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1351-1999 小麦
标准号:
GB 1351-1999
标准名称:
小麦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9-01-01 -
实施日期:
2000-04-01 -
作废日期:
2008-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97.81 KB
复审日期:
2004-10-14起草单位:
商业部粮储局归口单位: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部门: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主管部门:
国家粮食局相关标签:
小麦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的有关定义、分类、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及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小麦。 GB 1351-1999 小麦 GB1351-1999
部分标准内容:
GB1351—1999
GB1351一1986《小麦》是1986年修订的。十几年来由于农业种植品种的变化,小麦粉加工企业需求的变化,使粮食生产结构和粮食购销矛盾更为突出,原标准已经滞后。本次修订以原标准为基础,参照了国外小麦的标准及有关省市近年对商品小麦品质的测报数据和研究结果,新标准把原标准中小麦皮色和粒质六类分为九类,并对小麦同色比例、硬质率进行了调整,把北方冬小麦、南方冬小麦、春麦质量指标合并为个质量指标。新标准既有先进性、科学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新标准可以满足农业区域性种植,小麦的收购、销售、加工的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351—1986。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省粮食局、北京市粮食局、四川省粮食局、黑龙江省粮食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瑞明、龙伶俐、谢华民、李德富、周光俊、江欣、刘成祥。320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351-1999
代替GB13511986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的有关定义、分类、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及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小麦。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5490--1985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般规则
GB5491一19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1985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5493—1985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
GB/T 5494—1985
粮食、油料检验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GB/T 5497—1985
GB/T5498—1985
3定义
粮食、油料检验
粮食、油料检验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容重
水分测定法
容重测定法
小麦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3.2不完善粒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包括下列几种:3.2.1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3.2.2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粒。其中:3.2.2.1赤霉病粒:籽粒皱缩,呆白,有的粒面呈紫色,或有明显的粉红色霉状物,间有黑色子囊壳。3.2.2.2黑胚粒:籽粒胚部星深褐色或黑色的颗粒。3.2.3破损粒;压扁、破损,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3.2.4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种皮不超过本颗粒长度的颗粒,芽或幼根虽未突破种皮已有芽萌动的颗粒。
3.2.5变粒;粒面生霉或胚乳变色变质的颗粒。3.3杂质
包括下列几种:
3.3.1筛下物:通过直径1.5mm圆孔筛的物质。3.3.2矿物质:砂石、煤渣、砖瓦块、泥土及其他矿物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1-01批准2000-04-01实施
GB 1351—1999
3.3.3其他杂质:无使用价值的小麦粒,生芽粒中芽超过本颗粒长度的小麦粒,毒麦、麦角、小麦线虫病、小麦腥黑穗病等麦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杂质。3.4色泽
-批小麦的综合色泽。
3.5气味
一批小麦的综合气味。
4分类
根据小麦的皮色、粒质和播种季节分类:4.1白色硬质冬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4.2白色硬质春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4.3白色软质冬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4.4白色软质春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4.5红色硬质冬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4.6红色硬质春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4.7红色软质冬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4.8红色软质春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4.9混合小麦:不符合4.1至4.8各条规定的小麦。4.10其他类型小麦的分类方法另行规定。5质量指标免费标准bzxz.net
各类小麦按容重分为五等,低于五等的小麦为等外小麦。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5.1
表1小麦质量指标
容重,g/1.
≥790
≥770
≥750
≥730
≥710
不完善粒,%
杂质,%
其中:矿物质
注:水分含量大于表1规定的小麦的收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水分,%
5.2小麦赤霉病粒最大允许含量为4.0%,单立赤霉病项目,按不完善粒归属。色泽、气味
小麦赤霉病粒超过4.0%的,是否收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收购超过规定的赤霉病麦,要就地要善处理。
5.3黑胚小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是否收购或收购限量。收购的黑胚小麦就地处理。5.4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6检验方法
6.1检验的一般原则按GB/T5490执行。6.2扦样、分样按GB5491执行。
6.3色泽、气味鉴定按GB/T5492执行。322
GB1351--1999
6.4类型、角质率检验按GB/T5493执行。6.5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按GB/T5494执行。6.6水分检验按GB/T5497执行。
6.7容重检验按GB/T5498执行。
包装、运输和贮存
包装、运输和贮存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32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GB1351一1986《小麦》是1986年修订的。十几年来由于农业种植品种的变化,小麦粉加工企业需求的变化,使粮食生产结构和粮食购销矛盾更为突出,原标准已经滞后。本次修订以原标准为基础,参照了国外小麦的标准及有关省市近年对商品小麦品质的测报数据和研究结果,新标准把原标准中小麦皮色和粒质六类分为九类,并对小麦同色比例、硬质率进行了调整,把北方冬小麦、南方冬小麦、春麦质量指标合并为个质量指标。新标准既有先进性、科学性,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新标准可以满足农业区域性种植,小麦的收购、销售、加工的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351—1986。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储备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储备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省粮食局、北京市粮食局、四川省粮食局、黑龙江省粮食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瑞明、龙伶俐、谢华民、李德富、周光俊、江欣、刘成祥。320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351-1999
代替GB13511986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的有关定义、分类、质量指标、检验方法及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小麦。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5490--1985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般规则
GB5491一19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2--1985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5493—1985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
GB/T 5494—1985
粮食、油料检验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GB/T 5497—1985
GB/T5498—1985
3定义
粮食、油料检验
粮食、油料检验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容重
水分测定法
容重测定法
小麦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3.2不完善粒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包括下列几种:3.2.1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3.2.2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粒。其中:3.2.2.1赤霉病粒:籽粒皱缩,呆白,有的粒面呈紫色,或有明显的粉红色霉状物,间有黑色子囊壳。3.2.2.2黑胚粒:籽粒胚部星深褐色或黑色的颗粒。3.2.3破损粒;压扁、破损,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3.2.4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种皮不超过本颗粒长度的颗粒,芽或幼根虽未突破种皮已有芽萌动的颗粒。
3.2.5变粒;粒面生霉或胚乳变色变质的颗粒。3.3杂质
包括下列几种:
3.3.1筛下物:通过直径1.5mm圆孔筛的物质。3.3.2矿物质:砂石、煤渣、砖瓦块、泥土及其他矿物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1-01批准2000-04-01实施
GB 1351—1999
3.3.3其他杂质:无使用价值的小麦粒,生芽粒中芽超过本颗粒长度的小麦粒,毒麦、麦角、小麦线虫病、小麦腥黑穗病等麦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杂质。3.4色泽
-批小麦的综合色泽。
3.5气味
一批小麦的综合气味。
4分类
根据小麦的皮色、粒质和播种季节分类:4.1白色硬质冬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4.2白色硬质春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4.3白色软质冬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4.4白色软质春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4.5红色硬质冬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4.6红色硬质春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4.7红色软质冬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4.8红色软质春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4.9混合小麦:不符合4.1至4.8各条规定的小麦。4.10其他类型小麦的分类方法另行规定。5质量指标免费标准bzxz.net
各类小麦按容重分为五等,低于五等的小麦为等外小麦。等级指标及其他质量指标见表1。5.1
表1小麦质量指标
容重,g/1.
≥790
≥770
≥750
≥730
≥710
不完善粒,%
杂质,%
其中:矿物质
注:水分含量大于表1规定的小麦的收购,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水分,%
5.2小麦赤霉病粒最大允许含量为4.0%,单立赤霉病项目,按不完善粒归属。色泽、气味
小麦赤霉病粒超过4.0%的,是否收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收购超过规定的赤霉病麦,要就地要善处理。
5.3黑胚小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是否收购或收购限量。收购的黑胚小麦就地处理。5.4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6检验方法
6.1检验的一般原则按GB/T5490执行。6.2扦样、分样按GB5491执行。
6.3色泽、气味鉴定按GB/T5492执行。322
GB1351--1999
6.4类型、角质率检验按GB/T5493执行。6.5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按GB/T5494执行。6.6水分检验按GB/T5497执行。
6.7容重检验按GB/T5498执行。
包装、运输和贮存
包装、运输和贮存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32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GB 1350-1999 稻谷
- 下一篇: GB 1352-1986 大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7251.2-2006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2部分:对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的特殊要求
- GB/T11982.2-1996 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第2部分:有基材有背涂层聚氯乙烯卷材地板
- GB/T21666-2008 尿吸收辅助器具 评价的一般指南
- GB/T24235-2009 直接还原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和金属化率的测定 气体直接还原法
- GB/T4722-1992 印制电路用覆铜箔层压板试验方法
- GB/T2542-2012 砌墙砖试验方法
- GB/T32999-2016 表面化学分析 深度剖析 用机械轮廓仪栅网复型法测量溅射速率
- GB1455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T5750.2-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2部分: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 GB19461-2004 原产地域产品 独流老醋
- GB/T16865-2013 变形铝、镁及其合金加工制品拉伸试验用试样及方法
- GB/T36946-2018 皮革化学试验多环芳烃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 GB/T923-2009 六角盖形螺母
- GB/T20606-2006 智能运输系统 数据字典要求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25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