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纺织企业能效评估导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8-28 11:35:22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FZ/T 07016-2021

  • 标准名称:

    纺织企业能效评估导则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英文名称:

    Guides for energy efficiency assessment of textile enterprises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1-08-21
  • 实施日期:

    2022-0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6页
  • 标准价格:

    18.0
  • 出版日期:

    2022-01-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张中娟、程晧、刘琳、孙芮、于广平、龙方胜、林英、刘坚、王志广、靳熠成、甘树应、罗俊、张鑫磊、韩星北、肖冬雪、杨波、陈超鹏
  • 起草单位:

    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浙江美欣达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福田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清宁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 提出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相关标签:

    纺织 企业 能效 评估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纺织行业能效评估体系的基本要求、评估指标体系框架、评估方法和流程。纺织行业是指GB/T 4754中C17、C18和C28所包含的细分行业。 本文件适用于纺织企业及其他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的能效评估。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020.10
CCSW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07016—2021
纺织企业能效评估导则
Guides for energy efficiency assessment of textile enterprises2021-08-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02-01实施
FZ/T07016—2021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评估指标体系
6评估指数计算方法
7有关说明及计算方法、数据采集目
纺织企业能效评估流程及报告格式附录A(资料性)
附录B(资料性)
纺织企业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主要生产工艺和设备、能源利用指标附录C(资料性)
纺织企业能效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8
1范围
纺织企业能效评估导则
FZ/T07016—2021
本文件规定了纺织行业能效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数计算方法、有关说明及计算方法、数据采集。
本文件适用于纺织企业的能效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9
GB/T4754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12723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3331
GB/T29456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3术语和定义
GB/T2589、GB/T12723、GB/T23331和GB/T2945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能效energyefficiency
企业利用能源的效率和能源管理的综合水平。3.2
能效评估指标体系assessmentindicatorsystemof energyefficiency由相互联系、相对独立、相互补充的系列能效评估指标所组成的,用于评估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管理水平的指标集合。
能源管理体系指标indicatorsforenergymanagementsystem企业在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和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指标。3.4
能源计量器具配置和管理指标indicatorsforenergymeasuringinstrumentequippingandmanagement反映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置和管理的相关指标。3.5
生产工艺与设备指标indicatorsforproductionprocessandequipment企业生产工艺、主要生产系统设备以及辅助生产系统设备状况的指标。1
FZ/T 07016—2021
能源利用指标indicatorsforenergyutilization反映企业在能源存储、变换、输送、利用以及余能回收利用水平的相关指标。3.7
能源管理改进与提高指标indicatorsforextensionandimprovementofenergymanagement反映企业在改进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指标。3.8
指标基准值indicatorbaseline
为评估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和能源管理水平所确定的指标对照值。3.9
指标权重indicatorweight
衡量各评估指标在能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的值。3.10
indicatorgrade
指标分级
根据实际情况,对能效评估指标所划分的级别。3.11
mainproductionsystem
主要生产系统
企业的主要生产车间或生产装置系统。3.12
subsidiaryproductionsystem
辅助生产系统
为主要生产系统服务的管理、技术支持及调度指挥等的系统,包括动力、供电、供水、供风、采暖、制冷、仪表、安全、环保、机修、化验、计量、仓储等。3.13
附属生产系统subsidiaryproductionsystem企业的职工宿舍、食堂、保健室、休息室、学校、文化娱乐、医院、商业服务和托儿幼教等。4基本要求
4.1可根据纺织企业的生产、用能、设备和产品特点编制相应的细分行业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如,纺织印染行业能效评估指标体系、涤纶生产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制衣行业能效评估指标体系。4.2编制的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现实相符以及具有可操作性;b)应与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c)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要求上报相关过程数据及结论,其他单位及部门未经批准不允许获取相关信息。
4.3编制的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明确数据统计的时限,一般情况下统计时限及间隔为年度;a)
明确统计的边界条件,参照纺织行业的相关标准;b)
明确评估的对象;
明确能源输入量和输出量的统计方法和计算方法;涉及到生产能源消耗指标计算时,例如,计算单位产品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以及生产消e)
耗能源总量,仅统计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量;f)
应有符合细分行业特点的评估的流程和评估方法。评估流程可参考附录A。2
5评估指标体系
5.1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FZ/T07016—2021
纺织企业能效评估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能效管理体系指标、能源计量器具配置和管理指标、生产工艺及设备指标、能源利用指标、能源管理改进与提高指标等5类指标。每类指标又由若干二级指标组成。纺织企业能效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参见表B.1。5.2评估指标
5.2.1能源管理体系指标
应从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和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具体的指标可以有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企业能源方针的确定与落实、策划和策划过程、能源目标或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能源管理培训、能源管理制度和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等。5.2.2能源计量器具配置和管理指标应从各种能源消耗计量器具配置以及计量器具档案的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具体的指标可以有蒸汽计量器具的配置率、电计量器具的配置率、燃料计量器具的配置率、水计量器具的配置率、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的计量、计量器具精度要求符合率以及计量器具档案管理。5.2.3生产工艺与设备指标
应从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促进技术改造和升级等方面提出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和要求。具体指标有主要生产工艺的先进性、主要生产设备的先进性、主要辅助生产设备的先进性、供电线路损耗、供热管道损耗和淘汰落后设备情况等等。部分纺织细分行业的主要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和主要辅助生产设备的情况可见表B.2。
5.2.4能源利用指标
从有利于减少能耗消耗、能源回收和利用、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方面提出指标和要求。具体指标有主要产品单位产量电耗、主要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主要生产工序单位产品热耗或综合能耗、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率、再生能源占比和企业总体的能源利用效率等。部分细分行业的能源利用指标可见表B.3。5.2.5能源管理改进与提高指标
从有利于能源管理改进与提高等方面提出指标及要求。具体指标有开展能源审计或节能规划工作情况、开展能效对标工作情况、能源管理中心建设、能源信息化管理、节能改进方案的管理和节能奖罚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5.3评估指标的权重
根据细分行业特点,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在评估方法中的权重做出具体规定,并说明权重的确定依据。权重确定方法可参见附录C。5.4指标基准值
5.4.1指标基准值分级
根据当前纺织企业各细分行业生产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宜将二级指标的基准值分为3个等级:3
FZ/T07016—2021
I级为纺织企业能效优秀,Ⅱ级为纺织企业能效良好,也是作为国内新建及改扩建纺织企业能效准入水平,Ⅲ级为纺织企业能效达标,也是作为国内现有纺织企业能效限定水平。5.4.2指标基准值取值原则
应根据当前纺织企业各细分行业生产情况,合理确定各级水平的基准值。5.4.3定性指标基准值取值原则
当定性指标基准值无法划分级别时,应统一给出一个基准值。6评估指数计算方法
6.1指标无量纲化
不同能效指标由于量纲不同,不能直接比较,需要建立原始指标的隶属函数。Yg,(a)
式中:
100,aEg
Yg()—二级指标对于级别g,的隶属函数;ti
一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个二级指标;一二级指标基准值,其中g,为I级水平,g,为Ⅱ级水平,g为Ⅲ级水平。如公式(1)所示,若指标;属于g,,则隶属函数的值为100,否则为0。6.2综合评估指数计算
通过加权平均、逐层收敛得到评价对象在不同级别g,的得分Y,如公式(2)所示:Yg.:
式中:
第i个一级指标的权重;
第讠个一级指标下的第i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其中Wi
一级指标的个数;
n—第i个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的个数。另外,Y等同于Y,Y,等同于Y,Y等同于Y。6.3企业能效等级的评定
以@;=1,
(1)
(2)
本指标体系采用限定性指标评价和指标分级加权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限定性指标达到Ⅲ级水平的基础上,采用指标分级加权评价方法,计算企业能效综合评估指数。根据综合评估指数,确定能效水平等级。
对于单一产品的纺织企业可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直接进行评定。对于多种产品的纺织企业,先对各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水平进行评估并计算得分。然后按照产品产量计算总得分,再进行评定。例如,两种产品的计算可用公式(3):
W.Y.+W,Yb
·(3)
式中:
W.——a产品的产量,单位为吨或百米(t或100m);W,—b产品的产量,单位为吨或百米(t或100m);Y,—a产品生产过程的评估得分;Y,—b产品生产过程的评估得分。FZ/T07016—2021
在编制评估体系过程中,可以根据目前我国该纺织细分行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等级的能效综合评估指数。
6.4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步骤
第一步:将新建企业或新建项目、现有企业相关指标与I级限定性指标进行对比,全部符合要求后,再将企业相关指标与I级基准值进行逐项对比,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得分YI,当综合指数得分YI≥F,分时,可判定企业能效水平为I级。当企业相关指标不满足I级限定性指标要求或综合指数得分Y1第二步:将新建企业或新建项目、现有企业相关指标与Ⅱ级限定性指标进行对比,全部符合要求后,再将企业相关指标与Ⅱ级基准值进行逐项对比,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得分YⅡ,当综合指数得分Y≥F2分时,可判定企业能效水平为Ⅱ级。当企业相关指标不满足Ⅱ级限定性指标要求或综合指数得分Y7有关说明及计算方法、数据采集7.1有关说明
7.1.1限定性指标
在评估体系中应设定一定量的限定性指标,即要达到某一个等级时该项指标必须达到该等级的要求。
7.1.2缺项的分值处理
当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某类一级指标项下某些二级指标不适用于该企业时,需对该类一级指标项下二级指标权重进行调整,调整后的二级指标权重值可按公式(4)计算:w',=wj/wi
式中:
调整后的二级指标权重;
w—调整前的二级指标权重;
wi—参与考核的指标权重之和。7.2指标计算与数据采集
......(4)
编制的评估指标体系应给出各二级指标的解释和计算公式,同时给出指标数据的采集方法。FZ/T07016—2021
A.1纺织企业能效评估流程
A.1.1评估流程
附录A
(资料性)
纺织企业能效评估流程及报告格式纺织企业开展能效评估的流程可分为:能效评估准备、能效测量与验证、能效分析与评估以及编制评估报告等阶段。各个阶段的要求以及工作内容如下。A.1.2能效评估准备
能效评估准备包括:
a)确定能效评估对象及边界;
重大影响因素分析,包括生产工艺、产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设备发生了重大变化、生b)
产组织、产量规模发生了重大变化、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等;c
建立能效评估组织和技术团队,包括企业领导、企业内参与人员以及第三方机构等;d)
制定能效评估工作计划,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内容、责任和分工等;明确保密要求和评估结果公布的范围。e)
能效测量与验证
能效测量与验证包括:
a)建立测量与验证计划,包括确定测量的生产工段、生产设备、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等;数据收集、分析和整理,包括历史数据和现场检测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b)
验证能效改进措施的实施;
进行测量与验证分析;
报告测量与验证结果;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数据,对照相应行业能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能效评估和评估指数计算:g)
企业能效评估等级的确定,根据得到的评估指数和相应行业能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确定企业的能效等级。
编制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格式见A.2。
A.2纺织企业能效评估报告格式
(××纺织企业能效评估报告)第一章纺织企业能效评估项目基本情况1.1评估方介绍
1.2被评估纺织企业基本情况
1.3纺织企业能效评估对象
1.4纺织企业能效评估范围和边界第二章纺织企业评估报告综述及评估报告摘要表6
纺织企业能效评估报告综述
纺织企业能效评估报告摘要表
第三章纺织企业能效评估准备
3.1评估依据
3.2数据来源、可信度及数据管理情况3.3评估技术路线与评估方法
影响因素的确定
评估总体计划与安排
第四章纺织企业能效测量与验证4.1
能源管理体系指标的满足情况
能源计量器具配置和管理指标的满足情况生产工艺与设备指标的满足情况4.3
能源利用指标的满足情况
能源管理改进与提高指标的满足情况4.5
第五章纺织企业能效评估结论与分析纺织企业能效评估总体结论
纺织企业能源系统存在的问题与潜力分析5.2
纺织企业能源系统改进提升建议与对策纺织企业能效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等5.4
FZ/T07016—2021
FZ/T07016-2021
附录B
(资料性)
纺织企业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主要生产工艺和设备、能源利用指标纺织企业能效评估指标体系框架见表B.1。表B.1
一级指标
能源管理
体系指标
能源计量器
具配置和管
理指标
生产工艺与
设备指标
能源利用Www.bzxZ.net
能源管理
改进与提
高指标
一级指
标权重
纺织企业能效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二级指标
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
企业能源方针的确定与落实
策划内容和策划过程
*能源目标或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能源管理培训
能源管理制度
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
*蒸汽计量器具的配置率
电计量器具的配置率
燃料计量器具的配置率
水计量器具的配置率
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的计量
计量器具精度要求符合率
计量器具档案管理
*主要生产工艺的先进性
*主要生产设备的先进性
主要辅助生产设备的先进性
*供电线路损耗
*供热管道损耗
淘汰落后设备情况
主要产品单位产量电耗
*主要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主要生产工序单位产品热耗
主要生产工序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率
再生能源占比
*企业能源利用效率
开展能源审计或节能规划
开展能效对标
能源管理中心建设
节能改进方案的管理
节能奖罚制度的执行
kw·h/t
kgce/t
kgce/t
kgce/t
二级指
标权重
注:*表示限定性指标。各指标权重可根据纺织各细分行业进行整理和更新。8
评估基准值
部分纺织行业主要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和主要辅助生产设备见表B.2。FZ/T07016—2021
部分纺织行业主要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和主要辅助生产设备表B.2
纺织品印染(包括棉、麻、
毛、丝、化纤)
涤纶生产(锦纶、腈纶、维
纶、丙纶、氨纶等的生产
参照本表)
主要生产工艺
清棉、梳棉、精梳、并条、
粗纱、细纱、络筒、整经、
浆纱、穿经、织造、整理等
烧毛、退煮漂、丝光、拉
幅、调浆定型、印花、蒸化
及皂洗、预缩后整理等
(机织印染)
(开幅一定型)一染色
水洗一烘干一(起绒)
(开幅)一定型(针织印
干燥一熔融一拉丝一冷
却一集束一拉伸一热定
型一卷曲—定型—切断
打包等(短丝)切片干燥
熔融一纺丝-后加工(拉
伸或变形)(长丝)
验布一裁剪一印花/绣
花一缝制一整烫一检
验一包装
注:仅供参考,可根据纺织各细分行业进行整理和更新部分细分行业的能源利用指标见表B.3。主要生产设备
梳棉机、并条机、纺纱机、
络筒机、织机等
烧毛机、预处理机、染色
机、印花机、卷染机、烘干
机、定型机等
纺丝机、卷取机、烘干机等
裁剪机、缝纫机、拷边机、
印花机、绣花机、整烫
部分细分行业的能源利用指标
纺织品印染(包括
棉、麻、毛、丝、化纤)
涤纶生产(锦纶、腈
纶、维纶、丙纶、氨纶
等的生产参照本表)
能源利用指标
主要辅助生产设备
动力、供电、供水、供
风、采暖、制冷、安全、
环保、机修、化验、计
量、仓储等
动力、供电、供水、供
风、采暖、制冷、安全、
环保、机修、化验、计
量、仓储等
动力、供电、供水、供
风、采暖、制冷、安全、
环保、机修、化验、计
量、仓储等
动力、供电、供水、供
风、采暖、制冷、安全、
环保、机修、化验、计
量、仓储等
棉纱单位产品电耗、棉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供电线路损耗、企业能源利用率等单位产品电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染色工艺单位产品热耗、后整理单位产品热耗、供电线路损耗、企业能源利用率等单位产品电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工序能耗、供电线路损耗、企业能源利用率等
单位产品电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供电线路损耗、企业能源利用率等注:仅供参考,可根据纺织各细分行业最新发布的标准进行整理和更新。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FZ/T 07016-2021纺织企业能效评估导则
FZ/T 07016-2021纺织企业能效评估导则
FZ/T 07016-2021纺织企业能效评估导则
FZ/T 07016-2021纺织企业能效评估导则
FZ/T 07016-2021纺织企业能效评估导则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