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7 04:04:30
  • GB/T10257-200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0257-2001

  • 标准名称:

    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88-01-02
  • 实施日期:

    2002-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021.77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17.240辐射测量
  • 中标分类号:

    能源、核技术>>核仪器与核探测器>>F80核仪器与核探测器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18496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29, 字数:53千字
  • 标准价格:

    16.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4-09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8-12-30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北京核仪器厂
  • 归口单位:

    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主管部门: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 相关标签:

    仪器 探测器 质量检验 规则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核仪器及其附件、核辐射探测器及其组成的探测器件的质量检验规则,以及有关检验程序和抽样方案等。本标准适用于核仪器和核探测器的质量检验。本标准也适用于确定相应产品标准和定货合同中关于产品的质量检验规则。 GB/T 10257-2001 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 GB/T10257-200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17.2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0257-2001
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Quality inspection rule for nuclear instrumentsand nuclearradiationdetectors2001-10-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2-04-01实施
GB/T10257—2001
引用标准
核仪器和核探测器质量检验概述4
检验的一般要求
检验的分类和组合
检验的环境条件、设备和程序.
4.4检验的标识,记录和文件…
核仪器的质量检验..
规定检验项目及其分组
规定质量特性和试验方法
确定全检或抽检
实施抽样检验程序
检查和试验?
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
检验结果的处置·
核辐射探测器的质量检验
检验项目的分组·
规定产品质量特性和试验方法
检验的实施和要求
检验结果的处置
抽检特性曲线(OC曲线)
正常检验和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的OC曲线(判定数组为[o,1])图2中OC曲线的数值
样本大小字码表
参考条件和标准试验条件
核仪器检验项目及其分组表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
加严检验二次抽样方案
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项目及其分组表附录A(提示的附录)关于产品质量检验的部分国家标准目录附录B(提示的附录)编制产品标准时使用本标准的要点10
GB/T10257—2001
本标准是GB/T10257一1988《核仪器与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的第一次修订版。GB/T10257一1988是1988年制定的,内容丰富,有一定的可操作性。10年来的宜贯,实施证明,GB/T10257-1988在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的质量检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产品标准中有关检验规则的编制提供了指导;但是也暴露了它的不足和问题,例如,内容较复杂、针对性较差、可读性和可操作性不高、检验项目的分类和分组不够明确和规范等,以致给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的质量检验、产品标准对它的引用和采用带来困难,所以GB/T10257一1988需要切合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的特点进行修订。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通常用于涉及核辐射测量、防护和控制的装置和系统,其特点可以归纳为:1)不少产品技术含量高,比较复杂和昂贵,2)部分产品涉及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少量不合格品可造成安全事故和重大损失;3)品种多,批量小,有的甚至是单批或孤立批生产。有关产品质量检验的标准,国内已形成较完整的体系,截至1997年的不完全统计,已有国家标准24个,它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检验方法及其检验程序和抽样方案,分别适用于不同要求的产品质量检验。
编制本标准的指导思想是:根据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的特点,尽可能直接采用和引用现行国家标准和GB/T19000一2000系列标准,形成明确、完整的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和方法,使本标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标准在以下方面对原标准进行了较大修订。一、术语全部按GB/T3358-1993《统计学术语》、GB/T4960.6—1996《核科学技术术语核仪器仪表》和GB/T19000一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等标准修改,并按上述标准增加了有关检验和抽样的术语。
二、提出了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的导则,例如,全检或抽检的确定,抽样方案、检验水平和合格质量水平的选定等。
三、明确检验程序及其实施过程,删减大部分抽样方案和抽样表,突出了逐批抽样的内容。另外,在检验设备,检验的标识、记录和文件等方面直接采用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内容。四、关于核仪器的质量检验,根据GB/T10257—1988实施的经验和参照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其规范为型式检验和验收检验,并修改原检验项目及其分组,例如,增加交流供电电源电压变化试验和电磁兼容试验,在验收检验中删去可靠性试验等。五、关于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根据国内生产和使用的实际情况,将其规范为鉴定检验和交收检验,外加可选的质量一致性检验。在各类检验中A组项目一律实施全检。另外,取消GB/T10257一1988中“标准样品”的分级。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北京核仪器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正隆、周家典、崔平。本标准委托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Quality inspection rule for nuclear instrumentsand nuclear radiation detectorsGB/T10257—2001
代替GB/T10257-1988
本标准规定了核仪器及其附件(以下简称核仪器)、核辐射探测器及其组成的探测元器件(以下简称核探测器)的质量检验规则,以及有关检验程序和抽样方案等。本标准适用于核仪器和核探测器的质量检验。本标准也适用于确定相应产品标准和定货合同中关于产品的质量检验规则。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2829—19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T3358.1一1993统计学术语第一部分一般统计术语GB/T3358.2—1993
统计学术语第二部分统计质量控制术语GB/T6592-1996电工和电子测量设备性能表示(idtIEC359-1987)GB/T8993--1998核仪器环境条件与试验方法GB/T10111-1988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10263.1~10263.10--1988辐射探测器环境试验基本要求与方法GB/T13393-1992抽样检查导则
GB/T15500—1995
利用电子随机数抽样器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15239-1994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GB/T19000—-2000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ISO9001:2000)EJ528—1998核仪器安全通用要求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其他有关术语参见GB/T3358和GB/T19000。3.1核仪器nuclearinstrumentation用来测量有关致电离辐射的物理量或控制涉及电离辐射作业的仪器设备。3.2核辐射探测器radiationdetector辐射测量设备中对被测的入射核辐射提供有关信息的器件。3.3检验(检查)inspection
为确定产品或过程是否合格,对一种和多种特性进行测定、检查、试验,并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10-24批准2002-04-01实施
活动。
3.4型式检验typeinspection
GB/T10257—2001
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即按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部进行的检验(必要时由双方协议,可增加检验项目)。
注,型式检验的目的是确定制造者有无能力生产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3.5验收检验acceptanceinspection为判断提交的产品、批或服务是否可接收所进行的检验。3.6计数[方]法methodofattributes记录所考察的一组对象中每个个体是否具有某种特性和属性,计算具有该特性的个体的数量,或记录所考察的个体组或一定面积、一定数量之内,某种特性出现的次数。3.7计量[方法methodofvariables在连续尺度下,测量和记录个体的特性。3.8个体item,individual
可以单独观察和研究的一个物体、一定量的材料和一次服务。个体也指上述物体、材料和服务的一个定量和定性的特性值。
3.9总体population
一个统计问题中所涉及个体的全部。3.10单位产品unitofproduct
为实施抽样检验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例如:单件产品、一对产品、一组产品、一个部件,或一定长度、一定面积、一定体积、一定重量的产品。它与采购、销售、生产和装运所规定的单位产品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3.11批lot,batch
按一定条件汇集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或服务。3.12连续批continuing seriesof lots由同一生产方在认为相同条件下连续生产的一系列的批。3.13孤立批isolatedlot
脱离已生产或汇集的批系列,不属于当前检验批系列的批。3.14单批uniquelot
在特定条件下制造出来的,不属于常规生产系列的一个批。3.15批量(N)lotsize(N)
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
3.16逐批检验lotbylotinspection对系列批中的每一批都进行的检验。3.17跳批检验skip-lotinspection对一系列批,当规定数目批的检验结果符合规定的准则时,该系列中其后的一些批不经检验即可接收的检验方法。
3.18100%检验(全检)10o%inspection(completeinspection)对特定范围内的每个产品或每项服务都进行的检验。3.19抽样检验samplinginspection利用所抽取的样本对产品或过程进行的检验。3.20抽样单元samplingunit
为抓样目的,将总体划分成由个体组成的有限多个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个抽样单元。注:一个抽样单元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个体。2www.bzxz.net
3.21样本sample
GB/T10257—2001
按一定程序从总体中抽取的一组(一个或多个)个体或抽样单元。注
1样本中的每个个体有时也称为样品。2若样本是按某种随机方式抽取的,则样本可以看作是一组随机变量,其中每一个随机变量也称为样本分量。3.22样本大小;样本量(n)samplesize(n)样本中所包含个体(或抽样单元)的数目。3.23平均样本大小,平均样本量(ASN)averagesamplenumber,averagesamplesize(ASN)使用一定抽样方案作出接收或拒收决定时,平均每批要检验的样本量。3.24样本大小字码alphabeticcodeof samplesize根据提交检验批的批量与检验水平确定的样本大小字母代码。3.25随机抽取;随机抽样drawanitematrandom,randomsampling从由N个个体组成的总体中抽取一个个体时,总体中的每一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都相等的抽取(抽样)方法。
3.26一次抽样检验singlesamplinginspection根据从批中一次抽取样本的检验结果,决定是否接收该批的抽样检验方法。3.27二次抽样检验doublesamplinginspection一种抽样检验方法,首先从批中抽取样本量为n的第一样本,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接收或拒收该批,或决定再抽取样本量为n2的第二样本,最后根据全部样本的检验结果,决定是否接收或拒收该批。
注:多次抽样检验类推。
3.28接收数或合格(通过)判定数(A.)acceptancenumber(A.)在计数抽样检验中,接收批的样本中允许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的最大数目。3.29拒收数或不合格(不通过)判定数(R)rejectionnumber,non-acceptancenumber(R)在计数抽样检验中,拒收批的样本中允许不合格或不合格品的最小数目。注:接收数和拒收数可能是一个数或一系列数,其系列数称为合格判定数系列和不合格判定数系列。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或合格判定数系列和不合格判定数系列结合在一起,构成判定数组。3.30抽样(检验)方案sampling(inspection)plan规定样本量和一个接收准则(判定数组)的一个具体方案。3.31一次抽样方案singlesamplingplan由样本大小n和判定数组(A。R)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抽样方案。3.32二次抽样方案doublesamplingplan由第一样本大小n、第二样本大小nz和判定数组注,多次抽样方案类推。
3.33转移规则switchingrules
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抽样方案。
在一个抽样计划(由几个抽样方案加上转移规则组成)内,根据已证实的质量水乎历史,从一个抽样方案改变到另一个更严或更宽的抽样方案的规则。3.34检验(检查)水平(HL)inspectionlevel(IL)与批量和抽样比有关的一个事先确定的指数,用以表示一个抽样计划中的相对检验量(样本量)。3.35正常检验normalinspection当认为产品的质量水平与所规定的可接收质量水平一致时所使用的检验。3.36加严检验tightenedinspection严于正常检验的一种检验。
GB/T102572001
注:当产品的质量水平显著劣于合格质量水平时使用加严检验。3.37放宽检验reducedinspection宽于正常检验的一种检验。
注:当产品的质盘水平显著优于合格质量水平时使用放宽检验。3.38不合格nonconformity
产品或过程的某一特性对规范的不满足。注:不合格包括不符合产品标准、工艺文件、图纸等所规定的技术要求。3.39不合格品nonconformingitem,nonconformingunit带有一个或多个不合格的单位产品。注:不合格品一般可分为A类不合格品、B类不合格品和C类不合格品。3.4o不合格品率proportionofnonconformingitem,proportionofnonconformingunit批或样本中不合格品数除以其中单位产品的总数,称为批或样本的不合格品率。注,不合格品率的100倍称为不合格品百分数(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品数)。3.41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non-conformitiesperhundreditems,non-conformitiesperhundredunits
一定数量单位产品中包含的不合格总数(一个单位产品可能有一个或多个不合格)与单位产品总数之比的100倍。
3.42缺陷defect
对质量特性预期使用要求的不满足。3.43缺项品defectiveitem,defectiveunit带有一个或多个缺项的产品。
3.44纠正corre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3.45纠正措施correctiveaction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3.46预防措施preventiveaction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3.47返修repair
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使用要求对其所采取的措施。3.48返工rework
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对其所采取的措施。3.49过程水平processlevel
过程的某个特定阶段的特性值。它确定了该过程的质量水平。注:过程水平实际上是批(或过程)质量(PQL),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不合格品率或不合格品百分数表示。3.50过程平均processaverage
一定时期或一定量产品范围内过程水平的平均值。3.51合格质量水平或可接受质量水平(AQL)acceptablequalitylevel(AQL)对于连续批系列,为进行抽样检验,认为满意的过程平均的最低质量水平。3.52极限质量水平(LQL)limitingqualitylevel(LQL)对于连续批系列,为进行抽样检验,认为不满意的过程平均的最高质量水平。3.53平均检出质量(AOQ)averageoutgoingquality(AOQ)对于一定质量的待验收产品,利用某一验收抽样方案检验后,检出产品的预期平均质量水平。3.54抽检特性曲线(OC曲线)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ofa sampling inspectionplan](OC4
curve)
GB/T10257—2001
A类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表示批接收概率与批质量水平的函数关系的曲线。B类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表示批接收概率与过程质量水平的函数关系的曲线。C类在连续抽样时,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表示在抽检状态下所接收产品的长期百分率与过程质量水平的函数关系的曲线。
3.55接收概率(P.)probabilityofacceptance(P)当使用一个确定的抽样方案时,具有给定质量水平的批或过程被接收的概率,见图1和图2。3.56拒收概率(P)probabilityof rejection,probabilityof non-acceptance(P,)当使用一个确定的抽样方案时,具有给定质量水平的批或过程被拒收的概率。3.57生产方风险,错判概率(PR,α)producer'srisk,type1errorprobability(PR,)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当批和过程的质量水平(如不合格品率)为某一指定的可接收值(如合格质量水平>时的拒收概率,见图1和图2。3.58生产方风险点(PRP)producer'sriskpoint(PRP)抽检待性曲线上对应于规定的生产方风险的点,见图1。3.59生产方风险质量(PRQ,po)producer'sriskquality(PRQ,po)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与规定的生产方风险对应的质量水平,见图1。3.60使用方风险、漏判概率(CR,β)consumer'srisk,typeIerrorprobability(CR,β)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当批和过程的质量水平(如不合格品率)为某一指定的不满意值(如极限质量水平)时的接收概率,见图1和图2。3.61使用方风险点(CRP)consumersriskpoint(CRP)抽检特性曲线上对应于规定的使用方风险的点,见图1。3.62使用方风险质量(CRQ,p)consumer'sriskquality(CRQ,p)对于给定的抽样方案,与规定的使用方风险对应的质量水平,见图1。4核仪器和核探测器质量检验概述4.1检验的一般要求
4.1.1总则
产品的质量检验根据其质量特性、质量史、使用要求和生产特征以及检验的要求、耗时、费用、技术难易程度和破坏性等因紫,有很多不同方法。我国已有一系列国家标准规定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及其检查程序和抽样方案可供选用,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根据核仪器和探测器的特点(见前言),其质量检验在直接采用和引用现行国家标准的同时,并参照GB/T13393提出4.1.2~4.1.10的导则。4.1.2计数法或计量法检验
产品的质量检验可以采用计数法或计量法。核仪器和探测器的质量检验推荐计数法检验;当产品的质量特征值是单项连续计量值(或少数项连续计量值)并服从正态分布(包括近似服从或可转化为正态分布)时,也可采用计量法检验。4.1.3全检或抽检
产品的质量检验可以采用100%检验或抽样检验。由于抽样检验有一定的风险,根据核仪器和核探测器的特点,有些检验应全检,其他检验可抽检,详见5.1和6.3。4.1.4逐批检验或跳批检验
产品的质量检验有逐批检验、周期检验、孤立批检验和跳批检验等不同的检验方法和抽样方案,核仪器和核探测器选择如下:
a)通常采用逐批检验,不推荐跳批检验;b)若核仪器和核探测器是孤立批和单批产品,则采用孤立批检验,其检验程序和抽样方案详见5
GB/T 10257—2001
GB/T15239
c)核探测器的质量一致性检验,采用周期检验,其检验程序和抽样方案详见GB/T2829。4.1.5一次,二次或多次(序贯)抽样方案逐批抽样检验可以采用一次、二次或多次(序贯)抽样方案,通常取决于管理难易程度和平均样本大小。核仪器和核探测器的质量检验宜用一次抽样方案,必要时可选用二次抽样方案,不推荐多次(序贯)抽样方案。
4.1.6检验的质量指标
产品检验的质量指标是不合格品率和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核仪器和核探测器的质量检验采用不合格品率为质量指标。
4.1.7检验水平和样本大小字码
检验水平包括4个特殊检验水平S-1,S-2,S-3,S-4和3个一般检验水平I、I、I。检验水平与批量范围和样本大小字码的关系见表2。对于同一批量范围,样本大小字码由S-1、S-2.、Ⅱ逐步提高,即相同批量的样本量逐步增加。这说明检验的判别力逐步加大,抽样检验的风险逐步减小。抽样检验通常采用一般检验水平1当需要减小判别力时,可用检验水平1;当需要加大判别力时,可用检验水平Ⅲ。特殊检验水平适用于样本量小,且允许较大抽样风险的检验;对于破坏性的试验、价格较为昂贵的试验、周期较长的试验,可用特殊检验水平。
注,当采用特殊检验水平时,必须避免与AQL太小的矛店,例如,选用S-1时,AQL不应小于1.5。核仪器和核探测器的质量检验推荐采用一般检验水平1,根据批量范围和检验水平I可从表1查出相应的样本大小字码。
4.1.8合格质量水平AQL
合格质量水平AQL表示一系列批的平均质量(例如不合格品率)。核仪器和核探测器的逐批检验应采用基于合格质量水平AQL的抽样表。AQL的取值取决于生产方的质量水平及其产品质量史,产品的费用、复杂程度、市场供应和重要性,使用方的需求等。本标准推荐AQL值为下列优先数(%),具体数值由产品标准、定货合同等技术文件规定:0.10,0.15,0.25,0.40,0.65,1.0,1.5,2.5,4.0,6.5AQL的取值可用下述方法确定:
1)使用方需求的产品平均质量水平;2)生产方过程平均的经验数据或理论分析值;3)先选定抽样方案,再“反推”出AQL值,例如,选定图2的正常检验抽样方案后,若使用方风险β选定10%,则从OC曲线查到P/AQL的值是18,若使用方风险质量PI定为30%,则AQL计算值为0.30/18,即1.739%,实际取值1.5;4)采用类似产品已知的、令人满意的AQL值;5)先选定一个AQL值,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整。确定AQL值的方法还可参见GB/T13393—1992的A4.1。4.1.9检验的严格度
产品的质量检验按检验的严格度分为正常检验、加严检验和放宽检验,另外还有特宽检验。核仪器和核探测器的质量检验开始时采用正常检验,按转移规则可转换到加严检验,但不采用放宽检验和特宽检验。
4.1.9.1正常到加严
当进行正常检验时,若在连续不超过5批中有2批经初次检验(不包括再次提交的检验批)不合格,则从下一批转到加严检验。
4.1.9.2加严到正常
GB/T10257--2001
当进行加严检验时,若在连续5批中经初次检验(不包括再次提交的检验批)合格,则从下一批转到正常检验。
4.1.9.3加严到暂停
加严检验开始后,若不合格批数(不包括再次提交的批)累计到5批(不包括加严检验以前出现的不合格批),则暂停本标准的计数抽样检验。4.1.9.4暂停到恢复
在暂停检验后,若生产方确实采取了有效措施,并证明(例如,通过全检方式)提交的检验批达到或超过规定的质量要求,则经质量主管部门同意后,可恢复本标准的计数抽样检验,一般从加严检验开始。4.1.10抽样检验的风险
抽样检验对生产方和使用方均有一定风险。当批和过程的质量水平为某一指定的可接受值时,存在一个拒收概率(等于1减去接收概率),即可能判为不合格而被拒收,造成错判,这是生产方风险或错判概率。当批和过程的质量水平为某一指定的不满意值时,存在一个接收概率,即可能判为合格而被接收,造成漏判,这是使用方风险或漏判概率。本标准的逐批计数抽样方案,对于正常检验(一般检验水平I)和判定数组为[01]的一次抽样方案,其批和过程的质量水平P/AQL与接收概率P.的抽查特性曲线(OC曲线)见图2,其数据见表1。该OC曲线是基于泊松分布计算得到的,在同一图上还有加严检验的OC曲线。二次抽样方案基于泊松分布的OC曲线与一次抽样方案基于泊松分布的OC曲线基本一致,详见GB/T2828一1987的5.1。根据检验得到的实际质量水平,从图2的OC曲线和表1的数据可以得到生产方风险和使用方风险。例如,对正常检验,当实际质量水平p为AQL的0.4073倍(即p/AQL为0.4073,质量很好)时,其接收概率P.是0.95(拒收概率是0.05),这意味着此质量水平的生产方风险α为0.05。当质量水平p为AQL的18.2889倍(即p/AQL为18.2889,质量很差)时,其接收概率P.仍有0.10,这意味着使用方的风险β为0.10。
对于不同判定数组的一次抽样方案,其批和过程的质量水平p/AQL与接收概率P,的抽查特性曲线详见GB/T2828—1987的图1~11,其数据详见GB/T2828—1987的表15~25。4.2检验的分类和组合
产品质量检验按产品标准编写要求(GB/T1.31997)可分为两大类:出厂检验(常规检验、交收检验、交付检验)、质量一致性检验;型式检验、鉴定检验、定型检验、首件检验。其中,出厂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是必选项,其余为任选项。根据核仪器和核探测器的特点,核仪器的质量检验采用型式检验和验收检验(出厂检验)的组合,核探测器采用鉴定检验和交收检验的组合,外加可选的质量一致性检验。
4.2.1型式检验或鉴定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开发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箫要定型鉴定时;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e)验收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型式检验可组织检验小组实施,检验小组由质量检验机构负责,并有研制部门、计量部门、生产方和使用方的代表参加。
4.2.2验收检验或交收检验
验收检验是产品交货时必须进行的检查和试验。GB/T10257—-2001
验收检验可由使用方直接验收,也可由生产方质量检验部门代检,或由有使用方代表参加的验收小组共同验收。但无论哪种方式,生产方质量检验部门必须对各项检查和试验的结果负责。4.2.3质量一致性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以逐批检验为基础,周期性地从产品中抽取样本进行检验,以确定产品生产过程中是否保证质量的持续稳定。
4.3检验的环境条件、设备和程序4.3.1检验的环境条件
核仪器和核探测器的检查和试验应在参考条件或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在对环境条件不产生异议时,也可在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参考条件、标准试验条件和正常大气条件见表3。4.3.2检验设备
应确定检验所需的测量和试验装置,以保证检验符合规定的要求。测量和试验装置的使用和控制应确保其测量能力与检验要求相一致。适用时,测量和试验装置应:
a)按周期或使用前,对照可溯源至国际和国家基准的设备进行校准或调整,不存在这些基准时,应记录用于校准的依据;
b)防止会使其校准失效的调整;c)在搬运、维修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和劣化;d)记录校准结果;
e)当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复评先前结果的有效性并采取纠正措施(例如,进行误差修正或标出相应的误差修正曲线)。
用于测量和试验的计算机软件,使用前应予确认。以上参见GB/T19001—2000的7.6。4.3.3检验程序
核仪器和核探测器的质量检验程序如下:a)规定检验项目及其分组;
b)规定质量特性和试验方法:
c)确定全检或抽检;
d)实施抽样检验程序,包括:
选择抽样方案;
一查表;
抽取样本;
e)检查和试验;
f)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
g)检验结果的处置。
4.4检验的标识、记录和文件
4.4.1标识
核仪器和核探测器的型式检验前必须对受检产品或样本进行唯一、可靠的标识,以便识别和跟踪。核仪器和核探测器的验收检验前应对受检产品或样本进行标识,以便识别和跟踪;对检验中的不合格品或不合格批必须进行可靠标识,以防与合格品或合格批混淆。4.4.2记录
在核仪器和核探测器的质量检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产品或样本每个项目的检查、试验、判定和处置结果。
4.4.3文件
GB/T10257—2001
在型式检验前,生产方应提供受检产品或样本的标准,以备检验小组审查和检验时使用。在验收检验前,生产方应准备受检产品的标准和有关的技术文件,以备检验时使用。检验全部完成后,应对记录进行整理(但不得删改原始数据)、归纳和分析,作出结论,并书写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与检验前提交和准备的技术文件一起归档,以备查阅和使用。5核仪器的质盘检验
5.1规定检验项目及其分组
5.1.1使用环境条件分组
核仪器按规定的使用环境条件,分为1、I、亚和V组。I组表示在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的设备,组表示在无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的设备,组表示可携式和非固定使用的设备,IN组表示车载使用的设备,详见GB/T8993—1998的4.2。5.1-2检验项目及其分组
核仪器的检查和试验项目共22项,分为A~F共6组,见表4。5.1.2.1A组检验项目
A组是基本检验项目,包括外形、外观和尺寸检查,功能、主要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能试验等。主要技术性能有固有误差、不稳定性和非线性等,安全性能有防电击、防电离辐射和防其他危险等,它们均由产品标准等技术文件规定。
5.1.2.2B.C组检验项目
B组是温、湿度试验项目,包括低温、高温、温度变化和恒定湿热。C组是机械环境试验项目,包括振动、冲击、自由跌落和包装运输。5.1.2.3D组检验项目
D组是特殊环境试验项目,包括交流电源电压变化、电磁兼容、低气压和高气压、水(滴水和浸水)、模拟地面的太阳辐照、盐雾、沙尘和其他特殊环境等试验项目。交流供电电源电压(有效值)的变化可分为3个组别:1)-10%~+10%;
2)12%~+10%;
3)—20%~+15%。
核仪器对交流电源电压变化的适应范围与使用环境条件有关,具体组别由产品标准规定;必要时,还应考虑直流供电电压的变化。核仪器的质量检验通常不考虑交流供电电源的频率变化和波形失真,其特殊要求由产品标准参照GB/T6592一1996的B6确定。电磁兼容试验按有关标准进行。5.1.2.4E、F组检验项目
E组是现场试验项目;F组是可靠性试验项目。5.1.3检验项目的可选性
在表4中,根据型式检验或验收检验的要求和GB/T8993的规定,“O”表示必检项目;“○\表示选检项目,由产品标准、定货合同等技术文件规定是否选择这些检验项目,“一”表示不要求的项目。5.2规定质量特性和试验方法
核仪器的质量特性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由相应的产品标准等技术文件规定。检查和试验方法则由相应产品标准、有关核仪器的技术基础标准(例如GB/T8993和EJ528)和测试方法标准等规定。5.3确定全检或抽检
当型式检验用于产品定型(4.2.1的a,b和c)时应全检;在其他情况下(4.2.1的d,e和f)可抽检。验收检验通常可抽检(见表4),但A组项目应全检。注,抽样检验与检验项目的可选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选的检验项目一旦选定,既可全检也可抽检。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GB/T 10257-2001 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
GB/T 10257-2001 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
GB/T 10257-2001 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
GB/T 10257-2001 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
GB/T 10257-2001 核仪器和核辐射探测器质量检验规则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