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1部分: 概述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8 09:46:28
  • GB/T18905.1-2002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8905.1-2002

  • 标准名称: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1部分: 概述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2-12-04
  • 实施日期:

    2003-05-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592.43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SO/IEC 14598-1:1999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19321
  • 页数:

    18
  • 标准价格:

    13.0 元
  • 出版日期:

    2003-05-01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2-12-04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人:

    王凌、冯惠、罗锋盈、陈莹
  • 起草单位: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 归口单位: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 /T 1 8905的本部分介绍rGB/T 18905的其他部分。它给出了其他部分的概述,解释了GB/T18905与ISO/IEC 9126标准中质量模型的关系。本部分还定义了其他部分用到的技术术语,包含了软件质量规格说明和评价的一般需求,阐明了一般概念此外,它还提供了一个评价各种类型的软件产品质量的框架,说明了软件产品测量与评价方法的需求 GB/T 18905.1-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1部分: 概述 GB/T18905.1-2002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5.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GB/T18905.1—-2002/IS0/IEC14598-1:1999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1部分:概述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duct evaluation-
Part 1 :General overview
(ISO/1EC 14598-1 : 1999,Information technology---Software productenvaluation-Part 1:General overview,IDT)2002-12-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3-05-01实施
GB/T 18905.1—2002/IS0/IEC 14598-1:1999前言
GB/T18905—2002《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概述;
第2部分:策划和管理;
第3部分:开发者用的过程;
第4部分·需方用的过程;
一第5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
第6部分: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本部分为GB/T18905—2002的第1部分,等同采用ISO/IEC14598-1:1999《信息技术软件产品
评价第1部分:概述》英文版)。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部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凌、冯惠、罗锋盈、陈莹。379
KAN KAa-
GB/T 18905.1--2002/ISO/IEC 14598-1:1999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增长,关键的计算机系统的数量也在增长。这些系统包括:安全、生活、经济以及保密方面的关键系统。这些系统的软件质量尤其重要,因为软件的故障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纵观整个软件工程的历史,提高软件质量已成为最重要的目标。评价软件产品的质量对获取和开发满足质量需求的软件是不可缺少的。各种软件质量特性的相关重要性取决于作为整体一部分的系统的任务和目标,需要评价软件产品以判断其相关的质量特性是否满足系统的需求。软件质量评价的基本部分包括:质量模型、评价方法、软件的测量和支持工具。要想开发好的软件,宜规定质量需求,宜策划、实现和控制软件质量保证过程,宜评价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要达到评价软件质量的目的,宜用有效的度量方法进行测量软件的质量属性。术语“度量”在软件工程出版物中有多种含义,在本部分中被定义为用于测量的一种量化的标度和方法。名词“度量”用来指测量的结果。GB/T18905系列标准为软件产品质量的测量、评估和评价提供了方法。它所描述的既不是软件生产过程的评价方法,也不是预算成本的方法(软件产品的质量测量当然可以用于这两个目的)。380
1范围
GB/T 18905.1—2002/IS0/IEC 14598-1: 1999软件工程产品评价
第1部分:概述
GB/T18905的本部分介绍了GB/T18905的其他部分。它给出了其他部分的概述,解释了GB/T18905与ISO/IEC9126标准中质量模型的关系。本部分还定义了其他部分用到的技术术语,包含了软件质量规格说明和评价的一般需求,阐明了一般概念。此外,它还提供了一个评价各种类型的软件产品质量的框架,说明了软件产品测量与评价方法的需求。GB/T18905旨在提供给软件的开发者、软件的需方和独立的评价者使用,特别是供那些负责软件产品评价的人员使用。应用GB/T18905所产生的评价结果可供管理者、开发者或维护者测量软件是否符合需求,并在必要的地方予以改进。分析人员可用评价结果来建立内部度量与外部度量间的关系。过程改进人员可用评价结果来确定如何通过研究和检查项目的产品质量信息来改进过程。注:GB/T18905中的大多数指南并不特别针对软件,也适用于其他的复杂产品。2一致性
如果使用了第6章中的过程和8.3中要求的质量模型,软件的规格说明和评价就与GB/T18905一致。与GB/T18905整体上-一致应意味着与GB/T18905所有已公布的部分一致。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5271.1—2000信息技术词汇第1部分:基本术语(idtISO/IEC2382-1:1993)GB/T6583—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词汇(idtISO8402:1994)GB/T8566-—2001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idtISO/IFC12207:1995)ISO/IEC9126-1软件工程产品质量第1部分:质量模型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8905的所有部分。4.1
需方acquirer
从供方获得或采购系统、软件产品或软件服务的组织。[GB/T 8566—2001]
E attribute
实体的可以测量的物理或理论上的性质。注:属性可以是内部的或外部的。381
GB/T 18905. 12002/ISO/IEC 14598-1 : 19994.3
开发者developer
在软件生存周期过程中执行开发活动(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直至验收)的组织。[GB/T8566-2001]
直接量测direct measure
不依赖于任何其他属性度量的一种对属性的度量。4.5
evaluation module
评价模块
针对特定软件质量特性或子特性的评价技术包。注:该评价技术包概括了评价方法和技术、要评价的输人,要测量和收集的数据,以及支持规程和工具。4.6
外部测量external measure
通过对系统行为的测量得出的对产品的一种间接量测,其中产品是系统的-部分。注1:系统包括任何相关的硬件、软件(定制的软件或现货软件)和用户。注2:在测试中发现的失效数量是对程序中的故障数量的外部度量,因为失效的数量是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程序的过程中计算的。
注3:外部测量可以用来评价更接近于最终设计目标的质量属性。4.7
外部质量external quality
产品在特定条件下使用时,满足明确或隐含要求的程度。4.8
失效failure
产品完成所需功能的能力的终止,或在原先规定的限制内没有能力完成4.9
故障fault
计算机程序中的不正确的步骤、过程或数据定义。注:该定义取自IEEE610.12-1990。4.10
隐含的要求implied needs
当实体用在特定条件下时,尚未说明但又是实际需要的要求。注:隐含的要求是未形成文档的真实要求。4.11
指标indicator
能用来估计或预计另一度量的一种度量。注1:预计的度量可以有相同或不同的软件质量特性。注2:指标可用来估计软件质量的属性和开发过程的属性,它们是对属性的不精确的间接测量。4.12
间接量测 indirect measure
从一个或一一个以上的其他属性的测量得出的一种对属性的测量。注:对计算机系统属性(例如对用户输入的响应时间)的外部测量就是对软件属性的一-种间接测量,因这种测量要受计算环境的属性和软件属性的影响。4.13
intermediate software product软件中间产品
GB/T 18905.1—2002/IS0/IEC 14598-1:1999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产品,用作软件开发过程另一一阶段的输入。注:在某些情况下,中间产品也可以是最终产品。4.14
内部度量 internal measure
对产品本身的一种度量,或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注:代码行数、复杂度度量、在走查和Fog索引中发现的故障数都是对产品本身进行的内部度量。4.15
internal quality
内部质量
产品属性的总和,决定了产品在特定条件下使用时,满足明确和隐含要求的能力。注1:在GB/T18905中,与术语*外部质量\对应的\内部质量”基本上与GB/T6583--1994中“质量”的含义相间。注2:术语“属性”与4.21中术语\特性”的含义相同,而术语“特性”在ISO/IEC9126中有更具体的含义。4.16
fmaintainer
维护者
执行维护活动的组织。
[GB/T8566—2001]
量测 measure(verb)
执行一次测量。
measure(noun)
通过执行一次测量赋予实体属性的数字或类别。4.19
measurement
使用一种度量,把标度值(可以是数字或类别)赋予实体的某个属性。注:使用类别时,测量可以是定性的。如软件产品的些重要属性,例如源程序语言(ADA,C,COBOI等)就是定性的类别。
度量(体制) metric
定义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标度。
注1:度量(体制)可以是内部的或外部的,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注2:度量(体制)包括把定性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4.21
质量 quality
实体特性的总和,表示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要求的能力。注1:在某种契约的环境或在某个受控的环境中,如核安全领域,要求是明确规定的,而在其他环境中,宜确定和定义隐含的要求(GB/T6583—1994,注1)。注2:在GB/T18905中相关的实体是指软件产品。[GB/T 6583--1994]
↑quality evaluation
质量评价
对实体能满足特定需求的程度的系统检测。注:当按照合同为某个特定用户开发产品时,其需求是正式规定的:当产品是为非特定用户开发时,如消费软件,其需求由开发组织来规定;当用户为比较和选择的目的评价产品时,需求可以是更·般的。383
HTKArKAa
GB/T 18905.1--2002/IS0/IEC 14598-1:1999EGB/T 6583--1994J
使用质量
f quality in use
特定用户使用产品满足其要求的程度,以达到在特定应用环境中的有效性、生产率和满意度等特定目标。
注:这种使用质量的定义类似于ISO9241-11中可用性的定义。在GB/T18905中术语“可用性\用来指在ISO/1EC9126中描述的软件质量特征。4.24
质量模型qualitymodel
一组特性及特性之间的关系,它提供规定质量需求和评价质量的基础。4.25
评级rating
把测量值映射到相应的评定等级的活动,用于确定与软件某一质量特性相关的等级。4.26
评定等级rating level
在有序标尺上的某个刻度,用于分类某一测量的标度。注1:评定等级能使软件按照明确或隐含的要求进行分类(评定)(见10.2)。注2:相应的评定等级与质量的不同角度有关,如\用户”、“管理者”或“开发者\的角度。4.27
标度scale
具有特性定义的一组值。
注;标度类型的例子有;与一组类别对应的标称标度,与一组有序刻度对应的序数标度、与一一组等距的有序刻度对应的间隔标度,以及既有等距刻度,也具有绝对零度的比例标度。使用标称标度或序数标度的度量(体制)产生定性的数据,而使用间隔标度和比例标度的度量(体制)产生定量的数据。4.28
软件 software
信息处理系统的部分或全部程序、规程、规则及相关的文档。注:软件是独立于所记录媒体的智力创作。[GB/T 5271.1--2000]
软件产品 software product
一组计算机程序,规程以及可能有的相关文档和数据。注: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和打算由开发者和维护者等用户使用的产品。[GB/T8566--2001]
供方supplier
同需方签订合同,并按合同的规定提供系统、软件产品或软件服务的组织。[GB/T 8566-- 20017
system
由一个或多个过程、硬件、软件、设施和人员组成的集合体,提供满足明确要求或目标的能力。[GB/T 8566--2001J
用户user
使用软件产品执行特定功能的个人。GB/T 18905. 1--2002/ISO/IEC 14598-1: 1999注:用户可以包括操作者、软件结果的接受者或软件的开发者或维护者。4.33
确认 validation
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证实某一规定预期用途的特殊需求已经满足。注1:在设计和开发中,确认关系到检查产品是否符合用户要求的过程;注2;确认一般是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对最终产品进行的。在早期阶段,这样做是必要的;注3:“确认过的”一词用来表示相应的状况;注4:如果有几种不同的预期用途,可进行多种确认。[GB/T6583—1994]
验证verification
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证实规定的需求已经满足。注1:在设计和开发中,验证是指对某项指定活动的结果进行检查的过程,以确定该活动是否符合明确的需求。注2:“验证过的”一词用来表示相应的状况。[GB/T 6583—1994]
5GB/T18905及ISO/IEC9126的概述5.1GB/T18905及ISO/IEC9126的结构ISO/IEC9126标准定义了-个通用的质量模型和质量特性,给出了度量的例子。GB/T18905概述了软件产品评价的过程,提供了评价需求和指南。GB/T18905.2和GB/T18905.6与公司或部门级的评价管理和支持有关,GB/T18905.3、GB/T18905.4和GB/T18905.5给出了项目级的评价需求和指南。图1和图2示出了这些标准和技术报告之间的关系。5.2评价过程
GB/T18905给出了在3种不同情况下评价过程的需求和指南:●开发(增强)(GB/T 18905.3);·获取(GB/T18905.4);
·独立评价(包括第三方评价)(GB/T18905.5)。5.2.1开发者用的过程
计划开发新产品或增强现有的产品,以及打算利用他们自已的技术人员进行产品评价的组织宜使用GB/T18905.3。这部分主要强调使用那些能预测最终产品质量的指标,这些指标将通过度量在生存期期间开发的中间产品来得到。5.2.2需方用的过程
计划获取或复用某个已有的软件产品或预先开发的软件产品的组织宜使用GB/T18905.4。该部分可用来决定接受产品或者从众多可选产品中选择某个产品。(产品可以是自包含的,或是系统的一部分,或者是较大产品的一部分。)5.2.3评价者用的过程
对软件产品执行独立评估的评价者宜使用GB/T18905.5。这种评价是应开发者、需方或其他方的请求来进行的。这部分将由那些执行独立评价的人员使用,他们通常为第三方组织进行工作。5.3对评价的支持
上述每个评价过程的标准都能与GB/T18905.2(策划和管理)和GB/T18905.6(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结合起来使用(图1)。
HTTKAONTKAa
GB/T 18905. 1—2002/ISO/IEC 14598-1: 19992. 策划和管理
3.开发者用的过程
5. 3.1策划和管理
4. 需方用的过程
6.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
5.评价者用的过程
图1评价过程与评价支持标准的关系评价支持
评价过程
GB/T18905.2一策划和管理部分包含对软件产品评价的支持功能的需求和指南。这种支持与策划和管理软件评价过程及相关的活动有关,包括组织内评价专业知识的开发、获取、标准化、控制、转换和反馈。本部分可供管理者制定一个定量的评价计划。5.3.2评价模块
GB/T18905.6为编制评价模块的文档提供指南。这些模块包括质量模型的规范(即特性、子特性和相应的内部或外部度量)、与模型计划的应用有关的数据和信息和与模型的实际应用有关的信息。每种评价均应选择适当的评价模块。对某些情况,还有必要开发新的评价模块。本部分可供组织用来产生新的评价模块。
5.4软件质量特性和度量
GB/T18905的各个部分宜与ISO/IEC9126中描述软件质量特性和度量的下列部分-一起使用:·质量特性和子特性(ISO/IEC9126-1);·外部度量(ISO/IEC9126-2)
·内部度量(ISO/IEC9126-3)。ISO/IEC9126-1定义了质量特性、相关的子特性以及ISO/IEC9126质量模型上面三层之间的关系。ISO/IEC9126-2和ISO/IEC9126-3确定了每种度量(外部和内部的)与其相应的特性和子特性之间的关系(见图2)。注意,某些内部度量有对应的外部度量。1.质量特性和子特性
2.外部度量
3. 内部度量
图2ISO/IEC9126软件质量特性和度量5.4.1质量特性和子特性
ISO/1EC9126-1定义了一组质量特性和相应的子特性。当把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来使用时,这些子特性表现为外部子特性,并作为软件内部属性的一个结果。ISO/IEC9126-1用作构造质量模型上面三层的基础。从用户的角度看,质量的总目标为使用质量。5.4.2外部度量
ISO/IEC9126-2(在制定中)描述了使用软件时代表软件质量外部特征的那些度量。在使用软件时的某个预定义阶段采用外部度量,如类似时间和工作量等量化值用作这些度量的基础。这些度量应用于测试和运行阶段。当在测试阶段使用时,运行该软件,就意味着这些度量将成为所期望的质量等级的初始预测值。这些度量一般说来代表与用户相关的质量。5.4.3内部度量
ISO/IEC9126-3(在制定中)描述了测量有关设计和代码等软件内部属性的那些度量。一旦测试和运行软件系统,这些“初期”的度量就用作预测期望达到的指标。因此,对开发管理者来说,内部度量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预先防范出现连带问题的有效方法。用内部度量来预测相应的外部度量值。ISO/386
1EC9216-3显示了哪些内部度量有对应的外部度量。6评价过程
GB/T 18905.1-2002/ISO/IEC 14598-1:1999要评价软件的质量,首先要确立评价需求,然后规定、设计和执行评价(见图3)。每个步骤都在指定的章节中有更详细的描述。本部分给出了对整个过程的概述。GB/T18905的其他部分解释了如何在不同情况下应用该过程。
确立评价月的(7.1)
确立评价需求
规定评价
设计评价
执行评价
确立评价裙求
7. 1确立评价目的
7.1.1概述
确定产品类型(7.2)
指定质量模型(7.3)
选择度量(8.1)
建立度量评定等级(8. 2)
确立评估准则(8.3)
制定评价计划(9. 1)
进行度量(10.1)
与评估准厕相比较(10.2)
评估结果((10.3)
图3评价过程
9126 -1质量特性
9126~2 外部度量
9126 ~3
内部度量
GB/T18905.6评价模块
软件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直接支持开发和获得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要求的软件。最终目标是保证产品能提供所要求的质量,即满足用户(包括操作者、软件结果的接受者,或软件的维护者)明确和隐含的要求。
评价中间产品质量的目的是:
·决定(是否)接受分包商交付的中间产品;·决定某个过程的完成,以及何时把产品送交下一个过程;·预计或估计最终产品的质量;收集中间产品的信息以便控制和管理过程。评价最终产品质量的目的是:
·决定(是否)接受产品;
●决定何时发布产品;
GB/T 18905. 1--2002/ISO/IEC 14598-1: 1999·与相互竞争的产品进行比较;·从众多可选的产品中选择一种产品,·使用产品时评估产品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决定何时增强或替换该产品
评价软件的质量可以在一个已经定义的质量结构中进行,这种质量结构将涉及在GB/T8566中定义的产品开发和获取生存周期的全过程。7.1.2°获取
当获取某个客户制造的软件产品时,宜由需方确立外部质量需求,规定对供方的需求,并在获得产品之前对照这些需求来评价潜在的购买。开发某个产品时,规定质量需求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该产品符合用户的明确和隐含的要求(见GB/T18905.3)。
购买某个软件产品时,可以通过评价来比较几种替代的产品,并确保所选的产品能满足质量需求(见GB/T18905.4:需方用的过程,GB/T18905.5:评价者用的过程,包括第三方的评价需求)。7.1.3供应
供方可以利用软件产品的评价结果来保证产品满足所需的质量准则,这一准则由需方来确定,或通过与其他产品进行比较来确定。7.1.4开发
软件产品的需求表达了用户考虑的对软件产品的要求,这些要求在开发之前定义。当软件产品被分解成几个主要部件时,对整个产品的需求相对于不同的部件可能是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评价准则。在评价质量之前,宜根据质量特性和子特性规定质量需求(见ISO/IEC9126-1)。在评价的最初阶段,宜研究和确定针对策划评价和实施评价的质量需求。开发者宜对每个相关的质量特性确立外部质量需求。宜评价这些质量需求规格说明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以确保所有必要的需求都已规定,所有不必要的需求都被排除。开发者需要在产品交付之前根据这些需求评价其产品。为了达到必须满足的明确和隐含的质量需求,重要的是要检查所有相关质量特性的隐含要求是否规定得非常详细。如果有可能,宜由中介方或购买方来评估需求,由最终用户来评估隐含的要求。用户对原型产品的使用经验会有利于更准确地描述使用质量需求。宜由开发者来确定内部质量需求。使用内部质量需求时,开发者宜采用将内部质量需求与外部质量需求相对应的质量模型来确定这些内部质量需求,并在开发过程中使用内部需求来验证中间产品的质量。
宜通过对开发过程中的中间产品规定内部质量需求的方式,使软件评价能用来预计和验证开发过程中的质量。而针对具体用途的完整产品的外部质量则可以根据最初的需求进行评价(见GB/T18905.3,开发者用的评价过程)。软件质量评价的结果可被用来获得使用不同的开发过程、不同的设计方法或不同的CASE工具,从而满足不同程度的质量需求的反馈。7.1.5运行
运行软件系统的组织可以通过软件质量的评价来确认在不同操作条件下满足质量需求的情况,并且对那些负责维护的人员提供对修改要求的反馈。7.1.6维护
维护软件系统的组织可以通过软件的评价来确认是否仍然满足质量需求,以及确认是否达到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的需求。
7.2确定要评价产品的类型
要评价的中间或最终软件产品的类型取决于所处的生存周期的阶段和评价的目的(见图4)。388
真实世界
规格说明
系统行为
设计和开发
软件属性
使用并反馈
外部量要求
内质量要求
GB/T 18905. 1--2002/ISO/IEC 14598-1 : 1999使用质量
外部质量
内部质量
图4软件生存周期中的质量
外部度量
系统集成和测试
外部度意
内部度量
其目标是当用户实际使用该软件产品时,它能满足明确和隐含的要求。只能针对包含该软件产品的整个硬件或软件系统评估其外部质量。执行该软件时应用外部度量。由于外部度量值不只是依赖于软件,所以软件必须作为某个工作系统的一部分来评价。使用质量是针对特定用户(可以是最终用户、操作者或维护者)的关于质量特性的综合效应。具有使用质量的软件必须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以便能在特殊的硬件和软件环境中执行特定的任务。在某种环境中能顺利执行任务的软件,在另一种环境中可能会出故障。因此对质量特性的外部评价宜在尽可能准确地模拟期望使用的那些条件下进行,即使不可能模拟真实的使用条件(如网络环境和用户特性),也要在编码完成时对特性进行外部度量,因为外部度量经常只作为实际使用质量的指标。如果未达到外部质量的需求,则评价结果可被用作修改软件特性的反馈,以便提高外部质量,从而支持一个循环反复的改进过程。为进一步开发,要定义能使中间产品质量得到确认的内部质量需求。软件的内部特性(如规格说明或源代码)可利用内部度量来测量。在开发过程中,最有意义的是内部度量。内部度量能用作外部属性的指标。模块化和可追溯性是两个能被测量的内部属性的例子。达到所要求的内部质量会有助于满足应用软件的外部需求。因此,可以把对软件内部质量的度量用作评估使用质量的指标(见图5)。例如,响应时间是评价软件易用性和效率的一项重要的度量,但响应时间不能在开发期间测量。为了在开发过程中评价产品效率,可根据中间产品或规格说明来测量路径的长度,该长度可用作在某种条件下粗略计算响应时间的一个指标。将软件的内部质量属性与外部质量需求相关联是十分重要的,使得开发中的软件产品(中间和最终的软件产品)的质量特性可以根据最终系统使用质量需求来进行评估。内部度量的值很低,除非有证据表明它与外部质量有关。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