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 >>
- YS/T 419-2000 铝及铝合金杯突试验方法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 铝及铝合金杯突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9:04:38
- YS/T419-2000
- 现行
标准号:
YS/T 419-2000
标准名称:
铝及铝合金杯突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0-03-29 -
实施日期:
2000-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84.16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 标 准规 定了测定铝及铝合金板、带、箔材杯突值(7E)的杯突试验方法.用来检验材料在拉胀成形时的塑性变形性能。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为0. 1-3. 0 mm的铝及铝合金板、带、箔材. YS/T 419-2000 铝及铝合金杯突试验方法 YS/T419-2000

部分标准内容:
YS/T419—2000
由于GB/T4156一1984《金属杯突试验法》满足不了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需要,因而根据错加工产品的特点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西南铝加工厂起草。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志青。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解释。本标准的首次发布日期为2000年3月29日。218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铝及铝合金林突试验方法
YS/T 419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铝及铝合金板、带、箔材杯突值(IE)的杯突试验方法.用来检验材料在拉胀成形时的塑性变形性能。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为0.1~~3.0mm的铝及铝合金板、带、箔材。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JB/T7408--1994杯突试验机技术条件3符号、名称及单位
本标准所用符号、名称及单位见表1。表1
4试验原理
试样厚度
圆片形试样直径
条形试样宽度或方形试样边长
凸模球形头部直径
凹模孔径
压边圈孔径
模具圆角半径
杯突值
用头部为规定尺寸球形的凸模,将夹紧在凹模与压边间的试样压人凹模内,直至出现穿透试样厚度的製缝为止。测量凸模顶端压入试样的深度作为杯突值,用以反映材料在拉胀成形时的塑性变形性能。单位为毫米,常用符号IE表示。5试验装置
5.1试验机及所用模具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B/T7408-1994规定;试验机应具备测量杯突深度的标尺,其最小分度值为0.1mm。
5.2试验机应对试样提供大约10kN以上的夹紧力,并具有夹紧力值的指示器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2000-03-29批准2000-10-01实施
YS/T419—2000
5.3试样厚度0.1~2.0mm时使用图1(a)的模具。试样厚度2.0mm~3.0mm时应采用图1b)的模具。模具规格见表2。
试样厚度α
0. 1 ~~2. 0
>2. 0~3. 0
6试样
凸模头部直径D
压边圈
凹模孔径D1
图1(a)
压边圈
图1(b)
压边圈孔径
6.1试样可采用圆形、方形或条形试样。对厚度为0.1~2.0mm的材料,试样的D或B,应不小于70 mm;对厚度>2.0~3.0 mm的材料,试样的D。或B。应不小于75mm。6.2制成的试样应平整,无擦、划伤,边部无毛刺,不扭曲。试样应从平整的材料上切取,在卷材或其他材料上切取的试样,在试验前不应进行矫平。220)
7试验
7.1测量试样厚度,精确到0.01mm。—2000
YS/T 419-
7.2根据试样厚度,按表2选取模具,并安装。7.3在凸模头部或与凸模头部接触的试样表面涂上润滑脂。润滑-般应采用锥人度在265295(单位1/10 mm)范围内的润滑脂,润滑脂不含颗粒杂质,无腐蚀性。7.4将试样放在凹模与压边圈之间。对于厚度为0.1~2.0mm的试样,应使压痕中心与试样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0mm,当用条形试样时两个相邻压痕中心间的距离不小于90mm;对于厚度为>2.0~3.0mm的试样应使压痕中心至试样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5mm,当用条形试样时两个相邻压痕中心间的距离不小于150mm。
7.5夹紧试样,调节夹紧力约为10kN,这时凸模起始位置刚好与试样表面接触。7.6在无冲击情况下,进行杯突试验。凸模前进速度-般控制在5~20mm/min之间,当接近试样破裂时,应将速度降低,以便正确地确定穿透裂缝出现的瞬间并及时停止凸模前进。7.7裂缝开始穿透试样厚度时立即停止试验,这时显示的凸模位移量即所测杯突值。7.8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试验在10~35℃的室温下进行。8试验结果的处理
每种材料应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该材料的杯突值,杯突值IE应精确到0.1mm。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述内容:
a)本标准编号:
b)试样厚度及尺寸;
c)采用的润滑脂;
d)IE值;
e)试样名称和编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由于GB/T4156一1984《金属杯突试验法》满足不了铝及铝合金加工产品的需要,因而根据错加工产品的特点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西南铝加工厂起草。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志青。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解释。本标准的首次发布日期为2000年3月29日。218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铝及铝合金林突试验方法
YS/T 419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铝及铝合金板、带、箔材杯突值(IE)的杯突试验方法.用来检验材料在拉胀成形时的塑性变形性能。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为0.1~~3.0mm的铝及铝合金板、带、箔材。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JB/T7408--1994杯突试验机技术条件3符号、名称及单位
本标准所用符号、名称及单位见表1。表1
4试验原理
试样厚度
圆片形试样直径
条形试样宽度或方形试样边长
凸模球形头部直径
凹模孔径
压边圈孔径
模具圆角半径
杯突值
用头部为规定尺寸球形的凸模,将夹紧在凹模与压边间的试样压人凹模内,直至出现穿透试样厚度的製缝为止。测量凸模顶端压入试样的深度作为杯突值,用以反映材料在拉胀成形时的塑性变形性能。单位为毫米,常用符号IE表示。5试验装置
5.1试验机及所用模具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B/T7408-1994规定;试验机应具备测量杯突深度的标尺,其最小分度值为0.1mm。
5.2试验机应对试样提供大约10kN以上的夹紧力,并具有夹紧力值的指示器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2000-03-29批准2000-10-01实施
YS/T419—2000
5.3试样厚度0.1~2.0mm时使用图1(a)的模具。试样厚度2.0mm~3.0mm时应采用图1b)的模具。模具规格见表2。
试样厚度α
0. 1 ~~2. 0
>2. 0~3. 0
6试样
凸模头部直径D
压边圈
凹模孔径D1
图1(a)
压边圈
图1(b)
压边圈孔径
6.1试样可采用圆形、方形或条形试样。对厚度为0.1~2.0mm的材料,试样的D或B,应不小于70 mm;对厚度>2.0~3.0 mm的材料,试样的D。或B。应不小于75mm。6.2制成的试样应平整,无擦、划伤,边部无毛刺,不扭曲。试样应从平整的材料上切取,在卷材或其他材料上切取的试样,在试验前不应进行矫平。220)
7试验
7.1测量试样厚度,精确到0.01mm。—2000
YS/T 419-
7.2根据试样厚度,按表2选取模具,并安装。7.3在凸模头部或与凸模头部接触的试样表面涂上润滑脂。润滑-般应采用锥人度在265295(单位1/10 mm)范围内的润滑脂,润滑脂不含颗粒杂质,无腐蚀性。7.4将试样放在凹模与压边圈之间。对于厚度为0.1~2.0mm的试样,应使压痕中心与试样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0mm,当用条形试样时两个相邻压痕中心间的距离不小于90mm;对于厚度为>2.0~3.0mm的试样应使压痕中心至试样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5mm,当用条形试样时两个相邻压痕中心间的距离不小于150mm。
7.5夹紧试样,调节夹紧力约为10kN,这时凸模起始位置刚好与试样表面接触。7.6在无冲击情况下,进行杯突试验。凸模前进速度-般控制在5~20mm/min之间,当接近试样破裂时,应将速度降低,以便正确地确定穿透裂缝出现的瞬间并及时停止凸模前进。7.7裂缝开始穿透试样厚度时立即停止试验,这时显示的凸模位移量即所测杯突值。7.8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试验在10~35℃的室温下进行。8试验结果的处理
每种材料应测三次,取平均值作为该材料的杯突值,杯突值IE应精确到0.1mm。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述内容:
a)本标准编号:
b)试样厚度及尺寸;
c)采用的润滑脂;
d)IE值;
e)试样名称和编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标准计划
- YS/T62.4-2005 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第四部分 阴极糊
- YS/T62.3-2005 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第3部分 预焙阳极
- YS/T360.5-2011 钛铁矿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二氧化硅量的测定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
- YS/T62.2-2005 铝用炭素材料取样方法 第2部分 侧部炭块
- YS/T712-2009 手机电池壳用铝合金板、带材
- YS/T250-1994 核级碳化硼粉技术条件
- YS/T254.5-1994 铍精矿-绿柱石化学分析方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量
- YS/T691-2009 氟化镁
- YS/T820.8-2012 红土镍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二氧化硅量的测定 氟硅酸钾滴定法
- YS/T13-2007 高纯四氯化锗
- YS/T254.2-1994 铍精矿-绿柱石化学分析方法 EDTA容量法测定三氧化二铁量
- YS/T262-1994 绿柱石精矿
- YS/T568.2-2006 氧化锆 氧化铪中铁量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
- YS/T569.1-2006 铊中铜量的测定(三氯甲烷萃取铜试剂吸光光度法)
- YS/T568.7-2006 氧化锆 氧化铪中磷量的测定(锑盐-抗坏血酸钼蓝吸光光度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