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0368-2006 液化天然气(LNG) 生产、储存和装运

【国家标准(GB)】 液化天然气(LNG) 生产、储存和装运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04:02:09
- GB/T20368-2006
- 现行
标准号:
GB/T 20368-2006
标准名称:
液化天然气(LNG) 生产、储存和装运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1-23 -
实施日期:
2006-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75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选址、施工、操作,天然气液化和液化天然气(LNG)储存、气化、转运、装卸和卡车运输设施的维护,以及人员培训。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LNG储罐,包括真空绝热系统储罐。 本标准不适用于冻土地下储罐。 GB/T 20368-2006 液化天然气(LNG) 生产、储存和装运 GB/T20368-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75.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368—2006
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Production,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2006-01-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10-01实施
1总则
·范围
等同性
追溯性
人员培训
单位制
参考标准
术语和定义
厂址和平面布置
工厂选址原则
溢出和泄漏控制的主要原则
建筑物和构筑物
设计者和制造者资格
:低温设备的土壤保护
冰雪坠落
混凝土材料
工艺设备
安装基本要求·
设备基本要求
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储存
工艺设备
固定式LNG储罐
基本要求…
金属储罐
混凝土储罐
LNG储罐的标记
LNG储罐的试验
储罐的置换和冷却
泄放装置·
气化设施
气化器的分类…
5.2设计及施工用材料
5.3气化器管道、热媒流体管道及储存5.4气化器泄放装置
5.5燃烧的空气供应
5.6燃烧的产物
管道系统和组件·
GB/T20368-2006
GB/T20368—2006
基本要求·
施工材料·
管架·
·管道标识
管道的检查与试验
管道系统置换
安全与减压阀·
腐蚀控制
仪表及电气设备
液位计
压力表
7.3.真空表
温度指示器·
事故切断…
7.6电气设备
接地和屏蔽
8LNG和致冷剂的转运
基本要求
管道系统
泵与压缩机的控制..
船舶装卸
槽车装卸设施
管线装卸·
软管和装载臂·
通讯和照明
防火、安全和保安
基本要求
事故切断系统·
防火和防漏
消防水系统
灭火和其他消防设备
消防设备的维护,
人员安全
·保安
其他作业
采用固定式ASME储罐的选择要求10.1
基本要求
储罐充装
储罐基础和支座Www.bzxZ.net
储罐安装
10.7产品保存阀
LNG溢出的围堵:
LNG储罐的试验
储罐仪表
防火及安全
燃气检测器.
操作与维护…
操作、维护和人员培训.
总则·
基本要求
操作程序文件
船舶装卸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
LNG工厂的抗震设计
参考文献
单位换算
GB/T20368--2006
GB/T20368—2006
本标准等同采用美国防火协会NFPA59A《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标准》(2001年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NFPA59A:2001。本标准做编辑性修改如下:
删除标准名称“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标准”中“标准”两字;表10.6.2第2列“1.9”,原文编辑错误,改为\3.8”;温度单位\\K”,原文编辑错误,改为\K”;表10.6.3中增加了国际单位制单位符号及数据;增加所有表格框线;
根据NFPA59A试修订TIA01-1(NFPA59A),4.1.3.1b)中\50%”,改为\150%\,根据NFPA59A试修订TIA02-1(NFPA59A),删除2.2.3.4,后续条款重新编号;根据NFPA59ALNG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勘误表ErrataNo.:59A-01-1,表2.2.3.4内增加以国际单位制单位表示的公式;
删除封面与目次之间的内容;
删除索引;
-增加前言;
第12章参考文献与附录E合并;
-增加附录F英制与公制基本单位换算。标准正文中数字或字母后的星号(*),表示该段的解释可在附录A中查到。除注明外,本标准所用压力均为表压。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24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青岛英派尔化学工程公司(原青岛化工设计院)、河南中原绿能高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志毅、赵保才、高爱华、杨华、申汉才、张孔明、杨森、张秀泉、连家秀、许敏、张筱萍。
本标准于2006年1月首次发布。
1总则
1.1·范围
1.1.1本标准适用于
设计;
b)选址;
施工,
操作:
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CB/T20368—2006
天然气液化和液化天然气(LNG)储存、气化、转运,装卸和卡车运输设施的维护,以及人员培训。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LNG储罐,包括真空绝热系统储罐。1.1.2
1.1.3本标准不适用于冻土地下储罐。1.2等同性
本标准允许使用等同或超过本标准规定的质量、强度、耐火性、有效性、耐久性、安全性的系统、方法或装置。技术文件应提交主管部门以论证其等同性。有意采纳的系统、方法或装置应由主管部门批准。1.3追溯性
本标准的规定反映了标准发布时提出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危险的一致意见。除另有说明外,本标准的规定不适用于本标准生效前已建或已批准设施、设备、结构或装置。有说明的地方,应追溯本标准的规定。当主管部门确定现有情况有不可接受的风险时,主管部门应追溯认为适合本标准的任何部分。如果主管部门认为本标准明显不实用的地方,并且明确证实安全合理等级,允许修改本标准的追溯要求。
1.4人员培训
参与LNG生产、装卸和储存的人员应参加LNG特性和危险性方面的培训。1.5单位制
本标准中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依据ASTME380,《国际单位制(SI)的标准用法》。对于净距离的计算,从英制单位换算成国际单位制单位应精确到0.5m。一个项目不应交替使用英制单位和国际单位制单位以缩小净距离。
1.6参考标准
本标准参考了美国和加拿大的标准。在使用本标准时,应说明采用美国或加拿大的哪些标准。如不作说明,使用人可以采用所有有效的美国标准,或者采用所有有效的加拿大标准。如采用其他标准,也应进行说明。
1.7术语和定义
·批准approved
主管部门认可。
主管部门authorityhavingjurisdiction负责审批设备、装置或程序的组织、办公室或个人。GB/T20368—2006
桶barrel
体积单位。1桶等于42USgal或0.159m(5.615ft)。1.7.4
船舶加油bunkering
向船上的燃料舱或罐加燃料油,供动力设备或辅助设备用。1.7.5
槽车(cargo tankvehicle,tank vehicle)用于运送液体货物的槽车或拖车。1.7.6
组件components
部件或部件系统,功能同LNG工厂的一个单元,包括但不限于管线、工艺设备、储罐、控制装置、挡蓄系统、电气系统、安全设施、防火设备和通信设备。1.7.7
储罐container
用于储存液化天然气的容器。
冻土地下储罐frozenground container一种储罐,最高液位低于周围自然地坪标高,主要用天然材料如土、石建成,依靠水饱和土石材料的冻结,并采用适当的方法保持密封或自然不渗漏。1.7.7.2
membranecontainer
薄膜储罐
一种储罐,薄膜内罐不能自支撑而通过隔热层由外罐支撑。1.7.7.3
prestressedconcretecontainer预应力混凝土储罐
一种混凝土储罐,由不同荷载或荷载组合产生的内应力不超过本标准规定的允许应力。1.7.8
解冻deriming
通过加热气化、升华或溶解除去低温工艺设备中积聚的可形成固体物的成分如水、二氧化碳等。1.7.9
设计压力designpressure
设备、储罐或容器设计中,用于确定最小允许厚度或其部件物理特性的压力。确定任何特殊部件厚度的设计压力包括静压头。
防护堤dike
用来建立拦蓄区的结构。
失效保护failsafe
控制设备误操作或能源中断时,能保持安全运行状态的设计特征。1.7.12
明火设备firedequipment
烧燃料的设备,如燃料锅炉、燃烧式加热器、内燃机、某些整体加热气化器、远距离加热气化器的供热装置、燃气式油雾化器、燃烧式再生加热器和火炬。2
固定长度液位开口接管fixedlengthdiptube在储罐一定标高处有固定开口指示液位的接管。1.7.14
火焰蔓延等级flamespreadratingGB/T20368—2006
材料的火焰蔓延等级按NFPA255《建筑材料表面燃烧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或ULC标准CAN4-S102《建筑材料和组件表面燃烧特性》1988年版确定。1.7.15
重力加速度G
在海平面上,G约等于9.81m/s2(32.2ft/s)。1.7.16
有害流体hazardousfluid
易燃、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液体或气体。1.7.17
拦替区impoundingarea
现场用防护堤或利用地形条件圈定的用于防止LNG或易燃致冷剂事故溢出的一个区域。1.7.18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gas一种液态的流体,主要组分是甲烷,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氮或天然气中常见的其他组分。1.7.19
LNG工厂LNGplant
其组件用来储存液化天然气并处理、液化或气化天然气的工厂1.7.20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maximum allowable working pressure在设计温度下,整套设备、储罐或容器顶项部允许的最大表压。1.7.21
数学模型model
用于预测物理现象的数学描述。1.7.22
作业公司operatingcompany
拥有或操作LNG工厂的个人、合股人、公司、公共机构或其他实体。1.7.23
out-of-service
组件有目的的停用,包括检修。1.7.24
工艺装置processplant
在本标准适用范围的作业区内,用于对天然气进行处理、液化或气化的所有系统。1.7.25
应 shall
表示强制性的要求。
宜should
表示推荐或建议,但不是要求。3
GB/T20368-2006
转运区transferarea
LNG工厂中布置有管线系统的部分,在此LNG、易燃液体或易燃致冷剂被加注到设备中或从设备中排出,如装车区或卸船区,或在此管线系统接头定期被连接或断开。转运区不包括产品采样装置或永久性工厂管线系统。
过渡接头transitionjoint
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材料制作的接头,用以有效连接两种不同材质、不适用焊接等方法连接的管段。
2厂址和平面布置
2.1工厂选址原则
2.1.1工厂选址应考虑以下因素:a)应考虑本标准中LNG储罐、易燃致冷剂储罐、易燃液体储罐、构筑物和工厂设备与工厂地界线,及其相互间最小净间距的规定。除按第9章人身安全和消防规定以外,人员应急疏散通道和消防通道应全天候畅通。b)
应考虑在实际操作的极限内,工厂抗自然力的程度。应考虑可能影响工厂人员和周国公众安全涉及具体位置的其他因素。评定这些因素时,应对d)
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在设计或操作中采取的安全措施作出整体评价。2.1.2工厂的场地准备应包括防止溢出的LNG、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流出厂区措施及地面排水措施。
2.1.3对所有组件应说明最大允许工作压力。2.1.4应进行现场土壤调查及普查以确定设备的设计基础数据。2.2溢出和泄漏控制的主要原则
2.2.1基本要求
2.2.1.1为减少储罐中LNG事故排放危及邻近财产或重要工艺设备和构筑物安全的可能性,或进人排水沟的可能性,应按下列任意一种方法采取措施:a)根据2.2.2和2.2.3的规定利用自然屏障、防护堤、拦蓄墙或其组合,围绕储罐构成一个拦蓄区。
根据2.2.2和2.2.3的规定利用自然屏障、防护堤、挖沟、拦蓄墙或其组合,围绕储罐构成一个b)
拦蓄区。并根据2.2.2和2.2.3的规定,在储罐的周围修建自然的或人工的排水系统。如果储罐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根据2.2.2和2.2.3的规定利用挖沟方式构成一个拦蓄区。c)
2.2.1.2为使事故溢出和泄漏危及重要构筑物、设备或邻近财产或进入排水沟的可能性减至最少,下列区域应予平整、排水或修拦蓄设施:a)工艺区
b)气化区
c)LNG、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转运区d)紧靠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储罐周围的区域如果为满足2.1.2也要求拦蓄区时,应符合2.2.2和2.2.3的规定。2.2.1.3对于某些装置区,2.1.2、2.2.1.1和2.2.1.2中有关邻近财产或排水沟的规定,变更应征得主管部门同意。所作的改变,不得对生命或财产构成明显的危害或不得违背国家、省和地方的规定。2.2.1.4易燃液体和易燃致冷剂储罐,不应设置在LNG储罐拦蓄区内。4
2.2.2拦蓄区容积和排水系统设计GB/T20368—2006
2.2.2.1LNG储罐拦蓄区最小容积V,包括排水区域的有效容积,并为积雪、其他储罐和设备留有裕量,按下列规定确定:
a)单个储罐的拦蓄区,V等于储罐的总容积。b)多个储罐的拦蓄区,对因低温或因拦蓄区内一储罐泄漏着火而引起拦蓄区内其他储罐泄漏,在采取了防止措施条件下,V等于拦蓄区内最大储罐的总容积。c)多个储罐的拦蓄区,在没有采取2.2.2.1b)措施条件下:V等于拦蓄区内所有储罐的总容积。2.2.2.2气化区、工艺区或LNG转运区的拦蓄区,最小容积应等于任一事故泄漏源,在10min内或在主管部门认可的证明监视和停车规定的更短时间内,可能排放到该拦蓄区的LNG、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的最大体积。
2.2.2.3禁止设置封闭式LNG排放沟。0
例外:用于将溢出LNG快速导流出临界区域的储罐泄流管,若其尺寸按预期液体流量和气化速率选定,应允许封闭。
2.2.2.4LNG和易燃致冷剂储罐区的防护堤、拦蓄墙和排水系统,应采用夯实土、混凝土、金属或其他材料建造。这些构筑物允许靠或不靠储罐,也允许与储罐构成一体。这些构筑物和任何贯穿结构的设计,应能承受拦蓄的LNG或易燃致冷剂的全部静水压头,能承受温度骤冷至被拦蓄液体温度产生的影响,还应考虑预防火灾和自然力(地震、刮风、下雨等)的影响。如果双壁储罐外壳能满足这些要求,允许将其看作是拦蓄区,以据此确定2.2.3中定位区域的距离。如果这种外壳的密封性会受到内罐事故的影响,则应按2.2.1.1的要求,构筑另外的拦蓄区。2.2.2.5易燃液体储罐区的防护堤、拦蓄墙和排水沟,应符合NFPA30《易燃和可燃液体规范》的要求。
防护堤或拦蓄墙的高度,以及到操作压力等于或小于100kPa(15lbf/in)储罐的距离,应按图2.2.2.6确定。
最高减位
防护堤或栏富墙
图2.2.2.6防护堤或拦蓄墙到储罐的距离说明:尺寸“工”应等于或大于尺寸“y\加液面上蒸气压力的LNG当量压头。例外,当防护堤或拦蓄墙的高度达到或超过最高液位时,“”可为任意值。尺寸“”为储罐的内壁到防护堤或拦蓄墙最近砌面的距离。尺寸“y”为储罐中最高液位到防护堤或拦蓄墙项部的距离。2.2.2.7应制定拦蓄区内雨水和其他水的排水措施。允许使用自动控制排水泵,但所配的自动停泵装置应避免暴露在LNG温度下运行,管道、阀门和管件,在发生故障时可能使液体流出拦蓄区,应适应在LNG温度条件下持续工作。如果采取自流排水,应采取措施防止LNG通过排水系统外流。2.2.2.8用于拦蓄设施表面的隔热系统,安装后应不燃,并应适合所需用途,还要考虑预期的热应力、机械应力和荷载。如果存在飘浮问题,应采取抑制措施。2.2.3拦蕃区的选址
2.2.3.12.2.3的规定不适用于海上终端转运区的拦区。2.2.3.2应按下列要求采取措施,使火灾蔓延到建筑红线外造成明显危害的可能性最小:5
GB/T20368—2006
a)应采取措施,防止在风速0级、温度21℃(70F)和相对湿度50%大气条件下超过下列极限的着火热辐射:
1)在建筑红线上,因设计溢出物(如2.2.3.4的说明)着火的辐射热流5000W/m(1 600 Btu/(h ft°));
在工厂地界线外,定厂址时确定的50人以上户外集合点的最近点,因LNG拦蓄区内(有2)
按2.2.2.1确定的LNG容积V)燃烧而产生的辐射热流5000W/m(1600Btu/(h·ft)):
在工厂地界线外,定厂址时确定的按NFPA101《人身安全规范》工厂、学校、医院、拘留所3)
和监狱或居民区建筑物或构筑物最近点,因LNG拦蓄区内(有按2.2.2.1确定的LNG容积V)燃烧而产生的辐射热流9000W/m(3000Btu/(h·ft));4)在建筑红线上,因LNG拦蓄区内(有按2.2.2.1确定的LNG容积V)燃烧而产生的辐射热流30000W/m2(10000Btu/(hft2))。b)热辐射距离应按下列方法计算:美国气体研究所的报告GRI0176描述的模型“LNGFIRELNG燃烧的热辐射模型”1
例外:允许用符合以下准则的模型计算距离:I)考虑拦蓄区形状、风速风向、避度和气温。Ⅱ):适合评价危险规模和条件的试验数据已验证。Ⅲ)主管部门认可。
2)如拦蓄区的最大和最小尺寸比不超过2,允许使用以下公式:d-FVA
式中:
离LNG拦蓄区边的距离,m(ft);d
拦蓄LNG的表面积,m(ft);
热流相关系数,使用以下值:
5000W/m2
9000W/m2
(1600Btu/(h·ft))
(3000Btu/(h·ft\));
(1)
(10000Btu/(h+ft2))。
30000W/m2
2.2.3.3LNG储罐拦蓄区到建筑红线的距离,在发生2.2.3.4描述的LNG溢出时,应保证建筑红线以外,空气中甲烷的平均浓度不超出爆炸下限的50%,计算使用下列模型之一美国气体研究所的报告GRI0242描述的模型“用DEGADIS致密气体扩散模型预测LNG蒸a)
气扩散”。
美国气体研究所的报告GRI96/0396.5描述的模型“《LNG事故泄放的缓解模型评价》第5b)
卷;用FEM3A进行LNG事故因果分析”。c)综合以下内容的模型:
1)考虑影响LNG蒸气扩散的物理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重力传播、热传递、湿度、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浮力和地面起伏程度。2)适合评价危险规模和条件的试验数据已验证。3)主管部门认可。
计算距离应基于下列条件之一计算: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同时发生且造成最长的下风向扩散距离,超过的距离少于扩散所需时间内的10%。
帕氏大气稳定度,F类,风速2m/s(4.5mile/h)。计算距离应以实际液体特性和来自容器的最大蒸气流率(蒸气气化速率加上液体流入的置换速率)6
为基础。
GB/T20368—2006
主管部门认可的计算中,允许考虑阻挡蒸气和降低可燃蒸气危险措施(如:拦蓄表面隔热,加水幕或其他合适方法)的效果。
2.2.3.4设计溢出应按表2.2.3.4确定。表2.2.3.4
设计溢出
储罐开口
储罐排料口低于液面,无内置切断阀顶部充装储罐,无低于液面排料口储罐排料口低于液面,装有符合6.3.3.3的内置切断阀
气化区、工艺区和转运区的拦荔区设计溢出
通过一假定开口的流出量,开口的用公式
面积与液位以下能产生最大流盘之排料口的面积相等
多个储罐拦蓄区,取能产生最大流量的储罐
设计溢出持续时间
q-100000
(m/min)
(ft'/min)
直到开口处压差为零
储罐排料泵在满负荷下通过一根管路储罐排料泵在满负荷下通过一根管路泵人拦蓄区的最大流量
事先装满罐通过一假定开口的流出量,开口的面积与液位以下能产生最大流量之排料口的面积相等
任一事故泄漏源的泄滑量
泵人拦蓄区的最大流盘:
(1)如果监视和停车已证明且主管部门批准,10min。
(2)如监视和停车未批准,则为储罐排空所需时间
用公式
g=10:000/h
(m/min)
[g=ayh(ft/min)
持续1h
10min,或主管部门认可的证明监视和停车规定的更短时间
注:9是液体流量,[m/min(ft/min)];d是低于液面的储罐排料口直径,[mm(in)],h是满罐时储罐排料口以上液体的高度,[m(ft)]。
2.2.3.5LNG储罐拦蓄区的位置应选择在当拦蓄区着火时,其热流量不应引起任何LNG船主要结构损坏有碍其航行。
2.2.3.6在一个站点储罐总容量等于或小于265m(70000gal),允许按表2.2.4.1在现场安装,储罐按下列要求装配:
a)所有接头应配备自动失效保护阀。自动阀应设计成在下列任意条件下关闭:1)发现着火
由管线压降或其他方法测出LNG从储罐流出过多2)
3)发现漏气
就地操作或远程控制
例外1,安全阀和仪表连接阀除外。例外2,进罐的接头允许配置2个止回阀,以满足2.2.3.68)的要求。b)附件应尽量靠近储罐安装,以便外应变破坏附件管道端时,保持附件储罐端的阀门和管道完好。检测设备的类型、数量和位置应符合第9章的要求。2.2.3.7从拦蓄液体的最近边缘到建筑红线或到有关法规界定的航道的最近边缘的距离,决不应小于15m(50ft)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368—2006
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Production,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2006-01-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10-01实施
1总则
·范围
等同性
追溯性
人员培训
单位制
参考标准
术语和定义
厂址和平面布置
工厂选址原则
溢出和泄漏控制的主要原则
建筑物和构筑物
设计者和制造者资格
:低温设备的土壤保护
冰雪坠落
混凝土材料
工艺设备
安装基本要求·
设备基本要求
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储存
工艺设备
固定式LNG储罐
基本要求…
金属储罐
混凝土储罐
LNG储罐的标记
LNG储罐的试验
储罐的置换和冷却
泄放装置·
气化设施
气化器的分类…
5.2设计及施工用材料
5.3气化器管道、热媒流体管道及储存5.4气化器泄放装置
5.5燃烧的空气供应
5.6燃烧的产物
管道系统和组件·
GB/T20368-2006
GB/T20368—2006
基本要求·
施工材料·
管架·
·管道标识
管道的检查与试验
管道系统置换
安全与减压阀·
腐蚀控制
仪表及电气设备
液位计
压力表
7.3.真空表
温度指示器·
事故切断…
7.6电气设备
接地和屏蔽
8LNG和致冷剂的转运
基本要求
管道系统
泵与压缩机的控制..
船舶装卸
槽车装卸设施
管线装卸·
软管和装载臂·
通讯和照明
防火、安全和保安
基本要求
事故切断系统·
防火和防漏
消防水系统
灭火和其他消防设备
消防设备的维护,
人员安全
·保安
其他作业
采用固定式ASME储罐的选择要求10.1
基本要求
储罐充装
储罐基础和支座Www.bzxZ.net
储罐安装
10.7产品保存阀
LNG溢出的围堵:
LNG储罐的试验
储罐仪表
防火及安全
燃气检测器.
操作与维护…
操作、维护和人员培训.
总则·
基本要求
操作程序文件
船舶装卸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
LNG工厂的抗震设计
参考文献
单位换算
GB/T20368--2006
GB/T20368—2006
本标准等同采用美国防火协会NFPA59A《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标准》(2001年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NFPA59A:2001。本标准做编辑性修改如下:
删除标准名称“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标准”中“标准”两字;表10.6.2第2列“1.9”,原文编辑错误,改为\3.8”;温度单位\\K”,原文编辑错误,改为\K”;表10.6.3中增加了国际单位制单位符号及数据;增加所有表格框线;
根据NFPA59A试修订TIA01-1(NFPA59A),4.1.3.1b)中\50%”,改为\150%\,根据NFPA59A试修订TIA02-1(NFPA59A),删除2.2.3.4,后续条款重新编号;根据NFPA59ALNG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勘误表ErrataNo.:59A-01-1,表2.2.3.4内增加以国际单位制单位表示的公式;
删除封面与目次之间的内容;
删除索引;
-增加前言;
第12章参考文献与附录E合并;
-增加附录F英制与公制基本单位换算。标准正文中数字或字母后的星号(*),表示该段的解释可在附录A中查到。除注明外,本标准所用压力均为表压。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24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青岛英派尔化学工程公司(原青岛化工设计院)、河南中原绿能高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志毅、赵保才、高爱华、杨华、申汉才、张孔明、杨森、张秀泉、连家秀、许敏、张筱萍。
本标准于2006年1月首次发布。
1总则
1.1·范围
1.1.1本标准适用于
设计;
b)选址;
施工,
操作:
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CB/T20368—2006
天然气液化和液化天然气(LNG)储存、气化、转运,装卸和卡车运输设施的维护,以及人员培训。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LNG储罐,包括真空绝热系统储罐。1.1.2
1.1.3本标准不适用于冻土地下储罐。1.2等同性
本标准允许使用等同或超过本标准规定的质量、强度、耐火性、有效性、耐久性、安全性的系统、方法或装置。技术文件应提交主管部门以论证其等同性。有意采纳的系统、方法或装置应由主管部门批准。1.3追溯性
本标准的规定反映了标准发布时提出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危险的一致意见。除另有说明外,本标准的规定不适用于本标准生效前已建或已批准设施、设备、结构或装置。有说明的地方,应追溯本标准的规定。当主管部门确定现有情况有不可接受的风险时,主管部门应追溯认为适合本标准的任何部分。如果主管部门认为本标准明显不实用的地方,并且明确证实安全合理等级,允许修改本标准的追溯要求。
1.4人员培训
参与LNG生产、装卸和储存的人员应参加LNG特性和危险性方面的培训。1.5单位制
本标准中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依据ASTME380,《国际单位制(SI)的标准用法》。对于净距离的计算,从英制单位换算成国际单位制单位应精确到0.5m。一个项目不应交替使用英制单位和国际单位制单位以缩小净距离。
1.6参考标准
本标准参考了美国和加拿大的标准。在使用本标准时,应说明采用美国或加拿大的哪些标准。如不作说明,使用人可以采用所有有效的美国标准,或者采用所有有效的加拿大标准。如采用其他标准,也应进行说明。
1.7术语和定义
·批准approved
主管部门认可。
主管部门authorityhavingjurisdiction负责审批设备、装置或程序的组织、办公室或个人。GB/T20368—2006
桶barrel
体积单位。1桶等于42USgal或0.159m(5.615ft)。1.7.4
船舶加油bunkering
向船上的燃料舱或罐加燃料油,供动力设备或辅助设备用。1.7.5
槽车(cargo tankvehicle,tank vehicle)用于运送液体货物的槽车或拖车。1.7.6
组件components
部件或部件系统,功能同LNG工厂的一个单元,包括但不限于管线、工艺设备、储罐、控制装置、挡蓄系统、电气系统、安全设施、防火设备和通信设备。1.7.7
储罐container
用于储存液化天然气的容器。
冻土地下储罐frozenground container一种储罐,最高液位低于周围自然地坪标高,主要用天然材料如土、石建成,依靠水饱和土石材料的冻结,并采用适当的方法保持密封或自然不渗漏。1.7.7.2
membranecontainer
薄膜储罐
一种储罐,薄膜内罐不能自支撑而通过隔热层由外罐支撑。1.7.7.3
prestressedconcretecontainer预应力混凝土储罐
一种混凝土储罐,由不同荷载或荷载组合产生的内应力不超过本标准规定的允许应力。1.7.8
解冻deriming
通过加热气化、升华或溶解除去低温工艺设备中积聚的可形成固体物的成分如水、二氧化碳等。1.7.9
设计压力designpressure
设备、储罐或容器设计中,用于确定最小允许厚度或其部件物理特性的压力。确定任何特殊部件厚度的设计压力包括静压头。
防护堤dike
用来建立拦蓄区的结构。
失效保护failsafe
控制设备误操作或能源中断时,能保持安全运行状态的设计特征。1.7.12
明火设备firedequipment
烧燃料的设备,如燃料锅炉、燃烧式加热器、内燃机、某些整体加热气化器、远距离加热气化器的供热装置、燃气式油雾化器、燃烧式再生加热器和火炬。2
固定长度液位开口接管fixedlengthdiptube在储罐一定标高处有固定开口指示液位的接管。1.7.14
火焰蔓延等级flamespreadratingGB/T20368—2006
材料的火焰蔓延等级按NFPA255《建筑材料表面燃烧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或ULC标准CAN4-S102《建筑材料和组件表面燃烧特性》1988年版确定。1.7.15
重力加速度G
在海平面上,G约等于9.81m/s2(32.2ft/s)。1.7.16
有害流体hazardousfluid
易燃、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液体或气体。1.7.17
拦替区impoundingarea
现场用防护堤或利用地形条件圈定的用于防止LNG或易燃致冷剂事故溢出的一个区域。1.7.18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gas一种液态的流体,主要组分是甲烷,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氮或天然气中常见的其他组分。1.7.19
LNG工厂LNGplant
其组件用来储存液化天然气并处理、液化或气化天然气的工厂1.7.20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maximum allowable working pressure在设计温度下,整套设备、储罐或容器顶项部允许的最大表压。1.7.21
数学模型model
用于预测物理现象的数学描述。1.7.22
作业公司operatingcompany
拥有或操作LNG工厂的个人、合股人、公司、公共机构或其他实体。1.7.23
out-of-service
组件有目的的停用,包括检修。1.7.24
工艺装置processplant
在本标准适用范围的作业区内,用于对天然气进行处理、液化或气化的所有系统。1.7.25
应 shall
表示强制性的要求。
宜should
表示推荐或建议,但不是要求。3
GB/T20368-2006
转运区transferarea
LNG工厂中布置有管线系统的部分,在此LNG、易燃液体或易燃致冷剂被加注到设备中或从设备中排出,如装车区或卸船区,或在此管线系统接头定期被连接或断开。转运区不包括产品采样装置或永久性工厂管线系统。
过渡接头transitionjoint
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材料制作的接头,用以有效连接两种不同材质、不适用焊接等方法连接的管段。
2厂址和平面布置
2.1工厂选址原则
2.1.1工厂选址应考虑以下因素:a)应考虑本标准中LNG储罐、易燃致冷剂储罐、易燃液体储罐、构筑物和工厂设备与工厂地界线,及其相互间最小净间距的规定。除按第9章人身安全和消防规定以外,人员应急疏散通道和消防通道应全天候畅通。b)
应考虑在实际操作的极限内,工厂抗自然力的程度。应考虑可能影响工厂人员和周国公众安全涉及具体位置的其他因素。评定这些因素时,应对d)
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在设计或操作中采取的安全措施作出整体评价。2.1.2工厂的场地准备应包括防止溢出的LNG、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流出厂区措施及地面排水措施。
2.1.3对所有组件应说明最大允许工作压力。2.1.4应进行现场土壤调查及普查以确定设备的设计基础数据。2.2溢出和泄漏控制的主要原则
2.2.1基本要求
2.2.1.1为减少储罐中LNG事故排放危及邻近财产或重要工艺设备和构筑物安全的可能性,或进人排水沟的可能性,应按下列任意一种方法采取措施:a)根据2.2.2和2.2.3的规定利用自然屏障、防护堤、拦蓄墙或其组合,围绕储罐构成一个拦蓄区。
根据2.2.2和2.2.3的规定利用自然屏障、防护堤、挖沟、拦蓄墙或其组合,围绕储罐构成一个b)
拦蓄区。并根据2.2.2和2.2.3的规定,在储罐的周围修建自然的或人工的排水系统。如果储罐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根据2.2.2和2.2.3的规定利用挖沟方式构成一个拦蓄区。c)
2.2.1.2为使事故溢出和泄漏危及重要构筑物、设备或邻近财产或进入排水沟的可能性减至最少,下列区域应予平整、排水或修拦蓄设施:a)工艺区
b)气化区
c)LNG、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转运区d)紧靠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储罐周围的区域如果为满足2.1.2也要求拦蓄区时,应符合2.2.2和2.2.3的规定。2.2.1.3对于某些装置区,2.1.2、2.2.1.1和2.2.1.2中有关邻近财产或排水沟的规定,变更应征得主管部门同意。所作的改变,不得对生命或财产构成明显的危害或不得违背国家、省和地方的规定。2.2.1.4易燃液体和易燃致冷剂储罐,不应设置在LNG储罐拦蓄区内。4
2.2.2拦蓄区容积和排水系统设计GB/T20368—2006
2.2.2.1LNG储罐拦蓄区最小容积V,包括排水区域的有效容积,并为积雪、其他储罐和设备留有裕量,按下列规定确定:
a)单个储罐的拦蓄区,V等于储罐的总容积。b)多个储罐的拦蓄区,对因低温或因拦蓄区内一储罐泄漏着火而引起拦蓄区内其他储罐泄漏,在采取了防止措施条件下,V等于拦蓄区内最大储罐的总容积。c)多个储罐的拦蓄区,在没有采取2.2.2.1b)措施条件下:V等于拦蓄区内所有储罐的总容积。2.2.2.2气化区、工艺区或LNG转运区的拦蓄区,最小容积应等于任一事故泄漏源,在10min内或在主管部门认可的证明监视和停车规定的更短时间内,可能排放到该拦蓄区的LNG、易燃致冷剂和易燃液体的最大体积。
2.2.2.3禁止设置封闭式LNG排放沟。0
例外:用于将溢出LNG快速导流出临界区域的储罐泄流管,若其尺寸按预期液体流量和气化速率选定,应允许封闭。
2.2.2.4LNG和易燃致冷剂储罐区的防护堤、拦蓄墙和排水系统,应采用夯实土、混凝土、金属或其他材料建造。这些构筑物允许靠或不靠储罐,也允许与储罐构成一体。这些构筑物和任何贯穿结构的设计,应能承受拦蓄的LNG或易燃致冷剂的全部静水压头,能承受温度骤冷至被拦蓄液体温度产生的影响,还应考虑预防火灾和自然力(地震、刮风、下雨等)的影响。如果双壁储罐外壳能满足这些要求,允许将其看作是拦蓄区,以据此确定2.2.3中定位区域的距离。如果这种外壳的密封性会受到内罐事故的影响,则应按2.2.1.1的要求,构筑另外的拦蓄区。2.2.2.5易燃液体储罐区的防护堤、拦蓄墙和排水沟,应符合NFPA30《易燃和可燃液体规范》的要求。
防护堤或拦蓄墙的高度,以及到操作压力等于或小于100kPa(15lbf/in)储罐的距离,应按图2.2.2.6确定。
最高减位
防护堤或栏富墙
图2.2.2.6防护堤或拦蓄墙到储罐的距离说明:尺寸“工”应等于或大于尺寸“y\加液面上蒸气压力的LNG当量压头。例外,当防护堤或拦蓄墙的高度达到或超过最高液位时,“”可为任意值。尺寸“”为储罐的内壁到防护堤或拦蓄墙最近砌面的距离。尺寸“y”为储罐中最高液位到防护堤或拦蓄墙项部的距离。2.2.2.7应制定拦蓄区内雨水和其他水的排水措施。允许使用自动控制排水泵,但所配的自动停泵装置应避免暴露在LNG温度下运行,管道、阀门和管件,在发生故障时可能使液体流出拦蓄区,应适应在LNG温度条件下持续工作。如果采取自流排水,应采取措施防止LNG通过排水系统外流。2.2.2.8用于拦蓄设施表面的隔热系统,安装后应不燃,并应适合所需用途,还要考虑预期的热应力、机械应力和荷载。如果存在飘浮问题,应采取抑制措施。2.2.3拦蕃区的选址
2.2.3.12.2.3的规定不适用于海上终端转运区的拦区。2.2.3.2应按下列要求采取措施,使火灾蔓延到建筑红线外造成明显危害的可能性最小:5
GB/T20368—2006
a)应采取措施,防止在风速0级、温度21℃(70F)和相对湿度50%大气条件下超过下列极限的着火热辐射:
1)在建筑红线上,因设计溢出物(如2.2.3.4的说明)着火的辐射热流5000W/m(1 600 Btu/(h ft°));
在工厂地界线外,定厂址时确定的50人以上户外集合点的最近点,因LNG拦蓄区内(有2)
按2.2.2.1确定的LNG容积V)燃烧而产生的辐射热流5000W/m(1600Btu/(h·ft)):
在工厂地界线外,定厂址时确定的按NFPA101《人身安全规范》工厂、学校、医院、拘留所3)
和监狱或居民区建筑物或构筑物最近点,因LNG拦蓄区内(有按2.2.2.1确定的LNG容积V)燃烧而产生的辐射热流9000W/m(3000Btu/(h·ft));4)在建筑红线上,因LNG拦蓄区内(有按2.2.2.1确定的LNG容积V)燃烧而产生的辐射热流30000W/m2(10000Btu/(hft2))。b)热辐射距离应按下列方法计算:美国气体研究所的报告GRI0176描述的模型“LNGFIRELNG燃烧的热辐射模型”1
例外:允许用符合以下准则的模型计算距离:I)考虑拦蓄区形状、风速风向、避度和气温。Ⅱ):适合评价危险规模和条件的试验数据已验证。Ⅲ)主管部门认可。
2)如拦蓄区的最大和最小尺寸比不超过2,允许使用以下公式:d-FVA
式中:
离LNG拦蓄区边的距离,m(ft);d
拦蓄LNG的表面积,m(ft);
热流相关系数,使用以下值:
5000W/m2
9000W/m2
(1600Btu/(h·ft))
(3000Btu/(h·ft\));
(1)
(10000Btu/(h+ft2))。
30000W/m2
2.2.3.3LNG储罐拦蓄区到建筑红线的距离,在发生2.2.3.4描述的LNG溢出时,应保证建筑红线以外,空气中甲烷的平均浓度不超出爆炸下限的50%,计算使用下列模型之一美国气体研究所的报告GRI0242描述的模型“用DEGADIS致密气体扩散模型预测LNG蒸a)
气扩散”。
美国气体研究所的报告GRI96/0396.5描述的模型“《LNG事故泄放的缓解模型评价》第5b)
卷;用FEM3A进行LNG事故因果分析”。c)综合以下内容的模型:
1)考虑影响LNG蒸气扩散的物理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重力传播、热传递、湿度、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浮力和地面起伏程度。2)适合评价危险规模和条件的试验数据已验证。3)主管部门认可。
计算距离应基于下列条件之一计算:风速和大气稳定度同时发生且造成最长的下风向扩散距离,超过的距离少于扩散所需时间内的10%。
帕氏大气稳定度,F类,风速2m/s(4.5mile/h)。计算距离应以实际液体特性和来自容器的最大蒸气流率(蒸气气化速率加上液体流入的置换速率)6
为基础。
GB/T20368—2006
主管部门认可的计算中,允许考虑阻挡蒸气和降低可燃蒸气危险措施(如:拦蓄表面隔热,加水幕或其他合适方法)的效果。
2.2.3.4设计溢出应按表2.2.3.4确定。表2.2.3.4
设计溢出
储罐开口
储罐排料口低于液面,无内置切断阀顶部充装储罐,无低于液面排料口储罐排料口低于液面,装有符合6.3.3.3的内置切断阀
气化区、工艺区和转运区的拦荔区设计溢出
通过一假定开口的流出量,开口的用公式
面积与液位以下能产生最大流盘之排料口的面积相等
多个储罐拦蓄区,取能产生最大流量的储罐
设计溢出持续时间
q-100000
(m/min)
(ft'/min)
直到开口处压差为零
储罐排料泵在满负荷下通过一根管路储罐排料泵在满负荷下通过一根管路泵人拦蓄区的最大流量
事先装满罐通过一假定开口的流出量,开口的面积与液位以下能产生最大流量之排料口的面积相等
任一事故泄漏源的泄滑量
泵人拦蓄区的最大流盘:
(1)如果监视和停车已证明且主管部门批准,10min。
(2)如监视和停车未批准,则为储罐排空所需时间
用公式
g=10:000/h
(m/min)
[g=ayh(ft/min)
持续1h
10min,或主管部门认可的证明监视和停车规定的更短时间
注:9是液体流量,[m/min(ft/min)];d是低于液面的储罐排料口直径,[mm(in)],h是满罐时储罐排料口以上液体的高度,[m(ft)]。
2.2.3.5LNG储罐拦蓄区的位置应选择在当拦蓄区着火时,其热流量不应引起任何LNG船主要结构损坏有碍其航行。
2.2.3.6在一个站点储罐总容量等于或小于265m(70000gal),允许按表2.2.4.1在现场安装,储罐按下列要求装配:
a)所有接头应配备自动失效保护阀。自动阀应设计成在下列任意条件下关闭:1)发现着火
由管线压降或其他方法测出LNG从储罐流出过多2)
3)发现漏气
就地操作或远程控制
例外1,安全阀和仪表连接阀除外。例外2,进罐的接头允许配置2个止回阀,以满足2.2.3.68)的要求。b)附件应尽量靠近储罐安装,以便外应变破坏附件管道端时,保持附件储罐端的阀门和管道完好。检测设备的类型、数量和位置应符合第9章的要求。2.2.3.7从拦蓄液体的最近边缘到建筑红线或到有关法规界定的航道的最近边缘的距离,决不应小于15m(50ft)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2650-2022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冲击试验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