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QC汽车标准】 液态沥青运输车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27 18:47:16
  • QC/T1100-201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QC/T 1100-2019

  • 标准名称:

    液态沥青运输车

  • 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QC)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7.75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C/T 1100-2019.Liquid asphalt tank truck.
1范围
1.1 QC/T 1100规定了液态沥青运输车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随车文件、包装、运输与储存。
1.2 QC/T 1100适用于定型汽车二类底盘改装的液态沥青运输汽车及液态沥青运输半挂车(以下简称“沥青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95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1589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 3766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
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 IP代码)
GB 4351.1手提式灭火器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
GB/T 4606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 5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
GB/T 4607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 9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
GB 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 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 第 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 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 11567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
GB 12676 商用车辆和挂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14039- -2002 液压传动油液固体 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GB/T 15088道路车辆牵引销 强度试验
GB 15741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
GB 16735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码 ( VIN )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43.1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1100—2019
液态沥青运输车
Liquidasphalttanktruck
2019-08-02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rrKaeerKca-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标志、随车文件、包装、运输与储存附录A(资料性附录)
液态沥青运输车试验记录
rrKaeerKAca-
QC/T1100—2019
QC/T1100—2019
本标准按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达刚路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滁州兴扬汽车有限公司、芜湖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机械工业专用汽车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建西、杜文学、孙加龙、高国有、宫永杰、顾锦祥、冯会健、王永彬、张新强、皇甫建红、欧玉红、王玫刚、张西农。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kaerkAca-
1范围
液态沥青运输车
QC/T1100—2019
1.1本标准规定了液态沥青运输车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随车文件、包装、运输与储存。
1.2本标准适用于定型汽车二类底盘改装的液态沥青运输汽车及液态沥青运输半挂车(以下简称“沥青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495
GB1589
GB/T.3766
GB4208
GB/T4606
GB/T4607
GB4785
GB7258
GB/T9969
GB11567
GB12676
GB/T14039—2002
GB/T15088
GB15741
GB16735
GB/T18411
GB18564.1
GB19151
GB20178
GB/T23336
GB25990
GB/T26777
JB/T5943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廊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手提式灭火器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5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道路车辆半挂车牵引座90号牵引销的基本尺寸和安装、互换性尺寸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商用车辆和挂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道路车辆牵引销强度试验
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码(VIN)
机动车产品标牌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
土方机械机器安全标签
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车辆尾部标志板
挂车支撑装置
工程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KaeerKAca-
QC/T1100—2019
JB/T5945
JB/T5946
QC/T252
3术语和定义
工程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罐体总容积tankvolume
常温状态时罐体所能容纳水的容积。3.2
罐体额定容积
只ratedtankvolume
沥青车为额定载质量时罐体内充装沥青所占的容积。3.3
充装率fillingratio
罐体额定容积与罐体总容积之比。4技术要求
4.1总则
4.1.1沥青车设计与生产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和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4.1.2沥青车所用的配套件、原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有检验合格证书。4.1.3罐体焊接应符合GB18564.1的相关规定,除罐体以外的焊接件均应符合JB/T5943的规定。4.1.4零部件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装配,装配应符合JB/T5945的要求。4.2整车
4.2.1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应符合GB1589的规定。4.2.2运行安全应符合GB7258的规定。4.2.3号牌板(架)应符合GB15741的要求。4.2.4沥青车最高行驶速度不应超过80km/h。4.2.5液态沥青运输平半挂车应符合GB/T23336的规定,支承装置应符合GB/T26777的规定,支承装置收起后最低点离地高度应不小于320mm;牵引销应符合GB/T4606或GB/T4607的规定。4.2.6驾驶员耳旁噪声应符合GB7258的规定;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应符合GB1495的规定。4.2.7制动性能应符合GB12676、GB7258和GB/T23336的相关规定。4.2.8侧面防护及后下部防护装置应符合GB11567的规定,罐体及罐体上的管路和管路附件不应超出车辆的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装置。且罐体后封头及后封头上的管路和管路附件外端面与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内侧在车辆长度方向垂直投影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50mm。4.2.9尾部标志板及其安装位置应符合GB25990的规定。4.2.10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光色、数量与安装应符合GB4785的规定。4.2.11车身反光标识应符合GB7258的规定。4.2.12电气系统安全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2
rKacerkAca-
4.2.13侧倾稳定角应符合GB7258的规定。QC/T1100—2019
4.2.14所有对司机和维护人员构成危险的旋转和高温部位,均应设防护罩和隔离装置,并应按GB20178的要求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和危险图示标志。4.2.15应配备符合GB4351.1规定的车用手提式灭火器,并应安放牢靠、取用方便。4.2.16应备有符合GB19151规定的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4.3外观
4.3.1油漆涂层应符合JB/T5946的要求。4.3.2、各种管路和线路应布置整齐、固定可靠,不应与运动部件发生干涉与摩擦。4.3.3整车外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压伤、划痕等缺陷。4.4专用装置与系统
4.4.1罐体
4.4.1.1罐体最大充装率应不大于95%,并应不小于85%;罐体最大充装量应不大于沥青车的额定载质量。
4.4.1.2罐体的筒体与封头所用钢板厚度应符合GB18564.1的相关要求;罐体内应设置防波板,相邻防波板及防波板与相邻封头之间的容积应不大于7.5m;其底部与顶部应能使各舱相通,并应便于人员进出;防波板厚度应与简体厚度一致。4.4.1.3罐体顶部应设有人孔。人孔应采用公称直径大于等于500mm的圆孔或500mm×400mm的椭圆孔;人孔应设顶盖进行封闭,顶盖应开启灵活关闭严密,并应能防止雨水落人或渗人。罐体顶部应设置防滑通道;应设置固定式或可折叠的护栏,其中折叠护栏升起后高度应不低于800mm,护栏升起与收回时应锁定牢靠。
4.4.1.4罐体尾部最低位置应设置卸料管口,并应确保罐内沥青能通过该管口全部流出。4.4.1.5罐体外侧应设置有上下罐体的扶梯,人孔处应设置方便人员进出罐体的扶梯或其他装置。4.4.1.6应在罐体上部设置呼吸装置,呼吸装置宜采用管状结构(简称“呼吸管”)。呼吸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其通径不应小于65mm,并应确保畅通;b)呼吸管口平面距罐体内顶面应不小于20mm。4.4.1.7沥青罐应设保温层,保温材料应无腐蚀性;沥青车满载130℃基质沥青,在环境温度为25℃5℃、风速不大于3m/s的条件下停放时罐内沥青温度下降不应超过3℃/h。4.4.1.8外蒙皮搭接部位应紧贴、平整,并应能防止雨水渗入。4.4.1.9应设置液位显示及温度显示装置。宜设置满位报警,满位报警装置不应因沥青凝结而失效。4.4.2液压系统
4:4.2.1采用沥青泵送系统卸料的沥青车宜采用液压系统驱动沥青泵。液压系统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
4.4.2.2沥青车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液压系统液压油温度不应超过80℃。4.4.2.3液压系统应设置滤清器,液压油的固体颗粒污染等级应不大于GB/T14039—2002中-/17/14的规定。
4.4.2.4液压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4.4.3卸料系统
4.4.3.1基本要求
卸料系统可不加装紧急切断阀。3
irKacerKAca-
QC/T1100—2019
4.4.3.2自流卸料
自流卸料系统主要由卸料口管、卸料阀、卸料管接口组件和卸料管组成。各部分应符合下列要求:a)卸料阀应流通断面大、开启阻力小,非卸料状态应关闭严密、锁定可靠;b)卸料管接口组件应在除卸料以外的任何状态下封闭可靠;c)卸料管应耐油、耐热。
4.4.3.3泵排卸料
沥青车宜配置沥青泵送系统进行卸料,并应能实现对罐内沥青进行循环。系统应符合下述要求:a)沥青泵宜选用大排量的保温泵。b)系统应设置保温型沥青三通阀,其通径应与沥青泵匹配,运输状态时三通阀应关闭严密、锁定可靠。
c)系统应具有可靠的密封性。
d)宜采用导热油加热系统对沥青泵、三通阀及管路进行加热保温,导热油加热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能吸收烟气余热或其他热量使导热油加热升温;2)系统应能进行循环;
3)系统应密封可靠。
4.4.4加热系统
4.4.4.1当环境温度为25℃+5℃、风速低于3m/s,车辆在额定载质量下,且罐内沥青温度低于120℃时,加热系统应能使罐内沥青每小时平均升温不低于10℃。4.4.4.2加热系统应设加热管道、加热管应符合以下要求:a)布置在罐体内的加热管道,应贴近罐底部位,并应与罐体底部留有一定的空隙:b)管道应能保证烟气流动通畅,宜采用U形结构:c)管道的进、出口应设置在罐体外部;d)管道不应渗漏。
4.4.4.3加热装置应采用轻柴油燃烧器或其他能满足4.4.4.1要求的加热装置。采用轻柴油燃烧器应符合下述要求:
a)燃烧器应点火方便;
b)液态沥青运输汽车的燃烧器所用电源宜采用其底盘电源:c)液态沥青运输半挂车宜配置发电机为燃烧器提供电源或使用场地220V外接电源。4.4.4.4烟肉应紧贴罐体端面,并应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候性;排烟口应设置防雨装置。4.4.5电气系统
4.4.5.1电气系统控制功能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4.4.5.2电器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4208—2017中IP55的规定。4.4.5.3各控制装置与元件应动作灵敏、显示准确、安全可靠。5试验方法
5.1定型试验
沥青车定型试验按QC/T252的规定进行。4
rKacerkAca-
5.2强制性检验
QC/T1100—2019
沥青车的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侧面及后下部防护、噪声、车身反光标识、限速装置等试验按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进行。5.3专用装置与系统试验
5.3.1罐体充装率
5.3.1.1试验条件:
a)样车燃油、液压油等按规定加满,随车工具与附件配齐;b)驾驶室乘员人数与座椅数相同。5.3.1.2试验方法:
a)样车空载,在称重仪上停稳后熄灭发动机,变速器空挡,称取样车空载质量Mo;b)沥青罐内注满水,称取满罐时整车质量M,;样车按b)状态停在称重仪上,沥青罐向外放水,同时观察称重仪达到总质量(整车满载质c
量)时停止放水,并记录总质量M。5.3.1.3试验结果记人表A.1。
试验数据处理如下:
a)罐体额定容积
M-M-M。
式中:
罐体额定容积,L;
M。——样车额定载质量,kg;
M——样车总质量,kg;
Mo—样车空载质量,kg;
水的密度,kg/L。
b)罐体总容积
M,-M。
式中:
Vy—罐体总容积,L;
My—样车罐体充满水时整车质量,kg。c)罐体充装率
式中:
罐体充装率,%。
×100%
-rrKaeerKca-
(2)
(3)
QC/T1100—2019
5.3.2罐体保温性能
5.3.2.1试验条件如下:
a)环境温度为25℃±5℃;风速不大于3m/s;b)车辆为静止状态停放在试验场地上;c)沥青罐按额定容量注满温度为130℃的基质沥青;d)加热装置不工作;
e)沥青泵处于停止状态。
5.3.2.2试验方法:
a)沥青温度采用两点测量,测点A位于沥青液面下200mm处;测点B位于加热管之间(与管路距离不应小于200mm)、罐体最低点以上300mm处,如图1所示;沥青罐体
温度测点B
温度测点A
涵青液面
罐体内表面加热火管
涵青液面
图1温度测量点布置示意图
罐体保温层
温度测点A
温度测点目
加热火管
b)计时开始时测试起始温度,之后每隔30min测量1次温度值,试验结果记人表A.2。5.3.3泵送卸料系统密封性能试验5.3.3.1试验条件:环境温度不低于5℃。5.3.3.2试验方法:
a)将系统始、尾两端连接法兰加盲垫固定牢靠,形成封闭系统;b)连接空压机或高压气源向系统加压,当气压达到系统工作压力的2倍时保持系统压力恒定;c)在系统各元器件及管路连接处涂抹肥皂水,随涂随观察,无气泡产生为不渗漏。5.3.4加热系统加热性能试验
5.3.4.1试验条件如下:
a)燃油箱注满燃油,保证燃烧器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4h;b)环境温度为25℃±5℃、风速不大于3m/s;c)车辆处于静止状态;
d)沥青罐按额定容积注满基质沥青,沥青温度应不低于110℃。5.3.4.2试验方法:
a)测点布置同5.3.2.2a);
b)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点燃燃烧器;c)待燃烧正常后1h开始试验,此时可启动沥青泵进行内循环;6
-nKaeerKAca-
d)计时开始时测试起始温度,之后每隔1h测量1次温度值;e)沥青温度升为140℃时,停止试验。5.3.4.3试验结果记入表A.3。
5.3.5液压系统试验
5.3.5.1液压油温度
5.3.5.1.1试验条件如下:
a)天气:无雨,风速不大于3m/s;b)样车空载。
5.3.5.1.2试验方法:
a)在液压油油箱内设置温度计;b)启动沥青泵Ih后开始测量液压油温度,之后每隔30min测量1次;QC/T1100—2019
c)当连续2次测量液压油温度上升不超过1℃或液压油温度超过80℃时,试验停止。5.3.5.1.3试验结果记入表A.4。5.3.5.2液压油固体颗粒污染物
按GB/T14039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数据记人表A.5。5.3.5.3管路密封性
液压油温度试验结束后观察管路各连接处,无发汗现象或液滴渗出为不渗漏。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6.1.1出厂检验为逐辆检验,由制造商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出具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方可出厂。
6.1.2出厂检验项目见表1。
6.2型式检验
6.2.1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时:a)
b)产品停产3年后,恢复生产时;c)正常生产的产量累计500辆时:d)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e)出厂检验与定型检验有重大差异时。6.2.2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1。
6.2.3检验规则
型式检验时,如属6.2.1中a)、b)两种情况,应按(表1规定的检验项目逐一进行检验)第5章的内容和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验;如属于6.2.1中c)的情况,应对专用性能进行检验;如属6.2.1中d)、e)两种情况,可仅对受影响的项目进行检验。7
-KaeerKAca-
QC/T1100—2019
检验项目
外廊尺寸、质量与轴荷
最高车速
限速装置
制动性能
侧面及后下部防护
尾部标志板
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
车身反光标识
侧倾稳定角
罐体充装率
罐体保温性能
卸料系统密封性
加热系统加热性能
液压油温度
液压油固体颗粒污染物
密封性
控制功能
系统配置与动作
外观及其他项目
注:△为检验项目。
随车文件、包装、运输与储存
标志、
7.1标志
表1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应设置整车产品标牌,同时应有底盘的产品标牌;整车产品标牌的内容应符合GB7258的7.1.1
规定,标牌的固定、位置和型式应符合GB/T18411的要求。7.1.2车辆识别代码(VIN)的内容与构成、固定方式与标示位置应符合GB316735和GB7258
的规定。
7.1.3应在罐体两侧后部、罐体中心线的水平面上方喷涂装运介质名称,字高不小于200mm、字色为红色。
7.2随车文件
随车文件主要应包括:
a)产品合格证(含二类底盘);8
KaeerKca-
QC/T1100—2019
b)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按GB7258的相关要求和GB/T9969的规定编制,说明书应提示在沥青罐内无沥青时不允许点火加热;当沥青液面不高于加热管上表面200mm时应间断小火加热;
c)二类底盘及其他主要配套件使用说明书;d)随车工具、随车备件清单;
e)装箱单。
7.3包装
7.3.1沥青车采用裸装,随车备件及工具应作防锈处理。7.3.2随车文件采用防潮材料包装。7.4运输
沥青车运输为整车自行运输(液态沥青运输半挂车应由牵引车牵引),行驶时应符合国家道路运输车辆的交通运输规则。
7.5储存bzxz.net
7.5.1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露天停放时应对加热系统进行防雨处置,并妥善保管。7.5.2长期存放时,应放净燃油;易锈部位应涂油脂防护,并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维护和保养。
Kaer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QC汽车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