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毛竹林丰产技术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6 07:00:11
  • GB/T20391-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0391-2006

  • 标准名称:

    毛竹林丰产技术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06-13
  • 实施日期:

    2006-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47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农业>>65.020农业和林业
  • 中标分类号:

    农业、林业>>林业>>B67原竹与竹材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20, 字数:22
  • 标准价格:

    13.0 元
  • 出版日期:

    2006-12-01
  • 计划单号:

    20010401-T-432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6-06-13
  • 起草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国家林业局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毛竹材用、笋用和笋材两用丰产林的产量。结构、技术经济指标、培育措施、验收、建档和调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材用、笋用和笋材两用毛竹丰产林。 GB/T 20391-2006 毛竹林丰产技术 GB/T20391-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391—2006
毛竹林丰产技术
High-yield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moso bamboo stands070117000054
2006-06-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12-01实施
GB/T20391—2006
术语和定义
3产量指标
4毛竹林丰产结构因子指标
5培育技术.
6竹林保护
7竹林砍伐和竹笋采收
8毛竹丰产林营造
9毛竹半产林验收和建档
10毛竹丰产林调查和产量计算
附录A(资料性附录)毛竹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考文献
HI KANT KAca-
GB/T 20391—2006
本标推是在林此行业标准LY/T1059—1992≤毛竹林丰产技术》的基础1制定的。本标准与LY/T10591992相比较,除对其中一些条文作了调整外,还删除了部分条文,一些条文作了变动,新增了部分条文。
1.相对L.Y/T1059—1992,删除的条文有:-2.8.1削山(铲山);
2.9.3蔓;
-5.2.5铲山;
-7.2.2竹等个体大小;
—8.1.5.2实生小母竹造林规格;8.1.6.2实生小母竹挖捆与运输:-8.1.7实生小母竹裁植;
--10.2.3.4竹材重量计算公式(2)。2、相对LY/T1059—1992,在本标准中作了重要变动的主要条文有:2.2毛竹中心分布区的范围;
-2.4.4立竹年龄;
-2.5钩梢的长度;
2.9 垦复的土壤玻度要求;
-2.12钩梢:
-3.2表1各类型竹林的产量指标;4毛竹林丰产结构因子指标,表2:-5.1.1垦复的年限:wwW.bzxz.Net
-5.1.1.4,5.2.4,5.2.6.5.3.1.4和5.3.2.4各类型竹林的施肥量;-5.1.3,5.2.6,5.3.2.5 留笋养竹的时间7.1.2欲伐年龄;
-7.2.1.3鞭笋采收:
-8. 1.3 造林密度;
-8. 1. 8 造林成活率和发竹率要求。3.相对LY/T1059—1992,在本标推中新增加的条文有:-2.4.6大小年竹林;
-2.4.7花年竹林!
—2.5竹鞭;
—2.10.3伐桩施肥方法:
m—2.10.4撤施施肥方法,
-2.11 号竹,
8.1.7 检验检疫;
—9.1.2验收时间;
..附录A(资料性附录)毛竹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考文献。
GB/T20391—2006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负资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萧江华、马乃训、傅懋毅。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林业行业标准I.Y/T1059-:1992作废1
-iikAoNiiKAca
1范围
毛竹林丰产技术
GB/T20391—2006
本标准规定了毛竹材用、用和笋材两用丰产林的产量、结构、技术经济指标、培育措施、验收、建档和调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材用、笋用和笋材两用毛竹丰产林。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标准
managing types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var.pubeseens stands毛竹林经营类型
材用毛竹林
culmproducing stand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var.pubescens
以竹材为主产品的毛竹林。
笋用毛竹林
以竹笋为主
Dot-producing stand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var.pubescens品的毛竹林。
culm and shoot-producing stand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yar.pubescens笋材两用毛竹林
竹材与竹笋同时作为主产品的毛竹林2.2
分布中心区和分布边缘区
centeral region and marginal region of distribution分布中心区是指毛竹自然分布范围内,分布集中,面积大,数量多,蓄积量高,生长发育良好的区域,03°~121°的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称分布边缘区约在北纬25°~30°
毛竹林立地级
site cass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var.pubescens stands立地条件按其对毛价生长的适宜程度区分为若干等级,称毛竹林立地终本标准将其划分为五个等级。
T立地级siteclassI
位于山谷台地,山麓缓坡:土壤疏松、湿润,腐殖质中富,土层厚100)cm以上。2.3.2
Ⅱ立地级siteclassⅡ
位于低山坡中下部.高丘山地,土壤较疏松、湿润,腐殖质较丰富,土层厚80cm~100cm2.3.3
Ⅱ立地级site classⅢ
位于低山山坡上部,低丘山地,土壤较疏松、潮,腐殖质中等,土层厚60cm~-100cm2.3.4
V立地级siteclassIV
位于高丘坡地中上部,低丘缓坡下部,土壤较松、较干,腐殖质量少,土层厚40cm~60cm。GB/T 20391—2006
V立地级site class V
位于低丘山脊、坡上部、顶部,土壤坚实、干燥、粘重,腐殖质贫乏:十层厚40 cm以下。2.4
毛竹林结构standstruclureof phpllostachysheterocyclavar.pubescens与竹林生长鼠关系密切的林分结构因子的数量组合。2.4.1
树种组成Tree species conposition of stand-TiKAoNiKAca-
竹林建群种的数量组成。用各树种胸径横断面积和之比值的十分数表示(或各树种树冠投影面积和之比值的十分数表示)。如毛竹笋用称为纯,用“10竹”表示,2.4.2
立竹密度standing culm densily单位面积上活立竹的株数,用“株/公项”表示。2.4.3
这竹大小culm size
饮竹个体的大小,用竹秆胸径表示。胸径指130cm高处竹杆的直径,单位为“厘米”。竹林立竹大小则以单位面积上立竹平均胸径表示。2. 4. 4
age of standing culm
立竹年龄
单株立竹存活的时间,用\年(龄)\或“度”表示。新竹长成到第2年春完成换叶前为】度,换叶完成到第2次换叶前为2度,以后每2年换叶1次,增加1度。2.4.5
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
毛竹林是由不伺年龄立竹所构的异龄林,其年龄组成用各龄立竹株数百分数表示,2.4.6
nn-year and nff-year bamboo stand大小年竹林,
各年发笋成竹数差异大的竹林,发笋成竹数多的年份称为大年,而相邻年通常发笋成竹数明显少,称小。
花年竹林even-year bamboo stand各年的发笋成竹数量变化不大的竹林。2.5
竹业bamboo rhizome
毛竹地下生长的學,具节上具根和可尔化成笋或鞭的芽,2.6
竹等 bamboo shoots
冬等winter shoot
冬季竹林内的竹筹,绝大多数木出士。2.6.2
春笋 spring shoot
春季出上生长时的竹。
鞭笋 rhizome shoot
竹鞭幼嫩的梢部。
退笋 dying hack shant
不能成竹的竹笋。
秆柄connectingparibetween culmandrhizome螺丝钉screwpoint
竹秆与竹鞭的连接部位,
劈山 bush and grass cutting
用刀劈倒林内杂草灌木,摊在林地里。2.9
墨复lossening soil
GB/T 20391--2006
在盛夏(大年竹林)或冬季(小年竹林)深翻(30ct以上)林地,挖尽树苑、竹苑,除去土中大石块和老竹鞭。坡度25°35°宜采用带状垦复:大于35的坡地不垦复。2.10
Ferttlizationmethod
施肥方法
穴施 fertilizing in cave
在距立竹基部30cm处的坡上部开深10cm~15cm左右的半月形沟,施入肥料并随之覆土。2. 10.2
沟施(条状沟施)fertilizingin gruve沿等高线水平开沟,深10 ctn~~15 cm,宽 20 cm,沟距 200 cm~300 cm,施人肥料并随之覆土。2. 10.3
桩施[ertilizing in stump
在竹子欲伐后1年~3年的伐桩中,用铁钉打破节隔,施人化肥,然后用泥士封好。2.10.4
撒施spreading
将肥料均句撤人林地,再翻人士壤中,通常用于有机肥的施肥。2. 11
号竹marking
用不易褪色物品在竹秆上标明其成竹年份等.以利于丰产林实现合理年龄结构和保证严格按年龄欲伐。通常是在每年的新竹长成后的秋冬进行2. 12
钩梢tip chupping
雪压危害严重地区,于秋分至小需时节,截去竹秆梢部,但每秆留枝应不少于15盘,2.13
竹林产量output of bamboo stand2.13. 1
竹材产量 tulm yield of bamboo stand单位面秋竹林年砍伐竹秆质量之和(俗称重量),用\吨/公顷”表示。3
GB/T20391—2006
竹笋产量shootyield of bamboo stand单位面积竹林年挖竹笋质量之和.用“吨/公顷”表示。2.14
standingculmstorageof bamboostand竹林蓄积量
单位面积竹林现存全部立竹竹秆质量或数量之和。用“吨/公顷”或“株/公项”表示。2.15
造林成活率
surviving percentage after planting造林验收时存活的竹株数占造林初植竹株数的百分数,2.16
发竹率
shooting percentage of mother bamboo造林后萌发生长成新竹的竹株数占造林初植竹株数的百分数HIN
3产量指标
3.1丰产林面积不少于人hm
产林每度(2年)产量指标见表1各经营类型毛竹丰
分布区
立地级
经营类型
材用毛竹林
笋材两用毛竹林
笋用毛竹林
注:中心区IV、V立地级和边缘区Ⅲ、IV立地级不宜发展非产林4毛竹林丰产结构因子指标
毛竹林丰产结构因子指标见表2
分布区
立地级
立竹密度/(株/hm)
组成:
平均胸径/cm
中心区
iKAONiiKAca
单位为吨每公顷
边缘区
分布区
立地级
立竹密度/(株/hm2)
平均胸径/cm
组成/
立竹密度/(株/hm)
平均胸径/cm
组成/
2500~3000
2 100~2 700
表2(续)
中心区
2500--3000
2100~2700
注1:各类未钩梢竹林,立
值密度可减少10%左右。
注2;年龄组成比例
培育技术
材用毛竹林
工立地级丰
5.1.1.1改善竹林结构
个约数。
结构因子达到表2中指标。
5.1.1.2劈山
在杂灌茂盛时
5. 1. 1. 3垦复
2500~~3000
GB/T20391—2006
边缘区
2500--3000
2100~2700
一8月)劈山一次;竹林立竹度大,林内杂灌草少,一般不旁山。2500~-3000
每隔6年~8年全星一次,坡度小于25的林地,花年竹林在当年盛夏进行,大小年竹林于发笋长竹当年盛夏至小年盛夏进行深翻30cm。坡度大于25的林地,采用水平带状垦复或仅清除竹苑、树。
5.1.1.4施肥
于孕笋年9月~10月或竹笋春季出土前1个月施肥,每公项施肥量为含氮量100kg~120kg,含磷量20kg~25kg,含钾量40kg-45kg的有机肥化肥或其他肥料5.1.2Ⅱ、Ⅲ立地级丰产林
5.1.2.1改善竹林结构
分别达到表2中的指标。
5.1.2.2劈山
每年7月~8月劈山一次。
5.1.2.3垦复
同5.1.1.3。
5.1.2.4施肥
同5.1.1.4。
GB/T 203912006
5.1.3留笋养竹
-TKAoNiKAca-
竹林出笋早期私盛期进行,选留健康竹笋长竹,数量和大小按不同立地级竹林结构指标确定,并使新竹均句分布。
5.2 等用毛竹林
5.2.1丰产林立地级
笋用毛竹林宜选择交通方便,中心区向阳背风的「、Ⅱ立地级和边缘区I文地级的毛竹林。5.2.2改善竹林结构
达到表2中的指标。
5.2.3全星深翻
每隔 4 年垦复一次,于发笋长竹当年 7月~8 月进行,或结合冬季挖笋时深翻,深度 40 cm 以上,并注意藏轻对幼、壮龄鞭的伤害。土壤中无树范、竹苑和石块。5.2.4增施有机肥料
每年每公颂开沟施人既肥 20 1~30 t,或菜饼 1.5 1~~2 t,专用有机肥适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割草埋青,每公项15t~30t。在全垦深翻年份,结合竹林垦复先施入有机肥再行全面深翻,5.2. 5追肥
每年秋季9月~10月或春季2月~3月施速效肥--次,每公项用量,含氮200kg~250kg,磷40kg50kg+钾80kg100kg。
5. 2, 6 留笋养竹
在竹林出笋期的后半期进行,余同5.1.3。5.3笋材两用毛付林
5.3.1I立地级丰产林
5.3.1.1改善竹林结构
达到表2中的指标,
5. 3. 1. 2劈山
同5. 1.1.2。
5.3. 1. 3墨复
每隔 4 年~6 年垦复一次:余同 5.1. 1,3。5.3.1.4施肥
每年每公施复合肥,用量为含氮150kg,磷40kg~50kg,钾80kg~00kg或施相当于以」营养元素的有机肥。在孕笋期或竹笋出土前1个月,用穴施或沟施。5.3.2Ⅱ、Ⅱ立地级丰产林
5. 3. 2. 1 改善竹林结构
分别达到表2中的指标,
5, 3.2.2号山
同 5. 1. 1. 2。
5. 3. 2. 3基复
同 5. 1. 1. 3。
5. 3.2. 4施肥
同 5. 3. 1. 4。
5.3.2.5留笋养竹
在竹林出笋盛期进行,余同5.1.3。6
6竹林保护
6.1病虫害防治
GB/T 20391—2006
竹林病虫害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竹蝗、竹毒蛾,竹、卵圆蝽及毛竹括梢病等危害性大的病出害要认真做好预测预报和及早防治。做好病虫害的检疫,防止蔓延护放。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A。
6.2钩梢
雪压、冰挂、风倒等危害严重的地区,因地制宜采取钩梢,以减少损火。7竹林砍伐和竹笋采收
7.1竹林砍伐
7. 1.1 砍伐量
砍伐量由式(1)确定。
式中:
—砍伐量(通常应低于或等于当年新竹数),单位为株每公顿(株/hm)M-一一竹林砍伐前的立竹量,单位为株每公顾(株/hm\);m一—竹林结构要求达到的立竹度,单位为株每公项(株hm2)。7.1.2砍伐年龄
2度竹不宜采伐。根据竹林经营目的不同,欲伐5年牛或5年生以上竹。7.1.3砍伐季节
一般在山长竹当年的白露至翌年立春前砍伐。除发笋长竹期(2月~5月)不伐竹外.其余季节也可伐竹,
7.1.4砍伐方式
遵照歌老留幼、砍密留稀、欲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原则进行择伐。对那些不到砍伐年龄的严重病虫竹、雪压竹应及时砍伐。伐桩不超过10cm.并随即将其劈破或打通节隔,以利腐烂。7.2竹笋采收
7. 2. 1 采笋数量
7.2.1.1春笋采收
除按表2中1度竹数舅和质量选留长竹笋以外,全部采收,7.2.1.2冬笋采收
笋用林和笋材两用竹林可适量采集。材用竹林冬笋一股不采收或在冬全前点状采收部分浅鞭冬笋。采收的冬笋个体质量在150各以上。7.2.1.3鞭笋采收
笋用竹林和笋材两用竹林适量采收。梅雨季不要挖鞭笋7月进人伏季开始采收,可来至1,采收鞭笋时,要采收浅鞭、细鞭笋,竹林空隙处少挖,采收后要覆土盖平,如遇干早季要暂停采收,林中发现浮于地表的竹鞭,要及时盖上埋鞭。鞭笋长度要短于25 cm。材用毛竹林不采收鞭笋,7.2.2采笋时间
冬笋在11月~翌年1月采收,春笋在3月中旬至 4月下旬采收,鞭笋在7月~~10月采收,开始时问南方甲北方迟,阳坡早阴坡迟。7.2.3采笋方法
冬笋结合冬季全坚一次性采收,或在林地十壤松动或开裂处用锄开穴点状采笋。禁止沿鞭挖笋!春笋采笋应从竹范处切断。
GB/T20391—2006
竹笋采收时应注意不损伤竹鞭、鞭芽和鞭根,并覆土。8毛竹丰产林营造
8.1造林
TYKANIKAca-
毛竹造林采用移母竹造林。应抓好造林地选择、林地整理、造林密度、造林季节、母竹(竹苗)规格及挖掘、运输和裁植等技术环节。8.1.1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应符合下列条件:
气候年平均温度15℃~21℃,一月平均温度4℃~10℃。年降水量1200mm以上。土壤土层深度60cm以上,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十。pH4.5~7。地形中心分布区为海拨1000m以下的山谷、山麓和山腰地带。北边缘区选海拔500m以下,西边缘区选海拔600m~1500m的背风向阳的山谷、山麓地带,南边缘区选海拔500m~1500m的山谷、山麓风地带。
坡度材用竹林、等材两月竹林林地坡度小于30°笋用林林地坡度小于20°坡向笋用竹林为阳坡笋材两用竹林为半阳坡和半阴坡,材用你林阳坡阴坡皆可。8.1.2林地整理
整地在造林前进行业
8.1.2.1林地清理
砍去造林地上的灌未低值乔木,并运出造林地。适量保留价值高,生长良好的乔未8.1.2.2全面整地
全面开垦造林地心适用于坡度25°以下的造林地,8.1.2.3带状整地山
采用水平带状开垦造林地,带宽和带距3m~4m,造林后1年~2年内将未垦带轮流垦完。适用于坡度20°以上的造林地
8.1.2.4块状整地
按造林密度定点块状开垦,块状的大小一般为2m×2m,造林后1全年~2年内逐步拓展开垦范围
至全垦状。适用于坡度较大地方的造林地或劳动力紧张的地区。8.1.2.5整地要求
开垦深度30cm以上清除土中树苑、伐桩、树根等8.1.3造林密度
每公顷450株~900株。
8.1.4造林季节
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北边缘区可适当迟些。8.1.5母竹规格
母竹应选择1年2年生,胸径3cm~6cm,分枝较低,枝叶茂盛,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健壮立竹,且其所连竹鞭健壮并具有5个以上健壮侧芽。8.1.6母竹的挖掘
挖掘母竹时,先仔细找到母竹鞭的走向,沿竹鞭两侧逐渐深挖。然后截断竹鞭,留来鞭长20cm~30cm,去鞭长30cm~~40cm,掘起母竹。挖母竹时注意不要伤损侧芽,鞭根和竹根,也不要播显竹秆以免损伤“螺丝钉”。竹范带宿土10kg以上。母竹留4盘~7盘枝叶,欣去梢部,切口如马耳状,平滑不裂。
8.1.7检验检疫
调运至外地的母竹,运输前要进行检验检疫,患有检疫病虫害的母竹不得运出产地。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