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D通讯标准】 IP 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04 18:09:52
  • YD/T1611.1-200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1611.1-2007

  • 标准名称:

    IP 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则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250.71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611.1-2007.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anagement Interface of IP Network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1范围
YD/T 1611.1规定了IP网络管理接口通用技术要求以及制定针对特定技术的IP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规范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YD/T 1611.1适用于各种IP网络的网络管理接口,包括特定类型(如路由器)或技术(如IPv6 )的设备所需网络管理接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ITU-T M.3010 ( 2000 ) 电信管理网原理
ITU-T M.3020 ( 2000 )电信管理网接口规范方法论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ASN.1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1                         抽象语法表示1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                   Domain Name System                                  域名系统
4网络管理接口的位置
本部分规定的网络管理接口位置如图1所示,有两种情况:
1)位于网络管理系统和网络设备之间,由网络设备直接向网络管理系统提供网管接口;
2)位于网络管理系统和网元管理系统之间,由网元管理系统向网络管理系统提供网管接口。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611.1-2007
IP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则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anagement Interface of IP NetworkPartt:General Principles
2007-04-16发布
200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倍息产业部发布前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网络管理接口的位置
网络管理接口的定义方法
被算对象范围
管理功能
性能管理
7.2配置管理.
7.3故障管理
7.4计账管理·
7.5安全管理
管理信息模型·
管理协议和承载协议
网络管理接口性能
数据完备性指标
数据一致性指标·
处理能力指标
可靠性指标
HYYKADNYKAca
YD/T 1611.1-2007
YD/T1611.1-2007
《IP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分为三个部分:.一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支持Pv6的设备接口功能与协议一第3部分:宽带接入服务器(BAS)本部分为第1部分。
本部分参考了以下标准:
“TTU-TM.3010(2000)电信管理网原理“TTU-TM.3020(2000)电信管理网接口规范方法论并合P网络设备管理接口的特性编写而成,与上述国际规范问的一效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山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岩冯瑞军I
1范围
IP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则
YD/T 1611.1-2007
本部分规定了P网络普理接口通用技术要求以及制定针对特定技术的IP网络管理接技术规范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IP网络的网络管理接口,包括特定类型(如路中器)或技术(如Pv6)的设备所需网络管理接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足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适用了本部分。ITU-T M.3010 (2000 )
ITU-T M.3020 (2000)
3缩略语
电信管理网原理
电信管理网接口规范方法论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J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omainNanieSystem
Intcmet Control Message ProlocolIntemet F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ucol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User Datagran Protoco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nified TMN Requircments,Analysis and DesignUTRAD
4网络管理接口的位置
本部分规定的网络管理接口位置如降1所示,有两种情况:抽象语法表示1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域名系统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
互联网协议
互联网协议版本6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
用数据报协议
统一建模语言
统一的电信管理网的需求、分析和设计1)位于网络管理系统和网络设备之间,由网络设备直接向网络管理系统提供网管接!:2)位于网络管理系统和网心管理系统之间,山网元管理系统向网络管理系统提供网管接口。HYYKABNYKAca
YD/T 1611.1-2007
5网络管理接口的定义方法
网管接口
网络管理系统
网告接口
网元管亚系统
两络设备
图1网络管理接口位置
本部分采用ITU-TM.3020定义的UTRAD方法学定义网络管理接口。在接口的描述过程中,分三个阶段,分别为需求阶段、分析阶段和设计阶段。需求阶段定义在网管系统中样互作用的实体、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对网管系统接口的功能进行定支。
分析阶段对需求阶段描述的接口功能进行细化,包括网管系统中的各实体在实现接口功能时的交互关系:为了实现接口功能所需要定义的被管理资源,被誉理资源的详细属性,行为,被管理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及完成接口功能的关键操作序列等。设计阶段用形式化的接口语言来描述被管埋资源。根据用户需求及适用范围,可选择不同的接口描述语言。
6被管对象范围
本部分适用的被管对象包括:
1)转发和交换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2)接入控制设备,如接人服务器;3)专用的服务器,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提供网络承载相关的服务,如DNS和DHCP,另一类为IP网络增值业务服务器:
4)其他设备,如防火墙:
5)上述设备的网元臂理系统,
7管理功能
P网络管理接口功能至少包括IIU-TM.3010对网络管理系统定义的五类管理功能域,即性能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计账管理和安全管理,7.1性管理
性能管理连续性地评估网络的运行指标,如接口的人报文数、比特数等,而以检测网络当前维持什么样的服务等级,预测潜在的性能瓶须。本部分要求网络管理接口应提供如下性能管理功能:2
1)网络管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管理接门查询性能数据:2)被管对象应能通过网络管理接11十动十报性能数据;YD/T1611.1-2007
3)网络管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管理接I「设置性能数据上报的过滤条件和:报周期;4)网络管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管理接设置性能参数的阈值,如果性能指标超过或低于阈值,被管对象可以通过网络管理接口向网络管理系统报告该事件;5)网络管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管理接口得到系统的性能数据,如CPU利内存的利用率;6)网络管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管理接口得到接口的性能数据,如接口发送/接收的报文数、字节数;7)网络管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管理接口得到协议的性能数,如发送/接收的IP、ICMP,TCP,UDH报文数。
7.2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构造和维护网络系统的配置,操纵和监视网络设备的工作状态,配置管理是网络管理接口需要支持的基本功能,其他的管理功能,如安全和计账需要通过配置管理来支持其功能的实现。本部分要求网络管理接口应提供如下配置管理功能:1)网络管理系统成能通过网络管理接1.1获得网络上存在哪些设备:2)网络管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管理接门1获得节点之间的邻居关系,包括邻居节点的地址和连接邻居节点的链路类型,以实现拓扑的牛成利管理;3)网络管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管理接门获得设备上的板卡和接口的硬件配置信息:4)网络管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算理接1查询和修改系统信息,如系统的描述、位置和联系人;5)网络管理系统能通过网络管理接创建和删除接口,查询和修改接口参数。7.3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用来通知管理员网络中哪些设备发生故障以及故障的类型和时间等信息,故障管理也包括诊断,修复、测试和备份等活动。1P网络接口要支持两类基本的管理活动,第一类是从网管系统到被管对象的故障查询和配置活动,第一类是从被管对象到网管系统的故障告警行为。本部分要求网络管理接1.应提供如下故障管睡功能:1)被管对象应能通过网络管理接口主动的实时上报告警;2)设务状态变化时应产生告警,包括设备的冷启动、热片动、板卡的插人和拔出;3)物理接口状态变化时应产生告警,包括链路的连通和断月:4)系统资源短缺时应产生告臂,包括CPU、内存的占用超过定比例。7.4计账管理
计账管理负责监视和记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本部分要求网络管理接口应提供如下计账理功能:1)网络管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管理接口配置计账策略,如按流量计账,按时长计账;2)网络管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管理接口配置账服务器的地址以及计账数据1报的周期;3)若按流量计费,被管对象可以通过网络管理接口向网络管理系统周期上报在线用户的当前使用流量,网络管理系统也能通过网络管理接查询在线用户的些前使用流量;4)若按时长计费,被管对象可以过网络管理接口向网络管理系统实时或周期上报用户的1线、下线时间,网络管理系统还能通过网络管理接口查询在线用户的上线时问,3
HYYKABNYKAca
YD/T 1611.1-2007
7.5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对IP网络及其组成网络的每个设备、业务和应用的安全问题进行管理,安全问题包括设备、业务和应用的保密性、完整性利可用性。本部分要求网络管理接口应至少提供如下安全管理功能1)网络管理接口应能根据源P地址对被管对象的访问米源进行控制:2)网络管理接口应对网络管理用心分组管理,不同的用户组中有不同的权限范围,并对网络管理用户的操作实施访尚控制;
3)网络管理接口应使用日志记录网络管理用户对被管对象的操作行为,开能够支持实时上报:4)网络管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管理接门查询最近一段时间或最近一定数量的历史用户操作口志;5)对丁安全人侵行为,被管对象应能生成告警,并通过网络管理接口上报网络管理系统。管理信息模型
管理信息模型是对网络资源及其所支持的管理活动的抽象表示。在信息模型中,网络资源被抽象为被管理的对象,被管理的对象之间的关联性反映了被管资源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本部分要求被管对象为被管资源信息及其所支持管理活动的最小单位。管理信息模型应至少从以下方面描述被管对象:
1)名称:
2)IⅡD,有时候名称可以作为Ⅱ使用,有时候男需ID作为全局标识;3)支持的管理操作,如读、写、创建和删除;4)数据类型;
5)尚前应用的状态,如正在使用、不推荐和已废弃:6)描述,描述管理对象的物理涵义和操作方法,通用的信息模型使用特定技术无关的语言进行描述,如UML。如果指定了某种特定技术的,则用此种技术指定的语言描述管理信息模型。管理协议和承载协议
协议是网络管理系统和被管对象互通的基础。广义的网络管理协议包括网络管理协议和承载此普理协议的传输层协议两个部分。网络管理协议定义了网管操作的语法和语义,以实现具体的网络管理,如SNMP;传输层协议保证网管管理协议报文在网络管理系统和被管对象之间传送,也许还提供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管理协议的选择应避循以下原则:1)优先选择较新的国际或国内标准协议;2)优先选择应用范围较广泛的标准协议;3)优先选择能和已有网管系统较好融合的标准协议:4)优先选择安全性较高的标准协议:5)综合考患被管对象拥有的物理资源情况以及它在网络中的地位,选择相对容易实现利部署的标准协议。
YD/T1611.1-2007
本部分的其他部分应当明确指山针对某种特定类型(如路由器)或技术(如Pv6)的设备所使川的管理协议以及承载此管理协议的传输层协议。10网络管理接口性能
10.1数据完备性指标
数据完备性指标指网管接口应提供完备的数据,不出现遗漏现象该指标主要验证三类数据的完备性:配置数据的完备性、性能数据的完备性以及告蓄数据的完备性。要求必选数据达到100%的完备性。10.2数据一致性指标
数据一致性指标指网管系统收到的网管接口提供的数据与被管对象内部实际的数据应保持一致,不出现重复和错误现象。
该指标验证兰类数据的一致性:配置数据的--致性、性能数据的一致性以及告警数据的一致性10.3处理能力指标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10.3.1操作响应时间指标
操作响应时间指标指网管系统问被管对象的网管接口发出操作请求,到收到被管对象的网管接口的响应的延迟时间。
在正带情况下,单条操作响应时间应<5s。10.3.2告警上报时间指标
告警上报时间指标指从实时告警发生到网管系统收到告警的延迟时间。实时告警应有较小的时延。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告警时延应<105。10.3.3性能数据统计周期
性能数据统计周期是指本次性能数据统计到下一次性能数据统计的间隔时间。本部分要求网络管理系统应能通过网络管理接口灵活设置某项性能数据的统计周期。建议的最小的统计凋期为5min,其他统计周期应为5min的整数倍。建议的统计周期有5min,15min,1h和124h。10.3.4性能数据采集时延
性能数据的采集时延是指从统让周期的结束时问至统计数据准备完成,可供网系统采集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长。不同统计周期对统计时延的要求见表1。表1 性能数据采集允许的最大时延统计周期
最大统计时延
例:如果统计周期设置为15min,那么8:00~8:15的统计数据在统计周期结束之后5min内(即8:20之前)设备应当准备完毕,可供网管系统采集。10.3.5历史性能数据的保存能力历史性能数据的保存能力是指被管对象保存历史数据的数量和保存的时间。本部分对不同统计周期的历史性能数据的保存能力要求见表2。5
HYYKABNYKAca
YD/T1611.1-2007
统计周期
10.4可靠性指标
10.4.1平均故障发生间隔指标
表2·历史性能数据的保存能力
保存的数量
保存的时间
平均故障发生间隔指标指网管接口故障发生间隔时间的平均值。要求平均故障发生间隔>90天。10.4.2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指标
平均故障(不可用)修复时间指标指网管接口在出现故障后修复的平均时间。要求网管接口的由软件引发的故障一年内平均修复时间<1h。10.4.3容错能力指标
容错能力指标指当网管系统向网管接口输入非法数据时,网管接口的错误处理能力。被管对象的网管接口应不会因为输人非法数据导致被管对象故障。10.4.4接入能力指标
接入能力指标指网管接口能够支持同时接人的网管系统数目。要求网管接口能够支持同时接入的网管系统数目不少于2个。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