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 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 第3部分:影响量影响的试验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8 21:24:22
  • GB/T18271.3-200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8271.3-2000

  • 标准名称: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 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 第3部分:影响量影响的试验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0-01-02
  • 实施日期:

    2001-05-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570.68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dt IEC 61298-3:1998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17603
  • 页数:

    24页
  • 标准价格:

    13.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4-17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0-12-11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对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进行功能和性能特性试验以及编写试验报告的通用方法和程序。本标准规定的试验适用于任何具有特定的输入输出变量,且输入输出变量之间具有特定关系(传递函数)的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包括模拟装置和数字装置。对于需要做特殊试验项目的装置,应按照本标准并结合对此类特殊试验项目有专门规定的产品标准进行试验。 GB/T 18271.3-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 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 第3部分:影响量影响的试验 GB/T18271.3-2000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T18271.3—2000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298-3:1998《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第3部分:影响量影响的试验》制定的,在技术内容和编排方式上与该国际标准等同。序
为符合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标准中规定的编写格式和使用方便,本标准在引用标准中列出了所涉及的国际标准与相应的国家标准之间的关系。在引用标准一章中采用了指定的引导语。本标准第16章和第17章原文的引用标准分别为IEC61000-4-3和IEC61000-4-2,但其阐述的内容却误引自IEC60801-3和IEC60801-2,考虑到两者之间存在着技术差异,不能相互替代,因此本标准在编制时按原文规定的引用标准,对其内容作了相应的更正。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负责起草。参加起草单位: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西安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川仪股份有限公司、西仪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远东仪表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诗恩、邵志勇。参加起草人:周雪莲、罗娟、杨昌馄、梁永和、李毓模、于美梅、陈才龙。
本标准委托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负责解释。I
GB/T18271.3—2000
IEC前言
iiKAoNiKAca-
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一个由各个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IEC的目标是促进国际上对电工电子领域的有关标准化问题进行合作。IEC为了达到此目的,也为了其他各种活动而出版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是委托技术委员会进行的,对所制定标准感兴趣的任何一个EC国家委员会都可以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与EC有联系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和非官方组织也可以参与标准制定工作。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紧密合作。2)EC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各技术委员会代表了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所有国家委员会提出的。这些决议和协议尽可能地表达了对所涉及的问题在国际上的一致意见。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出版,并以推荐标准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承认。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EC各国家委员会承诺在其国家或区域标准中最大限度地采用IEC国际标准。EC标准与相应的国家或区域标准之间,如有不一致之处,应在国家标准或区域标准中明确指出。5)IEC并不提供表示其认可的标志程序,对任何装置声称符合其某标准不负任何责任。6)请注意,本国际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与某项专利权的主题有关。IEC对任何此类专利权的确认不负任何责任。
国际标准IEC61298-3由IECTC65:“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所属65B分委员会:“装置”制定。本标准的文本以下列文件为依据:国际标准草案
65B/320/DIS
表决报告
65B/331/RVD
有关表决批准本标准的详细情况可参见上表指明的表决报告。IEC61298的总标题为《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参比条件下的试验
第3部分:影响量影响的试验;
第4部分:评定报告的内容。
IEC引言
制定本标准的本意并不是用本标准来替代现有的各种性能评定标准,而是打算供EC各技术委员会或其他标准化组织今后制定过程装置评定标准时作为一个参考文件使用。现有标准在制修定时都要考虑本标准的规定。
今后在制定新的相关标准时应以本通用标准作为依据,如下所述:凡本标准已涉及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程序,新标准应以引用本标准相关条文的方式加以规定或说明。
一凡本标准未涉及的特定试验方法或试验程序,应尽可能按本标准所述准则加以制定和规定。一如果新制定标准在概念上或意义上引入与本标准内容有不一致之处,应注明并说明理由。1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
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
第3部分:影响量影响的试验
Proces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devices-Generalmethods and procedures for evaluating performancePart 3:Tests for the effects of influence quantitiesGB/T18271.3—2000
idt IEC 61298-3:1998
本标准规定了对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进行功能和性能特性试验以及编写试验报告的通用方法和程序。
本标准规定的试验适用于任何具有特定的输入输出变量,且输入输出变量之间具有特定关系(传递函数)的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包括模拟装置和数字装置。对于需要做特殊试验项目的装置,应按照本标准并结合对此类特殊试验项目有专门规定的产品标准进行试验。本标准第3部分论述了测试影响量影响的试验。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423.3—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eqvIEC60068-2-3.1984)
GB/T2423.7-—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idtIEC60068-2-31:1982)GB2423.10一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idtIEC60068-2-6:1982)
GB/T17212—1998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术语和定义(idtIEC60902:1987)GB/T17214.1—1998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工作条件第1部分:气候条件(idtIEC60654-1:1993)
GB/T17626.2—1998
GB/T17626.3—1998
GB/T17626.4—1998
GB/T17626.5—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2:199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3:199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IEC 61000-4-4:199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冲击(浪涌)抗扰度试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12-11批准2001-08-01实施
GB/T18271.3—2000
(idtIEC61000-4-5.1995)
iiKAoNniKAca-
GB/T18271.1—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1部分:总则(idtIEC61298-1:1995)
GB/T18271.2—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2部分:参比条件下的试验(idtIEC61298-2:1995)
GB/T18271.4—2000
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4部分:评定报告的内容(idtIEC61298-4:1995)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的这一部分,其中标有*号的定义与GB/T17212的定义一致,只是在GB/T17212标准中另有附加注释。3.1被试装置DUTdeviceundertestDUT被试验的装置。
3.2影响量influencequantity
用于表示一种状态,代表装置工作环境的一个方面的试验参数。3.3变量*variable
其值可变且通常可测出的量或状态(例如温度、流量、速度、信号等)。3.4信号signal
其一个或多个参数载有信号所表示的一个或多个变量的信息的物理变量。3.5范围*range
所研究的量的上、下限所限定的数值区间。3.6量程*span
给定范围上、下限值之间的代数差。3.7意外事件unexpectedevent
评定期间发生的需要由制造厂修复的装置破损、工作失效、异常或意外损坏。3.8试验程序testprocedure
评定开始之前,由制造厂,试验实验室与买方/用户间商定的有关将要进行的试验和每项试验的条件的说明。
4概述
4.1准则
除另有规定外,应通过确定施加一个影响量造成功能和性能特性产生变化的方法来评定本标准所述试验的任何影响。
影响量的变化速率应足够缓慢,以确保被试装置任何一点上都不发生影响量过冲。在读数之前,应有足够时间使影响量每一个值或状态达到稳定。通过对影响量的影响做专门的测量,有助检验影响量是否引起被试装置的特性发生本标准所述变化之外的其他变化。对于非连续输出装置,如报警器,应通过试验确定规定的影响量的影响。在进行规定的试验时,应只施加与所进行的特定试验有关的影响量。其他影响量应保持为参比工作条件。
但应考虑到二种或多种影响量综合作用,使工作条件恶化(以电动装置为例,温度和电源电压)。若制造厂或用户未规定影响量极限值,应采用本标准规定的极限值。由此产生的试验结果经协商可以列入试验报告。
4.2通用程序
GB/T18271.3—2000
根据试验的类别、装置的类型及其主要特性(如零位、量程等)确定影响量影响的试验程序。为避免试验过于严酷,可根据GB/T18271.1—2000中5.1和5.2规定的准则确定试验程序。为满足这些准则,在被试装置上进行试验时,应对所有可能影响被试装置性能的影响量的影响做出评估。此说明仅适用于性能评定和型式试验。至于例行试验和抽样试验,应只施加被认为影响最大的或由各方商定的影响量。如有可能,所有试验都要测量被试装置的输出变化。影响量的影响引起的偏差通常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表示。对于某些装置,以输入量程表示可能更为方便(GB/T18271.2—2000的4.1.6)。重要的是在设定输入时应使输出值不受限定,因此所有试验都可采用相当于例如5%和95%而非0%和100%的输入。同样,对于那些输出会产生较大偏差的试验(例如电源电压中断、电快速瞬变等),可采用产生50%输出信号的输入值进行试验。对于非连续输出的装置,如报警器,应以相同的方法进行试验,以确定性能受影响时的状态,设定的报警/切换电平应比正常输出高或低10%。5环境温度影响
5.1准则
在读取试验测量值之前,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被试装置在每个试验温度上达到热稳定。此稳定期视被试装置的质量和能量耗散而定,一般通过记录被试装置的输出信号加以核实,其时间可长达3h。
在做高低温循环试验时,不管指定采用何种温度循环,各次重复循环都应在同一个温度上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值的可比性。
对于气动装置,应将足够长度的一段气源管道置于试验箱内,以确保气源和输入空气的温度与被试装置相同。
5.2试验程序
环境温度影响应在制造厂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若未规定温度值则在表1规定的温度限值范围内测量。
环境温度试验范围应与被试装置预定工作场所的温度相适应。试验时,从参比温度(十20℃)开始,在选定的每一个试验环境温度下进行相同的性能试验。表1环境温度试验范围
温度等级
(按GB/T17214.1)
选择试验环境温度时通常以20℃为间隔,直至被试装置的规定极限温度。典型应用场合
户内或掩蔽场所
户内高温场所
户外场所
户外极端场所
以温度等级D2为例,试验温度循环应为:+20℃(参比)、十40℃、十20℃、0℃、一20℃、一40℃、—50℃.+20℃。
若试验大纲中各方同意,仅在20℃(参比)、最高温度、最低温度、20℃四个温度上进行试验可能就足够了。
各试验温度的允差为土2℃,环境温度的变化速率应小于1℃/min。试验循环期间不得对被试装置进行调整。
GB/T18271.3—2000
-iiKAoNniKAca-
试验大纲可以规定进行第2次或第3次温度循环时对被试装置不做任何调整。记录每一个试验温度下,在每隔25%量程上的上升和下降时的输出值。从上行程和下行程读数平均值中计算出每一个试验值上的输出变化,并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列入报告。同时还应列出回差、线性度或重复性的任何显著变化。见GB/T18271.4。此外,还应列出对数字显示指示器的影响,包括对比度、亮度减弱,失真或数位缺失。6环境相对湿度影响
在确定环境相对湿度影响时应将被试装置置于湿度试验箱内,试验箱内的相对湿度值应控制在规定相对湿度水平的+2%~一3%(如同GB/T2423.3的规定)。被试装置应稳定在小于60%的参比相对湿度下,温度为40℃士2℃。测量应在每个方向的每隔25%的输出量程上进行。然后应在不小于3h时间内将相对湿度升高到(93)%,避免冷凝沉积于被试装置并在此值上至少保持48h。如果试验大纲有规定,在此期间可切断被试装置的能源。测量应再在每个方向的每隔25%的输出量程上进行。在被试装置维持工作的状态下在不少于3h时间内将相对湿度降低至小于60%的原参比值。稳定至少12h以后,再次进行测量。计算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的任何变化,并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列入报告。此外,还应计算回差、线性度或重复性的任何显著变化并列入报告。试验后再进行目检,检查是否存在元件损坏或水气进入密封外壳的迹象。7振动
7.1概述
本试验的通用程序符合GB/T2423.10规定的程序。振动的影响应按下列程序,采用制造厂的峰幅值、加速度等级和频率范围加以确定。若没有制造厂的技术规范,则应根据装置的应用环境,从下列(见表2)试验条件中选择一种试验条件。
表2振动试验等级
典型应用场合
控制室或低振级场所
一般应用场合或低振动管道
高振级场合或高振动管道
*非来源于GB/T2423.10。
试验频率范围
10~150
10~500
10~2000
位移峰幅值
0.21或0.35
加速度幅值
29.4\或49
注:恒定振幅与恒定加速度之间的交越频率通常为60Hz。低于交越频率为位移,高于交越频率为加速度。振动试验前和试验后均应进行测量。被试装置按制造厂的正常安装要求安装在振动台上,分别经受三个相互垂直轴线方向上的直线正弦振动,其中一个轴线应为垂直方向。振动台及被试装置安装件的刚度应确保使振动传递到被试装置正常安装点时其损耗或增益为最小。
试验振动等级应在被试装置的正常安装点上测量。施加振动时,被试装置应接通供源并以50%输入信号工作。记录输出信号,作为任何输出变化的证明。4
振动试验应包括三个阶段:
a)寻找初始谐振;
GB/T18271.3—2000
b)通过在表2、制造厂或用户规定的相应频率范围内扫频,进行耐久性适应;c)寻找最终谐振。
这三个阶段应依次进行。在进行下一阶段程序之前,每个阶段应在三个主要轴线上对被试装置进行振动。
7.2寻找初始谐振
寻找初始谐振的目的是研究被试装置的工作情况,确定元件的谐振和相应的谐振频率,获取信息,以便与寻找最终谐振做比较。
扫频速率应不大于0.5倍频程/min。寻找谐振期间,应记录引起下列现象的频率:a)输出信号显著变化;
b)元件或组件机械谐振。
应记录发生这些影响的所有幅值和频率,以便与在寻找最终谐振期间发现的影响进行比较。7.3通过扫频进行耐久性适应
进行此项试验的方法是在选定的范围内以1倍频程/min的速率对谐振期间发现的影响进行扫频。扫频循环总计进行60次,即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各进行20次。7.4寻找最终谐振
寻找最终谐振的试验方法和谐振特性与寻找初始谐振时相同。寻找初始谐振期间找出的谐振频率和导致输出信号显著变化的频率应与寻找最终谐振期间找出的相应频率进行比较。
7.5最终测量
试验结束时应目检元件或安装件是否变形或破裂,以此验证被试装置的机械状况是否良好。通过测量试验验证被试装置的性能是否合格,并记录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表示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的任何变化。
3冲击、跌落和倾倒
这项试验按GB/T2423.7的Ec试验程序进行试验之前,应记录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的参比测量值。试验期间,可以切断供源和输入。本试验的目的是:
a)再现修理期间或使用时粗率操作可能受到的敲打及颠震;b)验证最低机械强度。
“平面跌落”的试验程序如下所述:将被试装置以正常使用位置放置在平滑、坚硬、刚性的水泥或钢板平面上,沿一底边倾斜,使其对边与试验平面之间的距离为25mm,50mm或100mm(具体数值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选择)或使被试装置底面与试验平面之间形成30°角(选其中不太严酷的一种),然后让其自由跌倒在试验平面上。被试装置四个底边各进行一次跌落试验。试验后,检查被试装置是否损坏。记录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的任何变化。如果发现有变化,应验证是否能重新调整被试装置,以便重新建立初始性能。注:在特殊情况下,通过协商也可以采用GB/T2423.7中规定的其他冲击试验方法。5
9安装位置
GB/T18271.3—2000
iiKAoNiKAca-
若被试装置对其安装位置比较敏感,则应测量从制造厂规定的位置倾斜10°引起的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的变化并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记录。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进行的倾斜试验共应进行四次测量。若由于倾斜10°超过被试装置设计限度,则可采用制造厂规定的最大倾斜度。10过范围
过范围试验应该测量在最大和最小量程设定值下(若制造厂未规定其他值)输入过范围50%导致的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的残余变化。输入应从范围下限值逐渐升高到试验选定的过范围值。施加过范围1min后,输入应下降到正常的范围下限值。再过5min后,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确定范围下限值和量程。如果被试装置是差动测量装置和输入可能既低于范围下限值又高于范围上限值的装置,要测试两个方向上的过范围影响时,试验应按上述方法进行,首先高于范围上限值过范围,然后低于过范围下限值过范围。
在每个方向上过范围后确定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的任何变化并做记录。注:如果过范围产生显著的热效应,应相应增加持续时间。11输出负载影响
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改变输出负载对输出信号的影响。11.1电动输出
对确定对电输出信号的影响,应将负载电阻从制造厂规定的最小值变化到最大值。负载电阻变化引起的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的任何变化应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表示。如果被试装置是一个两线制变送器,还应记录被试装置在范围上限值时的输出电压降。应考虑连接电容负载或电感负载的影响。11.2气动输出
本试验应按GB/T18271.2—2000中6.6的规定进行。12供源影响
12.1电源电压和频率变化
两线制变送器应参照本标准的11.1进行试验。除两线制变送器外的其他电动装置,试验时应首先在公称电源电压和频率上设定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然后记录在输入值不变的情况下,下列电源电压和频率变化引起的该值变化。
电压:
a)公称值:
b)交流电源:公称值+10%;直流电源:公称值十20%,或者制造厂规定的限值;c)交流、直流电源均为公称值一15%,或者制造厂规定的限值。频率:
a)公称值;
b)公称值十2%,或者制造厂规定的限值:c)公称值一10%,或者制造厂规定的限值。每个电压值应与每个频率值组合,从而交流电源形成九组测量,直流电源形成三组测量。在低电压、低频率状态下,应检查并确定在输入为量程的100%时,输出并不限定低于其范围上6
限值。
GB/T18271.3—2000
电压和频率应平缓地逐渐变化。应在电压和频率稳态条件下分别在输出的0%和100%上进行测量。
计算0%和100%输出时的变化,并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列入报告。12.2电源电压瞬变影响
本试验应进行下列几组测量。如有要求,试验应按12.1的规定进行,但只能以公称频率进行试验。从公称值做交流电源为十10%(直流电源为十20%)和一15%的电压阶跃变化试验(上升时间小于1ms),试验时间为10ms、100ms、1000ms和10000ms,记录电压阶跃变化期间的影响并以输出量程表示。交流电源的阶跃变化在电源电压的交越点上可只施加一次,但如果是随机施加的,则每个阶跃应进行10次试验。
12.3电源电压低降
在公称电源电压下,被试装置的输出应设定在范围上限值,然后将电源电压降低到公称值的75%,持续5s。
上升时间不快于100ms,以避免瞬变。记录输出的变化,并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列入报告。电路配置如图1所示,或采用与之相当的配置。释人值号限
微试装图
电话—电动电护利器
证录仪
图1电源电压低降或中断试验配置图12.4电源电压短时中断
本试验的目的不仅是要确定对输出的稳态影响,还要确定由于电源电压中断或恢复而可能出现的瞬变特性。
输入应保持恒定在50%。
试验方法如12.2所述,试验配置如图1所示,但用直流电源的装置应做5ms、20ms、100ms200ms和500ms的中断试验。用交流电源的装置应在交越点上中断1、5、10和25个周期的持续时间。另外也可以采用随机中断每种持续时间至少10次的方法进行试验。带阈输出的装置,如“报警器”,应以同一种方式进行试验,以便对影响其性能的条件作出评估。试验时,报警或切换电平应设定得比输出阅值高和低10%。记录下列值:
a)输出的最大瞬时负和正变化,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表示,b)再次通电后输出达到稳态值的99%所需的时间;c)输出的任何永久变化,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表示。12.5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本试验仅适用于带电输入/输出或以电源作动力的装置。本试验按GB/T17626.4的要求进行,严酷度等级由制造厂规定。利用电容耦合夹首先将高频脉冲群同时耦合到所有电输入信号上,然后同时耦合到所有输出信号上。注:在工业过程环境中,只有1kV或以上的试验电压才有意义。输入应保持恒定在50%。
电源线应该用合适的抑制滤波器加以保护。此滤波器至少包括有一个能承载线电流的500μH流圈。
试验期间,必须使用一台高速记录装置记录由瞬变引起的任何输出变化,以获取瞬变影响的永久7
记录。
GB/T18271.3—2000
对指定kV的试验等级的试验结果应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列入报告。注:应注意不使记录装置本身直接受施加在被试装置上的电压尖峰值的影响。装置的电源也要利用GB/T17626.4规定的耦合网络进行类似的试验。12.6冲击(浪涌)抗扰度
本试验只要求在带电源的装置上进行。输入电平应保持在能产生50%输出信号的数值上。本试验按GB/T17626.5的要求进行,严酷度等级由制造厂规定。利用GB/T17626.5规定的耦合网络引入高能脉冲。iiKAoNhiKAca-
注:在工业环境中,只有1kV或以上(对称直接耦合)或者2kV(非对称直接耦合)的试验电压才有意义。试验发生器的源阻抗为42Q。
试验期间,应记录由于浪涌电压作用于电源上而产生的任何变化,以及由此造成的装置损坏或保险丝烧断。
12.7电源电压反向保护(直流装置)除制造厂表明这项试验会造成损坏,否则试验应反向施加允许的最大电源电压。应记下所出现的任何故障或范围下限值或量程的任何变化。12.8气源压力变化
进行试验时首先应检查气源压力公称值下的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然后记下在相同输入值下由下列气源压力变化引起的该值最终变化:a)公称值的+10%或制造厂规定的限值;b)公称值的一15%或制造厂规定的限值压力应平缓变化,在稳态条件下在0%和100%输出上进行测量。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计算0%和100%输出时的变化并列入报告。12.9气源压力中断
输入应保持恒定在100%(若限制可恒定在90%)。进行中断试验时关闭被试装置气源压力1min。当被试装置气源压力恢复时,气源压力的变化不得超过参比允差。输出的任何变化和建立时间都应列入报告。
13电干扰
13.1共模干扰
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在输入和输出端子依次与地之间施加外来电压对输出的影响。本试验只适用于端子与地隔离的装置。试验时在地与每一个输入和输出端子之间依次叠加一个主电源频率的250V有效值交流信号,测量由此引起的范围下限值和量程的变化。如果制造厂规定的值小于250V,应使用此较低的值。干扰源上应串接一个10kQ\的电阻器。干扰信号的相位应相对于电源的相位在360°内变化,以显现出影响量的最大影响。然后用一个直流电压重复这项试验。试验使用的电势为50V(d.c.)或输入量程的1000倍(取其数值低的一种),正电势和负电势都要施加。如果制造厂规定的值小于50V,应使用此较低的值。采用说明:
1原文IEC61298-3:1998有误。
GB/T18271.3—2000
共模干扰试验期间,被试装置由一个不受共模干扰信号影响的信号源提供信号。电流输入装置的信号源应为电流源,其输出端子上应跨接不小于10μF的电容。电压输入装置的信号源应为电压源,在主电源频率下输出阻抗不大于1002。记录0%和100%(或10%和90%)输入时输出的变化,并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列入报告。注:通常还采用把试验信号同时连接到两个输入端或两个输出端的方法进行共模干扰试验。如果端子间的阻抗相对于对地阻抗是低的,则两种试验方法产生的试验结果是相等的。上述方法已被用来促进各试验机构之间在各种装置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上的一致性。适用的试验配置如图2所示:
示凝护
推人调
款人说
13.2串模干扰
共模变延床发生,剂
近数宁液
益疗和整危可谢
nH交电压单元
实模享动发生学
与站数字电
可调流
图2共模干扰试验配置
本试验用于确定个交流电压串联叠加在输入信号上对装置输出的影响。对于采用直流(电流或电压)信号工作的装置,串模电压从变压器的次级上获得,用最大为10的并联电阻分路,并与输入串接。并联连接的变压器次级和负载电阻与装置不直接连接的一侧应接地。对于输入与输出隔离的装置,当向输入施加干扰信号时,输出应接地。如果被试装置的电源是交流电,干扰的相位应相对被试装置电源的相位在360°内变化。测量应在输出量程的10%和90%上进行。断开与被试装置的连接,调整初级电压,应使负载电阻两端的串模电压设定在1V峰值。然后将被试装置接入电路,测量输出信号平均值的变化。设定变压器电压的相位,使输出的变化达到最大值。直流输出信号平均值的变化如果小于实际量程的0.5%,应记下变化。如果被测的变化大于量程的0.5%,可通过降低初级电压使串模电压降低,直至输出信号的变化等于量程的0.5%。应说明串模电压的对应值。
对于采用交流信号(电流或电压)工作的装置,除制造厂另有规定外,串模干扰为1V直流电压。按每一个极性依次对被试装置进行试验。适用的试验配置如图3所示。
采用说明:
1原文IEC61298-3:1998为输出电流。但也可能是电压,因此将*电流”两字删去。9
13.3接地
杭人源
GB/T18271.3—2000
在药小然器,
院策屏能的变压器
交潼心乐地
装肾外
iiKAoNniKAca-
数宁电凡志
扣位和恒齿可调的
5H/BH流!单元
图3串模干扰试验配置
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将通常与地隔离的信号端子接地对输出的影响。试验在0%和100%输入上进行,逐一将这些端子接地,同时记下对每一个稳态输出电平的影响。记录零位和量程的变化并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列入报告。应注意消除由于信号源接地造成的任何影响。14谐波失真影响
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含有电源基频各次谐波的交流失真对输出的影响。失真是由经降压隔离变压器与主电源串联工作的辅助电源产生的。辅助电源应能在电源基频的2次和5次谐波上工作。
试验配置如图4所示,或采用与之相当的配置辅人信李品wwW.bzxz.Net
情法源
被装资
学比工作
辅问监视界
类发分析
图4谐波失真影响试验配置
示滋器
实证可效询
试验时,先监视不施加失真时在10%和90%输入下的输出。然后引入规定的谐波并在360°相位移内变化。若制造厂未做规定,试验应采用2%和10%等级的失真。记录10%和90%输入时的最大和最小输出值。10%和90%输入时输出的最大变化应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计算并列入报告。15磁场影响
本试验的目的是确定由交流引起的外磁场对被试装置输出的影响。本试验不适用于只采用气动信号的装置。被试装置暴露于400A/m(有效值)磁场下,磁场指向装置的主要轴线。试验在10%和90%输入上进行。变化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计算和报告。确定磁场对输出纹波含量的影响。
然后使磁场指向与第一条轴线互相垂直的另外两条轴线并重复此项试验。注:在1m直[对]径,80匝,5A电流的圆形或方形的中心可以获得约为400A/m的磁场。图5a和5b所示为试验场应用实例。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