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电力行业标准(DL)】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4 22:35:33
  • DL/T5121-200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L/T 5121-2000

  • 标准名称: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

  •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1-01-01
  • 实施日期:

    2001-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92 M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工程建设>>电力、核工业工程>>P61发电站工程

关联标准

  • 替代情况:

    DLGJ 26-1982
  • 采标情况:

    NFPA 8502-1995 NEQ NFPA 8503-1992 NEQ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页数:

    107页
  • 标准价格:

    40.0 元
  • 出版日期:

    2001-01-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钱成绪、王文元、蔡希浩
  • 起草单位: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
  • 归口单位:

    电力行业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电力行业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烟风煤粉管道(包括零部件)的布置、规格材料、加固肋、防爆措施、支吊架设计的技术要求及烟囱出口流速选择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容量为65t/h~2000t/h等级的燃煤锅炉的钢结构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对于非金属结构烟风道仅提出有关工艺设计的要求。对于燃油和燃天然气锅炉的烟风道,以及容量小于65t/h和大于2000t/h等级的燃煤锅炉的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可参照本标准执行。涉外工程要考虑供货方或订货方所在国的情况及使用标准,可参考使用本标准。 DL/T 5121-2000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 DL/T5121-200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火力发电广
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21—2000
t./1 5121-—2000
前苔·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总则
管道布置
4.1·般规定
4.2、烟道
4.3冷风道
4.4热风道
4.5原煤管道
4.6制粘管道
4.7送粉管道
管道规格与材料
5.1管道规格
5.2材料
5.3焊接
6道体及加固肪
6.!般规定
6.2道体及加固肋设计
7异形件优化选型
7.1一般规定
7.2异形件选型
8零件和部件
一般规定
8.2 零件
8.3部件
8.4锁气器
8.5风门
8.6传动装置
8.7补偿器
8.8防爆门
9防爆措施
一般规定
9.2原煤仓
:704
:712
9.3煤粉色
9.4煤粉管避
9.5防爆设计压力
9.6防爆门设置要求
10支吊架
般规定
10.2支吊架选型
10.3支吊架荷载计算
10.4婵贫选择
附录A(标准的附录)常用的烟风煤粉管道格A1送粉管道
A2烟道,制粉管道
A3圆形风道
A4矩形管道
A5英制送粉管道
附录B(标准的附录)常用结构铜材及其使用温度附录((标准的附录)常用钢材特性数据C1常用结构钢材的许用应力
(2常用结构钢材的弹性模量
附录D(标准的附录)烟风道介质设计压力附录E(标催的附录)烟风道加固肋設计荷载附录F(标准的附录)烟风道积灰荷载·附录G(标难的附录)零件煤接图附录H(标难的附录)加固助焊接图·附录」(标准的附录)加固肋典型布置及内撑杆节点结构形式·
附录K(标准的附录)本规程用词说明:附录L(提示的附录)风们旋转力矩I.I带自润清调心轴承风门旋转力短L2铸钦风门旋转力短-
附录M(提示的附录)主要风门的操作方式附录N(提示的附录)我国寒冷地区“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摘录
附录P(提示的附录)烟气腐蚀性分级:附录Q(提示的附录)相关标准及文件条文说明·
:741
DL/r5121-2H0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T业部技综【1996】40号文《关于下达1996年度电力行业标推制修订计划项目(第-批)》的安排,由华东电力设计院负责对131G)26—1982《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试行)进行修订的。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大容量火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和电站设计技术,并随着涉外工程引进机组的日益增多,我国快速发展的电力工业火电机组的单机容量逐渐大型化:随着引进技术的采用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DI26匕不能适成大容最机组烟风煤粉道的设计要求。
本标谁是在DLCJ26的基础上,通过对F多年来我国电站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施丁、运行等经验的总结,参考引进机组的资料,消化吸收国外有关标准、规程、规范中先进技术,采纳国内科研设计单位的研究成果,遵循我国国家标难、电力行业标准的规定后综合补充修订而成的。
修订工作是在原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进行的,并得到兄第电力设计院的文持和帮助。先后编写了修编大纳、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并进行了逐次审查。
本标准对I.G26的内容做了如下较大变动:修订了炳肉出口烟速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修订了矩形烟风道加固肋设计方法和图表:一补充了煤粉制备系统的防爆措施,本标准还参照了美国1995年版NFPA8502《多燃烧器锅炉炉膛防外爆/内煤标准》1992年版NFPA8503《煤粉系统标准》,前苏联1990年版《燃料输送、粉状燃料制备和燃烧设备的防爆规程》(第六版)中有关防爆压力、防爆措施的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F、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K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L、附录M、附录V、附录1、附录Q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从2001年1月1起实施,DL(汀26—1982(试行)即行废止。本标准由电力行业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本标准起草人:钱成绪、王文元、蔡希浩。本标准委托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负责解释。686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烟风煤粉管道(包括零部件)的布置、规格材料、加固肋、防爆措施、支吊架设计的技术要求及烟出口流速选择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下容量为65--2000)t/h等级的燃煤锅炉的钢树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对于非金属结构烟风道仅提出有关工艺设计的要求。对于燃油和燃大然气锅炉的烟风道,以及容量小于651/h和大于2000t/h等级的燃煤锅炉的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可参照本标准执行。涉外工程要考虑供货厅或订货方所在国的情况及使用标准,叮参考使用本标准。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成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880—1997铅及铝合金制板材GB50229—199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I19—1987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DIA435—1991
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468一1992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购LLS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S022-1993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S027—1993
TI.S053一1996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T5054—199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50?2-1997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NFPA8502一1995多燃烧器锅炉炉防外爆/内爆标准(美国)NFPA8503-1992煤粉系统标准(美国)1990年版(第六版)
3.0.1设计要求。
燃料输送、粉状燃料制备和燃烧设备的防爆规程(前苏联)(简称&防爆规程
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烟风煤粉管道设计,应根据烟风系统、煤粉制备系统及厂房布置条件进行,做到运行安全可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装维修方便和可能条件下的美观,并符687
合下刻要求;
【输送介质的流量和参数应满足烟风系统,煤粉制备系统正常运行的需要:2节省投资和降低运行费用。
3运行、维修和加工、运输、安装方便4管道、零部件及支吊架等励其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利耐久性,5考崽防爆、防磨、砌堵、断漏、防囊、防雨、防冻、防腐蚀和陈噪等问题,拜来取有效措施,符合DL5053《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T.业卫生设计规程》的规定:注:烟风系统工称燃烧系统,煤粉制备系统滑称煤粉系统(下同):包括原煤、制粉,送粉三部分。3.心.2设计范围,
烟风煤粉管道的设计范围一殿包括下列道的布置及其零部件,风门操纵装置、支吊架以及必要的平台扶梯设计:
1烟道:锅炉空气预热器出口至烟肉前的烟道:烟气再循环管道:蘑燥机下燥用的高温烟气管道;低温烟气誉道和混合室至磨煤机进口的干燥管等.2冷风道:吸风口至空气预热器的冷风道:磨煤机及其他调温用的压力冷风道;锅炉尾部支承梁的冷却风管道:磨煤机、给煤机的密直系统管遵:低温一次风机或低温十燥风机的进门和出口风道:微正压锅炉的有关峦封誉道;炉膛火焰检测器冷却风道、点火风机风道等。
3热风道:空气预热器出口风箱;喷燃器的二次风道;炉排锅炉的一次和一次风道、热风送粉用的热风道:磨煤机干燥用的热风道;排粉机进I!的热风道;高温·次风机进口的热风道:烟气干爆混合器的热风道:热风呼循环管道:邻炉问的热风联络管道;三次风喷「冷却风管道;风扇磨密封管道等。空气预热器低温段出至磨煤机和排粉机的温风道4原煤管道:原煤仓给煤机的给煤管和给煤机至磨煤机的给煤管:金属小煤斗:炉排锅炉炉前煤仓的落燥管等。
5制粉管道:磨煤机至排粉机的制粉管道;细粉分离器至煤粉仓和输粉机的落粉管:输粉机的落粉管;粗粉分离器的回粉管;煤粉仓放粉管:吸潮管:防爆门引出管等6送粉管道:排粉机,磨煤机出口或一次风箱至喷燃器的一次风道:三次风道;乏气管道:给粉管道:干燥剂再循环管道等:7其他有关管道及专业分工中属丁木专业范围的管道。8烟风煤粉管道部分热工测点布置的配合工作。法!烟风煤欲臂道为烟道、风道、原煤,制粉,送粉及其他有关臂道的总称。3.0.3设计参数.
1设计压力一一誉道运行中内部介质可能出现的最大压力。煤粉系统设备、管道设计压力与燃料特性及系统形式有关,按防爆设计压力确定烟风系统设备、管道设计压力按最大运行及锅炉爆炸工况下能出现的最大压力来确定。
2设计温度一一管道运行中内部介质可能用现的最高温度,煤粉系统利烟风系统设备、管道的设计温度与燃料特性和系统形式有关,按有关规定确定,
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主要用于材料选用和加固肋计算,确定方法按6.1.3和6.1.4规定。
3.心.4介质流速。
选择烟风煤粉管道的介质流速,应考虑介质持性,设备条件以及合理节省运行费用和基建投资等因素。对于煤粉管道和烟道,尚需考虑防止堵粉、过量积灰和磨损的婴求。应注意煤种变化对介质流速的影响烟风煤粉管道的设计流速按表3.0.4所列数值选用,表中推荐数值适用于如下条件:表 3.0.4烟风煤粉普道的推荐设计流速系统
烟风系统
送风桃迎,出凸冷风道
热风(包折盘以)总风道
恺道名称
空气预热器热风再循环风道
下煤剂送粉、一一次风机热风送粉及直欧式制粉系统的次风道送风机热风送粉系统的一该风道空预热器后通往烟图的烟道
通往廓煤机、商温下谍风机。次风总答和热淡风的[,力冷风道一次风总替
通往鹿煤抗、高温干燥风机、热次风机和批粉机的热(混)风道通往摩煤机的高温烟道和炉烟、热风混介烟道冷炉烟风抗通征握合室的低温道磨煤机至粗粉分高器或粗粉分离器至排粉机的制粉管选粗粉分离器至细粉分离器的制影管道细粉分离器至排粉机的制粉管道更色式系统下煤润送粉的送粉皆道贴仓式系统热风送粉的送粉管道三次风骨道
下燥剂再循环风道
首吹式制粉系统的送粉臂道
通代烟因或好睡上部的天气管道密对风和火焰检测器冷却风管道1)对于非金属材料的吸风道宜取下限值2)核算测余压头后职用,当剩余压头较大时,推样流速山限伯m2s
15 -25
25-3533
15:2521
[5 - 25
12- 28
15 --18
14 - 17
12 - 16
22 --28m
28-3291,7
22- 40
25 -45h
22 -35
13 -25§
3)空气预热器通礼除尘器的烟道,当燃用高东分且磨损性较强的燃料时,宜取下限值。对非金属材科的烟道,尔宜宣取下限值。显式除尘器后的烟道,宜取上限值.4)当惊榜烘质原煤水分比郎计煤质大得多时疏逆宜取下限值5)对于内壁散设耐火砖的高温烟道和混合期道。光煤粉系统抽吸能方允许时,宜选取较高流速;对内脱不激设耐火砖的混合烟道,宜选校低流速,对钾缺磨煤机贮仓式系统,应综台考虑布置、系统漏风和风机耗电等阅素后取,
6)按钢炉聘煤机可施出现的较低负药的运行方式,核算送粉管道统速是否满足9.4.9条规定的防爆要求。7)当气粉据合物温度超过26DT:时,宜取上限值;在高海拨地区,经样i正后的热风送粉流速,不宜超过35m/%R)对于热风送粉系统,官取下限慎,9)密封风肾道宣取中上值,火举检测器冷却风昏道宜取中下值流速【出力条件。
焖风道,按锅炉最大连续出力选择注:锅炉最人连续出力的概念适用于引进技术制选的机或涉外工程机组,国内传统型锅炉则称为“定出力”
煤粉管道及一次风道,对直状式煤粉系统接锅好最大连续出力时磨煤机所需出力选择;对中间贮仓式煤粉系统,按磨煤机最伟出力选择,其中热风送粉管道按锅炉最大连续出684
选择。
一一按出力条件选用时取流速上限值:2煤质条件。
表3.0.4按设计煤质选用,对校核煤媒质应符合推荐流迷.上,下限的要求,3布置条件:
一一表3.0.4所列数为主管道流速。当介质流量较小及/或单位长度局部阻力较小时,可取推荐流速范围内的较大值,反之取较小值。对于短管道,可根据设备的接门人寸确定,对于支管。可按此管道可用压降的大小,取用适当的高流速,一送粉管道的流速下限值指对水平布置的管道。4煤价条件,
高煤价地区风道可取推荐流速范闹内的较小值,反之取较大值。5特殊条件,
特殊要求的流速选择见表中的注:3.0.5高海拨气压修正
确定在海拔标高大于300丑地区的烟风煤粉管道裁面时,应考虑大气压力降低的影啊,对介质的容积流量和表3.0.4的推荐流速进行修止,烟风道的流量修正系数为1013/B,流速不作修止。式中B为当地海拨标高下的年平均大气压力,hPas
中间贮仓式系统的制粉管道的流基、流速的修正系数为(1013/B)1/2。中间贮仓式系统的送粉管道和直吹式系统的制粉管道、送粉管道的流量修正系数为1013/B,流速修正系数为(1013/B)12,注:1U13hPa为标准大气I压Www.bzxZ.net
3.0.6烟卤山口流速,
确定烟图出口烟气流速时,应综合考虑经济性,长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有利于降低地面污染物质浓度等要求:
选择烟窗出门流速时,应综合考虑烟肉及其人口烟道的运行压力限制要求;综合烟气腐蚀性等级、烟形式、烟筒及人口烟道结构材质等因索,出口烟速按下列原则确定:1锥型防腐型单简式(砖内简)烟幽,不宜莱用较高的出口流速,适用于无腐蚀性及弱腐蚀性的烟气。
当排放有腐蚀性的烟气时,允诈提高出口烟速,但烟简内的运行烟气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排放强腐蚀性烟气时,简内不做存在正压;当排放中等腐蚀性烟气,最大烟压不宜超过49Pa当排放弱腐蚀性烟气时,最大烟压不宜超过98Pas烟气腐蚀性分级列于附录P(提示的附录)。2直简型砖内简一套简式和多管式烟肉,可采用较高的出!1烟速,但不应出现正压,适用于中等及强腐蚀性的烟气。3直简型钢内简一套简式和多管式烟菌,宜来用较高的出11烟速,适用于强腐蚀性的烟气,
4不论何种形式的烟图,在锅炉最大连续出力时,其人口烟道(吸风机扩散管终端至690
烟图人!门点之间)烟气运行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混凝土及砖结构烟道。不宜正压运行;钢制烟道宜负压运行,在需要时(为使烟图有较高的出口烟速),司正压运行,但必须满足合用烟肉的几台锅炉中最小容量的·台炉检修时运行烟道中不出现正压,以防炉烟倒灌,否则吸风机出口的风门应采用严密的隔离门:5在确定几台锅炉合用-一座烟均的出1烟速时,应使第台最小容量机组投产初期烟窗的围口流速不低于烟图出口处平均风速的1.5倍,几不在5m/s-8m/以下运行。6可通过改进排烟简的形状,设置项部烟气扩散口,减小烟简、烟道阻力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烟图出口流速或降低甚至消除烟筒内的止压(剩余静压):3.0.7其他。
1烟风煤粉管道及零部件,应优先采用典型设计。2、在烟风煤粉管道设计中,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避守国家和电力部门颁发的有关标准、规程的规定。
3配介热控等专业进行烟风煤粉管道测点布置,其测点位置应符+烟风煤粉系统流程婴求,使丁检测和操作。
4与有关专业协调好风门、燃烧设备,送粉管道的编号序,4管道布置
4.1一般规定
4,1.1烟风煤粉管道的布置应根据烟风煤粉系统进行设计。在进行锅炉房和煤仓间的总体设计以及与锅炉制造厂进行炉架结构(包括平台扶梯)配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烟风煤粉管道(包括支吊架)的布置要求,4.1.2烟风煤粉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内的烟气、空气和风粉混合物分配均勾。2避免原煤、煤粉以及飞灰的沉积和堵塞;有完善的防爆措施。
3与设备连接的管道应考虑防止传递震动和传递何载的设施。
4满足热补偿要求。
5管道短捷,选型合理,减小零部件的品种、数量,图4.1.4扶梯上方管道布罩
6管道布置宜对称,力求层次分明、整齐美观,注意整体性和一致性,不妨碍通行,不影响邻近设备、管道的操作和维修7需要操作和维修的零部件设在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地方,8考虑装设锅炉运行所需测量孔的位置,满足热效率试验的要求。4.1.3当锅炉为露天及半露天布置时,烟风煤粉管道立布置在有遮盖的地方。对」室外布置的管道,其表面应来取防水和排水措施,4.1.4主厂房内通道上方的管道,其最低点与地面,楼板或扶梯的垂真净成遵守下列规定:
【对检修时需通过机动作辆的主要通道,不宜小于2500mm。2对-般通道不小于20000
3有置在扶梯上方的管道(图4,1.4),其保温外衣面与扶梯倾斜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丧4.1.4所列的数值,
扶梯俩斜角
道保温层衰面与扶梯倾斜面之间的垂直距离H50
4.1.5除受地位限制的管道(如送风机的吸风道、锅炉附近的烟风道、送粉管道以及给粉机下的送韧管道)外,相邻管道之间及管道与设备,管道与建筑物之前的距,不宜小于表4:!.5所刻的数值(对于保温管道系指保温层外表面之叫的净距)表 4,1.5管道与周国的净距
平行誉道丧询之间的净做!,曾进与端壁或楼板平行的
算道和邻设备或案。耗交义的净肥形
200 --304
边>1000
4.1.6烟风煤粉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仅当所连接的设备、部件为法兰接口或检修时需要拆卸的管段4采用螺栓连接。
\Z形和空间弯头的两弯头内侧之间的距离宜按表4.1.7所列数值采用;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宜设置导流板或导向叶片Da -
一当量直径(厕形管道的当量直径为管道直径),mma,-矩形管道的响个边长,imn:表4.1.7两弯头内侧之间的距离 L弯臂形式:
\z\形弯头
空间弯头
\I\形弯头
(1.6 -2.5) D.t
期佳值为2g
4.1.当弯头启紧接收缩管时,宜用收缩形弯头;当弯头后紧接扩散管时、宜用等截而弯头再接扩散管:任这些减速及转弯的管段的后面宜装设足够长的直管段,应符合41.7的要求,
4.1.9单吸离心风机人口的直管段长度成不小于2.5.-6倍管段当量直径;当直管段长度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装设进风箱。直管段长度和弯头形式可根据布置条件按DL468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10.10.3的舰定进行优化:进风箱按本标准8.3.4规定采用。4.1.10在离心风机进风箱入几处应避免布置弯头;必领布置时,宜采用气流与转子旋转力面一致的弯头,否则应在弯头内加导流板:进风箱弯头采用较低的流速。4.1.11离心风机明口处应紧接扩散管。扩散管的长度和扩散角度按7.2.4规定。如果弯管必须位于离心风机出[附近,则出口弯管的布置按1)L48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10.10.2规定进行优化,
4.1,12离心风抗出几护散管后的弯头方向宜与风机川轮的旋转方向一致,如起吊风机转厂有困难,则在扩散管长度满足要求或装设导向叶片后,可与风机叶轮的施轮厅问相反,4.1,13烟凤道的主管道布置,要求在推荐速度时阻力为最小;主管道上成采用优化的算件。对于剩杂压买较大的支管应采用较高流速,并充许装设阻力校大且便于制作的异形件,4.1.14下列情况应装设补偿器:「管道自身不能补偿热膨服和端点的渐加位移。2需要控制传递动,传递荷载的管段,例如风机进、出口处的管段,4.1.15普道上.装设补偿器时应考虑安装、冷拉和维修所需的空间。相邻的平行管道上的波形补偿器如不能并列布置时,可错刀布置,前后错开的净距不宜小于300mmg
垂直管道上的补偿器,除补偿热胀要求外,还叮用来分配各层楼而上的荷载。当布置在楼板或地面以上时,其净空高度不宜小于2000mn;当布置在楼板下面时,与梁、板间的净距应不小于300mm。
4.1.16接入炉烟混合案的冷炉烟管道、热风调温管道,宜与炉烟混合室气体出口方向取得一致;当布置有困难时,可斜接人炉烟混合室,但其夹角宜小些,4,1.17给煤管、回粉管、干燥剂再循环管和防爆门短管应接入磨煤机进口炉烟干燥内,与耐火材料的内壁齐乎:
给煤管接人磨煤机进干燥篇(包括抽炉灿的于燥管)的位罩,应避免燃煤落人该管道的水乎段内。
4.1.18根据厂房条件,对钢球磨煤机和风扇式磨煤机进口垂直下燥段的高度宜布置得高一华
4,1.19风门及其传动装置的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风门的布置应使F操作或传动装罩的设置。2电动、气动传动装置或远方传动装置的风门,有条件时应尽量布置在热位移较小的管段上,以便传动装置可固定设置;受条件限制,无法避免布置在热位移较大的管段上时,其传动装置应设置在风门所在管段、段平合或风门门框上:3串联装设和布置在异形管段附近的风门挡板应能完全开启,且不妨碍装设传动装置4如需同时进行配合操作手动风门的,其风门的传动装置宜集中布置。693
5经常操作的手动风门的传动装置,布置在便于操作的地方,6为避免何服机传动装置的有关设备受水,汽和高温的影响,风门的布置应予创造必要的察件,
7传动装置的设备。应狂意避免对通道的影响。4.1.20风门的操作于轮水平布置时,手轮面与操作层的距离为90m1当垂宜布置时,手轮中心与操作层的距离宣为900mun~1200num。当手轮位」操作平台以外时,手轮面或于轮中心与平台栏杆的距离不宜大于3(0mm当儿只于轮并列布置时,手轮轮缘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150mumc4.1.21再生式空气预热器的出口烟道和进口冷风道,宜装设除灰孔,当设有冲洗装置时烟道和冷风道应有0.05的放水坡度,坡向烟道的放灰斗或最低处,并设放灰水管。41.22防爆门的布置应守下列规定并符合9.6的要求:1防爆门应设置在靠近被保护的设备或管道,其爆破口位置应便于监视和方便维修;在制粉系统管道上,防爆门宜装在弯管方向的外侧。2膜板式防爆门宜向上,膜板倾斜或水平布置;室外安装时,膜板与水平面的倾角应不小于10°,
重力式防爆门宜向上,门板水平或倾斜布置;罕外安装时,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应不小于10″,不大于45°
3防爆门人口接管的长度应不大于2倍防爆门当量直径,且不大于2m。防爆门入口接管与煤粉管道及设备的连接处应避免积粉,入接管宜铅垂布置,当倾斜布置时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小于45,防爆门室外布胃时应不小于60。4装在室内的防爆门1,如爆炸喷出物危及人身安全或沉落在附近的电缆、油、汽管道上时,则应来用出管,引至案内安全场所或室外,引山管布置要合理。当条件限制无法出时,则应采取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的措施。按GB50229火力发电」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5.2.5的规定,在防爆门的排放地点,应使防爆门动作时喷出的气流不危及附近的电缆、油、汽管道和经常有人通行的部分,必要时可设置隔火墙、棚盖、隔板等措施:凡防爆门排出口附近上下方的维修平台应采用无孔平台:5防爆门引出管尽可能不转弯,其当量直径应不小于防爆门人口接管直径。出管长度,对于设计压力为0.15MP:的制粉系统应不大于30倍接管当量直径,对于设计压力为0.04MPa的制粉系统及煤粉仓应不大于10倍接管当量直径。当号1出管的长度超过规定值时应加大其直径,直至二者阻力相当。6采用引出管时,防爆门仍应装在人口接管上,不应装在引出管上,在靠近防爆门的引出臂上,应有便于检查防爆门的手孔和引出管活动短管或闸板门7引至室外的引出管排出口处,应采用挡雨板、棚及伞形罩等防止雨、雪落人的措施,并不成对爆炸物的流出造成阻碍。旋风分离器和煤粉仓排出的爆炸气体应引到空外。8装在室外的防爆门短管,应涂以防锈涂料并保温。4.1.23管道穿过墙壁、楼板或屋面,所设预留孔的内壁与管道表面(包括加固肋及保温层)之间的净距,一般为30mm-50mm,当管道的径向热位移较大时,应另加考虑。管道穿过屋面或各层楼板时应有防菌或挡水措施。4.1.24烟风煤粉管道应按(DL/T5072)《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的规定进行保温69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