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12372-1990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 改进的Saltzman法

【国家标准(GB)】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 改进的Saltzman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2 08:36:55
- GB12372-1990
- 现行
标准号:
GB 12372-1990
标准名称: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 改进的Saltzman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0-03-22 -
实施日期:
1991-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77.39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的测定,也适用于室内和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的测定。 GB 12372-1990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 改进的Saltzman法 GB12372-1990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 Saltzman 法
Standard method for examination of nitrogen dioxide in air ofresidential areas--Modified Saltzman method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GB12372--90
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的测定,也适用于室内和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的测定。
1.1灵敏度
1mL中含1ugNOz应有1.004±0.012吸光度。1.2检出下限
检出下限为0.015ugNOz/mL吸收液,若采样体积5L,最低检出浓度0.03ug/m。1.3测定范围
对于短时间采样(60min以内),测定范围为10mL样品溶液中含0.15~7.5mgNOz。若以采样流量0.4L/min采气时,可测浓度范围为0.03~1.7mg/m2,对于24h采样,测定范围为50mL样品溶液中含0.75~~37.5μgNOz。若采样流量0.2L/min,采气288L时,可测浓度范围为0.003~0.15mg/m。1.4干扰及排出
大气中的-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和氟化物对本法均无干扰,臭氧浓度大于0.25mg/m时对本法有正干扰。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可增加15~35%的读数。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PAN浓度较低,不致产生明显的误差。
2原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在采样吸收过程中生成的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酰胺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根据其颜色的深浅,比色定量。3试剂和材料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但亚硝酸钠应为优级纯(一级)。所用水为无NO2的二次蒸馏水。即一次蒸馏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钡和高锰酸钾再重蒸馏,制的水的质量以不使吸收液呈淡红色为合格。3.1N-(1-萘基)乙二胺盐酸储备液:称取0.45g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于500mL水中。3.2吸收液:称取4.0g对氨基苯磺酰胺、10g酒石酸和10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400mL热的水中。冷却后,移入1L容量瓶中。加入100mLN(1-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混匀后,用水稀释到刻度。此溶液存放在25C暗处可稳定3个月,若出现淡红色,表示已被污染,应弃之重配。3.3显色液:称取4.0g对氨基苯磺酰胺、10g酒石酸与10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400mL热水中。冷却至室温,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入90mg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用水稀释至刻度。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0-03-22批准1991-03-01实施
GB12372 90
色液保存在暗处25℃以下,可稳定3个月。如出现淡红色,表示已被污染,应弃之重配。3.4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3.4.1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精确称量375.0mg干燥的一级亚硝酸钠和0.2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移入1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到刻度。此标准溶液的浓度为1.00mL含250μgNOz,保存在暗处,可稳定3个月。
3.4.2亚硝酸钠标准工作液:精确量取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10.00mL,于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此标准溶液1.00mL含2.5μgNOz。此溶液应在临用前配制。3.5二氧化氮渗透管:购置经准确标定的二氧化氮渗透管,渗透率在0.1~~2ug/min,不确定度为2%。4仪器与设备
4.1采样装置
4.1.1吸收管:根据采样周期不同,采用两种不同体积的吸收管。应按附录A(补充件)检查吸收管的气泡分散是否均匀。在采样条件下,吸收效率不应小于98%。多孔玻板吸收管,在测定范围内NO2→NOz的经验转换系数为0.89。若采用新设计的采样管,必须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测定其NOz-NOz的经验转换系数,测定方法见附录B(补充件)。4.1.1.1多孔玻板吸收管:用于在60min之内样品采集,可装10mL吸收液。在流量0.4L/min时,吸收管的滤板阻力应为4~~5kPa,通过滤板后的气泡应分散均匀。4.1.1.2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管:用于1~24h样品采集,可装吸收液50mL,在流量0.2L/min时,吸收管的滤板阻力为3~~5kPa,通过滤板后的气泡应分散均匀。4.1.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2~~0.5L/min,流量稳定。使用时,用皂膜计校准采样系列在采样前和采样后的流量,误差应小于5%。4.2分光光度计:用10mm比色血,在波长540~~550nm处测吸光度。4.3渗透管配气装置:渗透管配制标准气体的装置参见GB5275《气体分析校正用混合气体的制备渗透法》。配气系统中流量误差应小于2%。5采样
5.1短时间采样(如30min):用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标记吸收液的液面位置,以0.4L/min流量,采气5~25L。
5.2长时间采样(如24h):用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mL吸收液。标记吸收液的液面位置,以0.2L/min流量,采气288L。
采样期间吸收管应避免阳光照射。样品溶液呈粉红色,表明已吸收了NO2。采样期间,可根据吸收液颜色程度,确定是否终止采样。6分析步骤
6.1标准曲线的绘制
6.1.1用亚硝酸钠标准液制备标准曲线6.1.1.1取6个25mL.容量瓶,按下表制备标准系列。NOz的标准系列
标准工作液,mL
NOz 含量,μg/mL
各瓶中,加入12.5mL显色液,再加水到刻度,混匀,放置15min。162
GB12372—90
6.1.1.2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540~550nm处,以水作参比,测定各瓶溶液的吸光度,以NOz含量(μg/m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直线的斜率。以斜率的倒数作为样品测定时的计算因子Bug/(mL·吸光度))。6.1.2用二氧化氮标准气绘制标准曲线6.1.2.1将已知渗透率的二氧化氮渗透管,在标定渗透率的温度下,恒温24h以上,用纯氮气以较小的流量C约250mL/min】将渗透出来的二氧化氮带出,与纯空气进行混合和稀释,配制NO,标准气体。调节空气的流量,得到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氮标准气体,用式(1)计算NO2标准气体的浓度。产
式中:c-
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氮标推气体的浓度,mg/m;二氧化氮渗透管的渗透率,ug/min;F,-标准状况下氮气流量,L/min;(1)
F2标准状况下稀释空气的流量,L/min。在可测浓度范围内,至少制备四个浓度点的标准气体,并以零浓度气体作试剂空白测定。各种浓度标准气体,按常规采样的操作条件(见第5章),采集一定体积的标准气体,采样体积应与预计在现场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相接近(如采样流量0.4L/min,采气体积5L)。6.1.2.2按6.1.1.2条操作,测出各种浓度点的吸光度,以二氧化氮标准气体的浓度(mg/m2)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直线斜率的倒数,作为样品测定时的计算因子B[mg/(m2。吸光度)]。
6.2样品分析
采样后,用水补充到采样前的吸收液体积,放置15min,按6.1.2.2条操作,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并用未采过样的吸收液测定试剂空白的吸光度A。。若样品溶液吸光度超过测定范围,应用吸收液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时,要考虑到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7计算
7.1将采样体积按式(2)计算在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Vo=V×+×++273
式中;V。-
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
-采样体积,由采样流量乘以采样时间而得,L;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273K;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一标准状态的大气压力,101.3kPa;采样时的大气压力,kPa;
采样时的空气温度,℃。
7.2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计算
7.2.1用亚硝酸钠标准液制备标准曲线时,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用式(3)计算:c = (A- A0) × B, ×V × D
式中:c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mg/m;-NOz-NOz的经验转换系数,0.89;由6.1.1条测得的计算因子,μg/(mL·吸光度);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试剂空白吸光度;
采样用的吸收液的体积(如短时间采样为10mL,24h采样为50mL);(2)
D—分析时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GB12372- 90
7.2.2用二氧化氮标准气制备标准曲线时,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用式(4)计算:C (A- Ao) × B × D.
式中c-
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mg/m;
A--样品溶液吸光度;
A。——试剂空白的吸光度;
B—由6.1.2条得到的计算因子,mg/(m2吸光度)。8精密度和准确度
8.1精密度:在0.07~0.7ug/mL范围内,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制备的标准曲线的斜率,五个实验室重复测定的合并变异系数为5%;标准气的浓度为0.1~0.75mg/m,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小于2%。8.2准确度:流量误差不超过5%,吸收管采样效率不得低于98%,NO2-NOz的经验转换系数在测定范围内95%置信区间为0.89士0.01。164
A1多孔性检查
GB12372—90
附录A
吸收管的检查
(补充件)
每支吸收管在采样前应测定滤板阻力、通过滤板后的气泡分散的均匀性。阻力不符合要求的和气泡分散不均匀的管子,不宜使用。A2采样效率的测定
所用的每支吸收管应测定其采样效率。用两支吸收管串联,按采样操作条件(见第5章)采集环境空气。当第一个吸收管中NOz浓度约0.5ug/mL时,停止采样。15min后,分别测定前后管的NOz含量,用第一管中NO,含量除以第一管和第二管NOz含量之和,计算采样效率,它不应小于0.98。附录B
吸收管经验转换系数的测定
(补充件)
用装有10mL吸收液的吸收管,按采样操作条件采集标准气体(见6.1.2条),当吸收管内NOz浓度达到0.5ug/mL左右时取下,15min后测定其吸光度,得吸收液中NOz量。用测得的NOz量除以标准气体NO2的量(由标准气体浓度乘以采样体积而得),求得NO2(气)→NOz(液)的经验转换系数K。在测定范围内,K值95%概率的置信区间应为0.89士0.01,否则吸收管不得使用。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起草,由北京市、上海市、西安市、沈阳市、广州市卫生防疫站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瑞金、张根发、姜丽娟。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16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 Saltzman 法
Standard method for examination of nitrogen dioxide in air ofresidential areas--Modified Saltzman method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GB12372--90
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的测定,也适用于室内和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的测定。
1.1灵敏度
1mL中含1ugNOz应有1.004±0.012吸光度。1.2检出下限
检出下限为0.015ugNOz/mL吸收液,若采样体积5L,最低检出浓度0.03ug/m。1.3测定范围
对于短时间采样(60min以内),测定范围为10mL样品溶液中含0.15~7.5mgNOz。若以采样流量0.4L/min采气时,可测浓度范围为0.03~1.7mg/m2,对于24h采样,测定范围为50mL样品溶液中含0.75~~37.5μgNOz。若采样流量0.2L/min,采气288L时,可测浓度范围为0.003~0.15mg/m。1.4干扰及排出
大气中的-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和氟化物对本法均无干扰,臭氧浓度大于0.25mg/m时对本法有正干扰。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可增加15~35%的读数。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PAN浓度较低,不致产生明显的误差。
2原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在采样吸收过程中生成的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酰胺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根据其颜色的深浅,比色定量。3试剂和材料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但亚硝酸钠应为优级纯(一级)。所用水为无NO2的二次蒸馏水。即一次蒸馏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钡和高锰酸钾再重蒸馏,制的水的质量以不使吸收液呈淡红色为合格。3.1N-(1-萘基)乙二胺盐酸储备液:称取0.45g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于500mL水中。3.2吸收液:称取4.0g对氨基苯磺酰胺、10g酒石酸和10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400mL热的水中。冷却后,移入1L容量瓶中。加入100mLN(1-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混匀后,用水稀释到刻度。此溶液存放在25C暗处可稳定3个月,若出现淡红色,表示已被污染,应弃之重配。3.3显色液:称取4.0g对氨基苯磺酰胺、10g酒石酸与10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400mL热水中。冷却至室温,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入90mg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用水稀释至刻度。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0-03-22批准1991-03-01实施
GB12372 90
色液保存在暗处25℃以下,可稳定3个月。如出现淡红色,表示已被污染,应弃之重配。3.4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3.4.1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精确称量375.0mg干燥的一级亚硝酸钠和0.2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移入1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到刻度。此标准溶液的浓度为1.00mL含250μgNOz,保存在暗处,可稳定3个月。
3.4.2亚硝酸钠标准工作液:精确量取亚硝酸钠标准储备液10.00mL,于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此标准溶液1.00mL含2.5μgNOz。此溶液应在临用前配制。3.5二氧化氮渗透管:购置经准确标定的二氧化氮渗透管,渗透率在0.1~~2ug/min,不确定度为2%。4仪器与设备
4.1采样装置
4.1.1吸收管:根据采样周期不同,采用两种不同体积的吸收管。应按附录A(补充件)检查吸收管的气泡分散是否均匀。在采样条件下,吸收效率不应小于98%。多孔玻板吸收管,在测定范围内NO2→NOz的经验转换系数为0.89。若采用新设计的采样管,必须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测定其NOz-NOz的经验转换系数,测定方法见附录B(补充件)。4.1.1.1多孔玻板吸收管:用于在60min之内样品采集,可装10mL吸收液。在流量0.4L/min时,吸收管的滤板阻力应为4~~5kPa,通过滤板后的气泡应分散均匀。4.1.1.2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管:用于1~24h样品采集,可装吸收液50mL,在流量0.2L/min时,吸收管的滤板阻力为3~~5kPa,通过滤板后的气泡应分散均匀。4.1.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为0.2~~0.5L/min,流量稳定。使用时,用皂膜计校准采样系列在采样前和采样后的流量,误差应小于5%。4.2分光光度计:用10mm比色血,在波长540~~550nm处测吸光度。4.3渗透管配气装置:渗透管配制标准气体的装置参见GB5275《气体分析校正用混合气体的制备渗透法》。配气系统中流量误差应小于2%。5采样
5.1短时间采样(如30min):用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标记吸收液的液面位置,以0.4L/min流量,采气5~25L。
5.2长时间采样(如24h):用大型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mL吸收液。标记吸收液的液面位置,以0.2L/min流量,采气288L。
采样期间吸收管应避免阳光照射。样品溶液呈粉红色,表明已吸收了NO2。采样期间,可根据吸收液颜色程度,确定是否终止采样。6分析步骤
6.1标准曲线的绘制
6.1.1用亚硝酸钠标准液制备标准曲线6.1.1.1取6个25mL.容量瓶,按下表制备标准系列。NOz的标准系列
标准工作液,mL
NOz 含量,μg/mL
各瓶中,加入12.5mL显色液,再加水到刻度,混匀,放置15min。162
GB12372—90
6.1.1.2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540~550nm处,以水作参比,测定各瓶溶液的吸光度,以NOz含量(μg/mL)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直线的斜率。以斜率的倒数作为样品测定时的计算因子Bug/(mL·吸光度))。6.1.2用二氧化氮标准气绘制标准曲线6.1.2.1将已知渗透率的二氧化氮渗透管,在标定渗透率的温度下,恒温24h以上,用纯氮气以较小的流量C约250mL/min】将渗透出来的二氧化氮带出,与纯空气进行混合和稀释,配制NO,标准气体。调节空气的流量,得到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氮标准气体,用式(1)计算NO2标准气体的浓度。产
式中:c-
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氮标推气体的浓度,mg/m;二氧化氮渗透管的渗透率,ug/min;F,-标准状况下氮气流量,L/min;(1)
F2标准状况下稀释空气的流量,L/min。在可测浓度范围内,至少制备四个浓度点的标准气体,并以零浓度气体作试剂空白测定。各种浓度标准气体,按常规采样的操作条件(见第5章),采集一定体积的标准气体,采样体积应与预计在现场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相接近(如采样流量0.4L/min,采气体积5L)。6.1.2.2按6.1.1.2条操作,测出各种浓度点的吸光度,以二氧化氮标准气体的浓度(mg/m2)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回归直线斜率的倒数,作为样品测定时的计算因子B[mg/(m2。吸光度)]。
6.2样品分析
采样后,用水补充到采样前的吸收液体积,放置15min,按6.1.2.2条操作,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并用未采过样的吸收液测定试剂空白的吸光度A。。若样品溶液吸光度超过测定范围,应用吸收液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时,要考虑到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7计算
7.1将采样体积按式(2)计算在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Vo=V×+×++273
式中;V。-
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L;
-采样体积,由采样流量乘以采样时间而得,L;标准状态的绝对温度,273K;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一标准状态的大气压力,101.3kPa;采样时的大气压力,kPa;
采样时的空气温度,℃。
7.2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计算
7.2.1用亚硝酸钠标准液制备标准曲线时,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用式(3)计算:c = (A- A0) × B, ×V × D
式中:c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mg/m;-NOz-NOz的经验转换系数,0.89;由6.1.1条测得的计算因子,μg/(mL·吸光度);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试剂空白吸光度;
采样用的吸收液的体积(如短时间采样为10mL,24h采样为50mL);(2)
D—分析时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GB12372- 90
7.2.2用二氧化氮标准气制备标准曲线时,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浓度用式(4)计算:C (A- Ao) × B × D.
式中c-
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mg/m;
A--样品溶液吸光度;
A。——试剂空白的吸光度;
B—由6.1.2条得到的计算因子,mg/(m2吸光度)。8精密度和准确度
8.1精密度:在0.07~0.7ug/mL范围内,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制备的标准曲线的斜率,五个实验室重复测定的合并变异系数为5%;标准气的浓度为0.1~0.75mg/m,重复测定的变异系数小于2%。8.2准确度:流量误差不超过5%,吸收管采样效率不得低于98%,NO2-NOz的经验转换系数在测定范围内95%置信区间为0.89士0.01。164
A1多孔性检查
GB12372—90
附录A
吸收管的检查
(补充件)
每支吸收管在采样前应测定滤板阻力、通过滤板后的气泡分散的均匀性。阻力不符合要求的和气泡分散不均匀的管子,不宜使用。A2采样效率的测定
所用的每支吸收管应测定其采样效率。用两支吸收管串联,按采样操作条件(见第5章)采集环境空气。当第一个吸收管中NOz浓度约0.5ug/mL时,停止采样。15min后,分别测定前后管的NOz含量,用第一管中NO,含量除以第一管和第二管NOz含量之和,计算采样效率,它不应小于0.98。附录B
吸收管经验转换系数的测定
(补充件)
用装有10mL吸收液的吸收管,按采样操作条件采集标准气体(见6.1.2条),当吸收管内NOz浓度达到0.5ug/mL左右时取下,15min后测定其吸光度,得吸收液中NOz量。用测得的NOz量除以标准气体NO2的量(由标准气体浓度乘以采样体积而得),求得NO2(气)→NOz(液)的经验转换系数K。在测定范围内,K值95%概率的置信区间应为0.89士0.01,否则吸收管不得使用。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起草,由北京市、上海市、西安市、沈阳市、广州市卫生防疫站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瑞金、张根发、姜丽娟。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负责解释。16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19148.2—2003 插脚式灯座的型式和尺寸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 GB/T9124.1-2019 钢制管法兰 第1部分:PN 系列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T15338-1994 炭黑试验方法精密度和偏差的确认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