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纺织行业标准(FZ)】 地毯用黄麻、洋麻底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7 19:05:05
  • FZ/T33003-1992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FZ/T 33003-1992

  • 标准名称:

    地毯用黄麻、洋麻底布

  •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2-12-28
  • 实施日期:

    1993-07-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92.96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30纺织物
  • 中标分类号:

    纺织>>麻纺织>>W33麻布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1页
  • 标准价格:

    12.0 元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方泰生、张保罗、高福兴、韩佩佩、柳祥云
  • 起草单位:

    浙江麻纺织厂
  • 归口单位:

    浙江麻纺织厂
  • 提出单位:

    纺织工业部科技司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地毯用黄麻、洋麻底布(以下简称底布)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标志。本标准适用于以黄麻、洋麻为主要原料的底布。。 FZ/T 33003-1992 地毯用黄麻、洋麻底布 FZ/T33003-1992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地毯用黄麻、洋麻底布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FZ/T 33003—92
本标准规定了地毯用黄麻、洋麻底布(以下简称底布)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以黄麻、洋麻为主要原料的底布。2引用标准
GB3923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3术语
3.1弓纬(纬弧)
织物上纬纱呈弓形。
3.2纬斜
织物上纬纱倾斜,与经纱的垂直度有较大偏差。3.3纬垂
织物上纬纱在一定间距内的两点对布边垂线的距离存在差异。4产品规格
4.1底布的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其主要规格见附录B(参考件)。4.2产品标记
4.2.1产品标记由产品名称、规格、标准号等三部分组成。4.2.2产品规格标记意义如下:
纬密,根/10cm
经密,根/10cm
单位面积质量,g/m2
幅宽,m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1992-12-28批准228
1993-07-01实施
标记示例:
FZ/T33003-92
附录B参考件)中的2号底布,若幅宽为3.87m,则其标记为:地毯用黄麻,洋麻底布3.87-223-35.5×32FZ/T330035技术要求
5.1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质量。5.2分等规定
5.2.1底布分为正品和副品两种,不符合正品要求的为副品。5.2.2底布的品等按物理指标(5.3)和外观质量(5.4)检验结果中最低的项来确定。5.2.3分等时,除断裂强力、单位面积质量、含油率以批为单位外,其他项目均以卷为单位。5.3物理指标
5.3.1正品底布的物理指标允许公差见表1。表1
项目名称
幅宽,%
单位面积质量,%
经密,根/10cm
纬密,根/10cm
断裂强力
含油率,%
含油率如供需双方另有合约者,按合约执行。5.3.2
5.4外观质量
正品允许公差
5.4.1正品底布的破洞、缺经(纬)、错织、稀档、油溃污斑等疵点每百米允许程度见表2。表2
疵点名称
缺经(纬)
油渍污斑
疵点评定
布面经纱和纬纱在同处断裂,合计3根及以上者
布面单根经(纬)纱断裂,且长度在 10 cm 以上者
布面三根及以上经(纬)纱不按正常组织起伏,长度超过3cm者
布面纬密过稀,形成显著档子,10cm纬纱根数在同一纬向三处平均值比标准少3根及以上者
明显的块状渗透油污,且其最大长度超过 8 cm者(并列二根及以下的油污纱不计)5.4.2正品底布的弓纬、纬斜和纬垂的允许程度见表3。正品允许程度
不允许
10~60cm充许1处
3~10 cm 允许1处
不允许
不允许
项目名称
FZ/T33003-92
布幅宽度≤4000
正品允许程度
5.5底布的公定回潮率是14%,此回潮率仅供折算质量之用。6测试方法
6.1测试条件:
布幅宽度≥4000
6.1.1工厂常规测试可以在室内一般温湿度条件下进行。6.1.2仲裁检验:断裂强力试验应在标准大气(温度20士2℃、相对湿度65%土2%)条件下放置24h以上方可进行,其余测试项目均在室内一一般温湿度条件下进行。6.2测试方法见附录A(补充件)。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1.1出厂检验按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的项目和测试方法中的规定进行。并以一卷为一个单位产品。7.1.2以50卷为一检验单元(批),不足50卷亦按一个检验单元计。7.1.3幅宽、经密、纬密、外观质量按卷检验,7.1.4单位面积质量、断裂强力、含油率按批检验。每批抽取3卷作为样卷。7.1.5检验结果评定
7. 1. 5. 1
7. 1. 5. 2
幅宽、经密、纬密、外观质量按卷评定。单位面积质量、断裂强力、含油率按批评定。检验品等按5.2条规定的方法确定。7.1. 5. 3
7.2验收规则
7.2.1验收时按本标准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包装及标志的规定进行。7.2.2验收时以一验收单元为一处理单元。验收单元数量由供需双方商定。7.2.3验收时以一卷为个单位产品,从验收单元中随机抽取,抽样数量按表4规定执行。表4
抽样数量,卷
验收单元范围,卷
21~50
51~100
100以上
7.2.4验收结果评定
幅宽、长度、经(纬)密、外观质量2
单位面积质量、断裂强力、含油率1
FZ/T33003-92
检验结果低于标推规定时,应重新抽样复验一次,复验试样加倍,并以复验结果为最终结果。复验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8包装及标志
8.1包装
8.1.1底布的包装应保证成品品质不受损伤,便于储存和运输。8.1.2卷装要求
8.1.2.1底布应卷在管芯上成卷包装。卷装长度为每卷300~500m,亦可根据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卷装长度不得少于包装布上的标志数。8.1.2.2管芯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用户使用。8.1.2.3卷装时应将布卷卷紧卷齐,锥形布卷的锥形长度和布卷端面错落间距均不得大于100mm。8.1.2.4每卷底布布尾应抖紧摊平,用胶带封好,避免松散。8.1.2.5在每批布卷中允许有10%的拼接布卷,每只拼接布卷只允许有1个接头,拼接的底布长度不小于30m。
8.1.3包装要求
8.1.3.1布卷采用二层包装,内层包装材料用聚乙烯薄膜,外层包装材料用麻布。8.1.3.2底布布卷的各个表面除管芯突出部分外应全部包装。8.1.3.3在外层包装时,应包装紧实、挺括,并用麻线将边口缝合,针距不大于80mm。8.1.4底布的包装,如供需双方另有合约者,按合约执行。8.2标志
8.2.1底布的标志要求明确、清晰、耐久,便于识别。8.2.2
底布的标志不用唛头布,直接刷在外层包装布的表面。标志的内容:
制造厂名,
注册商标;
产品标记;
品等,
长度;
毛重;
批号:
生产日期(年、月)。
每卷底布中应放“成品检验卡”。其内容:制造厂名;
注册商标;
产品标记;
品等;
长度;
净重;
批号;
检验员代号;
检验日期(年、月、日))。
A1幅宽
A1.1仪器和工具
FZ/T33003-92
附录A
底布的测试方法
(补充件)
A1.1.1钢尺。尺面标有毫米刻度,其计量长度大于底布的幅宽。A1.1.2验布机。
A1.2测试程序
A1.2.1将底布平摊在验布机的检验台上,布面应去其折痕、皱纹,但不得用力拉扯。A1.2.2用钢尺测量其宽度。钢尺应与布边相垂直,由布边的一边量至另边。测量读数精确到0.001 m。
A1.2.3每卷底布的幅宽沿长度方向每隔50m测量一次。在离布卷头尾端10m以内不作为测量部位。
A1.3测试结果计算
按A1.2的测试方法测出一卷底布各处的幅宽结果,算出其算术平均值,即为该卷底布的幅宽。计算到0.001m,精确到0.01m。
A2长度
A2.1仪器和工具
A2.1.1计长器。表面标有厘米刻度。A2.1.2验布机。
A2.2测试程序
A2.2.1将一卷底布的头端送入验布机后,头端平摊在检验台上,并对准长度测量起始点。A2.2.2将验布机上的计长器清零。A2.2.3开动验布机,计长器开始工作,自动记录底布的长度。A2.2.4当底布的尾端到达长度测量起始点时,关闭验布机,记录计长器的读数。A2.3测试结果计算
按A2.2规定的方法测出的结果,即为该卷底布的长度。精确到0.1m。A3单位面积质量
A3.1仪器和工具
衡器。其精度为所测定质量的士0.2%。A3.2单位面积质量是指每平方米的底布在公定回潮率(14%)时的克数,A3.3测试程序
A3.3.1将底布样卷按A1、A2和A5规定的方法分别测出其幅宽、长度和实际回潮率。A3.3.2将底布样卷放在衡器上称重(毛重),并按式(A1)计算出底布样卷的净重。G。= G, - G2
式中:G.-
样卷净重,kg,
样卷毛重,kg
G,样卷皮重(即包装材料和管芯的质量),kg。232
(A1)
A3.4测试结果计算
FZ/T 33003—92
A3.4.1底布样卷的单位面积质量按式(A2)计算。M
G × (1 + 14%)
X 1000
ZXBX(1+W)
式中:M ---—在公定回潮率时的单位面积质量,g/m;L—布卷长度,m;
B --底布幅宽,m
W——底布的实际回潮率,%。
·(A2)
A3.4.2求出每批(或每一一验收单元)底布全部样卷的单位面积质量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批(或验收单元)底布的单位面积质量。
A3.4.3底布样卷和每批(或每一验收单元)的单位面积质量都计算到0.01g/m2,精确到0.1g/m2。A4经(纬)密
A4.1仪器和工具
A4.1.1钢尺。尺面标有毫米刻度,其计量长度100~150mm。A4.1.2验布机。
A4.2测试程序
A4.2.1将整幅底布平摊在验布机的检验台上,布面应去其折痕、皱纹,但不得用力拉扯。A4.2.2测量经(纬)密时,钢尺应与纬(经)纱平行,量取10cm,点数经(纬)纱根数,测量起点应在二根经(纬)纱的空隙中间,当迄点在最后一根纱上不足0.25根的不计,0.25~0.75根作0.5根计,0.75根以上作1根计。
A4.2.3每卷底布沿长度方向每隔50m量一组经(纬)密。经密每组量三处(离两布边大于布宽十分之的部位各量一处,在接近底布中间部位量一处)。纬密每组量三处(处与处必需在长度方向上的不同部位随机测量,但不能在离布边75mm以内的位置量计)。A4.2.4在离布卷头尾端10m以内不作为测量部位。A4.3测试结果计算
按A4.2规定的方法测出的数据,求出其算术平均值,即为该卷底布的经(纬)密。计算到0.01根/10cm,精确到0.1根/10cm。
A5回潮率
A5.1仪器和工具
A5.1.1恒温烘箱。附装有天平、能进行箱内称重的自动控温通风烘箱。A5.1.2天平。感量为0.01g。
A5.1.3盛样容器。密封性好,不吸湿。A5.1.4剪刀。
A5.2测试程序
A5.2.1取样:从样卷中每卷剪取质量约50g的试样三份,放入盛样容器内,并记录其质量,其中一份作备样。
A5.2.2当恒温烘箱的温度控制在105~110℃时,将试样从盛样容器内取出放入烘箱的烘篮内烘至恒重并记录其质量,箱内称重时,应将鼓风机关闭。A5.2.3恒重是指试样在烘箱内烘90min后,每隔10min称重一次(不包括称重时间),直到前后二次称重的质量差异小于前一次称重的0.1%时,后一次称重的质量。A5.3测试结果计算
试样回潮率按式(A3)计算。
式中:W-
试样回潮率,%;
试样湿重,8,
试样干重,。
FZ/T 33003-92
G=Go × 100
(A3)
A5.3.2求出每批(或每一验收单元)全部试样回潮率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批(或验收单元)底布的回潮率。
A5.3.3试样回潮率和每批(或每一验收单元)的回潮率都计算到0.01%,精确到0.1%。A6 断裂强力
A6.1仪器和工具
A6.1.1强力试验机。应符合GB3923中5.1条的规定。A6.1.2钢尺。尺面标有毫米刻度,计量长度 300~400 mm。A6.1.3剪刀。
A6.2测试程序
A6.2.1试样准备
A6.2.1.1在样卷中每卷剪取长1.5m左右的样品份,剪取部位离布卷头尾端至少3m。A6.2.1.2每份样品裁剪经向和纬向试样各10块(若样卷数只有一卷时,则试样加倍)。试样剪取方法可采用平行法或梯形法,在~般情况下采用平行法,如在国际贸易仲裁检验时可采用梯形法,见图A1和图A2。
图A1平行法试样裁剪例图
d --试样高布边的距离(100 mm 以上);T--经向试样,W纬向试样234
FZ/T33003—92
图A2梯形法试样裁剪例图
d---试样离布边的距离(100mm以上);T--经向试样,W--纬向试样布边
A6.2.1.3试样长度应能满足名义夹持长度达到200mm,并沿试样长度方向上的纱路剪取宽60mm的布片,然后拉去宽度方向二边各5mm左右的多余边纱,使试样宽度为50mm。在拉去多余边纱时,如最后根纱不足半根或适为半根,应去除之,超过半根,应保留之。A6.2.2测试步骤
应符合GB3923第9章的规定。
A6.3测试结果计算
以每批(或每一验收单元)全部试样断裂强力的算术平均值,为该批(或验收单元)底布的断裂强力。计算到0.01N,精确到0.1N。
A7含油率
A7.1仪器和工具
A7.1.1恒温烘箱。附装有天平、能进行箱内称重的自动控温通风烘箱。A7.1.2索氏萃取器。
A7.1.3天平。感量为0.001g。
A7.1.4”水浴锅。
A7.1.5铝盒或称重瓶、剪刀。
FZ/T33003—92
A7.1.6辅助材料。试液为乙醇(95%,化学纯),定性滤纸。A7.2测试程序
A7.2.1试样准备:从样卷中每卷剪取质量约10g的试样3只,其中1只为备样。在剪取试样时,每只试样间的经纱和纬纱的位置均应相互错开。A7.2.2将试样放入105~110C的恒温烘箱内烘至恒重,并记录其质量。在箱内称重时,应关闭鼓风机。
A7.2.3在恒温水浴锅上安装好索氏萃取器,连接好冷却水管,通入冷却水。接通水浴锅电源。A7.2.4将烘干的试样用定性滤纸包好,放在萃取器的浸抽器内,滤纸包的高度不得超过虹吸管。从漫抽器的上部倒入乙醇,使其浸没试样,并越过虹吸管能产生回流至蒸馏底瓶中,然后套上冷凝器。A7.2.5将萃取器的蒸馏底瓶通过水浴加热,并调节好水浴温度,保持蒸馏底瓶中的乙醇微沸,使乙醇循环回流20次,每小时约6~7次。A7.2.6循环回流完毕,取下冷凝器,用夹子小心地从浸抽器里取出试样,挤干乙醇。再套上冷凝器,加热回收蒸馏底瓶中的艺醇,然后关闭电源,关掉冷却水。A7.2.7把蒸馏底瓶放入105~110C的恒温烘箱内烘至恒重,并记录其质量。蒸馏底瓶在测试前应洗刷洁净,并在同样温度条件下烘至恒重,并记录其质量。A7.3测试结果计算
A7.3.1试样含油率按式(A4)计算。式中:试样含油率,%;
G,—试样测试前的烘干质量,g;G2—测试后蒸馏底瓶的烘干质量,g;G-—测试前蒸馏底瓶的烘干质量,g。Gz- G=× 100
A7.3.2若同一份样品中测出的二只试样的含油率差异超过0.5%,则必须补做备样,且以三只试样的平均值作为该份样品的含油率。A7.3.3以每批(或每一验收单元)全部试样含油率的算术平均值,为该批(或验收单元)底布的含油率。
A7.3.4试样含油率和每批(或每验收单元)全部试样的含油率都计算到0.01%,精确到0.1%。A8弓纬、纬斜、纬垂
A8.1仪器和工具
A8.1.1钢尺。尺面标有毫米刻度,其计量长度300mm。A8.1.2验布机。
A8.1.3彩色软笔。
A8.2测试程序Www.bzxZ.net
A8.2.1将整幅底布平摊在验布机的检验台上,布面应去其折痕、皱纹,但不得用力拉扯。A8.2.2在底布上选定根变形最大的纬纱作为测试对象,用彩色软笔(或其他方法)在该纬纱上作出全幅标志。
A8.2.3弓纬的测试
被测纬纱与两布边交于A、C两点(见图A3),从C点作布边的垂线CE,且CE不与被测纬纱相交。在被测纬纱上找出距CE的垂直距离最大的点B,这一距离即为底布在该处的弓纬值。236
A8.2.4纬斜的测试
FZ/T33003—92
图A3弓纬
切物台
被测纬纱与两布边交于A、C两点(见图A4),从A、C两点分别作布边的垂线AD和BC,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即为底布在该处的纬斜值。郎烤
A8.2.5纬垂的测试
图A4纬斜
在布面上作布边的垂线DH见图A5),从DH上选取相距300mm的两点E、G,使得该两点与DH所作的垂线交于被测纬纱B、F两点,且使EB、GF的差值为最大。这一差值即为底布在该处的纬垂值。237
FZ/T33003--92
图A5纬垂
A8.2.6每卷底布在每50m间隔内任选-处进行测试,但前后两处间隔不得小于25m。A8.2.7在离布卷头尾端10m以内不作为测试部位。A8.3测试结果计算
每只布卷按A8.2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后,按不同类型分别计算各自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卷底布的弓纬、纬斜、纬垂的测试结果。计算到0.1mm,精确到1mm。附录B
底布的主要规格
(参考件)
公定回潮率时的单位面积质量·g/m2经、纬密度
根/10cm
织物组织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纺织工业部科技司提出。本标准由浙江麻纺织广归口并负责起草。2号
单经平纹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泰生、张保罗、高福兴、韩佩佩、柳祥云。23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纺织行业标准(FZ)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