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928-1997 N-ISDN第二类网络终端(NT2型)设备ISDN用户交换机技术规范

【通信行业标准(YD)】 N-ISDN第二类网络终端(NT2型)设备ISDN用户交换机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0:35:12
- YD/T928-1997
- 现行
标准号:
YD/T 928-1997
标准名称:
N-ISDN第二类网络终端(NT2型)设备ISDN用户交换机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7-12-05 -
实施日期:
1998-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622.86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主要规定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中具有第二类网络终接功能(NT2)的ISDN自动用户交换机(ISPBX)的各项技术要求。本规定适用于接入公用N-ISDN的各种ISPBX。以30B D 接口入网的其他具有NT2功能的设备,例如局域网设备、复用设备、路由器等人网基本技术要求需符合YDN034-1997《ISDN用户一网络接口技术规范》的要求。 YD/T 928-1997 N-ISDN第二类网络终端(NT2型)设备ISDN用户交换机技术规范 YD/T928-1997

部分标准内容:
YD/T928—1997
本标准根据ITU-TI系列建议的相关内容和YDN034—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技术规范》及YD344-90《自动用户交换机进网要求》的相关内容编写的。N-IS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第二类网络终端(NT,型设备)是ISDN用户网络接口参考配置中一种功能类型的设备。NT2型设备在网上的应用实例很多,如PABX(含第1、2、3层功能)、ISDN路由器(局域网)、复用器、终端控制器(可能仅含第1、2层功能)等。本标准重点规定接人公用网ISI)N的PABX(用户交换机)设备的技术规范。本标准符合GB/T1.1--1993中有关编写标准的规定。本标准附录A、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起草。本标主要起草人:李少英、赵慧玲、林善希418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N-ISDN第二类网络终端(NT2型)设备ISDN用户交换机技术规范
N-ISDN Type2 Network Terminal(NT2)equipmen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SDN PABXsYD/T 928
本标准主要规定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中具有第二类网络终接功能(NT2)的ISTDN白自动用户交换机(ISPBX)的各项技术要求。本规定适用于接人公用N-ISDN的各种ISPBX。以30B+D接口入网的其他具有NT2功能的设备,例如局域网设备、复用设备、路由器等入网基本技术要求需符合YDN034·1997《ISI>N用户网络接口技术规范》的要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YD344-·90自动用户交换机进网要求YDN034——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技术规范3ISPBX容量系列
ISPBX是公用ISDN的末端通信设备,相当于ISDN用广·网络接口的NT2处设备。ISPBX设备在我国N-ISDN的网络结构中的地位如图1所示。接人公用ISDN的ISPBX的容量·般情况下以2000)线以下为宜
以NT2类型网络终接设备,接人公用ISDN的ISPBX均应以A律,2048kbit/s速率的脉冲编码调制(PCM)信号为基础接口,以64kbit/s进行时隙交换。容量系列如表1所示。表1ISPBX容量系列
穿量系列
小容量型
中容量型
大容量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7-12-05批准各档容量门数
250线以下
2501000线
1000线以1
1998-01-01实施
YD/T928-1997
DC(或IC)
长途局
长途网
本地网
图1NT2型ISPBX在我国公用N-ISDN中的位置4NT2类型的ISPBX的接口要求
4.1ISPBX配置接口示意图,如图2所示。中继侧配有接人N-ISDN端局的30B+D和2B+D接口。并配有接人PSTN的自动直拨人网的A接口(速率为A律,2048kbit/s)。用户侧接口,除接人1SDN业务用2B十D、30B+D接口,还保留了模拟用户线接人Z接口。4.2ISPBX的基本功能和接口功能要求(1)应能完成64kbit/s电路交换功能。(2)为用户提供全自动直接呼人和出的功能。(3)为用户提供承载业务的能力。(4)为用户提供各种ISDN补充业务的功能。(5)应具有采用DSSI信令协议与用户方、局方进行配合的能力。(6)对用门端可提供基本用户接口(S。)有2B+D的接口功能,以完成ISDN终端(TE,)的业务功能。
(7)对用户端提供模拟用户线的Z接口的功能。(8)对公用网可提供303+D及2B+D两种接口能力,以接人公用ISDN的端局交换机。并应符合公用网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技术要求。(9)订以A接门接人PSTN的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端局。(10)应具有送出主叫号码,分机号码和主叫类别的功能。(11)应具有基本的维护和操作接口功能(配合公用网的网路管理)。(12)应具有配合公用ISDN网管的能力。(13)根据用户需要可配置计费功能。5ISPBX的主要交换性能和业务性能5.1主要交换性能
数字话机
模拟话机
YD/T928
图2ISPBX的交换机接口示意
至公用
至公用
5.1.1交换能力除应具有处理ISDN业务的性能之外,还应同时保留数字程控用户交换设备的各种性能。
5.1.2ISPBX中的ISDN终端对外的交换采用全自动直拨方式工作(DDI)。5.1.3应具备接收,存储和向端局转发号码的功能,应当符合公用ISDN和国际电信网编号位长总体要求。
1)国际呼叫时应大于15位存储号码。(应具有最长可达24位存储号码的能力)。2)国内长途呼叫时,存储号码位长应大于13位,(目前应大于10位)。应具有最大存储位长22位的能力。
3)进行本地网内呼叫时,存储号码位长应大于8位。(具有最大存储位长扩展至18位的能力)。5.1.4对各种接人业务,均进行64kbit/s固定速率的时隙交换。对承载业务可进行永久或半永久性的固定连接。5.1.5根据ISDN地址码进行寻址,完成电路接续。5.1.6对本机TE,用户及对公用ISDN交换机之间均采用DSS1协议进行接续控制的功能对本机经Z接口接入的模拟用户话机仍采用No.1用户线信号,在ISPBX中进行信令转换功能。5.1.7复原控制方式
1)本机内各终端用户之间呼叫,采用互不控制方式!2)终端用户至公用ISDN进行本地、长途或国际全自动去话呼叫时,均为互不控制复原方式,方挂机立即释放电路。
3)用户有特殊要求时,经申请后可改为被叫控制方式。4)终端用户呼叫特服业务…般为互不控制的复原控制方式。5.1.8出、人中继器应具有自动及人工闭塞性能。5.1.9应具有对终端用户进行详细计费功能。421
YD/T 928--1997
5.1.10应具有完善的局数挪输入和修改功能。可以利用输入输出终端设备进行操作。5.1.11可以自动/人工控制主、备用设备的起动、转换和停用等各种操作。5.1.12具备各种维护、管理和测试操作功能。能按人机命令对各种设备的主要性能进行人工起动测试,也可按预定计划自动定时进行测试。测试中有相应灯光或音响信号,显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均能自动记录,打印输出。
5.1.13应能配合公用ISDN的网管系统要求进行话务数据的统计功能5.1.14应真有故障诊断功能。硬件故障或软件故障均应能诊断,售警显示并记录打印输出,指出故障所在范围及性质。采用双机备份工作方式时,故障时应能自动转换至备用设备,同时出示告警信号,5.1.15ISPBX中有关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的性能要求,见YI)344----90第5章。5.2应提供的主要业务种类及业务性能5.2.1应能支持接人PSTN的电话业务和非话音业务,具备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的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终端的交换功能。并应支持各种电话新业务开放的功能,如缩位拨号、热线服务、呼出限制、免打扰功能、转移呼叫、呼叫等待、截接服务、会议电话、闹钟服务、遇心回叫、遇忙记存呼叫、缺魔用户服务、追查恶意呼叫、三方通话等新业务。5.2.2应能支持公用ISDN中开放的各种电信业务ISDN支持的电信业务分为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两大类。5.2.2.1基本业务
按基本业务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所处的不同功能层,从功能角度分为承载业务(bearenservice)和用户综合(电信)业务(teleservice)两类:(1)承载业务是在用户一-网络接口(参考点S/T)之间提供传输信号的能力,向用户提供传送低层(1~3层)信息的业务。
a)电路型、64kbit/s、8kHz结构、信息传递能力不受限的承载业务;b)电路型、64kbit/s8kHz结构、用于话音信息传递的承载业务;c)电路型、64kbit/s、8kHz结构、用于3.1kHz带宽音频信息传递的承载业务。(2)用户综合(电信)业务是在ISDN承载业务的基础上,向用户提供的电信业务,它提供包括网络通信能力和终端设备功能在内的完整的通信能力。用户综合(电信)业务,即:
a)音频(3.1kHz);
b)传真,
c)智能用户电报;
d)可视图文:
e)PC机通信。
5.2.2.2补充业务
由网络提供的是在基本电信业务的基础上增加用户所需的业务属性而引成的补充电信业务。补充业务必须与基本电信业务联合后才能向用户提供。ISPBX应能开放的补充业务及其含义如下。(1)直接拨人Direct-Diling-In(DDI)(郎DID)直接拨入业务是一个用户能够直接呼叫一个综合业务网中自动用户交换机(ISPBX)的或其他专用系统中的另个用户,而无须话务员干预。该业务在使用ISDN号码的基础上实现,不包含子地址。(2)多用户号码Multiple SubscriberNumber(MSN)多用户号码业务提供一种对单个公用或专用接人,分配多个ISDN号码的可能性。例如充许以下情况:
a)可以直接拨号至一个连接在预约了MSN业务的基本接人终端(如:在无源总线配置情况下):422
YD/T928---1997
b)使网络能够判定初始呼叫的ISDN号码(例如,出于计费的目的,或通知被叫方)。c)主叫线识别提供业务CallingLineIdentificationPresentation(CLIp)主叫线识别提供业务能够对被叫用户提供给主叫方的ISIN号码,若有可能,还包括主叫方的子地址信息
d)主明线识别限制业务Calling Line Identificaiton Restriction(CLIR)主叫线识别限制业务是对被叫用户不提供主叫用户的ISIN号码和子地址:e)被接线识别提供业务ConncctedLinc IdentificationPresentaiton(CL.P)被接线识别提供业务是对主叫用户提供被接用户的ISDN号码,若有可能,还包括其广地址信息。f)被接线识别限制业务 Connected Line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COLR)被接线识别限制业务限制将被接用户的ISDN号码和子地址提供给主叫用户。g)子地址Sub-addressing(SUB)(也可采用多用户号码)了地址业务使被叫(被服务)用户可以扩充其寻址能力,不局限于个给定的ISDN号码。h)遇忙呼叫前转CallForwardingBusy(CFB)遇忙呼叫前转业务允许“被服务用户”在它的ISDN号码忙时,能够由网络将所有对“被服务用户”ISDN号码(或只是与特定基本业务相关的)的入呼叫发送到另个ISDN号码,而不影响“被服务用户”的始发业务。
i)无应答呼叫前转CallForwardingNoReply(CFNR)无应答呼叫前转业务允许“被服务用户”当所有对其ISIDN号码的人呼叫遍到不应答时,能够由网络将这些人呼叫送往另一个号码。“被服务用户”的始发业务不受影响。j)无条件呼叫前转Call Forwarding Uncondition(CFU)无条件呼叫前转业务允许“被服务用户”能够由网络将所有对其ISDN号码的人呼叫转往男个号码,“被服务用户”的始发业务不受影响。k)呼叫等待CallWaiting(CW)呼叫等待业务允许某个用户被通知:有人呼叫、接口无空闲信息通路可用。被叫用户对这个等待的呼叫可选择接收、拒绝或不理躲。1)会议呼叫Conferencc Calling(CONF)会议呼叫业务允许用户能够建立多连接呼叫,即同时与多余两方通话m)三方业务3PTY(ThreePartyService)三方业务可使正在进行通信的主被叫用户保持呼叫.而另外增加·个对第三方的呼叫。n)用卢--用户信令业务User-to-User Signalling(UUS)用户-用户信令补充业务允许-个ISDN用户利用其他ISDN用户相关的信令通路发送或接收些有限的信息。
有关ISDN补充业务的申请操作及实施细节要求参见YIDN034—-1997《ISDN用户-网络接技术规范》。
6进网字冠及编号要求
6.1进网字冠要求
ISPBX进入公用ISDN(或PSTN),应具有识别进网字冠“9\或“0\的功能。6.2编号要求
6.2.11SPBX的各终端用户编号,应具有纳人本地网中最长编号8位的能力,并应具有内部编号能力。
6.2.2用户的子地址不占用ISDN有效号码位长.于地址不是1SDN号码的固有部分,们是,却构成ISDN寻址能力的一部分,所有ISDN及ISPBX应能端端透明地传送ISIDN子地址。用于ISDN网络423
子地址位最长40位。
YD/T928--1997
6.2.3NT2类型的ISPBX接人公用ISDN时,其每个T参考点及S参考点的各物理接口,均应有能明确地识别一个特定的物理接口的ISDN号码,如图3所示。TE,
(ISPBX)
图3ISPBX接人公用ISDN时,T、S点编号示意公用
6.2.4ISPBX的用户终端号码查询服务,为方便用户应全网统-号码,建议千门以上较大容量的ISPBX的本机号码查询采用:
PQRA114(7位号长)
PQRSA114(8位号长)
即最后三位码(B.C、D位)与特服业务\114\台的编号致。7信令要求
7.1ISPBX与用户间的信令和ISPBX与ISDN交换机间的信令均采用DSS1协议。当ISPBX与用户之间交换控制信息时,完成网络侧的功能,当ISPBX与ISDN端局交换机之间交换控制信息时完成用户侧的功能。个ISDN正常呼叫的流程示意图见附录A。7.2有关DSS1的第三层技术要求参见YDN034-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技术规范》。7.3有关DSS1的第二层技术要求参见YDN034一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技术规范》。7.4ISPBX与ISDN端局交换机之间的二层数据链路,使用点到点的证实操作方式,TE,=0采用人T分配方式,该链路一且建立将永久保持。7.51SPBX应具有模拟用户信令与DSS1协议的配合功能。技术细节见附录B。7.6ISPBX与PSTN端局以A接口直连时的信令采用YD344-90中附录A和B局间PCM数字型编码。
7.7无论是本局呼叫还是出人局呼叫,-般复原方式可以采用主叫控制方式、互不控制方式或特殊情况下的被叫控制方式,呼叫失败、有差错或故障时,应向用户传递原因。8网同步要求
8.1同步方式
公用ISDN采取主从同步方式。接人公用ISDN的ISPBX应配四级基准时钟(一般晶体时钟).并应能接收接口端局三级时钟的网同步信号,8.2同步时钟的要求
8.2.1最低准确度±50×10
注:最低推确度,系指交换机时钟频率相对其标称频率 2 048 kbit/s 的最大长期偏离。8.2.2牵引范围
能够与准确度为士50×10的时钟同步。注:牵引范围系指交换机时钟至少能承受其他时钟同步的最大输人频率偏离(与标称时钟频率相比)。8.3ISPBX在滑码率超过一定值时,应具有告警性能。8.3.1-般超限告警:
当滑码率超过每24h4次时,即能告警,424
8.3.2严重超限告警:
YD/T 928-—1997
当滑码率超过每24h255次时,即能告警。8.4交换机输入信号的抖动和漂移ISPBX数字中继接口允许正弦信号抖动和漂移的容差如图1所示。A接口输入口对数字信号抖动和漂移的最低容限如表2所示。
2 048 kbit/s
(A接口)
Ag - 36. 9 zmm
1.2×10\Hz
lur 488ns
,斜率值-20dB/dec
合格范围
源移和抖动频率了(对数坐标),H7图4在接口A处允许正弦波抖动和漂移的容差10
18kHz. 100kHz
表22048kbit/s接口输人口对输人数字信号抖动和漂移的最低容限输人数字信号抖动
和漂移幅度
蜂一峰值,UT
(18μs)
(21μs)
8.5顿定位设备的容量
调制数字信号使之产生抖动和漂移的正弦信号频率值
(数字信号抖动和漂移频率)
测试用
伪随机
顿定位设备的容量为256位(125us),考虑到滑动控制滞后为18as,顿定位设备的容量应至少为(256+37)位。
9服务质量指标
9.1标称负荷
9.1.1用户话务负荷能力
9.1.1.1参考负荷A
YD/T 928---1997
根ISPBX的用户终端种类、速率等负荷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当接人公用ISIDN时,将用户接入线上发话和受话业务量的占线时长折算为小时呼,可暂定-般用户平均0.2E1l/线,商业及公务用户平均0.25Erl/线。
当接入公用电话网时用户平均每户话务量档次可参照YD)344-90规定。9.1.1.2参考负荷B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规定参考负荷B超过参考负荷A的业务量为:+-20%9.1.2中继负荷
ISPBX与ISDN端局之间的中继负荷按本地网中继线允许的话务负荷参考负荷A时为0.7ErI/线,参考负荷B时为.8Erl/线。
9.2时延监视
摘机不拨号监视,可调节范圈15s,超时送忙音。两位间拨号监视,可调节范围5~20%。9.2.1市话或长话、本机内久叫不应监视可调节范围60~90s。
9.3呼损值
用户交换机的呼损值不超过表3中规定值。表3ISPBX呼损率指标
呼损率,%
话务分类
本局呼叫
出局呼叫
人局呼叫
9.4呼叫处理性能指标
参考话务量A时
9.4.1ISPB3X以64kbit/s速率交换连接时,各种接续故障概率9.4.1.1提前释放概率
参考话务量B时
(邸超负荷20%时)
个交换机在任一·分钟间隔中,由于交换机的故障造成已经建立连接的提前释放的概率:P≤2×10-5
9.4.1.2释放故障概率
-个交换机由于故障而使该释放的连接不能释放的概率P≤.2×10-59.4.1.3计费差错概率
由于交换机故障使呼叫计费差错概率P≤10-4。9.4.1.4路由选择差错概率
交换机接收有效地址对·-呼叫路由选择错误的概率P≤10“。9.4.1.5无音概率
交换机接收有效地址以后呼叫遇到无音的概率P≤10-49.4.1.6其他故障概率
交换机造成个呼叫故障除上述故障以外的其它故障率P10-4。9.4.2对64kbit/s交换连接的传输性能建立个连接,并且通过这个交换机的传输质量下降到不可接收的概率P10°59.4.3大话务量测试
9.4.3.1内部呼叫测试故障率≤10-4426
9.5可靠性指标要求
9.5.1ISPBX可靠性指标要求
(1)系统中断
YD/T928.-- 1997
由于硬件或软件、操作系统等故障,局数据差错,程序差错等使用户不能发出,接收和完成呼叫的时间大于30s称为中断。当影响整机用户的接续时,称全系统中断。分散控制的用户交换机,影响50%以上用户接续,为全系统中断。
ISPBX的系统中断,平均每年不超过6min,折算20年累计不超过2h。(2)最小组群系统中断
30户以上的用户(含1个30B十D承载业务线)在10s内不能接续,称最小组群系统中断,每年少于3次。
(3)分群阻断
用户群或中继群设备对已经通话用户引起中断或正在接续的用户停止接续超过1min称为分群阴断。每群每月小于0.1次。
(4)在试运转期间中断
不得产生系统中断。
9.6过负荷控制
ISPBX应具有过负荷控制能力,以保证本机重要用户通信畅通。10计费要求
10.1计费方式
10.1.1ISPBX内部通信,由ISPBX负责计费。采用PAMA计费方式,对主叫用户计费10.1.2ISPBX用户进行本地呼叫,由ISPBX采用PAMA计费方式对主叫用户计费,同时接口端尚也应能对ISPBX入中继线进行计费。10.1.3ISPBX用户进行国内长途自动呼叫ISPBX应能向接口端局发送主叫用户分机号码和主叫用户类别。
10.1.4ISPBX用户进行国际长途自动呼叫,ISPBX应能向接端局发送主叫用户分机号码和主叫用户类别。
10.1.5国内长途和国际长途半自动呼叫,在操作员协助下可以对被叫用户或第三方用户等进行计费。10.1.6补充业务按业务性质可以分为免费和收费两种。收费的补充业务的每次通信应按业务种类收取不同的每次使用费。补充业务的具体计费要求请遵照电信总局的有关规定。对于转移呼叫,A用户对B用户的呼叫转移至C用户时,该次呼叫按如下为式计费:对A用户按照A至B的通话距离计费,对B用户按照B至C的通话距离计费。对无应答转移仍按照A用户对B用户的通话距离计费。10.1.7每次通信费按用户终端业务类型分别采用下述计算方法。10.1.7.1电路型业务
对于3.1kHz带宽的电话业务。每次通信费按通信距离和实际通信时长计算。对于传真可视图文等业务,每次通信费按通信距离、实际通信时长和终端业务速率计算。注
1通信距离分为本地通信的通信距离、长途通信的通信距离和国际通信的通信距离。各种距离的划分应与电话网致。
2实际通信时长是指主、被叫用户之间实际通信的时间历时,不包括通信中途暂停的时间,如呼叫暂停业务等在暂停期间不予计费。
3终端业务速率(nX64kbit/s),速率越高,费用也越高427
10.1.7.2分组型业务
YD/T 928---1997
ISPBX至第一个分组交换机之间部分按通信距离和通信时长计算资费。进人分组交换网以后按分组业务计算资费。
10.1.7.3用户--用户信令业务
按通信量计算资费。
注:通信量的计算方法与分组型业务相同。10.1.8资费种类有全费、减费、免费及附加费等。10.1.9不同时间段的通信费率可以不同。如白天与夜间费率可以不同,忙时与非忙时费率以不同10.1.10计费数据可以送至计费中心集中处理,形成向用户收费的总账单。10.1.11各种业务的收费标准请遵照电信主管部门的规定。10.2ISPI3X的主要计费性能要求10.2.1应能根据用户终端业务的类型(电路型、分组型等)判断资费的计算参数。10.2.2对电路型业务,应能根据用户终端业务代码(速率)和被叫号码判断费率。根据费率和实际通信时长计算资费。
10.2.2.1ISPBX内部呼叫
费率与距离无关。
10.2.2.2ISPBX用户进行本地呼叫需要分析本地局号十后1位(即PQRSA或PQRA)。10.2.3对分组型业务应能根据通信时长计算占用ISPBX至接口交换机网络资源的费用,其他费用由接口交换机及分组交换机负责计算。10.2.4对用产用户信令业务应能根据用户终端业务通信量计算资费。10.2.5有效计费时间是从被叫应答开始至主叫挂机为止。如被叫先挂机,主叫久不挂机,则有效计费时间是从被叫应答开始至被叫挂机后直到电路切断为止,在业务暂停期间不予计费。10.2.6应满足全费、减费、免费和附加费等计费要求。10.2.7有定期收费和立即收费性能。对定期收费用户,可输出用户的全月资费总账单,或将计费数据送至计费中心。
10.2.8应能具备资费查询功能。计费信息在内存中暂存4h,以便查询。逾时应存人磁带、磁盘,以便提供查询或供计费中心处理。
10.2.9ISPBX用户作为主叫经端局进行呼出时,出中继器应能接收端局转发的被叫应答和被叫挂机信号。
10.2.10ISPBX用户作为被叫时,人中继应能向端局发送被叫应答和被叫挂机信号。10.2.11立即通知资费方式
对于长途和国际呼叫需立即收费的用户,立即通知资费的方式可以采用以下任种方式。10.2.11.1采用PAMA方式
记录内容包括:
主叫用户类别;
主叫用终端业务种类;
主叫用户分机号码;
被叫长途号码(国内长途通信);被叫国际号码(国际通信);
中继线号码;
通信开始时间;
通信结束时间;
通信日期:
资费。
记录内容由人机命令打印输出。10.2.11.2电传打印方式
YD/T 928-—1997
在ISPBX设置电传打印机,通信终了时由交换局将计费信息送到打印机打印收费单10.2.11.3屏幕显示方式
在ISPBX设置多功能显示器、用以接收并显示由交换局送来的计费信息。10.2.11.4话音通知方式
通知资费的方法可以利用声码器进行自动话音通知或人工话音通知。11维护管理要求
11.1维护操作
11.1.1人机语言(MML)
11.1.1.1人-机语言应符合ITU-T建议。11.1.1.2命令的内容和数量应能满足日常操作维护要求。11.1.1.3ISPBX应对人一机命令进行安全检查,对错误的命令应拒绝执行,并采用通行字方式进行访问限制。
11.1.1.4ISPBX应保存全部人一机操作的记录,并能查阅和输出打印。11.1.2局数据
11.1.2.1能够输入和修改 ISPBX的局数据。在ISPBX投人运行后,需修改或扩充局数据及用户数据时,均能通过人·机命令进行,并应不影响ISPBX的正常运行。
11.1.2.2应能通过人一机命令查阅局数据和用户数据。11.1.2.3局数据和用户数据的增、删、改,近期可在1SPBX进行,逐步过渡到接收并执行维护管理中心送来的局数据和用户数据修改的指令。11.1.3维护测试
11.1.3.1ISPBX应具备测试功能,测试工作应尽量自动进行,并能通过人-机命令启动测试和停止测试。
11.1.3.2应能具备由接口端局进行维护测试和由维护管理中心进行维护测试的配合功能。11.1.3.3具备环路测试功能。在U接口测量传输误码的正确性。11.1.4故障检测
11.1.4.1应具备软件和硬件故障的自动检测和诊断功能,并能进行故障记录和显示告警。11.1.4.2应具备硬件故障的定位和隔离功能。11.1.4.3应具备软件故障的自动纠错能力和自动恢复功能,包括再启动和再装人等11.1.4.4应可以人工控制主、备用设备的启动、转换和停用功能。11.2业务量统计
11.2.1ISPBX应具备业务量测量与记录的功能。应按预先规定的日期、统计起止时间和统计项目,自动开始和停止测量。
11.2.2测量周期为15min,应能通过人机命令改变。11.2.3业务量统计数据可以存放在ISPBX,也可以送到接口端局或维护管理中心。11.2.4业务量统计内容。
11.2.4.1ISPBX各类接续的呼叫次数统计(1)按以下接续类别统计信息:42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根据ITU-TI系列建议的相关内容和YDN034—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技术规范》及YD344-90《自动用户交换机进网要求》的相关内容编写的。N-IS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第二类网络终端(NT,型设备)是ISDN用户网络接口参考配置中一种功能类型的设备。NT2型设备在网上的应用实例很多,如PABX(含第1、2、3层功能)、ISDN路由器(局域网)、复用器、终端控制器(可能仅含第1、2层功能)等。本标准重点规定接人公用网ISI)N的PABX(用户交换机)设备的技术规范。本标准符合GB/T1.1--1993中有关编写标准的规定。本标准附录A、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起草。本标主要起草人:李少英、赵慧玲、林善希418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N-ISDN第二类网络终端(NT2型)设备ISDN用户交换机技术规范
N-ISDN Type2 Network Terminal(NT2)equipmen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SDN PABXsYD/T 928
本标准主要规定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中具有第二类网络终接功能(NT2)的ISTDN白自动用户交换机(ISPBX)的各项技术要求。本规定适用于接人公用N-ISDN的各种ISPBX。以30B+D接口入网的其他具有NT2功能的设备,例如局域网设备、复用设备、路由器等入网基本技术要求需符合YDN034·1997《ISI>N用户网络接口技术规范》的要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YD344-·90自动用户交换机进网要求YDN034——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技术规范3ISPBX容量系列
ISPBX是公用ISDN的末端通信设备,相当于ISDN用广·网络接口的NT2处设备。ISPBX设备在我国N-ISDN的网络结构中的地位如图1所示。接人公用ISDN的ISPBX的容量·般情况下以2000)线以下为宜
以NT2类型网络终接设备,接人公用ISDN的ISPBX均应以A律,2048kbit/s速率的脉冲编码调制(PCM)信号为基础接口,以64kbit/s进行时隙交换。容量系列如表1所示。表1ISPBX容量系列
穿量系列
小容量型
中容量型
大容量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7-12-05批准各档容量门数
250线以下
2501000线
1000线以1
1998-01-01实施
YD/T928-1997
DC(或IC)
长途局
长途网
本地网
图1NT2型ISPBX在我国公用N-ISDN中的位置4NT2类型的ISPBX的接口要求
4.1ISPBX配置接口示意图,如图2所示。中继侧配有接人N-ISDN端局的30B+D和2B+D接口。并配有接人PSTN的自动直拨人网的A接口(速率为A律,2048kbit/s)。用户侧接口,除接人1SDN业务用2B十D、30B+D接口,还保留了模拟用户线接人Z接口。4.2ISPBX的基本功能和接口功能要求(1)应能完成64kbit/s电路交换功能。(2)为用户提供全自动直接呼人和出的功能。(3)为用户提供承载业务的能力。(4)为用户提供各种ISDN补充业务的功能。(5)应具有采用DSSI信令协议与用户方、局方进行配合的能力。(6)对用门端可提供基本用户接口(S。)有2B+D的接口功能,以完成ISDN终端(TE,)的业务功能。
(7)对用户端提供模拟用户线的Z接口的功能。(8)对公用网可提供303+D及2B+D两种接口能力,以接人公用ISDN的端局交换机。并应符合公用网ISDN用户-网络接口的技术要求。(9)订以A接门接人PSTN的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端局。(10)应具有送出主叫号码,分机号码和主叫类别的功能。(11)应具有基本的维护和操作接口功能(配合公用网的网路管理)。(12)应具有配合公用ISDN网管的能力。(13)根据用户需要可配置计费功能。5ISPBX的主要交换性能和业务性能5.1主要交换性能
数字话机
模拟话机
YD/T928
图2ISPBX的交换机接口示意
至公用
至公用
5.1.1交换能力除应具有处理ISDN业务的性能之外,还应同时保留数字程控用户交换设备的各种性能。
5.1.2ISPBX中的ISDN终端对外的交换采用全自动直拨方式工作(DDI)。5.1.3应具备接收,存储和向端局转发号码的功能,应当符合公用ISDN和国际电信网编号位长总体要求。
1)国际呼叫时应大于15位存储号码。(应具有最长可达24位存储号码的能力)。2)国内长途呼叫时,存储号码位长应大于13位,(目前应大于10位)。应具有最大存储位长22位的能力。
3)进行本地网内呼叫时,存储号码位长应大于8位。(具有最大存储位长扩展至18位的能力)。5.1.4对各种接人业务,均进行64kbit/s固定速率的时隙交换。对承载业务可进行永久或半永久性的固定连接。5.1.5根据ISDN地址码进行寻址,完成电路接续。5.1.6对本机TE,用户及对公用ISDN交换机之间均采用DSS1协议进行接续控制的功能对本机经Z接口接入的模拟用户话机仍采用No.1用户线信号,在ISPBX中进行信令转换功能。5.1.7复原控制方式
1)本机内各终端用户之间呼叫,采用互不控制方式!2)终端用户至公用ISDN进行本地、长途或国际全自动去话呼叫时,均为互不控制复原方式,方挂机立即释放电路。
3)用户有特殊要求时,经申请后可改为被叫控制方式。4)终端用户呼叫特服业务…般为互不控制的复原控制方式。5.1.8出、人中继器应具有自动及人工闭塞性能。5.1.9应具有对终端用户进行详细计费功能。421
YD/T 928--1997
5.1.10应具有完善的局数挪输入和修改功能。可以利用输入输出终端设备进行操作。5.1.11可以自动/人工控制主、备用设备的起动、转换和停用等各种操作。5.1.12具备各种维护、管理和测试操作功能。能按人机命令对各种设备的主要性能进行人工起动测试,也可按预定计划自动定时进行测试。测试中有相应灯光或音响信号,显示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均能自动记录,打印输出。
5.1.13应能配合公用ISDN的网管系统要求进行话务数据的统计功能5.1.14应真有故障诊断功能。硬件故障或软件故障均应能诊断,售警显示并记录打印输出,指出故障所在范围及性质。采用双机备份工作方式时,故障时应能自动转换至备用设备,同时出示告警信号,5.1.15ISPBX中有关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的性能要求,见YI)344----90第5章。5.2应提供的主要业务种类及业务性能5.2.1应能支持接人PSTN的电话业务和非话音业务,具备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的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终端的交换功能。并应支持各种电话新业务开放的功能,如缩位拨号、热线服务、呼出限制、免打扰功能、转移呼叫、呼叫等待、截接服务、会议电话、闹钟服务、遇心回叫、遇忙记存呼叫、缺魔用户服务、追查恶意呼叫、三方通话等新业务。5.2.2应能支持公用ISDN中开放的各种电信业务ISDN支持的电信业务分为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两大类。5.2.2.1基本业务
按基本业务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所处的不同功能层,从功能角度分为承载业务(bearenservice)和用户综合(电信)业务(teleservice)两类:(1)承载业务是在用户一-网络接口(参考点S/T)之间提供传输信号的能力,向用户提供传送低层(1~3层)信息的业务。
a)电路型、64kbit/s、8kHz结构、信息传递能力不受限的承载业务;b)电路型、64kbit/s8kHz结构、用于话音信息传递的承载业务;c)电路型、64kbit/s、8kHz结构、用于3.1kHz带宽音频信息传递的承载业务。(2)用户综合(电信)业务是在ISDN承载业务的基础上,向用户提供的电信业务,它提供包括网络通信能力和终端设备功能在内的完整的通信能力。用户综合(电信)业务,即:
a)音频(3.1kHz);
b)传真,
c)智能用户电报;
d)可视图文:
e)PC机通信。
5.2.2.2补充业务
由网络提供的是在基本电信业务的基础上增加用户所需的业务属性而引成的补充电信业务。补充业务必须与基本电信业务联合后才能向用户提供。ISPBX应能开放的补充业务及其含义如下。(1)直接拨人Direct-Diling-In(DDI)(郎DID)直接拨入业务是一个用户能够直接呼叫一个综合业务网中自动用户交换机(ISPBX)的或其他专用系统中的另个用户,而无须话务员干预。该业务在使用ISDN号码的基础上实现,不包含子地址。(2)多用户号码Multiple SubscriberNumber(MSN)多用户号码业务提供一种对单个公用或专用接人,分配多个ISDN号码的可能性。例如充许以下情况:
a)可以直接拨号至一个连接在预约了MSN业务的基本接人终端(如:在无源总线配置情况下):422
YD/T928---1997
b)使网络能够判定初始呼叫的ISDN号码(例如,出于计费的目的,或通知被叫方)。c)主叫线识别提供业务CallingLineIdentificationPresentation(CLIp)主叫线识别提供业务能够对被叫用户提供给主叫方的ISIN号码,若有可能,还包括主叫方的子地址信息
d)主明线识别限制业务Calling Line Identificaiton Restriction(CLIR)主叫线识别限制业务是对被叫用户不提供主叫用户的ISIN号码和子地址:e)被接线识别提供业务ConncctedLinc IdentificationPresentaiton(CL.P)被接线识别提供业务是对主叫用户提供被接用户的ISDN号码,若有可能,还包括其广地址信息。f)被接线识别限制业务 Connected Line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COLR)被接线识别限制业务限制将被接用户的ISDN号码和子地址提供给主叫用户。g)子地址Sub-addressing(SUB)(也可采用多用户号码)了地址业务使被叫(被服务)用户可以扩充其寻址能力,不局限于个给定的ISDN号码。h)遇忙呼叫前转CallForwardingBusy(CFB)遇忙呼叫前转业务允许“被服务用户”在它的ISDN号码忙时,能够由网络将所有对“被服务用户”ISDN号码(或只是与特定基本业务相关的)的入呼叫发送到另个ISDN号码,而不影响“被服务用户”的始发业务。
i)无应答呼叫前转CallForwardingNoReply(CFNR)无应答呼叫前转业务允许“被服务用户”当所有对其ISIDN号码的人呼叫遍到不应答时,能够由网络将这些人呼叫送往另一个号码。“被服务用户”的始发业务不受影响。j)无条件呼叫前转Call Forwarding Uncondition(CFU)无条件呼叫前转业务允许“被服务用户”能够由网络将所有对其ISDN号码的人呼叫转往男个号码,“被服务用户”的始发业务不受影响。k)呼叫等待CallWaiting(CW)呼叫等待业务允许某个用户被通知:有人呼叫、接口无空闲信息通路可用。被叫用户对这个等待的呼叫可选择接收、拒绝或不理躲。1)会议呼叫Conferencc Calling(CONF)会议呼叫业务允许用户能够建立多连接呼叫,即同时与多余两方通话m)三方业务3PTY(ThreePartyService)三方业务可使正在进行通信的主被叫用户保持呼叫.而另外增加·个对第三方的呼叫。n)用卢--用户信令业务User-to-User Signalling(UUS)用户-用户信令补充业务允许-个ISDN用户利用其他ISDN用户相关的信令通路发送或接收些有限的信息。
有关ISDN补充业务的申请操作及实施细节要求参见YIDN034—-1997《ISDN用户-网络接技术规范》。
6进网字冠及编号要求
6.1进网字冠要求
ISPBX进入公用ISDN(或PSTN),应具有识别进网字冠“9\或“0\的功能。6.2编号要求
6.2.11SPBX的各终端用户编号,应具有纳人本地网中最长编号8位的能力,并应具有内部编号能力。
6.2.2用户的子地址不占用ISDN有效号码位长.于地址不是1SDN号码的固有部分,们是,却构成ISDN寻址能力的一部分,所有ISDN及ISPBX应能端端透明地传送ISIDN子地址。用于ISDN网络423
子地址位最长40位。
YD/T928--1997
6.2.3NT2类型的ISPBX接人公用ISDN时,其每个T参考点及S参考点的各物理接口,均应有能明确地识别一个特定的物理接口的ISDN号码,如图3所示。TE,
(ISPBX)
图3ISPBX接人公用ISDN时,T、S点编号示意公用
6.2.4ISPBX的用户终端号码查询服务,为方便用户应全网统-号码,建议千门以上较大容量的ISPBX的本机号码查询采用:
PQRA114(7位号长)
PQRSA114(8位号长)
即最后三位码(B.C、D位)与特服业务\114\台的编号致。7信令要求
7.1ISPBX与用户间的信令和ISPBX与ISDN交换机间的信令均采用DSS1协议。当ISPBX与用户之间交换控制信息时,完成网络侧的功能,当ISPBX与ISDN端局交换机之间交换控制信息时完成用户侧的功能。个ISDN正常呼叫的流程示意图见附录A。7.2有关DSS1的第三层技术要求参见YDN034-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技术规范》。7.3有关DSS1的第二层技术要求参见YDN034一1997《ISDN用户网络接口技术规范》。7.4ISPBX与ISDN端局交换机之间的二层数据链路,使用点到点的证实操作方式,TE,=0采用人T分配方式,该链路一且建立将永久保持。7.51SPBX应具有模拟用户信令与DSS1协议的配合功能。技术细节见附录B。7.6ISPBX与PSTN端局以A接口直连时的信令采用YD344-90中附录A和B局间PCM数字型编码。
7.7无论是本局呼叫还是出人局呼叫,-般复原方式可以采用主叫控制方式、互不控制方式或特殊情况下的被叫控制方式,呼叫失败、有差错或故障时,应向用户传递原因。8网同步要求
8.1同步方式
公用ISDN采取主从同步方式。接人公用ISDN的ISPBX应配四级基准时钟(一般晶体时钟).并应能接收接口端局三级时钟的网同步信号,8.2同步时钟的要求
8.2.1最低准确度±50×10
注:最低推确度,系指交换机时钟频率相对其标称频率 2 048 kbit/s 的最大长期偏离。8.2.2牵引范围
能够与准确度为士50×10的时钟同步。注:牵引范围系指交换机时钟至少能承受其他时钟同步的最大输人频率偏离(与标称时钟频率相比)。8.3ISPBX在滑码率超过一定值时,应具有告警性能。8.3.1-般超限告警:
当滑码率超过每24h4次时,即能告警,424
8.3.2严重超限告警:
YD/T 928-—1997
当滑码率超过每24h255次时,即能告警。8.4交换机输入信号的抖动和漂移ISPBX数字中继接口允许正弦信号抖动和漂移的容差如图1所示。A接口输入口对数字信号抖动和漂移的最低容限如表2所示。
2 048 kbit/s
(A接口)
Ag - 36. 9 zmm
1.2×10\Hz
lur 488ns
,斜率值-20dB/dec
合格范围
源移和抖动频率了(对数坐标),H7图4在接口A处允许正弦波抖动和漂移的容差10
18kHz. 100kHz
表22048kbit/s接口输人口对输人数字信号抖动和漂移的最低容限输人数字信号抖动
和漂移幅度
蜂一峰值,UT
(18μs)
(21μs)
8.5顿定位设备的容量
调制数字信号使之产生抖动和漂移的正弦信号频率值
(数字信号抖动和漂移频率)
测试用
伪随机
顿定位设备的容量为256位(125us),考虑到滑动控制滞后为18as,顿定位设备的容量应至少为(256+37)位。
9服务质量指标
9.1标称负荷
9.1.1用户话务负荷能力
9.1.1.1参考负荷A
YD/T 928---1997
根ISPBX的用户终端种类、速率等负荷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当接人公用ISIDN时,将用户接入线上发话和受话业务量的占线时长折算为小时呼,可暂定-般用户平均0.2E1l/线,商业及公务用户平均0.25Erl/线。
当接入公用电话网时用户平均每户话务量档次可参照YD)344-90规定。9.1.1.2参考负荷B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规定参考负荷B超过参考负荷A的业务量为:+-20%9.1.2中继负荷
ISPBX与ISDN端局之间的中继负荷按本地网中继线允许的话务负荷参考负荷A时为0.7ErI/线,参考负荷B时为.8Erl/线。
9.2时延监视
摘机不拨号监视,可调节范圈15s,超时送忙音。两位间拨号监视,可调节范围5~20%。9.2.1市话或长话、本机内久叫不应监视可调节范围60~90s。
9.3呼损值
用户交换机的呼损值不超过表3中规定值。表3ISPBX呼损率指标
呼损率,%
话务分类
本局呼叫
出局呼叫
人局呼叫
9.4呼叫处理性能指标
参考话务量A时
9.4.1ISPB3X以64kbit/s速率交换连接时,各种接续故障概率9.4.1.1提前释放概率
参考话务量B时
(邸超负荷20%时)
个交换机在任一·分钟间隔中,由于交换机的故障造成已经建立连接的提前释放的概率:P≤2×10-5
9.4.1.2释放故障概率
-个交换机由于故障而使该释放的连接不能释放的概率P≤.2×10-59.4.1.3计费差错概率
由于交换机故障使呼叫计费差错概率P≤10-4。9.4.1.4路由选择差错概率
交换机接收有效地址对·-呼叫路由选择错误的概率P≤10“。9.4.1.5无音概率
交换机接收有效地址以后呼叫遇到无音的概率P≤10-49.4.1.6其他故障概率
交换机造成个呼叫故障除上述故障以外的其它故障率P10-4。9.4.2对64kbit/s交换连接的传输性能建立个连接,并且通过这个交换机的传输质量下降到不可接收的概率P10°59.4.3大话务量测试
9.4.3.1内部呼叫测试故障率≤10-4426
9.5可靠性指标要求
9.5.1ISPBX可靠性指标要求
(1)系统中断
YD/T928.-- 1997
由于硬件或软件、操作系统等故障,局数据差错,程序差错等使用户不能发出,接收和完成呼叫的时间大于30s称为中断。当影响整机用户的接续时,称全系统中断。分散控制的用户交换机,影响50%以上用户接续,为全系统中断。
ISPBX的系统中断,平均每年不超过6min,折算20年累计不超过2h。(2)最小组群系统中断
30户以上的用户(含1个30B十D承载业务线)在10s内不能接续,称最小组群系统中断,每年少于3次。
(3)分群阻断
用户群或中继群设备对已经通话用户引起中断或正在接续的用户停止接续超过1min称为分群阴断。每群每月小于0.1次。
(4)在试运转期间中断
不得产生系统中断。
9.6过负荷控制
ISPBX应具有过负荷控制能力,以保证本机重要用户通信畅通。10计费要求
10.1计费方式
10.1.1ISPBX内部通信,由ISPBX负责计费。采用PAMA计费方式,对主叫用户计费10.1.2ISPBX用户进行本地呼叫,由ISPBX采用PAMA计费方式对主叫用户计费,同时接口端尚也应能对ISPBX入中继线进行计费。10.1.3ISPBX用户进行国内长途自动呼叫ISPBX应能向接口端局发送主叫用户分机号码和主叫用户类别。
10.1.4ISPBX用户进行国际长途自动呼叫,ISPBX应能向接端局发送主叫用户分机号码和主叫用户类别。
10.1.5国内长途和国际长途半自动呼叫,在操作员协助下可以对被叫用户或第三方用户等进行计费。10.1.6补充业务按业务性质可以分为免费和收费两种。收费的补充业务的每次通信应按业务种类收取不同的每次使用费。补充业务的具体计费要求请遵照电信总局的有关规定。对于转移呼叫,A用户对B用户的呼叫转移至C用户时,该次呼叫按如下为式计费:对A用户按照A至B的通话距离计费,对B用户按照B至C的通话距离计费。对无应答转移仍按照A用户对B用户的通话距离计费。10.1.7每次通信费按用户终端业务类型分别采用下述计算方法。10.1.7.1电路型业务
对于3.1kHz带宽的电话业务。每次通信费按通信距离和实际通信时长计算。对于传真可视图文等业务,每次通信费按通信距离、实际通信时长和终端业务速率计算。注
1通信距离分为本地通信的通信距离、长途通信的通信距离和国际通信的通信距离。各种距离的划分应与电话网致。
2实际通信时长是指主、被叫用户之间实际通信的时间历时,不包括通信中途暂停的时间,如呼叫暂停业务等在暂停期间不予计费。
3终端业务速率(nX64kbit/s),速率越高,费用也越高427
10.1.7.2分组型业务
YD/T 928---1997
ISPBX至第一个分组交换机之间部分按通信距离和通信时长计算资费。进人分组交换网以后按分组业务计算资费。
10.1.7.3用户--用户信令业务
按通信量计算资费。
注:通信量的计算方法与分组型业务相同。10.1.8资费种类有全费、减费、免费及附加费等。10.1.9不同时间段的通信费率可以不同。如白天与夜间费率可以不同,忙时与非忙时费率以不同10.1.10计费数据可以送至计费中心集中处理,形成向用户收费的总账单。10.1.11各种业务的收费标准请遵照电信主管部门的规定。10.2ISPI3X的主要计费性能要求10.2.1应能根据用户终端业务的类型(电路型、分组型等)判断资费的计算参数。10.2.2对电路型业务,应能根据用户终端业务代码(速率)和被叫号码判断费率。根据费率和实际通信时长计算资费。
10.2.2.1ISPBX内部呼叫
费率与距离无关。
10.2.2.2ISPBX用户进行本地呼叫需要分析本地局号十后1位(即PQRSA或PQRA)。10.2.3对分组型业务应能根据通信时长计算占用ISPBX至接口交换机网络资源的费用,其他费用由接口交换机及分组交换机负责计算。10.2.4对用产用户信令业务应能根据用户终端业务通信量计算资费。10.2.5有效计费时间是从被叫应答开始至主叫挂机为止。如被叫先挂机,主叫久不挂机,则有效计费时间是从被叫应答开始至被叫挂机后直到电路切断为止,在业务暂停期间不予计费。10.2.6应满足全费、减费、免费和附加费等计费要求。10.2.7有定期收费和立即收费性能。对定期收费用户,可输出用户的全月资费总账单,或将计费数据送至计费中心。
10.2.8应能具备资费查询功能。计费信息在内存中暂存4h,以便查询。逾时应存人磁带、磁盘,以便提供查询或供计费中心处理。
10.2.9ISPBX用户作为主叫经端局进行呼出时,出中继器应能接收端局转发的被叫应答和被叫挂机信号。
10.2.10ISPBX用户作为被叫时,人中继应能向端局发送被叫应答和被叫挂机信号。10.2.11立即通知资费方式
对于长途和国际呼叫需立即收费的用户,立即通知资费的方式可以采用以下任种方式。10.2.11.1采用PAMA方式
记录内容包括:
主叫用户类别;
主叫用终端业务种类;
主叫用户分机号码;
被叫长途号码(国内长途通信);被叫国际号码(国际通信);
中继线号码;
通信开始时间;
通信结束时间;
通信日期:
资费。
记录内容由人机命令打印输出。10.2.11.2电传打印方式
YD/T 928-—1997
在ISPBX设置电传打印机,通信终了时由交换局将计费信息送到打印机打印收费单10.2.11.3屏幕显示方式
在ISPBX设置多功能显示器、用以接收并显示由交换局送来的计费信息。10.2.11.4话音通知方式
通知资费的方法可以利用声码器进行自动话音通知或人工话音通知。11维护管理要求
11.1维护操作
11.1.1人机语言(MML)
11.1.1.1人-机语言应符合ITU-T建议。11.1.1.2命令的内容和数量应能满足日常操作维护要求。11.1.1.3ISPBX应对人一机命令进行安全检查,对错误的命令应拒绝执行,并采用通行字方式进行访问限制。
11.1.1.4ISPBX应保存全部人一机操作的记录,并能查阅和输出打印。11.1.2局数据
11.1.2.1能够输入和修改 ISPBX的局数据。在ISPBX投人运行后,需修改或扩充局数据及用户数据时,均能通过人·机命令进行,并应不影响ISPBX的正常运行。
11.1.2.2应能通过人一机命令查阅局数据和用户数据。11.1.2.3局数据和用户数据的增、删、改,近期可在1SPBX进行,逐步过渡到接收并执行维护管理中心送来的局数据和用户数据修改的指令。11.1.3维护测试
11.1.3.1ISPBX应具备测试功能,测试工作应尽量自动进行,并能通过人-机命令启动测试和停止测试。
11.1.3.2应能具备由接口端局进行维护测试和由维护管理中心进行维护测试的配合功能。11.1.3.3具备环路测试功能。在U接口测量传输误码的正确性。11.1.4故障检测
11.1.4.1应具备软件和硬件故障的自动检测和诊断功能,并能进行故障记录和显示告警。11.1.4.2应具备硬件故障的定位和隔离功能。11.1.4.3应具备软件故障的自动纠错能力和自动恢复功能,包括再启动和再装人等11.1.4.4应可以人工控制主、备用设备的启动、转换和停用功能。11.2业务量统计
11.2.1ISPBX应具备业务量测量与记录的功能。应按预先规定的日期、统计起止时间和统计项目,自动开始和停止测量。
11.2.2测量周期为15min,应能通过人机命令改变。11.2.3业务量统计数据可以存放在ISPBX,也可以送到接口端局或维护管理中心。11.2.4业务量统计内容。
11.2.4.1ISPBX各类接续的呼叫次数统计(1)按以下接续类别统计信息:42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