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电力系统研究用模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9 06:05:35
  • GB/T7409.2-1997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7409.2-1997

  • 标准名称: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电力系统研究用模型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97-04-01
  • 实施日期:

    1998-04-01
  • 作废日期:

    2009-03-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40.12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电气工程>>旋转电机>>29.160.20发电机
  • 中标分类号:

    电工>>旋转电机>>K21同步电机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24页
  • 标准价格:

    15.0 元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7-03-16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人:

    忽树岳
  • 起草单位:

    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轮发电机分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轮发电机分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的励磁系统模拟简图及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及其中包括的参数和平共处变量的术语定义适用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所使用术语的定义已在GB/T 7409.1-1997中给出。 GB/T 7409.2-1997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电力系统研究用模型 GB/T7409.2-199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T 7409.2-1997
本标准是对 GB 7409—87 的惨订。前言
GB7409一87执行七年来,技术已有新的发展,其中有些内容IEC已制定了国际标准。为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和贯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的精神,原标推需作修订。为便于采用IEC标准和今后增补、修订标准的方便,经技术委员会研究,将GB7409改编为系列标准:修订后的GB7409.1等同采用1EC34-16-1:1991;GB7409.2等同采用TEC34-16-2:1991,至于GB 7409.3,由于 IEC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标准,此部分是根据GB 7409执行七年的情况并参考了美国IEEEstd421.1--1986.421.A—1978.421.B—1979和原苏联TCT21558—88等标准编写的。本标准规定了适用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的励磁系统模拟简图及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及其包括的参数和变量的术语定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E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旋转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汽轮发电机分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负责起草单位,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主要起草人:忽树岳
..comGB/T7409.2—1997
IEC前言
1)T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由所有国家的电T.技术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组织。IEC的目的是促进电工和电了领域内所有有关标准化问题的国际间的合作。为此目的和除其他活动之外,IEC出版国际标准。这些标准是委托各个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所讨论的主题感兴趣的任何一个国家委员会都可以参加起草工作,与I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织也可以参加起草工作。LEC和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按两大组织之间共同确定的条件紧密合作。2)IEC关于技术间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出代表各国家委员会专门利益的技术委员会所制定的,这些决议或协议都尽可能充分地表达了国际上所涉及的问题的一致意见。3)这些决议或协议均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出版且以推荐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承认。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IEC各国家委员会应尽最大可能在各自的国家和地区标准巾明确地采用IFC国际标准,并应清楚地指明TEC标准与对应的本国或本区标准之间的某些分歧。5)IEC对任何申明符合其某些标准的设备不提供表明它已被认可的标记过程,并且也不对其负责。..comGB/T 7409.2—1997
IEC序言
本报告由No.2旋转电机技术委员会制定。本报告的原文以下述文件为根据六月法
2(CO)532
表决报告
2(CO)547
对批准本报告也进行的表决的全部资料,可以在上表指出的表决报告内查找到。本报告形成了有关璇转电机系列出版物的第16部分的第2章,其它各部分是,定额与性能,出版编号:IEC34-1第丨部分
第2部分
第3部分
第4部分
第5部分
第6部分
第7部分
第8部分
第9部分
根据试验确定旋转电机损耗与效率的方法(牵引电机除外),出版编号:IEC34-2祸轮型同步电机的待殊要求,出版编号:IEC34-3试验确定同步电机参数的试验方法,出版编号:IEC34-4旋转电机的外壳防护等级,出版编号:IEC31-5旋转电机冷却方法,出版编号:IEC34-6旋转电机的结构与安装形式代号,出版编号,IEC34-7旋转电机的线尴部标记和旋转方向,出版编号,IEC34-8噪声限值,出蔽号:IEC34-9
描述同步电机的通则,出版编号:IEC34-10第10部分
第11部分
装入式热保护第1章施转电机的保护准则,出版编号:IEC 34-11第11-2部分装入式热保护第2章热保护系统用的热探测器和控制元件,出版编号:IEC3411-2
第11-3部分装入式热保护第3章热保护系统用的热探测器的通则,出版编号:1EC34-11-3第12部分电压660V及以下的单速、三相颜笼形感应电动机的起动特性,出版编号:IEC34-12第13部分矿用辅助电动机的技术条件,出版编号:IEC34-13第14部分中心高56mm及以上的电机的机械振动一振动强度的测量、评定与限值,出版编号:IEC34-14
第15部分带有成型定了线圈的交流电机的耐冲击电压水平,出版编号:IEC34-15第16-1部分同步电机厨磁系统第1章定义。出版编号,IEC34-16-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
电力系统研究用模型
Excitation system for synchronous electrical machinesModel fer power system studiesGB/T 7409. 2-- 1997
idtIEC34-16-2:1991
在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中,当同步电机的运行状态已被准确地模拟,则电机的谢磁系统也应相应地模型化。由于受数据取得、编程和计算的费用的限制,在允许情况下采用具有适当精度的简化模型是必要的。这些模型应适用于表现下述时间的励磁系统性能。到所研究的故障发生前的稳态条件时;从使用到故障清除的时间间隔时;故障清除后振荡时间
模型化不考虑顺率偏兼,假定在稳态研究中,对励磁系统,当频率偏差为十5%额定值时,可以忽略。励磁系统模型对于稳态条件,对于在频率范朋内的同步电机固有振荡频率应当是有效的。这个频率范圖典型的是从0Hz到3Hz。
失步运行、饮同步共振或扭矩影响的分析不包括在模型使用范围内。保护功能和磁场放电与灭磁设备的动作也不包括在模型使用范围内。励磁系统模型化方法和标准模型也可能用于与同步电机有关的其它动态问题的研究。然而,应当检查下模型,以确定它是否适用研究目的,在电力系统研究中,所涉及的各种励磁系统的部件在图1通用功能框图中已给出。图1中的通用功能方块图指明在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中已经考虑过的各种励磁系统部件。这些部件包括:
电压控制元件
-限制器
电力系统稳定器(如果使用)
励磁功率变疏器(励磁机)
功率部分的主要区分特征是励磁功率提供与变流的方式。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的励磁系统模拟简图及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及其中包括的参教和变量的术语定义适用丁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
所使用术语的定义已在 GB/T 7409. 1—1997 中给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4-10批准1998-04-01实施
功率系统
稳定器
GB/T 7409.2—1997
限莉器
电压控制部件
励磁功率变换器
(励避机)
励磁电源bZxz.net
同步电机
及电力系统
图1同步电机励磁系统(虚线框内部分)通用框图2励磁机分类——图示法及稳定性研究的数学模型2.1直流励磁机
近年来,虽然新机组已狠少采用直流励磁机,但还有许多运行中的同步电机装有这类励磁机。图2就是一种采用它励绕组的直流励磁机简图,图3表示该直流励磁机的模型。模型中用术语Kz来描述自励励磁机的特性。注意:采用它励励磁机时R,=1。GB/T 7409.2—1997
闹步电机
用于稳定控制的应馈
要用时)
直流品磁机扇磁组
励磁控制输人
图2采用个它励绕组的直流励磁机励磁控制采用下列几种形式:
电-机械式操作的变阻器:
电动机操作变阻器;
周期性接通和短路磁场的分流电路:采用辅助的他励磁场电源,起增、减磁作用;-利用在磁场绕组中串联交磁放大机,起增减磁作用。考虑机组装直流励磁机的几率减小和重要程度,对上述励磁控制形式,统一用图3的简图描述即可满足要求。
2.2交流励磁机
交流励磁机,利用交流发电机带静止或旋转整流器,给同步电机提供励磁电流。采用可控的或不可控的整流器。采用不可控整流器时,可通过一个或多个交流励磁机磁场绕组去控制整流器输出。分清提供交流励磁机磁场电流的电源,是模拟该励磁机的基础。该电源可为辅助副励避机,也可为电压或复合静止电源。
图4表示交流励融机带不可控静止整流器的简图。由交流发电机供给静止整流器电源,整流器的输出经电刷和滑环给同步发电机的磁场绕组。励磁机的旋转磁场绕组到励磁控制设备也是通过滑环和电刷进行电联接的,
图3与图2相对应的模型
GB/T 7409.2—1997
同步电机
用于积定控制的反谢
安疏励磁机
励避控制输人
图4带不可控静止整流器的交流励磁机图5表示交流励磁机(无刷励磁机)带不可控旋转整流器和永磁式辅期励磁机的简图,励磁控制设备的电源由水磁机提供,整流器和交流励磁机的电枢与同步电机同轴旋转,旋转整流器的输出不需用滑环或电刷,而直接与同步电机的磁场绕组联接。同步电机
旋转整流器
交流励政机
励磁控制输人
永磁机发电机
供励控制装置电源
图5带不可控旋转整流器的交流励磁机(无制励磁机)Eie
GB/T 7409.2—1997
图6交流励磁机详细模型
P.-f(U..Xg)
交流励磁机的模拟,图6所示。该图用以描述励磁机带负载时的稳态和瞬态特性(在某些情况下考虑到瞬时负载影响,需用更详细的模型)。U
图?交流励磁机简化模型图
交流励磁机的简化模型见图7。用负载的饱和曲线虽然只能描述其稳态负载特性,但可以满足许多研究的要求。还应指出,采用简化的模型不可能获得全部数据。2.3电势源静止励磁机
GB/T 7409.2-1997
同步电机
可整整流器
整磺变压器
丁替换
图8电势源静止励磁系统
电势源静止励磁机采用整流变压器,电源取自装在与同步电机同轴的辅助发电机或取白与主发电机电压无关的辅助母线或取自同步电机的输出端。后者称作自并励静止励懿系统,取该系统的电压变量进行性能描述和模拟。这种系统的简化表示法,如图8所示。可控整流装置采用全控桥,也可采用一半可控硅、半二极管的半控桥。常常通过控制触发角,可限制所给出电压Up+、U的绝对值。半控桥线路不能逆变,Up.的值等丁零。最常用的可控整流桥只允许正向励磁电流通过。若同步电机端扰动引起负的磁场电流,图9的计算机模型对此就不再是有效的了,在这种惰况下,同步电机磁场绕组的电压不再受调节器的控制,而决定于其他因素,这不在本文范围内论述,对正向和负向电流都允许的设备,只能在特殊条件下使用。在上述条件下,图9为适用于这种系统的计算机模型。
化模型
2.4复合源静止励磁机
GB/T7409.2—1997
()0+
整流器
图9电势源励磁系统模型及简化模型U
复合源静止励磁机采用电流电压源(取自同步电机)供电的两种整流变压器。设计的形式有多种,这重说明常用的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图10给出了整流器直流侧两个电源串联电压相珊的原理图。电流源变压器具有特殊的磁路设计或使用专门的电抗器。图 11 给出相应的模型。U
同步发电机
电流源变压器
GB/T 7409.2--1997
电势源变乐器
电抗器
整流器及可
控整流器
图10直流侧串联,电压相加的复合源静止励磁机()+
图11对应图10的励磁机模型
第二种形式,图12给出了整流器交流侧两个电源并联、电流相加的原理图。电势源变压器具有特殊的磁路设计或使用图中示出的专用电抗器。通过可控整流器控制总电流的分流量来完成控制。另种设计方式,是使用特殊的电机内部绕组提供电势源,也可考虑把发电机输出电流做为第二电源。
图13为计算机模型,对于上述前两种系统,该模型充分概括地考虑到了所有的设计参量。进一步改变一下这个系统,通过控制电流源变压器的饱和程度,达到对励磁机输出的控制。该系统如图14所示,计算机模型见图15。某些形式的复合源励磁机的电势源和电流源,不使用双绕组变压器,设计中使用的是三绕组变压器,在磁路上完成电源的复合。图13和图15的数学关系及框图适用于这些系统。步电机
GB/T7409.2—1997
电压源变压器
电抗器
电滤源变压器
整流器及可
控整疏器
图12交流侧电源并联电尚相加的算合源静励磁机tiG
e=(KpU++(Ki+pxt)
F-fcn.eg)
图13复合源励磁机总模型
电势源变压器
E电抗器
同步电机
愧和统组控制输人
一楚流器
电流源变压器
图11交流侧两个电源电流相加的复合源静止励磁机U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