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电子行业标准(SJ)】 信息技术 软件维护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1 06:47:19
  • SJ20822-2002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J 20822-2002

  • 标准名称:

    信息技术 软件维护

  •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2-10-30
  • 实施日期:

    2003-03-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29 M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L77软件工程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SO/IEC 14764-1999,IDT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工业电子出版社
  • 页数:

    37页
  • 标准价格:

    40.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5-15

其他信息

  • 起草单位:

    信息产业部电子四所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GB/T 8566中规定的维护过程的详细管理;建立了不同维护类型的定义,提供了适用于维护过程的计划、执行及控制、评审与评价和结束的指南。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的维护工作,而与生存周期模型(如渐进型的、瀑布型的、演变变的)或在开发中使用的方法(如快速应用、原型、实物模型)无关。 SJ 20822-2002 信息技术 软件维护 SJ20822-2002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0137
信息技术
软件维护
SJ20822-2002
Information technology-Softwaremaintenance2002-10-30发布
200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批准前言·
引言·
范围·
目的·
应用领域·
局限性·
一致性·
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适应性维护
基线·
改正性维护。
维护性计划·
维护增强
维护计划
维护过程·
维护的基础设施
修改请求(MR)
完善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
问题报告(PR)
软件工程环境(SEE)
软件测试环境(STE)
软件移交·
本标准的应用·
维护过程·
本标准的结构·
实现考虑事项
维护类型·
维护安排
维护工具
软件测量
过程的文档编制
开发中的早期介入
可维护
riKAoNiKAca
SJ20822-2002
SJ208222002
可维护性和开发过程
6.8.2可维护性和开发过程中的具体活动6.9软件移交·
文档编制
软件维护策略·
维护概念
范围·
过程的剪裁
指定由谁维护
维护成本的估计
维护策划
引言…
维护计划·
维护计划指南
资源分析
人力资源
环境资源·
财政资源
维护过程
过程实施·
任务…
问题和修改分析
控制·
支持·
修改实施
任务·
支持·
维护评审与接受
控制·
8.5迁移
控制·
软件退役
输出·
附录A(资料性附录)SJXXXX与GB/T8566之间的对照参考文献
iiKAoNiKAca
SJ20822-2002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14764:1999《信息技术软件维护》。SJ20822--2002
本标准规定了在GB/T8566中规定的维护过程的详细管理:建立了不同维护类型的定义:提供了适用于维护过程的计划、执行及控制、评审与评价和结束的指南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锋盈、黄家英、王宝艾。V
SJ20822—2002
本标准阐明了对软件维护过程的要求。如在GB/T8566《信息技术软件第1部分:软件生存周期过程》中所描述的,软件维护在软件产品生存周期中是一个主要过程。维护过程包含了维护者的活动和任务。本标准是GB/T8566系列文件的一部分,并提供了指南。本标准详述了GB/T8566中的维护过程。本标准只有强制性各章出自GB/T8566。强制性各章包含各种“应(该)”,在本标准中授引的GB/T8566“应(该)”均以方框标明。在许多项目中,特别是有长生存周期的,软件维护几乎必然是一个重要的项目考虑。由于产品成本和时限的约束,以及未遵从GB/T8566的最佳惯例,交付的软件常常不完善。因而,必需能改正在操作中发现的故障。软件经常须作修改,以满足用户修改的要求。软件维护可以是生存周期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标准面向熟悉软件维护的读者。对不熟悉软件维护的读者,建议在应用本标准之前学习有关知识或参与培训。
软件维护可用软件工具、方法和技术等综合进行。本标准不规定如何实现或执行在软件维护过程中的活动和任务,因为这与协议和组织相关。软件维护要求与进行软件维护的工具同样无关。第1章规定范围。第2章规定一致信息。第3章规定标准的引用。第4章规定术语和定义。第5章规定本标准的采用。第6章规定维护过程的实现考虑。第7章规定软件维护策略。第8章规定维护过程的细节。附录A为本标准与GB/T8566各章间的交又引用。riKAoNi KAca
1范围
信息技术车
软件维护
SJ20822—2002
本标准详述了在GB/T8566中的维护过程的管理;建立了不同维护类型的定义:提供了适用于维护过程的计划、执行及控制、评审与评价和结束的指南。它的范围包括以相同维护资源维护多种软件产品。如无另外说明,本标准中的“维护”指软件本标准提供了可执行、评价一般的与特定程度的框架。
本标准提供了框架,准确术
及将其剪裁到给定软件产品的范围和语,和允许与软件维护相一致的技术巧和方法)的应用过程。
本标准提供了软件维护的指南。维护过程及其活动的基础来白于GB/T8566的定义。其中定义了软件维护的活动和延务,提供了维护让划要求,但并不讨论软件的操作和操维功能,例如,备份、恢复、系统管理,通希这由运行此软件的人员进行。本标准主要为软伴维护者和那些负贵开发及附加为质量保证的人员而制定。也可由语方和包含可为维护计划提供输入的款件的系统用户所用。1.1目的
本标准提供予关于维护过程的管理(或如何找行的)指南。它规定了维护过程在采购和操作期间能如何引用。
1.2应用领
本标准的目
用于软件操作。
软性产品或服务的维护计划提供指南,不管是在组织的内部或外部执行。它不适本标准目的悬为双方提供指南,双方来自相同组织时同样适用。它可作数自我赋予任务的单方使用(GB/T8566)。
一个可交特的产品(GB/T8566)。例如,当本标准的目的不是效现货产品的用产使用,除非结合成一跨组织使用维护字处理模板或宏时,组织希辑哥使用本核便本标准不是供“一次性的”或“短期解决法4
品使用的。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现货产品的开发者自我赋予在务以维护这些产品。它不适用于用户定制的软件产品和最终用户应用所维护的产品。维护适用于计算机程序、编码、数据和文档。它适用于在软件产品的开发期间创建的软件产品。这可包括测试软件、测试数据库、软件测试环境(STE)或软件工程环境(SEE),等等。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的维护工作,而与生存周期模型(如渐进型的、瀑布型的、演变型的)或在开发中使用的方法(如快速应用、原型、实物模型)无关。1.3局限性
本标准描述了软件维护过程的框架,但不规定如何实现或执行包括在过程中的活动或任务的详情。本标准的一些分项列举仅作为例子,并不打算一览无余。采用本标准的步骤包含在GBZAAAA中。1
SJ20822—2002
2致性
遵守GB/T8566的要求,即认为与本标准一致。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271.20信息技术词汇第20部分:系统开发GB/T1526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
GB/T658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词汇GB/T16260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GB/T8566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4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使用QB/T8566、GB/T6583、GB/T5271.1及GB/T5271.20中给出的术语和定义,和下列定义。
适应性维护adaptivemaintenance4.1
在交付后执行的软件产品的修改,以保持这个软件产品在已改变或正改变的环境中可使用。注:适应性维护提供了软件产品必须运行的环境中的改变所必须的增强。这些改变必须与环境的改变同步。例如,不妨将原操作系统升级并可作某些改变,以适应新的操作系统。4.2基线baseline
对一个配置项的一种正式批准,它与媒体无关,在配置项生存期内某一特定时间正式指定并固定。注:有时,新基线叫做新发布。4.3改正性维护correctivemaintenance在交付后执行的软件产品反复修改,以校正发现的问题。注:这种修改对该软件产品作了修理,以满足需求。4.4可维护性计划maintainabilityplan一种文档,其中记述了特定的可维护性惯例、资源以及与软件有关的系列活动。注:由开发者准备可维护性计划。4.5维护增强maintenanceenhancement不属于软件改正的一次软件更改。注:有两类软件增强:适应性的和完善性的。4.6维护计划maintenanceplan
一种文档,其中记述了特定的维护惯例,资源,以及与维护一个软件产品有关的系列活动。注:由维护者准备维护计划。产品一旦转入维护阶段,此计划宜立即启动。4.7维护过程maintenanceprocess包含维护者的各种活动及任务的维护过程。注:当软件产品由于改进适应的问题或需要而修改代码和相关文档时,即启动本过程。其目标是修改现存软件产品以保持其完整性。本过程包括软件产品的迁移及退役。2
iiKAoNiKAca
4.8维护的基础设施maintenanceprogramme为实现维护计划使用的组织结构、职责、规程、过程及资源。注:此处的英语术语“programme”与“infrastrusture”同义。4.9修改请求ModificationRequest(MR)用于标识维护中的软件产品的建议的更改的一个通用术语。SJ20822-—2002
注:以下可将MR分为改正或增强两类,并细分为改正性、预防性、适应性、或完善性四类。MR也叫更改请求。修改请求
4.10完善性维护
TANDARDS
预肪防性
Crfectiveimaintenance
修改请求
适应性
交付后为改进性能载可维护性对软件产品所作的修改:注:完善性维扩护给细户程底文档的改进及通编码提供了增温(以进),基中重编码用以改逆软件性能、可维护性或其他软催属性
4.11预防性维护
vemaintenance
交付后软件产品的修改,它用来检测和改正软件产品中的潜作故魔,驶其不致成为实际故障。教NPORMA
4.12问题报告ProblemRepo鼠@PR4.13软件工程环境SoftwareEngineeringEnwiranmentSEE)为软件工程所必须的一整套自动工具、固件设备及硬件。注:自动工具可包括但不限于编译程序、汇编器、连接程序、装入程序、操作系统、调试程序、模拟器、仿真器、测试工具、文档编制工具及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测试环境SoftwareTestEnvironment(STE)4.14
对软件进行合格性及其他可能测试所需的设施、硬件、软件、固件、规程及文档。注:元素可包括但不限于模拟程序、代码分析程序、测试案例生成程序及路径分析程序,还可包括软件工程环境中所用的元素。[MIL-HDBK-347]4.15软件移交softwaretransition一系列受控和协调的行动,这些行动发生在软件开发由进行原始软件开发的组织向进行软件维护的组织转交阶段。
SJ20822—2002
5本标准的应用bzxz.net
本章呈现了维护软件产品所要求的维护过程。5.1维护过程
软件维护是在软件生存周期中可执行的五个主要生存周期之一(GB/T8566)。通过协议或合同,采购和供应GB/T8566的主生期过程可启动软件维护主生存周期过程的实现活动。通过修改请求或问题报告的提交,GB/T8566的操作主生存周期过程可以启动软件维护生存周期过程。软件维护主要生存周期过程调用开发主要生存周期过程。软件维护生存周期过程使用GB/T8566的文档编制、配置管理、质量保证、验证、有效性确认、联合评审、审核及问题解决等的支持过程。GB/T8566的组织生存周期过程由四个过程组成。当启动一个维护项目时,维护者采用GB/T8566的管理、基础设施及培训组织生存周期过程。授引GB/T8566的改进过程来实现软件维护过程改进。本标准的剪裁在GB/T8566中提出。剪裁适宜于非例行事件,如应急维护。5.2本标准的结构
下列几章按照维护者宜处理的顺序叙述。第6章是实现考虑事项,及当计划维护时要考虑的问题。第7章是综合性的计划信息。第8章是维护过程的细节,包含实现维护过程所需的任务和任务步骤。6实现考虑事项
6.1引言
软件维护生存周期过程开始于进行计划维护时的过程实现,结束于软件产品的退役。它包含了由于问题或修改的需要对代码和文档的修改。维护过程的目标是修改一个现存的软件产品而保持其完整性。下面提供了实现的考虑事项。
由于软件产品在生存周期历经更改故需要维护过程。如果软件产品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工具开发,仍需要维护。CASE工具有利于维护但不能取消维护。如果未开发任何应用代码,即,软件产品只包含现货产品,维护仍会需要。需方或供方对现货软件产品的维护通常涉及对产品接口(数据的和操作的)的修改。
宜考虑隐含对原开发者的要求和约束。情况可能改变,一些原始需求可能不再适用。在GB/T8566的开发、操作及维护过程的执行期间,检测到的所有问题都由GB/T8566的问题解决过程记录并监控。提交修改请求(MRs)或问题报告(PRs)。通常,这些称为更改请求。GB/T8566的问题解决过程分析并解决问题。它还确定MR/PR是否是问题或增强。GB/T8566的配置管理(CM)过程记录并报告修改请求(MRs)与问题报告(PRs)的状态。然后,CM过程的配置控制活动决定是否批准请求。然后,批准的MRs/PRs由调用维护过程实现。无论开发生存周期模型(例如,渐进的、瀑布的、演变的)或在开发中使用的方法(例如,快速应用、原型、实物模型)如何,都可需要维护。例如,一旦一个新增构件发布,即继续开发但安装的新增件仍会需要维护。
维护过程可占用生存周期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对执行维护的类型加以分析有助于提供对成本的了解。
6.2维护类型
改正性维护系指由于在软件产品中的实际差错必需作的更改。若软件产品未满足其需求,则进行改正性维护。
iKANTKAca-
SJ20822—2002
预防性维护系指由于在软件产品中检测到潜在差错必需作的更改。预防性维护通常在有安全性或涉及寿命损耗的预防的软件产品上进行。适应和完善更改是对软件产品的增强。这些更改不在设计规范或发行的软件中。适应改变是那些需要适应更改的环境的改变。它包括实现新系统接口需求、新系统需求、或新硬件需求的更改。完善性改变可以改进软件产品性能或可维护性;向用户提供新功能性改进,或创建前不存在的维护文档或改变现存文档的逆向工程时可能需要完善性更改。软件维护需要对现存结构或系统的更改,也就是,软件修改进入现存的体系结构中,并须允许到设计结构所施加的约束。因此,适应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形式的增强经常是昂贵和费时的。增强可消耗维护成本的很大部分。
6.3维护安排
需方可与原开发者选成进行维护赖h
议所提供。
我由单独的多
户著。维护也能通过内部双方协GB/T8566提供了在需方和供方间协议派生的详细任务。不管供方需方来自稳同的或不同的组织都宜应用它来辅动形成维护协议。特定的维护问题以后讨论。若需方在委付后或获保修期结束要求由开发者维护,这宜在协议中规宾。宜在此协议更新的文档中规定为可交付产品。培训恒宜规定一供方然后宜准备维护任务的规程,保持这些过程最新,并检查活动是否符合协议变求和制订的规程。经验资料表明使用规程是成本有效的。拟维扰的项维护规程、及其维护所需村间,有在维护计划中规定。供方(维护者)和需方宣首先达成维护协议,规定将修改并入到所维护的软件者和第三方维宜采用类似的规程。这些规程宣包话:
品饰规程。原开发
用于确定软件可时能在局部改正,或何时要求新基线(使用GB/T8566的为开发过程来安装和发
布)要的基本规则,
依赖于癫率的及布类型或其对软件操作的影响的措述(例如,紧急爱定期发布):
向需方通知当改变或将来更改的状态的方式:一证实更改不会给软件带来其他问题的方法;一更改紧急事件以及与其他有探建议更改关系因类型的4要A6.4维护工具
控制软件维护成本的潜在方法是使用CASE工具这些工具有助于软件维护活动。CASE的版本是一套相互关联的工具,支持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所有方面[ISO/IECTR14471]。CASE工具相互关联的集合宜以软件工程环境(SEE)的形式集合在一一起来支持那些支持软件维护活动的方法、策略、指南及标准。也宜为维护者提供软件测试环境(STE),以使经修改的软件产品能在非运行环境中作测试。SEE提供了初始开发及修改软件产品的工具。STE提供了测试环境。宜将STE用于在非操作环境中测试修改后的软件产品。
注明CASE工具的采纳获得有限成功的日期。维护者宜仔细计划这些工作[ISO/IECTR14471]。6.5软件测量
软件质量在软件产品的维护中是重点考虑的。维护者宜有包含(GB/T16260中所描述的)软件质量的六个特性的软件质量程序。宜实现标识、定义、选择、采用、确认、及改进软件维护的软件测量的过程。
SJ20822—2002
作为软件测量的一部分,维护者宜确定改正性维护、预防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和完善性维护的工作(依照花费的资源)。为了促进维护过程改进和得到何处正花费维护成本的较好理解,宜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解释。为了有助于估计生存周期成本宜收集经验测量数据。6.6过程的文档编制
软件的详细维护过程(本标准的第8章)宜编制成文档,以使所有的维护人员遵循相同的过程。测量宜支持过程和有关软件过程改进工作。6.7开发中的早期介入
统计数据表明,软件维护的成本及维护者实施软件维护的能力受软件开发过程期间发生或未发生的事情极大影响。在许多情况中,由于合同或其他原因维护者不能介入。特别是,当维护外包给第三方时,通常没有介入的机会。当在开发期间维护者能涉及时,维护者即宜介入。维护者的职能宜包括:
制定支持软件产品后勤工作的计划:一确保软件产品的可支持性;
一支持软件产品由开发转交到维护的计划。计划在本标准的第7章详细讨论。软件产品的可支持性包含诸如测试及确保可维护性等任务。GB/T16260规定了可维护性和其他在开发期间要重点考虑的特性。维护人员参与GB/T8566的支持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的质量保证、验证及有效性确认,可改进可支持性。维护者应:—参与评审;
-进行代码分析:
追踪需求:
进行验证和确认。
6.8可维护性
软件可维护性及维护是可依赖性的重要方面。对需方、供方及用户而言,可维护性是软件的重要特征。可维护性要求宜纳入在GB/T8566的采购过程的初始活动,在GB/T8566的整个开发过程中宜予以评价。设计中变化对可维护性的影响应在整个开发期间宜予以监控。宜采用不同的测量来定义和评估软件质量。定性和定量评价并重。当软件发布使用后,可维护性是一种软件质量特性,它特性影响更改软件的速度及简易性。
6.8.1可维护性和开发过程
可维护性宜在软件开发之前讨论。宜在(作为GB/T8566初始活动的一部分)需方和供方间达成协议。开发者宜准备可维护性计划,其中提出具体的有关软件活动的可维护性惯例、资源和序列。宜建立支持GB/T8566的开发过程中可维护性方面的监控和评价工作。在软件开发期间开发监控和评价可维护性方面的能力。这个能力描述了由顾客规定的定性和定量的软件可维护性要求,定义了检查可维护性需求的准则和方法。定性要求用于规定用子节省维护成本及资源和技术。定量要求用于定义可维护性大小或质量准则,以及软件生存周期不同阶段用于确定值或指标的各种度量。
一旦维护活动开始,开发中工作的能行性显而易见。开发者宜实现可维护性要求,维护者则宜监控此实现。此工作宜是软件维护策略的一部分。采用GB/T8566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软件维护策略(ISO/IECTR15271指南)的开发。因此,宜制定维护策略并且计划维护(本标准的第7章)。6
-KANT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