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国家标准(GB)】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1997-12-29 16:00:00
- GB11714-1997
- 现行
标准号:
GB 11714-1997
标准名称: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Rules of coding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organization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7-12-29 -
实施日期:
1998-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67.69 KB
替代情况:
GB/T 11714-1995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码方法,使全国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均获得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以适应政策部门的统一管理和业务单位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需要。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制、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GB 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B11714-1997
本标准规定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码方法,使全国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均获得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以适应政策部门的统一管理和业务单位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需要。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制、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部分标准内容:
GB11714—1997
本标准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补充计划,对GB/T11714一1995《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进行修订。本标准在标准性质和标准内容上作了以下改动。1)本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代替GB/T11714—1995。2)根据GB/T1.1—1993的规定本标准增加了前言部分。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于1989年11月7日首次发布,1995年6月21日第一次修订。本标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1714—1995。本标准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民政部、国家统计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归口。本标准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国家统计局统计设计与管理司、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事业局、民政部社团管理司、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司、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司及信息中心、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统计评价司、国家信息中心综合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注册局。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
Rules of coding for the representationof organization
GB 11714-1997
代替GB/T11714—1995
本标准规定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码方法,使全国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均获得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以适应政府部门的统一管理和业务单位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需要。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制、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2代码的结构和表示形式
2.1代码的结构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由八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本体代码和一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校验码组成。
2.1.1本体代码采用系列(即分区段)顺序编码方法。2.1.2校验码按下列公式计算:
C, = 11 - MOD(
式中:MOD—表示求余函数;
i—表示代码字符从左至右位置序号:Sc.×w.,11)
C,--表示第i位置上的代码字符的值,采用附录A“代码字符集\所列字符;C。表示校验码;
W,——表示第;位置上的加权因子,其数值如下表:1
当MOD函数值为1(即C,10)时,校验码应用大写拉丁字母X表示:当MOD函数值为0(即C。二11)时,校验码仍用0表示。2.2代码的表示形式
为便于人工识别,应使用一个连字符\”分隔本体代码与校验码。机读时,连字符省略。表示形式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2-29批准1998-01-01实施
XXxXxXxx
自定义区
GB117141997
校验码
连字符(机读时省略)
本体代码
为满足各系统管理上的特殊需要,本标准规定本体代码PDY00001至PDY99999为自定义区,供各系统编制内部组织机构代码使用。自定义区内编制的组织机构代码不作为各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依据。
GB 11714---1997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代码字符集
机器处理用代码字符数值
计算步骤
GB 117141997
附录B
(提示的附录)
校验码数值的计算方法实例
取组织机构代码的八位本体代码为基数取W.加权因子数值
本体代码与加权因子对应各位相乘乘积相加求和数
取模数11除和数,求余数
以模数11减余数,求校验码数值,当余数为1,校验码数值为10时,校验码用大写拉丁字母“X”表示,当余数为0,校验码数值为11时,校验码用“0\表示
将所得校验码置于八位本体代码之后即成为完整的组织机构代码
D2143569
379105842
13×32×7
1×9 4×10
3×55×86×49×2
39+14+9+40+15+40+24+18-199
199-11=18余1
11-1=10
校验码为X
D2143569
-校验码
连字符(机读时省略)
本体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Geographic grid
GB 12409—90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格网系统划分的规则与代码,用以标识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资源与环境信息,保证其存贮、统计、分析与交换的一致性,实现信息共享。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表示呈面状分布并以格网作为计量单元的资源与环境信息。其中:10°×10°格网系统主要适用于表示海洋、气象、地球物理等领域的资源与环境信息;4°×6°格网系统主要适用于表示陆地与近海地区的全国或省(区)范围内资源与环境信息。直角坐标格网系统主要适用于表示陆地与近海地区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应用需要的资源与环境信息。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规定在国内各系统间进行信息交换时,一律采用4°×6°格网系统。在系统内部或国际交换中可以选用上述三种系统中的任何一种。2术语
2.1地理格网
地理格网是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格网。2.210°×10°格网系统
以纬差10°和经差10°为基本网格构成的多级地理格网系统。2.34°×6°格网系统
以纬差4°和经差6°为基础进行划分葡构成的多级地理格网系统。2.4直角坐标格网系统
将地球表面区域按数学法则投影到平面上,再按一定的纵横坐标间距和统一的坐标原点对地表区域进行划分而构成的多级地理格网系统。2.5格网单元
格网系统中某级格网的个基本网格。边长随其所在格网级别而异。2.6公里格网
直角坐标格网系统中,纵、横坐标间距各为1km而构成的格网。3地理格网的设计原则
3.1科学性
地理格网按照地球象限、经纬度或直角坐标进行划分。三种格网系统可以相互转换,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
国象技术监督厨1990-06-23批准1991-05-01实施
3.2系统性
GB 12409---90
三种格网的分级各呈一定的比例关系,构成完整的系列,便于组成地区的、国家的或全球的格网体系。
3.3实用性
格网的划分,充分考虑不同用户需要及现行的测绘基础,设计了三种系统的多级格网,以满足不同精度要求,便于用户选择。
3.4可扩展性
格网的分级与编码设计,充分考虑了发展的需要,使得进一步细分时能在本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而不必改变原有的划分体系。
地理格网系统的分级与编码
4.110°×10°格网系统
4.1.1分级
10°×10°格网系统按格网的边长分为7级,具体分级见表1。表1
格网等级
格网名称
格网单元边长
4.1.2编码
10°格网
10°×100
5°格网
5°×5°
10°×10°格网系统的分级
2°格网
2°×2°
10°×10°格网系统的格网代码为纯数字码。4.1.2.110°格网的编码
10°格网的代码为4位,结构如下;xx
经度的百位、十位数字
纬度的十位数字
地球象限代码
地球象限代码如图1。
例1某点纬度为75°N,经度为143°E。则该点所在10°格网的代码为1714。全球10°格网代码见表2。
1°格网
1×1°
赤道线
1°/2格网
30×30
格林尼治中央子午线
1°/4格网
15°×15
1/10格网
12409—90
21889186918671888188218818018 60880882088908298870856086 2088 108 008 0829899899898981990196080206969096098980981090096888888268
28912691812812822128026 60282620690808028028202828 002880080200000000000000008
ZI01 g0IgiO1v0gtOIz1oTO1O1601800t 200T 900 001v001800T201T00F001ZI giI gilIf11Sil zi1o11 6011801t 201I 9o1t go1 o1 go 20I io1001NOT
Li9igiie122lto2160i801201901S1O2180302t02 021eeet900bZxz.net
Lifi giSintIntGizibitloUt 60Pi80Pi 2Pl 9OVigOF OVeOnI2Otiot0010
19919191019160181201151010091AMO MOI MOZ MOE MOY MOS MO9 MOL MO8 MO6MOTAOILAOZLAOELMOFLAOS LMO9 LMOLE0299998968898989882189
9609 01119229229
0000000000001S
00000000
002108228282788228882682821188682718281918221LI81918ISI817t8I6181Z8II181018L6081808I2081908t S081708IE081Z0810810081 N08FOROO SO
MO MOI MOZ MOE MON MOS MO9 MOL MO8 MOGAOOLMOTLAOZEMOELMOPLMOSLMOMOLI207
4.1.2.25°、2°、1°格网的编码GB 12409—90
其格网代码分别由经纬度个位数按公式(1)、(2)、(3)计算得出:5°格网代码=(LO/5)+(LA/5)×2+12°格网代码—(LO/2)×2+(LA/2)×201°格网代码=LO+LA×10
式中;LO—经度的个位数字;
-纬度的个位数字,
公式中除式部分的商均取整数。例2某点纬度为65°N,经度为153°E。则该点所在的5°格网代码=(3/5)+(5/5)×2+1-0+2+1=3该点所在的2格网代码=(3/2)×2十(5/2)×20一2十40=42该点所在的1°格网代码一3+5×10=53在北纬东经象限内,5°、2°、1°格网的编码分布见图2。10°N
00 ~88
4.1.2.31/2、1°/4、1°/10格网的编码94795
1'格网代码
2°格网代码
10°格网代码
其格网代码分别由经纬度的分位数的数值,按公式(4)、(5)、(6)计算得出:1°/2格网代码二(LOM/30)+(LAM/30)×2+20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补充计划,对GB/T11714一1995《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进行修订。本标准在标准性质和标准内容上作了以下改动。1)本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代替GB/T11714—1995。2)根据GB/T1.1—1993的规定本标准增加了前言部分。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于1989年11月7日首次发布,1995年6月21日第一次修订。本标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1714—1995。本标准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民政部、国家统计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归口。本标准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国家统计局统计设计与管理司、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事业局、民政部社团管理司、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司、国家税务总局征管司及信息中心、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统计评价司、国家信息中心综合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注册局。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
Rules of coding for the representationof organization
GB 11714-1997
代替GB/T11714—1995
本标准规定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码方法,使全国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均获得一个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以适应政府部门的统一管理和业务单位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需要。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的编制、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2代码的结构和表示形式
2.1代码的结构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由八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本体代码和一位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校验码组成。
2.1.1本体代码采用系列(即分区段)顺序编码方法。2.1.2校验码按下列公式计算:
C, = 11 - MOD(
式中:MOD—表示求余函数;
i—表示代码字符从左至右位置序号:Sc.×w.,11)
C,--表示第i位置上的代码字符的值,采用附录A“代码字符集\所列字符;C。表示校验码;
W,——表示第;位置上的加权因子,其数值如下表:1
当MOD函数值为1(即C,10)时,校验码应用大写拉丁字母X表示:当MOD函数值为0(即C。二11)时,校验码仍用0表示。2.2代码的表示形式
为便于人工识别,应使用一个连字符\”分隔本体代码与校验码。机读时,连字符省略。表示形式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2-29批准1998-01-01实施
XXxXxXxx
自定义区
GB117141997
校验码
连字符(机读时省略)
本体代码
为满足各系统管理上的特殊需要,本标准规定本体代码PDY00001至PDY99999为自定义区,供各系统编制内部组织机构代码使用。自定义区内编制的组织机构代码不作为各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依据。
GB 11714---1997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代码字符集
机器处理用代码字符数值
计算步骤
GB 117141997
附录B
(提示的附录)
校验码数值的计算方法实例
取组织机构代码的八位本体代码为基数取W.加权因子数值
本体代码与加权因子对应各位相乘乘积相加求和数
取模数11除和数,求余数
以模数11减余数,求校验码数值,当余数为1,校验码数值为10时,校验码用大写拉丁字母“X”表示,当余数为0,校验码数值为11时,校验码用“0\表示
将所得校验码置于八位本体代码之后即成为完整的组织机构代码
D2143569
379105842
13×32×7
1×9 4×10
3×55×86×49×2
39+14+9+40+15+40+24+18-199
199-11=18余1
11-1=10
校验码为X
D2143569
-校验码
连字符(机读时省略)
本体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Geographic grid
GB 12409—90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格网系统划分的规则与代码,用以标识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资源与环境信息,保证其存贮、统计、分析与交换的一致性,实现信息共享。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表示呈面状分布并以格网作为计量单元的资源与环境信息。其中:10°×10°格网系统主要适用于表示海洋、气象、地球物理等领域的资源与环境信息;4°×6°格网系统主要适用于表示陆地与近海地区的全国或省(区)范围内资源与环境信息。直角坐标格网系统主要适用于表示陆地与近海地区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应用需要的资源与环境信息。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信息共享,规定在国内各系统间进行信息交换时,一律采用4°×6°格网系统。在系统内部或国际交换中可以选用上述三种系统中的任何一种。2术语
2.1地理格网
地理格网是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格网。2.210°×10°格网系统
以纬差10°和经差10°为基本网格构成的多级地理格网系统。2.34°×6°格网系统
以纬差4°和经差6°为基础进行划分葡构成的多级地理格网系统。2.4直角坐标格网系统
将地球表面区域按数学法则投影到平面上,再按一定的纵横坐标间距和统一的坐标原点对地表区域进行划分而构成的多级地理格网系统。2.5格网单元
格网系统中某级格网的个基本网格。边长随其所在格网级别而异。2.6公里格网
直角坐标格网系统中,纵、横坐标间距各为1km而构成的格网。3地理格网的设计原则
3.1科学性
地理格网按照地球象限、经纬度或直角坐标进行划分。三种格网系统可以相互转换,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
国象技术监督厨1990-06-23批准1991-05-01实施
3.2系统性
GB 12409---90
三种格网的分级各呈一定的比例关系,构成完整的系列,便于组成地区的、国家的或全球的格网体系。
3.3实用性
格网的划分,充分考虑不同用户需要及现行的测绘基础,设计了三种系统的多级格网,以满足不同精度要求,便于用户选择。
3.4可扩展性
格网的分级与编码设计,充分考虑了发展的需要,使得进一步细分时能在本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而不必改变原有的划分体系。
地理格网系统的分级与编码
4.110°×10°格网系统
4.1.1分级
10°×10°格网系统按格网的边长分为7级,具体分级见表1。表1
格网等级
格网名称
格网单元边长
4.1.2编码
10°格网
10°×100
5°格网
5°×5°
10°×10°格网系统的分级
2°格网
2°×2°
10°×10°格网系统的格网代码为纯数字码。4.1.2.110°格网的编码
10°格网的代码为4位,结构如下;xx
经度的百位、十位数字
纬度的十位数字
地球象限代码
地球象限代码如图1。
例1某点纬度为75°N,经度为143°E。则该点所在10°格网的代码为1714。全球10°格网代码见表2。
1°格网
1×1°
赤道线
1°/2格网
30×30
格林尼治中央子午线
1°/4格网
15°×15
1/10格网
12409—90
21889186918671888188218818018 60880882088908298870856086 2088 108 008 0829899899898981990196080206969096098980981090096888888268
28912691812812822128026 60282620690808028028202828 002880080200000000000000008
ZI01 g0IgiO1v0gtOIz1oTO1O1601800t 200T 900 001v001800T201T00F001ZI giI gilIf11Sil zi1o11 6011801t 201I 9o1t go1 o1 go 20I io1001NOT
Li9igiie122lto2160i801201901S1O2180302t02 021eeet900bZxz.net
Lifi giSintIntGizibitloUt 60Pi80Pi 2Pl 9OVigOF OVeOnI2Otiot0010
19919191019160181201151010091AMO MOI MOZ MOE MOY MOS MO9 MOL MO8 MO6MOTAOILAOZLAOELMOFLAOS LMO9 LMOLE0299998968898989882189
9609 01119229229
0000000000001S
00000000
002108228282788228882682821188682718281918221LI81918ISI817t8I6181Z8II181018L6081808I2081908t S081708IE081Z0810810081 N08FOROO SO
MO MOI MOZ MOE MON MOS MO9 MOL MO8 MOGAOOLMOTLAOZEMOELMOPLMOSLMOMOLI207
4.1.2.25°、2°、1°格网的编码GB 12409—90
其格网代码分别由经纬度个位数按公式(1)、(2)、(3)计算得出:5°格网代码=(LO/5)+(LA/5)×2+12°格网代码—(LO/2)×2+(LA/2)×201°格网代码=LO+LA×10
式中;LO—经度的个位数字;
-纬度的个位数字,
公式中除式部分的商均取整数。例2某点纬度为65°N,经度为153°E。则该点所在的5°格网代码=(3/5)+(5/5)×2+1-0+2+1=3该点所在的2格网代码=(3/2)×2十(5/2)×20一2十40=42该点所在的1°格网代码一3+5×10=53在北纬东经象限内,5°、2°、1°格网的编码分布见图2。10°N
00 ~88
4.1.2.31/2、1°/4、1°/10格网的编码94795
1'格网代码
2°格网代码
10°格网代码
其格网代码分别由经纬度的分位数的数值,按公式(4)、(5)、(6)计算得出:1°/2格网代码二(LOM/30)+(LAM/30)×2+20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