个主要日标。特别对一个新用户而言,过于复杂会造成理解的困难。为使传输中的字符数量尽可能少,报文不应设计的太复杂。2.3新增UNSM的请求或更改现行UNSM的请求2.3.1如果用户需要满足国际性需求的EDI报文,应首先检索是否已有此种功能的UNSM,或许可从该报文中得到个子集。
2.3.2如果该UNSM存在,但它并不完全满足用户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通过相应的报文设计组提出将相关(UNSM)的变更或补充请求。2.3.3如果该UNSM不存在,则可按照RT工作程序提交一份满足所需功能的\新增UNSM请求”给当地的RT秘书处。
2.4设计新报文的前期工作
2.4.1下面说明报文设计的步骤。501
GB/T 15947-1995
分析与业务伙伴有关的往来业务需求为业务环境的关键环节建立模型动
确定满足所需业务功能的EDI报文。查证报文是否已在当前使用的或修订过的UN/EDIFACT工作目录中存在
优先制定急需的报文,并为该报文定义\业务功能”,如果在此阶段决定需要一个新的UNSM,就必须准备一份*UNSM请求”,并立即提交给有关的RT秘书处进行处理确定详细的业务数据带求
从当前的UN/EDIFACT工作自录中选择段并检查在其他UNSM中已使用的段组,以满足每个已标识的项目的需求
1)确定没有包括在现有UN/EDIFACT段中的数据项2)确定这些数据项的需求是否可通过对现行使用的段中请求补充限定符的值来满足。若不满足.则检查他们是否在现有的UN/EDIFACT数据元目录或在贸易数据元目录(UNTDED)中已定义。否则,可提出新数据元的更改请求
3)确定这些数据项的需求是否可通过把它们加到现有的UN/EDIFACT段或复合数据元的尾部使其具有当前工作耳录正确功能而得以满足4)把剩下的数据项分成概念相关的集,为产生新段的每个集提供功能描述,以满足每个功能的要求5)确定每个数据元、复合数据元、段、段组的必备型或条件型状态和允许重复的次数3报文组成部分的设计
3.1交换结构与目录的关系
3.1.1提示的附录C说明了UN/EDIFACT报文的层次结构。3.1.2为支持这个层次结构,在UN/EDIFACT中的UNTDID中收入了5个目录,其中每两个目录之间具有上下的相互层次关系。
复合数据元
数据元
代码表
3.2数据元的设计
3.2.1数据元设计指南
3.2.1.1如果必须设计一个新的数据元,则此数据元应是通用的,以供更多的应用领域使用。3.2.3.2在报文制定中,确定了满足报文功能所需的所有数据元后,报文设计者需要查明已有的UN/EDIFACT工作目录中是否已包括了所需的数据元,具体步骤如下:502
GB/T15947-1995
检索现行的UN/EDIFACT工作目录:1)如果找到了所需的数据元,且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则应使用该数据元:2)如果找到了所需的数据元,但其名称、说明和/或格式/表示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则应按照报告人变更请求程序,对该数据元提出修订请求。3)如果没找到所需的数据元,则按照报告人变更请求程序,必须提交“新数据元请求”,必要时可参考 UNTDED。
对于代码型数据元:
1)如果找到了所需的代码型数据元,且所需代码值已被列入该数据元代码表中,则应使用该数据元;
2)如果找到了所需的代码型数据元,但所需代码值不存在,则应提交“新代码请求”;3)如果为代码型数据元提交“新数据元请求”,则还需提交该数据元所需每个代码值的代码请求。3.2.2数据元类型和属性
3.2.2.1数据元是报文结构中最小信息单位,且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简单数据元和复合数据元中的成分数据元(见3.3节)。
3.2.2.2简单数据元可具有下列三种属性之—1)定义具体业务功能的数据元,称为专用简单数据元。按照标记、名称和格式顺序,一专用简单数据元的例子如下:数据元标记
数据元名称
单价基准
(n..9指包括1~9位可变长度数字)2)定义跨行业广泛使用的通用业务功能的数据元,称为通用简单数据元。通用简单数据元的例子如下:
数据元标记
数据元名称
量差值
(n..15指包括1~15位可变长度数字)格式
“量差值”本身并没有特定含义,为了标识其具体业务功能,该数据元应与其对应的数据儿限定符联用。
3)赋予通用简单数据元一个具体业务功能的数据元,称为数据元限定符。例如:
数据元标记
数据元名称
量限定符
(an..3指包括1~3个字符的可变长度字母数字)格式
限定符代码值给所限定的数据元以具体含义。例如:在该数据元代码表中包括了个含义为“运输中散失的货物数量”其代码值为“126”的代码,它与量差值联用,即给量差值中的量指定了具体含义。3.2.2.3成分数据元是复合数据元(见3.3节)中所使用的数据元。它可能是上述定义的三种属性简单03
数据元中的一种。
3.2.3新数据元设计规则
GB/T15947--1995
规则1:使用现有的限定型数据元应始终优先于设计新数据元。规则2:在UN/EDIFACT数据元目录中应遵循下列命名和格式约定:a)限定通用简单数据元、复合数据元或段的数据元的名称应以“限定符”结尾(如“货币限定符”)。
限定符的格式为:an..3
限定符代码表只在EDCL中规定。b)非限定符的代码型数据元名称应以“,代码型”结尾(如“货币,代码型”)。非限定符代码型数据元的格式为:an..3
其他代码型数据元名称以“标识”结尾(如“危险品代码标识”),其他代码型数据元的格式应c)
为:an.·x(其中x>3)。
已在UNTDED中规定的叙述型的(自然语言)数据元,其名称和格式应与UNTDID中的相d)
e)UNTDED中没有规定的新的叙述型数据元的格式,可为an..17,an..35,或为an..70,与其名称依业务需求而定。
f)其他类型数据元的格式和名称应以满足业务需求而定。3.2.4代码型数据元
3.2.4.1代码型数据元是在代码表目录中被描述的、其值为代码的数据元。3.2.4.2UN/EDIFACT代码型数据元有两种类型:一限定符
其他代码型数据元
3.2.5代码型数据元设计规则
规则3:作为限定符的代码型数据元不能与数据元1131/3055联用。规则4:其他代码型简单数据元在复合数据元中应与条件型数据元1131/3055结合使用3.3复合数据元的设计
3.3.1复合数据元设计指南
3.3.1.1复合数据元由两个或多个成分数据元组成,可以结构化方式表示相关信息。3.3.1.2应研究现行的UN/EDIFACT工作目录中的复合数据元目录,以确定组合的规则或排列。3.3.1.3复合数据元设计的一种类型是:在复合数据元自身是必备型的情况下,而所有成分数据光都是条件型的。按GB/T14805语法规则至少有一个成分数据元必须出现。3.3.1.4当确定开发报文中所需的复合数据元时,设计者需查明所有所需的复合数据元是否在现行的UN/EDIFACT工作目录中已有定义,步骤如下:查找现有的UN/EDIFACT工作目录:1)如果找到了所需的复合数据元,且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则应使用该复合数据元。2)如果找到了所需的复合数据元,但其名称/描述和/或其格式/表示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则应按照报告人变更请求程序,对该复合数据元提出修订请求。3)如果在现行的试用自录中没找到所需的复合数据元,则按报告人变更请求程序提交“新复合数据元请求”。
3.3.2非限定型和限定型复合数据元设计指南3.3.2.1非限定型复合数据元是无需限定的、具有单功能的复合数据元。例:
复合数据元名称:动态类型
GB/T 15947--1995
复合数据元功能:货物动态服务的类型描述复合数据元的成分数据元:动态类型,代码型;动态类型
上述复合数据元可写成:
..·+[动态类型,代码型}·[动态类型}+..3.3.2.2限定型复合数据元是需要以一个限定符标识其功能的复合数据元。例:
复合数据元名称:百分比细目
复合数据元的功能:百分比用法标识复合数据元的成分:百分比限定符,百分比;
百分比基准,代码型
依据此复合数据元限定符(百分比限定符)的值,标识特定的百分比(适当时为百分比基准)。
“百分比限定符”的值已列于UN/EDIFACT代码表目录中。例如1-折让:2-费用,等
具有“折让”的“百分比细目”复合数据元形式为:+1:[百分比]+
3.3.2.3限定型复合数据元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复合数据元目录中条目的数量,并提供了较强的灵活性。例如:如果需要为复合数据元“百分比细目”确定一个新功能,只需在相关代码表中另外增加---个限定符代码。
3.3.3复合数据元设计规则
规则5:复合数据元应具有单一功能,其每个成分数据元都与该复合数据元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规则6:一个复合数据元应包括两个或多个成分数据元,两个或三个一组的成分数据元不能在一个复合数据元中重复出现。
规则7:应使用已有的UN/EDIFACT复合数据元工作目录中包含的复合数据元,否则应证明通过下述两种方法之一仍不能获得所需功能。一对已有限定型复合数据元增加新的限定符值,或增加新的复合数据元限定符:一在已有复合数据元的尾部增加成分数据元(规则16中定义的除外)。规则8:新的复合数据元不应包含一个已有复合数据元的全部内容,也不应重复已有复合数据元的功能。
规则9:新设计的复合数据元应尽可能支持最广泛的应用。规则10:给通用简单数据元以特定含义的限定符应紧跟在该数据元之后,这两个数据元便成为一个复合数据元中的成分数据元。
下例表示了一个复合数据元中这种限定符的位置和使用方法:505
.+QDE:Q+.
GB/T 15947---1995
QDE复合数据元中作为成分数据元的限定型数据元Q
复合数据元中作为成分数据的限定符量差值信息
量差值
量限定符
可能包括下述数据:
·+150:126+.·这里126指“运输中散失货物数量”规则11:如果某个单一成分数据元被限定为含有多个成分数据元的复合数据元的一部分.限定符应置于被限定的数据元之后。
.+QCE1:Q:CE2:CE3+...
QCE1-——限定型成分数据元
Q-—QCE1的限定符
CE2/CE3——成分数据元
+CE1:QCE2:Q.CE3+...
QCE2——限定型成分数据元
Q——QCE2的限定符
CE1/CE3-—--成分数据元
.+CE1:QCE2.Q1,QCE3:Q2-.
CE1成分数据元
一限定型成分数据元
Q1—QCE2的限定符
QCE3—限定型成分数据元
Q2-—QCE3的限定符
规则12:如果要限定复合数据元(即限定在一个复合数据元中所包含的一组完整的成分数据元),限定符应于该组成分数据元的开始。下例表示这种情况限定符的使用方法:506
..+Q:CE1:CE2.CE3+...
Q—…限定符
CE1,CE2&.CE3-
C501百分比细日
GB/T 15947-1995
限定型成分数据元
5245百分比限定符
5482百分比
5249百分比基准,代码型
代码表限定符
代码表负责机构,代码型
传输的形式可为:
.十12:20:4十..·这里12指“扣除百分率”的百分率和百分率基准规则13:复合数据元中的所有必备型成分数据元应置于该复合数据元的开始,条件型成分数据元随后。规则14:成分数据元在复合数据元中的重复次数不应多于5次,除非指出正当的业务理由并经报文设计组同意。
规则15:
a)当~对代码型/叙述型数据元中的叙述型成分数据元的格式定义为an,.35时,该对数据元叙述型成分在复合数据元中最多可重复二次。b)当一对代码型/叙述型数据元的叙述型成分数据元格式定义为an。.70时,该叙述型成分数据元不应重复使用。
c)当需要字符多于70个时,应在段组中使用FTX段代替所涉及的复合数据元的叙述型成分数据元。
3.3.4UN/EDIFACT复合数据元维护规则规则16:在一个复合数据元中增加成分数据元时,应将其置于复合数据元的尾部,下述情况除外:a)经批准在一个复合数据元中插人一个必备型成分数据元;b)需要在一个已有复合数据元中的一对代码型/叙述型成分数据元之间插人成分数据元1131和3055。
如果上述二种之一的修订被批准,将指定一一个新的复合数据元标记。原来的复合数据元将被标注删除标记,三年之后在下一版工作目录中将删除原复合数据元。规则17:所有新报文中应使用新复合数据元。规则18:三年期满后;在所有段和与此相关的报文中有删除标记的复合数据元将被新的复合数据元替代。
3.4段的设计
3.4.1段设计指南
3.4.1.1设计报文时,在考虑设计新的段以前应使用现行UN/EDIFACT工作目录中包含的段。3.4.1.2使用已有的段可以得到许多好处,它可加速报文设计过程并满足跨行业/跨地区.的要求。3.4.1.3设计新段之前,需考虑做下述选择:一如果存在包括其功能的限定型段存在,可使用段限定符给段提供所需特定含义,这可通过补充相应的段限定符代码表来实现。如果在现有段中增加一个数据元即可满足所需功能,则应按联合国报告人变更请求程序,请求将其加在段尾,
节)。
GB/T 15947-1995
如果使用两个或多个现行段即可满足所需功能,则可将它们置于报文的个段组中(见4,43.4.1.4如果必须设计个新段,则该段应是通用的,以供更多的应用领域使用3.4.1.5通过设通用段,才可能把段置于很多段组中描述不同的功能。这种方法不会产生不支持特定业务需求的问题。只要按照维护程序经批准,也允许为某个特定业务领域制定--个特定段,3.4.1.6设计段时,需确定段中复合数据元,数据元的状态(即它们是必备型或条件型),必备型数据应留于段中条件型数据元之前。如果一个段被用于几个不同的报文,个元素在一个报文中可能是必备型的,而在另一个报文中则可能是条件型的。在这种情况下,该元素应被定为条件型,但其用法应在报文实施指南中加以规定。
3.4.2非限定型段和限定型段
非限定型段无需通过限定来定义其功能。3.4.2.1
段:DII单证(据)行标识
功能:在参考单证(据)中规定特定项处理方式段中数据元:单证行标识符,代码型、行项号上述段表示为如下形式:
DILI+[单证行标识符]+[行项号]3.4.2.2限定型段是--个需要使用限定符规定其用途的段。其具体用法依3.4.2.3中定义的个适当的段限定符代码的值而定。
段:COT捐赠细目
功能:说明会员捐赠的细目
段中的数据元:
捐赠限定符;
捐赠类型;
指示;等
依据段限定符(捐赠限定符)的值标识特定捐赠类型和指示捐赠限定符的值已列人EDIFACT代码表目录中,下述限定符的值只是一个例了:1--正常2-特殊;3—撤消
因此,标有“正常”捐赠细目的C()T段可采用下列形式:COT+1+[捐赠类型+[指示
3.4.2.3使用限定型段可大幅度减少段目录中的条目数量,并提供了使用灵活性。如果已有的限定符代码表不包括所需段的用途,应请求个新的限定符代码值。这种方法总是优先于为间的而设计个新的特定段。
3.4.3报文中段的隐式与显式表示3.4.3.1GB/T14805语法规则允许段以隐式或显式形式传输,但不允许在同-报文中混合使用这两种技术。
3.4.3.2报文设计者必须确定段重复的隐式或显式嵌套方法,推荐所有UNSM中使用隐代表示.任处508
GB/T15947---1995
理报文时,只有当报文的定义不能使接收方确楚一个段与另一个其他段的逻辑关系时,才使用显式嵌套指示技术。
3.4.3.3有关这两种技术的更为详细的解释见B/T14805。3.4.4新段设计规则
规则19:一个新段应具有单-功能(如果必要可加限定以标识其使用方法)。一个段应含有足够的简单数据元和/或复合数据元,以实现其功能定义,且其内容必须与段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规则20:新段不应包括一个已有段的全部内容,也不应重复已有段的功能。规则21:应定义一个段中复合数据元和/或数据元的状态(即:必备型或条件型)规则22:应将所有必备型简单数据元和/或复合数据元置于段的开始,所有条件型简单数据元和/或复合数据元随其后。
规则23:以字母\U\开始的三字母段代码(即U..)保留供GB/T14805使用,并规定不能用于数据段中。
规则24:给限定型段以特定含义的限定符,应以必备型数据元形式作为段的第个数据元直接置于段代码之后。
...QSC+Q+..
QSC——限定型段代码
Q—限定符
规则25:简单数据元或复合数据元在一个段中不应重复,当需要多次重复时,应将段在报文级重复,规则26:只有在“新段请求中能够充分说明业务理由时,相同的简单数据元或复合数据元才能在同段中重复一一最多5次,这是由报文设计组议定的。规则27: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复合数据元的组合不应在一个段中重复。例:下述结构不充许
段AAA
段BBB
3.4.5UN/EDIFACT段维护规则
规则28:在段中增加一个简单数据元或复合数据元时,应将其置于段尾,下述情况除外:一经批准在段中插人一个必备型简单数据元或复合数据元;一如果标有三年后删除标记的数据元被其替代数据元替代如果上述二种之一的修订被批准,将指定一个新的段代码,原来的段将被标注删除标记,三年后珊删除。
规则29:所有新的报文需要时都应使用新段50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T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
- GB/T29790-2020 即时检验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T7477-1987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 GB4706.19-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 GB12031-1989 洗涤剂中总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
- GB18436-2001 轮机日志和车钟记录簿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14625.4-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4部分:试验条件与试样准备
- GB2682-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
- GB12802.2-2004 电气绝缘用薄膜 第2部分:电气绝缘用聚酯薄膜
- GB13077-2004 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