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Z 21-2002 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
标准号:
GBZ 21-2002
标准名称:
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occupational photosensitivity dermatitis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2002-04-08 -
实施日期:
2002-06-01 -
作废日期:
2006-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18.09 KB
替代情况:
被GBZ 21-2006替代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1—2002
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Photosensitive Dermatitis2002-04-0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2-06-01实施
本标准的第4.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7807-1987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由光敏物引起的职业性光敏性皮炎在职业性皮肤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接触者常群体发病,反复发作,并常继发弥漫性色素沉着,影响劳动者身心健康。为保护职业接触者的健康,有效的防治职业性皮肤病,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长春市第二医院负责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com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21-2002
职业性光敏性皮炎是指在劳动中,接触光敏物质(如煤焦沥青、氯丙嗪及其中间体、苯绕恩酮等),并受到日光照射而引起的皮肤炎症性反应。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光敏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光敏性皮炎的诊断及处理。2诊断原则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根据明确的职业性光敏性物质接触史,发病前(或发病时),有日光照射史,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同工种发病情况;需要时可结合光斑贴试验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非职业性因素引起的皮肤病,方可诊断。3诊断标准
3.1职业性光毒性皮炎
皮损呈局限性片状红斑,有烧灼感或疼痛。严重时可出现水肿和水疱或伴有结膜炎及全身症状,如头痛、头皆、之力、口渴、恶心等。具有下列条件者可诊断3.1.1发病前有明确的一定量的光敏性物质职业性接触史,并受到一定强度和时间的日光照射。
皮损发生在与光敏性物质接触并受到日光照射的部位。3.1.3
同工种、同样条件下大多数人发病。3.1.4:皮损始发于受日光照射后数小时内。3.1.5
脱离接触光敏物质或避免日光照射后,皮炎消退较快,局部可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
3.1.6必要时可做光斑贴试验,呈晒斑样反应。3.2职业性光变应(过敏)性皮炎皮损为水肿性红斑,边缘不清楚,上有小丘疹或水疱。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具有下列条件者可诊断:
3.2.1发病前有职业性光敏性物质接触史,并受到日光照射。3.2.2皮损开始发生在接触部位,以后可向周围扩散,蔓延到身体的其它部位3.2.3同工种、同样条件下仅少数人发病。3.2.4皮损开始在接触光敏物质和日晒后5~14天或更长,致敏后再接触时一般在24小时内发病。
..com:病程迁延,在脱离接触后,一般需要两周左右治愈。有时持续数月,愈后一般无明显3.2.5
的色素沉著。
必要时可做光斑贴试验,呈湿疹样反应。处理原则
治疗原则
及时清除皮肤上存留的致病物
,暂时避免接触光敏性物质及日光照射。4.1.3
根据病情按急性皮炎治疗原则对症治疗。4.2其他处理
4.2.1严重的光毒性皮炎,在治疗期间可根据病情需要给以适当休息。治愈后,改善劳动条件和加强个人防护或避免在日光下操作,可从事原工作。、严重的光变应性皮炎,反复发作者,除给以必要的休息、治疗外,可考虑调换工种,4.2.2
避免接触光敏物质。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附录B(规范性附录)。..com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本标准只适用于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时应注意与职业性接触性皮炎及各种非职业性光敏性皮肤病相鉴别。
A.2有明确的职业性光敏物质接触史,并有发病前(或发病时)的日光照射史,是提供诊断的重要依据。进行光斑贴试验可以与一般接触性皮炎相鉴别,并可区分其为光毒性皮炎或光变应性皮炎。
A.3光毒性皮炎及光变应性皮炎有着不同的临床症状,处理原则(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当有所区别。但有些光敏物质可以既具有光毒作用又具有光致敏作用,在临床症状难以区分时,不强求分型,可统称为职业性光敏性皮炎。处理原则按光变应性皮炎处理。A.4有些光敏物质除能引起光敏性皮炎外,还能引起接触性皮炎,处理原则当按照疾病的性质酌情处理。
A.5常见的光敏性物质有:煤焦油、煤焦沥青、吖啶、葱、菲、补骨酯素类,苯绕葱酮、葱醒基染料、氯吩噻嗪、氯丙嗪、卤化水杨酰苯胺、氨苯磺胺、异丙嗪等。..comB.1光源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光斑贴试验
一般治疗用汞气石英灯或水冷式石英灯。光源到皮肤的距离为50cm。2方法
光测定患者的最小红斑量(MED):a)
b)用可疑的致病物质在患者背部作三处闭合班贴试验;,c)
24小时后,将两处斑贴除去,将其中一处用亚红斑量(略低于MED)照射。另一处用加普通窗玻璃滤过的紫外线照射。时间为MED的20~30倍。第三处在除去致病物质后,立即用敷料覆盖,避免任何光线照射,用作对照;于照射后24、48、72小时观察结果:在亚红斑量照射处发生的晒斑样反应为光毒d)
性反应。在窗玻璃滤过的紫外线照射处出现湿疹样反应为光变应性反应。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1—2002
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Photosensitive Dermatitis2002-04-0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2-06-01实施
本标准的第4.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7807-1987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由光敏物引起的职业性光敏性皮炎在职业性皮肤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接触者常群体发病,反复发作,并常继发弥漫性色素沉着,影响劳动者身心健康。为保护职业接触者的健康,有效的防治职业性皮肤病,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长春市第二医院负责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com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21-2002
职业性光敏性皮炎是指在劳动中,接触光敏物质(如煤焦沥青、氯丙嗪及其中间体、苯绕恩酮等),并受到日光照射而引起的皮肤炎症性反应。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光敏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光敏性皮炎的诊断及处理。2诊断原则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根据明确的职业性光敏性物质接触史,发病前(或发病时),有日光照射史,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同工种发病情况;需要时可结合光斑贴试验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非职业性因素引起的皮肤病,方可诊断。3诊断标准
3.1职业性光毒性皮炎
皮损呈局限性片状红斑,有烧灼感或疼痛。严重时可出现水肿和水疱或伴有结膜炎及全身症状,如头痛、头皆、之力、口渴、恶心等。具有下列条件者可诊断3.1.1发病前有明确的一定量的光敏性物质职业性接触史,并受到一定强度和时间的日光照射。
皮损发生在与光敏性物质接触并受到日光照射的部位。3.1.3
同工种、同样条件下大多数人发病。3.1.4:皮损始发于受日光照射后数小时内。3.1.5
脱离接触光敏物质或避免日光照射后,皮炎消退较快,局部可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
3.1.6必要时可做光斑贴试验,呈晒斑样反应。3.2职业性光变应(过敏)性皮炎皮损为水肿性红斑,边缘不清楚,上有小丘疹或水疱。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具有下列条件者可诊断:
3.2.1发病前有职业性光敏性物质接触史,并受到日光照射。3.2.2皮损开始发生在接触部位,以后可向周围扩散,蔓延到身体的其它部位3.2.3同工种、同样条件下仅少数人发病。3.2.4皮损开始在接触光敏物质和日晒后5~14天或更长,致敏后再接触时一般在24小时内发病。
..com:病程迁延,在脱离接触后,一般需要两周左右治愈。有时持续数月,愈后一般无明显3.2.5
的色素沉著。
必要时可做光斑贴试验,呈湿疹样反应。处理原则
治疗原则
及时清除皮肤上存留的致病物
,暂时避免接触光敏性物质及日光照射。4.1.3
根据病情按急性皮炎治疗原则对症治疗。4.2其他处理
4.2.1严重的光毒性皮炎,在治疗期间可根据病情需要给以适当休息。治愈后,改善劳动条件和加强个人防护或避免在日光下操作,可从事原工作。、严重的光变应性皮炎,反复发作者,除给以必要的休息、治疗外,可考虑调换工种,4.2.2
避免接触光敏物质。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附录B(规范性附录)。..com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本标准只适用于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时应注意与职业性接触性皮炎及各种非职业性光敏性皮肤病相鉴别。
A.2有明确的职业性光敏物质接触史,并有发病前(或发病时)的日光照射史,是提供诊断的重要依据。进行光斑贴试验可以与一般接触性皮炎相鉴别,并可区分其为光毒性皮炎或光变应性皮炎。
A.3光毒性皮炎及光变应性皮炎有着不同的临床症状,处理原则(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当有所区别。但有些光敏物质可以既具有光毒作用又具有光致敏作用,在临床症状难以区分时,不强求分型,可统称为职业性光敏性皮炎。处理原则按光变应性皮炎处理。A.4有些光敏物质除能引起光敏性皮炎外,还能引起接触性皮炎,处理原则当按照疾病的性质酌情处理。
A.5常见的光敏性物质有:煤焦油、煤焦沥青、吖啶、葱、菲、补骨酯素类,苯绕葱酮、葱醒基染料、氯吩噻嗪、氯丙嗪、卤化水杨酰苯胺、氨苯磺胺、异丙嗪等。..comB.1光源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光斑贴试验
一般治疗用汞气石英灯或水冷式石英灯。光源到皮肤的距离为50cm。2方法
光测定患者的最小红斑量(MED):a)
b)用可疑的致病物质在患者背部作三处闭合班贴试验;,c)
24小时后,将两处斑贴除去,将其中一处用亚红斑量(略低于MED)照射。另一处用加普通窗玻璃滤过的紫外线照射。时间为MED的20~30倍。第三处在除去致病物质后,立即用敷料覆盖,避免任何光线照射,用作对照;于照射后24、48、72小时观察结果:在亚红斑量照射处发生的晒斑样反应为光毒d)
性反应。在窗玻璃滤过的紫外线照射处出现湿疹样反应为光变应性反应。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18107-2000 红木
- 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
- GB/T51435-2021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技术标准
- GB50141-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T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 GB/T23858-2009 检查井盖
- GB50777-2012 ±800KV及以下换流站构支架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7521—1987 多个控制器在一CA MAC机箱中
- GB50330-20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 GB/T43542-2023 机关办公区域物业服务监管和评价规范
- 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T18664-200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 GB50257-20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 GB/T6002.6-2003 纺织机械术语第6部分:卷纬机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