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3599-1992 旋转电机装入式热保护 热保护系统用热检测器和控制单元

【国家标准(GB)】 旋转电机装入式热保护 热保护系统用热检测器和控制单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8 15:09:37
- GB/T13599-1992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13599-1992
标准名称:
旋转电机装入式热保护 热保护系统用热检测器和控制单元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2-08-19 -
实施日期:
1993-04-01 -
作废日期:
2005-10-14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936.79 KB
替代情况:
作废;采标情况:
=IEC 34-11-2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在电机热保护系统中起开关作用的热检测器,包括双金属片热检测器和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检测器及与其关联的控制单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规则。 GB/T 13599-1992 旋转电机装入式热保护 热保护系统用热检测器和控制单元 GB/T13599-1992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转电机装人式热保护
热保护系统用热检测器和控制单元Buit-in theraal protection forrotating electricat machinesThermal detectors and control unitsused fn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sGB/T 13599—92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34-11-2&装入式热保护第2章热保护系统用热检测器和控制单元1984年第1版及1988年第1次正)。热保护系统可由开关型热检测器组成,也可由与控制单元联接的特性变化型热检测器组成,通过控制单元把热检测器的特性点转换成开关动作。热保护系统大量使用,电机制造厂将热检测器装于电机内。控制单元可作为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或部分,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部分。第 1 篇 一般规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电机热保护系统中起开关作用的热检测器,包括双金属片热检测器和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检测器及与其关联的控制单元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规则。热检测器及控制单元有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两种型式。本标准规定的自动复位型热检测器只适用于过载断电后需要人工恢复供电的电机的热保护系统。在电机制造厂与热保护控制系统制造厂达成专门协议,且具有安全措时,自动复位型热检测器也可用于自动恢复供电的热保护系统。除检测器制造厂与控制单元制造厂之间达成协议外,第2篇和第3篇只适用于规定类型的PTC热敏电阻检测器和控制单元。
2引用标准
GB755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1497低压电器基本标准
GB2828逐批检查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4728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GB5465.2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GB/T13002旋转电机装入式热保护旋转电机的保护规卿3定义
除GB/T13002第一部分规定的定义外,本标准还规定下列定义国家技术监局1992-08-19批准
1993-04-01实施
W.GB/T 13599
注:图 1 列示了 3. 1~3. 5 条规定的装置的相互关系。1类
并关型
热检测器
控制电路“
电机开关装置
特性变变型
热检测器
控逾单元
控带电路“
电机开关装罩
图1热保护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型式注:控制系统还可增加一个过载继电器。1)对于二级热保护,控制电路还控制第一级保护的报需装置。3. 1 开关型热检测器 swiching type thermal detector3楼
特性变化型
检测器
控錦单元
预先监定
控制电路
电机开关装置
能直接开关控制电路的热检测器(例如双金属片热检测器)。开关型热检测器有两种类型:F型:具有闭合\即常开)触头心件的热检测器。H型:具有“断开”(即常闭)触头元件的热检测器3.2特性变化型热检测器characteristic variation thermal detector特性随温度变化的热检测器。它可按制造厂规定的温度或控制单元整定的温度使控制系统的开关动作(例如:电阻检测器、热电偶检测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检测器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检测器)。3.3 特性突变型热检测器 abrupt charactristic changc thcrmal detector特性随规定温度发生突变而使控制系统开关动作的热检测器(例如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检测器)。注:特性突变型热检测器是 3. 2 条的一种特殊类型。3.4控制单元control unit
使特性变化型热检测的特性变化转换为开关动作的装置。它可以是电气机械型,电子型,也可以是一种型式的组合型。
子control circuit
3.5控制电路
断开或闭合旋转电机电源升关装罩的电路。3.6检测器动作温度detector operating tempcraturc温度上升过程巾检测器动作的温度,或者在温度上引期间特性随温度变化而使与检測器关联的控制单元动作的温度。
3.7系统动作温度
syatem operating temperaturc温度上升过程中检测器和控制单元同步使控制单元动作的检测器的温度。3. 8复位温度reset temperature温度下降时,热检测器或者与检测器关联的控制单元复位动作或使电路能复位的温度。3. g热检测器的热时间常数thermal time constant of a thcrmal chetoctor热检测器在不通电的条件下,按11.1.4案的规定方法测量,其温度由初始温度达到般终电限突变温度的63.2%所需要的时间。
GB/T 13599—92
3.10电气上分开的触头(元件)electricallyseparatedcontactelements属于同一控制单元的触头(元件),彼此间有足够的绝缘,它们能独立接入电气上分开的电路中。3.11 PTC 热敏电阻检测器PTC thertnistor detector用PTC热敏电阻制成的特性突变型热检测器,其热敏电阻部分的电阻温度特性称为PTC。一旦温瘦超过规定傅,在忽略功鞋的条件下,电明显增大。3.12 A 型检测器mark A detector符合第2篇规定的具有特定特性的PTC热敏电阻热检测器。3.13 A 型控制元 nark A control unit符合第2篇规定的具有特定特性的控制单元。3.14B型检测器markBdetector
符合第3篇规定的具有特定特性的PTC热数电阻检测器。3.15B型控制单元markBcontrolunit符合第3篇规定的具有特定特性的控制单元。4保护系统的动作温度
每:-热检测器或热检测器与控制单元的组合装置应具有按4.1条规定的额定动作温度(TNF),或其有按4.2条规定的额定系统动作温度(TFS),或两者兼有,例如:8.开关型热检测器:应表明TNF;b,特性突变型热检测器:只表明TNF。TFS不适用!c.特性突变型热检测器与控制单元的组合装置,应表明TFS,在此情况下TFS值可与检测器本身的 TNF 值相致;
d、特性变化型热检测器与控制单元的组合装置,应表明TFS,在此情况下,检测器可以不规定:TNF值,
4.1额定热检测器动作温度
对开关型热检测器或特性突变型热检测器应由热检测器制造厂提供TNF值。TNF的标称值推荐从10的倍数的数系中选取,并以C表示。除另有规定外,TNF标称值的容差为土6℃。4.2额定系统动作温度
如热检测器和控制单元的保护系统由同一制造厂提供,则应表明TFS值。其他情况下,TFS值应由电机制造厂提出。
除另有规定外,TFS标称值的容差为士6。4.3额定系统动作温度的最大允许值(TFS最大值)热检测器或控制单元的TFS最大值应分别由热检测器制造厂或控制单元制造厂提出。注:对于任何特定装置,TFS最大值应根据制造热检测器采用的材料及热检测器的特性而定,或根据热检测器特性限值而定,该特性限值可根据控制单元的设计而改变。4.4复位温度
热检测器的复位温度和容差由热检测器制造厂提出,当复位温度和容差取决于热检测器及控制单元组合的情况下,也可内控制单元制造厂出,此时的复位温度应征得电机制造厂同意。热检测器制造厂或控制单元制造厂应保证所提出的复位温度满足11.1.3条的要求。对于手动再起动的保护系统,电机的冷却时间由用户决定。用户应充分考虑TNF或TFS值与复位盟度(计及容差)之间的最大差值,该值决定了控制系统复位至电机重新起动前的最大冷却程度。对干白动再起动的保护系统,中机制造厂应充分考感TNF或TFS值与复位温度的选择,这些温度W.GB/T 13599—92
之间的差值太小,电机得不到足够冷却就重新起动而会引起误脱扣。差值太天,电机的冷却时间就过长,或在高的周围环境温度下可阻止系统的复位。4.5热检测器的热时间常数
本标准允许不表明热检测器的热时间常数。但如有要求,可按11.1.4条规定进行验证。5保护系统的颤定值
5.1开关装置(控制单元和开关型热检测器)的额定值控制单元和热检测器开关装置的额定值由制造厂按5.1.1条~5.1.4条的相应规定予以表明。5.1.1开关装的额定电压
开关装登的额定电压包括额定绝缘电压(U,)和额定工作电压(U.)额定绝缘电压(与开关装置介电性能、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等有关。漆另有规定外,额定绝缘电压是开关装置的最大薇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压(U.)是与额定工作电流(I.共同决定开关装置用途的电压值,且与使用类别有关。对于多相电路,U。用相间电压的有效值表明。5.1.2控制单元开关装置的额定电流开关装置的额定电流包括约定发热电流I)和额定工.作电流(1。)。5.1.2.1约定发热电流
约定发热电流(I)是按规定使用条件下用于温升试验时的电流值。约定发热电流I.至少等于对应于八小时工作制的额定工作电流1。中的最大值。5.1.2.2额定工作电流
敏定工作电流是考愿到额定工作电压、电源额定颖率(当为交流时)、便用类别以及电筹命(始果适用的话)而由制造厂规定决定控制单无开关装暨应用的电流值。注,一个开关装量可规定一组额定工作电压和额定工作电流值。5.1.3开关型热检测器的额定电流开关型热检测器的额定电流是额定热偏整电流(I)和额定工作电流(I.)。5.1.3.1额定热偏差电流
额定热偏差电流1是考虑到工作温度变化的限制由制造厂规定的电流值。具有“断开*(即带闭)触头元件的热检测器,在承载额定热偏差电流与无载工作时相比,其TNF值的偏差放不超过-K。
注:①具有\闭合\(即常开)触头元件的慈检测群不需表明I值!②如热检测器制造厂与电机制遗厂另有协议,允许规定较大的I值,以确定宽容差对TNF的影响。5.1.3.2额定工作电流
见 5. 1. 2. 2 茶。
5.1.4开关装置的额是接通与分断能力对规定使用类别的控制单元或开关型热检测器,其使用类别规定为AC-11。正常使用条件和非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如表1所示。对控制单元或具有按钮或其他手动装置且能在任何情况下断开开关装置的开关型热检测器,使用类别规定为AC-11。
对使用类别不是AC-11的控制单元或开关型热检测器,其接通和分断能力应不小于表1中无指定类别栏的数值。
如制造!另有协议,允许规定接通和分断能力的直流额定值。W.bzsoso.coI使用类别
无指定
便用类别
无指定
表中:1-
试验电流,A
额定工作电流,A;
接通前电压,V;
U—额定工作电压,V
GB/T 13599--92
表1交流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
正常使用条件
U.一分断后电压(恢复电压),V。通
非正常使用条件1
注:1)非正带使用条件包括控制单元或开关型热检测器的接触器铁心卡于断并位置时电磁线图的工作条件,这种故障条件要求触头元件具有高接通和分断能力(如表1中使用类别AC-11栏所示)。同时应对控制电路采用熔断器或其他防护措施,以荫范该特定故摩条件。2)所示功率因数悬常数值,只适用于模拟线图电路电气特性的试验电路,应充分注意,对功率因数0.1(正常使用条件)的电路,在试验电路中采用并联电阻器以模拟实际电磁铁心中褥流损耗的阻尼效应。5.1.5开关装置的电寿命
制造厂应规定开关装置按5.1.4条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动作循环次数(电寿命)。开关装置的电寿命不少于2000次。5.1.6动作温度的变化
除制造厂另有规定外,开关部件按非正常使用条件进行5.1.4条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验和5.1.5条电寿命试验前后,热检测器动作温度偏差(TNF或TFS,选适用的)应不超过5%.或不超过6K,二者选较大者。
5.2特性变化型热检测器的额定值制造厂应按5.2.1条和5.2.2条的规定表明特性变化型热检测器的额定值。5.2.1额定绝缘电压
额定绝缘电压(U.)是与介电性能试验等有关的电压值。5. 2.2额定工作电压
对动作取决于所施加电压的热检测器,额定工作电压(U.)是热检测器上所标明且能被承受的电压值。
注,对交流热检测器,额定工作电压是峰值电压,用 V 表示。5.3·控制单元检测器电路的额定电压GB/T 13599—92
预期使用指定额定工作电压的特性变化型热检测器的检测电路,其额定电压(U,)由控制单元制造厂规定。
当-·电阻接雅备联接检测器电路的一对端子间且控制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时,电压U.是该接线端间的电压最大值。
控制单元断并,电阻应有相应特性曲线值(计及电路中热检测器数量)根据特性曲线的形状,此值可为最大值或最小值。
注:如是交流电路,额定电压是峰值电压,用U.表示。6介电性能
热检测器及其联接引线之间必须可靠联接,且应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6.1热检测器的介电性能
热检测器及其联接引线(包括热检测器与联接引线的接线端头在未装入电机前应能承受交流50~60Hz,2U.十1000V的试验电压(有效值)。历时1min而不发生击穿或闪络。试验电压施加部位为热检测器导线和热检测器绝缘的外表面之间。6.2控制单元的介电性能
控制单元应能承受交流50~60Hz,表2所示试验电压(有效值)历时1min而无击穿或内络。试验电压施加于:
触头元件带电部件和控制单元接地部件之间;、
触头元件带电部件和控制单元易触及的部件之间;b.
电源屯路和控单元接地部件或易触及的部件之间:d.控制单元内各独立的电气电路之间。表2控制单元的介电强度试验电压电流种类
交流或直流
7热检测器的安装和使用条件
颜定绝练电压U
60U,300
300-U≤600
介电强度试验电压(交流有效值)1000
热检测器应来用合适的材料制成,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V
电机制造厂应向热检测器制造厂提供热检测器安装于电机的全部资料。检验热检测器是否符合安装和使用条件应由双方协议。
7.1电机绕组没读和烘干前装入的热检测器热检测器应与电机绕组有良好的热耦合,但不得损伤或削弱绝缘。绕组与热检测器的组合应能承受7. 1. 1 条和 7. 1. 2 条规定的要求。7.1.1因绕组结构和处理产生的应力热检测器及联接引线(包括绝缘)在承受下列条件后其动作特性应无改变:绕组热处理时的温度;
热检测器嵌装入电机绕组时所受的机械应力;b
绕组后续工艺和处理时所受的机械应力;c.
电机制造厂规定的浸渍剂:
GB/T13599--92
e、电机制造厂规定采用的真空或压力等漫渍。注,绕组处理过程中,各种因素所产生的应力是相互影响的,在某种情况下会产生相互作用,因此试验时应充分考愈上述各困案。
7.1.2使用时产生的机应力
热检测器及其联接引线应能承受因绕组温度变化,电动力和机械振动引起的交变应力而不改变其特性。
注:电机制造厂应正确选用热检测器,有关机械方面的详细要求由电机制造厂和热检测器制造厂双方协议。7.2电机绕组浸溃和烘干后装入的热检测器热检测器与所装入部位的电机部件之问应有良好的热耦合。热检测器及其联接引线应能承受因组温度、电动力和机械振动引起的交变成力而不改变其性能。7.3使用中的热性能
7.3.1高温性能
热检测器及其联接引线应能承受TNF+10C或TFS+10℃的连续温度;对持性变化型热检测器应能承受TFSm+10℃的连续温度而不受损伤及不改变其动作特性。除制造厂另有规定外,热检测器应能短时承受TNF+50C或TFS+50C的温度而不受损伤及动作特性不会发生永久性变化。
7.3.2低温性能
除制造广另有规定外,热检器应能在GB755规定的最低周围环境温度下良好工作,并能在一40℃的温度下贮存面不受损伤及动作特性不会产生永久性变化。7.4使用中磁场的影响
装入电机或嵌入绕组内的热检测器通带会受到电机磁场的影响,热检测器制造厂应充分予以说明。注,应尽量减小热检测器联接引线构成的环路尺寸以减小电机磁场的影响,如热检测器联接引线穿过电机绕组情,则应使热检测器的一对引线或每个检测器电路穿过同一绕组槽。8控单元的安装和使用亲件
8.1安装条件
控制单元的安装应根据制造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8.2正带工作条件
控制单元及与基联接的热检测器的正常工作条件:电源电压为85%~110%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1\);法:1)额定控制电源电压(7.)是施加于控制单元控制电路输入端的电压,如果是交流,应要说明频率。电源电压频率(交流)为50Hz或60Hzl周围最高环境温度不超过卡40℃,24 h的平均温度不超过十35℃,周围环境温度的下限为-5
海拨不超过2000m:
周围最高环境温度为十40时相对湿度近50%,在较低湿度下可以有较高的相对混度,如十20了时为90%,并应考虑到因温度变化偶而发生在产品表面上的凝露。注:对直流控制单元,波纹系数和波形因数由制造厂和用户效方协议;②超过上述正常工作条件的,由制造厂和用户双方协议。8. 3 非正常,工作条件
8.3.1非正常接线
在额定电压下控制单元在下列接线条件下应不受到损伤;每对检测器电路接线端子需经短路插接件短接1每对检测器电路接线端子开路。W.bzsoso.cO8.3.2最小保持电压
GB/T 13599-92
最小保持电压应不大于75%额定电压。9接线
9.1热检测器的接线
接线装暨(如联接端子)应能联接0.5~2.5mm的单股导线。联接引线长度、接线装置的尺寸和型式由热检测器制造厂和电机制造厂双方协议。9.2控制单元的接线www.bzxz.net
接线装量(如联接端子)应能联接0.5~2.5mm*的单股导线,并应有足够的数量,以联接热检测器电路。
联接单个热检测器电路的联接端子用T,和T,标志,联接若干个热检测器电路的联接端子用1T,和 1T2,2T,和 2T,等标志。
机座或接地端子应采用GB5465.2中相应的符号标志。此外,对每个热敏电阻检测器电路,用最低的下标数字表示。
10标志
10.1热检测器的标志
热检测器应标以制造厂编号,并应说明编号的含义。引线标志由热检测器制造厂和电机制造厂双方协议,如热检测器安装于电机内部时,见GB/T13002第6.2.1条的标志要求。
10.2控制单元的标志
控制单元上应清晰、永久地标志下列内容:a
制造厂厂名或商标;
产品型号、名称及出厂编号:
控制单元的额定绝缘电压,
制造!应尽可能将下列内容标志在控制单元上,但也可用单独的图表或使用说明书予以说明,d
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
额定控制电源频率,
控制单元的额定工作电压(U。);控制单元的额定工作电流(1.);h.
使用类别或接通和分断能力,
端子标记和热检测器、控制单元和电源的接线线路图:i
J:控制单元采用的热检测器型式。如果需要,应标明热检测器电路的额定电压。11型式试验
11.1热检测器动作温度试验
动作温度可用下述任一方法进行试验:方法1:油浴法
把被试热检测器浸没于油槽内,试验条件为:油槽容量应大于被试热检测器体积的 1 000 倍;被试热检测器浸没深度不小于75mm;均匀搅动槽内的油,但不得产生衰流。方法2:热空气炉法
WCB/T13599—92
热空气炉为一用环形管制成且热的闭合管道,内部流动誉温度可调的空气流,流速应大于200m/min,被试热检测器连同必要的测温元件固定在炉内。油槽或热空气干燥炉的结构应能避免被试热检测器和测温元件受到热源的热辐射影响,测温元件可采用热电偶或其他适用的装置,热电偶的热谢应贴附于被试热检测器上或贴附于试样旁相同的热检测器上,如采用方法1,则可将热电偶置于油槽内被试热捡测器近旁。重复试验时,热电偶应置于相应被试热检测器的同样位置。试验时,均匀改变油或热空气的温度,从而确定热检测器的动作温度,当接近动作温度时的温度变化率应不超过0.5K/min。
注;遵照上述各项条件进行试验,两种方法都是允许的,采用娜种方法取决于热检测器结构和制造厂的设备条件。11.1.1热检测器额定动作温度(TNF)试验试由热检测器制造广进行,
开关型热检测器进行试验时,其联接端子间的电压应不超过热检测器的额定绝缘电压。具有\渐开”(带闭)触头元件和额定热偏差电流(I)的开关型热检测器进行试验时,可采用任何合适的装置指示开关电路的动作,但通过该装暨的电流应不大于3%Im。具有标称额定工作电压的特性突变型热检测器,其联接端子间的电压应不超过热检测器的额定工作电压()
提高油槽或热空气炉的温度,直至被试热检测器动作(开关型热检测器动作或特性突变性热检测器达到特性曲线的预定点)。此时测得的温度为TNF值,应符合4.1条的规定。11.1.2额定系统动作温度(TFS)试验试验由热检测器制造厂或控制单元制造厂按双方协议进行。如有必要,被试系统应包括单个或若干个热检测器与预先整定的控制单元联接。控制单元应按规定条件供电,用通过控制单元开关装置的电流等于额定工作电流(1。)来控制其输出信号。
提高油槽或热空气炉的温度直至控制单元带动信号电路动作。此时测得的温度为TFS值应符合4.2条的规定。
11.1.3复位温度试验
试验由热检测器制造厂或控制单元制造厂协议进行。除允许温度以不超过0.5K/min的速率下降直至动作的热检测器外,对具有TNF标称值的热检测器,复位温度试验应按11.1.1条的规定进行。具有“闭合”(常开)触头元件的开关型热检测器,若已表明热偏差电流(Ita),则流过开关的电流应不超过3%Itd,若未表明Id,则应将电流限制到最小值,以表明热检测器的开关状态。
除允许温度以不超过0.5K/min的速率下降直至控制单元带动信号电路的控制系统外,对具有TFS标称值的控制系统,复位温度试验应按11.1.2条的规定进行。复位温度值应符合4.4条的规定。11.1.4热检测器热时间常数试验试验由热检测器制造厂进行。应采用11.1条中方法1规定的油槽。试验前,被试热检测器应先进行额定动作温度(TNF)的测量或热检测器和控制单元组合应先进行额定系统动作温度(TFS)的测量。试验时制造厂应表明热检测器采用的绝缘方法,对无绝缘的热检测器应绝缘,对采用并口我管绝缘的,开口应密封,详细的绝缴要求由制造厂规定。试验自冷态开始,油槽温度应预热到被试验检测器动作温度(TNF或TFS)的110%~140%二间,并保持在这个范围内。
试验程序,把热检测器置入油槽,测出热检测器达到动作温度的时间,并读出油槽温度.W.按下式计算热时间带数:
式中:1——时间常数,
GB/T 13599—92
—热检测器达到动作温度的时间,8T。油槽温度,℃
T。试验开始时热检测器的温度(室温),℃,T,—热检测器的动作温度(TNF或TFS),℃In——自然对数。
11.2具有“断开”触头光件的开关型热检测器的额定热偏差电流试验按11.1.1条的规(对采用11.1条规定的油浴法除外)测量热检测器的动作温度(TNF)。把冷却复位后的热检测器浸没于油槽内,并将开关电路的电流升至额定热偏差电流1,保持油槽温度恒温一段时间,然后以不超过0.5K/min的温度速率加温直至热检测器动作,试验(热检测器承载电流It)持续时间应不小于1h,记录下热检测器的动作温度。前后两次动作温度的差值应符合5.1.3.1条的规定。11.3开关装置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验11.3.1试验目的和试验条件
试验目的旨在检验控制单元或开关型热检测器5.1.4条按表1规定的非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通断能力,以及5.1.5条按表1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动作循环次数(电寿命),试验前后检查动作温度(TNF或TFS)应符合5.1.6条的规定。试验参数的容差:
电流:0~+5%
电压:±5%
功率因数:士0.05
试验应采用a或b项规定的试验线路,也可在实际负载(如接触器)上进行,但实际负载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应符合5.1.4条表1的规定,其容差应在上述规定的容差范围之内。a交流试验
负载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包括,接通线路采用空芯电抗器与电阻器串联,功率因数cos虹为0.7,电路中流过接通电流(1.)。分断线路采用空芯电抗器与电阻器串联,并可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分流电阻流过的电流为3%分断电流,功率因数cos应符合表1的相应规定。若触头元件跳动时间小于3ms,试验允许按图3的简化线路进行。邻近有独立的触头元件应同时进行试验,对于交流试验应采用图1的试验线路。b.直流试验
所采用的试验电路按GB1497第8.2.4条选定。试验电路应包括有铁芯电抗器,如需要可串联电阻,以保证所规定的Te.os时间。在进行11.3.2条和11.3.3条试验前,应按11.1.1条或11.1.2条的规定测量开关型热检测器的TNF值或热检测器与控制单元组合的TFS值。k.
cosg.~0.7
GB/T13599—92
被达电器
图2接通与分断能力负载线路
该试电器
co5中
图3接遵与分断能力试验的简化负载线路W.GB/T13599—92
图4具有独立电气接触元件的接通与分断能力的负载线路注:1一半动作次数接至电源1端,另一半动作数接至电源1端。熔断器和电(按GB1497第8.2.2.4.1条规定)11.3.2非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试验试验线路应为11.3.1条中规定的一种。试验电压和试验电流应符合5.1.4条表1的规定。接通和分断次数:
交流试验:连续50次,
直流试验:连续20次。
相邻两次通断循环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至108。对开关型热检测器连续两次通断循环之间的时间间应尽可能短。
通电时间至少为0.59,但应避免过分的触头发热。试验时应不发生触头熔焊、极间闪络和持续燃弧等现象。11.3.3电寿命试验
试验线路应为11.3.1条中规定的一种。通电时间为一个操作循环时间的10%~50%,通以表1中止常使用条件的电流进行试验应不会引起过热。
按5.1.5条的规定,开关型热检测器或控制单元的动作循环次数(电寿命)应不少于2000次。控制单元每小时动作循环次数(操作频率)应不小于12次。开关型热检测器操作频率由制造厂规定,此时应充分考惠热检测器的发热与冷却时间以及动作温度与复位温度的温差。试验时应不发生触头熔焊、持续燃双,电路接不通、电路分不断及极间闪络等现象。试验后应按11.4条的规定进行介电性能试验。11. 3.4动作温度变化的试验
本试验在进行11..3.2条非正带使用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验,11.3.3条电寿命试验及11.4条介电性能试验后进行。
W.bzsoso.coI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旅转电机装人式热保护
热保护系统用热检测器和控制单元Buit-in theraal protection forrotating electricat machinesThermal detectors and control unitsused fn 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sGB/T 13599—92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34-11-2&装入式热保护第2章热保护系统用热检测器和控制单元1984年第1版及1988年第1次正)。热保护系统可由开关型热检测器组成,也可由与控制单元联接的特性变化型热检测器组成,通过控制单元把热检测器的特性点转换成开关动作。热保护系统大量使用,电机制造厂将热检测器装于电机内。控制单元可作为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或部分,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部分。第 1 篇 一般规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电机热保护系统中起开关作用的热检测器,包括双金属片热检测器和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检测器及与其关联的控制单元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规则。热检测器及控制单元有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两种型式。本标准规定的自动复位型热检测器只适用于过载断电后需要人工恢复供电的电机的热保护系统。在电机制造厂与热保护控制系统制造厂达成专门协议,且具有安全措时,自动复位型热检测器也可用于自动恢复供电的热保护系统。除检测器制造厂与控制单元制造厂之间达成协议外,第2篇和第3篇只适用于规定类型的PTC热敏电阻检测器和控制单元。
2引用标准
GB755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1497低压电器基本标准
GB2828逐批检查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4728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GB5465.2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GB/T13002旋转电机装入式热保护旋转电机的保护规卿3定义
除GB/T13002第一部分规定的定义外,本标准还规定下列定义国家技术监局1992-08-19批准
1993-04-01实施
W.GB/T 13599
注:图 1 列示了 3. 1~3. 5 条规定的装置的相互关系。1类
并关型
热检测器
控制电路“
电机开关装置
特性变变型
热检测器
控逾单元
控带电路“
电机开关装罩
图1热保护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型式注:控制系统还可增加一个过载继电器。1)对于二级热保护,控制电路还控制第一级保护的报需装置。3. 1 开关型热检测器 swiching type thermal detector3楼
特性变化型
检测器
控錦单元
预先监定
控制电路
电机开关装置
能直接开关控制电路的热检测器(例如双金属片热检测器)。开关型热检测器有两种类型:F型:具有闭合\即常开)触头心件的热检测器。H型:具有“断开”(即常闭)触头元件的热检测器3.2特性变化型热检测器characteristic variation thermal detector特性随温度变化的热检测器。它可按制造厂规定的温度或控制单元整定的温度使控制系统的开关动作(例如:电阻检测器、热电偶检测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检测器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检测器)。3.3 特性突变型热检测器 abrupt charactristic changc thcrmal detector特性随规定温度发生突变而使控制系统开关动作的热检测器(例如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检测器)。注:特性突变型热检测器是 3. 2 条的一种特殊类型。3.4控制单元control unit
使特性变化型热检测的特性变化转换为开关动作的装置。它可以是电气机械型,电子型,也可以是一种型式的组合型。
子control circuit
3.5控制电路
断开或闭合旋转电机电源升关装罩的电路。3.6检测器动作温度detector operating tempcraturc温度上升过程巾检测器动作的温度,或者在温度上引期间特性随温度变化而使与检測器关联的控制单元动作的温度。
3.7系统动作温度
syatem operating temperaturc温度上升过程中检测器和控制单元同步使控制单元动作的检测器的温度。3. 8复位温度reset temperature温度下降时,热检测器或者与检测器关联的控制单元复位动作或使电路能复位的温度。3. g热检测器的热时间常数thermal time constant of a thcrmal chetoctor热检测器在不通电的条件下,按11.1.4案的规定方法测量,其温度由初始温度达到般终电限突变温度的63.2%所需要的时间。
GB/T 13599—92
3.10电气上分开的触头(元件)electricallyseparatedcontactelements属于同一控制单元的触头(元件),彼此间有足够的绝缘,它们能独立接入电气上分开的电路中。3.11 PTC 热敏电阻检测器PTC thertnistor detector用PTC热敏电阻制成的特性突变型热检测器,其热敏电阻部分的电阻温度特性称为PTC。一旦温瘦超过规定傅,在忽略功鞋的条件下,电明显增大。3.12 A 型检测器mark A detector符合第2篇规定的具有特定特性的PTC热敏电阻热检测器。3.13 A 型控制元 nark A control unit符合第2篇规定的具有特定特性的控制单元。3.14B型检测器markBdetector
符合第3篇规定的具有特定特性的PTC热数电阻检测器。3.15B型控制单元markBcontrolunit符合第3篇规定的具有特定特性的控制单元。4保护系统的动作温度
每:-热检测器或热检测器与控制单元的组合装置应具有按4.1条规定的额定动作温度(TNF),或其有按4.2条规定的额定系统动作温度(TFS),或两者兼有,例如:8.开关型热检测器:应表明TNF;b,特性突变型热检测器:只表明TNF。TFS不适用!c.特性突变型热检测器与控制单元的组合装置,应表明TFS,在此情况下TFS值可与检测器本身的 TNF 值相致;
d、特性变化型热检测器与控制单元的组合装置,应表明TFS,在此情况下,检测器可以不规定:TNF值,
4.1额定热检测器动作温度
对开关型热检测器或特性突变型热检测器应由热检测器制造厂提供TNF值。TNF的标称值推荐从10的倍数的数系中选取,并以C表示。除另有规定外,TNF标称值的容差为土6℃。4.2额定系统动作温度
如热检测器和控制单元的保护系统由同一制造厂提供,则应表明TFS值。其他情况下,TFS值应由电机制造厂提出。
除另有规定外,TFS标称值的容差为士6。4.3额定系统动作温度的最大允许值(TFS最大值)热检测器或控制单元的TFS最大值应分别由热检测器制造厂或控制单元制造厂提出。注:对于任何特定装置,TFS最大值应根据制造热检测器采用的材料及热检测器的特性而定,或根据热检测器特性限值而定,该特性限值可根据控制单元的设计而改变。4.4复位温度
热检测器的复位温度和容差由热检测器制造厂提出,当复位温度和容差取决于热检测器及控制单元组合的情况下,也可内控制单元制造厂出,此时的复位温度应征得电机制造厂同意。热检测器制造厂或控制单元制造厂应保证所提出的复位温度满足11.1.3条的要求。对于手动再起动的保护系统,电机的冷却时间由用户决定。用户应充分考虑TNF或TFS值与复位盟度(计及容差)之间的最大差值,该值决定了控制系统复位至电机重新起动前的最大冷却程度。对干白动再起动的保护系统,中机制造厂应充分考感TNF或TFS值与复位温度的选择,这些温度W.GB/T 13599—92
之间的差值太小,电机得不到足够冷却就重新起动而会引起误脱扣。差值太天,电机的冷却时间就过长,或在高的周围环境温度下可阻止系统的复位。4.5热检测器的热时间常数
本标准允许不表明热检测器的热时间常数。但如有要求,可按11.1.4条规定进行验证。5保护系统的颤定值
5.1开关装置(控制单元和开关型热检测器)的额定值控制单元和热检测器开关装置的额定值由制造厂按5.1.1条~5.1.4条的相应规定予以表明。5.1.1开关装的额定电压
开关装登的额定电压包括额定绝缘电压(U,)和额定工作电压(U.)额定绝缘电压(与开关装置介电性能、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等有关。漆另有规定外,额定绝缘电压是开关装置的最大薇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压(U.)是与额定工作电流(I.共同决定开关装置用途的电压值,且与使用类别有关。对于多相电路,U。用相间电压的有效值表明。5.1.2控制单元开关装置的额定电流开关装置的额定电流包括约定发热电流I)和额定工.作电流(1。)。5.1.2.1约定发热电流
约定发热电流(I)是按规定使用条件下用于温升试验时的电流值。约定发热电流I.至少等于对应于八小时工作制的额定工作电流1。中的最大值。5.1.2.2额定工作电流
敏定工作电流是考愿到额定工作电压、电源额定颖率(当为交流时)、便用类别以及电筹命(始果适用的话)而由制造厂规定决定控制单无开关装暨应用的电流值。注,一个开关装量可规定一组额定工作电压和额定工作电流值。5.1.3开关型热检测器的额定电流开关型热检测器的额定电流是额定热偏整电流(I)和额定工作电流(I.)。5.1.3.1额定热偏差电流
额定热偏差电流1是考虑到工作温度变化的限制由制造厂规定的电流值。具有“断开*(即带闭)触头元件的热检测器,在承载额定热偏差电流与无载工作时相比,其TNF值的偏差放不超过-K。
注:①具有\闭合\(即常开)触头元件的慈检测群不需表明I值!②如热检测器制造厂与电机制遗厂另有协议,允许规定较大的I值,以确定宽容差对TNF的影响。5.1.3.2额定工作电流
见 5. 1. 2. 2 茶。
5.1.4开关装置的额是接通与分断能力对规定使用类别的控制单元或开关型热检测器,其使用类别规定为AC-11。正常使用条件和非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如表1所示。对控制单元或具有按钮或其他手动装置且能在任何情况下断开开关装置的开关型热检测器,使用类别规定为AC-11。
对使用类别不是AC-11的控制单元或开关型热检测器,其接通和分断能力应不小于表1中无指定类别栏的数值。
如制造!另有协议,允许规定接通和分断能力的直流额定值。W.bzsoso.coI使用类别
无指定
便用类别
无指定
表中:1-
试验电流,A
额定工作电流,A;
接通前电压,V;
U—额定工作电压,V
GB/T 13599--92
表1交流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
正常使用条件
U.一分断后电压(恢复电压),V。通
非正常使用条件1
注:1)非正带使用条件包括控制单元或开关型热检测器的接触器铁心卡于断并位置时电磁线图的工作条件,这种故障条件要求触头元件具有高接通和分断能力(如表1中使用类别AC-11栏所示)。同时应对控制电路采用熔断器或其他防护措施,以荫范该特定故摩条件。2)所示功率因数悬常数值,只适用于模拟线图电路电气特性的试验电路,应充分注意,对功率因数0.1(正常使用条件)的电路,在试验电路中采用并联电阻器以模拟实际电磁铁心中褥流损耗的阻尼效应。5.1.5开关装置的电寿命
制造厂应规定开关装置按5.1.4条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动作循环次数(电寿命)。开关装置的电寿命不少于2000次。5.1.6动作温度的变化
除制造厂另有规定外,开关部件按非正常使用条件进行5.1.4条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验和5.1.5条电寿命试验前后,热检测器动作温度偏差(TNF或TFS,选适用的)应不超过5%.或不超过6K,二者选较大者。
5.2特性变化型热检测器的额定值制造厂应按5.2.1条和5.2.2条的规定表明特性变化型热检测器的额定值。5.2.1额定绝缘电压
额定绝缘电压(U.)是与介电性能试验等有关的电压值。5. 2.2额定工作电压
对动作取决于所施加电压的热检测器,额定工作电压(U.)是热检测器上所标明且能被承受的电压值。
注,对交流热检测器,额定工作电压是峰值电压,用 V 表示。5.3·控制单元检测器电路的额定电压GB/T 13599—92
预期使用指定额定工作电压的特性变化型热检测器的检测电路,其额定电压(U,)由控制单元制造厂规定。
当-·电阻接雅备联接检测器电路的一对端子间且控制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时,电压U.是该接线端间的电压最大值。
控制单元断并,电阻应有相应特性曲线值(计及电路中热检测器数量)根据特性曲线的形状,此值可为最大值或最小值。
注:如是交流电路,额定电压是峰值电压,用U.表示。6介电性能
热检测器及其联接引线之间必须可靠联接,且应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6.1热检测器的介电性能
热检测器及其联接引线(包括热检测器与联接引线的接线端头在未装入电机前应能承受交流50~60Hz,2U.十1000V的试验电压(有效值)。历时1min而不发生击穿或闪络。试验电压施加部位为热检测器导线和热检测器绝缘的外表面之间。6.2控制单元的介电性能
控制单元应能承受交流50~60Hz,表2所示试验电压(有效值)历时1min而无击穿或内络。试验电压施加于:
触头元件带电部件和控制单元接地部件之间;、
触头元件带电部件和控制单元易触及的部件之间;b.
电源屯路和控单元接地部件或易触及的部件之间:d.控制单元内各独立的电气电路之间。表2控制单元的介电强度试验电压电流种类
交流或直流
7热检测器的安装和使用条件
颜定绝练电压U
60U,300
300-U≤600
介电强度试验电压(交流有效值)1000
热检测器应来用合适的材料制成,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V
电机制造厂应向热检测器制造厂提供热检测器安装于电机的全部资料。检验热检测器是否符合安装和使用条件应由双方协议。
7.1电机绕组没读和烘干前装入的热检测器热检测器应与电机绕组有良好的热耦合,但不得损伤或削弱绝缘。绕组与热检测器的组合应能承受7. 1. 1 条和 7. 1. 2 条规定的要求。7.1.1因绕组结构和处理产生的应力热检测器及联接引线(包括绝缘)在承受下列条件后其动作特性应无改变:绕组热处理时的温度;
热检测器嵌装入电机绕组时所受的机械应力;b
绕组后续工艺和处理时所受的机械应力;c.
电机制造厂规定的浸渍剂:
GB/T13599--92
e、电机制造厂规定采用的真空或压力等漫渍。注,绕组处理过程中,各种因素所产生的应力是相互影响的,在某种情况下会产生相互作用,因此试验时应充分考愈上述各困案。
7.1.2使用时产生的机应力
热检测器及其联接引线应能承受因绕组温度变化,电动力和机械振动引起的交变应力而不改变其特性。
注:电机制造厂应正确选用热检测器,有关机械方面的详细要求由电机制造厂和热检测器制造厂双方协议。7.2电机绕组浸溃和烘干后装入的热检测器热检测器与所装入部位的电机部件之问应有良好的热耦合。热检测器及其联接引线应能承受因组温度、电动力和机械振动引起的交变成力而不改变其性能。7.3使用中的热性能
7.3.1高温性能
热检测器及其联接引线应能承受TNF+10C或TFS+10℃的连续温度;对持性变化型热检测器应能承受TFSm+10℃的连续温度而不受损伤及不改变其动作特性。除制造厂另有规定外,热检测器应能短时承受TNF+50C或TFS+50C的温度而不受损伤及动作特性不会发生永久性变化。
7.3.2低温性能
除制造广另有规定外,热检器应能在GB755规定的最低周围环境温度下良好工作,并能在一40℃的温度下贮存面不受损伤及动作特性不会产生永久性变化。7.4使用中磁场的影响
装入电机或嵌入绕组内的热检测器通带会受到电机磁场的影响,热检测器制造厂应充分予以说明。注,应尽量减小热检测器联接引线构成的环路尺寸以减小电机磁场的影响,如热检测器联接引线穿过电机绕组情,则应使热检测器的一对引线或每个检测器电路穿过同一绕组槽。8控单元的安装和使用亲件
8.1安装条件
控制单元的安装应根据制造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进行。8.2正带工作条件
控制单元及与基联接的热检测器的正常工作条件:电源电压为85%~110%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1\);法:1)额定控制电源电压(7.)是施加于控制单元控制电路输入端的电压,如果是交流,应要说明频率。电源电压频率(交流)为50Hz或60Hzl周围最高环境温度不超过卡40℃,24 h的平均温度不超过十35℃,周围环境温度的下限为-5
海拨不超过2000m:
周围最高环境温度为十40时相对湿度近50%,在较低湿度下可以有较高的相对混度,如十20了时为90%,并应考虑到因温度变化偶而发生在产品表面上的凝露。注:对直流控制单元,波纹系数和波形因数由制造厂和用户效方协议;②超过上述正常工作条件的,由制造厂和用户双方协议。8. 3 非正常,工作条件
8.3.1非正常接线
在额定电压下控制单元在下列接线条件下应不受到损伤;每对检测器电路接线端子需经短路插接件短接1每对检测器电路接线端子开路。W.bzsoso.cO8.3.2最小保持电压
GB/T 13599-92
最小保持电压应不大于75%额定电压。9接线
9.1热检测器的接线
接线装暨(如联接端子)应能联接0.5~2.5mm的单股导线。联接引线长度、接线装置的尺寸和型式由热检测器制造厂和电机制造厂双方协议。9.2控制单元的接线www.bzxz.net
接线装量(如联接端子)应能联接0.5~2.5mm*的单股导线,并应有足够的数量,以联接热检测器电路。
联接单个热检测器电路的联接端子用T,和T,标志,联接若干个热检测器电路的联接端子用1T,和 1T2,2T,和 2T,等标志。
机座或接地端子应采用GB5465.2中相应的符号标志。此外,对每个热敏电阻检测器电路,用最低的下标数字表示。
10标志
10.1热检测器的标志
热检测器应标以制造厂编号,并应说明编号的含义。引线标志由热检测器制造厂和电机制造厂双方协议,如热检测器安装于电机内部时,见GB/T13002第6.2.1条的标志要求。
10.2控制单元的标志
控制单元上应清晰、永久地标志下列内容:a
制造厂厂名或商标;
产品型号、名称及出厂编号:
控制单元的额定绝缘电压,
制造!应尽可能将下列内容标志在控制单元上,但也可用单独的图表或使用说明书予以说明,d
额定控制电源电压(U,);
额定控制电源频率,
控制单元的额定工作电压(U。);控制单元的额定工作电流(1.);h.
使用类别或接通和分断能力,
端子标记和热检测器、控制单元和电源的接线线路图:i
J:控制单元采用的热检测器型式。如果需要,应标明热检测器电路的额定电压。11型式试验
11.1热检测器动作温度试验
动作温度可用下述任一方法进行试验:方法1:油浴法
把被试热检测器浸没于油槽内,试验条件为:油槽容量应大于被试热检测器体积的 1 000 倍;被试热检测器浸没深度不小于75mm;均匀搅动槽内的油,但不得产生衰流。方法2:热空气炉法
WCB/T13599—92
热空气炉为一用环形管制成且热的闭合管道,内部流动誉温度可调的空气流,流速应大于200m/min,被试热检测器连同必要的测温元件固定在炉内。油槽或热空气干燥炉的结构应能避免被试热检测器和测温元件受到热源的热辐射影响,测温元件可采用热电偶或其他适用的装置,热电偶的热谢应贴附于被试热检测器上或贴附于试样旁相同的热检测器上,如采用方法1,则可将热电偶置于油槽内被试热捡测器近旁。重复试验时,热电偶应置于相应被试热检测器的同样位置。试验时,均匀改变油或热空气的温度,从而确定热检测器的动作温度,当接近动作温度时的温度变化率应不超过0.5K/min。
注;遵照上述各项条件进行试验,两种方法都是允许的,采用娜种方法取决于热检测器结构和制造厂的设备条件。11.1.1热检测器额定动作温度(TNF)试验试由热检测器制造广进行,
开关型热检测器进行试验时,其联接端子间的电压应不超过热检测器的额定绝缘电压。具有\渐开”(带闭)触头元件和额定热偏差电流(I)的开关型热检测器进行试验时,可采用任何合适的装置指示开关电路的动作,但通过该装暨的电流应不大于3%Im。具有标称额定工作电压的特性突变型热检测器,其联接端子间的电压应不超过热检测器的额定工作电压()
提高油槽或热空气炉的温度,直至被试热检测器动作(开关型热检测器动作或特性突变性热检测器达到特性曲线的预定点)。此时测得的温度为TNF值,应符合4.1条的规定。11.1.2额定系统动作温度(TFS)试验试验由热检测器制造厂或控制单元制造厂按双方协议进行。如有必要,被试系统应包括单个或若干个热检测器与预先整定的控制单元联接。控制单元应按规定条件供电,用通过控制单元开关装置的电流等于额定工作电流(1。)来控制其输出信号。
提高油槽或热空气炉的温度直至控制单元带动信号电路动作。此时测得的温度为TFS值应符合4.2条的规定。
11.1.3复位温度试验
试验由热检测器制造厂或控制单元制造厂协议进行。除允许温度以不超过0.5K/min的速率下降直至动作的热检测器外,对具有TNF标称值的热检测器,复位温度试验应按11.1.1条的规定进行。具有“闭合”(常开)触头元件的开关型热检测器,若已表明热偏差电流(Ita),则流过开关的电流应不超过3%Itd,若未表明Id,则应将电流限制到最小值,以表明热检测器的开关状态。
除允许温度以不超过0.5K/min的速率下降直至控制单元带动信号电路的控制系统外,对具有TFS标称值的控制系统,复位温度试验应按11.1.2条的规定进行。复位温度值应符合4.4条的规定。11.1.4热检测器热时间常数试验试验由热检测器制造厂进行。应采用11.1条中方法1规定的油槽。试验前,被试热检测器应先进行额定动作温度(TNF)的测量或热检测器和控制单元组合应先进行额定系统动作温度(TFS)的测量。试验时制造厂应表明热检测器采用的绝缘方法,对无绝缘的热检测器应绝缘,对采用并口我管绝缘的,开口应密封,详细的绝缴要求由制造厂规定。试验自冷态开始,油槽温度应预热到被试验检测器动作温度(TNF或TFS)的110%~140%二间,并保持在这个范围内。
试验程序,把热检测器置入油槽,测出热检测器达到动作温度的时间,并读出油槽温度.W.按下式计算热时间带数:
式中:1——时间常数,
GB/T 13599—92
—热检测器达到动作温度的时间,8T。油槽温度,℃
T。试验开始时热检测器的温度(室温),℃,T,—热检测器的动作温度(TNF或TFS),℃In——自然对数。
11.2具有“断开”触头光件的开关型热检测器的额定热偏差电流试验按11.1.1条的规(对采用11.1条规定的油浴法除外)测量热检测器的动作温度(TNF)。把冷却复位后的热检测器浸没于油槽内,并将开关电路的电流升至额定热偏差电流1,保持油槽温度恒温一段时间,然后以不超过0.5K/min的温度速率加温直至热检测器动作,试验(热检测器承载电流It)持续时间应不小于1h,记录下热检测器的动作温度。前后两次动作温度的差值应符合5.1.3.1条的规定。11.3开关装置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验11.3.1试验目的和试验条件
试验目的旨在检验控制单元或开关型热检测器5.1.4条按表1规定的非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通断能力,以及5.1.5条按表1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动作循环次数(电寿命),试验前后检查动作温度(TNF或TFS)应符合5.1.6条的规定。试验参数的容差:
电流:0~+5%
电压:±5%
功率因数:士0.05
试验应采用a或b项规定的试验线路,也可在实际负载(如接触器)上进行,但实际负载的电流、电压和功率因数应符合5.1.4条表1的规定,其容差应在上述规定的容差范围之内。a交流试验
负载电路如图2所示,其中包括,接通线路采用空芯电抗器与电阻器串联,功率因数cos虹为0.7,电路中流过接通电流(1.)。分断线路采用空芯电抗器与电阻器串联,并可并联一个分流电阻,分流电阻流过的电流为3%分断电流,功率因数cos应符合表1的相应规定。若触头元件跳动时间小于3ms,试验允许按图3的简化线路进行。邻近有独立的触头元件应同时进行试验,对于交流试验应采用图1的试验线路。b.直流试验
所采用的试验电路按GB1497第8.2.4条选定。试验电路应包括有铁芯电抗器,如需要可串联电阻,以保证所规定的Te.os时间。在进行11.3.2条和11.3.3条试验前,应按11.1.1条或11.1.2条的规定测量开关型热检测器的TNF值或热检测器与控制单元组合的TFS值。k.
cosg.~0.7
GB/T13599—92
被达电器
图2接通与分断能力负载线路
该试电器
co5中
图3接遵与分断能力试验的简化负载线路W.GB/T13599—92
图4具有独立电气接触元件的接通与分断能力的负载线路注:1一半动作次数接至电源1端,另一半动作数接至电源1端。熔断器和电(按GB1497第8.2.2.4.1条规定)11.3.2非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试验试验线路应为11.3.1条中规定的一种。试验电压和试验电流应符合5.1.4条表1的规定。接通和分断次数:
交流试验:连续50次,
直流试验:连续20次。
相邻两次通断循环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至108。对开关型热检测器连续两次通断循环之间的时间间应尽可能短。
通电时间至少为0.59,但应避免过分的触头发热。试验时应不发生触头熔焊、极间闪络和持续燃弧等现象。11.3.3电寿命试验
试验线路应为11.3.1条中规定的一种。通电时间为一个操作循环时间的10%~50%,通以表1中止常使用条件的电流进行试验应不会引起过热。
按5.1.5条的规定,开关型热检测器或控制单元的动作循环次数(电寿命)应不少于2000次。控制单元每小时动作循环次数(操作频率)应不小于12次。开关型热检测器操作频率由制造厂规定,此时应充分考惠热检测器的发热与冷却时间以及动作温度与复位温度的温差。试验时应不发生触头熔焊、持续燃双,电路接不通、电路分不断及极间闪络等现象。试验后应按11.4条的规定进行介电性能试验。11. 3.4动作温度变化的试验
本试验在进行11..3.2条非正带使用条件下的接通和分断能力试验,11.3.3条电寿命试验及11.4条介电性能试验后进行。
W.bzsoso.coI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4806.9-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