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905-1997 使用2Mbit/s以内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设备

【通信行业标准(YD)】 使用2Mbit/s以内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设备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0:49:55
- YD/T905-1997
- 现行
标准号:
YD/T 905-1997
标准名称:
使用2Mbit/s以内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设备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7-03-27 -
实施日期:
1997-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05.37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使用2Mbit/s以内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设备(MCU)的功能、多点配置、特性和分类等。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使用2Mbit/s以内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的多点通信。 YD/T 905-1997 使用2Mbit/s以内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设备 YD/T905-1997

部分标准内容:
YD/T905-1997
本标准是报据国际电信联盟ITU-T建议H.231《使用2Mbit/s以内数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设备》(1995年版)进行制定的,在技术内容上与之等效。多点控制设备(MCU)是视听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影响多点视听会议的网络结构及会议控制.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视听会议业务的组网设计、工程实施以及相关设备的研制、生产、选型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考到目前我国所采用的会议电视设备及相关的标准均符合ITU_T的H.320系列标准,为保证多点控制设备与多厂家设备的五连性能,本标准等效采用了ITU-T的H.231建议。本标准是会议电视系列标准之一,它规定了符合ITU-TH.320系列建议的视听终端在64~1920kbit/的信道上进行多点通信的方法。其中包括强制性要求和可选性增强项。本标准将与规定视听终端的ITU-TH.320系列建议(1993年版)以及规定多点视听会议通信规程的1TU-T建议H.243《使用2Mbit/s以内数字信道在3个或多个视听终端间建立通信的规程》(1993年版)配合使用: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学军、黄东霖、杨淑京、辛伟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使用2Mbit/s以内数字信道的
视听系统多点控制设备
YD/T 905 --. 1997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2Mbit/s以内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设备(MCU)的功能、多点配置、特性和分类等。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2Mbit/s以内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的多点通信。概要
本标准描述3个或多个符合建议H.320.H.221、H.242和H.261的视听终端在连续比特率数字通道上同时通信的方法。这种通信称为“多点呼叫”。终端不必为多点工作做任何修改,但一些可选的增强项可能需要附加的软件;尤其是通过在MLP信道上使用T.120协议可获得大量增强的功能度。互连由个或多个位于网路或-·个终端处的多点控制设备来实现。本标准包括多点工作的强制性要求和可选的增强项,可选的增强项是:·终端编号
·主席控制
·数据广播
·视频混合
·级联
3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可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CCITT建议G.711(1988)3kHz音频信道的脉冲编码调制CCITT建议G.722(1988)64kbit/s信道内的7kHz音频编码CCITT建议G.728(1988)使用低延时码本激励线性预测(LD-CELP)的16kbit/s语音编码YD/T847-1996(ITU-T建议H.221)视听电信业务中64~1920kbit/s信道的帧结构YD/T846-1996(ITU-T建议H.230)1990年12月视听系统的顿同步控制与指示信号ITU-T建议H.233(1993)视听业务的保密系统ITU-T建议H.234视听业务的鉴别权和密钥管理使用2Mbit/s及2Mbit/s以下的数字信道在视听终端间YD/T 848--1996(ITU-T建议H.242)建立通信的系统
ITU-T建议H.243
使用2Mbit/s以内的数宇信道在3个或多个视听终端间建立通信的程序窄带可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
ITU-T 建议H.320
ITU-T建议T.122
为声像和视听会议业务定义的多点通信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7-03-27批准1997-07-01实施
YD/T905--1997
ITU-T建议T.123用于视听和声像电信会议应用的协议堆栈ITU-T建议T.124通用会议控制
ITU-T建议T.125多点通信服务协议规范YD/T906—-1997(ITU-T建议H.224)采用视听电信业务中64~1920kbit/s信道懒结构的LSD/HSD/MLP信道单工应用的实时控制协议4定义
向:·个会议增加和撤除终端:指与APU,VPU和DPU(见6.2条)的连接,而不是指本标准范围之外的网终连接(或撤除连接)。主席控制终端:一个增强的终端,它支配一个对MCU的工作传送确定权限度量的令牌;令牌可通过预定、操作者或呼叫期间的协议来赋予。控制者不必是会议的实际主席。主席控制端口:被赋予主席控制的终端的那个MCU端口(该端口在物理上与其他端口并无不同)。直接连接的终端:在参照“直接”连接的终端的地方,并不意味着所讨论的终端与MCU同在处,而是指它不连接到另一个不同的MCU上。本地MCU:所讨论的终端直接连接的那个MCU。多点控制设备(MCU):-个多端口设备,在一个会议呼叫中,3个或多个视听终端可通过它来相石通信:“表2列出的MCU\具有本标准第9章所定义的性能。主从MCU:在-一个有两个或多个MCU相互连接的呼叫中,“主MCU”被赋予高级控制功能,而该呼叫中的其他MCU称作“从MCU”。注:MCU的物理实现可以是这样的:在同一设备内可建立起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会议;在逻辑上这些会议之间并无联系;本标准适用于仅作为个逻辑实体涉及相关特定呼叫的MCU,主端口和次端口:虽然·个MCU的所有端口在物理上可能是相同的,但内部软件可能会造成些差异,因此,根据所表明的终端能力,并不是在同等基础上来看待所有的端口。通常,个多点呼叫将涉及两个或多个终端,它们以其最高的公共能力在同等基础上相互通信;MCU将这些终端将连接的那些端口指定为“主端口”,简单起见,这些终端对这一个呼叫来说可称作“主终端”。对主通信的适当公共水平的选择在H.243中描述。
虽然一-个或多个附加终端不具备足够的能力与主终端在同等基础上通信,但它们也可加人该多点呼叫,这些终端可指定为“次终端”,它们仅以所能提供使用的可兼容信号(如仅有语音)来与其他终端通信,MCU已相应地指定了适当的端口。注意,如果未作此规定,则向一个可视电话会议增加一个电话终端将导致所有图像传输中断。
MCU能处理次终端是非强制性的;在这种情况下,MCU可以是以下情况之一;1)撤除米表明能作为一个主终端参加会议的能力的终端;或2)降低它对“主终端”的限定以包含所述终端。MCU的提供者应明确说明所遵照的是哪个规程,5缩略语
音频处理单元
比特率分配信号
公共中间格式
控制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
加密控制信号
定位信号
顿定位字
LD-CELP
高速多层协议
高速数据
低延时码本激励线性预测
最低有效比特
低速数据
H.261宏块
多字节扩展
多点会议命令
多点关闭MCS命令
多点数据对称传输命令
多层协议
最小图像间隔
最高有效比特
非标准
脉冲编码调制
四分之一公共中间格式
单字节扩展
公务信道
选定通信模式
子复帧
静止图像
视频命令“冻结图像请求”
视频命令“快速更新请求”
视频处理单元
6功能描述
6.1-般描述
YD/T 905 --. 1997
个多点呼叫可以用图1来表示,其中示出了不定等同的终端T,各自通过平衡双向数字连接而链接到网路中,所有终端不必具有同样的能力。系统对呼叫中所连接终端的数N不设置特定的限制,它取决于具体的实现。随着N的增加,难度和费用也将增加,而性能则趋于下降。在图1的描述中,网路仅需用其端口上的信号流及其相丘关系来描述。不必考虑硬件的实现:在个地点可以有单个MCU;而另-一方面,其功能可以分布在两个或多个地点,但在实际的术语中,我们将系列链接在一起的MCU看作单个MCU。本标准通常适用于单··地点的和分布的MCU,HMCU的链接仅在有特定需要时才特别考虑。图2更详细地描述了MCU。
MCU的每个端口具有一个网路接口单元,适当时包括相关的呼叫控制;在网路接口单元的MCU侧,信号流包含在一个或多个通常具有同等容量、符合H.221附录A所列的转移速率的双向信道中,输人流传递给分用器,它提取出几种类型的信息(音频、视频、数据和控制)并将它们传递给它们各白的处理器。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控制处理器:来自每个处理器的适当输出被用于传输给每个终端;后者在复用器中放在一起被组合到输出信道中。“呼叫控制”和“呼叫控制处理器”单元不在本标准范围之内(见建议H.200/AV.440),其他单元在209
下面的章节中进行描述。
6.2功能单元的描述
6.2.1网路接口单元
YD/T905
一个多点呼叫的图示
个将64kbit/s(56kbit/s)或多个64kbit/s(56kbit/s)的信号转换为线路编码或从线路编码转换过来的物理实体,信号从那里进分用器和出复用器。虽然在图2中对每个复用器/分用器对示出了这样个单元,但实际上·个网路接口可能支持许多逻辑端口。6.2.2端口
端口是…个可以支持一个音频或视听终端的逻辑实体,它与单个复用器和分用器相联系。分用器
网路接口
复用器
呼叫控制
呼叫控制
处理器
重复n
分用器
网路接口
复用器
呼叫控制
图2多点控制设备
6.2.3分用器
音频处理单元
视频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
控制处理单元
进入分用器的信号由一个完全符合建议H.221的终端发送,因此,其工作类似于一个终端的接收端,即:
帧和复帧定位的恢复;
在适当的情况下,对多信道进行缓冲、同步和排序;一·提取BAS码并将其中些码送至控制处理器;一在适当的情况下,提取加密矢量并解密;一提取音频并送至音频处理器;210
提取视频并送至视频处理器;
提取数据并送至数据处理器。
YD/T 905—1997
在模式控制BAS和相关的音频、视频和数据之间应保持正确的定时关系。6.2.4音频处理单元(APU)
音频处理器从N个音频输入S:中通过切换、混合或对它们进行组合而配制出N个音频输山I:混合需要对s:解码成线性(PCM或模拟)而获得的线性信号S:求和,并将响应R;重新编码成适当的传输格式rj。bZxz.net
一个音频混合MCU通常的结果是向每个终端发送来自其他所有终端的信号之和。但是,随着包含在总和中的音频信号数目的增加,可能出现不需要的信号的累积(如回音和噪声),如果不采取附加的预防措施,最终将导致用户不可接受的业务降级。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待进·步研究。一些MCU可允许终端从混合功能中撤出井单独互连,用于秘密商谈,如果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数目限制为1,则MCU变成音频切换以取代音频混合。音频单元也可包含一个话音含成器或记录消息的存储器,能连接到混合单元或单独地连接到任何终端上如果视频信号切换而音频混合,则音频可能相对于视频有延时:为对此进行补偿,应缓冲视频使这个延时降至小于30ms。注意,所有符合建议H.242的MCU(见6.1条)应能接收PCM音频。如果视频信导和音频信号都混合,则视频可能相对于音频信号有延时,为对此进行补偿,应缓冲产频使这个延时降至<30ms。
6.2.5视频处理单元(VPU)
视频处理器能以完全类似于上述音频处理器的方式工作:可以向每个终端发送来自另一终端、在次视频切换中选定的单个视频信号;或者可以发送所有或部分其他视频信号的“混合”。在后种情况下,“混合”是这样一种形式:将几个画面按H.243所描述的多种可能格式之一在空域上复用成单慎复合画面。由于视频混合功能是一种复杂的处理,因此,最好采用视频切换这种方式。对于音频切换,视频的选择可以是自动的,这样当前的发言人(s的最大值)接收前一发言人的图像,而所有其他终端接收当前发言人的图像;在切换中混合进一个时间延时(典型值为2s),以避免由于咳嗽、碰话简等假声引起的过度频繁的画面变化。
如果具备主席控制,则可由主席控制根据哪个图像最合适而作出他自己的决定,从而直接控制视频切换。可以从个终端发出符号MCV(见建议H.230)以强制MCU广播其视频信号,该符号超越自动机制直到发出“取消MCV”T.120建议提供更复杂的控制规程。有关不同延时的注释见6.2.4。
6.2.6数据处理单元(DPU)
这个单元是可选的,当它存在时它包含图2中描述为“广播”和“MI.P”的两个功能或其中之,以下将进一步说明。
6.2.6.1数据广播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在任何一个时刻仅能接受个LSD和/或一个HSD,此后到达另-一输人端口的任何数据被视为无用。根据连接的终端接收这种数据的能力(见H.243),数据被广播给由控制处理器确定的其他输出端口。数据不返回给发送者。6.2.6.2MLP数据处理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处理器用于处理T.120系列建议所规定的多层协议,并实施下述种或多种功能(见建议T.122.T.123,T.125,T.124等)。根据T.122/T.125的电信息业务信息的处理;-根据T.124和T.128(T.AVC)的会议控制信号(请求/授予发言权、主席令牌控制、音频/视频切换)的传输。
注:如H.243所述,MLP数据处理器也能够处理H.224所述的单工数据协议。如果是这种情况应在会议SC:M中211
山现适尚的能力码。
6.2.7控制处理单元(CPU)
YD/T905--1997
控制处理器负责确定传送到每个复用器用以向外传输的音频、视频、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正确路由、混合/切换、格式和定时:它还涉及会议控制功能的处理。6.2.7.1输入BAS命令
根据输人BAS命令,CPU保证音频、视频和数据处理器的正确比特率分配;保证正确的音频解码算法用门音频混合器的每个输人;保证任何输人数据在适当时送往广播单元或MLP处理器。6.2.7.2输出BAS命令
CPU保证正确的音频编码算法用于音频混合器的每个输出,并保证在每种情况下已实施了所希望的切换或求和保证已对VPU的每个输出执行所希望的纫换(或视频信号的合)。它在切换发送给这些终端的视频之前的.个设定时刻向所有相关终端发送VCF(见建议H.230),并向-个其视频要发送给另-终端的终端发送VCU;该规程在H.243中描述。CPU根据连接的终端所表明的能力(见建议H.243)而切换输出流的模式,以调节音频、视频和数据的适当组合。发送MCC,MCS,MCN命令以影响来自连接的主终端的适当模式传输,从而使音频、视频和数据在所有主端口占据相同的容量。见H.243。6.2.7.3输入BAS能力
来白所有N个终端的能力码都被存储起来;每当-个终端发出个新的能力集,它就完全取代前能力集(例外:作为…种保护措施,加密能力不能通过发送一个省略该值的新能力集来取消)。6.2.7.4输出BAS能力
发送到N个端口中的各个端口上的值根据建议H.243和建议H.242而确定。6.2.7.5会议控制处理
会议控制功能包括发送视频信号的选择(除了通过语音激励)、发送音频信号的选择、数据令牌和数据传输的管理、终端和MCU编号的分配、标识信息的管理、终端的增加和撤除等等。6.2.8复用器
复用器根据建议H.221在输出信道上建立起·种顿结构,并向其中装人来自CPU的BAS值及APU、VPU和DPU的输出。
7多点配置
星型:所有终端连接到单个MCU上;所有主终端在相同的有效比特率上连接,比特率可以是64kbit/s或最高到1920kbit/s的多个64kbit/s(或H.221附录A中规定的速率);次终端可以在个更低的速率上连接。
铃型:终端连接到一个或两个MCU上,MCU自身以与主终端相同的有效速率互连。MCU星型:3个或多个MCU以星状配置连接起来,每个MCU上连接有终端,MCU以能使其转移速率与各MCU和主终端间的转移速率在同一水平上的比特率互连,个3个MCU的链是MCU星的种退化情形,因此也包括在其规定之中。分层配置:MCU星是一种两级分层配置;通过在星的外围增加更多的MCU可形成更高级的配置,如图3所示。
呼叫建立配置:建立多点呼叫的带外安排在建议H.200/AV.420中描述。一些带内规定在H.243中描述。
8多点控制设备特性和分类
8.1·致性
欲与符合建议H.221/H.230和H.242的终端·-起使用的MCU自身应符合这些建议以及建议212
H.243所规定的规程。
8.2MCU的分类
YD/T 905-
图3MCU分层配置
根据本标准条款内提供的多种不同选项,可设想到种类广泛的MCU,表1列出了MCU可能具有的各种属性和参数,MCU根据它们来进行分类;制造商应说明单元所具有的所有属性及激活它们的条件。多数属性值本身不是强制性的,但在提供它们时,就应强制性地符合建议H.243。在表1左列中编号的这些属性在8.3和8.4中详细说明,按照索引号来前后对照。MCU的属性应达到能处理欲与之起使用的终端信号的程度。
8.3MCU的BAS能力概要
注:本条涉及MCU的内部能力(在任何时刻向一个特定终端声明的BAS能力通常应考虑到所连接终端的能力见建议H.243);这些是MCU和任何软件选择(自动或通过人工介人而做出)的物理属性的功能。1)音频:用于地区间工作的音频混合MCU应能编码和解码G.711A律和u律,也可选择性地处理C.722-64、G.722-56、G.722-48、G.728-见H.221的表A.1。音频切换MCU不解码任何音频信号;内部产生的消息可作为PCM发送,或适当情况下通过G.722或G.728发送(见表1的6,6. 1,6.2).
注:如果一个MCUI不具备A律和μ律解码、则位于另一地区的终端可能不能接入它。2)视频:一个MCU可能能够或者不能够处理视频。如果它采用视频切换,则尽管它不具有其自身的固有视频模式能力,但在确定MCU声明的能力时应考终端声明的建议H.221所规定的不同视频能力;但在一个视频混合MCU中,情况更为复杂(见表1的7,7.1)。3)转移速率:个MCU可以具有建议H.221所规定的任何能力值(见表1的5)。4)受限网路能力:当MCU连接到其B信道被有效地限制在力×56kbit/s(p=1~~6)的网路上时,或者当MCU连接到其128kbit/s或128kbit/s以上信道因考单端密度而受限的网路上时,该MCU应声明建议H.221和建议H.242中给出的能力值。用于和这种受限网路上的终端或MCU互通的所有MCU应具有响应这种符合H.221和建议H.242的适当受限命令和能力的能力(见表1的4.2)。
5)数据(除MLP):MCU可能能够或者不能够广播最高转移速率以内的数据,并可用建议H.221所定义的适当的能力码来表明(见表1的8.1)。213
YD/T 905—1997
6)MI.P:MCU可能能够或者不能够处理速率为最高转移速率以内的MLP,并可用建议H.221所定义的适当的能力码来表明(见表1的8.2,13.2),7)加密:见H.233/H.234(见表1的9)。8)MBE能力:一些多点功能有此要求(见建议H.243)(见表1的16)。9)非T.120主席控制能力:MCU可能能够或者不能够提供终端编号以及个终端控制视频切换、连接撤除等的手段(见建议H.243)(见表1的13.1)。例:
(a)-个简单的ISDNMCU可以完全拥有以下能力:(G.722-48+G.728,切换的视频,转移速率1B.2B和128,LSD直到6.4kbit/s)。(b)一个声像MCU可以是:(G.722-48,转移速率1B,LSD直到14.4kbit/s,Mi.P,MBE)(c)--个会议电视MCU可以是:(G.722-48,切换的视频,转移速率2B和H。,HSD64kbit/)8.4其他属性
1)端口和配置能力:一个实际的MCU设备可能能够处理几个同时进行的独立会议,伴有到终端和其他MCU的可能的连接数自的限制(见表1的1,23)。2)网路方面:个MCU可以设计成连接到各种类型的数字网路工,使用各种呼叫控制安排,包括对所有到某个给定会议的输人连接使用同一网路地址的可能性(见表1的4.1,13)。3)通信模式选择“选定通信模式”(见建议H.243)的选择方式以及将连接终端作为“主”终端还是“次”终端的最终处置存在着各种可能性(见表1的10,11)。4)终端标识:个MCU可能能够或者不能够为了识别而请求、接受和处理来自连接终端的字母数字串(见H.243,见表1的15)。5)级联:一个MCU能够与另个MCU一起操作而提供“级联”操作。每个会议的级联可限制到两个MCU,或者可扩展成“星型”配置,最终可扩展成多级分层配置。存在两种级联的机制:(a)固定速率(\简单”)(见表1的14.1)。(b)主/从操作,需要象终端编号这样的多种特征(见表1的14.2),9表\2列出的多点控制设备
表1列出了与一个多点控制设备相关的当前属性集以及确定属性的可能值,表1是用于引导用确定一个MCU能拥有什么属性,但它并不是全部的。以上给出了范围极广的可能的MCU属性和能力。为了清楚和方便,识别出·个较小的涉及范用是适当的,不需要任何关于其他一致的MCU在某种程度上不标准的暗示。应更确切地规定和理解这个小的范围,并使之适用于相当普遍的、采用可广泛提供而且不是高度专业化的终端的业务实施。表2列出的MCU具有些相对较少的选项。制造商可以在一个给定的产品中包含一种(或多种)所列类型,从而向客户保证在与其他厂家的设备一起使用时具有已知范围的性能;各种类型的“增强”也可包括在其中,其自身与现有建议相一致,但它与其他设备-起使用时的性能可能少一些可预测性,或者会在人机界面处出现复杂性问题。10终端要求和选项
所有终端应符合建议H.221、H.230和H.242的规定。所有要用于主席控制操作(见建议H.243)的终端应能发送BAS码,并能提供H.243的9.1所描述的其他功能。
YD/T 905
表1MCU的属性
能连接到单个MCU上的终端的最大数目单个MCU所能支持的同时进行(独立)的会议的最大数目
能连接到其他MCU上的端口的最大数目【如果非零,表明是否与上述(1)项相关)
每个端口上的网路接口(如果不相间,给出详细内容)受限网路能力
每个端口上可用的转移速率(如果不是完全相同,给出详细内容)
音频处理器
【混合/切换(给出详细内容)
“静默\端口上的噪音/回声抑制6.2
每个端口上的音频算法
视频处理器(运动图像)
切换/混合(给出详细内容)
数据处理器
数据广播功能,LSD
数据广播功能:HSD
MLP处理器
选取选定通信模式(SCM)的方法能处理次终端
呼叫建立规定
控制能力
终端编号
使用BAS 的简单主席控制
MIP设备【参照ITU-TT系列】
H.224(单工数据)
BRI、PRI、E1/T1/J1、ATM、其他··受限_请求、受限_P、受限.1、非受限建议H.221中的任何能力值
混合:自动或用户切换(见13.2)给出详细内容
是/否
是/否
是/否
否/是(详见下面)
自动切换(基于语音功率)/用户控制(见13.2),混合否/是+H.221的速率
否/是+H.221的速率
否/是+H.221的速率
不支持,支持(详细内容,算法等等)由制造商预置(给出值)
由操作者输入设备(给出范围)由用户设置(给出范围)(见13.2)根据连接终端自动设置(详细内容)是/否+详细内容
不保留/保留(+详细内容)
在所有端口自动应答(给出编号系统)操作者建立
是/否/是/否
否/是
H.221-LSD,H. 224.HSD.H. 224_MLP.H.224-sim是/否
14.1|固定速率(\简单\)
主/从
终端识别
MBE能力
YD/T 905
表1(完)
是/否
香/TCI/TCS
是/否
表2列出的MCU(表2的第部分)
单个MCL所能连接的终端的最大数目单个MCU所能支持的同时(独立)会议的最大数目能连接到其他MCU的端口的最大数月【如果非零,则表明是否与上述项(1)相关)
每个端门上的网路接口(如果不是完全相同,则给出详细内容)
受限网路能力
每个端口上可用的转移速率
音频处理器
混合/切换(给出详细内容)
“静默\端口上的噪音/同声抑制每个端口上的音频算法
视频处理器(运动图像)
切换/混合(给出详细内容)
数据处理器
数据广播功能,LSD
数据广播功能,HSD
MLP处理器
选取选定通信模式(SCM)的方法
仅能处理次终端的音频
呼叫建立规定
控制能力
MCU 的类型和值
最高到
最高到
终端的编号
使用BAS的简单主席控制
MLP设备
H.224(单工数据)
终端识别
MBE能力
YD/T 905—1997
表2(续)
MCU的类型和值
意味着当设置为如所列出的类型工作时,如果出现这些功能,则它们是无效的没有表项的地方,实施者可随意使用适当的选项表2列出的MCU(表2的第二部分)属
单个MCU所能连接的终端的最大数目单个MCU所能支持的同时(独立)会议的最大数目能连接到其他MCU的端口的最大数目【如果非零,则表明上述项(1)是否相关】
每个端口上的网路接口(如果不是完全相同,则给出详细内容)受限网络能力
每个端口上可用的转移速率
音频处理器
混合/切换(给出详细内容)
“静默”端口上的噪音/回声抑制每个端口上的音频算法
视频处理器(运动图像)
切换/混合(给出详细内容)
数据处理器
数据广播功能,LSD
数据广播功能,HSD
MLP处理器
选取选定的命令模式(SCM)的方法仅能处理次终端的音频
呼叫建立规定
MCU的类型和值
G.722+ G.711G.722 +G.7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是报据国际电信联盟ITU-T建议H.231《使用2Mbit/s以内数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设备》(1995年版)进行制定的,在技术内容上与之等效。多点控制设备(MCU)是视听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影响多点视听会议的网络结构及会议控制.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视听会议业务的组网设计、工程实施以及相关设备的研制、生产、选型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考到目前我国所采用的会议电视设备及相关的标准均符合ITU_T的H.320系列标准,为保证多点控制设备与多厂家设备的五连性能,本标准等效采用了ITU-T的H.231建议。本标准是会议电视系列标准之一,它规定了符合ITU-TH.320系列建议的视听终端在64~1920kbit/的信道上进行多点通信的方法。其中包括强制性要求和可选性增强项。本标准将与规定视听终端的ITU-TH.320系列建议(1993年版)以及规定多点视听会议通信规程的1TU-T建议H.243《使用2Mbit/s以内数字信道在3个或多个视听终端间建立通信的规程》(1993年版)配合使用: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学军、黄东霖、杨淑京、辛伟20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使用2Mbit/s以内数字信道的
视听系统多点控制设备
YD/T 905 --. 1997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2Mbit/s以内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设备(MCU)的功能、多点配置、特性和分类等。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2Mbit/s以内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的多点通信。概要
本标准描述3个或多个符合建议H.320.H.221、H.242和H.261的视听终端在连续比特率数字通道上同时通信的方法。这种通信称为“多点呼叫”。终端不必为多点工作做任何修改,但一些可选的增强项可能需要附加的软件;尤其是通过在MLP信道上使用T.120协议可获得大量增强的功能度。互连由个或多个位于网路或-·个终端处的多点控制设备来实现。本标准包括多点工作的强制性要求和可选的增强项,可选的增强项是:·终端编号
·主席控制
·数据广播
·视频混合
·级联
3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可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CCITT建议G.711(1988)3kHz音频信道的脉冲编码调制CCITT建议G.722(1988)64kbit/s信道内的7kHz音频编码CCITT建议G.728(1988)使用低延时码本激励线性预测(LD-CELP)的16kbit/s语音编码YD/T847-1996(ITU-T建议H.221)视听电信业务中64~1920kbit/s信道的帧结构YD/T846-1996(ITU-T建议H.230)1990年12月视听系统的顿同步控制与指示信号ITU-T建议H.233(1993)视听业务的保密系统ITU-T建议H.234视听业务的鉴别权和密钥管理使用2Mbit/s及2Mbit/s以下的数字信道在视听终端间YD/T 848--1996(ITU-T建议H.242)建立通信的系统
ITU-T建议H.243
使用2Mbit/s以内的数宇信道在3个或多个视听终端间建立通信的程序窄带可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
ITU-T 建议H.320
ITU-T建议T.122
为声像和视听会议业务定义的多点通信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7-03-27批准1997-07-01实施
YD/T905--1997
ITU-T建议T.123用于视听和声像电信会议应用的协议堆栈ITU-T建议T.124通用会议控制
ITU-T建议T.125多点通信服务协议规范YD/T906—-1997(ITU-T建议H.224)采用视听电信业务中64~1920kbit/s信道懒结构的LSD/HSD/MLP信道单工应用的实时控制协议4定义
向:·个会议增加和撤除终端:指与APU,VPU和DPU(见6.2条)的连接,而不是指本标准范围之外的网终连接(或撤除连接)。主席控制终端:一个增强的终端,它支配一个对MCU的工作传送确定权限度量的令牌;令牌可通过预定、操作者或呼叫期间的协议来赋予。控制者不必是会议的实际主席。主席控制端口:被赋予主席控制的终端的那个MCU端口(该端口在物理上与其他端口并无不同)。直接连接的终端:在参照“直接”连接的终端的地方,并不意味着所讨论的终端与MCU同在处,而是指它不连接到另一个不同的MCU上。本地MCU:所讨论的终端直接连接的那个MCU。多点控制设备(MCU):-个多端口设备,在一个会议呼叫中,3个或多个视听终端可通过它来相石通信:“表2列出的MCU\具有本标准第9章所定义的性能。主从MCU:在-一个有两个或多个MCU相互连接的呼叫中,“主MCU”被赋予高级控制功能,而该呼叫中的其他MCU称作“从MCU”。注:MCU的物理实现可以是这样的:在同一设备内可建立起两个或多个独立的会议;在逻辑上这些会议之间并无联系;本标准适用于仅作为个逻辑实体涉及相关特定呼叫的MCU,主端口和次端口:虽然·个MCU的所有端口在物理上可能是相同的,但内部软件可能会造成些差异,因此,根据所表明的终端能力,并不是在同等基础上来看待所有的端口。通常,个多点呼叫将涉及两个或多个终端,它们以其最高的公共能力在同等基础上相互通信;MCU将这些终端将连接的那些端口指定为“主端口”,简单起见,这些终端对这一个呼叫来说可称作“主终端”。对主通信的适当公共水平的选择在H.243中描述。
虽然一-个或多个附加终端不具备足够的能力与主终端在同等基础上通信,但它们也可加人该多点呼叫,这些终端可指定为“次终端”,它们仅以所能提供使用的可兼容信号(如仅有语音)来与其他终端通信,MCU已相应地指定了适当的端口。注意,如果未作此规定,则向一个可视电话会议增加一个电话终端将导致所有图像传输中断。
MCU能处理次终端是非强制性的;在这种情况下,MCU可以是以下情况之一;1)撤除米表明能作为一个主终端参加会议的能力的终端;或2)降低它对“主终端”的限定以包含所述终端。MCU的提供者应明确说明所遵照的是哪个规程,5缩略语
音频处理单元
比特率分配信号
公共中间格式
控制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
加密控制信号
定位信号
顿定位字
LD-CELP
高速多层协议
高速数据
低延时码本激励线性预测
最低有效比特
低速数据
H.261宏块
多字节扩展
多点会议命令
多点关闭MCS命令
多点数据对称传输命令
多层协议
最小图像间隔
最高有效比特
非标准
脉冲编码调制
四分之一公共中间格式
单字节扩展
公务信道
选定通信模式
子复帧
静止图像
视频命令“冻结图像请求”
视频命令“快速更新请求”
视频处理单元
6功能描述
6.1-般描述
YD/T 905 --. 1997
个多点呼叫可以用图1来表示,其中示出了不定等同的终端T,各自通过平衡双向数字连接而链接到网路中,所有终端不必具有同样的能力。系统对呼叫中所连接终端的数N不设置特定的限制,它取决于具体的实现。随着N的增加,难度和费用也将增加,而性能则趋于下降。在图1的描述中,网路仅需用其端口上的信号流及其相丘关系来描述。不必考虑硬件的实现:在个地点可以有单个MCU;而另-一方面,其功能可以分布在两个或多个地点,但在实际的术语中,我们将系列链接在一起的MCU看作单个MCU。本标准通常适用于单··地点的和分布的MCU,HMCU的链接仅在有特定需要时才特别考虑。图2更详细地描述了MCU。
MCU的每个端口具有一个网路接口单元,适当时包括相关的呼叫控制;在网路接口单元的MCU侧,信号流包含在一个或多个通常具有同等容量、符合H.221附录A所列的转移速率的双向信道中,输人流传递给分用器,它提取出几种类型的信息(音频、视频、数据和控制)并将它们传递给它们各白的处理器。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控制处理器:来自每个处理器的适当输出被用于传输给每个终端;后者在复用器中放在一起被组合到输出信道中。“呼叫控制”和“呼叫控制处理器”单元不在本标准范围之内(见建议H.200/AV.440),其他单元在209
下面的章节中进行描述。
6.2功能单元的描述
6.2.1网路接口单元
YD/T905
一个多点呼叫的图示
个将64kbit/s(56kbit/s)或多个64kbit/s(56kbit/s)的信号转换为线路编码或从线路编码转换过来的物理实体,信号从那里进分用器和出复用器。虽然在图2中对每个复用器/分用器对示出了这样个单元,但实际上·个网路接口可能支持许多逻辑端口。6.2.2端口
端口是…个可以支持一个音频或视听终端的逻辑实体,它与单个复用器和分用器相联系。分用器
网路接口
复用器
呼叫控制
呼叫控制
处理器
重复n
分用器
网路接口
复用器
呼叫控制
图2多点控制设备
6.2.3分用器
音频处理单元
视频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
控制处理单元
进入分用器的信号由一个完全符合建议H.221的终端发送,因此,其工作类似于一个终端的接收端,即:
帧和复帧定位的恢复;
在适当的情况下,对多信道进行缓冲、同步和排序;一·提取BAS码并将其中些码送至控制处理器;一在适当的情况下,提取加密矢量并解密;一提取音频并送至音频处理器;210
提取视频并送至视频处理器;
提取数据并送至数据处理器。
YD/T 905—1997
在模式控制BAS和相关的音频、视频和数据之间应保持正确的定时关系。6.2.4音频处理单元(APU)
音频处理器从N个音频输入S:中通过切换、混合或对它们进行组合而配制出N个音频输山I:混合需要对s:解码成线性(PCM或模拟)而获得的线性信号S:求和,并将响应R;重新编码成适当的传输格式rj。bZxz.net
一个音频混合MCU通常的结果是向每个终端发送来自其他所有终端的信号之和。但是,随着包含在总和中的音频信号数目的增加,可能出现不需要的信号的累积(如回音和噪声),如果不采取附加的预防措施,最终将导致用户不可接受的业务降级。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待进·步研究。一些MCU可允许终端从混合功能中撤出井单独互连,用于秘密商谈,如果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数目限制为1,则MCU变成音频切换以取代音频混合。音频单元也可包含一个话音含成器或记录消息的存储器,能连接到混合单元或单独地连接到任何终端上如果视频信号切换而音频混合,则音频可能相对于视频有延时:为对此进行补偿,应缓冲视频使这个延时降至小于30ms。注意,所有符合建议H.242的MCU(见6.1条)应能接收PCM音频。如果视频信导和音频信号都混合,则视频可能相对于音频信号有延时,为对此进行补偿,应缓冲产频使这个延时降至<30ms。
6.2.5视频处理单元(VPU)
视频处理器能以完全类似于上述音频处理器的方式工作:可以向每个终端发送来自另一终端、在次视频切换中选定的单个视频信号;或者可以发送所有或部分其他视频信号的“混合”。在后种情况下,“混合”是这样一种形式:将几个画面按H.243所描述的多种可能格式之一在空域上复用成单慎复合画面。由于视频混合功能是一种复杂的处理,因此,最好采用视频切换这种方式。对于音频切换,视频的选择可以是自动的,这样当前的发言人(s的最大值)接收前一发言人的图像,而所有其他终端接收当前发言人的图像;在切换中混合进一个时间延时(典型值为2s),以避免由于咳嗽、碰话简等假声引起的过度频繁的画面变化。
如果具备主席控制,则可由主席控制根据哪个图像最合适而作出他自己的决定,从而直接控制视频切换。可以从个终端发出符号MCV(见建议H.230)以强制MCU广播其视频信号,该符号超越自动机制直到发出“取消MCV”T.120建议提供更复杂的控制规程。有关不同延时的注释见6.2.4。
6.2.6数据处理单元(DPU)
这个单元是可选的,当它存在时它包含图2中描述为“广播”和“MI.P”的两个功能或其中之,以下将进一步说明。
6.2.6.1数据广播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在任何一个时刻仅能接受个LSD和/或一个HSD,此后到达另-一输人端口的任何数据被视为无用。根据连接的终端接收这种数据的能力(见H.243),数据被广播给由控制处理器确定的其他输出端口。数据不返回给发送者。6.2.6.2MLP数据处理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处理器用于处理T.120系列建议所规定的多层协议,并实施下述种或多种功能(见建议T.122.T.123,T.125,T.124等)。根据T.122/T.125的电信息业务信息的处理;-根据T.124和T.128(T.AVC)的会议控制信号(请求/授予发言权、主席令牌控制、音频/视频切换)的传输。
注:如H.243所述,MLP数据处理器也能够处理H.224所述的单工数据协议。如果是这种情况应在会议SC:M中211
山现适尚的能力码。
6.2.7控制处理单元(CPU)
YD/T905--1997
控制处理器负责确定传送到每个复用器用以向外传输的音频、视频、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正确路由、混合/切换、格式和定时:它还涉及会议控制功能的处理。6.2.7.1输入BAS命令
根据输人BAS命令,CPU保证音频、视频和数据处理器的正确比特率分配;保证正确的音频解码算法用门音频混合器的每个输人;保证任何输人数据在适当时送往广播单元或MLP处理器。6.2.7.2输出BAS命令
CPU保证正确的音频编码算法用于音频混合器的每个输出,并保证在每种情况下已实施了所希望的切换或求和保证已对VPU的每个输出执行所希望的纫换(或视频信号的合)。它在切换发送给这些终端的视频之前的.个设定时刻向所有相关终端发送VCF(见建议H.230),并向-个其视频要发送给另-终端的终端发送VCU;该规程在H.243中描述。CPU根据连接的终端所表明的能力(见建议H.243)而切换输出流的模式,以调节音频、视频和数据的适当组合。发送MCC,MCS,MCN命令以影响来自连接的主终端的适当模式传输,从而使音频、视频和数据在所有主端口占据相同的容量。见H.243。6.2.7.3输入BAS能力
来白所有N个终端的能力码都被存储起来;每当-个终端发出个新的能力集,它就完全取代前能力集(例外:作为…种保护措施,加密能力不能通过发送一个省略该值的新能力集来取消)。6.2.7.4输出BAS能力
发送到N个端口中的各个端口上的值根据建议H.243和建议H.242而确定。6.2.7.5会议控制处理
会议控制功能包括发送视频信号的选择(除了通过语音激励)、发送音频信号的选择、数据令牌和数据传输的管理、终端和MCU编号的分配、标识信息的管理、终端的增加和撤除等等。6.2.8复用器
复用器根据建议H.221在输出信道上建立起·种顿结构,并向其中装人来自CPU的BAS值及APU、VPU和DPU的输出。
7多点配置
星型:所有终端连接到单个MCU上;所有主终端在相同的有效比特率上连接,比特率可以是64kbit/s或最高到1920kbit/s的多个64kbit/s(或H.221附录A中规定的速率);次终端可以在个更低的速率上连接。
铃型:终端连接到一个或两个MCU上,MCU自身以与主终端相同的有效速率互连。MCU星型:3个或多个MCU以星状配置连接起来,每个MCU上连接有终端,MCU以能使其转移速率与各MCU和主终端间的转移速率在同一水平上的比特率互连,个3个MCU的链是MCU星的种退化情形,因此也包括在其规定之中。分层配置:MCU星是一种两级分层配置;通过在星的外围增加更多的MCU可形成更高级的配置,如图3所示。
呼叫建立配置:建立多点呼叫的带外安排在建议H.200/AV.420中描述。一些带内规定在H.243中描述。
8多点控制设备特性和分类
8.1·致性
欲与符合建议H.221/H.230和H.242的终端·-起使用的MCU自身应符合这些建议以及建议212
H.243所规定的规程。
8.2MCU的分类
YD/T 905-
图3MCU分层配置
根据本标准条款内提供的多种不同选项,可设想到种类广泛的MCU,表1列出了MCU可能具有的各种属性和参数,MCU根据它们来进行分类;制造商应说明单元所具有的所有属性及激活它们的条件。多数属性值本身不是强制性的,但在提供它们时,就应强制性地符合建议H.243。在表1左列中编号的这些属性在8.3和8.4中详细说明,按照索引号来前后对照。MCU的属性应达到能处理欲与之起使用的终端信号的程度。
8.3MCU的BAS能力概要
注:本条涉及MCU的内部能力(在任何时刻向一个特定终端声明的BAS能力通常应考虑到所连接终端的能力见建议H.243);这些是MCU和任何软件选择(自动或通过人工介人而做出)的物理属性的功能。1)音频:用于地区间工作的音频混合MCU应能编码和解码G.711A律和u律,也可选择性地处理C.722-64、G.722-56、G.722-48、G.728-见H.221的表A.1。音频切换MCU不解码任何音频信号;内部产生的消息可作为PCM发送,或适当情况下通过G.722或G.728发送(见表1的6,6. 1,6.2).
注:如果一个MCUI不具备A律和μ律解码、则位于另一地区的终端可能不能接入它。2)视频:一个MCU可能能够或者不能够处理视频。如果它采用视频切换,则尽管它不具有其自身的固有视频模式能力,但在确定MCU声明的能力时应考终端声明的建议H.221所规定的不同视频能力;但在一个视频混合MCU中,情况更为复杂(见表1的7,7.1)。3)转移速率:个MCU可以具有建议H.221所规定的任何能力值(见表1的5)。4)受限网路能力:当MCU连接到其B信道被有效地限制在力×56kbit/s(p=1~~6)的网路上时,或者当MCU连接到其128kbit/s或128kbit/s以上信道因考单端密度而受限的网路上时,该MCU应声明建议H.221和建议H.242中给出的能力值。用于和这种受限网路上的终端或MCU互通的所有MCU应具有响应这种符合H.221和建议H.242的适当受限命令和能力的能力(见表1的4.2)。
5)数据(除MLP):MCU可能能够或者不能够广播最高转移速率以内的数据,并可用建议H.221所定义的适当的能力码来表明(见表1的8.1)。213
YD/T 905—1997
6)MI.P:MCU可能能够或者不能够处理速率为最高转移速率以内的MLP,并可用建议H.221所定义的适当的能力码来表明(见表1的8.2,13.2),7)加密:见H.233/H.234(见表1的9)。8)MBE能力:一些多点功能有此要求(见建议H.243)(见表1的16)。9)非T.120主席控制能力:MCU可能能够或者不能够提供终端编号以及个终端控制视频切换、连接撤除等的手段(见建议H.243)(见表1的13.1)。例:
(a)-个简单的ISDNMCU可以完全拥有以下能力:(G.722-48+G.728,切换的视频,转移速率1B.2B和128,LSD直到6.4kbit/s)。(b)一个声像MCU可以是:(G.722-48,转移速率1B,LSD直到14.4kbit/s,Mi.P,MBE)(c)--个会议电视MCU可以是:(G.722-48,切换的视频,转移速率2B和H。,HSD64kbit/)8.4其他属性
1)端口和配置能力:一个实际的MCU设备可能能够处理几个同时进行的独立会议,伴有到终端和其他MCU的可能的连接数自的限制(见表1的1,23)。2)网路方面:个MCU可以设计成连接到各种类型的数字网路工,使用各种呼叫控制安排,包括对所有到某个给定会议的输人连接使用同一网路地址的可能性(见表1的4.1,13)。3)通信模式选择“选定通信模式”(见建议H.243)的选择方式以及将连接终端作为“主”终端还是“次”终端的最终处置存在着各种可能性(见表1的10,11)。4)终端标识:个MCU可能能够或者不能够为了识别而请求、接受和处理来自连接终端的字母数字串(见H.243,见表1的15)。5)级联:一个MCU能够与另个MCU一起操作而提供“级联”操作。每个会议的级联可限制到两个MCU,或者可扩展成“星型”配置,最终可扩展成多级分层配置。存在两种级联的机制:(a)固定速率(\简单”)(见表1的14.1)。(b)主/从操作,需要象终端编号这样的多种特征(见表1的14.2),9表\2列出的多点控制设备
表1列出了与一个多点控制设备相关的当前属性集以及确定属性的可能值,表1是用于引导用确定一个MCU能拥有什么属性,但它并不是全部的。以上给出了范围极广的可能的MCU属性和能力。为了清楚和方便,识别出·个较小的涉及范用是适当的,不需要任何关于其他一致的MCU在某种程度上不标准的暗示。应更确切地规定和理解这个小的范围,并使之适用于相当普遍的、采用可广泛提供而且不是高度专业化的终端的业务实施。表2列出的MCU具有些相对较少的选项。制造商可以在一个给定的产品中包含一种(或多种)所列类型,从而向客户保证在与其他厂家的设备一起使用时具有已知范围的性能;各种类型的“增强”也可包括在其中,其自身与现有建议相一致,但它与其他设备-起使用时的性能可能少一些可预测性,或者会在人机界面处出现复杂性问题。10终端要求和选项
所有终端应符合建议H.221、H.230和H.242的规定。所有要用于主席控制操作(见建议H.243)的终端应能发送BAS码,并能提供H.243的9.1所描述的其他功能。
YD/T 905
表1MCU的属性
能连接到单个MCU上的终端的最大数目单个MCU所能支持的同时进行(独立)的会议的最大数目
能连接到其他MCU上的端口的最大数目【如果非零,表明是否与上述(1)项相关)
每个端口上的网路接口(如果不相间,给出详细内容)受限网路能力
每个端口上可用的转移速率(如果不是完全相同,给出详细内容)
音频处理器
【混合/切换(给出详细内容)
“静默\端口上的噪音/回声抑制6.2
每个端口上的音频算法
视频处理器(运动图像)
切换/混合(给出详细内容)
数据处理器
数据广播功能,LSD
数据广播功能:HSD
MLP处理器
选取选定通信模式(SCM)的方法能处理次终端
呼叫建立规定
控制能力
终端编号
使用BAS 的简单主席控制
MIP设备【参照ITU-TT系列】
H.224(单工数据)
BRI、PRI、E1/T1/J1、ATM、其他··受限_请求、受限_P、受限.1、非受限建议H.221中的任何能力值
混合:自动或用户切换(见13.2)给出详细内容
是/否
是/否
是/否
否/是(详见下面)
自动切换(基于语音功率)/用户控制(见13.2),混合否/是+H.221的速率
否/是+H.221的速率
否/是+H.221的速率
不支持,支持(详细内容,算法等等)由制造商预置(给出值)
由操作者输入设备(给出范围)由用户设置(给出范围)(见13.2)根据连接终端自动设置(详细内容)是/否+详细内容
不保留/保留(+详细内容)
在所有端口自动应答(给出编号系统)操作者建立
是/否/是/否
否/是
H.221-LSD,H. 224.HSD.H. 224_MLP.H.224-sim是/否
14.1|固定速率(\简单\)
主/从
终端识别
MBE能力
YD/T 905
表1(完)
是/否
香/TCI/TCS
是/否
表2列出的MCU(表2的第部分)
单个MCL所能连接的终端的最大数目单个MCU所能支持的同时(独立)会议的最大数目能连接到其他MCU的端口的最大数月【如果非零,则表明是否与上述项(1)相关)
每个端门上的网路接口(如果不是完全相同,则给出详细内容)
受限网路能力
每个端口上可用的转移速率
音频处理器
混合/切换(给出详细内容)
“静默\端口上的噪音/同声抑制每个端口上的音频算法
视频处理器(运动图像)
切换/混合(给出详细内容)
数据处理器
数据广播功能,LSD
数据广播功能,HSD
MLP处理器
选取选定通信模式(SCM)的方法
仅能处理次终端的音频
呼叫建立规定
控制能力
MCU 的类型和值
最高到
最高到
终端的编号
使用BAS的简单主席控制
MLP设备
H.224(单工数据)
终端识别
MBE能力
YD/T 905—1997
表2(续)
MCU的类型和值
意味着当设置为如所列出的类型工作时,如果出现这些功能,则它们是无效的没有表项的地方,实施者可随意使用适当的选项表2列出的MCU(表2的第二部分)属
单个MCU所能连接的终端的最大数目单个MCU所能支持的同时(独立)会议的最大数目能连接到其他MCU的端口的最大数目【如果非零,则表明上述项(1)是否相关】
每个端口上的网路接口(如果不是完全相同,则给出详细内容)受限网络能力
每个端口上可用的转移速率
音频处理器
混合/切换(给出详细内容)
“静默”端口上的噪音/回声抑制每个端口上的音频算法
视频处理器(运动图像)
切换/混合(给出详细内容)
数据处理器
数据广播功能,LSD
数据广播功能,HSD
MLP处理器
选取选定的命令模式(SCM)的方法仅能处理次终端的音频
呼叫建立规定
MCU的类型和值
G.722+ G.711G.722 +G.7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YD/T2068.3-2010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多媒体广播系统(TD-MBMS)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3部分:基于 CORBA 技术的网络资源模型设计
- YD/T681-1994 通信用直流一直流变换设备质量分等标准
- YD/T1428.3-2005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CAMEL应用部分(CAP)测试方法(CAMEL3) 第3部分:业务交换点(SSP)分组域(PS)
- YD/T5070-2005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 YD/T2245-2011 域名注册系统安全防护要求
- YD/T5152-2007 光缆进线室验收规定
- YD/T679-1994 程控机电制用户线路集中器质量分等标准
- YD/T1469-2006 用于 IP 网络的 Diameter 基础协议技术要求
- YD/T950-2008 电信中心内通信设备的过电压过电流抗力要求及试验方法
- YD/T1876-2009 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 高速分组数据(HRPD)(第二阶段)空中接口信令一致性
- YD/T1889-2009 手柄电话助听器耦合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 YD/T2411-2012 WCDMA 双卡双通数字移动通信终端技术要求
- YD/T1970.6-2009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 第6部分:发电机组系统
- YD/T1529-2006 光纤线路自动切换保护装置技术条件
- YD/T1340.2-2005 认证、授权、计费(AAA)服务器认证计费接口技术要求 第二部分:宽带网络接入服务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