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8444-2001 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贮存

【国家标准(GB)】 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贮存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8 17:54:17
- GB/T18444-2001
- 现行
标准号:
GB/T 18444-2001
标准名称:
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贮存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1-09-04 -
实施日期:
2002-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695.29 KB
标准ICS号:
成像技术>>摄影技术>>37.040.20相纸、胶卷和暗盒中标分类号:
化工>>信息用化学品>>G80感光材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对以卷状、条状、片窗卡或散页形式、任何尺寸的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的贮存条件、贮存设施、处理和检查规定了要求和提出了建议。本标准适用于照相胶片的长期和中期贮存,见第3章定义。本标准适用于不常使用的照相胶片记录的贮存拷贝。不适用于“工作”即“使用”拷贝[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本标准虽然适用于良好加工的材料,但是对加工状况不明,经过调色、修版或有未知材料或未知稳定性标记的照相胶片延长有效寿命也颇有价值。本标准只适用于安全照相胶片(见GB/T 7430)。硝酸酯片基胶片是危险的,本标准不包括。它们需要特殊贮存条件。照相纸和照相干板贮存需不同条件,本标准不包括。它们相应在ISO 6051和ISO 3897中叙述。 GB/T 18444-2001 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贮存 GB/T18444-2001

部分标准内容:
ICS37.04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444—2001
idt ISO 5466:1996
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购存
Photography-Processed safety photographic films-Storage practices
2001-09-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2-03-01实施
GB/T18444—2001
ISO前言
ISO引言
范围…
2引用标准
定义…
胶片包装物
贮存装具
贮存室
环境条件
防火贮存
胶片的识别、处理和检查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附录B(提示的附录)
附录C提示的附录)
附录D(提示的附录)
附录E(提示的附录)
附录F(提示的附录)
附录G(提示的附录)
附录H(提示的附录)
附录I(提示的附录)
附录J(提示的附录)
贮存拷贝和工作拷贝的区别
防护性(密封)包装物的优、缺点夹杂空气和气态杂质
贮存期湿度
贮存期温度,
温度与相对湿度的相互关系
有历史意义的静物照相记录
参考文献
GB/T18444-2001
本标推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5466:1996《摄影术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贮存实施》制定的。ISO5466中涉及的国际标准已转化为我国标准的,改用我国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至附录J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乐凯胶片公司。本标准起草人:汪荣华。
GB/T18444—2001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个国家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的世界性联合组织。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是通过各技术委员会完成的。对已设立技术委员会的学科感兴趣的每个成员团体,均有权参加该技术委员会。政府和非政府国际组织与ISO联系后也可参加该项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的所有事务上,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密切合作。技术委员会确认的国际标准草案,要分发给各成员团体投票,至少需要参加投票的75%的成员赞成,才能作为国际标准发布。
国际标准ISO5466是ISO/TC42摄影术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本标准是第四版,代替第三版(ISO5466:1992),它在技术上有修订。本国际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至附录」是提示的附录。GB/T18444—2001
ISO引言
照相胶片是一种重要的记录和图示材料,公认对具有法律、科学、工业、艺术或历史价值的照相胶片上的信息需要加以保护。对用于档案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政府、商业和大学的这种记录的价值的注意力集中在照管好这种记录确保它们有尽可能长的寿命上(1~2)。许多原因会使胶片容易降解。这些因素可分为以下三大类:a)照相胶片的性质
照相胶片记录的稳定性取决于胶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只有安全照相胶片才适合贮存;安全照相胶片规范见ISO543。
就防护而言,加工过的照相胶片是按其预期寿命,即LE标号分类的。这些在有关国际标准中有规定。在有关影像材料的国际标准中,不再用“档案的”这一术语来表示长寿命或稳定,因为已说明,从防护的信息“永久”到积极使用信息的暂时贮存之间都可用这个术语。防护最佳的胶片材料是符合ISO10602要求的银胶型胶片。本国际标准也适用于加工过的彩色胶片、重氮胶片(ISO8255)和微泡胶片(ISO9718)。虽然这些类型胶片LE标号或许不高,但它们中有许多有优良的保存性。对照相信息最佳防护来说,应使用高LE标号的胶片,并且应该在长期贮存条件下贮存。
b)胶片的照相冲洗加工
ISO10602对银胶型黑白胶片按照不同LE等级规定了残留硫代硫酸盐和残留银化合物的最高含量。
ISO8225规定了重氮胶片特有的显影试验。ISO9718包含了微泡胶片特有的显影试验和残留重氮盐试验两方面内容。
)贮存条件
对胶片防护来说,安全照相胶片记录的贮存条件极端重要,它也是本国际标准的主题。影响已加工胶片防护的重要要素是湿度、温度、空气污染物,还有火、水、光、发舞、昆虫、微生物侵蚀和与某些固态、液态或气态化学品接触的损害,以及处理时的物理损伤。直接和另一类胶片接触,会危及双方胶片。
在不造成有害影响情况下,允许温度、湿度、大气污染物或它们的变化超过推荐范围的程度,将取决于曝露在导致发的生物学条件下的持续时间和这种大气对乳剂和支持体的可达性。曝露在高温、尤其高温高湿下,会造成胶片支持体和乳剂降解[3~5]。纤维素酯片基的胶片比聚酯片基的胶片的片基降解得更快。
有两种级别的贮存条件:
1)中期;
2)长期。
长期贮存条件在1992年版的本国际标准中称为“档案的”贮存条件。但是该名称已改变,已从国际标推中把“档案的”这术语去掉了。中期贮存用于信息防护至少10年的胶片,而长期贮存条件会延长所有胶片的寿命,即使那些性能不是最好的胶片。由于每种级别存设施的装置费和维护费不同,提供的贮存保护程度也会不同。
当选择贮存条件时,必须考虑场地是否立即可得到费用。出于对能量的考虑,气候条件或建筑结构的原因人们认可了许多可能达不到本国际标准规定低湿和低温水平的设施。这样偏离规定条件会降GB/T18444—2001
低提供的保护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尽量维持低湿度仍会有些好处。本国际标准不涉及对自然或人为灾难的防护,但是在通常的防护措施中总要包括的火灾及伴生危害除外。
除了本国际标准的规定外,良好的贮存实施必须考虑案卷的包装物。包装物在ISO10214中规定。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贴存
Photography-Processed safety photographic filmsStorage practices
GB/T18444—2001
idtISO5466:1996
1.1本标准对以卷状、条状、片窗卡或散页形式、任何尺寸的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以下称照相胶片)的贮存条件、贮存设施、处理和检查规定了要求和提出了建议。1.2本标准适用于照相胶片的长期和中期贮存,见第3章定义。1.3本标准适用于不常使用的照相胶片记录的贮存拷贝。不适用于“工作”即“使用”拷贝[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1.4本标准虽然适用于良好加工的材料,但是对加工状况不明,经过调色,修版或有未知材料或未知稳定性标记的照相胶片延长有效寿命也颇有价值。1.5本标准只适用于安全照相胶片(见GB/T7430)。硝酸酯片基胶片是危险的,本标准不包括[。它们需要特殊贮存条件[们
1.6照相纸和照相干板贮存需不同条件,本标准不包括。它们相应在ISO6051和ISO3897中叙述。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7430—1996安全摄影胶片规范(idtISO543:1990)ISO10214:1991摄影术已加工照相材料贮存用案卷包装物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档案介质archivalmedium
指望在适当贮存时能永远保留信息的记录材料,该种信息能被检索而没有重大损失。注:不存在这种材料,国际标准资料或系统规范中不用这术语3.2复制件duplicate
原片的再现,保持同样的极性和大小。3.3长期贮存条件extended-term storage conditions适合于防护有永久价值的记录信息的贮存条件。3.4防火贮存设施fire-protective storagefacilities保护照相胶片免受高温、水与其它灭火剂和由隔热保险柜或灭火产生的蒸气以及建筑物倒塌危害所设计的设施。
3.5预期寿命lifeexpectancy(LE)在长期贮存条件下,预测系统中信息能检索的时间长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09-04批准2002-03-01实施
3.6LE标号LEdesignation
GB/T18444—2001
记录材料和有关检索系统的“预期寿命”(见3.5)的额定值。注LE符号后面的数值是在长期贮存条件下贮存,信息能被检索又没有重大损失的估计最短的预期寿命,以年计。例如,LE一100表示信息贮存至少100年还能被检索。3.7中期贮存条件medium-termstorage conditions适合于防护记录信息至少10年的贮存条件。3.8开放式包装物openenclosure用来免受机械物理损伤,既不防光又不气密性的包装物。这种包装物可为片盘、片芯、片轴、片盒、暗盒、片夹、片封、纸板盒、片箱、片套、透明片框、开窗卡。3.9防护性包装物protectiveenclosure用来免受例如活性气体和湿度、包括相对湿度变化的外部因素危害的防光不渗透性容器。3.10安全照相胶片safetyphotographicfiims符合GB/T7430规定可燃性规范的胶片。3.11贮存装具storagehousing
本身结构支承照相材料及其包装物。注:它可由抽屉、支架、搁板或橱柜组成。4胶片包装物
所有用于中期和长期贮存的包装物应符合ISO10214的要求。4.1卷状胶片
4.1.1中期贮存包装物
航空片、缩微片、电影片以及一些人像片是卷在片盘或片芯上以卷状贮存的。胶卷应当卷紧,但不能卷得太紧。建议35mm宽的胶片拉出力为0.3N。长度超过150m的胶卷应让卷的半径呈水平位置,胶片靠片边支撑。长度短于150m的胶卷,如果用水平杆插入片芯支撑住片芯以避免胶卷底部受到压力,也可以让卷的半径呈垂直位置贮存。但是如果这种胶卷是卷在有凸缘的片盘和片轴上,就不需要杆了,因为凸缘支承了胶卷的重量。
电影片应当乳剂面朝卷内卷绕,因为这能改善随后的放映性能[]。照相胶卷如果不用贮存装具(见第5章)保护,最好贮存在密闭容器中,以防护灰尘和物理损伤。彩色片、重氨片和热处理银胶片应贮存在密闭、不透光的包装物中,或者用其它方法防止光照射。合适的包装物有滑动套叠式或螺旋拧盖的容器。所用材料应和ISO10214规定的片芯和片盘的材料要求相同。密闭包装物无需气密性,周围空气可能会有有限的进出,因此如果用它,周围空气湿度不应超过推荐范围。当需要保持胶片湿度范围(见第7章)、防护大气中气态杂质或者采用不控制湿度的低温贮存时(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应该使用不渗透性材料制作的防护性包装物。合适的包装物有装有密封条的摩阻型或螺旋拧盖的密闭容器。不要用橡胶垫圈,热封合薄膜袋里的片盒对高湿起到额外保护。金属容器对环境气体保护最好,但能被容器内的酸雾\腐蚀,除非有涂层保护。替代的材料有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
4.1.2长期贴存包装物
长期贮存应符合4.1.1要求。用作片盘、片芯和容器的材料应符合ISO10214的要求,不要用橡胶带固定片盘或片芯上的胶片。如果用纸带,这纸至少要符合ISO10214的技术要求。片盘上的胶片可以将片尾塞进卷和凸缘之间来固定。如果包装物需要压敏胶带,它应不含过氧化物,并通过1SO10214规1)某些微泡胶片会产生能和银、重氮或染料明胶型胶片相作用的酸雾。乙酸酯片基胶片分解释放出乙酸,会进一步催化片基降解。
GB/T18444—2001
定的照相活性试验。压敏胶带不要和胶片接触。胶片和不同类其它胶片(例如重氮胶片和银胶型胶片)和磁带及光盘可能会相互影响。不同类胶片不能卷绕在同一片芯上,或在同一包装物内贮存。如果照相胶片不用贮存装具(见第5章)防护灰尘和损伤,就应该用密闭容器。
4.2散页片和幻灯片
4.2.1中期存包装物
散页片应该贮存在纸或塑料薄膜片封、折叠纸板盒、片箱、文件夹、片窗卡或片条套中,照相幻灯片应该贮存在纸板、金属或塑料的片箱中。彩色片、重氮片和热处理银胶片应该贮存在不透光片封或纸板夹中,或采用其它方法防止光照射。不要把胶片堆叠起来,因为这可能会使下层胶片受到过高压力。和照相胶片表面直接接触,用作片封、片套、片罩、片夹、片箱和片盒的纸和塑料材料,至少要符合ISO10214的技术要求。合适的塑料包装物有无涂层的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避免使用玻璃纸片封和氯化、硝化或高度增塑的薄膜。凡需要保持胶片湿度范围(见第7章)、防护大气中气态杂质或采用不控制湿度的低温贮存时,应使用防护性包装物。由铝箱里面挤压涂布透明聚乙烯,外面用合适纸张层压构成的可热封合的包装袋已成功用作密封包装物。要小心使用这些包装物,不要使它戳破。为了更好防护针眼,建议套两层袋。接缝用的粘结剂也应符合ISO10214的技术要求。案卷包装物的结构应使接缝都在包装物边上,并且不接触影象层。
任何胶片,只要释放酸,都应贮存在塑料封皮中。4.2.2长期存包装物
长期贮存应符合4.2.1的要求。
照相胶片和许多聚乙酸乙烯酯及乙酸纤维素酯粘结剂适合粘结纸张。压敏型(永久发粘的)粘结物应符合ISO10214技术要求。
胶片和不同类型其它胶片(例如重氮片和银胶型胶片)以及和磁带、光盘可能会相互影响。不同类型胶片不应该装在一起,或彼此直接接触。5贮存装具
照相胶片应贮存在密闭的装具内,例如抽屉和用门密闭的搁板和支架上,以防灰尘和脏物。但是如果胶片放在密闭容器内,也可用散开的搁板和支架存放。贮存装具的材料应如ISO10214所述不会腐蚀并不易燃烧。由于木材有易燃本性以及老化时可能会产生活性退色剂,不要使用木材、压缩板、硬质纤维板、刨花胶合板和其它天然材料来制作。装具材料的涂层应耐久,并且对贮存的照相胶片没有有害影响。含有氯化或高度增塑树脂的涂层、新刷油漆或清漆的表面可能会产生有害影响,新油漆的橱柜三个月内不能使用,因为它们能放出过氧化物和污染物。
在单独空调时,贮存装具的布置应能使空气内部循环,让支承胶片容器的所有搁板和抽屈获得相同湿度条件。位于符合7.1条房间内的贮存装具应装备通气口,让空气进人内部。这种开口不应和防火贮存或防水要求相冲突。如同其它照相产品一样,胶片和释放酸气的其它材料、磁带及光盘不应贮存在同一装具中。
6贮存室
6.1中期贮存室wwW.bzxz.Net
贮片室和贮片区应和放置胶片检查和观看设备的房间吡连。最主要的是要对贮存室有良好管理。空调空间的内壁和围墙的设计应能防止湿气凝结在内表面和墙内部,尤其在室外温度很低、墙内壁能冷到空气露点以下时。应作好防止水灾、漏水、酒水器滴水,以及火灾时从石质内壁产生的蒸汽对胶片危害的3
GB/T18444--2001
预防措施。只要可能,贮存室应高于地下室。中期贮存的胶片记录只要能保持7.1.1条推荐的条件,般来说,无需有与工作区分开的特殊贮存室。只要有酸气放出的胶片,例如某些微泡片,应贮存在单独的贮存室内。显示出任何化学降解迹象的胶片应贮存在有单独循环空气系统的单独的贮存室内。6.2长期贮存室
长期贮存室应符合6.1条的要求
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照相胶片,宜提供和临时贮存设施、办公室或工作区隔开的贮存室。只要有酸放出的胶片,其贮存室应有单独的空气循环系统[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洞穴和坑道构成的贮存室如符合环境条件(见7.1)和空气纯度(见7.3)的要求,则是极令人满意的。
7环境条件
7.1湿度和温度范围[见附录D提示的附录)和附录E(提示的附录)7.1.1中期贮存环境
中期贮存环境的平均相对湿度应不超过50%。理想的温度是长期不应超过25℃,最好是低于21℃(见表1)。短期最高温度应不超过32℃。要避免温度短期周期性变化。24h内相对湿度周期性变化应不超10%。在低温和低相对湿度下贮存胶片会增加保护性。
感光层
最高温度/℃
热处理银
静电摄影
1早期通称“档案贮存”,见ISO引言。贮存的最高温度和相对度范围
中期贮存
相对湿度范围\/%
2待贮存胶片湿含量应不超过胶片在这些相对湿度的平衡湿度。3有历史意义的静物照相记录的贮存见附录G(提示的附录)。7.1.2长期贮存环境
7.1.2.1黑白片推荐环境
长期贮存!
最高温度/C
相对湿度范围2\/%
随着温度和相对湿度的降低,诸如胶片片基降解和发色型染料退色这些大多数化学反应的速率就会降低。结果,由于贮存温度或湿度降低,预期寿命就会增加。此外,较低贮存温度能抵偿较高的湿度,而预期寿命相同[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因此、正如表1所规定的,长期贮存环境允许用几组相对湿度/温度组合。如果平均温度降低了,可采用较高相对湿度范围,但最高相对湿度不应超过50%。24h内相对湿度周期性变化应不超过士5%。4
GB/T18444—2001
任何设施都不可能规定什么是应具有的正确的贮存相对湿度和贮存温度,因为这要取决于胶片价值,以往贮存经历、胶片贮存时间的长短、贮存室的大小和各种选择的费用,以及设施所处地域的气候条件,费用/保护比由单个设施决定。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收集照相胶片时要恰当分类,即是否把照相照片和干板也收人了,是否把新胶片或老胶片混在了一起。低相对湿度会造成乳剂过度张力,并导致薄片基照相胶片门高度卷曲,低湿度还会造成较老的有历史意义的照相记录严重的问题[见附录G(提示的附录)。应按照表1给出的准则选择环境条件。可以在单个贮存装具中,也可以在有这种装具的贮存室中保持推荐的温、湿度条件。极低湿度条件下水分会通过乳剂挥发掉,引起含明胶乳剂的胶片变脆或卷曲。在这种情况下,在使用前把胶片恢复到较高湿度是好作法。7.1.2.2彩色片存环境
彩色片贮存温度应等于或低于2CC9.10],靠贮存室控制在要求的温度和推荐的相对湿度可达到这要求。
一种替代的办法是将胶片在室温下调节到推荐的相对湿度,放入不透气密封的或用胶粘带粘牢的容器中,然后置入冷库中。片桶中的卷片和散页片如果放在两个热封台的薄膜袋中,将有良好的防潮性,双袋技术减少了漏气可能性。用这种袋改善了防潮性,但不能保证防潮。这方法有很好保持条件的优点,并且使得用价格适度的速冷装置成为可能,它的要点是尽量减少密封胶片容器中空闲空间的容积。
使用者应比较冷库贮存室或速冷装置伴随胶片装袋的劳工和材料费所需的资金和运转费用。7.1.2.3湿度状态调节时间
温度平衡容易达到,但要达到湿度平衡需要很长时间。一袋胶片与其环境达到湿度平衡需要的时间取决于以下因素:
一贮存容器的透湿性;
一容器的容积和其中胶片的包装密度;一胶片的类型和包装物的材料;一调节湿度状态时的温度;
初始和最终含量之差。
这些因索能延长状态调节周期,如果想在贮存中进行状态调节,那么就得在状态调节周期和贮存室效率之间进行折中。
例如随意散开的散页片在室温下几个小时就会调节好,而在零下温度,状态调节时间将会剧增。视情况而定,胶片存放前也许需要有状态调节程序。让空气无阻碍地接近散页片表面,24h即能达到湿度平衡。如果散页片堆登在贮存环境中,则需较长的状态调节时间,但最终是能达到湿度平衡的。卷片湿度平衡时间更长。如果片卷可以接近空气或放在透湿性包装物内,则状态调节时间会缩短。但是,在密闭金属容器内的片卷,在室温下要几个月才能达到湿度平衡10]。胶粘带粘合的容器内的卷片与适量活性硅胶、分子筛或其它情性控制湿度物质一起放2或3周可能会于燥。如选择的贮存环境相对湿度要求和使用环境相对湿度要求相差不大,则可以缩短或取消湿状态调节程序。使用和贮存之间相对湿度水平相差不大有额外的好处,减少了贮存和使用之间相对湿度周期性变化形成的胶片上的应力。湿度水平相差大,对达到湿度平衡需要的时间有强烈影响。7.1.2.4升温时间
胶片贮存温度比室温低得多时,为了防止潮气在冷的胶片表面吸收或冷凝,胶片使用前需要有一定采用说明:
1ISO5466原文为薄纸基照相照片。照相照片贮存实施的ISO标准是ISO6051,本标准适用对象是已加工照相胶片。
GB/T18444—2001
升温时间。升温期问要用适当防潮层把胶片内容物包裹起来。为了使胶片整个容积接近室温,必须有足够时间[见附录E(提示的附录)。升温时间可在1h到1天内变动,取决于包装的大小,绝热程度和温差。
7.2环境控制要求
环境必须适当控制以保持在规定温、湿度范围内,长期贮存比中期贮存的要求更为严格。贮存室内应保持空气轻微正压。要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3中的介绍制作并维护环境控制装置以及将空气送到贮存室或从贮存室抽出空气的管道中的自动火灾控制档板。还应遵循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中耐火档案室的介绍。砖石或混凝土墙内部结合的水分在被火烤热后可能形成水蒸气溢出。这种贮存室需要防潮层,或者应该使用密封容器。推荐自动控制系统,而且应经常检查确保不超出表1规定的湿度范围。像吊式干湿球温度计那样的可靠溉度计可用于此目的。在空调不实用的地方,可用恒湿器控制电致冷型减湿器来降低高湿度。只要减湿器装有能去除小到0.3m尺寸尘粒的过滤器,就可使用例如化学纯硅胶这类情性干燥剂,并加以管理,以维持7.1规定的相对湿度。地下室和洞穴这类本身温度低并且湿度经常超上限的贮区可能需要去湿。如果相对湿度经常低于7.1的规定,或者常用案卷本身遇到卷曲或发脆麻烦,则必须加混。如需加湿,应该用控制增湿器,不要用水盘和饱和化学品溶液,因为有过度增湿的危险。7.3空气纯度[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固体粒子有擦伤胶片和与影像反应的可能性,应该从气源到贮存装具或贮存室用机械过滤器滤除。机械过滤器最好是干介质型的,并按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中的试验进行测定,除尘率不低于85%。过滤器应是非可燃型的,构造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5\的要求。为了有最长贮存寿命,照相胶片放入贮存室前应是清洁的。象二氧化硫、硫化氢、过氧化物、臭氧、酸气、氨及氧化氮这些气态杂质会使某些胶片的片基变质或影像衰退见附录H(提示的附录)。它们可用洗涤剂或吸收剂从空气中除掉。胶片长期贮存的贮存室位置要尽量远离城市和工业区,那些地方可能有有害浓度的污染物。把胶片贮存在符合第4章的密封容器内,能够充分保护胶片,不受外界污染物的影响。因为油漆蒸气可能是氧化性污染物的来源,在长期或中期贮存区新刷油漆三个月内都不要放胶片。硝酸酯片基胶片分解释放出的气体会危害或破坏同一贮区内贮存的安全胶片记录的影像1]。因此,安全胶片和硝酸酯片基胶片不要贮存在同一房间内或用通风管连接的房间内。7.4光
正常情况下,在暗条件下保存胶片。这是推荐的作法,因为光对某些影像不利。8防火贮存[(见附录I(提示的附录)]在贮存包装中,耐火贮存用的包装材料在150C加热4h时应不燃烧或不会放出比胶片本身更多的活性烟雾。许多包装材料在该温度下会熔化或严重变形。这种熔化或变形不应危害胶片或妨碍将胶片从包装物中取出来。片盘和片芯用的材料应比贮存在它上面的胶片更不易燃,也更不易分解。为了防止火灾及伴生灾害,胶片应放在耐火贮存室或隔热记录容器的密闭容器内\。如果用耐火贮2】例如,见参考文献[12]和[27]。3)例如,见参考文献[13]和[28]。4例如,见参考文献[14的污染试验,也见参考文献[29]。5)例如,见参考文献[15]]的1类结构,也见参考文献[29]。6)例如,见参考文献E17的类别150,也可见参考文献[30]。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444—2001
idt ISO 5466:1996
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购存
Photography-Processed safety photographic films-Storage practices
2001-09-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2-03-01实施
GB/T18444—2001
ISO前言
ISO引言
范围…
2引用标准
定义…
胶片包装物
贮存装具
贮存室
环境条件
防火贮存
胶片的识别、处理和检查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附录B(提示的附录)
附录C提示的附录)
附录D(提示的附录)
附录E(提示的附录)
附录F(提示的附录)
附录G(提示的附录)
附录H(提示的附录)
附录I(提示的附录)
附录J(提示的附录)
贮存拷贝和工作拷贝的区别
防护性(密封)包装物的优、缺点夹杂空气和气态杂质
贮存期湿度
贮存期温度,
温度与相对湿度的相互关系
有历史意义的静物照相记录
参考文献
GB/T18444-2001
本标推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5466:1996《摄影术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贮存实施》制定的。ISO5466中涉及的国际标准已转化为我国标准的,改用我国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至附录J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感光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乐凯胶片公司。本标准起草人:汪荣华。
GB/T18444—2001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个国家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的世界性联合组织。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是通过各技术委员会完成的。对已设立技术委员会的学科感兴趣的每个成员团体,均有权参加该技术委员会。政府和非政府国际组织与ISO联系后也可参加该项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的所有事务上,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密切合作。技术委员会确认的国际标准草案,要分发给各成员团体投票,至少需要参加投票的75%的成员赞成,才能作为国际标准发布。
国际标准ISO5466是ISO/TC42摄影术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本标准是第四版,代替第三版(ISO5466:1992),它在技术上有修订。本国际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至附录」是提示的附录。GB/T18444—2001
ISO引言
照相胶片是一种重要的记录和图示材料,公认对具有法律、科学、工业、艺术或历史价值的照相胶片上的信息需要加以保护。对用于档案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政府、商业和大学的这种记录的价值的注意力集中在照管好这种记录确保它们有尽可能长的寿命上(1~2)。许多原因会使胶片容易降解。这些因素可分为以下三大类:a)照相胶片的性质
照相胶片记录的稳定性取决于胶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只有安全照相胶片才适合贮存;安全照相胶片规范见ISO543。
就防护而言,加工过的照相胶片是按其预期寿命,即LE标号分类的。这些在有关国际标准中有规定。在有关影像材料的国际标准中,不再用“档案的”这一术语来表示长寿命或稳定,因为已说明,从防护的信息“永久”到积极使用信息的暂时贮存之间都可用这个术语。防护最佳的胶片材料是符合ISO10602要求的银胶型胶片。本国际标准也适用于加工过的彩色胶片、重氮胶片(ISO8255)和微泡胶片(ISO9718)。虽然这些类型胶片LE标号或许不高,但它们中有许多有优良的保存性。对照相信息最佳防护来说,应使用高LE标号的胶片,并且应该在长期贮存条件下贮存。
b)胶片的照相冲洗加工
ISO10602对银胶型黑白胶片按照不同LE等级规定了残留硫代硫酸盐和残留银化合物的最高含量。
ISO8225规定了重氮胶片特有的显影试验。ISO9718包含了微泡胶片特有的显影试验和残留重氮盐试验两方面内容。
)贮存条件
对胶片防护来说,安全照相胶片记录的贮存条件极端重要,它也是本国际标准的主题。影响已加工胶片防护的重要要素是湿度、温度、空气污染物,还有火、水、光、发舞、昆虫、微生物侵蚀和与某些固态、液态或气态化学品接触的损害,以及处理时的物理损伤。直接和另一类胶片接触,会危及双方胶片。
在不造成有害影响情况下,允许温度、湿度、大气污染物或它们的变化超过推荐范围的程度,将取决于曝露在导致发的生物学条件下的持续时间和这种大气对乳剂和支持体的可达性。曝露在高温、尤其高温高湿下,会造成胶片支持体和乳剂降解[3~5]。纤维素酯片基的胶片比聚酯片基的胶片的片基降解得更快。
有两种级别的贮存条件:
1)中期;
2)长期。
长期贮存条件在1992年版的本国际标准中称为“档案的”贮存条件。但是该名称已改变,已从国际标推中把“档案的”这术语去掉了。中期贮存用于信息防护至少10年的胶片,而长期贮存条件会延长所有胶片的寿命,即使那些性能不是最好的胶片。由于每种级别存设施的装置费和维护费不同,提供的贮存保护程度也会不同。
当选择贮存条件时,必须考虑场地是否立即可得到费用。出于对能量的考虑,气候条件或建筑结构的原因人们认可了许多可能达不到本国际标准规定低湿和低温水平的设施。这样偏离规定条件会降GB/T18444—2001
低提供的保护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尽量维持低湿度仍会有些好处。本国际标准不涉及对自然或人为灾难的防护,但是在通常的防护措施中总要包括的火灾及伴生危害除外。
除了本国际标准的规定外,良好的贮存实施必须考虑案卷的包装物。包装物在ISO10214中规定。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贴存
Photography-Processed safety photographic filmsStorage practices
GB/T18444—2001
idtISO5466:1996
1.1本标准对以卷状、条状、片窗卡或散页形式、任何尺寸的已加工安全照相胶片(以下称照相胶片)的贮存条件、贮存设施、处理和检查规定了要求和提出了建议。1.2本标准适用于照相胶片的长期和中期贮存,见第3章定义。1.3本标准适用于不常使用的照相胶片记录的贮存拷贝。不适用于“工作”即“使用”拷贝[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1.4本标准虽然适用于良好加工的材料,但是对加工状况不明,经过调色,修版或有未知材料或未知稳定性标记的照相胶片延长有效寿命也颇有价值。1.5本标准只适用于安全照相胶片(见GB/T7430)。硝酸酯片基胶片是危险的,本标准不包括[。它们需要特殊贮存条件[们
1.6照相纸和照相干板贮存需不同条件,本标准不包括。它们相应在ISO6051和ISO3897中叙述。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7430—1996安全摄影胶片规范(idtISO543:1990)ISO10214:1991摄影术已加工照相材料贮存用案卷包装物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档案介质archivalmedium
指望在适当贮存时能永远保留信息的记录材料,该种信息能被检索而没有重大损失。注:不存在这种材料,国际标准资料或系统规范中不用这术语3.2复制件duplicate
原片的再现,保持同样的极性和大小。3.3长期贮存条件extended-term storage conditions适合于防护有永久价值的记录信息的贮存条件。3.4防火贮存设施fire-protective storagefacilities保护照相胶片免受高温、水与其它灭火剂和由隔热保险柜或灭火产生的蒸气以及建筑物倒塌危害所设计的设施。
3.5预期寿命lifeexpectancy(LE)在长期贮存条件下,预测系统中信息能检索的时间长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09-04批准2002-03-01实施
3.6LE标号LEdesignation
GB/T18444—2001
记录材料和有关检索系统的“预期寿命”(见3.5)的额定值。注LE符号后面的数值是在长期贮存条件下贮存,信息能被检索又没有重大损失的估计最短的预期寿命,以年计。例如,LE一100表示信息贮存至少100年还能被检索。3.7中期贮存条件medium-termstorage conditions适合于防护记录信息至少10年的贮存条件。3.8开放式包装物openenclosure用来免受机械物理损伤,既不防光又不气密性的包装物。这种包装物可为片盘、片芯、片轴、片盒、暗盒、片夹、片封、纸板盒、片箱、片套、透明片框、开窗卡。3.9防护性包装物protectiveenclosure用来免受例如活性气体和湿度、包括相对湿度变化的外部因素危害的防光不渗透性容器。3.10安全照相胶片safetyphotographicfiims符合GB/T7430规定可燃性规范的胶片。3.11贮存装具storagehousing
本身结构支承照相材料及其包装物。注:它可由抽屉、支架、搁板或橱柜组成。4胶片包装物
所有用于中期和长期贮存的包装物应符合ISO10214的要求。4.1卷状胶片
4.1.1中期贮存包装物
航空片、缩微片、电影片以及一些人像片是卷在片盘或片芯上以卷状贮存的。胶卷应当卷紧,但不能卷得太紧。建议35mm宽的胶片拉出力为0.3N。长度超过150m的胶卷应让卷的半径呈水平位置,胶片靠片边支撑。长度短于150m的胶卷,如果用水平杆插入片芯支撑住片芯以避免胶卷底部受到压力,也可以让卷的半径呈垂直位置贮存。但是如果这种胶卷是卷在有凸缘的片盘和片轴上,就不需要杆了,因为凸缘支承了胶卷的重量。
电影片应当乳剂面朝卷内卷绕,因为这能改善随后的放映性能[]。照相胶卷如果不用贮存装具(见第5章)保护,最好贮存在密闭容器中,以防护灰尘和物理损伤。彩色片、重氨片和热处理银胶片应贮存在密闭、不透光的包装物中,或者用其它方法防止光照射。合适的包装物有滑动套叠式或螺旋拧盖的容器。所用材料应和ISO10214规定的片芯和片盘的材料要求相同。密闭包装物无需气密性,周围空气可能会有有限的进出,因此如果用它,周围空气湿度不应超过推荐范围。当需要保持胶片湿度范围(见第7章)、防护大气中气态杂质或者采用不控制湿度的低温贮存时(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应该使用不渗透性材料制作的防护性包装物。合适的包装物有装有密封条的摩阻型或螺旋拧盖的密闭容器。不要用橡胶垫圈,热封合薄膜袋里的片盒对高湿起到额外保护。金属容器对环境气体保护最好,但能被容器内的酸雾\腐蚀,除非有涂层保护。替代的材料有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
4.1.2长期贴存包装物
长期贮存应符合4.1.1要求。用作片盘、片芯和容器的材料应符合ISO10214的要求,不要用橡胶带固定片盘或片芯上的胶片。如果用纸带,这纸至少要符合ISO10214的技术要求。片盘上的胶片可以将片尾塞进卷和凸缘之间来固定。如果包装物需要压敏胶带,它应不含过氧化物,并通过1SO10214规1)某些微泡胶片会产生能和银、重氮或染料明胶型胶片相作用的酸雾。乙酸酯片基胶片分解释放出乙酸,会进一步催化片基降解。
GB/T18444—2001
定的照相活性试验。压敏胶带不要和胶片接触。胶片和不同类其它胶片(例如重氮胶片和银胶型胶片)和磁带及光盘可能会相互影响。不同类胶片不能卷绕在同一片芯上,或在同一包装物内贮存。如果照相胶片不用贮存装具(见第5章)防护灰尘和损伤,就应该用密闭容器。
4.2散页片和幻灯片
4.2.1中期存包装物
散页片应该贮存在纸或塑料薄膜片封、折叠纸板盒、片箱、文件夹、片窗卡或片条套中,照相幻灯片应该贮存在纸板、金属或塑料的片箱中。彩色片、重氮片和热处理银胶片应该贮存在不透光片封或纸板夹中,或采用其它方法防止光照射。不要把胶片堆叠起来,因为这可能会使下层胶片受到过高压力。和照相胶片表面直接接触,用作片封、片套、片罩、片夹、片箱和片盒的纸和塑料材料,至少要符合ISO10214的技术要求。合适的塑料包装物有无涂层的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避免使用玻璃纸片封和氯化、硝化或高度增塑的薄膜。凡需要保持胶片湿度范围(见第7章)、防护大气中气态杂质或采用不控制湿度的低温贮存时,应使用防护性包装物。由铝箱里面挤压涂布透明聚乙烯,外面用合适纸张层压构成的可热封合的包装袋已成功用作密封包装物。要小心使用这些包装物,不要使它戳破。为了更好防护针眼,建议套两层袋。接缝用的粘结剂也应符合ISO10214的技术要求。案卷包装物的结构应使接缝都在包装物边上,并且不接触影象层。
任何胶片,只要释放酸,都应贮存在塑料封皮中。4.2.2长期存包装物
长期贮存应符合4.2.1的要求。
照相胶片和许多聚乙酸乙烯酯及乙酸纤维素酯粘结剂适合粘结纸张。压敏型(永久发粘的)粘结物应符合ISO10214技术要求。
胶片和不同类型其它胶片(例如重氮片和银胶型胶片)以及和磁带、光盘可能会相互影响。不同类型胶片不应该装在一起,或彼此直接接触。5贮存装具
照相胶片应贮存在密闭的装具内,例如抽屉和用门密闭的搁板和支架上,以防灰尘和脏物。但是如果胶片放在密闭容器内,也可用散开的搁板和支架存放。贮存装具的材料应如ISO10214所述不会腐蚀并不易燃烧。由于木材有易燃本性以及老化时可能会产生活性退色剂,不要使用木材、压缩板、硬质纤维板、刨花胶合板和其它天然材料来制作。装具材料的涂层应耐久,并且对贮存的照相胶片没有有害影响。含有氯化或高度增塑树脂的涂层、新刷油漆或清漆的表面可能会产生有害影响,新油漆的橱柜三个月内不能使用,因为它们能放出过氧化物和污染物。
在单独空调时,贮存装具的布置应能使空气内部循环,让支承胶片容器的所有搁板和抽屈获得相同湿度条件。位于符合7.1条房间内的贮存装具应装备通气口,让空气进人内部。这种开口不应和防火贮存或防水要求相冲突。如同其它照相产品一样,胶片和释放酸气的其它材料、磁带及光盘不应贮存在同一装具中。
6贮存室
6.1中期贮存室wwW.bzxz.Net
贮片室和贮片区应和放置胶片检查和观看设备的房间吡连。最主要的是要对贮存室有良好管理。空调空间的内壁和围墙的设计应能防止湿气凝结在内表面和墙内部,尤其在室外温度很低、墙内壁能冷到空气露点以下时。应作好防止水灾、漏水、酒水器滴水,以及火灾时从石质内壁产生的蒸汽对胶片危害的3
GB/T18444--2001
预防措施。只要可能,贮存室应高于地下室。中期贮存的胶片记录只要能保持7.1.1条推荐的条件,般来说,无需有与工作区分开的特殊贮存室。只要有酸气放出的胶片,例如某些微泡片,应贮存在单独的贮存室内。显示出任何化学降解迹象的胶片应贮存在有单独循环空气系统的单独的贮存室内。6.2长期贮存室
长期贮存室应符合6.1条的要求
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照相胶片,宜提供和临时贮存设施、办公室或工作区隔开的贮存室。只要有酸放出的胶片,其贮存室应有单独的空气循环系统[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洞穴和坑道构成的贮存室如符合环境条件(见7.1)和空气纯度(见7.3)的要求,则是极令人满意的。
7环境条件
7.1湿度和温度范围[见附录D提示的附录)和附录E(提示的附录)7.1.1中期贮存环境
中期贮存环境的平均相对湿度应不超过50%。理想的温度是长期不应超过25℃,最好是低于21℃(见表1)。短期最高温度应不超过32℃。要避免温度短期周期性变化。24h内相对湿度周期性变化应不超10%。在低温和低相对湿度下贮存胶片会增加保护性。
感光层
最高温度/℃
热处理银
静电摄影
1早期通称“档案贮存”,见ISO引言。贮存的最高温度和相对度范围
中期贮存
相对湿度范围\/%
2待贮存胶片湿含量应不超过胶片在这些相对湿度的平衡湿度。3有历史意义的静物照相记录的贮存见附录G(提示的附录)。7.1.2长期贮存环境
7.1.2.1黑白片推荐环境
长期贮存!
最高温度/C
相对湿度范围2\/%
随着温度和相对湿度的降低,诸如胶片片基降解和发色型染料退色这些大多数化学反应的速率就会降低。结果,由于贮存温度或湿度降低,预期寿命就会增加。此外,较低贮存温度能抵偿较高的湿度,而预期寿命相同[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因此、正如表1所规定的,长期贮存环境允许用几组相对湿度/温度组合。如果平均温度降低了,可采用较高相对湿度范围,但最高相对湿度不应超过50%。24h内相对湿度周期性变化应不超过士5%。4
GB/T18444—2001
任何设施都不可能规定什么是应具有的正确的贮存相对湿度和贮存温度,因为这要取决于胶片价值,以往贮存经历、胶片贮存时间的长短、贮存室的大小和各种选择的费用,以及设施所处地域的气候条件,费用/保护比由单个设施决定。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收集照相胶片时要恰当分类,即是否把照相照片和干板也收人了,是否把新胶片或老胶片混在了一起。低相对湿度会造成乳剂过度张力,并导致薄片基照相胶片门高度卷曲,低湿度还会造成较老的有历史意义的照相记录严重的问题[见附录G(提示的附录)。应按照表1给出的准则选择环境条件。可以在单个贮存装具中,也可以在有这种装具的贮存室中保持推荐的温、湿度条件。极低湿度条件下水分会通过乳剂挥发掉,引起含明胶乳剂的胶片变脆或卷曲。在这种情况下,在使用前把胶片恢复到较高湿度是好作法。7.1.2.2彩色片存环境
彩色片贮存温度应等于或低于2CC9.10],靠贮存室控制在要求的温度和推荐的相对湿度可达到这要求。
一种替代的办法是将胶片在室温下调节到推荐的相对湿度,放入不透气密封的或用胶粘带粘牢的容器中,然后置入冷库中。片桶中的卷片和散页片如果放在两个热封台的薄膜袋中,将有良好的防潮性,双袋技术减少了漏气可能性。用这种袋改善了防潮性,但不能保证防潮。这方法有很好保持条件的优点,并且使得用价格适度的速冷装置成为可能,它的要点是尽量减少密封胶片容器中空闲空间的容积。
使用者应比较冷库贮存室或速冷装置伴随胶片装袋的劳工和材料费所需的资金和运转费用。7.1.2.3湿度状态调节时间
温度平衡容易达到,但要达到湿度平衡需要很长时间。一袋胶片与其环境达到湿度平衡需要的时间取决于以下因素:
一贮存容器的透湿性;
一容器的容积和其中胶片的包装密度;一胶片的类型和包装物的材料;一调节湿度状态时的温度;
初始和最终含量之差。
这些因索能延长状态调节周期,如果想在贮存中进行状态调节,那么就得在状态调节周期和贮存室效率之间进行折中。
例如随意散开的散页片在室温下几个小时就会调节好,而在零下温度,状态调节时间将会剧增。视情况而定,胶片存放前也许需要有状态调节程序。让空气无阻碍地接近散页片表面,24h即能达到湿度平衡。如果散页片堆登在贮存环境中,则需较长的状态调节时间,但最终是能达到湿度平衡的。卷片湿度平衡时间更长。如果片卷可以接近空气或放在透湿性包装物内,则状态调节时间会缩短。但是,在密闭金属容器内的片卷,在室温下要几个月才能达到湿度平衡10]。胶粘带粘合的容器内的卷片与适量活性硅胶、分子筛或其它情性控制湿度物质一起放2或3周可能会于燥。如选择的贮存环境相对湿度要求和使用环境相对湿度要求相差不大,则可以缩短或取消湿状态调节程序。使用和贮存之间相对湿度水平相差不大有额外的好处,减少了贮存和使用之间相对湿度周期性变化形成的胶片上的应力。湿度水平相差大,对达到湿度平衡需要的时间有强烈影响。7.1.2.4升温时间
胶片贮存温度比室温低得多时,为了防止潮气在冷的胶片表面吸收或冷凝,胶片使用前需要有一定采用说明:
1ISO5466原文为薄纸基照相照片。照相照片贮存实施的ISO标准是ISO6051,本标准适用对象是已加工照相胶片。
GB/T18444—2001
升温时间。升温期问要用适当防潮层把胶片内容物包裹起来。为了使胶片整个容积接近室温,必须有足够时间[见附录E(提示的附录)。升温时间可在1h到1天内变动,取决于包装的大小,绝热程度和温差。
7.2环境控制要求
环境必须适当控制以保持在规定温、湿度范围内,长期贮存比中期贮存的要求更为严格。贮存室内应保持空气轻微正压。要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3中的介绍制作并维护环境控制装置以及将空气送到贮存室或从贮存室抽出空气的管道中的自动火灾控制档板。还应遵循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中耐火档案室的介绍。砖石或混凝土墙内部结合的水分在被火烤热后可能形成水蒸气溢出。这种贮存室需要防潮层,或者应该使用密封容器。推荐自动控制系统,而且应经常检查确保不超出表1规定的湿度范围。像吊式干湿球温度计那样的可靠溉度计可用于此目的。在空调不实用的地方,可用恒湿器控制电致冷型减湿器来降低高湿度。只要减湿器装有能去除小到0.3m尺寸尘粒的过滤器,就可使用例如化学纯硅胶这类情性干燥剂,并加以管理,以维持7.1规定的相对湿度。地下室和洞穴这类本身温度低并且湿度经常超上限的贮区可能需要去湿。如果相对湿度经常低于7.1的规定,或者常用案卷本身遇到卷曲或发脆麻烦,则必须加混。如需加湿,应该用控制增湿器,不要用水盘和饱和化学品溶液,因为有过度增湿的危险。7.3空气纯度[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固体粒子有擦伤胶片和与影像反应的可能性,应该从气源到贮存装具或贮存室用机械过滤器滤除。机械过滤器最好是干介质型的,并按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中的试验进行测定,除尘率不低于85%。过滤器应是非可燃型的,构造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5\的要求。为了有最长贮存寿命,照相胶片放入贮存室前应是清洁的。象二氧化硫、硫化氢、过氧化物、臭氧、酸气、氨及氧化氮这些气态杂质会使某些胶片的片基变质或影像衰退见附录H(提示的附录)。它们可用洗涤剂或吸收剂从空气中除掉。胶片长期贮存的贮存室位置要尽量远离城市和工业区,那些地方可能有有害浓度的污染物。把胶片贮存在符合第4章的密封容器内,能够充分保护胶片,不受外界污染物的影响。因为油漆蒸气可能是氧化性污染物的来源,在长期或中期贮存区新刷油漆三个月内都不要放胶片。硝酸酯片基胶片分解释放出的气体会危害或破坏同一贮区内贮存的安全胶片记录的影像1]。因此,安全胶片和硝酸酯片基胶片不要贮存在同一房间内或用通风管连接的房间内。7.4光
正常情况下,在暗条件下保存胶片。这是推荐的作法,因为光对某些影像不利。8防火贮存[(见附录I(提示的附录)]在贮存包装中,耐火贮存用的包装材料在150C加热4h时应不燃烧或不会放出比胶片本身更多的活性烟雾。许多包装材料在该温度下会熔化或严重变形。这种熔化或变形不应危害胶片或妨碍将胶片从包装物中取出来。片盘和片芯用的材料应比贮存在它上面的胶片更不易燃,也更不易分解。为了防止火灾及伴生灾害,胶片应放在耐火贮存室或隔热记录容器的密闭容器内\。如果用耐火贮2】例如,见参考文献[12]和[27]。3)例如,见参考文献[13]和[28]。4例如,见参考文献[14的污染试验,也见参考文献[29]。5)例如,见参考文献[15]]的1类结构,也见参考文献[29]。6)例如,见参考文献E17的类别150,也可见参考文献[30]。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