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纺织行业标准(FZ) >>
- FZ 66318-1995 特种工业用苎麻线

【纺织行业标准(FZ)】 特种工业用苎麻线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30 10:19:24
- FZ66318-1995
- 现行
标准号:
FZ 66318-1995
标准名称:
特种工业用苎麻线
标准类别:
纺织行业标准(FZ)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5-12-01 -
实施日期:
1996-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13 MB
替代情况:
FZ 361-1985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细纱机生产的纯苎麻长纤纱经并捻而成的特种苎麻股线的品质。 FZ 66318-1995 特种工业用苎麻线 FZ66318-1995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 66318-1995
上海市技来蓝管情凝研究所
登号QT972971
特种工业用苎麻线
1995—12-01发布
中国纺织总会
199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特种工业用苎麻线
FZ66318-1995
代替FZ361-85
本标准规定了特种工业用苎麻线的产品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细纱机生产的纯苎麻长纤纱经并捻而成的特种蓝麻股线的品质。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543-81
纱线抢度的测定
FZ65003一1995特种工业用股线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FZ65006一1995特种工业用纺织品标志和包装3产品规格和技术要求
3.1股线规格及物理机械性能指标见表1、表2。3.2外观疵点有关项目的要求
3.2.1结头规定:2股至6股允许单股打结;7股至10股允许2股一把打结;11股以上允许3股一把打结。
结头采用织布结,留尾长度0.4~1cm,结头与结头之间的距离应在3cm以上。3.2.2.不允许有长度连续在3m以上的多股、缺股及1m以上的藤捻。3.2.3实际抢度对设计捻度的偏差率超过土20%的强捻、弱抢不允许。3.2.4筒子成形不允许有明显的凹凸形、轧断头及两端蛛网,一端蛛网允许2条(蛛网长度4cm及以下者不计)。
3.2.5每筒或每团允许1cm以上的小辫子1只,2cm以上的油污一处。4试验方法
4.1采样
4.1.1生产厂检验品质时,产量在1000kg及以下者取-份试样,产量在1000kg以上者取两份试样。4.1.2,每份试样的数量和试验次数规定见表3。4.1.3各种线密度的试验长度见表4。4.2重量、重量偏差、回潮率
4.2.1重量、重量偏差、回潮率的试验按FZ65003的规定进行。4.2.2重量偏差按照式(1)计算
G。- G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式中G--重量偏差,%;;
G。-—缕纱平均干重,g;
G—缕纱设计干重,g。
中国纺织总会
1995-10-15批准
×100%
1996-07—01实施
试验项目
简子线或线团,只
每只摇取数
合计试验数,次
2000以上
2000~200
200以下
FZ66318-1995
线密度重量偏差
单线强力
成包回潮率
50g以上
每次试验长
4.3单纱断裂强度及强力变异系数试验按FZ65003的规定进行。4.3.1强力变异系数按照式(2)计算。(; - )2
式中:CV-
变异系数,%;
一断裂强力试验平均值,N;
r;——断裂强力试验值,N;
n——试验次数;
-1,2,3,....n.
4.4捻度试验按GB2543的规定进行。检验规则
×100%
5.1'交货验收
5.1.1生产厂交付产品时,应根据检验结果开具产品检验合格证,收货方也可按照生产厂出厂检验合格证收货。
5.1.2验收检验必须是同一品种、同一批号、收货方未使用过的产品。5.1.3验收检验方法按本标准4的规定。5.1.4成包重量偏差检验,折合公定回潮率时的实际重量,其重量偏差超出一0.3%的范围时,由生产厂补偿不足重量部分。
5.2复验
5.2.1股线在交付验收检验中如有异议,双方应协商处理或共同进行复验。要求复验的产品应符合本标准5.1.2的规定,并加倍取样。5.2.21
复验以一次试验为准,复验后如等级不符,按复验结果处理。5.2.32
5.2.4如因收货方运输或仓储管理不善,以致造成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发生变化,不得提出复验或赔偿要求。产品出厂时间超过一年以上,以出厂检验为准,不再进行复验。277
、工作简要过程
特种工业用锦纶丝行业标准
编制说明
为适应国防工业需要,填补国内空白,在原纺织工业部科技司及有关省、市、地区的领导和支持下,已于六十年代初开始建立特种工业用锦纶丝(含化纤、绳、线、带、绸)的生产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产量从少到多,质量从差到好,并在生产量初具规模之后,于1984年制订了与特种工业用绳、线、带、绸等相适应的ZBW53001一84《特种工业用锦纶丝》专业标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后加工对军工用锦纶丝的要求不断提高,纺织总会于1994年提出了修订特种工业用纺织品行业标准的任务,并于1994年3月在上海青浦县召开了“纺织军标修订动员会”,同时布置了各块的修订任务。化纤专业组于1994年6月在无锡召开了化纤小组起草工作会议,制订了锦丝工业用丝军标修订工作计划,并于6月下旬发便函到有关生产厂,请提供各规格品种军工用丝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300批和外观质量中毛丝、毛丝团、结头等三项逐根计数、逐筒检查6000个筒子以上的实测数据,得到了有关厂家的大力支持。上海第九化学纤维厂(含分厂)、清江合成纤维厂、重庆合成纤维厂等于年底前反馈了有关的数据。天津合成纤维厂、北京合成纤维试验厂因目前暂不生产军工用丝未反馈资料。锦州合成纤维厂前后3次发便函均无信息反馈。
为了使制订的标准既考虑生产厂的具体情况,又尽可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化纤专业组于1994年11月在青浦召开了上海地区用户座谈会(含化纤、绳、线、带、绸)。会议对原标准中所有产品规格的各项指标进行了逐条讨论,应用户要求将锦纶66一33.3dtex/10.f普强、高强倍抢丝由协议指标考核纳入本标准考核,并相应增加了考核项目。
1995年1一2月我们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后,汇总成七个表格,作为本次修订标准的依据,见表1~表7。在此基础上结合1994年9月纺织总会在上海召开的军标修订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编写了征求意见稿,于1995年3月发到生产厂、部分用户厂和有关单位(共28个)征求意见,到4月上旬止有13个单位反馈了意见,对意见分析整理后汇总成表8。根据纺织总会1995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军标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编写了送审稿,供审定会讨论、审定。二、主要修订内容
1.标准编写
本标准按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和GB1.3-1987《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标准编写规定》进行修订,将原标准中的所有计量单位都改用法定计量单位。2.不匀率
为了使标准与国际接轨,本标准将原标准中的不匀率用平均差系数考核改为均方差系数(变异系数)考核。根据表3,线密度换算系数平均1.29,最大1.70,最小1.0;强度换算系数平均1.28,最大1.80,最小1.09;伸长换算系数平均1.28,最大2.04,最小1.02;抢度换算系数平均1.22,最大1.60,最小1.09。综合考虑,四个项目的换算系数采用1.3(一般情况为1.25)。本标准中的变异系数为原标准中的不匀率乘1.3(近似值)。由于超过1.3的批数不少,因此不匀率改成变异系数考核后本标准实际水平比原标准有所提高。但从表2的单项试套结果看,绝大多数产品达标不成问题。3.试验方法
本标准各考核项目的试验方法全部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国标、行标均参照ISO制订)。因原标准试验方法中的多数试验参数与国标或行标相同或接近,经起草单位验证试验后认为执行中将不会存在279
6标志和包装
6.1标志按FZ65006-1995的规定进行6.2包装
FZ66318-1995
6.2.1股线的成包重量每包一般不超过50kg。6.2.2:股线成包可用布袋、编织袋、纸箱包装,内用防潮塑料袋或防潮纸包好,再装入布袋、编织袋、纸箱并用绳子或打包带扎牢。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0×10
100×12
67×4×3
67×4×2×3
67×4×3×3
105×6
兰麻线
苎麻线
兰麻线
苎麻线
苎麻线
苎麻线
兰麻线
苎麻线
兰麻线
兰麻线
苎麻线
兰麻线
苎麻线
兰麻线
苎麻线
苎麻线
些麻线
兰麻线
兰麻线
蓝麻线
当麻线
蓝麻线
参考直径
参考直径
注:本产品为限制专用品。
FZ66318-1995
公定回潮率12%
时标准重量
g/100m
g/100m
不大于
重量偏差
不大于
断裂强力
不小于
断裂强力
不小于
断裂强力
变异系数
不大于
断裂强力
变异系数
不大于
伸长率
不小于
.抢向
特种工业用苎麻线的生产近十年来一直执行三个标准,即FZ361一85、FZ398-85、FZ35885。本标准将原来的三个标准合并修订,即FZ66318一1995《特种工业用兰麻线》,主要是突出行业特性,实行行业归类,便于生产厂和用户使用。本标准对技术要求中不匀率指标作了修改,将不匀率指标由平均差计算系数考核改为用均方差系数考核,即强力CV%值。根据对比试验统计,强力平均差系数与强力CV%值的数据比值为1:1.2~1.5,最终将强力CV%值数据定为13%,能够满足特种禁麻线质量要求。本标准对技术要求中的外观疵点部分作了修改,本次修改主要参考了FJ523一82苎麻线标准的外观疵点有关项目的要求,因该标准对外观疵点的范围、名称都做了比较全面的规定,借用该标准的这一部分,加严了对特种蓝麻线外观质量评定,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特种苎麻线的质量。本标准从1996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FZ361一85。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苎麻纺织总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师群黄宏佑274
FZ 66317-1995
试验方法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按FZ65003的规定进行,并补充:断裂强力试验时预张力重锤为100g。4.1
4.2化学性能试验按FZ65004的规定进行。5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按FZ65008的规定进行。6.标志和包装
标志和包装按FZ65006的规定进行,并补充:每小绞重150g左右,每大绞重5kg,每10kg用牛皮纸包成小包,每两小包装一纸箱。27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FZ 66318-1995
上海市技来蓝管情凝研究所
登号QT972971
特种工业用苎麻线
1995—12-01发布
中国纺织总会
199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特种工业用苎麻线
FZ66318-1995
代替FZ361-85
本标准规定了特种工业用苎麻线的产品品种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和包装。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细纱机生产的纯苎麻长纤纱经并捻而成的特种蓝麻股线的品质。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543-81
纱线抢度的测定
FZ65003一1995特种工业用股线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FZ65006一1995特种工业用纺织品标志和包装3产品规格和技术要求
3.1股线规格及物理机械性能指标见表1、表2。3.2外观疵点有关项目的要求
3.2.1结头规定:2股至6股允许单股打结;7股至10股允许2股一把打结;11股以上允许3股一把打结。
结头采用织布结,留尾长度0.4~1cm,结头与结头之间的距离应在3cm以上。3.2.2.不允许有长度连续在3m以上的多股、缺股及1m以上的藤捻。3.2.3实际抢度对设计捻度的偏差率超过土20%的强捻、弱抢不允许。3.2.4筒子成形不允许有明显的凹凸形、轧断头及两端蛛网,一端蛛网允许2条(蛛网长度4cm及以下者不计)。
3.2.5每筒或每团允许1cm以上的小辫子1只,2cm以上的油污一处。4试验方法
4.1采样
4.1.1生产厂检验品质时,产量在1000kg及以下者取-份试样,产量在1000kg以上者取两份试样。4.1.2,每份试样的数量和试验次数规定见表3。4.1.3各种线密度的试验长度见表4。4.2重量、重量偏差、回潮率
4.2.1重量、重量偏差、回潮率的试验按FZ65003的规定进行。4.2.2重量偏差按照式(1)计算
G。- G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式中G--重量偏差,%;;
G。-—缕纱平均干重,g;
G—缕纱设计干重,g。
中国纺织总会
1995-10-15批准
×100%
1996-07—01实施
试验项目
简子线或线团,只
每只摇取数
合计试验数,次
2000以上
2000~200
200以下
FZ66318-1995
线密度重量偏差
单线强力
成包回潮率
50g以上
每次试验长
4.3单纱断裂强度及强力变异系数试验按FZ65003的规定进行。4.3.1强力变异系数按照式(2)计算。(; - )2
式中:CV-
变异系数,%;
一断裂强力试验平均值,N;
r;——断裂强力试验值,N;
n——试验次数;
-1,2,3,....n.
4.4捻度试验按GB2543的规定进行。检验规则
×100%
5.1'交货验收
5.1.1生产厂交付产品时,应根据检验结果开具产品检验合格证,收货方也可按照生产厂出厂检验合格证收货。
5.1.2验收检验必须是同一品种、同一批号、收货方未使用过的产品。5.1.3验收检验方法按本标准4的规定。5.1.4成包重量偏差检验,折合公定回潮率时的实际重量,其重量偏差超出一0.3%的范围时,由生产厂补偿不足重量部分。
5.2复验
5.2.1股线在交付验收检验中如有异议,双方应协商处理或共同进行复验。要求复验的产品应符合本标准5.1.2的规定,并加倍取样。5.2.21
复验以一次试验为准,复验后如等级不符,按复验结果处理。5.2.32
5.2.4如因收货方运输或仓储管理不善,以致造成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发生变化,不得提出复验或赔偿要求。产品出厂时间超过一年以上,以出厂检验为准,不再进行复验。277
、工作简要过程
特种工业用锦纶丝行业标准
编制说明
为适应国防工业需要,填补国内空白,在原纺织工业部科技司及有关省、市、地区的领导和支持下,已于六十年代初开始建立特种工业用锦纶丝(含化纤、绳、线、带、绸)的生产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产量从少到多,质量从差到好,并在生产量初具规模之后,于1984年制订了与特种工业用绳、线、带、绸等相适应的ZBW53001一84《特种工业用锦纶丝》专业标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后加工对军工用锦纶丝的要求不断提高,纺织总会于1994年提出了修订特种工业用纺织品行业标准的任务,并于1994年3月在上海青浦县召开了“纺织军标修订动员会”,同时布置了各块的修订任务。化纤专业组于1994年6月在无锡召开了化纤小组起草工作会议,制订了锦丝工业用丝军标修订工作计划,并于6月下旬发便函到有关生产厂,请提供各规格品种军工用丝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300批和外观质量中毛丝、毛丝团、结头等三项逐根计数、逐筒检查6000个筒子以上的实测数据,得到了有关厂家的大力支持。上海第九化学纤维厂(含分厂)、清江合成纤维厂、重庆合成纤维厂等于年底前反馈了有关的数据。天津合成纤维厂、北京合成纤维试验厂因目前暂不生产军工用丝未反馈资料。锦州合成纤维厂前后3次发便函均无信息反馈。
为了使制订的标准既考虑生产厂的具体情况,又尽可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化纤专业组于1994年11月在青浦召开了上海地区用户座谈会(含化纤、绳、线、带、绸)。会议对原标准中所有产品规格的各项指标进行了逐条讨论,应用户要求将锦纶66一33.3dtex/10.f普强、高强倍抢丝由协议指标考核纳入本标准考核,并相应增加了考核项目。
1995年1一2月我们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后,汇总成七个表格,作为本次修订标准的依据,见表1~表7。在此基础上结合1994年9月纺织总会在上海召开的军标修订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编写了征求意见稿,于1995年3月发到生产厂、部分用户厂和有关单位(共28个)征求意见,到4月上旬止有13个单位反馈了意见,对意见分析整理后汇总成表8。根据纺织总会1995年4月在上海召开的军标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编写了送审稿,供审定会讨论、审定。二、主要修订内容
1.标准编写
本标准按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和GB1.3-1987《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标准编写规定》进行修订,将原标准中的所有计量单位都改用法定计量单位。2.不匀率
为了使标准与国际接轨,本标准将原标准中的不匀率用平均差系数考核改为均方差系数(变异系数)考核。根据表3,线密度换算系数平均1.29,最大1.70,最小1.0;强度换算系数平均1.28,最大1.80,最小1.09;伸长换算系数平均1.28,最大2.04,最小1.02;抢度换算系数平均1.22,最大1.60,最小1.09。综合考虑,四个项目的换算系数采用1.3(一般情况为1.25)。本标准中的变异系数为原标准中的不匀率乘1.3(近似值)。由于超过1.3的批数不少,因此不匀率改成变异系数考核后本标准实际水平比原标准有所提高。但从表2的单项试套结果看,绝大多数产品达标不成问题。3.试验方法
本标准各考核项目的试验方法全部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国标、行标均参照ISO制订)。因原标准试验方法中的多数试验参数与国标或行标相同或接近,经起草单位验证试验后认为执行中将不会存在279
6标志和包装
6.1标志按FZ65006-1995的规定进行6.2包装
FZ66318-1995
6.2.1股线的成包重量每包一般不超过50kg。6.2.2:股线成包可用布袋、编织袋、纸箱包装,内用防潮塑料袋或防潮纸包好,再装入布袋、编织袋、纸箱并用绳子或打包带扎牢。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0×10
100×12
67×4×3
67×4×2×3
67×4×3×3
105×6
兰麻线
苎麻线
兰麻线
苎麻线
苎麻线
苎麻线
兰麻线
苎麻线
兰麻线
兰麻线
苎麻线
兰麻线
苎麻线
兰麻线
苎麻线
苎麻线
些麻线
兰麻线
兰麻线
蓝麻线
当麻线
蓝麻线
参考直径
参考直径
注:本产品为限制专用品。
FZ66318-1995
公定回潮率12%
时标准重量
g/100m
g/100m
不大于
重量偏差
不大于
断裂强力
不小于
断裂强力
不小于
断裂强力
变异系数
不大于
断裂强力
变异系数
不大于
伸长率
不小于
.抢向
特种工业用苎麻线的生产近十年来一直执行三个标准,即FZ361一85、FZ398-85、FZ35885。本标准将原来的三个标准合并修订,即FZ66318一1995《特种工业用兰麻线》,主要是突出行业特性,实行行业归类,便于生产厂和用户使用。本标准对技术要求中不匀率指标作了修改,将不匀率指标由平均差计算系数考核改为用均方差系数考核,即强力CV%值。根据对比试验统计,强力平均差系数与强力CV%值的数据比值为1:1.2~1.5,最终将强力CV%值数据定为13%,能够满足特种禁麻线质量要求。本标准对技术要求中的外观疵点部分作了修改,本次修改主要参考了FJ523一82苎麻线标准的外观疵点有关项目的要求,因该标准对外观疵点的范围、名称都做了比较全面的规定,借用该标准的这一部分,加严了对特种蓝麻线外观质量评定,从而进一步保证了特种苎麻线的质量。本标准从1996年7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FZ361一85。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苎麻纺织总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师群黄宏佑274
FZ 66317-1995
试验方法
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按FZ65003的规定进行,并补充:断裂强力试验时预张力重锤为100g。4.1
4.2化学性能试验按FZ65004的规定进行。5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按FZ65008的规定进行。6.标志和包装
标志和包装按FZ65006的规定进行,并补充:每小绞重150g左右,每大绞重5kg,每10kg用牛皮纸包成小包,每两小包装一纸箱。27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纺织行业标准(FZ)标准计划
- FZ/T64007-2019 树脂机织衬
- FZ/T98020-2019 织物透湿性能试验仪
- FZ/T64068-2019 拒油防污机织粘合衬
- FZ/T50002-2013 化学纤维异形度试验方法
- FZ/T73011-2013 针织腹带
- FZ/T01149-2019 纺织品 防风透湿性能的评定
- FZ∕T01077-2018 服装衬布氯损强力试验方法
- FZ∕T10010-201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标志与包装
- FZ∕T01131-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天然纤维素纤维与某些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混合物(盐酸法)
- FZ/T14019-2020 棉提花印染布
- FZ∕T01133-2016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快速筛选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 FZ/T01030-2016 针织物和弹性机织物 接缝强力和扩张度的测定 顶破法
- FZ/T94046-2009 喷气织机用异形筘技术条件
- FZ∕T10005-2018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
- FZ/T01132-2016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维纶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