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T 10137-1991 TEC1-127系列温差电致冷组件

【电子行业标准(SJ)】 TEC1-127系列温差电致冷组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31 09:04:31
- SJ/T10137-1991
- 现行
标准号:
SJ/T 10137-1991
标准名称:
TEC1-127系列温差电致冷组件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1-04-02 -
实施日期:
1991-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52 MB
相关标签:
组件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行业标准SJ/T10135~10137—91
温差电致冷组件
1991-04-02发布
199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行业标准TEC1-127系列温差电致冷组件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TEC1-127系列温差电致冷组件的尺寸及参数要求。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TEC1-127系列温差电致冷组件。引用标准
SJ2855
SJ2856
温差电致冷名词术语
温差电致冷组件型号命名方法bzxZ.net
SJ/T10135TEC1系列温差电致冷组件总规范3技术要求
SJ/T10137-91
3.1TEC1-127系列温差电致冷组件的外形尺寸、引出线的排列位置及正负极标志如表1及图1。
TEC1-12703
TEC1-12705
长度L
40. 0±8.5
注:组件高度,允许供需双方协商决定。宽度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91-04-02批准18
4.7±0.05
4. 0± 0. 05
不平行度
1991-07-01实施
SJ/T10137-91
图1TEC1-127温差电致冷组件外形示意图3.2TEC1-127温差电致冷组件的外观应符合SJ/T10135中3.2.2条规定。3.3TEC1-127温差电致冷组件的引出线截面积约为1mm。(十)为红色导线,(一)为黑色导线。引线焊在热面上,组件极性位由供需双方商定,两引出线根部应加6mm长塑料套管。3.4TEC1-127温差电致冷组件的热电参数如表2。表2
TEC1-12703
TEC1-12705
最大致
玲功率
注:组件内阻为参考参数。
最大温差
真空下
静止空气
下测试
最大湖
差电流
3.3±0.33
4.6±0.46
工作电压
14.5±1.45
15.2±1.52
组件内阻
3.5±0.35
2.5±0.35
3.5特定用途的TEC1-127型温差电致冷组件的平均寿命应不少于10000h。4试验方法
温度不
均匀性
≤±4
感±4
4.1对外观要求的检测按SJ/T10135中4.4.1,4.4.2及4.4.3条进行,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及3.2条的规定。
4.2外形尺寸长、宽的检验方法是用40mm×40mm孔可以放入即为合格。4.3目测引出线及套管应符合3.3条的规定。4.4组件的热电参数按SJ/T10135中4.5.1,4.5.2,4.5.3,4.5.4及4.5.5条进行,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4条的规定。
4.5组件的平均寿命按下列方法进行:19
组件样品数应不少于10只,将
SJ/T10137—91
27士1℃的散热板上,给组件谨续通以量大温差电流1000h,允许氰气保护,试验后在室温下放置2h,然后在4h内测完组件的最大温,全部组件样品的最大温差应大于测试前的0.85倍,或采用样品数26只,用同样的办法试验1000h,允许失效数C=1,失效判据为最大溢差小于试验前最大温差的0.85倍。5检验规则
按SJ/T10135中第5章的规定进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按SJ/T10135中第6章的规定进行。7其它
按SJ/T10135中第7章的规定进行。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关津致冷器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慧婿、赵厚复、至希智、阮秀沧、蔡德录。2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温差电致冷组件
1991-04-02发布
1991-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行业标准TEC1-127系列温差电致冷组件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TEC1-127系列温差电致冷组件的尺寸及参数要求。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TEC1-127系列温差电致冷组件。引用标准
SJ2855
SJ2856
温差电致冷名词术语
温差电致冷组件型号命名方法bzxZ.net
SJ/T10135TEC1系列温差电致冷组件总规范3技术要求
SJ/T10137-91
3.1TEC1-127系列温差电致冷组件的外形尺寸、引出线的排列位置及正负极标志如表1及图1。
TEC1-12703
TEC1-12705
长度L
40. 0±8.5
注:组件高度,允许供需双方协商决定。宽度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91-04-02批准18
4.7±0.05
4. 0± 0. 05
不平行度
1991-07-01实施
SJ/T10137-91
图1TEC1-127温差电致冷组件外形示意图3.2TEC1-127温差电致冷组件的外观应符合SJ/T10135中3.2.2条规定。3.3TEC1-127温差电致冷组件的引出线截面积约为1mm。(十)为红色导线,(一)为黑色导线。引线焊在热面上,组件极性位由供需双方商定,两引出线根部应加6mm长塑料套管。3.4TEC1-127温差电致冷组件的热电参数如表2。表2
TEC1-12703
TEC1-12705
最大致
玲功率
注:组件内阻为参考参数。
最大温差
真空下
静止空气
下测试
最大湖
差电流
3.3±0.33
4.6±0.46
工作电压
14.5±1.45
15.2±1.52
组件内阻
3.5±0.35
2.5±0.35
3.5特定用途的TEC1-127型温差电致冷组件的平均寿命应不少于10000h。4试验方法
温度不
均匀性
≤±4
感±4
4.1对外观要求的检测按SJ/T10135中4.4.1,4.4.2及4.4.3条进行,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1及3.2条的规定。
4.2外形尺寸长、宽的检验方法是用40mm×40mm孔可以放入即为合格。4.3目测引出线及套管应符合3.3条的规定。4.4组件的热电参数按SJ/T10135中4.5.1,4.5.2,4.5.3,4.5.4及4.5.5条进行,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3.4条的规定。
4.5组件的平均寿命按下列方法进行:19
组件样品数应不少于10只,将
SJ/T10137—91
27士1℃的散热板上,给组件谨续通以量大温差电流1000h,允许氰气保护,试验后在室温下放置2h,然后在4h内测完组件的最大温,全部组件样品的最大温差应大于测试前的0.85倍,或采用样品数26只,用同样的办法试验1000h,允许失效数C=1,失效判据为最大溢差小于试验前最大温差的0.85倍。5检验规则
按SJ/T10135中第5章的规定进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按SJ/T10135中第6章的规定进行。7其它
按SJ/T10135中第7章的规定进行。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关津致冷器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慧婿、赵厚复、至希智、阮秀沧、蔡德录。2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T10148.3-1991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 系统图(框图)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408-2009 软件构件 图形用户界面图元构件描述规范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