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 20825-2002 军用装备直流供电电源总规范

【电子行业标准(SJ)】 军用装备直流供电电源总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1 06:45:08
- SJ20825-2002
- 现行
标准号:
SJ 20825-2002
标准名称:
军用装备直流供电电源总规范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2-10-30 -
实施日期:
2003-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961.13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范规定了军用装备直流供电电源总规范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对特殊电源的详细要求应在产品规范中规定。本规范适用于军用装备常用的直流供电电源,是该类电源产品研制、设计、生产和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也是制定相关电源产品规定和其它技术文件应遵循的原则和基矗 SJ 20825-2002 军用装备直流供电电源总规范 SJ20825-2002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6625
SJ20825-2002
军用装备直流供电电源总规范
SpecificationforDC.power supply of military equipment2002-10-30发布
200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前
SJ208252002
本规范是为了规范国内军用装备直流供电电源的研制、生产、使用而制定的。本规范的主要技术指标参照了美国军用标准MIL-P-28805《电源总规范》,并结合我国实际的生产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本规范对军用装备直流电源的主要性能指标、使用环境要求、EMC、可靠性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及质量保证规定等都做出了规定。本规范可以在供需双方签订合同时进行剪裁。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研究所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研究所、空军雷达学院。本规范起草人:黄英华、梅昌义。KAoNrKAca=
1范围
1.1主题内容
军用装备直流供电电源总规范
SJ20825-—2002
本规范规定了军用装备直流供电电源总规范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对特殊电ANDARD电源产品研制、设计、生源的详细要求应在产品规范中规定。1.2适用范围
常用的直销
本规范适用于军用装备
共电电源下简移
产和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钜是制定相关电源产品规范和其它技术文遵循的原则和基础。
2引用文件
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这件,其后的任何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
修改单(不包括期谬的内容)载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提倡使用本规范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气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手本规范。GB479
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务设备)的安全1995
GJB15Q
第1部分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气逐(高度)试验GJB 15d10m9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握菌试验车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盐雾试验实用设备环境试骏方法/砂尘试验-1986
GJB150.15-
GJB150.17-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加速度试验用段备环境试验方法噪声试验Www.bzxZ.net
通角婴求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冲击试验GJB150.18—1986
军用设各球接试验方法一温度一湿度高度试验GJB150.19—1986
军用设备和券系统更微废射利敏恶度要GJB151A-—1997
GJB152A—1997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GJB179A—1996
GJB368A-1994
装备维修性通用大纲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GJB899—1990
GJB1182—1991
GJB3947—2000
3要求
3.1外观和结构
3.1.1外观
防护包装和装箱等级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
SJ20825—2002
3.1.1.1电源机箱的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变形和污染。表面涂覆层应均匀、无凝结、脱落、龟裂及磨损。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及其它机械损伤。3.1.1.2电源机箱的表面各项标志应简明、规范、清晰、牢固。3.1.1.3电源外表面的颜色应符合产品规范要求。3.1.2结构
3.1.2.1电源结构设计及元器件布局应符合军用主装备要求,便于安装、使用和维修。电源的装配、焊接和元器件的固定必须牢固。3.1.2.2电源内部元器件的紧固应无松动,转动及活动部件应灵活可靠。3.1.2.3电源应具有良好的散热及防尘措施。3.1.2.4应保证同型号电源及其主要部件的互换性。互换后电源的基本性能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规定。3.2性能特性要求
3.2.1交流输入性能特性
3.2.1.1电源对输入电源应具有保护功能,包括电气隔离。当危及输入交流电源及电源安全时,应提供报警信息或关断电源。同时,具有输入保护装置:如过压及欠压保护、防雷保护等。电源的交流输入性能特性应在产品规范中规定。3.2.1.2电源交流供电应符合以下优选系列:50Hz单相220V:
50Hz三相220V/380V;
400Hz单相115V或220V;
400Hz三相115V/200V或220V/380V。3.2.1.3交流供电的稳态电压范围交流供电的稳态电压应按以下范围确定:线性电源:额定值的土10%:
b.开关电源:额定值的士20%。
3.2.2直流输出性能特性
电源的直流输出性能特性见表1。3.2.3过流保护
电源应提供过载报警信息,电源在经受任何输出端短路或过载时不应损坏。当过载故障现象消除后应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过流保护功能应在产品规范中规定。3.2.4过压保护
除另有规定外,电源应具有输出电压过压保护功能,过压保护点应在产品规范中规定。一般情况下,过压保护点在电源输出值超过额定值的110%~120%范围内时,保护电路应动作。当过压故障现象消除后电源应可重新启动恢复工作。2
KAoMiKAca=
基本参数
输出电压、电流额定值
输出电压可调范围
输出电流可调范围
负载效应
源效应
周期和随机偏
移(PARD)
温度系数
(/℃)
时间漂移
有效值
峰峰值
M2×10
1×104
由产品规范规定
由产品规范规定
由产品规范规定
3×103
1X10-3
≤0.1%+5mV
KANDARD
%+20mV
由产品规范规流
由产品规落规定
瞬态恢复时间和过冲幅度
输出阻抗
功率因数及效率
由产品规范规宽
由产品规范规定
由产品规范规定
过热保护
都主要部件应具有过热保护一当出现过热时应提供必要的报端信息。电源内
品规范中规起
3.2.6数字接口
有要求时,
如连续功率参数监测
自测试
有规定时,
3.2.8重量
界或多个标准接口,并征产品规范史规定接口的类型自动校正、故障隔离和定时编程等SJ20825-—2002
≤1×102
≤5×103
过热保
保护功能应在产
功能及所传递的信息。
INHORMATION
电源应具有自动诊断和自测试能力。电源的重量应在产品规范中规定O
3.2.9尺寸
电源的外形尺寸应在产品规范史规定安全性
电源的安全性应符合以下要求:a.
电源应符合GB4793.1中的安全要求,并应进行漏电流和防电击试验:对于安全地,电源的所有可接近表面都应是地电位的;电源电缆应包括一个安全地导体(柜式结构的组件也适用),断开安全地以前应先应断开输入交流电源导体。
3.4环境适应性
电源环境级别分类及要求应符合GJB3947规定(见表2),并应满足产品规范的要求。3
SJ20825—2002
环境条件
非工作温度
工作温度
相对湿度
低气压(高度)
加速度
-40~70
5~95±5
不适用
—40~70
5~95±5
-10~55
5~95±5
4600m或由产品规范规定
不适用
部分适用
由产品规范规定
(5~55~5)Hz或由产品规范规定
由产品规范规定
由产品规范规定
由产品规范规定
注:1级电源:用于环境条件可控制及可防护的良好工作环境中;2级电源:用于经常处于不同的、大气条件可以控制的工作环境条件中;3级电源:用于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即经常处于无保护、大气条件无控制环境条件:4级电源:用于极为恶劣的工作环境条件。3.4.2非工作温度
-50~70
-40~55
5~95±5
不同级别电源的非工作温度应满足表2的要求。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要求。3.4.3工作温度
不同级别电源的工作温度应满足表2的要求。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要求。3.4.4湿度
不同级别电源的湿度试验应满足表2的要求。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要求。3.4.5低气压(高度)
不同级别电源的低气压(高度)试验应满足表2和符合产品规范的要求。3.4.6霉菌
电源和外运输箱不应包含为霉菌生长提供养分的材料。有规定时,应按GJB150.10的规定进行防霉和霉菌情性材料试验。
3.4.7盐雾
电源按GJB150.11的要求进行盐雾试验后,应符合产品规范要求。除非另有规定,应对电源的面板样品和结构部件进行试验。对于制造面板和结构部件所用的材料,在经过48h盐雾试验之后,应符合全部要求。3.4.8砂尘
不同级别的电源按GJB150.12的规定进行砂尘试验,应符合产品规范要求。3.4.9加速度
KAONrKAca
SJ20825—2002
有规定时,不同级别的电源应符合产品规范规定的加速度特性要求。有特殊需求时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规定。
3.4.10振动
3.4.10.1正弦振动
不同级别的电源应符合表3确定的正弦振动特性要求。有特殊需求时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规定。表3
振幅蜂一峰值
共振搜索时间
每轴循环时间
。共振搜索时间应为适当频率增量的振动,频率从低频到高频再到低频的时间。每轴共振保持时间
3.4.10.2随机振动
不同级别的电源应符合表4规定的随机振动特性要求,有特殊需求时应符合产品规范的有规定时
规定。
,载概城变
电源按表2确定申冲击条件试验,试验后电源不应有明显的机械操作妨碍,应能正常工作。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否产品规范的赛求。环境噪声
不同级电演的咳声式验应满足产品规范的要求形等现象,并
电磁兼睿性
电源的电碳兼容要求极摄GIB151A的有关规定按表5.的要求选择相应项目进行试验,并在产品规范中做出详细规定
3.6可靠性
电源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P的检验上限值(e)OF
规范中规定。
每轴的时间
INIORMA
10~1000
1000~2000
10~500
100~137
137~350
350~500
dB/oct
有特殊要求时,应在产品
功率谱密度
SJ20825-2002
3.7可维修性
25Hz~10kHz电源线传导发射
10kHz~10MHz电源线传导发射
电源线尖峰信号(时域)传导发射25Hz100kHz磁场辐射发射
10kHz~18GHz电场辐射发射
25Hz~100kHz磁场辐射敏感度
10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
电源的维修性设计应符合GJB368A和产品规范要求。3.8测试性
电源应能够及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即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能够隔离其内部故障,其测试性设计特性均应满足产品规范要求。4质量保证规定
4.1检验分类
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为鉴定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4.2检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检验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的正常标准环境条件要求:a.
温度:(25±10)℃:
湿度:(20~70)%RH:
气压(海拔高度):0m~4600m:供电:设备规定的标称直流或交流电源供电:d.
状态:正常工作位置;
检验仪器、仪表:满足不同环境试验级别的经过检定的检验仪器、仪表。f.
4.3缺陷判定
4.3.1致命缺陷
电源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或不安全:电源的某一重要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以及不能满足基本技术性能和功能要求的,均判定为致命缺陷。4.3.2严重缺陷
电源的某一主要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严重影响电源寿命和互换性能:关键元件出现一次损坏:由于机械结构部件的损坏导致严重降低电源使用性能;以及不能够满足主要技术性能和功能要求的均判定为严重缺陷。
4.3.3重缺陷
电源的同一部位、同一型号元器件在同一批检验中出现两次损坏,但不影响重要技术指标:电源的不同部位、同一型号元器件在同一批检验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损坏,但不影响重要技术指标:重要元器件出现一次损坏;由于机械结构部件的损坏导致降低电源使用性能:不能够满足一般技术性能和功能要求;以及自检电路出现故障的,均判定为重缺陷。6
TTiKAoNiKAca
4.3.4轻缺陷
SJ20825—2002
电源表面虽然有轻度变形、脱漆、镀层脱落,但不影响使用性能;一般技术指标超差,对技术性能影响不大:由于不符合设计、工艺图样而造成轻微影响电源使用性能不是由于设计、工艺的原因造成元器件一次损坏的:以及不影响技术性能和基本功能的软件缺陷的,均判定为轻缺陷。4.4鉴定检验
4.4.1检验项目和顺序
检验项目应符合表6规定。
4.4.2鉴定检验合格判据
4.4.2.1当所有检验项目均满足第3章和第5章要求时则判为鉴定检验合格。如果任何一个检验项目出现本规4.条规延的佳缺陷则应暂停检验,承制方应对不合4.4.2.2
格项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约正措施房可继续母来答格项自及相关项目进行检验。若所有检厕仍判鉴定检验合格,若继续检验极有某个预目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则判验项目都符合规定的要求,
鉴定检验不合格。
验验项目
外缆和结
交抗输大性能特性食
直流输出特
输出电电注额定值
输出电压有调范图
输出电流新调老康心
稳压电源货载效应
源效应
周期和隧机镐移力
温度系数
时间漂移
瞬态恢复时间
和过冲幅度
输出阻抗
功率因数和效率
过流保护
过压保护
过热保护
数字接口
白测试能力
安全性
非工作温度
一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
要求剂
检查或试验
方法的章条号
SJ20825—2002
检验项目
工作温度
低气压(高度)
加速度
环境噪声
电磁兼容性
可靠性
可维修性
测试性
表6(续)
质量一致性检验
注:●表示必须进行的项目:○表示产品规范中有规定时应进行的项目。4.5质量一致性检验
4.5.1A组检验
4.5.1.1A组检验是对产品主要性能特性进行的检验。要求的
章条号
检查或试验
方法的章条号
4.5.1.2A组检验的样品数为生产的全部产品,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不得大于5或缺陷数不得大于20,不允许出现致命缺陷。
4.5.1.3按批提交时,采用遂台(套、部)检验,整批判决方式。判为合格的批,整批验收和交付。4.5.1.4判为不合格的批,找出原因并修复,重新交验。若重新检验仍不合格,应停止检验按不合格品处理。
4.5.2B组检验
4.5.2.1B组检验是对产品非主要性能特性进行的抽样检验。4.5.2.2B组检验应在通过A组检验的产品中,按GJB179A中的一次抽样方案进行。采用特殊检查水乎S-3,可按产品复杂程度在产品规范中规定严重缺陷和轻缺陷的AQL值。严重缺陷的AOL值可在1.5、2.5、4中选取。
4.5.2.3判为合格的批,整批验收和交付。4.5.2.4,判为不合格的批,找出原因并修复,按GJB179A中的一次加严检查抽样方案再交验。4.5.2.5若重新检验仍不合格,应停止检验按不合格品处理。4.5.3C组检验
4.5.3.1C组检验是对产品的环境和供电电源的周期性试验。C组检验一般应每年进行一次,当改变电源主要设计、工艺、元器件及材料时,也要进行试验。4.5.3.2C组检验从每批已通过B组检验的样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按GJB179A中的一次抽样方案进行。采用特殊检查水平S-1,可按产品复杂程度在产品规范中规定严重缺陷和轻缺陷的AQL值,严重8
KAoNiKAca
SJ20825—2002
缺陷的AQL值可从4.0、6.5、10、15中选取,推荐采用4.0或6.5。电磁兼容性试验可抽取一台样机进行试验。
4.5.3.3经C组检验合格的批,承制方应负责将出现或潜在的损伤修复,再经A组和B组检验合格后,按合格的批交付。
4.5.3.4经C组检验不合格的批,应停止产品的检验。承制方应将不合格情况通知合格鉴定单位,对电源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后,可重新提交检验。4.5.3.5若重新检验合格,则判该批C组检验合格。若重新检验不合格,应停止检验按不合格品处理。
4.5.4D组检验
4.5.4.1D组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试验检验一最在第方次批量生产时进行。4.5.4.2D组检验样品应在通还A红和组检验合格品产需中随机换取样品的抽取数量在产品规范中规定。
经D组检验,满足可靠性指标要求的按合格品验收。若检验不合格,!应停止检验按不
4.5.4.3电源经
合格品处理。
4.5.5合格判据
每十组检验均应符各本规范和产品现范的要求。4.5.5.1
除非另备规定!A组至D组的检验均应合格,则质量一致性检验合格4.5.5.2
不合格品处理
如果抽检批的样品未证过C红或D组检验,则应停止产品的验救和交付,制位将不合格情况通知合格鉴定机构。在采取纠正措施后,应根据鉴定机构的意见,重新逊行全部试验或检验,或只对进行试验或检验,若试验仍不合格,测应将不合格的情况通知合格鉴定机构。不合格的项目
4.6检验方法
电源应按本规范规定进行性能特性测试和功能检验,合格参数和极限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规定。4.6.1外观和结构检验
电源外表面的颜色应用标准色卡进行比对检查,其余外观和结构项目用自测法检验,均应符合3.1INFORMAT
条的要求。
4.6.2性能特性测试方法
4.6.2.1电源的输入特性
电源的输入特性用仪器进行检测,他括电源的输入电压、频率、相位,以及检查过欠压保护、防雷击等输入保护措施,均应符合产品规范要求。4.6.2.2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流额定值4.6.2.2.1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框图见图1。
4.6.2.2.2测试步骤
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流额定值测试步骤如下:按图1连接被测电源及测试设备,并使电流端和测量端分开,以避免负载路径上测试点和被a.
测电源输出端之间的串联电阻带来的测试误差:b.
根据电源产品规范要求,利用直流数字电压表1和数字电流表(通过取样电阻测量其上的电压)对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和负载电流额定值进行测量,应满足产品规范要求。9
SJ20825—2002
稳压电源
4.6.2.3输出电压可调范围
4.6.2.3.1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框图见图1。
4.6.2.3.2测试步骤
电源输出电压可调范围测试步骤如下:真流数字
电压表1
直流数字
电压表2
按图1连接被测电源及测试设备,并使电流端和测量端分开,以避免负载路径上测试点和被测电源输出端之间的串联电阻带来的测试误差b.
根据产品规范要求,利用直流数字电压表1和算出的电流(通过取样电阻测量其上的电压)对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和负载电流进行测量;通过观察直流数字电压表1和2,调整电源输出电压为产品规范的最小额定值时(但不能为零),调整电源负载大小,使电源输出电流能达到额定值:调整电源输出电压为产品规范的最大值时,调整电源负载大小,使电源输出电流能达到额定值,则输出电压可调范围满足产品规范要求。
4.6.2.4输出电流可调范围
4.6.2.4.1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框图见图1。
4.6.2.4.2测试步骤
电源的输出电流可调范围测试步骤如下:按图1连接被测电源及测试设备,并使电流端和测量端分开,以避免负载路径上测试点和被a.
测电源输出端之间的串联电阻带来的测试误差:根据产品规范要求,利用直流数字电压表1和数字电流表(通过取样电阻测量其上的电压)b.
对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和负载电流进行测量:c.通过观察直流数字电压表1和2,调整电源输出电压为产品规范的最小额定值(但不能为零)、最大额定值和该区间任意数值时,调整电源负载大小,其电源输出电流均能够达到产品规范要求,则输出电流可调范围满足产品规范要求。4.6.2.5稳压电源的负载效应
4.6.2.5.1测试说明
稳压电源负载效应的检验是测量电源因负载变化而引起电源输出端稳定输出量的变化。10
FiKAONi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SJ20825-2002
军用装备直流供电电源总规范
SpecificationforDC.power supply of military equipment2002-10-30发布
200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前
SJ208252002
本规范是为了规范国内军用装备直流供电电源的研制、生产、使用而制定的。本规范的主要技术指标参照了美国军用标准MIL-P-28805《电源总规范》,并结合我国实际的生产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本规范对军用装备直流电源的主要性能指标、使用环境要求、EMC、可靠性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及质量保证规定等都做出了规定。本规范可以在供需双方签订合同时进行剪裁。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研究所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研究所、空军雷达学院。本规范起草人:黄英华、梅昌义。KAoNrKAca=
1范围
1.1主题内容
军用装备直流供电电源总规范
SJ20825-—2002
本规范规定了军用装备直流供电电源总规范的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对特殊电ANDARD电源产品研制、设计、生源的详细要求应在产品规范中规定。1.2适用范围
常用的直销
本规范适用于军用装备
共电电源下简移
产和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钜是制定相关电源产品规范和其它技术文遵循的原则和基础。
2引用文件
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这件,其后的任何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
修改单(不包括期谬的内容)载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提倡使用本规范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气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手本规范。GB479
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务设备)的安全1995
GJB15Q
第1部分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气逐(高度)试验GJB 15d10m986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握菌试验车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盐雾试验实用设备环境试骏方法/砂尘试验-1986
GJB150.15-
GJB150.17-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加速度试验用段备环境试验方法噪声试验Www.bzxZ.net
通角婴求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冲击试验GJB150.18—1986
军用设各球接试验方法一温度一湿度高度试验GJB150.19—1986
军用设备和券系统更微废射利敏恶度要GJB151A-—1997
GJB152A—1997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表
GJB179A—1996
GJB368A-1994
装备维修性通用大纲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GJB899—1990
GJB1182—1991
GJB3947—2000
3要求
3.1外观和结构
3.1.1外观
防护包装和装箱等级
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
SJ20825—2002
3.1.1.1电源机箱的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变形和污染。表面涂覆层应均匀、无凝结、脱落、龟裂及磨损。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及其它机械损伤。3.1.1.2电源机箱的表面各项标志应简明、规范、清晰、牢固。3.1.1.3电源外表面的颜色应符合产品规范要求。3.1.2结构
3.1.2.1电源结构设计及元器件布局应符合军用主装备要求,便于安装、使用和维修。电源的装配、焊接和元器件的固定必须牢固。3.1.2.2电源内部元器件的紧固应无松动,转动及活动部件应灵活可靠。3.1.2.3电源应具有良好的散热及防尘措施。3.1.2.4应保证同型号电源及其主要部件的互换性。互换后电源的基本性能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规定。3.2性能特性要求
3.2.1交流输入性能特性
3.2.1.1电源对输入电源应具有保护功能,包括电气隔离。当危及输入交流电源及电源安全时,应提供报警信息或关断电源。同时,具有输入保护装置:如过压及欠压保护、防雷保护等。电源的交流输入性能特性应在产品规范中规定。3.2.1.2电源交流供电应符合以下优选系列:50Hz单相220V:
50Hz三相220V/380V;
400Hz单相115V或220V;
400Hz三相115V/200V或220V/380V。3.2.1.3交流供电的稳态电压范围交流供电的稳态电压应按以下范围确定:线性电源:额定值的土10%:
b.开关电源:额定值的士20%。
3.2.2直流输出性能特性
电源的直流输出性能特性见表1。3.2.3过流保护
电源应提供过载报警信息,电源在经受任何输出端短路或过载时不应损坏。当过载故障现象消除后应能自动恢复正常工作。过流保护功能应在产品规范中规定。3.2.4过压保护
除另有规定外,电源应具有输出电压过压保护功能,过压保护点应在产品规范中规定。一般情况下,过压保护点在电源输出值超过额定值的110%~120%范围内时,保护电路应动作。当过压故障现象消除后电源应可重新启动恢复工作。2
KAoMiKAca=
基本参数
输出电压、电流额定值
输出电压可调范围
输出电流可调范围
负载效应
源效应
周期和随机偏
移(PARD)
温度系数
(/℃)
时间漂移
有效值
峰峰值
M2×10
1×104
由产品规范规定
由产品规范规定
由产品规范规定
3×103
1X10-3
≤0.1%+5mV
KANDARD
%+20mV
由产品规范规流
由产品规落规定
瞬态恢复时间和过冲幅度
输出阻抗
功率因数及效率
由产品规范规宽
由产品规范规定
由产品规范规定
过热保护
都主要部件应具有过热保护一当出现过热时应提供必要的报端信息。电源内
品规范中规起
3.2.6数字接口
有要求时,
如连续功率参数监测
自测试
有规定时,
3.2.8重量
界或多个标准接口,并征产品规范史规定接口的类型自动校正、故障隔离和定时编程等SJ20825-—2002
≤1×102
≤5×103
过热保
保护功能应在产
功能及所传递的信息。
INHORMATION
电源应具有自动诊断和自测试能力。电源的重量应在产品规范中规定O
3.2.9尺寸
电源的外形尺寸应在产品规范史规定安全性
电源的安全性应符合以下要求:a.
电源应符合GB4793.1中的安全要求,并应进行漏电流和防电击试验:对于安全地,电源的所有可接近表面都应是地电位的;电源电缆应包括一个安全地导体(柜式结构的组件也适用),断开安全地以前应先应断开输入交流电源导体。
3.4环境适应性
电源环境级别分类及要求应符合GJB3947规定(见表2),并应满足产品规范的要求。3
SJ20825—2002
环境条件
非工作温度
工作温度
相对湿度
低气压(高度)
加速度
-40~70
5~95±5
不适用
—40~70
5~95±5
-10~55
5~95±5
4600m或由产品规范规定
不适用
部分适用
由产品规范规定
(5~55~5)Hz或由产品规范规定
由产品规范规定
由产品规范规定
由产品规范规定
注:1级电源:用于环境条件可控制及可防护的良好工作环境中;2级电源:用于经常处于不同的、大气条件可以控制的工作环境条件中;3级电源:用于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即经常处于无保护、大气条件无控制环境条件:4级电源:用于极为恶劣的工作环境条件。3.4.2非工作温度
-50~70
-40~55
5~95±5
不同级别电源的非工作温度应满足表2的要求。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要求。3.4.3工作温度
不同级别电源的工作温度应满足表2的要求。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要求。3.4.4湿度
不同级别电源的湿度试验应满足表2的要求。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要求。3.4.5低气压(高度)
不同级别电源的低气压(高度)试验应满足表2和符合产品规范的要求。3.4.6霉菌
电源和外运输箱不应包含为霉菌生长提供养分的材料。有规定时,应按GJB150.10的规定进行防霉和霉菌情性材料试验。
3.4.7盐雾
电源按GJB150.11的要求进行盐雾试验后,应符合产品规范要求。除非另有规定,应对电源的面板样品和结构部件进行试验。对于制造面板和结构部件所用的材料,在经过48h盐雾试验之后,应符合全部要求。3.4.8砂尘
不同级别的电源按GJB150.12的规定进行砂尘试验,应符合产品规范要求。3.4.9加速度
KAONrKAca
SJ20825—2002
有规定时,不同级别的电源应符合产品规范规定的加速度特性要求。有特殊需求时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规定。
3.4.10振动
3.4.10.1正弦振动
不同级别的电源应符合表3确定的正弦振动特性要求。有特殊需求时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规定。表3
振幅蜂一峰值
共振搜索时间
每轴循环时间
。共振搜索时间应为适当频率增量的振动,频率从低频到高频再到低频的时间。每轴共振保持时间
3.4.10.2随机振动
不同级别的电源应符合表4规定的随机振动特性要求,有特殊需求时应符合产品规范的有规定时
规定。
,载概城变
电源按表2确定申冲击条件试验,试验后电源不应有明显的机械操作妨碍,应能正常工作。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否产品规范的赛求。环境噪声
不同级电演的咳声式验应满足产品规范的要求形等现象,并
电磁兼睿性
电源的电碳兼容要求极摄GIB151A的有关规定按表5.的要求选择相应项目进行试验,并在产品规范中做出详细规定
3.6可靠性
电源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P的检验上限值(e)OF
规范中规定。
每轴的时间
INIORMA
10~1000
1000~2000
10~500
100~137
137~350
350~500
dB/oct
有特殊要求时,应在产品
功率谱密度
SJ20825-2002
3.7可维修性
25Hz~10kHz电源线传导发射
10kHz~10MHz电源线传导发射
电源线尖峰信号(时域)传导发射25Hz100kHz磁场辐射发射
10kHz~18GHz电场辐射发射
25Hz~100kHz磁场辐射敏感度
10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
电源的维修性设计应符合GJB368A和产品规范要求。3.8测试性
电源应能够及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即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能够隔离其内部故障,其测试性设计特性均应满足产品规范要求。4质量保证规定
4.1检验分类
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为鉴定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4.2检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检验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的正常标准环境条件要求:a.
温度:(25±10)℃:
湿度:(20~70)%RH:
气压(海拔高度):0m~4600m:供电:设备规定的标称直流或交流电源供电:d.
状态:正常工作位置;
检验仪器、仪表:满足不同环境试验级别的经过检定的检验仪器、仪表。f.
4.3缺陷判定
4.3.1致命缺陷
电源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或不安全:电源的某一重要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以及不能满足基本技术性能和功能要求的,均判定为致命缺陷。4.3.2严重缺陷
电源的某一主要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严重影响电源寿命和互换性能:关键元件出现一次损坏:由于机械结构部件的损坏导致严重降低电源使用性能;以及不能够满足主要技术性能和功能要求的均判定为严重缺陷。
4.3.3重缺陷
电源的同一部位、同一型号元器件在同一批检验中出现两次损坏,但不影响重要技术指标:电源的不同部位、同一型号元器件在同一批检验中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损坏,但不影响重要技术指标:重要元器件出现一次损坏;由于机械结构部件的损坏导致降低电源使用性能:不能够满足一般技术性能和功能要求;以及自检电路出现故障的,均判定为重缺陷。6
TTiKAoNiKAca
4.3.4轻缺陷
SJ20825—2002
电源表面虽然有轻度变形、脱漆、镀层脱落,但不影响使用性能;一般技术指标超差,对技术性能影响不大:由于不符合设计、工艺图样而造成轻微影响电源使用性能不是由于设计、工艺的原因造成元器件一次损坏的:以及不影响技术性能和基本功能的软件缺陷的,均判定为轻缺陷。4.4鉴定检验
4.4.1检验项目和顺序
检验项目应符合表6规定。
4.4.2鉴定检验合格判据
4.4.2.1当所有检验项目均满足第3章和第5章要求时则判为鉴定检验合格。如果任何一个检验项目出现本规4.条规延的佳缺陷则应暂停检验,承制方应对不合4.4.2.2
格项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约正措施房可继续母来答格项自及相关项目进行检验。若所有检厕仍判鉴定检验合格,若继续检验极有某个预目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则判验项目都符合规定的要求,
鉴定检验不合格。
验验项目
外缆和结
交抗输大性能特性食
直流输出特
输出电电注额定值
输出电压有调范图
输出电流新调老康心
稳压电源货载效应
源效应
周期和隧机镐移力
温度系数
时间漂移
瞬态恢复时间
和过冲幅度
输出阻抗
功率因数和效率
过流保护
过压保护
过热保护
数字接口
白测试能力
安全性
非工作温度
一检验
质量一致性检验
要求剂
检查或试验
方法的章条号
SJ20825—2002
检验项目
工作温度
低气压(高度)
加速度
环境噪声
电磁兼容性
可靠性
可维修性
测试性
表6(续)
质量一致性检验
注:●表示必须进行的项目:○表示产品规范中有规定时应进行的项目。4.5质量一致性检验
4.5.1A组检验
4.5.1.1A组检验是对产品主要性能特性进行的检验。要求的
章条号
检查或试验
方法的章条号
4.5.1.2A组检验的样品数为生产的全部产品,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不得大于5或缺陷数不得大于20,不允许出现致命缺陷。
4.5.1.3按批提交时,采用遂台(套、部)检验,整批判决方式。判为合格的批,整批验收和交付。4.5.1.4判为不合格的批,找出原因并修复,重新交验。若重新检验仍不合格,应停止检验按不合格品处理。
4.5.2B组检验
4.5.2.1B组检验是对产品非主要性能特性进行的抽样检验。4.5.2.2B组检验应在通过A组检验的产品中,按GJB179A中的一次抽样方案进行。采用特殊检查水乎S-3,可按产品复杂程度在产品规范中规定严重缺陷和轻缺陷的AQL值。严重缺陷的AOL值可在1.5、2.5、4中选取。
4.5.2.3判为合格的批,整批验收和交付。4.5.2.4,判为不合格的批,找出原因并修复,按GJB179A中的一次加严检查抽样方案再交验。4.5.2.5若重新检验仍不合格,应停止检验按不合格品处理。4.5.3C组检验
4.5.3.1C组检验是对产品的环境和供电电源的周期性试验。C组检验一般应每年进行一次,当改变电源主要设计、工艺、元器件及材料时,也要进行试验。4.5.3.2C组检验从每批已通过B组检验的样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按GJB179A中的一次抽样方案进行。采用特殊检查水平S-1,可按产品复杂程度在产品规范中规定严重缺陷和轻缺陷的AQL值,严重8
KAoNiKAca
SJ20825—2002
缺陷的AQL值可从4.0、6.5、10、15中选取,推荐采用4.0或6.5。电磁兼容性试验可抽取一台样机进行试验。
4.5.3.3经C组检验合格的批,承制方应负责将出现或潜在的损伤修复,再经A组和B组检验合格后,按合格的批交付。
4.5.3.4经C组检验不合格的批,应停止产品的检验。承制方应将不合格情况通知合格鉴定单位,对电源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后,可重新提交检验。4.5.3.5若重新检验合格,则判该批C组检验合格。若重新检验不合格,应停止检验按不合格品处理。
4.5.4D组检验
4.5.4.1D组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可靠性试验检验一最在第方次批量生产时进行。4.5.4.2D组检验样品应在通还A红和组检验合格品产需中随机换取样品的抽取数量在产品规范中规定。
经D组检验,满足可靠性指标要求的按合格品验收。若检验不合格,!应停止检验按不
4.5.4.3电源经
合格品处理。
4.5.5合格判据
每十组检验均应符各本规范和产品现范的要求。4.5.5.1
除非另备规定!A组至D组的检验均应合格,则质量一致性检验合格4.5.5.2
不合格品处理
如果抽检批的样品未证过C红或D组检验,则应停止产品的验救和交付,制位将不合格情况通知合格鉴定机构。在采取纠正措施后,应根据鉴定机构的意见,重新逊行全部试验或检验,或只对进行试验或检验,若试验仍不合格,测应将不合格的情况通知合格鉴定机构。不合格的项目
4.6检验方法
电源应按本规范规定进行性能特性测试和功能检验,合格参数和极限应符合产品规范的规定。4.6.1外观和结构检验
电源外表面的颜色应用标准色卡进行比对检查,其余外观和结构项目用自测法检验,均应符合3.1INFORMAT
条的要求。
4.6.2性能特性测试方法
4.6.2.1电源的输入特性
电源的输入特性用仪器进行检测,他括电源的输入电压、频率、相位,以及检查过欠压保护、防雷击等输入保护措施,均应符合产品规范要求。4.6.2.2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流额定值4.6.2.2.1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框图见图1。
4.6.2.2.2测试步骤
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流额定值测试步骤如下:按图1连接被测电源及测试设备,并使电流端和测量端分开,以避免负载路径上测试点和被a.
测电源输出端之间的串联电阻带来的测试误差:b.
根据电源产品规范要求,利用直流数字电压表1和数字电流表(通过取样电阻测量其上的电压)对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和负载电流额定值进行测量,应满足产品规范要求。9
SJ20825—2002
稳压电源
4.6.2.3输出电压可调范围
4.6.2.3.1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框图见图1。
4.6.2.3.2测试步骤
电源输出电压可调范围测试步骤如下:真流数字
电压表1
直流数字
电压表2
按图1连接被测电源及测试设备,并使电流端和测量端分开,以避免负载路径上测试点和被测电源输出端之间的串联电阻带来的测试误差b.
根据产品规范要求,利用直流数字电压表1和算出的电流(通过取样电阻测量其上的电压)对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和负载电流进行测量;通过观察直流数字电压表1和2,调整电源输出电压为产品规范的最小额定值时(但不能为零),调整电源负载大小,使电源输出电流能达到额定值:调整电源输出电压为产品规范的最大值时,调整电源负载大小,使电源输出电流能达到额定值,则输出电压可调范围满足产品规范要求。
4.6.2.4输出电流可调范围
4.6.2.4.1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框图见图1。
4.6.2.4.2测试步骤
电源的输出电流可调范围测试步骤如下:按图1连接被测电源及测试设备,并使电流端和测量端分开,以避免负载路径上测试点和被a.
测电源输出端之间的串联电阻带来的测试误差:根据产品规范要求,利用直流数字电压表1和数字电流表(通过取样电阻测量其上的电压)b.
对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和负载电流进行测量:c.通过观察直流数字电压表1和2,调整电源输出电压为产品规范的最小额定值(但不能为零)、最大额定值和该区间任意数值时,调整电源负载大小,其电源输出电流均能够达到产品规范要求,则输出电流可调范围满足产品规范要求。4.6.2.5稳压电源的负载效应
4.6.2.5.1测试说明
稳压电源负载效应的检验是测量电源因负载变化而引起电源输出端稳定输出量的变化。10
FiKAONi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402-2009 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技术规范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T9555.6-1993 YC型音响设备用圆形连接器质量分等标准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