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1005-1999 VSAT系统与基于X.25规程的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连接

【通信行业标准(YD)】 VSAT系统与基于X.25规程的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连接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10:29:06
- YD/T1005-1999
- 现行
标准号:
YD/T 1005-1999
标准名称:
VSAT系统与基于X.25规程的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连接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9-02-23 -
实施日期:
1999-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56.78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等同采用ITU-T建议 X.361(1996年10月版)英文版。 本标准应用于VSAT系统实现的专用网。本标准描述了以VSAT系统实现的专用网与PSPDN的互连,这种互连是通过X.25协议并同时符合与关于X.25/X.75分组交换性能的X.130系列性能建议兼容的服务质量(QOS)等级的规范。 YD/T 1005-1999 VSAT系统与基于X.25规程的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连接 YD/T1005-1999

部分标准内容:
YD/T1005—1999
本标准等同采用ITU-T建议X.361(1996年10月版)英文版。本标准适用于以VSAT系统实现的专用网。本标准描述了以VSAT系统实现的专用网与PSPDN的互连,这种互连通过X.25协议并符合与关于X:25/X.7.5分组交换性能的X.130系列性能建议兼容的服务质量(QOS)等级的规范。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邮电大学负资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柏铭、黄韶华。1586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VSAT系统与基于X.25规程
的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连接
Connection of VSAT systems with packet-switchedpublic data networks based on X. 25 proceduresYD/T 1005—1999
idt ITU-T X. 361: 1996
本标准描述VSAT系统[作为专用数据网(PvtDN)运行的]与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互连的要求,以提供按GB/T11590(ITU-T建议X.2)第3章所规定的数据传输业务。VSAT系统也可以利用其他方案与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连接。在这样条件下的互连均不包括在本标准内。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1590公用数据网与ISDN网的国际数据传输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eqvITU-T建议X.2(1996))
GB/T11595用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网上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idtITU-T建议X.25(1996))YD/T859—1996公用数据网提供国际分组交换业务服务速度(时延和通过量)的性能值(idtCCITT建议X.135(1992))
YD/T 857--1996
公用数据网提供国际分组交换业务时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性能值(idtCCITT建议X.1361992))
YD/T858--1996公用数据网提供国际分组交换业务时的可用性性能值(idtCCITT建议X.137(1992))
ITU-T 建议 X.32(1996)
用分组方式工作并经公用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人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
在PSPDN和基于X.25规程的专用PSDN之间的接口以及增强定义ITU-T建议X,35(1993)
在 PSPDN中所提供的网关功能
公用数据网的国际编号方案
ITU-T建议X.121(1996)
CCITT 建议X.134(1992)
CCITT 建议 X.138(1992)
区段边界和分组层参考事件:定义分组交换性能参数的基础公用数据网提供国际分组交换业务时的性能值的测量CCITT 建议 X.139(1992)2
公用数据网提供国际分组交换业务时测量性能值用的回波、落地、发生器以及测试DTE
ITU-T建议X.213(1995)ISO/IEC8348:1996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服务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惠产业部1999-02-23批准1999-07-01实施
YD/T 1005-1999
ITU-T建议X.223(1993)
使用X.25为ITU-T应用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ITU-T 建议X.327(1993)
3缩略语
ISDN :
4互连方案
4.1概述
二一十进制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PSPDN)和为提供数据传输业务的专用数据网之间互通的一般配置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断开方式
数据网标识码
数据终端设备
慎检验序列
恢拒绝方式响应
综合业务数字网
平衡型链路接人规程
网络终端号
开放系统互连
专用网标识码
分组交换数据网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
永久虚电路
专用数据网
置异步平衡方式
甚基小天线地球站(用甚小孔径天线经卫星通信的终端)VSAT系统被认为是作为实现专用数据网(PvtDN)的一种特定形式。这种PvtDN类型是建议X.327所包含的网络的特定类型。在PSPDN看来,与其连接的VSATDTE应为标准的X.25DTE,PSPDN不用考虑也不需了解VSAT 系统。
以下对由VSAT系统全部单元的集合所构成的这种PvtDN称为VSAT网。4.2定义
在图1和图2所示的连接中对下列单元进行标识:1)应用(A)通过端到端协议被此对话,该协议已超出本标准范围。2)在DTE(B)上运行的应用必须对远程VSAT(D)提供一个本地接口。此接口不属于标准化的内容。然而,在附录A中规定的有关连接质量的准则是以此接口满足建议X.25这一假设为基础的。3)远程VSAT提供一个适合的接口(C)。4)远程VSAT站(D)提供该卫星范围内的通信。实现卫星通信的方法及VSAT网的内部协议已超出本标准范围。卫星链路上的第2层和第3层可以不同于PSPDN接口和DTE-B接口的第2层和第3层。
5)星状网情况下的集线器(HUB)站(E)。这个HUB是所有远程VSAT籍以通信的中心站。注:单元(D)和(E)可以驻留于同一物理设备中。6)VSAT网和 PSPDN之间的接口。这是在VSAT网一侧的DTE(F),它可以在HUB 上实现,或1588
者在任何远程VSAT站上实现。
YD/T1005-—1999
7)PSPDN的DCE。这些是把X.25接口提供给PSPDN的用户连接点。它们出现在连接到VSAT网的接口上,也出现在连接到PSPDN的用户接口上。8)这是一般的PSPDN,它可以由若于个国内区段和可能的国际区段组成。这些区段在建议X.134中规定,而它们的服务质量则在建议X135、X.136和X.137中规定,其中还提供了最坏情况下的值。9)运行对应应用的连接到PSPDN的用户的远程DTE(I)。1O)VSAT网和PSPDN之间的存储转发网关。这个单元负责将收到的或者来自远程DTE(B)、DTE(I)的消息传递给它们的对方。4.3互连方案
在VSAT网内部可设想两种连接方案:实时直接连接方案和存储转发方案。(1)实时直接连接方案
实时直接连接方案见图1。在这个方案中,在由诸VSAT站中的一个站服务的应用和由连接到PSPDN的一个DTE服务的应用之间建立实时连接。PSPDN上的交换虚电路(SVC)或永久虚电路(PVC)延伸到整个VSAT网。考邀了VSAT网上两种连接类型:一适用于网状网的单跳程连接,即允许在远程VSAT之间直接通信的那些连接。这种连接类型对于PSPDN的接口只在HUB处实现的星状网也是适合的。按图1标识出下列两条路径:A2-B-C-D1-S-D2-→F2G3-→G4→I2-→A3A2→B-→C-+DI→S-→D3→E-→F1-→G1-G2→I1-A1-适用于垦状VSAT网的双跳程连接。这种星状网在远程VSAT上实现DTE对PSPDN的接口。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通信均经过HUB选定路径,因此需要两个卫星跳程。按图1标识出下述路径:A2-→B-C→D1→S→D3→E→D3→S-→D2→F2→G3→G4-→I2→A3AAPPL
VSAT网
R1:在 DTE(B)一DCE(C)接口上的比特率R2:在DTE(F)—DCE(G)接口上的比特率R
图1实时直接连接方案
(2)存储转发方案
(H)PSPDN
存储转发方案见图2。在这个方案中,发往或来自远程DTE(B)的传递是跨越VSAT网到通过1589
YD/T1005-1999
DTE(F)接到PSPDN的存储转发网关(J)来完成的。来自或发往远程DTE(I)的传递是由网关经过PSPDN作为单独的事务处理进行的。此方法在远程DTE(B)和远程DTE(I)之间没有实时交互。网关功能可以体现在低功能层或高功能层上的协议转换。这样的转换已超出本标准范围。从PSPDN的观点而言,该连接是用驻留在网关中的应用来完成的。就这一点而论,由PSPDN提供的服务及其服务质量丝毫不受VSAT网的影响。对于 PSPDN,连接到存储转发网关的DTE(F)不应为寻址目的引入特殊要求。这种存储转发网关的功能被认为是由用户规定的协议的一部分,所以已超出本标准范围。存储转发
存储转发
5接口要求
VSAT网
图2存储转发网关方案
(H)PSPDN
由VSAT网连接PSPDN所提供的接口R2,对于专线接入应遵守建议X.25,对于交换接人应遵守建议X.32。
附录V/X.25为在X.25链路上适当选摔参设定提供准则,以便在往返时延长的信道(卫星电路)上传输时使1
链略效率达到最高,
2为使PSPDN上的各DTE能寻址VSAT网上的各终端,VSATDTE的编号应按照建议X.121规定。附录B/X,121给出了专用网标识码的使用准期,以便专用分组交换数据网上各终端的编号和(或)标识能与公用网编号方案相协调。
3建议 X.35\在 PSPDN 和基于 X.25 规程的专用 PSDN 之间的接口以及增强定义在 PSPDN 中所提供的网关功能还规定了可以在PSPDN中提供的网关功能,以便PSPDN和专用PSDN之间互通。建议X.35规定的功能集可以要求在VSATDTE(F)和HUB站内实现。5.1第1层
在VSAT网DTE和PSPDN之间的物理接口按照建议 X.25或建议X.32中的规定。5.2第2层
5.2.1LAPB建立
建议X.25描述了可能的链路建立的各种方法。VSAT网应遵守根据建议X.25规定的链路建立方法。在交换接人的情况下还应使用建议X,32的第2层地址分配规程。1590
5.2.2无效信息懒
YD/T1005—1999
VSATDTE对>N1bit的信息顿可能会遇到两种不同的反应,此处N1如在建议X.25中所描述的。PSPDNDCE可以发送P/F比特置1的顿拒绝,或者可以舍弃该恢。这将取决于对所含差错的解释,以及在检测出超长恢时是否要等待接收FCS(检验序列)。因而,VSATDTE应:1)按建议X.25因舍弃而正确处理定时器恢复;2)按建议X.25正确处理P/F比特置1的FRMR顿。5.2.3未经请求的啊应
DM(断开方式)响应可由DCE或DTE用来向另一方请求链路建立。对此请求的反应在建议X.25中规定。对其他的未经请求的诸响应作出若干种反应。因而,VSATDTE应:1)有能力处理所要求连接的PSPDNDCE的反应;2)对未经请求的响应的反应可以用SABM(置异步平衡方式)顿,SABME(置异步平衡扩展方式)懒或SM(遣方式)顿使链路复位,或者用DM懒请求DCE起始链路建立。5.3第3层
从 VSAT网DTE到PSPDN的接口发生在PSPDN的专用X.25端口上。从 VSAT网到PSPDN的接人,按照建议X。32的规定可以发生在交换连接上。5.3.1呼叫分组类型
VSATDTE应按照建议X.25的规定使用呼叫分组类型。这可能要进行对5.6节提到的某种设施的协商,而这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VSATDTE应避免使用那些设施。5.3.2重新启动处理
VSATDTE应按照建议X.25的规定处理重新启动分组。5.3.3复位处理
VSAT DTE应按照建议 X.25的规定以与 PSPDN可兼容的方式来处理复位分组。5.3.4永久避电路
在PSPDN内,从一个DTE上的逻辑信道到另一个DTE上的逻辑信道的X.25永久虚电路(PVC)的分配是由PSPDN的操作员来完成的。虽然并不要求VSAT系统支持PVC,但如果需要支持的话,则对所要求的目的地VSATDTE上的逻辑信道PVC的分配必须由VSAT网操作员来完成。X.25PVC总是处于数据传送状态,除非它实际处于复位过程中。PVC上不允许传送呼叫分组,因此从PSPDN到VSATDTE的远程VSAT地址应在数据分组内被传递。然而,任何这样的机制已超出本标准范围。
5.3.5分组分段和重新组装
X.25流量控制参数(即分组长度和窗口尺寸)影响PSPDN上的通过量效率。因为VSATDTE任何一侧上的协议都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不会直接影响VSAT网的性能。但是分组分段或重新组装可以在VSAT DTE内部执行,以便使接口的任何一侧或两侧的性能达到最佳。5.4OSI网络层服务
附录G/X.25规定了要求提供OSI网络层服务的诸设施。当要求VSAT网传送这些设施时,则应在VSAT网内实现这些设施。
、如果要求VSAT网传送网络层服务业务量,而假定PSPDN没有支持它的能力,则VSATDTE应按照ISO/IEC8878中的规定执行依赖于子网的会聚协议。5.5寻址信息
由PSPDNDTE寻址特定的远程VSATDTE,有儿种任选的方法。它们是;一使用地址扩展设施;
一使用子地址十进制数;
使用 PNIC。
YD/T1005—1999
选择哪一种将取决于DTE的应用、PSPDN能力以及VSAT网。由VSATDTE寻址PSPDNDTE的方法(即由VSAT网上的终端向公用网内进行呼叫)应遵循建议X.25(参阅5.2.1/X.25)。
5.5.1扩展地址设施
被叫地址扩展设施在附录G/X.25中规定。在呼叫请求分组的设施字段中允许包括多达40位十进制数。
当PSPDN呼叫时,VSATDTE(F)的X.121地址包含在呼叫请求分组的地址码组中。任何远程VSATDTE(B)的子地址均在被叫地址扩展参数字段中传递。地址应按ITU-T建议X.213|ISO/IEC8348的附录A的规定进行编码。5.5.2子地址十进制数的使用
X.121地址标识VSAT网对PSPDN的实际附接点。X.121地址最大为14位十进制数,即4位十进制数数据网标识码(DNIC)加上多达1O位十进制数网络终端号(NIN),或者3位十进制数数据国家代码(DCC)加上多达11位十进制数网络号(NN)。被叫DTE的X.121号码在呼叫请求分组的被叫地址字段中携带。由于某些PSPDN可以使用少于10位十进制数来指定网络终端号,若干个“子地址”十进制数可以在被叫地址字段中携带。子地址十进制数附加在X.121地址上,并且将按建议X.25的规定进行BCD编码。
为了寻址远程终端,可以将远程VSATDTE(B)子地址作为VSATDTE(F)的被叫地址字段的一部分进行编码。
1大多数PSPDN有能力至少传送附加在被叫X.121地址上的两位子地址十进制数,可用作子享址的十进制数的位数取决于与VSAT附接的PSPDN。子地址的十进制数通常将由公用网透明地传递。2两位子地址十进制数允许在VSAT网上寻址多达100个终端。如果该VSAT网超过100个终端,而且只有两位子地址十进制数可用,则建议使用专用网标识码(PNIC)构成VSAT网的终端号。在PSPDN不支持PNIC能力的情况下,将必须把附加的国内号码分配给VSATDTE(F),热后要求VSATDTE(F)对该地址译码从而确定远程VSAT DTE(B)的地址。
3如果使用多个国内号码来标识VSATDTE(F)的附接点,则它们不应形成寻线组的一部分,或者VSATDTE(F)将不能正确确定所要求的VSAT DTE(B)的地址。5.5.3专用网标识码(PNIC)的使用附录B/X.121根据公用网编号计划对大型专用网进行编号提供专用网标识码(PNIC)的使用则。专用网上各个终端用有效的X.121地址标识。PNIC被指定给与PSPDN附接的特定专用网。PNIC是网络终端号的前几位十进制数。PNIC由多达6位十进制数组成,并标识专用网到PSPDN的附接点。有些网络具有可变长度PNIC以适应不同规模的专用网。6位十进制数的PNIC允许4位十进制数用于标识专用网上高达10000个终端。5位十进制数的PNIC允许5位十进制数用于标识专用网上高达100000个终端。
5.6设施信息
5.6.1X.2设施
VSATDTE应实现表5/X.2中规定的所有基本DTE设施。5.6.2端到端转接时延设施
这一设施在建议X.25中规定。如果PSPDN支持的话,则它可被用来通知大于通常转接时延的远程 DTE(I)。
1这一设施对要知道转接时延值并被连到PSPDN 的被叫 DTE(I)是有用的。2 这一设施对要固定转接时延的最大值的±叫 DTE(I)也是有用的。5.6.3DCE设施
YD/T1005—1999
表3/X.2规定了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任选用户设施。所有这些设施都是任选的,因为并不要求X.25DTE接受这些设施中的任何-一种。其中有些任选项标为基本项,这意味着所有的PSPDN应能提供这些服务。具有实现“基本”设施的VSAT网,当它向其DTE提供X.25DCE接口时就可以提供较大的互操作性。这就允许该VSAT为其DTE提供类似PSPDN的服务。5.6.4VSAT的特定设施
针对VSAT网的一些附加设施可以设想为:一选择性广播(小范围广播),消息向确定的远程VSAT群广播;由VSAT系统使用通过量级别协商设施和转接时延协商设施,使其内部资源最优化。实现这些设施的方法已超出本标准范围。1593
A1概述
YD/T1005---1999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连接质量准则
VSAT网与PSPDN网的双向连接将对所提供的整体质量有影响,因此VSAT网提供的连接区段应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
建议X.134、X,135、X.136和X.137提供了一套适用的参数和最坏情况下的极限值,它们也可用来定义VSAT网的服务质量参数。建议X.138和X,139规定了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性能值的测量技术。这些技术保证统计的一一致性和进行有意义的测量。由VSAT连接提供的服务速度性能参数(呼叫建立时延、数据分组传送时延、通过量和呼叫清除时延)的验证应按照建议X.138和X.139中规定的技术执行。注:建议X.135和X.139是以分组窗口尺寸为2来定义测量条件的,当X.25接口的第2和第3层通过卫星避明传输时,这是不够用的。
VSAT网受到与预先商定的PSPDN的用户子集的连通度限制时,例如通过调用闭合用户群设施,这样的VSAT网不需要考虑这些准则。VSAT只携带对时延不敏感的业务时可以不需要考虑这些准则。
A2VSAT性能参数定义的基础
A2.1区段边界
可用于VSAT网与PSPDN连接的连接区段和连接区段边界的定义是以第2章/X.134定义的原则为基础的,
应把VSAT网看作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这个连接区段被定义为位于下述两个接口之间:1)VSAT上的本地接口,就这些准则而言应按照建议X.25的规定。2)VSAT网和PSPDN之间的X.25接口,应按第5章的要求。这在图A1中示出,该图是图2/X.134的延伸。A2.2性能参数
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VSAT网)性能的定义应根据与性能相关的事件的出现进行。对于X.25接口而言那些事件应按照建议X.134的规定。期望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在两个区段边界之间转换那些事件,即远程终端的X.25接口上的呼叫请求分组变成为通向PSPDN的X.25接口上等效的呼叫请求分组,这同样适用于X.25第三层的其他分组。
时延性能参数和通过量参数用平均值和95%值来表示。平均值是各值分布的期望值:95%值则是不超过各值95%的值。
A2.3系统负荷
按照VSAT网的额定业务量负荷来定义性能要求。此负荷是VSAT网的特征:1)已建立的业务量的通过量。这应以每秒分组数及分组长度为单位来表示。2)呼叫处理负荷。它们应表示为每个单位时间(s,h)由系统处理的呼叫尝试次数和呼叫除尝试次数。
注:此参数定义待定。
A2.4系统运行条件
YD/T1005-—1999
按照VSAT网规定的运行条件尤其是规定的BER(误码率)来定义性能要求。A3时延性能
VSAT网应满足由A3.1至A3.3给出的总的时延要求。专用
接人电路
用户提供的区段
(VSAT系统)
接人电路
互通虚连接
国内区段
建议X。134的范围(图2/X.134)图A1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的边界标识对于这些要求的一致性验证应在下列综合条件下执行:1)VSAT按A2.3规定加载其额定业务量负荷。国际区段
2)VSAT网DTE到PSPDN一接口是经由用户服务所用的标准X.25线路接口连接到测试-DCE的。在测试中,远程VSAT对应的X.25端口是DCE端口。此DCE端口将连接到测试-DTE。测试-DCE和测试-DTE 可以是协议分析仪。3)X.25接口应不加载,即所有交换虚电路均应处于状态P1(准备就绪),而如果规定了永久虚电路,则它们可以不允许在接口上产生任何类型的业务量。4)接口特征应按如下规定:
顿层窗口尺寸为7;
分组层默认窗口尺寸为2;
一默认最大数据分组长度为128个八位组;所有数据分组应为满分组,即用户数据为128个八位组,D比特应置为0。
5)测试应在这样的配暨下进行,其中DTE接人电路段的传输时延在VSAT网内处于它的最大值。
1使用时业 Aloha 技术的 VSAT 网的时延性能已经确定,其典型负荷为 15%,第一次重复的平均重复时延为 2s,而以后的重复为 &s 。
2 对于采用其他技术的 VSAT 网,其时延性能待定。A3.1呼叫建立时延
A3.1.1说明
适用于本准则的呼叫建立时延应按照建议X.135中的规定。对按A2.1规定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适用的分组层参考事件列于表A1中。目标基于下列假设:1)额定业务量负荷按照A2.3中的规定;2)基本呼叫不要求建议X.25中规定的任何用户可选设施,不使用用户数据字段;3)链路层的运行既不符合忙状态(RNR),也不符合窗口关闭状态。在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内的呼叫建立时间是局限在该连接区段两个边界上呼叫建立时间之间的差1595
YD/T 1005—1999
值。跨越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的呼叫建立时间不应超过表A2给出的极限。表A1用于测量呼叫建立时延的分组层参考事件X.134分组层参考事件连接区段边界远程VSATX.251/F
主叫远程VSAT
远程VSATX.251/F
被叫远程VSAT
PSPDN-VSAT X. 25 1/F
主叫VSATDTE
PSPDN-VSAT X, 25 I/F
被叫VSAT DTE
统计值
平均(ms)
95%(ms)
分组事件开始
表 A2所要求的呼叫建立时间极限分组事件结束
用户提供的区段
2500+X
3500+X
X值由 X=400/R,(ms)给出,式中 Ri 以kbit/s 为单位,它是图 1和图 2中DTE(B)和 DCE(C)之间接入电路的数据传输比特率。A3.1.2验证
第1部分:从测试-DCE连接到某一特定VSAT的呼叫建立时延的验证(该测试-DCE模拟PSPDN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执行下列步骤:
1)测试-DCE在空闲逻辑信道上发送一呼叫请求分组,除了对寻址特定VSAT所必需的寻址设施外,在呼叫请求分组中不应包含任何用户设施。2)测试-DCE等待相应呼叫接通分组到来。3)测量从呼叫请求分组的起始到收到呼叫接通分组结束之间的时间作为总的呼叫建立时间Tc-cr。如果在测量期间收到任何不期望的分组层协议事件或任何不期望的链路层协议事件,则尝试新的测量。
用下列表达式估算X.135参数一一呼叫建立时延,即从Tccr中减去接人线上不相关的时延和测试设备中的时延;
Tcccr -[(Ler +Le) 8/Rz]d,(ms)式中:Lc-r为总呼叫建立时间,每次测量以ms为单位,L.为呼叫请求分组的长度,以八位组为单位;L为呼叫接通分组的长度,以八位组为单位:R2为图1和图2中DTE(F)和DCE(G)之间接人电路的数据传输比特率,以kbit/s为单位d。为测试-DCE和/或测试-DTE中的处理时延,以ms为单位。为使估算平均值和95%值有充分的把握,该测量应至少重复1000次。第2部分:从VSAT连接到测试-DCE的呼叫建立时延的验证。呼叫请求由测试-DTE来产生,此测试-DTE用VSAT-DCE连接VSAT。除了现在是由测试-DTE起始呼叫建立分组而测试-DCE作为响应部分外,测试过程应按验证中第1部分的规定。为使估算平均值和95%值有充分的把握,该测量应至少重复1000次。1596
A3.2数据分组转接时延
A3.2.1说明
YD/T 1005-—1999
适用于本准则的数据分组转接时延被定义为从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的个边界上数据分组引起分组层参考事件的瞬间起,直到在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的另一边界上同一数据分组引起另一分组层参考事件瞬间为止所经过的时间。适用的分组层参考事件见表A3中规定。表A3用于测量数据分组转接时延的分组层参考事件X.134分组层参考事件
连接区段边界
远程 VSAT X.25 1/F/PSPDN-VSAT X.25 I/FPSPDN-VSAT X.25 I/F 远程 VSAT X.25I/F分组事件开始/结束
10a(X.25)
在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中的数据分组转接时延不应超过表A4给出的极限。所有这些值均基于下列假设:
1)在忙小时内的额定业务量负荷按A2.3中的规定;2)用户数据字段长度为128个八位组;3)在DTE侧的链路层和分组层窗口是打开的。表A4所要求的数据分组转接时延极限统计值
平均(ms)
95%(ms)
用户提供的区段免费标准bzxz.net
1200+Y对于单程
2500+Y对于单程
Y值由Y一1088/R(ms)给出,式中R,是在图1和图2中DTE(B)和DCE(C)之间的PSPDN接人电路的传输比特率以kbit/s为单位。A3.2.2数据分组转接时延的验证跨越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的数据分组转换时延的验证,可由下列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来完成:1)测量回送分组的往返行程时延这种方法可应用于两个方向上的数据路径具有同样统计特性的系统。执行下列步骤:测试-DCE对VSAT-应用或测试-DTE中的回送功能进行呼叫;一从测试-DCE发送100个数据分组,并在收到各回送分组的同时测出事务处理时间Trtd。每次测量应遵循下列规定:
在测试-DCE接口上每一数据转接时间间隔,从起始发送数据分组开始至接收回送分组结束而终止:
在呼叫建立和最后事务处理时间终止之间的整个时间间隔没有出现非期望的分组层协议事件。
用下列表达式估算X.135参数一一分组转接时延:Trld/2—Lp- 8/R2—dp/2
式中Trd是测量的往返行程时延,以ms为单位;Lp是测试分组的长度;Rz是图 1 和图 2中 DTE(F)和DCE(G)之间接入电路的数据传输比特率,以kbit/s 为单位;d。是在测试-DCE和/或测试-DTE中的处理时延,以ms为单位。
此测量最少应重复10次。
2)测量产生和接收同一分组之间的时间差本方法包含测量在测试分组的产生和到达瞬间之间的绝对时间间隔。本方法适用于两个方向的数据路径可以不具有同样统计特性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测量应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应遵循下列过程:159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等同采用ITU-T建议X.361(1996年10月版)英文版。本标准适用于以VSAT系统实现的专用网。本标准描述了以VSAT系统实现的专用网与PSPDN的互连,这种互连通过X.25协议并符合与关于X:25/X.7.5分组交换性能的X.130系列性能建议兼容的服务质量(QOS)等级的规范。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邮电大学负资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柏铭、黄韶华。1586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VSAT系统与基于X.25规程
的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连接
Connection of VSAT systems with packet-switchedpublic data networks based on X. 25 proceduresYD/T 1005—1999
idt ITU-T X. 361: 1996
本标准描述VSAT系统[作为专用数据网(PvtDN)运行的]与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互连的要求,以提供按GB/T11590(ITU-T建议X.2)第3章所规定的数据传输业务。VSAT系统也可以利用其他方案与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连接。在这样条件下的互连均不包括在本标准内。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1590公用数据网与ISDN网的国际数据传输业务和任选用户设施(eqvITU-T建议X.2(1996))
GB/T11595用专用电路连接到公用数据网上的分组式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idtITU-T建议X.25(1996))YD/T859—1996公用数据网提供国际分组交换业务服务速度(时延和通过量)的性能值(idtCCITT建议X.135(1992))
YD/T 857--1996
公用数据网提供国际分组交换业务时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性能值(idtCCITT建议X.1361992))
YD/T858--1996公用数据网提供国际分组交换业务时的可用性性能值(idtCCITT建议X.137(1992))
ITU-T 建议 X.32(1996)
用分组方式工作并经公用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或电路交换公用数据网接人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
在PSPDN和基于X.25规程的专用PSDN之间的接口以及增强定义ITU-T建议X,35(1993)
在 PSPDN中所提供的网关功能
公用数据网的国际编号方案
ITU-T建议X.121(1996)
CCITT 建议X.134(1992)
CCITT 建议 X.138(1992)
区段边界和分组层参考事件:定义分组交换性能参数的基础公用数据网提供国际分组交换业务时的性能值的测量CCITT 建议 X.139(1992)2
公用数据网提供国际分组交换业务时测量性能值用的回波、落地、发生器以及测试DTE
ITU-T建议X.213(1995)ISO/IEC8348:1996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服务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惠产业部1999-02-23批准1999-07-01实施
YD/T 1005-1999
ITU-T建议X.223(1993)
使用X.25为ITU-T应用提供OSI连接方式网络服务ITU-T 建议X.327(1993)
3缩略语
ISDN :
4互连方案
4.1概述
二一十进制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PSPDN)和为提供数据传输业务的专用数据网之间互通的一般配置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断开方式
数据网标识码
数据终端设备
慎检验序列
恢拒绝方式响应
综合业务数字网
平衡型链路接人规程
网络终端号
开放系统互连
专用网标识码
分组交换数据网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
永久虚电路
专用数据网
置异步平衡方式
甚基小天线地球站(用甚小孔径天线经卫星通信的终端)VSAT系统被认为是作为实现专用数据网(PvtDN)的一种特定形式。这种PvtDN类型是建议X.327所包含的网络的特定类型。在PSPDN看来,与其连接的VSATDTE应为标准的X.25DTE,PSPDN不用考虑也不需了解VSAT 系统。
以下对由VSAT系统全部单元的集合所构成的这种PvtDN称为VSAT网。4.2定义
在图1和图2所示的连接中对下列单元进行标识:1)应用(A)通过端到端协议被此对话,该协议已超出本标准范围。2)在DTE(B)上运行的应用必须对远程VSAT(D)提供一个本地接口。此接口不属于标准化的内容。然而,在附录A中规定的有关连接质量的准则是以此接口满足建议X.25这一假设为基础的。3)远程VSAT提供一个适合的接口(C)。4)远程VSAT站(D)提供该卫星范围内的通信。实现卫星通信的方法及VSAT网的内部协议已超出本标准范围。卫星链路上的第2层和第3层可以不同于PSPDN接口和DTE-B接口的第2层和第3层。
5)星状网情况下的集线器(HUB)站(E)。这个HUB是所有远程VSAT籍以通信的中心站。注:单元(D)和(E)可以驻留于同一物理设备中。6)VSAT网和 PSPDN之间的接口。这是在VSAT网一侧的DTE(F),它可以在HUB 上实现,或1588
者在任何远程VSAT站上实现。
YD/T1005-—1999
7)PSPDN的DCE。这些是把X.25接口提供给PSPDN的用户连接点。它们出现在连接到VSAT网的接口上,也出现在连接到PSPDN的用户接口上。8)这是一般的PSPDN,它可以由若于个国内区段和可能的国际区段组成。这些区段在建议X.134中规定,而它们的服务质量则在建议X135、X.136和X.137中规定,其中还提供了最坏情况下的值。9)运行对应应用的连接到PSPDN的用户的远程DTE(I)。1O)VSAT网和PSPDN之间的存储转发网关。这个单元负责将收到的或者来自远程DTE(B)、DTE(I)的消息传递给它们的对方。4.3互连方案
在VSAT网内部可设想两种连接方案:实时直接连接方案和存储转发方案。(1)实时直接连接方案
实时直接连接方案见图1。在这个方案中,在由诸VSAT站中的一个站服务的应用和由连接到PSPDN的一个DTE服务的应用之间建立实时连接。PSPDN上的交换虚电路(SVC)或永久虚电路(PVC)延伸到整个VSAT网。考邀了VSAT网上两种连接类型:一适用于网状网的单跳程连接,即允许在远程VSAT之间直接通信的那些连接。这种连接类型对于PSPDN的接口只在HUB处实现的星状网也是适合的。按图1标识出下列两条路径:A2-B-C-D1-S-D2-→F2G3-→G4→I2-→A3A2→B-→C-+DI→S-→D3→E-→F1-→G1-G2→I1-A1-适用于垦状VSAT网的双跳程连接。这种星状网在远程VSAT上实现DTE对PSPDN的接口。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通信均经过HUB选定路径,因此需要两个卫星跳程。按图1标识出下述路径:A2-→B-C→D1→S→D3→E→D3→S-→D2→F2→G3→G4-→I2→A3AAPPL
VSAT网
R1:在 DTE(B)一DCE(C)接口上的比特率R2:在DTE(F)—DCE(G)接口上的比特率R
图1实时直接连接方案
(2)存储转发方案
(H)PSPDN
存储转发方案见图2。在这个方案中,发往或来自远程DTE(B)的传递是跨越VSAT网到通过1589
YD/T1005-1999
DTE(F)接到PSPDN的存储转发网关(J)来完成的。来自或发往远程DTE(I)的传递是由网关经过PSPDN作为单独的事务处理进行的。此方法在远程DTE(B)和远程DTE(I)之间没有实时交互。网关功能可以体现在低功能层或高功能层上的协议转换。这样的转换已超出本标准范围。从PSPDN的观点而言,该连接是用驻留在网关中的应用来完成的。就这一点而论,由PSPDN提供的服务及其服务质量丝毫不受VSAT网的影响。对于 PSPDN,连接到存储转发网关的DTE(F)不应为寻址目的引入特殊要求。这种存储转发网关的功能被认为是由用户规定的协议的一部分,所以已超出本标准范围。存储转发
存储转发
5接口要求
VSAT网
图2存储转发网关方案
(H)PSPDN
由VSAT网连接PSPDN所提供的接口R2,对于专线接入应遵守建议X.25,对于交换接人应遵守建议X.32。
附录V/X.25为在X.25链路上适当选摔参设定提供准则,以便在往返时延长的信道(卫星电路)上传输时使1
链略效率达到最高,
2为使PSPDN上的各DTE能寻址VSAT网上的各终端,VSATDTE的编号应按照建议X.121规定。附录B/X,121给出了专用网标识码的使用准期,以便专用分组交换数据网上各终端的编号和(或)标识能与公用网编号方案相协调。
3建议 X.35\在 PSPDN 和基于 X.25 规程的专用 PSDN 之间的接口以及增强定义在 PSPDN 中所提供的网关功能还规定了可以在PSPDN中提供的网关功能,以便PSPDN和专用PSDN之间互通。建议X.35规定的功能集可以要求在VSATDTE(F)和HUB站内实现。5.1第1层
在VSAT网DTE和PSPDN之间的物理接口按照建议 X.25或建议X.32中的规定。5.2第2层
5.2.1LAPB建立
建议X.25描述了可能的链路建立的各种方法。VSAT网应遵守根据建议X.25规定的链路建立方法。在交换接人的情况下还应使用建议X,32的第2层地址分配规程。1590
5.2.2无效信息懒
YD/T1005—1999
VSATDTE对>N1bit的信息顿可能会遇到两种不同的反应,此处N1如在建议X.25中所描述的。PSPDNDCE可以发送P/F比特置1的顿拒绝,或者可以舍弃该恢。这将取决于对所含差错的解释,以及在检测出超长恢时是否要等待接收FCS(检验序列)。因而,VSATDTE应:1)按建议X.25因舍弃而正确处理定时器恢复;2)按建议X.25正确处理P/F比特置1的FRMR顿。5.2.3未经请求的啊应
DM(断开方式)响应可由DCE或DTE用来向另一方请求链路建立。对此请求的反应在建议X.25中规定。对其他的未经请求的诸响应作出若干种反应。因而,VSATDTE应:1)有能力处理所要求连接的PSPDNDCE的反应;2)对未经请求的响应的反应可以用SABM(置异步平衡方式)顿,SABME(置异步平衡扩展方式)懒或SM(遣方式)顿使链路复位,或者用DM懒请求DCE起始链路建立。5.3第3层
从 VSAT网DTE到PSPDN的接口发生在PSPDN的专用X.25端口上。从 VSAT网到PSPDN的接人,按照建议X。32的规定可以发生在交换连接上。5.3.1呼叫分组类型
VSATDTE应按照建议X.25的规定使用呼叫分组类型。这可能要进行对5.6节提到的某种设施的协商,而这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VSATDTE应避免使用那些设施。5.3.2重新启动处理
VSATDTE应按照建议X.25的规定处理重新启动分组。5.3.3复位处理
VSAT DTE应按照建议 X.25的规定以与 PSPDN可兼容的方式来处理复位分组。5.3.4永久避电路
在PSPDN内,从一个DTE上的逻辑信道到另一个DTE上的逻辑信道的X.25永久虚电路(PVC)的分配是由PSPDN的操作员来完成的。虽然并不要求VSAT系统支持PVC,但如果需要支持的话,则对所要求的目的地VSATDTE上的逻辑信道PVC的分配必须由VSAT网操作员来完成。X.25PVC总是处于数据传送状态,除非它实际处于复位过程中。PVC上不允许传送呼叫分组,因此从PSPDN到VSATDTE的远程VSAT地址应在数据分组内被传递。然而,任何这样的机制已超出本标准范围。
5.3.5分组分段和重新组装
X.25流量控制参数(即分组长度和窗口尺寸)影响PSPDN上的通过量效率。因为VSATDTE任何一侧上的协议都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不会直接影响VSAT网的性能。但是分组分段或重新组装可以在VSAT DTE内部执行,以便使接口的任何一侧或两侧的性能达到最佳。5.4OSI网络层服务
附录G/X.25规定了要求提供OSI网络层服务的诸设施。当要求VSAT网传送这些设施时,则应在VSAT网内实现这些设施。
、如果要求VSAT网传送网络层服务业务量,而假定PSPDN没有支持它的能力,则VSATDTE应按照ISO/IEC8878中的规定执行依赖于子网的会聚协议。5.5寻址信息
由PSPDNDTE寻址特定的远程VSATDTE,有儿种任选的方法。它们是;一使用地址扩展设施;
一使用子地址十进制数;
使用 PNIC。
YD/T1005—1999
选择哪一种将取决于DTE的应用、PSPDN能力以及VSAT网。由VSATDTE寻址PSPDNDTE的方法(即由VSAT网上的终端向公用网内进行呼叫)应遵循建议X.25(参阅5.2.1/X.25)。
5.5.1扩展地址设施
被叫地址扩展设施在附录G/X.25中规定。在呼叫请求分组的设施字段中允许包括多达40位十进制数。
当PSPDN呼叫时,VSATDTE(F)的X.121地址包含在呼叫请求分组的地址码组中。任何远程VSATDTE(B)的子地址均在被叫地址扩展参数字段中传递。地址应按ITU-T建议X.213|ISO/IEC8348的附录A的规定进行编码。5.5.2子地址十进制数的使用
X.121地址标识VSAT网对PSPDN的实际附接点。X.121地址最大为14位十进制数,即4位十进制数数据网标识码(DNIC)加上多达1O位十进制数网络终端号(NIN),或者3位十进制数数据国家代码(DCC)加上多达11位十进制数网络号(NN)。被叫DTE的X.121号码在呼叫请求分组的被叫地址字段中携带。由于某些PSPDN可以使用少于10位十进制数来指定网络终端号,若干个“子地址”十进制数可以在被叫地址字段中携带。子地址十进制数附加在X.121地址上,并且将按建议X.25的规定进行BCD编码。
为了寻址远程终端,可以将远程VSATDTE(B)子地址作为VSATDTE(F)的被叫地址字段的一部分进行编码。
1大多数PSPDN有能力至少传送附加在被叫X.121地址上的两位子地址十进制数,可用作子享址的十进制数的位数取决于与VSAT附接的PSPDN。子地址的十进制数通常将由公用网透明地传递。2两位子地址十进制数允许在VSAT网上寻址多达100个终端。如果该VSAT网超过100个终端,而且只有两位子地址十进制数可用,则建议使用专用网标识码(PNIC)构成VSAT网的终端号。在PSPDN不支持PNIC能力的情况下,将必须把附加的国内号码分配给VSATDTE(F),热后要求VSATDTE(F)对该地址译码从而确定远程VSAT DTE(B)的地址。
3如果使用多个国内号码来标识VSATDTE(F)的附接点,则它们不应形成寻线组的一部分,或者VSATDTE(F)将不能正确确定所要求的VSAT DTE(B)的地址。5.5.3专用网标识码(PNIC)的使用附录B/X.121根据公用网编号计划对大型专用网进行编号提供专用网标识码(PNIC)的使用则。专用网上各个终端用有效的X.121地址标识。PNIC被指定给与PSPDN附接的特定专用网。PNIC是网络终端号的前几位十进制数。PNIC由多达6位十进制数组成,并标识专用网到PSPDN的附接点。有些网络具有可变长度PNIC以适应不同规模的专用网。6位十进制数的PNIC允许4位十进制数用于标识专用网上高达10000个终端。5位十进制数的PNIC允许5位十进制数用于标识专用网上高达100000个终端。
5.6设施信息
5.6.1X.2设施
VSATDTE应实现表5/X.2中规定的所有基本DTE设施。5.6.2端到端转接时延设施
这一设施在建议X.25中规定。如果PSPDN支持的话,则它可被用来通知大于通常转接时延的远程 DTE(I)。
1这一设施对要知道转接时延值并被连到PSPDN 的被叫 DTE(I)是有用的。2 这一设施对要固定转接时延的最大值的±叫 DTE(I)也是有用的。5.6.3DCE设施
YD/T1005—1999
表3/X.2规定了分组交换数据传输业务的任选用户设施。所有这些设施都是任选的,因为并不要求X.25DTE接受这些设施中的任何-一种。其中有些任选项标为基本项,这意味着所有的PSPDN应能提供这些服务。具有实现“基本”设施的VSAT网,当它向其DTE提供X.25DCE接口时就可以提供较大的互操作性。这就允许该VSAT为其DTE提供类似PSPDN的服务。5.6.4VSAT的特定设施
针对VSAT网的一些附加设施可以设想为:一选择性广播(小范围广播),消息向确定的远程VSAT群广播;由VSAT系统使用通过量级别协商设施和转接时延协商设施,使其内部资源最优化。实现这些设施的方法已超出本标准范围。1593
A1概述
YD/T1005---1999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连接质量准则
VSAT网与PSPDN网的双向连接将对所提供的整体质量有影响,因此VSAT网提供的连接区段应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
建议X.134、X,135、X.136和X.137提供了一套适用的参数和最坏情况下的极限值,它们也可用来定义VSAT网的服务质量参数。建议X.138和X,139规定了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性能值的测量技术。这些技术保证统计的一一致性和进行有意义的测量。由VSAT连接提供的服务速度性能参数(呼叫建立时延、数据分组传送时延、通过量和呼叫清除时延)的验证应按照建议X.138和X.139中规定的技术执行。注:建议X.135和X.139是以分组窗口尺寸为2来定义测量条件的,当X.25接口的第2和第3层通过卫星避明传输时,这是不够用的。
VSAT网受到与预先商定的PSPDN的用户子集的连通度限制时,例如通过调用闭合用户群设施,这样的VSAT网不需要考虑这些准则。VSAT只携带对时延不敏感的业务时可以不需要考虑这些准则。
A2VSAT性能参数定义的基础
A2.1区段边界
可用于VSAT网与PSPDN连接的连接区段和连接区段边界的定义是以第2章/X.134定义的原则为基础的,
应把VSAT网看作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这个连接区段被定义为位于下述两个接口之间:1)VSAT上的本地接口,就这些准则而言应按照建议X.25的规定。2)VSAT网和PSPDN之间的X.25接口,应按第5章的要求。这在图A1中示出,该图是图2/X.134的延伸。A2.2性能参数
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VSAT网)性能的定义应根据与性能相关的事件的出现进行。对于X.25接口而言那些事件应按照建议X.134的规定。期望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在两个区段边界之间转换那些事件,即远程终端的X.25接口上的呼叫请求分组变成为通向PSPDN的X.25接口上等效的呼叫请求分组,这同样适用于X.25第三层的其他分组。
时延性能参数和通过量参数用平均值和95%值来表示。平均值是各值分布的期望值:95%值则是不超过各值95%的值。
A2.3系统负荷
按照VSAT网的额定业务量负荷来定义性能要求。此负荷是VSAT网的特征:1)已建立的业务量的通过量。这应以每秒分组数及分组长度为单位来表示。2)呼叫处理负荷。它们应表示为每个单位时间(s,h)由系统处理的呼叫尝试次数和呼叫除尝试次数。
注:此参数定义待定。
A2.4系统运行条件
YD/T1005-—1999
按照VSAT网规定的运行条件尤其是规定的BER(误码率)来定义性能要求。A3时延性能
VSAT网应满足由A3.1至A3.3给出的总的时延要求。专用
接人电路
用户提供的区段
(VSAT系统)
接人电路
互通虚连接
国内区段
建议X。134的范围(图2/X.134)图A1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的边界标识对于这些要求的一致性验证应在下列综合条件下执行:1)VSAT按A2.3规定加载其额定业务量负荷。国际区段
2)VSAT网DTE到PSPDN一接口是经由用户服务所用的标准X.25线路接口连接到测试-DCE的。在测试中,远程VSAT对应的X.25端口是DCE端口。此DCE端口将连接到测试-DTE。测试-DCE和测试-DTE 可以是协议分析仪。3)X.25接口应不加载,即所有交换虚电路均应处于状态P1(准备就绪),而如果规定了永久虚电路,则它们可以不允许在接口上产生任何类型的业务量。4)接口特征应按如下规定:
顿层窗口尺寸为7;
分组层默认窗口尺寸为2;
一默认最大数据分组长度为128个八位组;所有数据分组应为满分组,即用户数据为128个八位组,D比特应置为0。
5)测试应在这样的配暨下进行,其中DTE接人电路段的传输时延在VSAT网内处于它的最大值。
1使用时业 Aloha 技术的 VSAT 网的时延性能已经确定,其典型负荷为 15%,第一次重复的平均重复时延为 2s,而以后的重复为 &s 。
2 对于采用其他技术的 VSAT 网,其时延性能待定。A3.1呼叫建立时延
A3.1.1说明
适用于本准则的呼叫建立时延应按照建议X.135中的规定。对按A2.1规定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适用的分组层参考事件列于表A1中。目标基于下列假设:1)额定业务量负荷按照A2.3中的规定;2)基本呼叫不要求建议X.25中规定的任何用户可选设施,不使用用户数据字段;3)链路层的运行既不符合忙状态(RNR),也不符合窗口关闭状态。在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内的呼叫建立时间是局限在该连接区段两个边界上呼叫建立时间之间的差1595
YD/T 1005—1999
值。跨越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的呼叫建立时间不应超过表A2给出的极限。表A1用于测量呼叫建立时延的分组层参考事件X.134分组层参考事件连接区段边界远程VSATX.251/F
主叫远程VSAT
远程VSATX.251/F
被叫远程VSAT
PSPDN-VSAT X. 25 1/F
主叫VSATDTE
PSPDN-VSAT X, 25 I/F
被叫VSAT DTE
统计值
平均(ms)
95%(ms)
分组事件开始
表 A2所要求的呼叫建立时间极限分组事件结束
用户提供的区段
2500+X
3500+X
X值由 X=400/R,(ms)给出,式中 Ri 以kbit/s 为单位,它是图 1和图 2中DTE(B)和 DCE(C)之间接入电路的数据传输比特率。A3.1.2验证
第1部分:从测试-DCE连接到某一特定VSAT的呼叫建立时延的验证(该测试-DCE模拟PSPDN的数据电路终接设备。)
执行下列步骤:
1)测试-DCE在空闲逻辑信道上发送一呼叫请求分组,除了对寻址特定VSAT所必需的寻址设施外,在呼叫请求分组中不应包含任何用户设施。2)测试-DCE等待相应呼叫接通分组到来。3)测量从呼叫请求分组的起始到收到呼叫接通分组结束之间的时间作为总的呼叫建立时间Tc-cr。如果在测量期间收到任何不期望的分组层协议事件或任何不期望的链路层协议事件,则尝试新的测量。
用下列表达式估算X.135参数一一呼叫建立时延,即从Tccr中减去接人线上不相关的时延和测试设备中的时延;
Tcccr -[(Ler +Le) 8/Rz]d,(ms)式中:Lc-r为总呼叫建立时间,每次测量以ms为单位,L.为呼叫请求分组的长度,以八位组为单位;L为呼叫接通分组的长度,以八位组为单位:R2为图1和图2中DTE(F)和DCE(G)之间接人电路的数据传输比特率,以kbit/s为单位d。为测试-DCE和/或测试-DTE中的处理时延,以ms为单位。为使估算平均值和95%值有充分的把握,该测量应至少重复1000次。第2部分:从VSAT连接到测试-DCE的呼叫建立时延的验证。呼叫请求由测试-DTE来产生,此测试-DTE用VSAT-DCE连接VSAT。除了现在是由测试-DTE起始呼叫建立分组而测试-DCE作为响应部分外,测试过程应按验证中第1部分的规定。为使估算平均值和95%值有充分的把握,该测量应至少重复1000次。1596
A3.2数据分组转接时延
A3.2.1说明
YD/T 1005-—1999
适用于本准则的数据分组转接时延被定义为从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的个边界上数据分组引起分组层参考事件的瞬间起,直到在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的另一边界上同一数据分组引起另一分组层参考事件瞬间为止所经过的时间。适用的分组层参考事件见表A3中规定。表A3用于测量数据分组转接时延的分组层参考事件X.134分组层参考事件
连接区段边界
远程 VSAT X.25 1/F/PSPDN-VSAT X.25 I/FPSPDN-VSAT X.25 I/F 远程 VSAT X.25I/F分组事件开始/结束
10a(X.25)
在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中的数据分组转接时延不应超过表A4给出的极限。所有这些值均基于下列假设:
1)在忙小时内的额定业务量负荷按A2.3中的规定;2)用户数据字段长度为128个八位组;3)在DTE侧的链路层和分组层窗口是打开的。表A4所要求的数据分组转接时延极限统计值
平均(ms)
95%(ms)
用户提供的区段免费标准bzxz.net
1200+Y对于单程
2500+Y对于单程
Y值由Y一1088/R(ms)给出,式中R,是在图1和图2中DTE(B)和DCE(C)之间的PSPDN接人电路的传输比特率以kbit/s为单位。A3.2.2数据分组转接时延的验证跨越用户提供的连接区段的数据分组转换时延的验证,可由下列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来完成:1)测量回送分组的往返行程时延这种方法可应用于两个方向上的数据路径具有同样统计特性的系统。执行下列步骤:测试-DCE对VSAT-应用或测试-DTE中的回送功能进行呼叫;一从测试-DCE发送100个数据分组,并在收到各回送分组的同时测出事务处理时间Trtd。每次测量应遵循下列规定:
在测试-DCE接口上每一数据转接时间间隔,从起始发送数据分组开始至接收回送分组结束而终止:
在呼叫建立和最后事务处理时间终止之间的整个时间间隔没有出现非期望的分组层协议事件。
用下列表达式估算X.135参数一一分组转接时延:Trld/2—Lp- 8/R2—dp/2
式中Trd是测量的往返行程时延,以ms为单位;Lp是测试分组的长度;Rz是图 1 和图 2中 DTE(F)和DCE(G)之间接入电路的数据传输比特率,以kbit/s 为单位;d。是在测试-DCE和/或测试-DTE中的处理时延,以ms为单位。
此测量最少应重复10次。
2)测量产生和接收同一分组之间的时间差本方法包含测量在测试分组的产生和到达瞬间之间的绝对时间间隔。本方法适用于两个方向的数据路径可以不具有同样统计特性的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测量应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应遵循下列过程:159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