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4334-2006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国家标准(GB)】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0 10:20:51
- GB/T14334-2006
- 现行
标准号:
GB/T 14334-2006
标准名称: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3-10 -
实施日期:
2006-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05.15 KB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4334-1993采标情况:
NEQ BISFA ZBH34-1998;BISFA ZBH35-2004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短纤维的两种取样方法。其中下机产品取样方法适用于生产厂质量检验,包装件取样方法适用于交货、复验和仲裁等检验。本标准适用于由有机的合成聚合物生产或天然聚合物转化生产,还包括由无机物生产的散纤维、丝束和毛条的取样。 GB/T 14334-2006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GB/T14334-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06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334—2006
代替GB/T14334-1993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Samplingmethodforman-madestaplefibres(BISFA ZBH34--1998,Testing methods for polyester staple fibers,NEQBISFA ZBH 352004,Testing methods for viscose,modal,lyocell,acetatestaplefibresandtows,NEQ)
2006-03-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份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09-01实施
GB/T14334—2006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标准BISFAZBH34一1998《涤纶短纤维试验方法》和BISFAZBH35一2004《粘胶、莫代尔、莱塞尔、醋酸短纤维及丝束试验方法》中的取样部分。本标准与BISFAZBH34—1998和BISFAZBH35—2004的主要技术差异为:增加了下机产品在线取样方法;修改了测定性能项目的实验室样品取样量:修改了实验室样品制备成试样的过程。本标准虽然采用的是与涤纶和粘胶纤维等相关的国际标准取样部分,但是根据取样方法的通用性,本标准同样适用于其他化学短纤维的取样。本标准代替GB/T14334一1993《合成短纤维取样方法》,并以该标准为基础进行了如下的修改:增加了下机产品取样方法(本版6.1);-增加了丝束、毛条批样品包装件取样部位和数量(本版6.2.2.1.2和6.2.2.1.3)把用于测定回潮率项目的取样修改为用于测定商业质量的取样(本版6.1.2.1和6.2.2.1);-增加了批包装件为100以上的批样品包装件取样(1993版表1;本版表1);修改了用于测定性能项目取样中的实验室样品量和混合试样方法(本版表2和6.3);增加了附录A按批时间段为8h的下机产品取样方法(见附录A)。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化纤产品检测中心、上海市纤维检验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敏、茹永祥、陆秀琴、金曙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4334—1993。
1范围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GB/T14334—2006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短纤维的两种取样方法。其中下机产品取样方法适用于生产厂质量检验;包装件取样方法适用于交货、复验和仲裁等检验。本标准适用于由有机的合成聚合物生产或天然聚合物转化生产,还包括由无机物生产的散纤维、丝束和毛条的取样。例如:涤纶、腈纶、锦纶、丙纶、维纶、粘胶、莫代尔、莱塞尔、醋酸和碳纤维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0111利用随机数殷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包装件container
包装的单位(如件、箱、盒、包、袋等)。3.2
批lot
检验批或货单上指定批的全部包装件3.3
批样品lotsample
能代表整个批的包装件(或样品),用于抽取实验室样品的包装件(或样品)总合。3.4
实验室样品laboratorysample
为实验室试验而抽取的批样品包装件(或样品)中纤维的一部分,这些样品能共同代表整个批。3.5
试样test specimen
用于测定性能项目的实验室样品的混合样。3.6
检验批testlot
在一定时间段内,为检验连续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性而设置的批号。4原理
采用阶段性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批中按规定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包装件(或样品)作为批样品,再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纤维作为实验室样品,最后按一定规律混合成试样。5设备
随机数子或计算机;
GB/T14334—2006
密闭容器:
可以分别存放20个实验室样品的格子篮;适宜称量范围的衡器,正确度为包装件估计质量的土0.1%。6取样步骤
6.1下机产品取样方法
6.1.1批样品
检验批时间段内,按预计生产批包装件的量,在规定的包装工艺段(或之前),按表1确定每批需抽取批样品的次数,然后按式(1)计算得到抽取批样品间隔时间:60t
式中:
抽取批样品间隔时间,单位为分每次(min/次);th
检验批时间段,单位为小时每批(h/批);抽取批样品的次数,单位为次每批(次/批)。6.1.2实验室样品
6.1.2.1抽取用于测定商业质量的实验室样品(1)
每次抽取批样品时,在30s内从多处,按表1均匀取出一个实验室样品约120g。取出的样品应立即放入密闭容器内。
6.1.2.2抽取用于测定性能项目的实验室样品每次抽取批样品时,取出表1规定的实验室样品数,每个约30g~60g。实验室样品最多不超过20个,取出的样品应分别放入格子篮中。附录A是一个推荐的取样方法,它提供了下机产品(8h)取样频率。表1取样次数和实验室样品的抽取抽取用于测定商
批中包装件/
25以上
100以上
抽取批样品/
(次/批)
与批相对应:1~5
检验批中批包装件
的10%
业质量的实验室
样品/(g/个)
每抽取批样品时
抽取1个,取样量
约120
批样品取出的点数等于实验室样品数,总量至少10个。6.2包装件取样方法
6.2.1批样品
抽取用于测定性能项目的
实验室样品/(g/个)
抽取批样品的
取样点数/个
每取样点
的取样量/g
6.2.1.1在批包装件上标注连续的整数,然后使用计算机或按GB/T10111确定需要抽取的包装件号(排除那些包装破损、运输中意外受潮或是已经被打开的包装件)。6.2.1.2按表2在第一次取出的包装件中选取批样品包装件给予记号并记录,其余作为备用样品。2
批包装件/件
25以上
100以上
批样品包装件和测定商业质量的实验室样品数量第一次从批中
选取的包装件!
批包装件的20%
其中批
样品包装件/
批包装件的10%
抽取用于测定
商业质量的实
验室样品/个
每个批样品包装
件取1个
GB/T14334—2006
抽取用于测定性能项目
的实验室样品/个
拍取批样品的
取样点数
1包取10
2包取5
3包取4
4包取3
5包取2
总量个数
批样品包装件多于10件时,
取样不超过10个批包装件。
6.2.1.3用于测定商业质量和性能项目的取样时,应使用相同的批样品。6.2.1.4仅需要测定性能项目,不需测定商业质量时,抽取的批样品不超过10件。6.2.2实验室样品
6.2.2.1抽取用于测定商业质量的实验室样品6.2.2.1.1检查标志质量和称量包装件毛质量首先检查每个批包装件的外包装标志质量。称取批样品中每个包装件的毛质量。称量后立即进行实验室样品抽取。将包装件打开后,小心地将所有的包装材料放在一边用于测定皮质量。6.2.2.1.2取样点和取样位置
6.2.2.1.2.1散纤维
被取样的包装件可看作内外两个体积相当的区域(图1),内区又可看作六个相同厚度的水平层(图2).内区的尺寸约是包装件尺寸的80%,外区的厚度约为包装件的10%。抽取每个包装件的外区六个面,每一面两个部位计12个取样点,内区六个层面计6个取样点,共计18个取样点。
图1包内纤维区域
GB/T14334—2006
6.2.2.1.2.2丝束(成层)
图2内区各层
在包装件内部A与B处分成离项面和底面距离相等的两个取样层,每层有五个取样点(见图3)。图3包或箱内丝束
6.2.2.1.2.3毛条(盘式和卷式包装小件)对于批为盘式或卷式的带芯或不带芯的包装小件。随机取一个包装小件,在小件的表面和末端各取一个点,在小件的1/4、1/2、3/4处各取一点,共计5个取样点。6.2.2.1.3取样量
按表2的实验室样品个数和表3取样点取样量的规定,从批样品的每个包装件取出一个实验室样品约120g。立即放人密闭容器内,用于商业质量测定(或回潮率测定)。注1:所有的操作都应佩戴不吸水材料制成的手套。注2:每包装件用衡器称量后立即取样,从暴露包装件的内表面到试样装人密闭容器之间的时间不应超过30s。表3用于测定商业质量的实验室样品试样量抽取用于测定商业质量实验室样品的量批种类
散纤维
每实验室样品内的子样
取样点/个
18(外12+内6)
6.2.2.1.4包装件净质量的测定
每取样点的取样量(约)/g
外区5:内区10
每实验室样品的量/g
称取批样品中每个包装件的皮质量。包装件内的各种芯架或包装物以实际取到的平均质量为准。用毛质量扣除皮质量,计算批样品包装件的净质量,见式(2):m=mm-m,
式中:
一净质量,单位为千克(kg);-毛质量,单位为千克(kg);
皮质量,单位为千克(kg)。
6.2.2.2抽取用于测定性能项目的实验室样品6.2.2.2.1取样点和实验室样品数的确定GB/T14334-2006
按表2要求(取样不分区域),以批样品的每个包装件确定实验室样品数(即取样点数)和总个数。6.2.2.2.2取样量
按表4规定,取出一定量的纤维,放在格子篮,即为实验室样品。注1:取出盘式和卷式棉型条或毛型条的第一个试样之前应丢弃可能拉伸或损伤的前几米条子。注2:剩余样品不应丢弃,当置信界限超过时,可用于再试验。注3:使用从同一实验室样品中取出的纤维,进行每项性能项目的测定。表4测定性能项目的实验室样品试样批种类
散纤维
用于测定性能项目的实验室样品的量每取样点的取样量(约)
2个连续的2m
6.3用于测定性能项目的试样抽取(多点法)每实验室样品的量(约)
30g~60g
6.3.1将6.1.2.2或6.2.2.2.2格子篮中的n个实验室样品分成16份,并把这16份样品一一对应地混合,便得到第一组的16个混合样品如图4)。试样
图4试样的抽取
6.3.2将第一组的16个混合样品中的第1个样品与第2个样品合并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第3个样品与第4个样品合并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第15个样品与第16个样品合并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其中8个丢弃的样品再一起混合得到一个试样,用于测定无需调湿的性能项目,另外8个保留样品混合后作为第二组混合样品。6.3.3将第二组的8个混合样品中的第1个样品与第2个样品合并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第3个样品与第4个样品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第7个样品与第8个样品合并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其中4个丢弃的样品再一起混合得到一个试样,用于测定数量5
GB/T14334—2006
要求较多的性能项目,另外4个保留样品混合后作为第三组混合样品。6.3.4将第三组的4个混合样品按第二组方法分样,其中2个丢弃的样品再一起混合得到一个试样,用于测定待殊要求的性能项目,另外2个保留样品混合后作为第四组混合样品。6.3.5再将第四组的2个混合样品,同样按第三组分样方法,最后得到一个试样,用于测定需调湿的性能项目。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下机产品(8h)取样
A.1本附录提供了按连续生产时间为8h作为检验批的下机产品取样方法。GB/T14334-2006
A.2以一个检验批生产的包装件和每批抽取批样品的次数,按式(1)计算得到抽取批样品间隔时间见表A.1。
A.3实验室样品按6.1.2规定抽取。A.4试样抽取按6.3规定执行。
取样次数和间隔时间bZxz.net
批中包装件/
25以上
100以上
抽取批样品/
(次/批)
与批相对应:1~5
检验批中包装件的10%
抽取批样品间隔时间/
(min/次)
按需规定
按需规定
GB/T14334-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化学纤维短纤维取样方法
GB/T14334--200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广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14千字2006年9月第一版2006年9月第一次印刷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334—2006
代替GB/T14334-1993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Samplingmethodforman-madestaplefibres(BISFA ZBH34--1998,Testing methods for polyester staple fibers,NEQBISFA ZBH 352004,Testing methods for viscose,modal,lyocell,acetatestaplefibresandtows,NEQ)
2006-03-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份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09-01实施
GB/T14334—2006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人造纤维标准化局标准BISFAZBH34一1998《涤纶短纤维试验方法》和BISFAZBH35一2004《粘胶、莫代尔、莱塞尔、醋酸短纤维及丝束试验方法》中的取样部分。本标准与BISFAZBH34—1998和BISFAZBH35—2004的主要技术差异为:增加了下机产品在线取样方法;修改了测定性能项目的实验室样品取样量:修改了实验室样品制备成试样的过程。本标准虽然采用的是与涤纶和粘胶纤维等相关的国际标准取样部分,但是根据取样方法的通用性,本标准同样适用于其他化学短纤维的取样。本标准代替GB/T14334一1993《合成短纤维取样方法》,并以该标准为基础进行了如下的修改:增加了下机产品取样方法(本版6.1);-增加了丝束、毛条批样品包装件取样部位和数量(本版6.2.2.1.2和6.2.2.1.3)把用于测定回潮率项目的取样修改为用于测定商业质量的取样(本版6.1.2.1和6.2.2.1);-增加了批包装件为100以上的批样品包装件取样(1993版表1;本版表1);修改了用于测定性能项目取样中的实验室样品量和混合试样方法(本版表2和6.3);增加了附录A按批时间段为8h的下机产品取样方法(见附录A)。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上海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化纤产品检测中心、上海市纤维检验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敏、茹永祥、陆秀琴、金曙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4334—1993。
1范围
化学纤维
短纤维取样方法
GB/T14334—2006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短纤维的两种取样方法。其中下机产品取样方法适用于生产厂质量检验;包装件取样方法适用于交货、复验和仲裁等检验。本标准适用于由有机的合成聚合物生产或天然聚合物转化生产,还包括由无机物生产的散纤维、丝束和毛条的取样。例如:涤纶、腈纶、锦纶、丙纶、维纶、粘胶、莫代尔、莱塞尔、醋酸和碳纤维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0111利用随机数殷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包装件container
包装的单位(如件、箱、盒、包、袋等)。3.2
批lot
检验批或货单上指定批的全部包装件3.3
批样品lotsample
能代表整个批的包装件(或样品),用于抽取实验室样品的包装件(或样品)总合。3.4
实验室样品laboratorysample
为实验室试验而抽取的批样品包装件(或样品)中纤维的一部分,这些样品能共同代表整个批。3.5
试样test specimen
用于测定性能项目的实验室样品的混合样。3.6
检验批testlot
在一定时间段内,为检验连续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性而设置的批号。4原理
采用阶段性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批中按规定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包装件(或样品)作为批样品,再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纤维作为实验室样品,最后按一定规律混合成试样。5设备
随机数子或计算机;
GB/T14334—2006
密闭容器:
可以分别存放20个实验室样品的格子篮;适宜称量范围的衡器,正确度为包装件估计质量的土0.1%。6取样步骤
6.1下机产品取样方法
6.1.1批样品
检验批时间段内,按预计生产批包装件的量,在规定的包装工艺段(或之前),按表1确定每批需抽取批样品的次数,然后按式(1)计算得到抽取批样品间隔时间:60t
式中:
抽取批样品间隔时间,单位为分每次(min/次);th
检验批时间段,单位为小时每批(h/批);抽取批样品的次数,单位为次每批(次/批)。6.1.2实验室样品
6.1.2.1抽取用于测定商业质量的实验室样品(1)
每次抽取批样品时,在30s内从多处,按表1均匀取出一个实验室样品约120g。取出的样品应立即放入密闭容器内。
6.1.2.2抽取用于测定性能项目的实验室样品每次抽取批样品时,取出表1规定的实验室样品数,每个约30g~60g。实验室样品最多不超过20个,取出的样品应分别放入格子篮中。附录A是一个推荐的取样方法,它提供了下机产品(8h)取样频率。表1取样次数和实验室样品的抽取抽取用于测定商
批中包装件/
25以上
100以上
抽取批样品/
(次/批)
与批相对应:1~5
检验批中批包装件
的10%
业质量的实验室
样品/(g/个)
每抽取批样品时
抽取1个,取样量
约120
批样品取出的点数等于实验室样品数,总量至少10个。6.2包装件取样方法
6.2.1批样品
抽取用于测定性能项目的
实验室样品/(g/个)
抽取批样品的
取样点数/个
每取样点
的取样量/g
6.2.1.1在批包装件上标注连续的整数,然后使用计算机或按GB/T10111确定需要抽取的包装件号(排除那些包装破损、运输中意外受潮或是已经被打开的包装件)。6.2.1.2按表2在第一次取出的包装件中选取批样品包装件给予记号并记录,其余作为备用样品。2
批包装件/件
25以上
100以上
批样品包装件和测定商业质量的实验室样品数量第一次从批中
选取的包装件!
批包装件的20%
其中批
样品包装件/
批包装件的10%
抽取用于测定
商业质量的实
验室样品/个
每个批样品包装
件取1个
GB/T14334—2006
抽取用于测定性能项目
的实验室样品/个
拍取批样品的
取样点数
1包取10
2包取5
3包取4
4包取3
5包取2
总量个数
批样品包装件多于10件时,
取样不超过10个批包装件。
6.2.1.3用于测定商业质量和性能项目的取样时,应使用相同的批样品。6.2.1.4仅需要测定性能项目,不需测定商业质量时,抽取的批样品不超过10件。6.2.2实验室样品
6.2.2.1抽取用于测定商业质量的实验室样品6.2.2.1.1检查标志质量和称量包装件毛质量首先检查每个批包装件的外包装标志质量。称取批样品中每个包装件的毛质量。称量后立即进行实验室样品抽取。将包装件打开后,小心地将所有的包装材料放在一边用于测定皮质量。6.2.2.1.2取样点和取样位置
6.2.2.1.2.1散纤维
被取样的包装件可看作内外两个体积相当的区域(图1),内区又可看作六个相同厚度的水平层(图2).内区的尺寸约是包装件尺寸的80%,外区的厚度约为包装件的10%。抽取每个包装件的外区六个面,每一面两个部位计12个取样点,内区六个层面计6个取样点,共计18个取样点。
图1包内纤维区域
GB/T14334—2006
6.2.2.1.2.2丝束(成层)
图2内区各层
在包装件内部A与B处分成离项面和底面距离相等的两个取样层,每层有五个取样点(见图3)。图3包或箱内丝束
6.2.2.1.2.3毛条(盘式和卷式包装小件)对于批为盘式或卷式的带芯或不带芯的包装小件。随机取一个包装小件,在小件的表面和末端各取一个点,在小件的1/4、1/2、3/4处各取一点,共计5个取样点。6.2.2.1.3取样量
按表2的实验室样品个数和表3取样点取样量的规定,从批样品的每个包装件取出一个实验室样品约120g。立即放人密闭容器内,用于商业质量测定(或回潮率测定)。注1:所有的操作都应佩戴不吸水材料制成的手套。注2:每包装件用衡器称量后立即取样,从暴露包装件的内表面到试样装人密闭容器之间的时间不应超过30s。表3用于测定商业质量的实验室样品试样量抽取用于测定商业质量实验室样品的量批种类
散纤维
每实验室样品内的子样
取样点/个
18(外12+内6)
6.2.2.1.4包装件净质量的测定
每取样点的取样量(约)/g
外区5:内区10
每实验室样品的量/g
称取批样品中每个包装件的皮质量。包装件内的各种芯架或包装物以实际取到的平均质量为准。用毛质量扣除皮质量,计算批样品包装件的净质量,见式(2):m=mm-m,
式中:
一净质量,单位为千克(kg);-毛质量,单位为千克(kg);
皮质量,单位为千克(kg)。
6.2.2.2抽取用于测定性能项目的实验室样品6.2.2.2.1取样点和实验室样品数的确定GB/T14334-2006
按表2要求(取样不分区域),以批样品的每个包装件确定实验室样品数(即取样点数)和总个数。6.2.2.2.2取样量
按表4规定,取出一定量的纤维,放在格子篮,即为实验室样品。注1:取出盘式和卷式棉型条或毛型条的第一个试样之前应丢弃可能拉伸或损伤的前几米条子。注2:剩余样品不应丢弃,当置信界限超过时,可用于再试验。注3:使用从同一实验室样品中取出的纤维,进行每项性能项目的测定。表4测定性能项目的实验室样品试样批种类
散纤维
用于测定性能项目的实验室样品的量每取样点的取样量(约)
2个连续的2m
6.3用于测定性能项目的试样抽取(多点法)每实验室样品的量(约)
30g~60g
6.3.1将6.1.2.2或6.2.2.2.2格子篮中的n个实验室样品分成16份,并把这16份样品一一对应地混合,便得到第一组的16个混合样品如图4)。试样
图4试样的抽取
6.3.2将第一组的16个混合样品中的第1个样品与第2个样品合并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第3个样品与第4个样品合并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第15个样品与第16个样品合并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其中8个丢弃的样品再一起混合得到一个试样,用于测定无需调湿的性能项目,另外8个保留样品混合后作为第二组混合样品。6.3.3将第二组的8个混合样品中的第1个样品与第2个样品合并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第3个样品与第4个样品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第7个样品与第8个样品合并混合,再分成两半,丢弃一半,保留一半,其中4个丢弃的样品再一起混合得到一个试样,用于测定数量5
GB/T14334—2006
要求较多的性能项目,另外4个保留样品混合后作为第三组混合样品。6.3.4将第三组的4个混合样品按第二组方法分样,其中2个丢弃的样品再一起混合得到一个试样,用于测定待殊要求的性能项目,另外2个保留样品混合后作为第四组混合样品。6.3.5再将第四组的2个混合样品,同样按第三组分样方法,最后得到一个试样,用于测定需调湿的性能项目。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下机产品(8h)取样
A.1本附录提供了按连续生产时间为8h作为检验批的下机产品取样方法。GB/T14334-2006
A.2以一个检验批生产的包装件和每批抽取批样品的次数,按式(1)计算得到抽取批样品间隔时间见表A.1。
A.3实验室样品按6.1.2规定抽取。A.4试样抽取按6.3规定执行。
取样次数和间隔时间bZxz.net
批中包装件/
25以上
100以上
抽取批样品/
(次/批)
与批相对应:1~5
检验批中包装件的10%
抽取批样品间隔时间/
(min/次)
按需规定
按需规定
GB/T14334-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化学纤维短纤维取样方法
GB/T14334--200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广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14千字2006年9月第一版2006年9月第一次印刷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4806.9-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42061-2022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