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 20072-1992 半导体分立器件 GH24、GH25和GH26型半导体光耦合器详细规范

【电子行业标准(SJ)】 半导体分立器件 GH24、GH25和GH26型半导体光耦合器详细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5 07:42:56
- SJ20072-1992
- 现行
标准号:
SJ 20072-1992
标准名称:
半导体分立器件 GH24、GH25和GH26型半导体光耦合器详细规范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2-11-19 -
实施日期:
1993-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15.34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范规定了陶瓷封装的GH24、GH2s和GH26型半导体光耦合器详细要求。该种器件按GJB3《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的规定,提供产品保证的三企等级(GP、GT和GCT级). SJ 20072-1992 半导体分立器件 GH24、GH25和GH26型半导体光耦合器详细规范 SJ20072-1992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5961
半导体分立器件
SJ20072—92
GH24、GH25和GH26型
半导体光耦合器
详细规范
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semiconductor optocouplersfor type GH24,GH25andGH26
1992-11-19发布
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
1993-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半导体分立器件
GH24、GH25和GH26型
半导体光耦合器详细规范
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semiconductor opto--couplersfortypeGH24.GH25andGH26
1范围
1.1主题内容
SJ20072—92
本规范规定了陶瓷封装的GH24、GH25和GH26型半导体光耦合器详细要求。该种器件按GJB33《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的规定,提供产品保证的三个等级(GP、GT和GCT级)。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1992-11-19发布1993-05-01实施
1.2外形尺寸
见图1。
尺寸符号
最小值
公称尺寸
最大值
SJ20072--92
1.3最大额定值(除非另有规定,Tmb=25℃)1.3.1红外发射二极管最大额定值VR
注,1)Tmb=65~100C时,按0.67mA/C线性降额。2)脉冲宽度为1.0μs,每秒300个脉冲(300PPS)。1.3.2光敏晶体管最大额定值
注:1)Tm=25~100C时,按1.3mW/℃线性降额。2
(A)(pk)
1.3.3光耦合器最大额定值
-55~+100
1.4主要光电特性(Tm=25℃)
1.4.1红外发射二极管(输入)特性IR
1.4.2光敏晶体管(输出)特性
Vcg20V
V(BRXCEO
Ic=100μA
光耦合器(传输)特性
VcEan)
VCBR)CBO
SJ20072——92
-55~+125
V(BR)EBO
le=100μA
V=1000V(见4.5.5)
V=0,f=1MHz(见4.5.5)
Vcc-10V,lp=20mA,
Rt=500
I=20mA,le=1mA
Vc=10V.lc=10mA
Vce-10V,lc-2mA
Ig=100μA
I,=10mA
Vcg=5V,l=0Ic-10mA
引用文件
GB4587—84
GJB33—85
GJB128—86
2215.1482
SJ/Z9014.2—87
3要求
3.1概述
SJ20072-92
双极型晶体管测试方法
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
半导体分立器件试验方法
半导体光耦合器测试方法
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第5部分:光电子器件各条要求应按GJB33、SJ/Z9014.2和本规范的规定。3.2缩写、符号和定义
本规范使用的缩写、符号和定义应符合GJB33、SJ/Z9014.2和本规范的规定:Ig——正向瞬态峰值电流。
CTR一直流电流传输比。
Rire—输入与输出间绝缘电阻。Ci输入与输出间电容。
V—最大直流隔离电压。
3.3设计、结构和外形尺寸
器件的设计、结构和外形尺寸应符合GJB33和本规范图1的规定。3.3.1引线材料和涂层
引线材料应为可伐合金或等效物。引线涂层应为涂金、镀锡或浸锡。如果要求选择引线涂层,应在合同中规定(见6.2条)。3.4标志
制造厂有权将GJB33中规定的下列标志从管体省略。a.制造厂的识别。
4质量保证规定
4.1抽样和检验
抽样和检验应按GJB33和本规范的规定。4.2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应按GJB33的规定。
4.3筛选(仅对GT和GCT级)
筛选应按GJB33表2和本规范的规定。下列测试应按本规范表1和表2的规定进行,超过表1和表2极限值的器件不应接收。4
(见GJB33表2)
3.热冲击
6.高温反偏
7.中间测试
8.电老化
9.最后测试
SJ20072—92
I,Iceo1,hre,CTR,con=100%初始值或25nA(de),取较大者见4.3.3
本规范表1中A2分组,4Iczo1=100%初始值或25nA(dc),取较大者Ahrr=士20%初始值,ACTR,=士20%初始值,A=100%初始值或25μA(dc),取较大者4.3.1热冲击(温度循环)
除最低温度为一55℃,极限温度下的试验时间至少为15min,10次循环外,所有器件都应按GJB128中方法1051的试验条件B进行热冲击(温度循环)试验。4.3.1.1受监控的热冲击(温度循环)百分之百器件都要经受一个循环的受监控的热冲击试验。这个试验可以在规定的热冲击试验完成之后的任一时间进行,也可在第10次热冲击之后进行。应监控所有的PN结的电连续性,任何非连续都将引起该试验后器件的失效。如果经受监控的热冲击试验后器件失效率等于或超过10%,则全部批不能作为GT和GCT级器件交货。4.3.2高温反偏
所有器件应按GJB128中方法1039试验的方法A进行试验。T^=100℃,I—0,Vce=28V,至少48h。
4.3.3功率老化试验条件
功率老化试验条件如下所述:老化电路如图2所示,Vcc=15V,Vce=10V,I=40mA,Tamb=25士3℃,Pto=100士10mW,时间:168h。器件上无热沉或直接的空气循环冷却。4.4质量致性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应按GJB33和本规范的规定。4.4.1A组检验
A组检验应按GJB33和本规范表1的规定进行。4.4.2B组检验
B组检验应按本规范表2的规定进行,最后测试应符合本规范表4的步骤。4.4.3C组检验
C组检验应按本规范表3的规定进行,最后测试应符合本规范表4的步骤。4.5检验和试验方法
检验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相应表和下面的规定:4.5.1脉冲测试
脉冲测试条件应符合GJB128中3.3.2条的规定。5
4.5.2高温隔离电压的验证
SJ20072-92
本试验应在红外发射二极管的正负极短路连接和晶体管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短路连接的条件下进行。将样品分成2个数量相等的组,其中一组的样品红外发射二极管端接V的阳极,晶体管端接V阴极,另一组的样品红外发射二极管端接Vi的阴极,晶体管端接V的阳极。所有电压都应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实施。4.5.3红外发射二极管输入试验
本试验应在输出端晶体管开路的条件下进行。4.5.4晶体管输出试验
本试验应在输入端红外发射二极管开路的条件下进行。4.5.5输入-输出绝缘电阻、输入-输出电容试验应在输入端1、2和3短路连接和输出端4、5和6短路连接的条件下进行(见图1)。4.6内部目检(封帽前)
内部目检应按GJB128方法2072和2073以及本规范的规定。方法2073用于检验红外发射二极管。方法2072用于检验晶体管芯片和所有耦合器部件。4.6.1红外发射二极管芯片目检
芯片应在只能容纳一个芯片的容器内放大100倍检验。4.6.2硅晶体管芯片目检
芯片应在只能容纳一个芯片的容器内放大100倍检验。4.6.3芯片位置
适用时,发射芯片相对接收芯片不能超出其宽度的33%。4.6.4芯片连接
芯片与底座内部引线的连接应完整无缺。5交货准备
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应符合GJB33的规定。6说明事项
6.1说明
GJB33的说明适用于本规范。
6.2订货资料
必要时,合同应规定引线涂层(见3.3.1条)。6
检验和试验
A1分组
外观和机械检验
A2分组
红外发射二极管特性:
反向电流
正向电压
晶体管特性:
集电极-发射极击
穿电压
集电极-基极击穿
发射极-基极击穿
集电极-发射极暗
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光糖合器特性:
直流电流传输比
直流电流传输比
集电极-发射极炮
和电压
输入与输出间绝缘
A3分组。
高温工作特性:
晶体管特性:
GB4587
GB4587
GB4587
SJ2215.10
SJ2215.10
SJ2215.13
集电极-发射极暗SJ2215.9
SJ20072—92
表 1A组检验
GJB128
Vg5V(见4.5.3)
1=10mA(见4.5.3)
lc-100μAl:=0
1p=0(见4.5.4)
Ie-100μA,Iy-0.
1p=0(见4.5.4)
Ig=100μAlc=0,
1,=0(见4.5.4)
Vcg-20V,Ig-0,
1=0见4.5.4)
Vc=-5V,le-10mA,
I0,(见4.5.4)
Vc=-10V.lr=10mA
VcE-10V,Ip=2mA
I=20mA.Ic=1mA
V1000V
TA=100℃
Vc=20V.lg-0
1=0(见4.5.4)
VeBRYCEO
V(ORyCBO
V(BR)EBO
Vex(at)
极限值
最小最大
图1的D、eer
应符合要求,涂
层无明显锈蚀,
外观无缺损
检验和试验
光糊合器特性:
直流电流传输比
红外发射二极管特
反向电流
低温工作特性:
光耦合器特性:
直流电流传输比
红外发射二极管特
正向电压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A4分组
输入-输出电容
上升时间
下降时间
检验和试验
B1分组
可焊性
标志耐久性
B2分组
热冲击(温度循环)
a.细检漏
b.粗检漏
最后测试
SJ2215.10
SJ2215.10
SJ2215.12
SJ2215.11
SL2215.11
SJ20072—92
GJB128
Vcg=10V,lg=10m
VR=5V(见4.5.3)
Tg=-55℃
Vcg-10V.I,-10mA
Ip10mA(见4.5.3)
f_1MHz(见4.5.5)
Vcc=10V,lp=20mA,
Rr=500
Vcc=10V,lp=20mA,
表2B组检验
GJB128
停顿时间:10s,至管壳距离:1.5mm试验条件B,其中低温为一55℃
试验条件H
试验条件C
见表4步骤1、2和3
极限值
检验和试验
B3分组
高温隔离电压
最后测试
稳态工作寿命
最后测试
B4分组
开帽内部直观设计检查
键合强度
B6分组
高温寿命(不工作)
最后测试
检验和试验
C1分组
外形尺寸
C2分组
热冲击(温度循环)
引出端强度
a.细检漏
b.粗检漏
综合温度/湿度周期试验
外观及机械检验
最后测试
C3分组
变频振动
恒定加速度
最后测试
C4分组(适用时)
盐气(浸蚀)
本规范4.5.2
SJ20072—92
续表2
GJB128
V=150V(见4.5.2)
Tx=100C,t-24h
见表4步骤1、2和4
Pro100±10mWVcc-15V.Vcg10V,
lg=20mA,Tm=253℃(见图2)
见表4步骤5和6
TA125℃
见表4步骤5和6
表3C组检验
GJB128
2066见图1
试验条件B-1,其中低温一55℃,时间:最长72h试验条件E
试验条件H
试验条件C
省略初始条件
涂层无明显锈蚀,外观无缺损
见表4步骤1和2
2016不工作,加速度:14700m/sLTPD
每批检验一个
器件/馨失效
20(C=0)
脉冲持续时间:0.5ms,X,、Y.、Y;和Z,方向各冲击5次2056
不工作
不工作:加速度:196000m/s*,方向:X,Y.、Y,和Z见表4步骤2和3
C6分组
检验和试验
稳态工作寿命
最后测试
检验和试验
集电极-发射极暗
直流电流传输比
集电极-发射极饱
和电压
反向电流
集电极-发射极暗
直流电流传输比
SJ20072—92
续表3
GJB128
P=100±10mWVcc=15V.Vcg=-10V,1=20mA,Tm=25士3(见图2)
见表4步骤5和6
表4B组和C组最后测试
VcE=20V.1g=0,lp=0
(见4.5.4)
SJ2215.10
SJ2215.10
Vce=10V.lr=10mA
l=20mA,lc=1mA
Vx=5V(见4.5.3)
Vcg-20V,lg=0.lp=0
(见4.5.4)
Vcg-10V,l-10mA
VcE(t)
图2功率老化、工作寿命试验电路极限值
最小值
入=10
最大值
附加说明:
SJ20072-—92
本规范由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科技质量局提出。本规范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规范由苏州半导体总广负责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周慈平、朱治中、严娟娟、胡泓波、王秀英。计划项目代号:B0102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半导体分立器件
SJ20072—92
GH24、GH25和GH26型
半导体光耦合器
详细规范
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semiconductor optocouplersfor type GH24,GH25andGH26
1992-11-19发布
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
1993-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半导体分立器件
GH24、GH25和GH26型
半导体光耦合器详细规范
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semiconductor opto--couplersfortypeGH24.GH25andGH26
1范围
1.1主题内容
SJ20072—92
本规范规定了陶瓷封装的GH24、GH25和GH26型半导体光耦合器详细要求。该种器件按GJB33《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的规定,提供产品保证的三个等级(GP、GT和GCT级)。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1992-11-19发布1993-05-01实施
1.2外形尺寸
见图1。
尺寸符号
最小值
公称尺寸
最大值
SJ20072--92
1.3最大额定值(除非另有规定,Tmb=25℃)1.3.1红外发射二极管最大额定值VR
注,1)Tmb=65~100C时,按0.67mA/C线性降额。2)脉冲宽度为1.0μs,每秒300个脉冲(300PPS)。1.3.2光敏晶体管最大额定值
注:1)Tm=25~100C时,按1.3mW/℃线性降额。2
(A)(pk)
1.3.3光耦合器最大额定值
-55~+100
1.4主要光电特性(Tm=25℃)
1.4.1红外发射二极管(输入)特性IR
1.4.2光敏晶体管(输出)特性
Vcg20V
V(BRXCEO
Ic=100μA
光耦合器(传输)特性
VcEan)
VCBR)CBO
SJ20072——92
-55~+125
V(BR)EBO
le=100μA
V=1000V(见4.5.5)
V=0,f=1MHz(见4.5.5)
Vcc-10V,lp=20mA,
Rt=500
I=20mA,le=1mA
Vc=10V.lc=10mA
Vce-10V,lc-2mA
Ig=100μA
I,=10mA
Vcg=5V,l=0Ic-10mA
引用文件
GB4587—84
GJB33—85
GJB128—86
2215.1482
SJ/Z9014.2—87
3要求
3.1概述
SJ20072-92
双极型晶体管测试方法
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
半导体分立器件试验方法
半导体光耦合器测试方法
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第5部分:光电子器件各条要求应按GJB33、SJ/Z9014.2和本规范的规定。3.2缩写、符号和定义
本规范使用的缩写、符号和定义应符合GJB33、SJ/Z9014.2和本规范的规定:Ig——正向瞬态峰值电流。
CTR一直流电流传输比。
Rire—输入与输出间绝缘电阻。Ci输入与输出间电容。
V—最大直流隔离电压。
3.3设计、结构和外形尺寸
器件的设计、结构和外形尺寸应符合GJB33和本规范图1的规定。3.3.1引线材料和涂层
引线材料应为可伐合金或等效物。引线涂层应为涂金、镀锡或浸锡。如果要求选择引线涂层,应在合同中规定(见6.2条)。3.4标志
制造厂有权将GJB33中规定的下列标志从管体省略。a.制造厂的识别。
4质量保证规定
4.1抽样和检验
抽样和检验应按GJB33和本规范的规定。4.2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应按GJB33的规定。
4.3筛选(仅对GT和GCT级)
筛选应按GJB33表2和本规范的规定。下列测试应按本规范表1和表2的规定进行,超过表1和表2极限值的器件不应接收。4
(见GJB33表2)
3.热冲击
6.高温反偏
7.中间测试
8.电老化
9.最后测试
SJ20072—92
I,Iceo1,hre,CTR,con=100%初始值或25nA(de),取较大者见4.3.3
本规范表1中A2分组,4Iczo1=100%初始值或25nA(dc),取较大者Ahrr=士20%初始值,ACTR,=士20%初始值,A=100%初始值或25μA(dc),取较大者4.3.1热冲击(温度循环)
除最低温度为一55℃,极限温度下的试验时间至少为15min,10次循环外,所有器件都应按GJB128中方法1051的试验条件B进行热冲击(温度循环)试验。4.3.1.1受监控的热冲击(温度循环)百分之百器件都要经受一个循环的受监控的热冲击试验。这个试验可以在规定的热冲击试验完成之后的任一时间进行,也可在第10次热冲击之后进行。应监控所有的PN结的电连续性,任何非连续都将引起该试验后器件的失效。如果经受监控的热冲击试验后器件失效率等于或超过10%,则全部批不能作为GT和GCT级器件交货。4.3.2高温反偏
所有器件应按GJB128中方法1039试验的方法A进行试验。T^=100℃,I—0,Vce=28V,至少48h。
4.3.3功率老化试验条件
功率老化试验条件如下所述:老化电路如图2所示,Vcc=15V,Vce=10V,I=40mA,Tamb=25士3℃,Pto=100士10mW,时间:168h。器件上无热沉或直接的空气循环冷却。4.4质量致性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应按GJB33和本规范的规定。4.4.1A组检验
A组检验应按GJB33和本规范表1的规定进行。4.4.2B组检验
B组检验应按本规范表2的规定进行,最后测试应符合本规范表4的步骤。4.4.3C组检验
C组检验应按本规范表3的规定进行,最后测试应符合本规范表4的步骤。4.5检验和试验方法
检验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相应表和下面的规定:4.5.1脉冲测试
脉冲测试条件应符合GJB128中3.3.2条的规定。5
4.5.2高温隔离电压的验证
SJ20072-92
本试验应在红外发射二极管的正负极短路连接和晶体管集电极、发射极和基极短路连接的条件下进行。将样品分成2个数量相等的组,其中一组的样品红外发射二极管端接V的阳极,晶体管端接V阴极,另一组的样品红外发射二极管端接Vi的阴极,晶体管端接V的阳极。所有电压都应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实施。4.5.3红外发射二极管输入试验
本试验应在输出端晶体管开路的条件下进行。4.5.4晶体管输出试验
本试验应在输入端红外发射二极管开路的条件下进行。4.5.5输入-输出绝缘电阻、输入-输出电容试验应在输入端1、2和3短路连接和输出端4、5和6短路连接的条件下进行(见图1)。4.6内部目检(封帽前)
内部目检应按GJB128方法2072和2073以及本规范的规定。方法2073用于检验红外发射二极管。方法2072用于检验晶体管芯片和所有耦合器部件。4.6.1红外发射二极管芯片目检
芯片应在只能容纳一个芯片的容器内放大100倍检验。4.6.2硅晶体管芯片目检
芯片应在只能容纳一个芯片的容器内放大100倍检验。4.6.3芯片位置
适用时,发射芯片相对接收芯片不能超出其宽度的33%。4.6.4芯片连接
芯片与底座内部引线的连接应完整无缺。5交货准备
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应符合GJB33的规定。6说明事项
6.1说明
GJB33的说明适用于本规范。
6.2订货资料
必要时,合同应规定引线涂层(见3.3.1条)。6
检验和试验
A1分组
外观和机械检验
A2分组
红外发射二极管特性:
反向电流
正向电压
晶体管特性:
集电极-发射极击
穿电压
集电极-基极击穿
发射极-基极击穿
集电极-发射极暗
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光糖合器特性:
直流电流传输比
直流电流传输比
集电极-发射极炮
和电压
输入与输出间绝缘
A3分组。
高温工作特性:
晶体管特性:
GB4587
GB4587
GB4587
SJ2215.10
SJ2215.10
SJ2215.13
集电极-发射极暗SJ2215.9
SJ20072—92
表 1A组检验
GJB128
Vg5V(见4.5.3)
1=10mA(见4.5.3)
lc-100μAl:=0
1p=0(见4.5.4)
Ie-100μA,Iy-0.
1p=0(见4.5.4)
Ig=100μAlc=0,
1,=0(见4.5.4)
Vcg-20V,Ig-0,
1=0见4.5.4)
Vc=-5V,le-10mA,
I0,(见4.5.4)
Vc=-10V.lr=10mA
VcE-10V,Ip=2mA
I=20mA.Ic=1mA
V1000V
TA=100℃
Vc=20V.lg-0
1=0(见4.5.4)
VeBRYCEO
V(ORyCBO
V(BR)EBO
Vex(at)
极限值
最小最大
图1的D、eer
应符合要求,涂
层无明显锈蚀,
外观无缺损
检验和试验
光糊合器特性:
直流电流传输比
红外发射二极管特
反向电流
低温工作特性:
光耦合器特性:
直流电流传输比
红外发射二极管特
正向电压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A4分组
输入-输出电容
上升时间
下降时间
检验和试验
B1分组
可焊性
标志耐久性
B2分组
热冲击(温度循环)
a.细检漏
b.粗检漏
最后测试
SJ2215.10
SJ2215.10
SJ2215.12
SJ2215.11
SL2215.11
SJ20072—92
GJB128
Vcg=10V,lg=10m
VR=5V(见4.5.3)
Tg=-55℃
Vcg-10V.I,-10mA
Ip10mA(见4.5.3)
f_1MHz(见4.5.5)
Vcc=10V,lp=20mA,
Rr=500
Vcc=10V,lp=20mA,
表2B组检验
GJB128
停顿时间:10s,至管壳距离:1.5mm试验条件B,其中低温为一55℃
试验条件H
试验条件C
见表4步骤1、2和3
极限值
检验和试验
B3分组
高温隔离电压
最后测试
稳态工作寿命
最后测试
B4分组
开帽内部直观设计检查
键合强度
B6分组
高温寿命(不工作)
最后测试
检验和试验
C1分组
外形尺寸
C2分组
热冲击(温度循环)
引出端强度
a.细检漏
b.粗检漏
综合温度/湿度周期试验
外观及机械检验
最后测试
C3分组
变频振动
恒定加速度
最后测试
C4分组(适用时)
盐气(浸蚀)
本规范4.5.2
SJ20072—92
续表2
GJB128
V=150V(见4.5.2)
Tx=100C,t-24h
见表4步骤1、2和4
Pro100±10mWVcc-15V.Vcg10V,
lg=20mA,Tm=253℃(见图2)
见表4步骤5和6
TA125℃
见表4步骤5和6
表3C组检验
GJB128
2066见图1
试验条件B-1,其中低温一55℃,时间:最长72h试验条件E
试验条件H
试验条件C
省略初始条件
涂层无明显锈蚀,外观无缺损
见表4步骤1和2
2016不工作,加速度:14700m/sLTPD
每批检验一个
器件/馨失效
20(C=0)
脉冲持续时间:0.5ms,X,、Y.、Y;和Z,方向各冲击5次2056
不工作
不工作:加速度:196000m/s*,方向:X,Y.、Y,和Z见表4步骤2和3
C6分组
检验和试验
稳态工作寿命
最后测试
检验和试验
集电极-发射极暗
直流电流传输比
集电极-发射极饱
和电压
反向电流
集电极-发射极暗
直流电流传输比
SJ20072—92
续表3
GJB128
P=100±10mWVcc=15V.Vcg=-10V,1=20mA,Tm=25士3(见图2)
见表4步骤5和6
表4B组和C组最后测试
VcE=20V.1g=0,lp=0
(见4.5.4)
SJ2215.10
SJ2215.10
Vce=10V.lr=10mA
l=20mA,lc=1mA
Vx=5V(见4.5.3)
Vcg-20V,lg=0.lp=0
(见4.5.4)
Vcg-10V,l-10mA
VcE(t)
图2功率老化、工作寿命试验电路极限值
最小值
入=10
最大值
附加说明:
SJ20072-—92
本规范由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科技质量局提出。本规范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规范由苏州半导体总广负责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周慈平、朱治中、严娟娟、胡泓波、王秀英。计划项目代号:B0102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402-2009 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技术规范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1342-2006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通用规范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T10667-1995 钎焊、封接的代号及标注方法
- SJ/T9555.6-1993 YC型音响设备用圆形连接器质量分等标准
- SJ20576-1996 舰船扩声系统电源通用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