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汽车行业标准(QC) >>
- QC/T 1050-2016 乘用车双质量飞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QC汽车标准】 乘用车双质量飞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QC/T1050-2016
- 现行
标准号:
QC/T 1050-2016
标准名称:
乘用车双质量飞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QC)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3.77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C/T 1050-2016.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nd test measurements of dual mass flywheel.
1范围
QC/T 1050规定了乘用车双质量飞轮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QC/T 1050适用于乘用车双质量飞轮,微型、轻型商用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9239.1- -2006机械振动 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 质要求第 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双质量飞轮dual mass flywheel
两个质量部分通过弹簧减振器连接为整体的飞轮总成。
3.2初级飞轮primary flywheel
双质量飞轮与发动机曲轴刚性连接的部分,包括前壳体、后壳体、轴承等零件。
3.3次级飞轮secondary flywheel
双质量飞轮与离合器或变速箱输人轴连接的部分,包括传力板、密封碟垫等零件。
3.4自由转角 free angle
在初级飞轮相对次级飞轮做正反两个方向扭转的过程中,从零位分别扭转到弹簧正好开始压缩时的临界状态的扭转角度的绝对值之和。见图1。
3.5基础阻尼扭矩T,basic hysteresis
在初级飞轮相对次级飞轮做正反两个方向扭转的过程中,从零位分别扭转到弹簧正好开始压缩时的临界状态的扭转力矩的绝对值之和。见图1.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1050—2016
乘用车双质量飞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nd test measurements of dual mass flywheel2016-04-05发布
2016-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6年第17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不锈钢烧结网》等587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实施日期见附件1),其中机械行业标准156项、汽车行业标准35项、船舶行业标准33项、制药装备行业标准16项、化工行业标准45项、治金行业标准35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24项、轻工行业标准26项纺织行业标准49项、电子行业标准72项、通信行业标准96项:批准《铝合金7A52光谱单点标准样品》等3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样品(标准样品自录及成分含量表见附件2),现予公布。行业标准样品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上机械行业标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船舶行业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组织出版,制药装备行业标准和有色金属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化工行业标准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治金行业标准由治金工业出版社出版,有色金属、纺织行业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轻工行业标准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电子行业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通信行业标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附件:35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起始实施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六年四月五日
iKANni KAca
附件:
35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起始实施日期序号
标准编号
QC/T16—2016
QC/T224—2016
QC/T228—2016
QC/T307—2016
QC/T414—2016
QC/T415—2016
QC/T469—2016
QC/T681—2016
QC/T687—2016
QC/T688—2016
QC/T724—2016
QC/T752—2016
标准名称
汽车用点火线圈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
汽车用真空助力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汽车电线(电缆)的颜色规定和型号编制方法
汽车用点烟器及点烟器座式电源插座
汽车发动机气门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用起动继电器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体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直流信号闪光器技术条件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催化转化器试验方法
被代替标准编号
QC/T16—1992
QC/T224—2007
QC/T228.1-1997
QC/T228.2—1997
QC/T228.3—1997
QC/T228.4—1997
QC/T228.5—1997
QC/T228.6—1997
QC/T228.7--1997
QC/T228.8—1997.
QC/T228.9—1997,
QC/T228.10—1997
QC/T307—1999
QC/T414—-1999,
QC/T730—2005
QC/T415—1999
QC/T469—2002
QC/T681—2002
QC/T687—2002
QC/T688—2007
QC/T724—2004
QC/T752—2006
QC/T751—2006
起始实施日期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iiKANni KAca
标准编号
QC/T753-—2016
QC/T1031—2016
QC/T1032—2016
QC/T1033—2016
QC/T1034—2016
QC/T1035-—2016
QC/T1036—2016
QC/T1037—2016
QC/T1038—2016
QC/T1039—2016
QC/T1040—2016
QC/T1041—2016
QC/T1042-2016
QC/T1043—2016
QC/T1044——2016
QC/T1045—2016
QC/T1046-—2016
QC/T1047—2016
QC/T1048—2016
QC/T1049—2016
358QC/T1050—2016
标准名称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技术参数表格式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车轮花键套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凸轮轴气压制动器外置式间隙自动调节装置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汽车交流发电机用整流桥
汽车发动机用电子节气门体
汽车电源逆变器
道路车辆用高压电缆
汽车用发光二极管(LED)及模组汽车空调用阳光传感器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电动燃油泵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系统(装置)技术要求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振动舒适性试验方法
汽车燃油系统用尼龙管
汽车用脚踏垫
汽车管路保护用热收缩管
商用车辆后置液力缓速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城市客车塑料座椅
客车应急锤
汽车齿轮齿条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匹配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乘用车双质量飞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被代替标准编号
QC/T753—2006
起始实施日期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2016-09-01
iiKANniKAca
标准编号
359QC/T29078—2016
360QC/T29089--2016
标准名称
汽车用空气压缩机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汽车用PVC/ABS真空吸塑仪表板
被代替标准编号
QC/T29078—1992
QC/T29089—1992
起始实施日期
2016-09-01
2016-09-01
iiKANni KAca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QC/T1050—2016
HiiKAoNniKAca
QC/T1050—2016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大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吉林东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一汽一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福州立洲弹簧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军、王和清、张贵辉、吴加州、宋政富、权彦、张忠仁、高树民、赵艳明、陈闯、李健、任玮嘉、赵川、黄冠石、宋喜文、李文会、管浩、陈海荣、I
HiiKAoNniKAca
1范围
乘用车双质量飞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双质量飞轮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乘用车双质量飞轮,微型、轻型商用车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QC/T1050—2016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9239.1一2006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双质量飞轮dualmassflywheel
两个质量部分通过弹簧减振器连接为整体的飞轮总成。3.2
初级飞轮primaryflywheel
双质量飞轮与发动机曲轴刚性连接的部分,包括前壳体、后壳体、轴承等零件。3.3
次级飞轮secondaryflywheel
双质量飞轮与离合器或变速箱输人轴连接的部分,包括传力板、密封碟垫等零件。3.4
自由转角J,freeangle
在初级飞轮相对次级飞轮做正反两个方向扭转的过程中,从零位分别扭转到弹簧正好开始压缩时的临界状态的扭转角度的绝对值之和。见图1。3.5
基础阻尼扭矩T,basichysteresis在初级飞轮相对次级飞轮做正反两个方向扭转的过程中,从零位分别扭转到弹簧正好开始压缩时的临界状态的扭转力矩的绝对值之和。见图1。3.6
扭转刚度Ktorsionstiffness
在初级飞轮相对次级飞轮做正反两个方向扭转的过程中,扭转力矩与扭转角度的比值。见图1。1
HiiKAoNiKAca
QC/T1050—2016
极限转角Aultimateangle
滑行方向
转力,
驱动方向
扭转角度
图1双质量飞轮扭转特性曲线
初级飞轮相对次级飞轮的最大扭转角度。见图1。3.8
极限扭矩T。ultimatetorque
初级飞轮相对次级飞轮扭转到极限转角时的最小扭转力矩。见图1。3.9
驱动方向drivedirection
在初级飞轮相对次级飞轮做扭转的过程中,初级飞轮超前于次级飞轮时的扭转方向。3.10
coastdirection
滑行方向
在初级飞轮相对次级飞轮做扭转的过程中,初级飞轮滞后于次级飞轮时的扭转方向。4技术要求
4.1扭转特性
4.1.1自由转角J1。
自由转角应不大于15°。
4.1.2基础阻尼扭矩Tf。
基础阻尼扭矩宜在2Nm~20Nm。
4.1.3极限扭矩Tb。
极限扭矩应不小于发动机最大扭矩的1.3倍。4.1.4极限转角Ab。
极限转角宜大于40°
4.1.5扭转刚度K。
扭转刚度宜不大于20N·m/(°)。4.2剩余不平衡量
在剩余不平衡量测试前应进行转速不小于4000r/min,时间不小于10s的高速旋转,使润滑脂分布均勾,剩余不平衡量应不大于30g*cm。2
4.3耐久性
4.3.1动态振动耐久性。
按照5.3.1的要求完成试验后,应符合以下要求:扭转特性应满足4.1的要求;
b)不应存在润滑脂渗漏现象;
c)剖解产品,零部件不应有断裂、变形等失效。4.3.2静态低频耐久性。
按照5.3.2的要求完成试验后,应符合以下要求:扭转特性应满足4.1的要求;
b)不应存在润滑脂渗漏现象;
c)剖解产品,零部件不应有断裂、变形等失效。4.3.3静态高频耐久性。
按照5.3.3的要求完成试验后,应符合以下要求:扭转特性应满足4.1的要求;
b)不应存在润滑脂渗漏现象;
c)剖解产品,零部件不应有断裂、变形等失效。4.3.4超速耐久性。
按照5.3.4的要求完成试验后,应符合以下要求:a)不应存在润滑脂渗漏现象;
b)不应有断裂、破损、变形等失效。4.3.5高能耗热爆耐久性
带摩擦盘的双质量飞轮按照5.3.5的要求完成试验后,应符合以下要求:a)摩擦盘不得失效;
QC/T1050—2016
b)完成高能耗热爆耐久性试验的试件进行高转速试验,当转速达到发动机最大转速的1.5倍时不应破裂。
4.3.6扭转共振耐久性。
按照5.3.6的要求完成试验后,不应有断裂,破损,变形等失效。4.3.7弹簧疲劳耐久性。
按照5.3.7的要求完成试验后,应符合以下要求:a)弹簧不应有裂纹、断裂和扭转变形等失效;弹簧自由长度损失应不大于2%;b)
c)弹簧的扭转力矩损失应不大于3%。5试验方法
5.1扭转特性试验
5.1.1试验条件。
室温条件下,试验角度为士Ab,试验速度为15/s。3
QC/T1050—2016
5.1.2试验设备。
满足5.1.1规定的扭转特性试验机,原理见图2。5
1——扭转动力源:2—角度传感器3——试件:4—扭矩传感器:5——支撑座图2扭转特性试验机原理
5.1.3试验步骤。
将试件安装到试验机夹具上,并按以下步骤完成试验:a)调整初级飞轮与次级飞轮的初始位置,使相对转角归零:b)固定次级飞轮,对初级飞轮在顺时针方向施加扭矩,达到极限转角后归零;对初级飞轮在逆时针方向施加扭矩,达到极限转角后归零;c)重复b)步骤3次,绘制出扭转特性曲线,记录试验结果。5.2剩余不平衡量检测
双质量飞轮剩余不平衡量的检测方法按照GB/T9239.1一2006的规定执行。5.3耐久性
5.3.1动态振动试验。
5.3.1.1试验条件。
a)第一阶段:双频耐久性。
双频耐久性试验条件如下:
1)试验次数:3X106个循环的1.5Hz三角信号振动同时叠加15Hz的正弦信号振动;2)三角信号振幅:驱动方向的最大扭转振幅为发动机最大扭矩的1.1倍,滑行方向的最大扭转振幅为发动机最大扭矩的0.3倍;3)正弦信号振幅:土2°
4)试验温度:60℃~80℃;
5)试验转速为发动机最大功率转速的40%。b)第二阶段:高频耐久性。
高频耐久性试验条件如下:
1)试验频率为30Hz,试验振幅士2°,连续振动300h;2)试验转速为发动机最大功率转速的50%3)试验扭矩为发动机最大扭矩。c)第三阶段:过扭矩耐久性。
过扭矩耐久性试验条件如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QC汽车标准标准计划
- QC/T228.2-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钢丝绳
- QC/T228.6-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管
- QC/T228.7-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调整螺母
- QC/T476-2007 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
- QC/T549-1999 汽车倒车报警器
- QC/T926-2013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ISG型)用动力单元可靠性试验方法
- QC/T207-1996 汽车腊通气弹簧
- QC/T228.5-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帽
- QC/T935-2013 餐厨垃圾车
- QC/T228.4-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套管
- QC/T29032-2013 汽车用空气滤清器堵塞报警传感器
- QC/T457-2013 救护车行业标准
- QC/T228.3-199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接头
- QC/T568.1-2011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台架试验方法第1部分:微型
- QC/T936-2013 车厢可卸式垃圾车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