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涤麻(亚麻)纱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10-20 10:44:58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FZ/T 32003-2010

  • 标准名称:

    涤麻(亚麻)纱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英文名称:

    Polyester/flax blended grey yarn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2010-08-16
  • 实施日期:

    2010-12-01
  • 作废日期:

    2022-10-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20纱线
  • 中标分类号:

    纺织>>针织>>W63针织品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2页
  • 标准价格:

    16.0
  • 出版日期:

    2010-12-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冯小凡、杨威、赵庆典、邢玉红、王维维、袁英杰
  • 起草单位:

    黑龙江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肇融亚麻纺织有限公司等
  •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亚麻)纺织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4)
  • 提出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主管部门: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亚麻)纺织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4)
  • 相关标签:

    麻纱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涤纶与亚麻(亚麻纤维含量不低于30%)混纺纱的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和标志等。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纺细纱机生产的湿纺本色、漂白涤麻纱的品质。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FZ/T32003—1994《涤麻纱(亚麻)》。
本标准与FZ/T32003—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引用标准按GB/T1.1—2009要求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4年版的第2章);
———增加了纤维含量指标的考核(见表1);
———由断裂长度考核指标改为断裂强度(见表1,1994年版的表3);
———由1g内麻粒总数考核指标改为麻粒个数每100m(见表1,1994年版的表3);
———取消了标准干燥重量对照表(1994年版的表2);
———分等规定中纱的品等由原来的优、一、二等品改为优、一、合格品(见4.2.2,1994年版的4.2.1);
———黑板条干评分改为按块评分的办法(见表1,1994年版的表3);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指标考核加严(见表1,1994年版的表3)。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亚麻)纺织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肇融亚麻纺织有限公司、黑龙江圆宝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质量监督检验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小凡、杨威、赵庆典、邢玉红、王维维、袁英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FZ/T32003—1994。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910.11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GB/T3916 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GB/T4743 纺织品 卷装纱 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
GB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FZ/T32001—1998 亚麻纱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59. 08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32003—2010
代替FZ/T32003--1994
涤麻(亚麻)纱
Polyester/flaxblendedgreyyarn2010-08-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0-12-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FZ/T32003—1994《涤麻纱(亚麻)》。本标准与FZ/T32003-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FZ/T32003—2010
引用标准按GB/T1.1一2009要求改为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1994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纤维含量指标的考核(见表1);-由断裂长度考核指标改为断裂强度(见表1,1994年版的表3);由1g内麻粒总数考核指标改为麻粒个数每100m(见表1,1994年版的表3);取消了标准干燥重量对照表(1994年版的表2);分等规定中纱的品等由原来的优、一、二等品改为优、一、合格品(见4.2.2,1994年版的4.2.1);黑板条干评分改为按块评分的办法(见表1,1994年版的表3);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指标考核加严(见表1,1994年版的表3)。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亚麻)纺织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肇融亚麻纺织有限公司、黑龙江圆宝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质量监督检验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小凡、杨威、赵庆典、邢玉红、王维维、袁英杰。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FZ/T32003—1994。
1范围
涤麻 (亚麻)纱
FZ/T32003—2010
本标准规定了涤纶与亚麻(亚麻纤维含量不低于30%)混纺纱(以下简称涤麻纱)的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和标志等。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纺细纱机生产的湿纺本色、漂白涤麻纱的品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2910.11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GB/T4743
GB/T8170
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FZ/T32001—1998亚麻纱
3规格
3.1涤麻纱的粗细
3.1.1涤麻纱粗细程度用线密度表示,单位为特克斯(tex),即以10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见式(1)。
T=㎡×1 000
式中:
T—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质量,单位为克(g);
L长度,单位为米(m)。
.(1)
3.1.2涤麻纱的粗细程度也可用公制支数(Nm)表示,即在公定回潮率时以1g质量纱的长度米数,见式(2)。
式中:
公制支数,Nm;
L—长度,单位为米(m);
质量,单位为克(g)。
(2)
FZ/T32003—2010
3.2涤麻纱的公定回潮率
根据涤麻纱质量混纺比及涤纶和亚麻的公定回潮率加权平均计算,其中,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亚麻的公定回潮率为12%。按式(3)计算,计算结果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W(W,×P+W×P)/100
式中:
涤麻纱的公定回潮率,%;
W,—亚麻的公定回潮率,%;
PL—亚麻含量(净干含量),%;
Wr—涤纶的公定回潮率,%;
涤纶含量(净干含量),%。
3.3涤麻纱的标准质量
·(3)
3.3.1100m涤麻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标准质量:按式(4)或式(5)计算,计算结果修约到小数点后三位。
m标-10
m标:
式中:
标准质量,单位为克(g);
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公制支数,Nm。
3.3.2100m涤麻纱的标准干燥质量:按式(6)计算,计算结果修约到小数点后三位。mt
式中:
4要求
标准干燥质量,单位为克(g);
标准质量,单位为克(g);
公定回潮率,%。
4.1技术要求
涤麻纱的技术要求见表1。
表1涤麻纱的技术要求
线密度/
66.7~43.5
(15~23)
单纱断裂强
百米重量
M变异系数/
力变异系数/
不大于
不大于
单纱断
裂强度/
(cN/tex)
不小于
百米重
量偏差/
黑板条干
均匀度/
不低于
麻粒/
粗节/
...(5)
·(6)
亚麻纤维含
(个/100m水个/400m量偏差率/
不多于
不多于
线密度/
41.7~27.8
(24~36)
27.0~20.4
(37~49)
20.0~15.6
(50~64)
15.4~12.7
(65~79)
12.5~10.0
(80100)
单纱断裂强
表1涤麻纱的技术要求(续)
百米重量
力变异系数/变异系数/
不大于
注:纤维含量为净干含量。
4.2分等规定
不大于
单纱断
裂强度/
(cN/tex)
不小于
百米重
量偏差/
黑板条干
均匀度/
不低于
麻粒/
FZ/T32003—2010
粗节/
亚麻纤维含
(个/100m水个/400m)量偏差率/%
不多于
不多于www.bzxz.net
4.2.1涤麻纱品等以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交货量(同一合同)为一批,按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按试验结果评定纱线的品等,并以一次试验的结果为准。4.2.2涤麻纱的品等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4.2.3涤麻纱的品等由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百米重量偏差、黑板条干均匀度、粗节、麻粒和纤维含量偏差率八项评定。当八项的品等不同时,按八项中的最低一项评定。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5.2采样
5.2.1涤麻纱应采用成品纱进行品等试验。2从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批次中抽取30简(管),每个筒(管)的纱线长度不少于1000m。5.2.2
各项试验用样品数量规定见表2。3
FZ/T32003—2010
线密度(公制支数)、
检验项目
取样数量
试验数量
5.3试验
百米重量偏差、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30筒(管)
试验规定
各项试验采用同一份试样。
表2试验用样品数量
单纱断裂强度、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20筒(管)
100次
5.3.2百米重量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偏差试验黑板条干均匀度
10筒(管)
10简(管)
10筒(管)
按GB/T4743执行,其中百米重量变异系数(调湿后的质量)按式(7)和式(8)计算,百米重量偏差按式(9)计算。
5.3.3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试验按GB/T3916执行,其中纱线断裂强度按式(10)计算,纱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按式(11)和式(12)计算。
5.3.4黑板条干均匀度、粗节、麻粒试验5.3.4.1采用同一份试样。
5.3.4.2黑板条干均匀度、粗节、麻粒三项指标的采样在断裂强度试样中取10个筒(管)摇取10块黑板,每块摇取40m,共400m。摇黑板机在启动前,按照规定调节黑板的绕纱密度,纱在黑板上的密度规定为20根/50mm,启动后黑板回转应无跳动。5.3.4.3黑板规格为长300mm、宽225mm、厚1.5mm。5.3.4.4检验黑板条干应在暗室内进行。暗室应是四周墙壁为不反光的黑色,检验应在500Ix~8001x的照度下进行(光源采用40W青色或白色日光灯,两只并列)。5.3.4.5黑板条干均匀度的试验按FZ/T32001—1998中的5.5.5.3执行,其中,检验用样照按表3规定执行,如出现规律性不匀应降等。表3涤麻纱条干样照的编号
线密度/
66.7~43.5
(15~23)
41.7~27.8
(24~36)
(37~49)
线密度/
麻粒、粗节
表3涤麻纱条干样照的编号(续)20.0~15.6
(50~64)
15.4~12.7
(6579)
12.5~10.0
(80~100)
FZ/T32003-2010
5.3.4.6粗节的检验,检验地点要求尽量采用北向自然光源。检验时,应有较大窗户,窗户不能有障碍物,以保证室内光线充足。检验面与水平成45°士5°,检验者的影子避免投射到黑板上,并逐块进行检验。
5.3.4.7麻粒的检验,检验条件及要求与粗节检验相同,后用黑色塑料薄片压板(见图1),在压板上制作5个50mm×50mm的方孔,压板压在黑板上,纱与黑板间插人兰色纸板,在正反两面检验每个小方孔内纱的麻粒数,再算出10块板的总粒数。单位为毫米
图1黑色塑料薄片压板
5.3.4.8粗节是指长30mm及以上,粗为原纱直径3倍及以上者。5.3.4.9麻粒是指纱中纤维扭结呈明显粒状。5.3.5纤维含量的试验
按GB/T2910.11执行。
FZ/T32003—2010
5.4计算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按式(7)和式(8)计算:S
Sm×100
式中:
质量的均方差;
每个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验的平均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的总个数;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
百米重量偏差
百米重量偏差按式(9)计算:
D=mf= m × 100
式中:
百米重量偏差,%;
试样平均百米干燥重量,单位为克(g);试样设计百米干燥重量,单位为克(g)。5.4.3涤麻纱断裂强度和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涤麻纱断裂强度按式(10)计算,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按式(11)和式(12)计算:E
式中:
单纱线断裂强度,单位为厘牛每特克斯(cN/tex);试样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单纱强力均方差;
每个试样单纱断裂强力,单位为厘牛(cN);试样的平均断裂强力,单位为厘牛(cN);试样总个数,单位为个;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数据处理
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6
..(8)
(9)
(10)
(11)
(12)
6验收规则
6.1验收
6.1.1供货方根据产品检验结果,出具产品合格证,供收货方验收使用。FZ/T32003—2010
6.1.2收货方如受条件限制,收货时不能进行检验的,可按生产企业产品合格证进行验收。6.1.3验收检验应是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并限于收货方未使用过的产品。6.1.4验收项目按本标准第4章规定执行。6.1.5验收方法按本标准第5章规定执行。6.1.6成品每件净质量的检验以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为准,当实际回潮率超过或低于公定回潮率时应折算成公定回潮率的质量,其检验数量在100件以内时取总件数的10%,在100件以上的取总件数的5%,成品每件净重允许偏差为一0.3%。6.1.7产品在使用前应经外观检验,如发现有影响加工和成品质量的疵点,经双方研究,由供货方调换或折价补偿
6.1.8在验收中不易发现的质量问题(如异性纤维混人等),造成后部工序产品质量降等时,经双方分析协商处理。确由供货方造成的,应由供货方承担责任。6.1.9为确保成品每件的公称质量,可用小筒纱调节,其数量一件内不得超过一个。6.1.10确保后道产品质量,供货方应对涤麻混纺纱的色差进行控制,同一批内每筒之间的色差不低于4级。按GB/T250执行。
6.2复验
6.2.1供需双方在交接验收中如有异议,双方可会同进行复验或委托专门检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复验和仲裁检验均以一次为准。
6.2.2要求复验的产品应是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品等,并仅限于出厂半年未经加工或使用的整件产品。6.2.3要求复验时,应保留要求复验数量的全部,但为了不影响使用方的生产,质量指标的复验最少应保留要求复验数的20%,成件(箱或袋)不得小于10件;要求复验成件重量时,则应保留要求复验数量的全部,复验发生时的一切费用,由责任方承担。7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7.1标志
按GB5296.4执行。应明确、清楚,耐久,便于识别。7.2包装
应保证产品质量不受损坏,并适于运输,储存。7.3运输
应保证产品安全稳妥,不受损失。7.4储存
仓储场所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排风条件,使空气保持流通,以确保产品品质不变质,不霉烂。加强防火措施,杜绝火种。
FZ/T32003-2010
打印日期:2010年12月14日F009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
行业标准
涤麻(亚麻)纱
FZ/T32003—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10年11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15千字
2010年1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21338
如有印装差错
定价16.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FZ/T 32003-2010涤麻(亚麻)纱
FZ/T 32003-2010涤麻(亚麻)纱
FZ/T 32003-2010涤麻(亚麻)纱
FZ/T 32003-2010涤麻(亚麻)纱
FZ/T 32003-2010涤麻(亚麻)纱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