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电子行业标准(SJ)】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1 11:06:34
  • SJ/T11235-200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SJ/T 11235-2001

  • 标准名称: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1-04-13
  • 实施日期:

    2001-05-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91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机械制造>>25.080机床
  • 中标分类号: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L77软件工程

关联标准

  • 替代情况:

    ?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工业电子出版社
  • 页数:

    248页
  • 标准价格:

    120.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4-18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定义了用于衡量一个组织的软件能力的成熟度的模型,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本标准适用于第3方对组织的软件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估,也适用于组织对自己的软件过程进行改进。 SJ/T 11235-200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SJ/T11235-200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35, 080
备案号:8780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
SJ/T11235--2001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2001-04-13 发布
2001-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言
引用文件
模型结构
模型结构综述
必要部件、期望部件和参考部件模型部件综述,
成熟度等级和公共特性
成熟度等级·
贼熟度等级
成热度等级2
成熟度等级3
成熟度等级4
成熟度等级5
公共特性
6模型规范
执行承诺·
执行能力·
指导实施-
验证实施-
6.1成熟度等级1初始级
成熟度等级2受管理级
6.2.1 需求管理·
SG1管理需求
求得对需求的理解
SP 1.2求得对带求的承诺
管理需求变更
维护对需求的双向溯源性
SP1.5识别项目1作与需求之问的不一致SG2使需求管理过释制度化为受管理过程6.2.2项目策划
完成拳数估计
估计项目的范围
SJ/T 11235—2001
SJ/T 11235—2001
SP1.2估计项日属性
SP1.3确定项目生存周期
SP 1.4估计工作量和虚本
SG2 拟订项耳计划
编制预算和进度
SP 2.2识别项目风险
策划资料管理
策划项目资源,
策划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SP 2.6策划共利益者的介入
制订项目计划,
SG3获得对该计划的承诺
SP3.1市查从属计划:
使工作和资源协调
SP 3.3获得计划承诺
GG2使项目策划过程制度化为受管理过程6,2.3 项目监督和控制
SG 1对照计划监督项目
监督项目策划参数
监督承诺:
监督项目风险
监督资料管理
监督共利益者介入情况
进行进展审查
里程碑审查
SG2管理纠正措施
分析问题·
SP2.2采取纠正措施
SP2.3对纠正措施进行管理
GG 2使项日监督和控制过程制度化为受管理过程6.2.4供方协定管理
SG1建立供方协定
SP1.1分析由项目所决定的带求
SP 1.2选择供方
SP1.3订立供方协定
SG2满足供方协定
聚办商业现货产品
SP2.2执行供方协定
SP 2,3进行验坡测试
SP 2.4 转移产品
GG2使供方管理协定过程制度化为受管理过程6.2.5测量和分析
SG1协测量和分析活动·
SP 1.1 建立测量日标:
SP 1.2规定度量项目
规定数据收集和存储规格
SP 1.4 规定分析规程
SG2提供度量结果
收集度量数据
SP2.2分析度量数据
SP 2.3存储数据和结果
SP2.4通报分析结果
GG2使测量和分新过程制度化为受管理过程6.2.6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
SG丨客观评价过程和工作产品
SPI.1客观地评价过程:
SP1.2客观地评价工作产品和服务SG2通报解决问题
SP2.1通报不符合问题,并且确保解决它们SP 2.2 建立记录
GG2使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过程变化为受理过程:6.2.7配置管理
SG 1建立基线
识别配算项
建立配置管理系统
建立或放行基线
SG 2跟踪和控制变币
SP 2.1跟踪变史
控制变更·
SG 3 确立完整性
SP 3.1建立配置管理记录
SP3.2进行配置审核
GG2使配置管理过程制度化为受管理过程6.3成熟度等级3:已定义级
SJ/T 11235—2001
SJ/T11235—2001
6.3.1需求开发
SG 1开发顾客需求
导出需要
SPI.2转换需求·
SG 2开发产品需求
确定产品和产品构件需求
分析产品构件需求
确定接口需求
SG 3分析和确认需求
建立操作概念和场景
建文所要求的功能度的定义
分析需求
评价产品成本、进度和风险
SP3.5用综合性的方法确认需求
GG3使需求开发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6.3.2技术解决
SG1选择产品解决方案
SG2设计
开发详细候选解决方案和选择准则发展操作概念和场景
选择产品构件解决方案·
运用有效的设计方法
建文完整的技术数据包
设计综合接口
进行“制造、购买或复用”分析SG3实现产品设计
实现设计:
SP3.2编制产品技支特文档
GG3使技术解决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6.3.3产品集成
S丨准备产品集成
SP1.I制订产品集成策路
SP1.2建立产品集成环境
SP1.3规定详纽[的产品集成规程SG2确保接口兼容性
审查接口描述的完备性
管理接口
SG3组装产品构件和交付产品
SP3.1确认集成用的产品构件已经准备就绪SP3.2组装产品构件·
SP3.3核查已组装的产品构件+
SP3.4打包和交付产品或产品构件GG3使产品成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6.3.4验证
SG 1 准备验证
制订验证策略
建立验证环境
制定详细的验证计划
热行同行审查
雅备同行审查
SP 2.2进行同行产
分析同行审查数据:
SG 3验证工作产品www.bzxz.net
SP 3.1 执行验证·
SP3.2分析验证结果科确定纠正措施SP3.3
执行复验
使验证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6.3.5确认
:准备确认
制订确认策略
建立确认环境
规定详细的确认规程
SG2确认产品或产品构件
SP 2.1 进行确认:
SP 2.2汇集和分析确认结果
GG3使确认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6.3.6组织过程聚焦
SG1确定过程改进机会
SP 1.1确定组织的过程需求
SP1.2评估组织的过程
SP1.3确定组织的过程改进项目
SG2策划利实施过程改进活动:
制订过程行动计划
实施过程行动计划
SJ/T 11235-2001
SJ/T 11235—2001
SP2.3部署过程和相关的过程财富SP2.4把过程相关的经验纳入组织的过程财富GG3使纽织过程聚焦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6.3.7 组织过程定义
SG 1创建组织过程财富
SPI.1建立标准过程
建立生存周期模型描述
SP1.3制订剪裁准则和指南
SG2创建支持类过程财富·
建立组织度量数据库
SP 2.2建文组织的过程财富库
GG3使组织过程定义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6.3.8组织培训·
SG T确定培训需求并安排培训
SP 1.1确定战略培训需求
确定有哪些培训需求要由组织负责满足SP 1.2#
建立组织的战术培训计划,
建立培训能力
SG2提供必要的培训
交付培训
建立培训记录
评估培训效果
GG3使组织培训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6.3.9集成项目管理
SG 1运用项目已定义过程
制订项目已定义过程
运用组织过程财富策划项日活动合成计划·
运用综合的计划管理项目
充实组织过程财常
SC2与相关的共利益者协调和合作SP 2.1
管理共利益者介入
管理依存关系,
解决协调问题
GG3使集成项目管理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6.3.10风险管理
SG 1准备风险管理
SP.!确定风险来源和分类
定义风险参数
SP1.3制订风险管理策略·
SG2识别利分析风险
SP 2.1识别风险
SP2.2对风险进行评价,分析和排列优先顺序SG 3缓解风险
SP 3.1拟订风险缓解方案
SP 3.2 实烯风险缓解方案
GG3使风险管理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6.3.11决策分析和决定
SG评价候选方案
拟订并运用决策分析的指导原则SP 1.2选择评价技术
SP1.3建立评价准则
确定推荐的候选方案
SPt.5评价候选解决方案
SP 1.6 选择解决方案
GG 3使决策分析和决定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6.4成熟度等级4:定量管理级
6.4.1组织过程性能
SG 1建立性能基线和模型
选择过程·
建立过程性能度革项目
建立质量和过程性能目标
建立过程性能基线
建立过程性能模型
GG3使组织过程性能过程制度化为己定义过程6.4.2定量项目管理
SG1定量理项目
建立项目目标
合成已定义过程
SP 1.3选择将予以管理的子过程SP1.4管理项目性能:
SG2对子过程进行统计管理
SP 2.1选择度量项目和分析技术SP2.2运用统计方法掌握变化情况$J/T 11235—2001
SJ/T 11235—2001
SP2.3监督所选择的子过程的性能SP2.4记录统计管理数据
GG 3使定量项目管理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6.5成熟度等级5:持续优化级
6.5.1组织革新和部署
SG1选择改进项目
SP1.1收集和分析改进建议
SP 1.2 识别革新
SPE.3试行改进
SP 1.4选择改进建议
SG2部署改进
策划部署·
SP2.2管理部署-
SP 2.3度量改进效果
GG 3使组织革新和部署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6.5.2原因分析和决定
SCi1确定缺陷的原因
选择分析用的缺陷数据
SP 1.2分析原因
SG2处理缺陷原因
实施措施建议
评价变更的效果
记录数据
G3使原因分析和决定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附录A评估模型剪裁准则
模型剪裁着眼点
A.2桢型剪裁准则
A.3评估方法剪裁准测
A,4适合较小项目的模型剪裁
图1第2到第5级成熟度等级
图2摸型的概念和组成图
SJ/11235-2001
为了适应我国软件企业改进软件过程和提高软件开发规范水平的需求,特制定本标准。本标耀制定过程中,主婴参考了国外先进的软件过程管理理念、方法和模型以及有关国际标准。为配合本标准的使用,同时编辑、发布并出版了本标准的电子版本。这两种版本具有同等效力。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为剪裁本标准所描述的评估模型提供指南。本标准由信产业部电子第4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单位:信愿产业部电子第4研究所,北京力友和质盘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子第5研究所、北大方正公司、北京合力金桥系统集成公司、联想神州数码公司、长城计算机软件与系统公司、大唐软件公司、创智公司、天津金卡工程公司、北京时林电脑公司、广州新太科技公司、北京索福威尔软件技术公司、浪潮齐鲁软件产业公司、北京中邮绿卡金融网络公司、广州锐新软件技术公司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源俊,林宁、李韵琴、冯惠、吴庆宝、陈静、罗锋盈、张展新等。[x
1范围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SJ/T 11235—2001
本标准定义了用于衡单一个组织的软件能力的成熟度的模型,即软件能力成熟热度模型。本标准适用于第3方对组织的软件能力成熟度进行评估,也适用于组织对自已的软件过程进行改进。本标准所描述的模型包含了从软件需求提出、软件设计、开发、编码,测试、交付运行到软件退役的软件整个生存周期里各个软件过程的各项基本元素。本标推描述的模型是软件过程的有机汇集。这个模型中,每个过程由若于惯例组成。这些惯例是根据各个软件组织长期开发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逐渐总结、提炼形成的,被认为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最佳惯例。由于各个软件组织的规模、应用领域、形式以及目标等可能有很大差异,本标准所描述的模型中的各个过程中的元素,特别是所运用的惯例不可能与各个软件组织的实际活动一一对应,固此,在使用本标准时可能有必要结合实际需要加以剪裁。剪裁的原则参见附件A&评估模型剪裁准则》2引用文件
在本标准的描述和成用中将使用到下列标准的有关内穿。由于标准可能随着时问的推移而被修订,建议读者注意所引用的标准的最新版本。GB5271数据处理词汇
GB/T[1457—1995软件.T程术语
GB8567--19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9385--19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9386--198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GB门8566一I995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12504—1990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12505~1990
GB/T14079—1993
计算机软件维护指南
CB/T14394—1993
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维护性管理GB/T15532—1995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ISO/IEC TR 15504
软件过程评估
ISO 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一基本原理和词汇3术语
除第2章引用的文件中的术语和定义之外,“下面所列术语及其定义和/或说明也适用于本标准。共利益者(stakeholder)
所谓“共利益者”,指的是受到某件事情的输出的影响或对输出负有某种责任的群体或个人。其利益者可能包括项目经理、供方、顾客以及其他人。术语*相关的共利益者”用于指某个计划中要求执行某类活动或接收某类信息的群体和个人。经理(manager)
在本标准中,“经理”一词指的是对在其负责范围内执行任务或从事活动的人们提供技术指导1
SJ/T11235—-200t
和从事行政管理的人。经理的传统职能包括策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某个责任范围内的工作。项宜经理在本标准中,“项目经理”一词指的是负责策划、指导,控制、构造和推动项目的人。项目经理对顾客负根本责任。
高级经理(seniormanager)
术语“高级经理”是指组织重高层饮的管理岗位,在这个岗位上的人主要致力于使本组织拥有长期活力,而不是应付短期的项目和合同问题及压力。商级经理有权指导资源的分配或重新分配以支持有效的组织过程改进。高级经理可以是任何满足上述说明的经理,包括本组织的领导人在内。\执行官”和“预层经理”与“高级经理”是同义词。本标准中只使用高级经理这个词。组织(organization)
组织是行政管理结构。在这个管理结构中,人们共同管理一个或作为一个整体的多个项日,这些项口共有一个高级经理并且在同样的方针之下运行。在本标准中,“组织”这个词主要指软件并发和/或服务实体:它可能是一个独文实体,也可能是更大的实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本标准中,“组织”不做动词用。
企业(enterprise)
本标准中,“企业”泛指那些用“组织”一词尚不足以表述的大型实体。…个大型公司里可能有许多拥有不同顾客、坐落在不同地方的组织。“企业”是这些大型公司的统称。开发(develop)
本标准中提到“开发”时,不是单纯指开发活动,还包括维护活动在内。项目(project)
在本标准中,“项良”指的是向顾客或终用户交付一个或多个产品的受管理的相关资源的集合。这个资源集合有着明确的始点和终点,并且一般是按照某项计划运行。这种计别通学会形成文件并且说明要交付或实现的产品、所用的资源和经费、要做的工作以及工作进度。一个项目可能由若干项日组成。
工作产品(workproduct)
本标准中,“工作产品”用于指由过程产生的任何制品。这些制品能包括文卷、文档、产品的组成部分、服务、过程、规范以及清册等。产品构件(productcomponent)“产品构件”是产品的组成部分。把产品构件加以集成,可以构造出产品。可能存在多个层次的产品构性。产品构件也是工作产品,但是必须经过工程化(需求确定、设计。集成式解决方案巩发等)才能实现产品的预计用途。产品构件可能是将要交付给顾案的产品的组成部分,也可能只是供项目内部使用或其他方面使用。项目开发计划(projectdevelopmentplan)“项目开发计划”悬一种把项目山定义过程与项月如何推进链接起来的方案。本标准中定义了“顾日已定义过程”,但是从指导项胃推进的角度看,项目已定义过程还不够其体,因为其中不规定谁担当什么角色、要创建什么工作产或者什么时候执行什么作业。项目巨定义过程和项目开发计划合在一起,就可能有效地执行和管理项目。宜标(goal)
本标准中为评估模型定义了“通用目标”和“特定目标”,把它们作为衡童实际软件过程能力的重要尺度:在涉及软件过程能力的情况下,每个迦用日标和特定日标都具有特定的含义,不要把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