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1 08:38:11
  • GB/T6150.2-2022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6150.2-2022

  • 标准名称: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英文名称: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ungsten concentrates—Part 2:Determination of tin content—Potassium iodate titrimetry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22-10-12
  • 实施日期:

    2023-0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pdf .zip
  • 下载大小:

    3.24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20页
  • 标准价格:

    38.0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谢璐、刘鸿、杨峰、李甜、张永进、陈涛、张碧兰、王长基、古吉汉、曹远福、张文星、刘标、田新、吕平、王璇、郭辉、华娟霞、李雪、罗盈盈、黎英
  • 起草单位: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有限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赣州华兴钨制品有限公司、赣州金源测试科技有限公司、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 提出单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 发布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相关标签:

    精矿 化学分析 方法 含量 测定 碘酸钾 滴定法 电感 耦合 等离子体 原子 发射光谱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钨精矿中锡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碘酸钾滴定法(方法一)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方法二)。 本文件适用于钨精矿中锡含量的测定,方法一的测定范围(质量分数):1.00%~20.00%。方法二的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10%~2.00%。测定范围重叠部分以方法二为仲裁方法。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77.120.99
CCSH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150.2—2022
代替GB/T6150.2—2008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
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ungsten concentrates-Part2:Determinationoftincontent-Potassium iodate titrimetry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2022-10-12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3-02-01实施
T6150.2—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6150《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的第2部分。GB/T三氧化钨量的测定钨酸铵灼烧重量法;615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第2部分:锡含量的测定碘酸钾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磷量的测定
一硫量的测定
一钙量的测定
磷钼黄分光光度法:
高频红外吸收法:
EDTA容量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一湿存水量的测定
重量法:
一钼量的测定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一量的测定
铜量的测定
一一铅量的测定
一锌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二氧化硅量的测定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重量法:一一第13部分:砷含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和DDTC-Ag分光光度法;一锰量的测定
一铋量的测定
一铁量的测定
硫酸亚铁铵容量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第17部分:锑含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本文件代替GB/T6150.2一2008《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锡量的测定碘酸钾容量法和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与GB/T6150.2一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方法一测定范围由0.20%~2.0%更改为1.00%~20.00%(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更改了方法二,由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变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范围为0.010%~2.00%(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和第9章);b)
更改了原理中的还原剂(见4.1,2008年版的第2章):更改了试料的称样量(见4.5.1,2008年版的5.1):将允许差更改为再现性(见4.7.2、5.7.2,2008年版的7.2、16.2):d
删除了质量保证和控制(见2008年版的第8章);增加了“试验报告”一章(见第6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赣州有色治金研究所有限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赣州华兴钨制品有限公司、赣州金源测试科技有限公司、落阳案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璐、刘鸿、杨蜂、李甜、张永进、陈涛、张碧兰、王长基、古吉汉、曹远福、张文星、刘标、田新、昌平、主璇、郭辉、华娟霞、李雪、罗盈盈、黎英。1
6150.2-2022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85年首次发布为GB6150.2—1985;一一2008年第一次修订时,并入了GB6150.3一1985《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水杨基荧光酮-氯化十四烷基吡啶光度法测定锡量》的内容: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6150.2—2022
钨精矿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以其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生产的及钨合金,由手具有高熔点、高比重、高硬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冶金、采矿、电子通信、建筑工业、兵器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GB/T6150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一套完整、切实可行、且适应于钨精矿产品生产和贸易需求的化学成分分析的方法标准。限于文件篇幅、使用需求、适用范围以及各分析方法之间的技术独立性等方面原因,GB/T6150拟由20个部分组成:一第1部分:三氧化钨含量的测定钨酸铵灼烧重量法:一一第2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一一第3部分:磷含量的测定
一一第4部分:硫含量的测定
一一第5部分:钙含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磷钼黄分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高频-红外吸收法和燃烧-碘量法:EDTA容量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一一第6部分:湿存水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二第7部分:钼和锯含量的测定
第8部分:钼含量的测定
第9部分:铜含量的测定
第10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一一第11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一第12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硅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重量法:第13部分:砷含量的测定
一一第14部分:锰含量的测定
第15部分:铋含量的测定
第16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一一第17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第18部分:锁含量的测定
第19部分:氟含量的测定
一一第20部分:汞含量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和DDTC-Ag分光光度法;硫酸亚铁铵容量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
分光光度法。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系列标准化文件主要依据钨精矿产品标准中技术指标而起草。自1985年以来,先后发布了2个版本的GB/T6150。GB/T6150.2一2008发布实施已十余年,期间其适用的YS/T231产品标准已于2015年进行了修订,各项技术指标有了新的变化,钨行业上下游客户对产品检测也有了8进行修订,
新的要求,同时分析检测技术也有了发展和进步。鉴于此,确有必要对GB/T6150.2一2008确保标准适应行业变化和市场需求。本文件进一步提高了标准的适用性,在提升钨精矿产品质量、促进其生产、贸易及扩大应用需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范围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碘酸钾滴定法和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6150.2—2022
本文件规定了钨精矿中锡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碘酸钾滴定法(方法一)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方法二)
本文件适用于钨精矿中锡含量的测定,方法一的测定范围(质量分数):1.00%~20.00%。方法二的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10%~2.00%。测定范围重叠部分以方法二为仲裁方法。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术语和定义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方法一:碘酸钾滴定法
4.1原理
试料经锌粉一氢氧化钠烧结,盐酸浸取,用高锰酸钾将钨氧化成钨酸析出,过滤,使之与锡分离。用还原铁粉和铝片将锡还原为二价,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试液至浅蓝色为终点,根据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试料中锡含量4.2试剂或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4.2.1水,GB/T6682,二级
4.2.2锌粉。
4.2.3氢氧化钠。
4.2.4氯化钠。
4.2.5高锰酸钾。
4.2.6还原铁粉。
4.2.7铝片:wn99.0%
6150.2—2022
盐酸(p=1.19
盐酸(2+1)。
盐酸(3+7)。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动物胶溶液(10g/L):用时现配。碘化钾-淀粉混合溶液:称取50g碘化钟,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250mL水溶解至清亮:称取5g淀粉,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200mL沸水,加热煮沸,保温2min,冷却至室温。将上述两份溶液移入5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储存于棕色瓶中。4.2.14锡标准贮存溶液:采用可量值溯源的国内外有证标准溶液(psn=1mg/mL)或称取1.0000g锡粒[wsn>99.95%]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200mL盐酸(4.2.8),于沸水浴上溶解完全,冷却,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锡。4.2.15碘酸钾标准溶液1:称取0.12g碘酸钾、0.6g碘化钾、0.2g氢氧化钾,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200mL水,加热至完全溶解,用玻璃棉将溶液过滤于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2.16碘酸钾标准溶液II:称取0.6g碘酸钾、3.0g碘化钾、0.2g氢氧化钾,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200mL水,加热至完全溶解,用玻璃棉将溶液过滤于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4.2.17标定:在空璃中依次加入1.5g锌粉(4.2.2),2g氢氧化钠(4.2.3),表面覆盖2g氯化钠(4.2.4)将置于500℃高温炉中,待炉温升至600℃时,断电,稍冷,取出埚,冷却。将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45mL盐酸(4.2.9),煮沸浸取后,以中速定量滤纸过滤于300mL锥形瓶中,加入10.00mL锡标准贮存溶液(4.2.14)和20mL盐酸(4.2.8),以盐酸(4.2.10)稀释至100mL,以下步骤按4.5.4.3和4.5.4.4进行操作。
同时做空白试验,其消耗的碘酸钾标准溶液体积应小于0.10mL。按公式(1)计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c):
C=(V.-V.)x59.355
式中:
碘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锡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移取锡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一一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一一空白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59.355一一锡(1/2Sn)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平行标定三份,极差值不大于1×10-7mol/mL时,取算术平均值,否则重新标定、4.3仪器设备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4样品
4.4.1粒度小于0.074mm。
4.4.2预先在105℃~110℃烘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4.5试验步骤
4.5.1试料
称取0.20g样品(4.4),精确至0.0001g。2
4.5.2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取算术平均值。4.5.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进行空白试验。
4.5.4测定
6150.2—2022
4.5.4.1将试料(4.5.1)置于预先垫有1.5g锌粉(4.2.2)的8mL或10mL瓷中,用玻璃棒搅匀,毛刷轻刷粘于玻璃棒上的试料,加入2g氢氧化钠(4.2.3),用2g氯化钠(4.2.4)覆盖,将置于500℃高温炉中,待炉温升至600℃时,断电,稍冷,取出埚,冷却。4.5.4.2将娲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45mL盐酸(4.2.9),加热使烧结块溶解完全,吹洗表面血,趁热加入约0.3g高锰酸钾(4.2.5),不断搅拌溶液,并置于热水浴上保温约5min,使溶液全部转化为黄色。加入5mL动物胶溶液(4.2.12),保温5min,于冷水中冷却至室温,用盐酸(4.2.10)洗净埚,以中速定量滤纸过滤于300mL锥形瓶中,用盐酸(4.2.10)洗净烧杯,并洗沉淀5次~6次(控制试液体积约80mL)加入20mL盐酸(4.2.8)。4.5.4.3试液(4.5.4.2)中加入1g还原铁粉(4.2.6),盖上盖氏漏斗,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4.2.11),置于低温电炉上加热,并不断摇动,待铁粉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取下盖氏漏斗,加入2g铝片(4.2.7),待剧烈反应后,煮沸至冒大气泡为止。取下,于盖氏漏斗中补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4.2.11),并将锥形瓶放入流水中冷却至室温。
4.5.4.4取下盖氏漏斗,立即于试液(4.5.4.3)中加入5mL碘化钾-淀粉混合溶液(4.2.13),根据试料中锡含量按表1迅速用碘酸钾标准溶液I(4.2.15)或碘酸钾标准溶液ⅡI(4.2.16)滴定至浅蓝色。表1碘酸钾标准溶液的选用
锡含量(质量分数)/%
1, 00~5, 00
>5: 00~20. 00
4.6试验数据处理
锡含量以锡的质量分数wsn计,按公式(2)计算: s
式中:
碘酸钾标准溶液
碘酸钾标准溶液I
碘酸钾标准溶液II
(V.-V.)X59.355
碘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一试料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空白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59.355一—锡(1/2Sn)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按GB/T8170的规定修约,4.7精密度
4.7.1重复性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GB/T6150.2—2022
互独立进行测试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2给出的平均值的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2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精密度试验原始数据见附录A。表2重复性限(碘酸钾滴定法)
4.7.2再现性
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测试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3给出的平均值的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3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精密度试验原始数据见附录A。表3再现性限(碘酸钾滴定法)
5方法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5.1原理
试料经锌粉-氢氧化钠烧结,盐酸浸取,钨氧化成钨酸析出,过滤分离钨,以氢氧化钇为载体,用氨水使锡沉淀,与钨、铜和锑等元素分离,用盐酸溶解沉淀,在稀酸介质中,以氩等离子体光源激发,进行光谱测定。
5.2试剂或材料
除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5.2.1水,GB/T
5.2.2锌粉。
氢氧化钠。
氯化钠。wwW.bzxz.Net
高锰酸钾。
氮水。
6682.二级。
盐酸(p=1.19
盐酸(2+1)。
g/mL)。
氨水洗液(2+98)。
氯化溶液(25g/L):称取2.5000g氧化钇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10mL盐酸(5.2.7),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取下冷却,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5.2.11锡标准溶液A:移取10.00mL锡标准溶液(有证标准物质,1mg/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5mL盐酸(5.2.7),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锡100μg。4
GB/T6150.2—2022
5.2.12锡标准溶液B:移取10.00mL锡标准溶液A(5.2.11)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15mL盐酸(5.2.7),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锡10μg。5.3仪器设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分辨率小于0.006nm(200nm处)。5.4样品
5.4.1粒度小于0.074mm。
5.4.2预先在105℃~110
℃烘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5.5试验步骤
5.5.1试料
按表4称取样品(5.4),精确至0.0001g。表4样品称取量
锡含量(质量分数)/%
0.010~0.40
>0.402.00
5.5.2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取算术平均值。5.5.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进行空白试验。
5.5.4分析试液的制备
试料质量/g
分取体积/mL
5.5.4.1将试料(5.5.1)置于预先垫有2g锌粉(5.2.2)的10mL瓷埚中,用玻璃棒搅匀,毛刷轻刷粘于玻璃棒上的试料,加入2g氢氧化钠(5.2.3),覆盖2g氯化钠(5.2.4),将置于500℃高温炉中,待炉温升至600℃C时,断电,稍冷,取出埚,冷却。5.5.4.2将埚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45mL盐酸(5.2.8),加热使烧结块溶解完全,吹洗表面血,趁热加入0.3g高锰酸钾(5.2.5),不断搅拌溶液,并置于热水浴上保温5min,使溶液全部转化为黄色,冷却后,将试液连同沉淀一起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干过滤。5.5.4.3当试料中锡含量(质量分数)大于0.10%时,可选用载体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执行5.5.4.4和5.5.4.5)或直接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执行5.5.4.6),试料中锡含量(质量分数)不大于0.10%时,选用载体分离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执行5.5.4.4和5.5.4.5)。5.5.4.4载体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按表4分取试液(5.5.4.2)至250mL烧杯中,加入2mL氯化钇溶液(5.2.10),滴加氨水(5.2.6)至沉淀不再析出,过量20mL。加热至微沸,取下,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热的氨水洗液(5.2.9)洗涤烧杯2次,沉淀3次,再用水各洗涤1次,滤干。5.5.4.5将沉淀和滤纸放至原烧杯中,加入15mL盐酸(5.2.7),捣碎滤纸,加入20mL水,加热至滤纸呈纸浆状,取下,冷却至室温,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干过滤。待测。5
6150.2—2022
5.5.4.6直接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取5.00mL试液(5.5.4.2)至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盐酸(5.2.7),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待测。5.5.5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
5.5.5.1载体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系列标准溶液:分别移取0mL、2.00mL、5.00mL、10.00mL锡标准溶液B(5.2.12),5.00mL、10.00mL锡标准溶液A(5.2.11)于6个100mL的容量瓶中,各加入15mL盐酸(5.2.7),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5.5.5.2直接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系列标准溶液:分别移取0mL、2.00mL、5.00mL、10.00mL锡标准溶液B(5.2.12),2.00mL、5.00mL锡标准溶液A(5.2.11)于6个100mL的容量瓶中,各加入5mL空白溶液和10mL盐酸(5.2.7),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5.5.6测定
将系列标准溶液(5.5.5)、空白试液、分析试液(5.5.4)按仪器最佳条件于分析线283.999nm或189.930nm处依次进行测定。以系列标准溶液中锡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强度值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应不小于0.999。5.6试验数据处理
锡含量以锡的质量分数wsn计,按公式(3)计算Wn
式中:
(pi-pe).V,.Vo
ma.V.x10%
分析试液中锡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空白试液中锡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一第二次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
一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分取试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按GB/T81705.7精密度
1重复性
的规定修约。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测试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5和表6给出的平均值的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按表5和表6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精密度试验原始数据见附录B。表5重复性限(载体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wsn/%
5.7.2再现性
表6重复性限(直接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0.10
6150.2—2022
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测试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7和表8给出的平均值的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7和表8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或外延法求得。精密度试验原始数据见附录B。表7再现性限(载体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Ws/%
试验报告
再现性限(直接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0.10
试验报告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试验对象;
本文件编号:
一使用的方法;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一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6150.2-—2022
附录A
(资料性)
碘酸钾滴定法精密度试验原始数据方法一的精密度数据是在2020年由7家试验室对锡含量的7个不同水平样品进行共同试验确定的。每个实验室对每个水平锡含量的样品在重复性条件下独立测定11次。试验原始数据见表A.1。表A.1
实验室
水平数
碘酸钾滴定法精密度试验原始数据wsn/%
19,36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