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 工业碳酸钠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1 17:11:36
  • GB/T210-2022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10-2022

  • 标准名称:

    工业碳酸钠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英文名称:

    Sodium carbonate for industrial use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2-04-15
  • 实施日期:

    2022-1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 下载大小:

    3.40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化工技术>>无机化学>>71.060.40碱
  • 中标分类号:

    化工>>无机化工原料>>G11无机酸、碱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未实施
  • 页数:

    20页
  • 标准价格:

    38.0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张体良、陈洪涛、李斌、祁世平、刘二明、胡波、苏布德、姚旗、俞明华、王强、郭凤鑫、赵美敬、郑存强、李浩波、胡崇兰、杜霞琴、孟丽华、季秀霞、李霞、王彦东
  • 起草单位: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纯碱厂、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绿野净水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 归口单位: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 63/SC 1)
  • 提出单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相关标签:

    工业 碳酸钠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碳酸钠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钠。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71.060.40
CCS G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10—2022
代替GB/T210.1—2004,GB/T
210.2—2004
工业碳酸钠
Sodiumcarbonateforindustrial use2022-04-1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2-11-01实施
210—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10.1—2004《工业碳酸钠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业碳酸钠》和GB/T210.2—2004《工业碳酸钠及其试验方法第2部分:工业碳酸钠试验方法》,与GB/TGB/T210.2一200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210.1-2004和
更改了I类、II类一等品和合格品铁含量指标要求(见6.2,GB/T210.1一2004年版的4.2);删除了II类优等品硫酸盐指标要求(GB/T210.1—2004年版的4.2);b)
氯化物含量测定方法中增加了自动电位滴定仪(见7.4.1.3);铁含量测定方法中增加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见7.5.2);水不溶物测定方法中,增加了微孔过滤膜法,删除了试纸法(见7.7.2,GB/T210.2—2004年版
的3.7.4.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纯碱厂、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绿野净水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潍坊科澜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体良、陈洪涛、李斌、祁世平、刘二明、胡波、苏布德、姚旗、俞明华、王强、郭凤鑫、赵美敬、郑存强、李浩波、胡崇兰、杜霞琴、孟丽华、季秀霞、李霞、王彦东。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本文件于1963年首次发布,1980年第一次修订,1989年第二次修订,1992年第三次修订:210.2—2004
一2004年第四次修订时拆分为GB/T210.1一2004和GB/T一本次为第五次修订,合并了GB/T210.1一2004和GB/T210.2-2004。
1范围
工业碳酸钠
GB/T210—2022
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碳酸钠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钠注: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玻璃、治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91—2008
3049-2006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工业用化工产品
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6003.1-2012
3050-2000
3051—2000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6682—2008
GB/T8170
HG/T3696.1
液的制备
液的制备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无机化工产品
HG/T3696.3
的制备
3术语和定义
无机化工产品
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溶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Na2CO3
相对分子质量:105.99(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5分类
工业碳酸钠根据用途分为两类:GB/T
210—2022
I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
一II类为一般工业用碳酸钠。
注1:1类产品适用于制造显像管玻壳、光学玻璃等、注2:Ⅱ类产品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要求
外观: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重质碳酸钠为白色细小颗粒。工业碳酸钠按第7章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表1的规定。6.2
总碱量(以NazCO,计,以干基计)w/%总碱量(以NazCO,计,以湿基计)“w/%氯化钠(以NaCI计,以干基计)w/%铁(Fe,以干基计)/%
硫酸盐(以S04计,以干基计)w/%水不溶物W/%
堆积密度*/(g/mL)
180m筛余物w/%
1.18mm筛余物w/%免费标准bzxz.net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为包装时含量,交货时产品中总碱量乘以交货产品的质量再除以交货清单上产品的质量之值不应低于此数值。为重质碳酸钠控制指标。
试验方法
警示:本试验方法中所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小心谨慎!必要时需在通风橱中操作。如溅到皮肤或眼睛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试验用试剂和制品
试验用试剂和水,当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应为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一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当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应按HG/T3696.1HG/T3696.2和HG/T3696.3
7.2外观检验
的规定制备。
在自然光下,于白色衬底的表面皿或白瓷板上用目视法判定外观。2
7.3总碱量的测定
7.3.1原理
以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7.3.2
试剂或材料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1)=1
7.3.2.2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7.3.3试验步骤
总碱量(湿基计)试验
mol/L。
GB/T210—2022
称取约1.7g试样,精确到0.0002g,置于锥形瓶中,用50mL水溶解,加6滴10滴漠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暗红色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及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测定试验相同。
7.3.3.2总碱量(于基计)试验
称取约1.7g已于270℃~300℃加热至质量恒定的试样,精确到0.0002g,置于锥形瓶中,用50mL水溶解,加6滴~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暗红色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及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测定试验相同。
7.3.4试验数据处理
总碱量以碳酸钠(Na2CO)的质量分数w;计,按公式(1)计算:c[(V,-V)/1000]M
式中: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碳酸钠(1/2Na2CO3)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52.99);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2%。7.4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7.4.1电位滴定法(仲裁法)
7.4.1.1原理
见GB/T
3050—2000中第3章。
GB/T210—2022
试剂或材料
7.4.1.2.1硝酸溶液:1+1。
7.4.1.2.2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I)=0.05mol/L。称取2.9225g预先在500℃~600℃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基准氯化钠,精确到0.0002g,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全部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刻度,摇匀。
7.4.1.2.3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0.05mol/L。按下列方法配制、标定和计算。配制:称取8.75g硝酸银,精确到0.01g,溶于1000mL水中,摇匀。溶液保存于棕色瓶中。a)
标定:用移液管移取5mL氯化钠标准溶液(见7.4.1.2.2),置于100mL烧杯中,加40mL水,放入b)
磁力搅拌子,将烧杯置于电磁搅拌器上,开动搅拌器,加入2滴溴酚蓝指示液(见7.4.1.2.4),滴加硝酸溶液(见7.4.1.2.1)至恰呈黄色。把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溶液中,将电极与电位计连接,记录起始电位值。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先加入4.00mL,再逐次加入0.10mL。记录每次加入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后的总体积和对应的电位值E,计算出连续增加的电位值的△E,和增加的电位值△E,之间的差值△E。△E,的最大值即为滴定终点,终点后再继续记录一个电位
值E,记录格式应符合GB/T3050一2000中附录C的规定。或用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标定。c)滴定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2,单位为毫升(mL),按公式(2)计算:Ve=Vi+#
式中:
电位增量值公E,
最后一次正值:
达最大值前所加入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E2最后一次正值和第一次负值的绝对值之和;电位增量值△E,达最大值前最后一次加入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升(mL)。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i,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按公式(3)计算:cv,
式中:
氯化钠标准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c2
V—滴定时移取氯化钠标准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6一一滴定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3)
两人同时作三平行,每人三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应大于0.2%,两人测定平均值之差与两人平均结果之比不应大于0.2%。结果取平均值,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7.4.1.2.4溴酚蓝指示液:1g/L乙醇溶液。7.4.1.3仪器设备
7.4.1.3.1电位计或自动电位滴定仪,分别满足以下要求。电位计:精确度1mV,配有银电极和双液接型饱和甘汞电极。a)
自动电位滴定仪:配有银复合电极,7.4.1.3.2电磁搅拌器:配有磁力搅拌子。7.4.1.3.3微量滴定管:分度值为0.02mL或0.01mL。7.4.1.4试验步骤
GB/T210—2022
称取适量试样(I类2g,II类1g),精确到0.01g,置于100mL烧杯中,加40mL水溶解。放入磁力搅拌子,将烧杯置于电磁搅拌器上,开动搅拌器,加入2滴漠酚蓝指示液,滴加硝酸溶液至恰呈黄色。把测量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入溶液中,将电极与电位计连接,记录起始电位值。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逐次加入0.10mL记录每次加入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后的总体积和对应的电位值E,计算出连续增加的电位值的△E,和增加的电位值△E,之间的差值△E2。△E,自的最大值即为滴定终点,终点
后再继续记录一个电位值E,记录格式应符合GB/T定仪进
行滴定。
30502000中附录C的规定。或用自动电位滴同时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及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测定试验相同。
7.4.1.5试验数据处理
氯化物含量以氯化钠(NaCI)的质量分数w2计,按公式(4)计算:CL(V,-V)/1000JM
式中: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g-
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M,——氯化钠(NaCI)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58.44);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Wo
按7.8测得灼烧减量的质量分数。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02%。7.4.2汞量法
见GB/T
30512000中第3章。
2试剂或材料
7. 4. 2. 2. 1
7.4.2.2.2
硝酸溶液:1+1。
硝酸溶液:1+7。
氢氧化钠溶液:40g/L。
7.4.2.2.3
7.4.2.2.4
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c[1/2Hg(NOs)2H2O]=0.05中4.6配制并标定。
7.4.2.2.5
浪酚蓝指示液:1g/L乙醇溶液。7.4.2.2.6
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液:5g/L乙醇溶液。仪器设备
mol/L,按GB/T
30512000
微量滴定管:分度值为0.02mL或0.01mL。GB/T210—2022
7.4.2.4试验步骤
7.4.2.4.1参比溶液的制备
在250mL锥形瓶中加40mL水和2滴溴酚蓝指示液。滴加硝酸溶液(见7.4.2.2.2)至溶液由蓝色恰变黄色,再过量2滴~3滴。加1mL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液,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紫红色,记录所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此溶液在使用前制备。7.4.2.4.2试验
称取约2g试样,精确到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40mL水溶解,加2滴溴酚蓝指示液,滴加硝酸溶液(见7、4.2.2.1)中和至溶液变为黄色后,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呈蓝色,再用硝酸溶液(见7.4.2.2.2)调至恰呈黄色再过量2滴~3滴。加1mL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液,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与参比溶液(见7.4.2.4.1)相同的紫红色即为终点。将滴定后的含汞废液保存起来,按GB/T3051一2000中附录D的规定进行处理。7.4.2.5试验数据处理
氯化物含量以氯化钠(NaC1)的质量分数w2计,按公式(5)计算:2e:S[(V.-)/1 000M
式中:
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5
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
参比溶液制备中所消耗的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按7.8测得灼烧减量的质量分数:wn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一氯化钠(NaCI)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58.44)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大于0.02%。7.5铁含量的测定
7.5.1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仲裁法)7.5.1.1原理
见GB/T3049—2006中第3章。
7.5.1.2试剂或材料
按GB/T3049——2006
7.5.1.3仪器设备
按GB/T3049—2006
7.5.1.4试验步骤
中第4章的规定执行。
中第5章的规定执行。
试验溶液的制备
7.5.1.4.1
称取约10g试样,精确到0.01g,置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盖上表面血,滴加35mL盐酸溶液6
GB/T210—2022
(1+1),煮沸3min~5
5min。冷却至室温(必要时过滤),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7.5.1.4.2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
量取7mL(或3.5mL)盐酸溶液(1+1),置于100mL烧杯中,滴加氮水溶液(2+3)中和至中性,并用精密pH试纸检验,备用。
7.5.1.4.3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移液管移取0.00mL、0.5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铁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铁(Fe)20μg],
分别置于7个100mL容量瓶中,以下按GB/T3049一2006作,从“用水稀释至约60mL..*.”开始,使用3cm或4cm的比色皿绘制标准曲线。7.5.1.4.4试验
中6.3进行操
用移液管移取50mL(或25mL)试验溶液,置于100mL烧杯中。以下与空白试验溶液一并操作,用氨水溶液(1+9)或盐酸溶液(1+3)调节至pH约为2,并用精密pH试纸检验。以下按GB/T3049一2006中6.4进行操作,从“将试液定量转移至100mL的容量瓶内.”开始,至“测定两个试液(6.4.1)的吸光度”为止。
用试验溶液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铁的质量。5试验数据处理
铁含量以铁(Fe)的质量分数ws计,按公式(6)计算:m,x10
m(1-ws)(V.u/250)×100%
式中: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的铁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按7.8测得灼烧减量的质量分数:wo
移取的试验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优等品和一等品不应大于0.0005%,合格品不应大于0.001%。7.5.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7.5.2.1
试样溶解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试样中的铁含量。7.5.2.25
试剂或材料
1硝酸溶液:1+1,用优级纯配制。7.5.2.2.1
7.5.2.2.2
硝酸溶液:1+19,用优级纯配制7.5.2.2.3铁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铁(Fe)0.01mg。用移液管移取1mL按HG/T3696.2配制的铁标准贮备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1+19)稀释至刻度,摇匀。7.5.2.2.4水:符合GB/T6682--2008规定的二级水。GB/T
210——2022
仪器设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以下简称ICP-OES)。7.5.2.4试验步骤
试验溶液的制备
7.5.2.4.1
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加硝酸溶液(见7.5.2.2.1)至试样溶解,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见7.5.2.2.2)稀释至刻度,摇匀。7.5.2.4.2标准曲线溶液的制备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0.0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铁标准溶液,置于6个5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见7.5.2.2.2)稀释至刻度,摇匀。7.5.2.4.3试验
使用ICP-OES,于238.204nm测定波长处,将标准曲线溶液、试验溶液分别导入ICP-OES进样系统,测定标准曲线溶液和试验溶液中铁元素的发射强度。以标准曲线溶液中铁的质量浓度(mg/L)为横坐标,对应的发射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试验溶液产生的发射强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铁的质量浓度(mg/L)。
试验数据处理
铁(Fe)含量以质量分数W3计,按公式(7)计算:w=pX0.03×10
式中:
由标准曲线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铁质量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W一一按7.8测得灼烧减量的质量分数。-7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优等品和一等品不应大于0.0005%,合格品不应大于0,001%。7.6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硫酸锁重量法(仲裁法)
7.6.1.1原理
溶解试样并分离不溶物,在稀盐酸介质中使硫酸盐沉淀为硫酸锁,将得到的沉淀进行分离,在800℃±25℃下灼烧后称量。
试剂或材料
7.6.1.2.1氨水。
盐酸溶液:1+1。
7.6.1.2.2
7.6.1.2.3
7.6.1.2.4
氯化溶液:100g/L。
硝酸银溶液:5g/L。用少量水溶解0.5g硝酸银,加20mL硝酸溶液(1+1),用水稀释至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