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QC汽车标准】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1 02:03:18
  • QC/T842-201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QC/T 842-2010

  • 标准名称: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 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QC)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508.66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C/T 842-2010.Communication protocols betwe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off-board 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s.
1范围
QC/T 842规定了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BMS)与非车载充电机( Of-board Charger,以下简称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QC/T 842适用于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
QC/T 842的CAN标识符为29位,通信波特率为250kbps ,但本标准不限于29位标识符和250kbps通信波特率,如使用其他格式,参照本标准制定其CAN标识符。
QC/T 842数据传输采用低位先发送的格式。
负的电流值代表充电,正的电流值代表放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部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8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 11898-1 :2006道路车辆控制器局域网络 第1部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信令( Road Ve-hicles- Contoller Area Network (CAN) Part 1: Data Link Layer and Physical Signalling)
SAE J1939-11 :2006商 用车控制系统局域网络(CAN)通信协议第 11部分:物理层,250千比特/秒,屏蔽双绞线(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a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s Vehicle Network Part 11 : Physical Layer, 250K bits/s, Twisted Shiel-ded Pair)
SAE J1939-21 :2006商 用车控制系统局城网络( CAN)通信协议第21部分:数据链路层(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a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s Vehicle Network Part 21: Data Link Layer)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S/N:1580177·554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
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QC/T 842—2010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棵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三河膏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剧880×1230毫米1/161.5印张36千学2011 年1 月第 1 版 2011 年 1 月第 1 次印刷印数 1-—500 班
统一书号:1580177-554
定价:15.00元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ICS 43. 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842—2010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
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between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off-board 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s2010-11-22发布
2011-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附件:
6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和标准名称及起始实施日期标准编号
QC/T 837—2010
QC/T 838—2010
QC/T 839
QC/T 840-2010
QC/T 841—2010
QC/T 842-2010
标准名称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
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
超级电容电动城市客车供电系统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
电动汽车也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起始实施日期
2011-03-01
2011-03-01
2011-03-01
2011-03-01
2011-03-01
2011-03-01
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物理层接口
数据链路层
6充电流程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iiiKAoNiKAca
应用层报文的格式和内容
充电流程图bZxz.net
QC/T 842—2010
QC/T 842—2010
本标准的数据顿格式遵循1991年9月发布的CAN总线技术规范2.0版的规定。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本标推主要起草人:赵春明、周能辉、孟祥峰、张广秀、王坡、姜久春、张建华、肖成伟、王丽芳、李磊、方运舟、王芳。
1范围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
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
QC/T 842—2010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 BMS)与非车载充电机(Of-board Charger,以下简称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本标准的CAN标识符为29位,通信波特率为250kbps,但本标准不限于29位标识符和250kbps通信波特率,如使用其他格式,参照本标准制定其CAV标识符,本标准数据传输采用低位先发送的格式。负的电流值代表充电,正的电流值代表放电。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部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011898-1:2006道路车辆控制器局域网络第1部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信令(RoadVe-hicles-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Part I: Data Link Layer urid PhysicalSignalling)
SAEJ1939-11:2006商用车控制系统局域网络(CAN)通信协议、第11部分:物理层,250千比特/秒,屏蔽双绞线(Reuoinnended Pruetice for a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s Vehicle Network Part Il : Physical I.ayer, 250K bitr/s, Twisted Shiel-ded Pair)
SAEJ1939-21:200)6商用车控制系统局域网络(CAN)通信协议、第21部分:数据链路层(Recorninended Practice for a Serial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s Vehicle NetworkPart 21 : Dala Link Layer)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帧frame
组成-个完整消息的一系列数据位。QC/T 842--2010
标识符 identifier
CAN 仲裁域的标识部分。
CAN 数据帧 CAN data frarme
组成传输数据的CAN协议所必需的有序位域,以顺起始(SOF)开始,以结束(EOF)结尾。3.4
顿起始 start of frame[ SoF]
CAN 数据愤中用来表示开始的第一个数据位。3.5
结束 end of frame( EOF)
CAN数据顿中用来表示顿结束的7位的域。3.6
扩展帧extended frame
SAE J1939-21标准中定义的使用29位标识符的CAN数据顿。3.7
报文message
指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同参数组编号的 CAN 数据。4物理层接口
4.1物理层实现网络中BMS与充电机的电连接。4.2BMS与充电机的通信宜使用独立于动力总成控制系统之外的CAN接口。4.3采用本标准的物理层应符合国际标准IS011898-1和SAEJ1939-11的规定。5数据链路层
5.1概述
数据链路层为物理连接之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5.2顿格式
如图1所示,CAN扩展数据恢被分成不同的位域,其中仲裁域有29位标识符,包括11位基本标识符和18位标识符扩展。本标准的CAN数据帧格式参考SAEJ1939-21,并对仲裁域29位标识符作了进一步定义。
5.3协议数据单元(PDU)
CAN数据帧包含一个单一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如图2所示。协议数据单元由七部分组成分别是优先级(P)、保留位(R)、数据页(DP)、PDU格式(PF)、特定PDU(PS)、源地址(SA)和数据域。
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各部分说明如下所述:5.3.1优先级(P)。
仲懿域
标识符扩展
CAN 扩展数据
控制域
位填充
数据域
数据域
图 1 CAN 扩展数据顿格式
图2协议数据单元(PDU)
QC/T 842—2010
CRC分隔符
无位填充一
数据域
这三位仅在总线传输中用来优化消息延迟,接收机必须对其做全局屏蔽(即忽略)。消息优先级可从最高0 设置到最低 7。
5.3.2保留位(R)。
保留此位以备今后开发使用,一般固定为0。5.3.3数据页(DP)。
数据页是选择参数组描述的辅助页。在第0页上可获得的所有参数组号分配完成后,再作对第1页的分配。
5.3.4 PDU 格式(PF)。
用来确定 PDU格式的一个8位的域,也是确定数据域对应参数组编号的域之一5.3.5 特定 PDU(PS)。
特定 PDU是一个B位的域,它的定义取决于 PDU 格式。若 PDU 格式(PF)的值小于240,特定PDU 表示的是目标地址(DA);若 PDU 格式(PF)的值在240 和 255之间,特定 PDU 表示的是组扩展(GE)。
5.3.6源地址(SA)。
源地址为-个8 位的域。网络中一个源地址只能匹配一个设备。因此,源地址确保CAN 标识符符合 CAN 协议中的唯一性要求。5.3.7数据域(Data Field)。
CAN 数据顿中包含应用层定义的 0 -64 位数据。5.4地址的分配
在采用本标准的网络中,地址用于保证消息标识符的唯一性以及表明消息的来源。BMS 和充电机的源地址定义为不可配置地址,即该地址固化在ECU的程疗代码中,包括服务工具在内的任何手段都不能改变其源地址。BMS和充电机地址分配如表「所示。3
-iiKAoNniKAca-
QC/T 842-2010
6充电流程
充电机
表1BMS和充电机地址分配
整个充电过程包括四个阶段:握手阶段、配置阶段、充电阶段和充电结束阶段。在各阶段,BMS或充电机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对方报文,即判定为超时,超时时间除特殊规定外,均为5s;当出现超时后,BMS或充电机发送错误报文,并进人错误处理状态。报文的格式和内容见附录A,充电过程的总体流程图和阶段流程图见附录B。6.2握手阶段
当BMS和充电机物理连接完成上电并通过人I设定CAN标识符格式和通信波特率后,BMS和充电机进入握手阶段。在握手阶段,BMS首先检测低压辅助电源电E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BM5向充电机发送错误报义,充电机应关闭低压辅助电源的输出;如果低斥辅助电源电压正常,双方则在该阶段进行握乎,确定电池信息(如电池类型和电池包生产日期)及充电机租关信息(如充电机编号和充电插头编号)。
6.3配置阶段
握手阶段完成后,BMS和充电机进人配置阶段。在此阶段,充电机向BMS发送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报文,BMS根据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判断是否能够进行充电。6.4究电阶段
配置阶段究成后,BMS和充电机进人充电阶段。在整个充电阶段,BMS通过实时向充电机发送电池充电级别需求来控制整个充电过程。充电机根据电池充电级别需求来调整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以确保充电过程正常进行,除此之外,BMS 和充电机还相可发送各自的充电状态,并且BMS在充电阶段首饮发送报文时,优先发送电池充电状态报文。BMS根据充电过程是否正常、电池状态是否满足BMS自身设定的充电结束条件以及是否收到充电机中止充电报文来判断是否结束充电;充电机根据充电过程是否正带、是否达到人为设定的充电参数值以及是否收到BMS中止充电报文来判断是否结束充电。6.5充电结束阶段
当BMS和充电机停止充电后,双方进入充电结束阶段。在该阶段BMS向充电机发送整个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统计数据,包括:初始SOC、终了SOC、电池单体(模块)最低电压、电池单体(模块)最高电压,充电机收到了BMS的充电统计数据后,停止低E辅助电源的输出。4
A.1握手阶段
A.1.1BMS辨识报文
报文代号
报文代号
文描述
BMS辩识摄文
报文描述
BMS辨识报文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应用层报文的格式和内容
优先缴
报文目的:向充电机提供BMS辨识信息。发送区间:握手阶段。
发送者:BMS。
说明:
通信协议版本号:
数掘字节
整车池系统
额定总电/V
刷新速率
整车蕾电池系统
额定容量/AH
QC/T 842-2010
29位标识符
0x18E4E5F4
通信协议版本号
数据长度:2Byte;本标准规定当前版本为V1.0,表示为:hytel-0x01,byle0--0x0;整车蓄电池系统额定容量
数据长度:2Byte;格式:0.1Ah/位,0Ah偏移量;数据范围:0~1000Ah;整车蓄电池系统额定总电压:
数据长度:2Byte;格式:0.1W位,0V偏移量;数据范围:0~750V。A.1.2充电机辨识报文
报文代号
报文代号
报文描述
充电机辨识报文
报文描述
究电机
辨识报文
优先级
效据字你
BYTE7 BYTE BYTES BYTE4 BYTE3预留
报文目的;向BMS提供充电机辨识息。刷新递率
D20 ~1D21-辨识结果
(00-1BMS不能辨识,
01-BMS 能辨识)
29 位标识符
Dx18F4F4ES
充电插充电机
头编号
发送区间:握手阶段。当BMS和充电机物理连接完成、上电并通过人T.设定CAN标识符格式和通信波特率后,充电机每隔250ms向BMS发送:次。发送者:充电机。
QC/T 842--2010
说明:
a)充电机编号:
数据长度:1Byle;格式:1/位,0偏移量;数据范围:0~255;h)充电插头编号:
数据长度:1Byle;格式:1/位,0偏移量;数据范围:0~255。电池信息报文
报文代号
报文代号
报文描述
电池信息报文
报文描述
电池信息报文
BYITE7
报义月的:确认电池信息。
优先级
数据字节
BYTES BYTE4
电池包ID号
刷新速率
电池类型
29位标识符
0x18E5E5F4
发送区间:握手阶段。BMS每隔250ms向充电机发送一次,直到收到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报文为止。
发送者:BMS。
说明:
a)年:
数据长度:1Byte;格式:1年/位,1985年偏移量;数据范围:1985~2235年;b)
数据长度:1Byle;格式:1月/位,0月偏移量;数据范围:1 ~12月;日:
数据长度:1Byte;格式:1日/位,0日偏移量;数据范围:1~31日:d)电池类型:
0x01:铅酸电池,0x02:镍氢电池,0x03:磷酸铁锂电池,0x04:锰酸锂电池,0x05:钻酸锂电池,0x06:三元材料电池,0xFF:其他电池:e)电池包ID号:预留由厂商自己定义。A.2配置阶段
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报文
报文代号
报文代号
报文描述
充电机最大输出
能力报文
握文描述
优先级
充电机最大输出脉冲放电能够
能力报文
持续的时间/9
脉冲放电
电流/A
数据字节
充电电流/A
刷新速率
最高充心压
29位标识符
0x18E6F4E5
最低充电电压/V
报文目的:让BMS根据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判断是否能够进行充电。发送区间:配置阶段。
发送者:充电机。
说明:
a)最低充电电压:
最低充电电压是指充中机能够控制输出的最低中压:数据长度:2Bytc;格式: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围:0~800V;h)
最高充电电压:
最高充电电压是指充电机能够控制输出的最高电压;数据长度:2Byte;榜式: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围:0~800Ve)
充电电流:
充电电流充电机能够控制输出的最大电流;QC/T 842—2010
数据长度:2Byte;格式:0.1A/位,-800A偏移量;数据范围:-800~0A;d)脉冲放电电流:
脉冲电电流是指充电机能够允许的效电电流,充电机如果不具备效电功能应设置为0;数据长度:1Byte;格式:2A/位,0A偏移量;数据范围:0~500A;脉冲放电能够持续的时间:
充电机如果不具备放电功能应设置为0:数据长度:1Byte;格式:1g/位,0s偏移量;数据范围:0~255s。A.2.2BMS充电准备报文
报交代号
报文代号
报文描述
BMS充电
非备报文
报文描述
RMS充电
准备报文
优先级
数据字节
报文目的:让充电机确认BMS充电准备状态。BYTE3
刷新速率
29位标识符
0x18F7F5F4
LX00~LX03-充电推备状态
(000-不能充电,0011-
BMS未完成充电雅备.T.
作,I111-BMS 完成充电
准备工作)
发送区间:配置阶段。在收到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报文后,BMS 根据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以及BMS自身配置完成情况发送该报文。发送者:BMS。
iiKAoNniKAca
QC/T 842—2010
A.2.3充电机充电准备报文
报文代号
报文描述
充电机
充电准备报文
报文代号
报文描述
充电机充电
推备报文
BYTE7BYTE6
优先级
数据宁节
剧新速率
BYTES BYTE4 BYTE3 BYTE2 BYTEI29位标识符
0x18BCF4F5
D0O ~ D03-充电准备状态
(0011-未完成充电准备工作,
H111-完成充电推备工作)
报文月的:让BMS确定充电机充电备状态。发送区间:配置阶段。充电机根据自身配置完成情况发送该报文。发送者:充电机。
A.3充电阶段
电池充电级别需求报文
报文代号
报文代号
报文描述
电池充电级别
需求报文
报文描述
电池充电
级别需求
鱿先级
数据字节
D40~ D42-充电模式
(001-恒压充电:
010-恒流充电)
刷新速率
电流需求/A
29 拉标识符
0x183CE5F4
电压需求V
报义目的:让充电机根据电池充电级别需求来调整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以确保充电过程正常进行。如果充电机在100ms内没有收到该报文,即为超时错误,充电机应立即结束充电。发送区间:充电阶段。
发送者BMS。
说明:
a)充电模式:
在恒压充电模式下,充电机输出的电压应能够在设定值误差允许范围内稳定输出,输出的电流不能超过电流需求值;在恒流充电模式下,充电机输出的电流应能够在设定值误差允许范闹内稳定输出,输出的电压不能超过电压需求值;h)
电压需求:
数据长度:2Byte;格式: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围:0~800V;c)
电流需求:
数据长度:2Byte;格式:0.1A/位,-800A偏移量;数据范围:-800~500A。A.3.2电池充电状态报文
报文代号
报文代号
报文描述
电池充电
状态报文
报文描述
心池充电
状态报文
估算充满
时间/min
优先级
当前 SOC/%
电池组
数据字节
电池组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刷新速率
QC/T842—2010
29位标识符
Ox183DE5F4
充电电流
测值/A
充电电压
报文目的:BMS将实际测晟到的电池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电池组最高温度以及电池组最低温度发送给充电机,充电机根据电池充电状态监控充电过程,除此之外,充电监控系统也能够显示电池充电状态。
发送区问:充电阶段。
发送者:BMS。
说明:
充电电压测量值:
数据长度:2Bytc:格式: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围:0~800V:h)
充电电流测量值:
数据长度:2Byte;格式:0.1A/位,-800A偏移量;数据范围:-800~500A;)
电池组最低温度:
数据长度:1Byte;格式:1°℃/位,-50℃偏移量;数据范围:-50~200℃;d)
电池组最高湿度:
数据长度:1Byte;格式:1℃/位,-50℃偏愁量;数据范围:-50~200℃;e)
当前50C:
数据长度:1Byte;格式:1%/位,0%偏移量;数据范围:0~100%;估算充满时间:
当估算的充满时间超过250min时,按250min发送:数据长度:1Byte;格式:1min/位,0min偏移量;数据范围:0~250min。A.3.3
充电机充电状态报文
报文代号
报文代号
报文描述
充电机充电
状态报文
报文描述
充电机充电
状态报文
优先级
数据字节
累计充电时间/min
新速率
BYTE3BYTE2
电流输出值/A
29位标识符
0x183CF4E5
心压输出值/V
QC/T842—2010
报文目的:让BMS监测充电机当前控制输出的充电电流,电压值是否与电池充电级别需求致,以确保整个充电过程顺利进行。如果 BMS 在100ms内没收到该报文,即为超时错误,BMS应立即结束充电。
发送区间:充电阶段。
发送者:充电机。
说明:
电压输出值:
数据长度:2Byte;格式: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围:0~800V;b)电流输出值:
数据长度:2Byte;格式:0.1A/位,-800A偏移量;数据范围:-800~500A;累计充电时间:
数据长度:2Byte;格式:1min/位,0min偏移量;数据范围:0~6000min。A.3.4
BMS终止充电报文
报文代号
报文描述
BMS 中止充电报文
优先级
BYTE7 BYTE6 BYTE5 BYTE4
数据宇节
D30 ~ D31 -是
香正常结束充
电(00-非正常
结束充电,11-
正带结束充
D32 ~ D33 ~ 充
电结束判定依
据(00 -DMS先
结束充电,11-
充电机先结束
充电)
刷新速率
29位标识符
0x14ESE5F4
D20-电流是否1D10-电池、电
匹配(0-匹配,
1-不匹配);
子元器过温
故障(0-没有
D21-电压是否
「故障,1~有故
匹配(0-匹配,
1-不匹配)
D11 ~ BMS 硬
件故障(0-没
有故障,1-有
故障);
D12 ~连接据过
温故障(0~没
有故障,1~有
故障);
D13-高压绝
缘薄弱故障(0
一没有故降,1
一有故障);
D14~其他故障
(0~没有故障,
1-有故障)
DO0 -是香达
到总电压的设
定值(0-未达
到,1 -送到);
LO1 - 是否达
到单体(模块)
电压的设定值
(0 -末达到,1
一达到)
报文目的;让充电机碗认 BMS 即将结束充电以及结束充电的原因。发送区间:充电阶段。
发送者:BMS。
A.3.5充电机终止充电报文
报文代号
报文描述
充电机中止
究电报交
优先级
BYTE7 BYTE6 BYTES BYTEA
数据字节
剃新速率
D3U ~ D31 -,是D20 -电流是否
否正常结束充
电(00-非正常
结束充电,01-
手动结束充电,
11 -正常结束
充电);
D32 ~ D33 - 充
电结束判定侬
据(00-充电机
先结束充电,11
BMS先结束
匹配(0-匹配,
1-不匹配);
D21~电压足否
匹配(0-匹配,
1-不匹配)
QC/T8422010
29位标识符
0x14E8F4E5
D10~充电机过
温故障(0-没
有故障,1-有
故障);
D11 -充电机硬
件故障(0-没
有故障,1 -有
故障):
D12 -所需电量
不能传送故障
(0-没有故障,
1-有故障);
D13 -连接器过
温故障(0-没
DO0 -是否达
到充电机设定
的 SOC 值(O -
未达到,1-达
到);
DO1 -是否达
到充电机设定
的电量值(0-
未达到,1-达
到),
DO2-是否达
到充电时间的
设定值(0-米
达到,1 -达
有故障,1-有|到)
故障);
D14-高压电绝
缘弱故障(0
-没有故障,1
~有故障);
D15-其他故障
(0~没有故障,
1有故障)
报文目的:让BMS确认充电机即将结束充电以及结束充电的原因发送区间:充电阶段。
发送者:充电机。
-ii KANni KAca-
QC/T 842-2010
A.4充电结束阶段
A.4.1BMS充电统计报文
报文代号
报文代号
抵文描述
BMS充电统计报文
报文描述
BMS充电
统计报文
优先级
数据字节
屯池单体(模块)
最高电压/V
剧新速率
电池单体(模块)
最低电压/V
报文目的:让充电机确认 BMS 对于本次充电过程的充电统计数据。发送区间:充电结束阶段。
发送者:BMS。
说明:
初始SOC:
29位标识符
0x1BE9ESF4
终了 SOC/%
数据长度:1Byte;格式:1%/位,0%偏移量;数据范围:0~100%;b)终了 soc:
数据长度:1Byte;格式:1%/位,0%偏移量;数据范围:0~100%;e
电池单体(模块)最低电压:
数据长度:2Byte;格式:0.0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围::0~18V;d)电池单体(模块)最高电压:
数据长度:2Byte;格式:0.001V/位,0V偏移量;数据范围:0~18V。A.4.2
充电机充电统计报文
报文代号
报文代号
报文描述
充电机充电
统计报文
报文描述
充电机充电
统计报文
优先级
充电机
数操字节
输出能量/kwh
刷新速率
累计充电时间/min
报文目的:让充电监控系统确认充电机对于本次充电过程的充电统计数据。发送区间:充电结束阶段。
发送者:充电机。
说明:
a)输出电量:
初始SOC/%
29位标识衍
0x18FF04E5
输出电量/Ah
数据长度:2Byle;格式:0.1Ah/位,0Ah偏移量;数据范围:0~600Ah;b)
累计充电时间:
数据长度:2Byte;格式:1min/位,0min偏移量:数据范围:0~6000min;输出能量:
QC/T842-2010
数据长度:2Byte;格式:0.1kWlv位,0kWh偏移量;数据范围:0~500kWh;d)究电机编号:
数据长度:1Bytc;格式:1/位,0偏移量;数据范围:0~255。A.5错误报文
BMS错误报文
报文代号
报交描述
BMS错误报文
优先级
BYTEPYTE6 RYTES BYTE4
数据宇节
LD30-低压辅助
电源电压是
正常(0 -正常,
1~非正常)
报文目的;显示充电过程的错误原困。发送区间:当BMS检测到错误时,发送该报义。发送者:BMS。
刷新速率
D20 - BMS 接
收充也机充电
状态报文是否
超时(0不超
时,1-超时);
D21 BMS 接
收充地机中止
充心报文是否
超时(0 -不超
吋,1-超时)
29位标识符
0x10FFO5F4
D10 - BMS 接
收充电机最大
输山能力报文
是否超时(0 -
不超时,1-超
D11 - BMS接
收充电机充电
雅备报文是否
超时(0-不超
吋,1-妞时)
DOO - BMS接
收充电机辩识
报文是否超时
0-不超时,1
-超时)
QC/T 842—2010
A.5.2充电机错误报文
报文代号
报文描述
充电机错误报文
优先级
BYTE6BYTE5BYTE4
数据字节
刷新速率
29位标识符
0x10FF05E5
D30-充电机接D20-充电机接D10-充电机DO0-充电机收 BMS 充电统
计报文是否超
时(0~不超时,
1-超时)
报文日的:显示充电过程的错误原因。发送区问:当充电机检测到错误时,发送该报文。发送者:充电机。
收电池充电级
别需求报义是
否超时(0~不
超时,1
时);
I21 -充电机接
收电池充电状
态报文是否超
时(0~不超时,
1-超时);
D22-充电机接
收BMS 中止充
电报文是否超
时(0-不超时,
1-超时)
接收BMS充电
备报文是否
接收 BMS辫识
报文是否超时
(0一不超时,1
超时(0-不超
时,1-超时)
超时);
THO1-充电机
接收电池信息
报文是否超时
(0-不超时,1
(一超时)
TiKANi KAca-
物理接完威,上电,
设定CAN棕识符桥式霜
通信波特率
摇手阶段
配置阶段
充电阶段
充电缆束阶段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充电流程图
重新进行物理迁接
金铺目
图B.1总体流程图
QC/T 842—2010
QC/T 8422010
物理逆接完成,上电,设定
CAN标识符格式和通信波特率
充电机向BMS发送D20~D21=00的
充电机辨识报文
BMS枪谢低压辅前
限用乐是资山
BMS收到D20~D21-00的充电机辩识报文片问充电机发送BMS辨识报务
充电机是否收到
EMS辨识报交
充电机向BMS发送D20~D2[=01的充电机辩识报文
BMS尽否收到
D20-D21=01的
充电机辨识报
BMS向充电机发毯
电池信息报文
充电机悬否收到
电池信息报文
配置阶剧
图 B.2握手阶段流程图
充电机向BMS发送
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报文
BMS是否收到
充电机最大输出能力报文
BMS判断是否能够进行充电
BMS向充电机发送D00~D03-1111或001I的EMS充电准备报文
充电机是否收到
D00~103-111
的EMS充电准备报文
充电机向BMS签送D00~D03=111或00I1的充电机充电准备报文
BMS是否收室
D00 ~R0些
的充电机充电准备报文
充电阶段
图B.3配置阶段流程图
QC/T B42--2010
BMS向充电机发送
电池信息报文
(仍处于握手阶段)
BMS向充电机发送
D00~D03=0000
的EMS充电准备报文,
充电机显示不能充电
QC/T 842—2010
BMS向充电机发送电池充电状态
和电池究电线别需录报文
BMS判断充电是香结束
3MS向充电机发送
3中正无电报文
BMS甚否
充电机
图B.4充电阶段流程图
充电机向EMS发送D00~
充电机充电调备
DX03-1111E
报文(仍处于配置阶段)
充电机是否收到过
电抛充电状态报文
电机接收电动
龙只起
别需求报
充电机光电凝
电机判断
无电是著结束
充电机向BMS发片
充电机中止充电瓶文
iiiKANiKAca
BMS向充电机发送
BMS充电统计报文
充电机是否收到
BME充电统计报文
充电机发送
充电机充电统计报文
结束充电
图 B.5充电结束阶段流程图
充中灿瓶
QC/T 842-—2010
充电机中止充电报文
(仍处于充电阶段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QC汽车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