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QC汽车标准】 加长型礼宾车通用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1 02:01:20
  • QC/T843-201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QC/T 843-2011

  • 标准名称:

    加长型礼宾车通用技术条件

  • 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QC)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2.31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C/T 843-2011.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limousine.
1范围
QC/T 843规定了加长型礼宾车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车文件及运输和储存。
QC/T 843适用于加长型礼宾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 2819- -1995 移动电站通 用技术条件
CB4094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CB/T 4970汽车平顺性随机输人行驶试验方法
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 术条件
GB 8410汽车内饰材料 的燃烧特性
GB 9656汽车安全玻璃
GB/T 11380- -1989 客车车 身涂层技术条件
GB 11552轿车内部凸 出物
GB 11566轿车外部凸 出物
GB/T 12428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GB/T 12534汽车道路试验 方法通则
GB/T 12539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 :
GB/T 12544汽车 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GB/T 12673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T 12674汽车质量(重 量)参数测定方法
GB 12676汽车制动 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加长型礼宾车limousine
主要用于庆典或接送贵宾的加长豪华型乘用车。
3.2舒适性riding comfort
车内噪声,车内空气质量,温度,平顺性的适宜程度。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43.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 843—2011
加长型礼宾车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limousine2011-05-18发布
2011-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标志和随车文件
8运输和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车内温度测量方法
QC/T843—2011
QC/T843-2011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言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春来、杨斌、张立柱、张曲静、赵静炜。Ⅱ
1范围
加长型礼宾车通用技术条件
QC/T843—2011
本标准规定了加长型礼宾车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车文件及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加长型礼宾车。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T2819—1995移动电站通用技术条件GB4094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T4970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8410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9656汽车安全玻璃
GB/T11380—1989客车车身涂层技术条件GB 11552
轿车内部凸出物
GB11566轿车外部凸出物
GB/T 12428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GB/T12534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T12539
GB/T12544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GB/T12673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T12674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GB12676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T12678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GB/T13043客车定型试验规程
GB/T13057—2003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GB/T13426—1992数字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GB/T13869用电安全导则
GB 14166
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GB15743车
轿车侧门强度
iiKAoNniKAca
QC/T843—2011Www.bzxZ.net
GB/T15860—1995激光唱机通用技术条件GB/T17340-1998汽车安全玻璃的尺寸、形状及外观GB17675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
GB/T18411—2001道路车辆产品标牌GB/T18697声学汽车车内噪声测量方法GB18986轻型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QC/T414—1999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QC/T417.1~417.5200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QC/T476客车防雨密封性限值及试验方法QC/T900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QC/T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QB/T1952.1—1999软体家具沙发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加长型礼宾车limousine
主要用于庆典或接送贵宾的加长豪华型乘用车。3.2
舒适性riding comfort
车内噪声,车内空气质量,温度,平顺性的适宜程度。4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加长型礼宾车应在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1.2加长型礼宾车的设计乘员数为大于或等于5人(含驾驶员)且小于9人,且符合GB1589的规定。
4.1.3加长型礼宾车的整车长度应不小于5800mm,不大于9000mm,整车宽度应不小于1800mm,整车高度应小于1850mm。外廓尺寸的其他要求应符合GB1589的规定。4.1.4加长型礼宾车的最大总质量应不大于4000kg,其他的轴荷和质量参数应符合GB1589的规定。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整备质量和总质量应在各轴之间合理分配,轴荷应在左右车轮之间均衡分配。
4.2性能要求
4.2.1动力性。
4.2.1.1加长型礼宾车的最高车速应不小于120km/h。2
4.2.1.2加长型礼宾车的比功率应不小于30kW/t。4.2.1.3加长型礼宾车的最大爬坡度应不小于20%。4.2.2舒适性。
4.2.2.1车内噪声:
车辆以80km/h匀速行驶时,驾驶舱与乘客舱内的噪声小于或等于64dB(A)。4.2.2.2车内空气质量:
车内空气质量应符合GB/T18883的要求。4.2.2.3车内温度:
QC/T843—2011
外界环境温度在-20℃至40℃时,驾驶舱与乘客舱内的温度应能保持在21℃±5℃。4.2.2.4平顺性:
加长型礼宾车应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其等效均值Leg≤116dB。4.2.3加长型礼宾车在初速度80km/h时,制动距离应不大于49m。4.2.4防雨密封性限值应符合QC/T476的要求。4.2.5处于整备质量状态的加长型礼宾车的侧倾稳定角应不小于35°4.2.6加长型礼宾车方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应符合GB7258的要求。4.2.7加长型礼宾车在满载状态下,驻车制动装置应能保证车辆在坡度为20%、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其时间不小于5min。4.3装备要求
4.3.1安全防护装置。
4.3.1.1加长型礼宾车应装备防抱制动系统,并符合CB/T13594—2003的规定。4.3.1.2正向和侧向布置的座椅应装备安全带,安全带应符合GB14166的规定。4.3.1.3加长型礼宾车应配备行驶记录仪。4.3.1.4加长型礼宾车应配备倒车监视系统。4.3.2车身及附件。
4.3.2.1加长型礼宾车的结构应符合CB18986的规定。4.3.2.2加长型礼宾车应配备影音系统,空调系统。4.3.2.3加长型礼宾车应配备供使用的吧台及酒具。4.3.2.4加长型礼宾车允许座椅纵向布置。4.3.2.5驾驶舱与乘客舱应有隔离装置,允许在车身两侧开车门。车门数量为4个或4个以上,也可有1个后开启门。乘客舱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4.3.2.6加长型礼宾车应配备驾驶舱与乘客舱之间的通话装置。4.3.2.7加长型礼宾车车顶应为固定式硬顶,允许部分开启。4.3.2.8加长型礼宾车应配备灭火器。4.3.2.9加长型礼宾车的侧门强度应符合GB15743的要求。4.3.2.10加长型礼宾车的车身外部应符合GB11566的要求。4.3.2.11乘客舱应配备供乘坐的豪华沙发,沙发的外观质量应符合QB/T1952.1—1999的要求。沙发可以侧向放置,侧向放置的沙发应安装安全带,且沙发必须按GB/T13057-2003中4.1.2.1.33
HirKAoNiKAca
QC/T843--2011
的要求牢固地固定在乘客舱内。4.3.2.12加长型礼宾车的内饰应符合GB11552的要求。4.3.2.13加长型礼宾车内饰件所使用的非金属材料应具有阻燃性能,并符合GB8410的规定。4.3.2.14加长型礼宾车车身涂装应符合GB/T11380—1989的要求。4.3.2.15加长型礼宾车汽车玻璃应符合GB/T17340—1998和GB9656的要求。4.3.3仪表和电器系统。
加长型礼宾车的仪表和电气系统的电源连接应符合GB/T13869的要求。各电气回路对地及各回路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T2819一1995中4.13.2的要求。各电气回路对地及回路间应能承受试验电压应符合GB/T2819--1995中4.13.3的要求。4.3.3.1电子控制系统:
4.3.3.1.1控制系统仪表板信号显示清晰,不得眩目。4.3.3.1.2各种开关手感良好,操作轻便。4.3.3.1.3电子控制系统各装置的图标应符合GB4094的要求。4.3.3.1.4控制系统应符合GB/T13426—1992的要求。4.3.3.2线束:
线束应符合QC/T414—1999、QC/T29106—-2004、QC/T417.1~417.5-—2001的要求。4.3.3.2.1
4.3.3.2.2线束布置要整齐,顺畅,并固定牢固。4.3.3.3视听系统:
4.3.3.3.1车载电视应安装可靠,显示屏安装位置不得妨碍驾驶员的视野。4.3.3.3.2车载DVD、CD播放机安装可靠,便于操作,车载DVD、CD播放机要符合GB/T158601995的要求。
4.3.3.4内装饰灯光系统:
加长型礼宾车的乘客舱内应配备装饰灯光系统,灯光系统应不影响乘员安全。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除另有规定外,加长型礼宾车车辆条件应符合GB/T12534的规定。5.1.2试验过程中应按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维护保养。5.2试验方法
5.2.1外部尺寸测量按GB/T12673的规定进行。5.2.2质量参数的测量按GB/T12674的规定进行,乘员质量按GB/T12428的规定进行计算。5.2.3最高车速试验方法按GB/T12544的规定进行。5.2.4最大爬坡度试验按GB/T12539的规定进行。5.2.5车内空气质量的测量方法按GB/T18883的规定进行。5.2.6车内噪声试验按GB/T18697的规定进行。5.2.7车内温度的测量方法见附录A。5.2.8平顺性试验方法按GB/T4970的规定进行。4
5.2.9行车制动性能试验方法按GB12676的规定进行。5.2.10防雨密封性试验按QC/T476的规定进行。转向性能按GB17675的规定进行。5.2.11车
进行。
QC/T843—2011
各电气回路对地及各回路间的绝缘电阻测量和耐电压试验按GB/T2819—1995的规定定型试验按照GB/T13043的规定进行。5.2.13先
5.2.14可靠性试验方法按照GB/T12678的规定进行。5可靠性行驶试验故障类别判定参照QC/T900的规定。5.2.15
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每辆车均应进行出厂检验,以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6.1.2
出厂检验项目:
外观检查;
制动性能测试;
淋雨试验;
前照灯照射位置测试;
车轮定位测试;
侧滑量测试;
车速表指示误差测试;
怠速排放测试。
6.2型式检验
6.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或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其中耐久性试验可不做);
产品停产3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上级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型式试验项目:
涉及环保、安全、节能、防盗的项目;整车主要性能指标;
整车主要尺寸及质量参数;
d)可靠性。
6.2.3试验样车数量:
当年生产批量不小于600辆时,试验样车数量为2辆,反之为1辆。新产品定型检验的样车为试制样车。
iikAoNiKAca
QC/T843—2011
7标志和随车文件
7.1标志
7.1.1标牌。
加长型礼宾车的产品标牌位置及型式应符合GB/T18411—2001的规定,标牌的内容应符合CB7258的规定,其内容至少包括:a)
生产厂名称;
车辆识别代码;
国别;
品牌;
型号;
发动机型号、发动机功率;
乘员人数;
整备质量、最大总质量;
生产日期。
外部标识。
加长型礼宾车的外部标识应符合GB7258及相关文件规定的相关要求。7.1.3玻璃、安全带认证标记。
加长型礼宾车的玻璃、安全带、轮胎认证标记的位置及型式应符合GB7258的规定。7.2随车文件
加长型礼宾车随车文件应包括:a)产品使用说明书;
b)产品合格证;
配套设备使用说明书;
随车备件、附件清单。
8运输和储存
8.1运输
加长型礼宾车在铁路(或水路)运输时,以自驶(或拖电)方式上、下车(船)。必须用吊装方法装卸时,应采用专用吊具,以免损伤产品。8.2储存
加长型礼宾车需长期存放时,应将冷却液和燃油放尽,切断电源,锁闭车门、窗,放置在防雨、防晒、防潮及备有消防措施的库房内,并按其说明书中的有关要求进行维护保养。A.1测量仪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车内温度测量方法
多点温度计,测量范围:-50℃~+50℃;最小刻度为0.5℃。A.1.1
A.1.2风速风向仪,测量范围:1m/s~10m/s;最小刻度为0.5m/s。A.2温测位置的确定
A.2.1选定以下测温位置:
驾驶员、副驾驶员的乘坐位置;a)
b)紧靠车门的乘员乘坐位置(或者为紧靠车门前、后座椅的乘员乘坐位置);最后一排座椅的最外侧两个乘员乘坐位置。c)
QC/T 843—2011
A.2.2测温位置选定距客厢内壁100mm,足部测温点距地板上表面20mm、距头部测温点508mm;头部测温点在座椅上方635mm、水平方向距头枕内侧250mm(见图1)。单位为毫米
O—测温点
A.2.3其他测温位置,可自行确定。A.3测量条件
测温位置选定
测量应在晴天进行。环境温度为:-20℃~40℃;风速不大于3m/s。2测量开始前,发动机应充分预热。A.3.2
iikAoNikAca
QC/T 843—2011
A.4测量程序
当发动机充分预热后,全部乘员进人车内,关闭车间、车窗及通风孔。A.4.1
A.4.2用直接档(无直接档,用速比最接近1的档位),以80km/h的稳定车速行驶时,启动空调系统,设定温度为21℃,30min后试验即开始。A.4.3开始后,每隔5min测量、记录一次各测温点的温度。开始前和结束后,各测量-一次环境温度、风速及风向,总时间为40min。A.4.4测量至少往、返各一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A.4.5结束后,做出各测温点的温度-时间变化曲线。A.4.6测量结果记入表A.1。
表A.1车内温度测量记录表
汽车型号
测量前风向、风速
测量时车速
测温位置
驾驶员
副驾驶员
乘客”
测量地点
测量前气温
测量日期
(℃)测量后气温
(m/s)测量后风向、风速
(km/h)乘员)
乘客乘坐位置编号1、2、3…,由测量人员自行确定。8
测量人员
(人)
试验时间(℃)
S/N:1580177·656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加长型礼宾车通用技术条件
QC/T843—2011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棍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三河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刷880×1230毫米 1/160.75印张18千字2011年7月第1版2011年7月第1次印刷印数1—700册
统—书号:1580177·656
定价:12.00元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QC汽车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