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V带和多楔带传动 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多楔带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2 23:12:03
  • GB/T17516.2-199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7516.2-1998

  • 标准名称:

    V带和多楔带传动 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多楔带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8-10-19
  • 实施日期:

    1999-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90.24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橡胶和塑料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83.140.01橡胶和塑料制品综合
  • 中标分类号:

    化工>>橡胶制品及其辅助材料>>G42胶管、胶带、胶布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dt ISO 8370-2:1993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15853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7, 字数:7千字
  • 标准价格:

    8.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4-15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98-10-19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
  • 归口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 发布部门: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多楔带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 GB/T 17516.2-1998 V带和多楔带传动 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 第2部分:多楔带 GB/T17516.2-199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T 17516.2—1998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1SO8370-2:1993《带传动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第2部分:多楔带》。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化工部胶带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辛永录、韩德深。313
GB/T17516.2—1998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由国家标准化机构(ISO 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组织。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一般由ISO的各技术委员会进行。各成员团体如果对已建立技术委员会的某个方面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一些与ISO有联系的国际组织(政府的或非政府的)也参加此项工作。在所有电工标准化事宜上,ISO都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誉密切的合作。被各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都要分发给各成员团体进行表态投票。如果有至少75%的成员团体投赞成票,则该草案就可以作为正式的国际标准发布。国际标准ISO8370-2是由ISO/TC41技术委员会[带轮与带(包括V带)]的SCI分技术委员会(V带和槽轮)制定的。
ISO8370-2及ISO8370-1的首版代替已被技术修订的ISO8370:1987。ISO8370在《带传动—一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的总标题下由下列部分组成:一第1部分:V带,
一第2部分:多楔带。
GB/T17516.2-1998
ISO引言
多楔带轮由带轮槽形和槽距确定。当一条多楔带安装在轮上运转时,一定存在一个节面,该节面位于相对于带轮的一定位置上,这位置需被确定,以进行带传动设计计算。315
1范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V带和多带传动测定节面位置的
动态试验方法第2部分:多楔带
V-and ribbed belts drive-Dynamic test to determinepitch zone iocation-Part 2: V-ribbed beltsGB/T 17516. 2—1998
idt ISO 8370-2: 1993Www.bzxZ.net
本标准的本部分规定了测定多楔带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节面位置以有效线差Ae表示(见图1)。
注:在精确度不要求很高的情况下,有效线差的公称值可采用GB13552和GB/T16588的规定值。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3552—1998汽车多楔带
GB/T16588—1996工业用多楔带及带轮尺寸(PH、PJ、PK、PL和PM型)(eqvISO9982:1991)3定义
本标准的本部分采用GB13552及GB/T16588的定义。4原理
通过测量试验设备的带轮转速和安装在带轮上被试多楔带直线部分的速度(或带轮中心距与多楔带旋转一周所需时间)来计算多楔带与带轮配合时的节径,然后计算有效线差。5装置
试验装置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a)两个直径相等的带轮,其尺寸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为适应具体带长的需要,两带轮的轮轴中心距应是可调的。
b)施加测量力的装置,它应使测量力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c)锁紧装置,用以固定带轮中心距。d)以适当速度带动其中一个带轮旋转的机械装置。对该速度的大小没有严格要求,但应足够大,以保证平稳操作。推荐转速约为1000r/min。e)测量带轮转速和测量带速(或带轮中心距和带旋转-周所需的时间)的装置。6程序
将多楔带安装在第5章规定的试验装置上,施加由相应标准规定的测量力以使其张紧。开动装置并运转5min,以便使带和带轮完好地楔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10-19批准316
1999-04-01实施
GB/T 17516.2—1998
待运转正常后,锁紧可移动带轮的轮轴,以确保带轮中心距不变。准确地测量出带轮转速,并同时准确地测量出带直线部分的速度或带轮中心距及多楔带旋转一周所需时间。7计算
7.1节径
按下列两式之可计算出多楔带与带轮配合时的节径:60 000 × %
式中d,带轮节径,mm,
带速,m/s,
n--带轮转速,r/min。
式中:d.带轮节径,mm,
带轮中心距,mm
n-带轮转速,r/min;
t多带旋转一周所需时间,s。
7.2有效线差
有效线差的含义见图1。
节面位置
nt — 60
图1有效线差
按式(3)计算有效线差:
式中:Ae—有效线差,mm,
d。带轮有效直径,mm,
dp-带轮节径,mm。
(1)
在任何情况下,多楔带与带轮配合时的节径(由多楔带的节面位置确定)都大于其有效直径,因此,有效线差总是负值。
注:因为式(3)与√带的有效线差计算式完全相同,所以多楔带的有效线差计算结果总是负值。31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