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 20656-1998 舰载反潜直升机机载雷达通用规范

【电子行业标准(SJ)】 舰载反潜直升机机载雷达通用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5 11:37:39
- SJ20656-1998
- 现行
标准号:
SJ 20656-1998
标准名称:
舰载反潜直升机机载雷达通用规范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英文名称: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hipborne anti-submarine helicopter airborne radar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8-03-11 -
实施日期:
1998-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02 M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 5841
SJ 20656 —1998
舰载反潜直升机机载
雷达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radar installed irshipborne anti-submarine helicopter1998-03-11发布
199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t范圈
1.1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舰载反潜直升机机载雷达通用规范General specificatlon for radar installed inshipborme anti - sibmgrine belicopterSJ20656—1998
本规范规定了舰载反潜直升机机载雷达的通用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舰载反潜直升机机载雷达(以下简称反潜雷达)。2引用文件
GJB 86.1 --- 86
GJB 145A — 93
GJB 150.1 - 86
GJB 150.3 — 86
GJB 150.4 - 86
GJB150.5—86
GJB 150.9 — 86
GJB 150. I0 — 86
GJB 150.t1 — 86
GJB 150.15—86
GJB 150. 16 — 86
GJB 150.18 — 86
CIB 151.2 — 86
GJB 152 -- 86
GB 179 — 86
GJB 181 -- 86
GJB 441 86
GJB 457 - 86
机载火控雷达战术性能定型试验规程总则防护包装规范
军用设备环境域验方法总则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温度冲击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湿热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霉菌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盐雾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加速度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年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冲击试验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机械设备和分系统(包括相应的地面辅助设备)的要求(A1类)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计数抽样检查程度及表
飞机供电特性及对电设备的要求机载电子设备机箱、安装架的安装形式和基本尺寸机载电子设备通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8-03-11发布1998 -05 - 01 实施
ITKAONKAca-
GIB 889.2 93
GJB 889 90
GJB 1765 — 93
GJB 2072 94
SJ 206561998
雷达接收分系统测试方法动态范、镜像频率抑制制度、增益、带宽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军用物资包装标志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
MTILSTD一1553B飞机内部时分制指令/响应式多路传输数据总线3要求
3.1合格鉴定
按本规范提交的产品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产品。3.2可靠性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平均故意间隔时间(MTBF)应不小于8Oh。3.3维修性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平均修复时间(MTIR)应不大于15rnin(天线除外)。3.4性能
3.4.1工作方式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应具备本条规定的各种工作方式。3.4.1.1空对海搜索方式(见第4.7.3.1.1条)反潜雷达应能在不高于5级海情下,搜索发现在0℃~360℃范围内的以通气管状态航行的潜艇和海面目标。为舰载反潜直升机提供搜索信息。3.4.1.2辅助导航方式(见第4.7.2.1.2条)反潜雷达与机载电子设备交连,应能实现下列方式:a,真运动稳定:按下“真运动”按钮,雷达以地坐标形成地图,地图在显示器上固定,载机和活动目标在移动;
b.地图冻结(地图记忆):雷达停止发射,但系统能支持雷达地图在多功能显示器上不消失,地图中仪有载机在移动。3.4.1.3边扫描边跟踪方式(现第4.7.3.1.3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工作于此种方式时,应能在进行环形扫描搜索目标的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并能将这些目标的方位、距离和批号等数据传递给机载综合处理系统和数据链。3.4.1.4被动监听方式(见第4.7.3.1.4条)反潜雷达工作于此种方式时,仅接收支路工作。接收指定频率的电磁幅射信号,并能显示辐射源所在方位和粗略距离(根据信号强度)。3.4.1.5信标方式(见4.7.3.1.5条)反潜雷达应能与载舰或友机上的应答机协同工作,发射应答机所能接收的询问信号,接收应答机的编码回答信号,完成解码处理,显示信标标志。3.4.1.6气象探测方式(见4.7.3.1.6条)反潜雷达应能探测、显示飞行前方的云雨等气象情况,并揭示载机绕过雷雨区。3.4.1.7机内检测(BIT)(见第4.7.3.1.2条)2
SJ 20656—1998
反潜雷达应其有下述类型的检测方式,a、加电自检:每次加电,雷达自动自检,将自检结果报给综合处理系统并显示;b,周期性自检:雷达各单元利用工作间隙进行周期性的检测。检测结果送综合处理系统,并能在需要时显示;
c.人工启动检测:在雷达工作中人工启动检测装置,对雷达进行全系统检测,并显示检测结果。
3.4.2工作频率(见第4.7.3.2条)工作频率由产品规范规定。
3.4.3探谢距离
3.4.3.1一饮雷达探测距离(见第4.7.3.3条)一次雷达探测距离由产品规范规定。3.4.3.2二次雷达探测距离(见第4.7.3.3条)除另有规定外,二次雷达探测距离应不小于120kmc3.4.3.3对强雨的探测距离(见第4.7.3.3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对强雷雨的探测距离应不小丁185km。3.4.4探测方位(见第4.7.3.4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探测方位应为0%℃~360℃(载机安装遮挡限制除外):3.4.5测试精度
3.4.5.1距离精度(见第4.7.3.5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距离最大测量误差应不大于250ms3.4.5.2方位精度(见4.7.3.5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方位最大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75\3.4.6分辨率
3.4.6.1距离分辨率(见4.7.3.6.1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距离分辨率应不大于35m。3.4.6.2方位分辨率(见4.7.3.6.2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方位分辨率应不大于3.5°。3.4.7抗干扰性能(见第4.7.3.7条)反潜雷达应具有下述抗干扰能力,具体要求由产品规范规定。a。抗窄带瞄准式噪声干扰;
b.抗同频异步脉冲干扰;
c.抗距离欺骗干扰;
d.抗角度欺骗于扰;
e.抗海浪杂波干扰。
3.4.8显示器(现第4.7.3.8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显示设备为机载综合处理系统中的多功能显示器,为便于雷达调试,应能选装高亮度光橱显示器。3.4.9接门(见第4.7.3.9条)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应具备如下接口:3
HTKAONTKAca-
SJ 20656—1998
a:ARINCA29或SE-STD-1553B数据总线接口;b。 RS -422 接口;
C.ARINCA07数据总线接口。
3.4.10反应时间
3.4.10.1预热时间(见第4.7.3.10.1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预热时间应不大于3min。3.4.10.2工作方式转换时间(见第4.7.3.10.2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工作方式转换时间应不大于18。3.4.10.3TWS响应时间(见第4.7.3.10.3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TWS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5s。3.4.1t连续工作时间(见第4.7.3.11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小于4h。3.4.12电源适应能力和耗电量(见第4.7.3.2条)a.反潜雷达的电源适应能力应符合CJB181第2.4条的规定(供电类别B类);b.反潜雷达的耗电量由产品规范规定。3.4.13天线
3.4.13.1外形尺雨(见第4.7.3.13.1条)反潜雷达天线的外形尺寸应满足载机的适装性要求。3.4.13.2极化形式(见第4.7.3.13.2条)除另有规定外,天线极化形式应为水平极化。3.4.13.3扫描范围(见第4.7.3.13.3条)除另有规定外,天线的扫描范围应满足如下要求:方位:360#;
俯仰:±15°(手动)。
3.4.13.4扫描方式及速度(见4.7.3.13.4条)除另有规定外,天线扫描方式及扫描速度符合表1规定。表1天线扫描方式及速度
扫摧方式
环扫:360°扫描
扫:± 30°、± 60%、± 90°3.4.13.5水平波瓣宽度(见第4.7.3.13.5条)扫描速度
(12±0.5) r/min, (24±0.35) r/mim(144± 7.2)0/s
除另有规定外,天线水平波瓣宽度应不大于3.5°3.4.13.6重直波瓣宽度(见第4.7.3.13.5条)天线垂直波瓣宽度由产品规范规定。3.4.13.7副瓣电平(见第4.7.3.13.5条)除另有规定外,天线副瓣电平应不大于_22dB。3.1.13.8增益(见第4.7.3.13.5条)除另有规定外,天线增益应不小于30dB4
3.4.14馈线
SI 206561998
3.4.14.1电压驻波比(见第4.7.3.14条)除另有规定外,馈线电压驻波比应不大于1.4。3.4.14.2接收支路总损耗(见第4.7.3.14条)除另有规定外,接收支路总损耗应不大于2.8dB。3.4.14.3发射支路总损耗(见第4.7.3.14条)除另有规定外,发射支路总损耗应不大于1.7dB。3.4.15发射单元输出蜂值功率(觉第4.7.3.15条)发射单元输出峰值功率由产品规范规定。3.4.16接收单元
3.4.16.1噪声系数(4.7.3.16.1条)除另有规定外,接收单元噪声系数应不大于5dB。3.4.16.2频率源输出频率(见第4.7.3.16.2条)频率源输出颊率由产品规范规定。3.4.16.3频率源输出功率(见第4.7.3.16.3条)除另有规定外,频率源输出功率应不小于50mW3.4.16.4镜像频率抑制度(见4.7.3.16.4条)除另有规定外,友潜雷达工作频带内的镜像频率制度应不小于20dB,3.4.17定时信号(见第4.7.3.17条)反潜雷达定时信号由产品规范规定,3.5安全性
反潜雷达应按CB457第6.6条和6.7条开展安全性设计,具体安全性指标由产品规范规定。
3.6环境要求
3.6.1 低温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55℃条件下接第4.7.5.1条规定进行低温贮存试验后,不应有任何事物损坏和性能下降。3.6.2低温工作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达在-40℃条件下按第4.7.5.2条规定进行低温工作试验时,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3.6.3高温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70℃条件下按第4.7.5.3条规定进行高温贮存试验后,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
3.6.4高温工作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55℃条件下按第4.7.5.4条规定进行高工作试验时,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降下降。
3.6.5温度冲击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高温70℃,低温-55条件下按第4.7.5.5条规定进行温度冲街试验盾,不质有狂何物理摄坏和性能降。s
TTTKAONTKAca-
3.6.6加速度
3.6.6.1 性能试验
SJ 206561998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按表2加速度值并按第4.7.5.6条规定进行加速度试验时,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表2加速度一性能试验
加速度
3.6.6.2结构试验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按表3加速度值并按第4.7.5.6条规定进行加速度试验后,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表3加速度—结构试验
加速度
3.6.7冲击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按表4条件并按第4.7.5.7条规定进行冲击试验后,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
表4冲击一基本设计试验
半正弦波
3.6.8振动
峰值加速度 m/g
持续时间m/g
试验方向
兰轴向
每方向试验饮数
除另有规定外,外潜雷达在按GJB150.16第2.3.6条所给条件并按第4.7.5.8条规定进行功能试验时和结构试验后,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3.6.9湿热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按表5条件并按第4.7.5.9条规定进行湿热试验时,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
表5湿热试验条件
高温商湿阶段
60°℃
3.6.10霉菌
相对凝度
低温高湿阶段
相对湿度
反潜雷达在使用抗霉材料以保证雷达在霉季无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3.6.11盐雾
试验周期
反潜雷达应使用抗盐雾腐蚀的材料以保证雷达在寿命期内无物理损坏和性能下,3.7电磁兼容性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本条规定。3.7.1CE030.015-50MIHz电源线和互连线的传导发射SJ 20656—1998
反潜雷达的CE03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3,2条的规定。3.7.2CE07电源线尖峰信号的传导发射反潜雷达的CE07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5.2条的规定3.7.3CS0125Hz~50kHz电源线的传导敏感度反潜雷达的CS01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6.2条的规定。3.7.4CS020.05~400MHz电源线的传导敏感度友潜雷达的CS02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7.2条规定。3.7.5CS06电源线尖峰信号的传导敏感度反潜雷达的CS06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11.2条规定3.7.6RE0125Hz~50kHz磁场辐射发射反潜雷达的RE0I限值应符合GJR151,2第14.2条规定,3.7.7RE0214kHz~10GHz电场辐射发射反潜雷达的RE02限值应符合GJB15!.2第15.2条规定。3.7.8RE03谐波和乱真辐射发射
反潜雷达的RE03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16.2条规定。3.7.9RS0125Hz~50kHz磁场辐射敏感度反潜雷达的RS01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17.2条规定,3.7.10RS02尖峰信号和电源频率的磁感应场辐射敏感度反潜雷达的RSU2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18.2条规定。3.7.11RS0314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反潜雷达的RSU3限值应符合CJB151.2第19.2条规定。3.8 尺寸
反潜雷达的尺寸应满足载机的适装性要求。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机箱和安装架的尺寸应符合CJB441的规定:
3.9重量
反潜雷达的重量应满足载机的适装性要求,具体数值由产品规范规定。3.10颜色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天线、馈线单元表面应为白色,其它单元的外表面成为黑色:3.11表面状况
反潜雷达各单元外表面应无毛刺、裂缝、变形及明显的划痕,表面涂镀层放均勺、无起泡、龟裂和脱落。
3.12产品标志
反潜雷达各单元上至少应有下列标志:a.产品型号及单元号:
b.重量:
C.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
HTKAONTKAca-
4质量保证规定
4.1检验贵任
SI 20656-1998
除合同或订单中另有规定外,承制方应负资完成本规范规定的所有检验。必要时,订购方或上级鉴定机构有权对规范所述的任一检验项目进行检查。4.1.1合格责任
所有产品必须符合规范第3章和第5章的所有要求。本规范中规定的检验应成为承制方整个检验体系或质量大纲的一个组成部分。若合同中包括本规范未规定的检验要求,承制方还应保证所提交验收的产品符合合同要求。质量一致性抽样不允许提交明知有缺陷的产品,也不能要求订购方接收有缺陷的产品。4.2检验分类
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为!
a、鉴定检验;
b.质量-致性检验。
4.3检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应在GJB150.1第3.1.1条规定的“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进行各种检验。
4.4鉴定检验
4.4.1检验项目和顺序
鉴定检验项目按表6规定,检验顺序按产品规范进行。4.4.2样本大小
经要鉴定检验的样本大小应为一部反潜雷达。4.4.3合格判据
每一检验项目均满足要求判鉴定检验合格。表6鉴定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项目序
检验项目
可菲性
维修性
空对海探索方式
辅助导航方式
:TWS方式
被动监听方式
信标方式
气象探测方式
要求的
章条号
检查或试验方
法的章条号
4.7.3.1.1
4.7.3.1.2
4.7.3.1.3
4.7.3.1.4
4.7.3.1.5
4.7.3.1.6
质量一致性检验
检验项目
机内检测
工作频率
~次雷达探测距离
二次雷达探测距离
探测方位
距离精度
方位精度
臣离分辨率
方位分辨率
抗窄带瞄准式干扰
抗同频异步脉冲干扰
抗距离欺骗干扰
抗角度欺骗干扰
抗海浪杂波干扰
显示器
预热时间
工作方式转换时间
TWS响应时间
连续工作时间
电源适应性和耗电量
天线外形尺寸
极化形式
天线扫描范围
天线扫描方式及速度
水平波瓣宽度
垂直波瓣宽度
副电平
天线增益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SI 206561998
要求的
意条号
检查或试验方
法的章条号
4.7.3.1.7
4.7.3.6.1
4.7.3.6.2
4.7.3.7.1
4.7.3.7.2
4.7.3.7.3
4.7.3.7.4
4.7.3.7.5
4.7.3.10.1
4.7.3.10.2
4.7.3.10.3
4.7.3.12a
4.7.3.12b
4.7.3.13.1
4.7.3.13.2
4.7.3.13.3
4.7.3.13,4
4.7.3.13.5
质量一致性检验
质组、B组
TTKAONKAa
检验项目
馈线电压驻波比
接收支路总捆耗
发射支路总损耗
发射单元摘出峰值功率
噪声系数
频率源输出颊率
频率源输出功率
镜像频率抑制度
定时信号
安全性
低温贮存
低温工作
高温贮存
高温工作
温度冲击
加速度
68RS02
SI 206561998
要求的
章条号
检查或试验方
法的章条号
4.7.3.16.1
4.7.3.16.2
4.7.3.16.2
4.7.3.16.3
质量一致性检验
」尺寸
检验项目
表面状况
产品标志
注:符号“0”表示必做项目。
SI 20656--1998
要求的
章条号
检查或试验方
法的章条号
质量一致性检验
如果发现某个检验项目不符合要求,应停止检验,承制方对不合格项日进行分析,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且证明措施有效可靠,可重新进行该项目检验。4.4.4鉴定合格资格的保持
为了保持鉴定合格资格,承制方应定期向鉴定机构提供试验资料。4.5质量致性检验
4.5.1缺陷分类
缺陷分为致命缺陷、严重缺陷和轻缺陷。各类缺陷的定义见GJB179第1.10条:4.5.2检验批
个检验批应由基本相同条件下生产的并同时提交检验的相同型号的所有产品组成,4.5.3A组检验
4.5.3.1检验项目和顺序
A组检验项目按表6规定、检验顺序由产品规范规定。4.5.3.2检验方式
逐部提交,按部判决。
4.5.3.3不合格判定。
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判该产品不合格:a.发现致命缺陷;
b.发现严重缺陷:
c.轻缺陷数大于合同或产品规范规定值,4.5.3.4不合格品处理。
如果产品被判为不合格品,承制方可以返修以纠正其缺陷,并重新提交进行复验,4.5.4B组检验
4.5.4.1检验项目和顺序
B组检验项目按表6规定,检验顺序由产品规范规定,4.5.4.2抽样
在4组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当批量不少汀5部时、每次抽取2倍,当批量少于5部时,抽取1部产品作B组检验,4.5.4.3不合格判定
HTTKAON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SJ 20656 —1998
舰载反潜直升机机载
雷达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radar installed irshipborne anti-submarine helicopter1998-03-11发布
1998-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批准t范圈
1.1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舰载反潜直升机机载雷达通用规范General specificatlon for radar installed inshipborme anti - sibmgrine belicopterSJ20656—1998
本规范规定了舰载反潜直升机机载雷达的通用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舰载反潜直升机机载雷达(以下简称反潜雷达)。2引用文件
GJB 86.1 --- 86
GJB 145A — 93
GJB 150.1 - 86
GJB 150.3 — 86
GJB 150.4 - 86
GJB150.5—86
GJB 150.9 — 86
GJB 150. I0 — 86
GJB 150.t1 — 86
GJB 150.15—86
GJB 150. 16 — 86
GJB 150.18 — 86
CIB 151.2 — 86
GJB 152 -- 86
GB 179 — 86
GJB 181 -- 86
GJB 441 86
GJB 457 - 86
机载火控雷达战术性能定型试验规程总则防护包装规范
军用设备环境域验方法总则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温度冲击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湿热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霉菌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盐雾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加速度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年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冲击试验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机械设备和分系统(包括相应的地面辅助设备)的要求(A1类)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计数抽样检查程度及表
飞机供电特性及对电设备的要求机载电子设备机箱、安装架的安装形式和基本尺寸机载电子设备通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8-03-11发布1998 -05 - 01 实施
ITKAONKAca-
GIB 889.2 93
GJB 889 90
GJB 1765 — 93
GJB 2072 94
SJ 206561998
雷达接收分系统测试方法动态范、镜像频率抑制制度、增益、带宽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军用物资包装标志
维修性试验与评定
MTILSTD一1553B飞机内部时分制指令/响应式多路传输数据总线3要求
3.1合格鉴定
按本规范提交的产品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产品。3.2可靠性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平均故意间隔时间(MTBF)应不小于8Oh。3.3维修性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平均修复时间(MTIR)应不大于15rnin(天线除外)。3.4性能
3.4.1工作方式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应具备本条规定的各种工作方式。3.4.1.1空对海搜索方式(见第4.7.3.1.1条)反潜雷达应能在不高于5级海情下,搜索发现在0℃~360℃范围内的以通气管状态航行的潜艇和海面目标。为舰载反潜直升机提供搜索信息。3.4.1.2辅助导航方式(见第4.7.2.1.2条)反潜雷达与机载电子设备交连,应能实现下列方式:a,真运动稳定:按下“真运动”按钮,雷达以地坐标形成地图,地图在显示器上固定,载机和活动目标在移动;
b.地图冻结(地图记忆):雷达停止发射,但系统能支持雷达地图在多功能显示器上不消失,地图中仪有载机在移动。3.4.1.3边扫描边跟踪方式(现第4.7.3.1.3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工作于此种方式时,应能在进行环形扫描搜索目标的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并能将这些目标的方位、距离和批号等数据传递给机载综合处理系统和数据链。3.4.1.4被动监听方式(见第4.7.3.1.4条)反潜雷达工作于此种方式时,仅接收支路工作。接收指定频率的电磁幅射信号,并能显示辐射源所在方位和粗略距离(根据信号强度)。3.4.1.5信标方式(见4.7.3.1.5条)反潜雷达应能与载舰或友机上的应答机协同工作,发射应答机所能接收的询问信号,接收应答机的编码回答信号,完成解码处理,显示信标标志。3.4.1.6气象探测方式(见4.7.3.1.6条)反潜雷达应能探测、显示飞行前方的云雨等气象情况,并揭示载机绕过雷雨区。3.4.1.7机内检测(BIT)(见第4.7.3.1.2条)2
SJ 20656—1998
反潜雷达应其有下述类型的检测方式,a、加电自检:每次加电,雷达自动自检,将自检结果报给综合处理系统并显示;b,周期性自检:雷达各单元利用工作间隙进行周期性的检测。检测结果送综合处理系统,并能在需要时显示;
c.人工启动检测:在雷达工作中人工启动检测装置,对雷达进行全系统检测,并显示检测结果。
3.4.2工作频率(见第4.7.3.2条)工作频率由产品规范规定。
3.4.3探谢距离
3.4.3.1一饮雷达探测距离(见第4.7.3.3条)一次雷达探测距离由产品规范规定。3.4.3.2二次雷达探测距离(见第4.7.3.3条)除另有规定外,二次雷达探测距离应不小于120kmc3.4.3.3对强雨的探测距离(见第4.7.3.3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对强雷雨的探测距离应不小丁185km。3.4.4探测方位(见第4.7.3.4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探测方位应为0%℃~360℃(载机安装遮挡限制除外):3.4.5测试精度
3.4.5.1距离精度(见第4.7.3.5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距离最大测量误差应不大于250ms3.4.5.2方位精度(见4.7.3.5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方位最大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75\3.4.6分辨率
3.4.6.1距离分辨率(见4.7.3.6.1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距离分辨率应不大于35m。3.4.6.2方位分辨率(见4.7.3.6.2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方位分辨率应不大于3.5°。3.4.7抗干扰性能(见第4.7.3.7条)反潜雷达应具有下述抗干扰能力,具体要求由产品规范规定。a。抗窄带瞄准式噪声干扰;
b.抗同频异步脉冲干扰;
c.抗距离欺骗干扰;
d.抗角度欺骗于扰;
e.抗海浪杂波干扰。
3.4.8显示器(现第4.7.3.8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显示设备为机载综合处理系统中的多功能显示器,为便于雷达调试,应能选装高亮度光橱显示器。3.4.9接门(见第4.7.3.9条)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应具备如下接口:3
HTKAONTKAca-
SJ 20656—1998
a:ARINCA29或SE-STD-1553B数据总线接口;b。 RS -422 接口;
C.ARINCA07数据总线接口。
3.4.10反应时间
3.4.10.1预热时间(见第4.7.3.10.1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预热时间应不大于3min。3.4.10.2工作方式转换时间(见第4.7.3.10.2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工作方式转换时间应不大于18。3.4.10.3TWS响应时间(见第4.7.3.10.3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TWS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5s。3.4.1t连续工作时间(见第4.7.3.11条)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小于4h。3.4.12电源适应能力和耗电量(见第4.7.3.2条)a.反潜雷达的电源适应能力应符合CJB181第2.4条的规定(供电类别B类);b.反潜雷达的耗电量由产品规范规定。3.4.13天线
3.4.13.1外形尺雨(见第4.7.3.13.1条)反潜雷达天线的外形尺寸应满足载机的适装性要求。3.4.13.2极化形式(见第4.7.3.13.2条)除另有规定外,天线极化形式应为水平极化。3.4.13.3扫描范围(见第4.7.3.13.3条)除另有规定外,天线的扫描范围应满足如下要求:方位:360#;
俯仰:±15°(手动)。
3.4.13.4扫描方式及速度(见4.7.3.13.4条)除另有规定外,天线扫描方式及扫描速度符合表1规定。表1天线扫描方式及速度
扫摧方式
环扫:360°扫描
扫:± 30°、± 60%、± 90°3.4.13.5水平波瓣宽度(见第4.7.3.13.5条)扫描速度
(12±0.5) r/min, (24±0.35) r/mim(144± 7.2)0/s
除另有规定外,天线水平波瓣宽度应不大于3.5°3.4.13.6重直波瓣宽度(见第4.7.3.13.5条)天线垂直波瓣宽度由产品规范规定。3.4.13.7副瓣电平(见第4.7.3.13.5条)除另有规定外,天线副瓣电平应不大于_22dB。3.1.13.8增益(见第4.7.3.13.5条)除另有规定外,天线增益应不小于30dB4
3.4.14馈线
SI 206561998
3.4.14.1电压驻波比(见第4.7.3.14条)除另有规定外,馈线电压驻波比应不大于1.4。3.4.14.2接收支路总损耗(见第4.7.3.14条)除另有规定外,接收支路总损耗应不大于2.8dB。3.4.14.3发射支路总损耗(见第4.7.3.14条)除另有规定外,发射支路总损耗应不大于1.7dB。3.4.15发射单元输出蜂值功率(觉第4.7.3.15条)发射单元输出峰值功率由产品规范规定。3.4.16接收单元
3.4.16.1噪声系数(4.7.3.16.1条)除另有规定外,接收单元噪声系数应不大于5dB。3.4.16.2频率源输出频率(见第4.7.3.16.2条)频率源输出颊率由产品规范规定。3.4.16.3频率源输出功率(见第4.7.3.16.3条)除另有规定外,频率源输出功率应不小于50mW3.4.16.4镜像频率抑制度(见4.7.3.16.4条)除另有规定外,友潜雷达工作频带内的镜像频率制度应不小于20dB,3.4.17定时信号(见第4.7.3.17条)反潜雷达定时信号由产品规范规定,3.5安全性
反潜雷达应按CB457第6.6条和6.7条开展安全性设计,具体安全性指标由产品规范规定。
3.6环境要求
3.6.1 低温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55℃条件下接第4.7.5.1条规定进行低温贮存试验后,不应有任何事物损坏和性能下降。3.6.2低温工作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达在-40℃条件下按第4.7.5.2条规定进行低温工作试验时,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3.6.3高温贮存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70℃条件下按第4.7.5.3条规定进行高温贮存试验后,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
3.6.4高温工作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55℃条件下按第4.7.5.4条规定进行高工作试验时,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降下降。
3.6.5温度冲击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高温70℃,低温-55条件下按第4.7.5.5条规定进行温度冲街试验盾,不质有狂何物理摄坏和性能降。s
TTTKAONTKAca-
3.6.6加速度
3.6.6.1 性能试验
SJ 206561998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按表2加速度值并按第4.7.5.6条规定进行加速度试验时,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表2加速度一性能试验
加速度
3.6.6.2结构试验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按表3加速度值并按第4.7.5.6条规定进行加速度试验后,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表3加速度—结构试验
加速度
3.6.7冲击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按表4条件并按第4.7.5.7条规定进行冲击试验后,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
表4冲击一基本设计试验
半正弦波
3.6.8振动
峰值加速度 m/g
持续时间m/g
试验方向
兰轴向
每方向试验饮数
除另有规定外,外潜雷达在按GJB150.16第2.3.6条所给条件并按第4.7.5.8条规定进行功能试验时和结构试验后,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3.6.9湿热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在按表5条件并按第4.7.5.9条规定进行湿热试验时,不应有任何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
表5湿热试验条件
高温商湿阶段
60°℃
3.6.10霉菌
相对凝度
低温高湿阶段
相对湿度
反潜雷达在使用抗霉材料以保证雷达在霉季无物理损坏和性能下降,3.6.11盐雾
试验周期
反潜雷达应使用抗盐雾腐蚀的材料以保证雷达在寿命期内无物理损坏和性能下,3.7电磁兼容性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本条规定。3.7.1CE030.015-50MIHz电源线和互连线的传导发射SJ 20656—1998
反潜雷达的CE03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3,2条的规定。3.7.2CE07电源线尖峰信号的传导发射反潜雷达的CE07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5.2条的规定3.7.3CS0125Hz~50kHz电源线的传导敏感度反潜雷达的CS01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6.2条的规定。3.7.4CS020.05~400MHz电源线的传导敏感度友潜雷达的CS02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7.2条规定。3.7.5CS06电源线尖峰信号的传导敏感度反潜雷达的CS06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11.2条规定3.7.6RE0125Hz~50kHz磁场辐射发射反潜雷达的RE0I限值应符合GJR151,2第14.2条规定,3.7.7RE0214kHz~10GHz电场辐射发射反潜雷达的RE02限值应符合GJB15!.2第15.2条规定。3.7.8RE03谐波和乱真辐射发射
反潜雷达的RE03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16.2条规定。3.7.9RS0125Hz~50kHz磁场辐射敏感度反潜雷达的RS01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17.2条规定,3.7.10RS02尖峰信号和电源频率的磁感应场辐射敏感度反潜雷达的RSU2限值应符合GJB151.2第18.2条规定。3.7.11RS0314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反潜雷达的RSU3限值应符合CJB151.2第19.2条规定。3.8 尺寸
反潜雷达的尺寸应满足载机的适装性要求。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机箱和安装架的尺寸应符合CJB441的规定:
3.9重量
反潜雷达的重量应满足载机的适装性要求,具体数值由产品规范规定。3.10颜色
除另有规定外,反潜雷达天线、馈线单元表面应为白色,其它单元的外表面成为黑色:3.11表面状况
反潜雷达各单元外表面应无毛刺、裂缝、变形及明显的划痕,表面涂镀层放均勺、无起泡、龟裂和脱落。
3.12产品标志
反潜雷达各单元上至少应有下列标志:a.产品型号及单元号:
b.重量:
C.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
HTKAONTKAca-
4质量保证规定
4.1检验贵任
SI 20656-1998
除合同或订单中另有规定外,承制方应负资完成本规范规定的所有检验。必要时,订购方或上级鉴定机构有权对规范所述的任一检验项目进行检查。4.1.1合格责任
所有产品必须符合规范第3章和第5章的所有要求。本规范中规定的检验应成为承制方整个检验体系或质量大纲的一个组成部分。若合同中包括本规范未规定的检验要求,承制方还应保证所提交验收的产品符合合同要求。质量一致性抽样不允许提交明知有缺陷的产品,也不能要求订购方接收有缺陷的产品。4.2检验分类
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为!
a、鉴定检验;
b.质量-致性检验。
4.3检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应在GJB150.1第3.1.1条规定的“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进行各种检验。
4.4鉴定检验
4.4.1检验项目和顺序
鉴定检验项目按表6规定,检验顺序按产品规范进行。4.4.2样本大小
经要鉴定检验的样本大小应为一部反潜雷达。4.4.3合格判据
每一检验项目均满足要求判鉴定检验合格。表6鉴定检验和质量一致性检验项目序
检验项目
可菲性
维修性
空对海探索方式
辅助导航方式
:TWS方式
被动监听方式
信标方式
气象探测方式
要求的
章条号
检查或试验方
法的章条号
4.7.3.1.1
4.7.3.1.2
4.7.3.1.3
4.7.3.1.4
4.7.3.1.5
4.7.3.1.6
质量一致性检验
检验项目
机内检测
工作频率
~次雷达探测距离
二次雷达探测距离
探测方位
距离精度
方位精度
臣离分辨率
方位分辨率
抗窄带瞄准式干扰
抗同频异步脉冲干扰
抗距离欺骗干扰
抗角度欺骗干扰
抗海浪杂波干扰
显示器
预热时间
工作方式转换时间
TWS响应时间
连续工作时间
电源适应性和耗电量
天线外形尺寸
极化形式
天线扫描范围
天线扫描方式及速度
水平波瓣宽度
垂直波瓣宽度
副电平
天线增益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SI 206561998
要求的
意条号
检查或试验方
法的章条号
4.7.3.1.7
4.7.3.6.1
4.7.3.6.2
4.7.3.7.1
4.7.3.7.2
4.7.3.7.3
4.7.3.7.4
4.7.3.7.5
4.7.3.10.1
4.7.3.10.2
4.7.3.10.3
4.7.3.12a
4.7.3.12b
4.7.3.13.1
4.7.3.13.2
4.7.3.13.3
4.7.3.13,4
4.7.3.13.5
质量一致性检验
质组、B组
TTKAONKAa
检验项目
馈线电压驻波比
接收支路总捆耗
发射支路总损耗
发射单元摘出峰值功率
噪声系数
频率源输出颊率
频率源输出功率
镜像频率抑制度
定时信号
安全性
低温贮存
低温工作
高温贮存
高温工作
温度冲击
加速度
68RS02
SI 206561998
要求的
章条号
检查或试验方
法的章条号
4.7.3.16.1
4.7.3.16.2
4.7.3.16.2
4.7.3.16.3
质量一致性检验
」尺寸
检验项目
表面状况
产品标志
注:符号“0”表示必做项目。
SI 20656--1998
要求的
章条号
检查或试验方
法的章条号
质量一致性检验
如果发现某个检验项目不符合要求,应停止检验,承制方对不合格项日进行分析,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且证明措施有效可靠,可重新进行该项目检验。4.4.4鉴定合格资格的保持
为了保持鉴定合格资格,承制方应定期向鉴定机构提供试验资料。4.5质量致性检验
4.5.1缺陷分类
缺陷分为致命缺陷、严重缺陷和轻缺陷。各类缺陷的定义见GJB179第1.10条:4.5.2检验批
个检验批应由基本相同条件下生产的并同时提交检验的相同型号的所有产品组成,4.5.3A组检验
4.5.3.1检验项目和顺序
A组检验项目按表6规定、检验顺序由产品规范规定。4.5.3.2检验方式
逐部提交,按部判决。
4.5.3.3不合格判定。
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判该产品不合格:a.发现致命缺陷;
b.发现严重缺陷:
c.轻缺陷数大于合同或产品规范规定值,4.5.3.4不合格品处理。
如果产品被判为不合格品,承制方可以返修以纠正其缺陷,并重新提交进行复验,4.5.4B组检验
4.5.4.1检验项目和顺序
B组检验项目按表6规定,检验顺序由产品规范规定,4.5.4.2抽样
在4组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当批量不少汀5部时、每次抽取2倍,当批量少于5部时,抽取1部产品作B组检验,4.5.4.3不合格判定
HTTKAON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T10148.3-1991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 系统图(框图)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51919/5-2002 JGL30-2.5-01型舰用两芯多模光缆连接器详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