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1464-2006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YD通讯标准】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 YD/T1464-2006
- 现行
标准号:
YD/T 1464-2006
标准名称: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541.02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464-2006.Test for Optical Fiber Transceiver.
1范围
YD/T 1464规定了光纤收发器的测试方法,包括接口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电气安全测试、网管性能测试。
YD/T 1464适用于光纤收发器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D/T 965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 1098路由器测试规范一低端路由器
YD/T 1141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
IEEE802.3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的接人方法及物理层规范
RFC1242网络互联设备基准术语
RFC2544网络互联设备基准测试方法
3定义和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光纤收发器optical fiber transceiver
将以太网电信号和光信号进行相互转换的单元。
3.2
稳态负载constant load
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传输长度固定的帧。
3.3
丢帧率frame loss rate
在稳态负载下,网络设备应该转发的帧中由于资源缺少而未转发的帧所占的比例。
3.4
吞吐量throughput
设备在不丢帧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
3.5
时延latency
对于存储转发设备:从输人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到达输人端口开始,至在输出端口上看到输出帧的第一个比特为止的时间间隔。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1464-2006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Test for Optical Fiber Transceiver2006-0608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和术语·
测试方法·
5.1光接口测试
5.2以太网电接口测试·
5.3功能测试·
5.4性能测试·
5.5电气安全性能测试
5.6网管功能测试
6测试仪表要求
-TYKAONYKACa
YD/T 1464-2006
YD1464-2006
本标准是光纤收发器的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包括:1.《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2.《光纤收发器的技术要求》。本标准有关吞吐量、时延、丢率、背靠背的测试参数设置、测试配置及测试过程采用RFC2544第26节相关规定,测试项日的确定参照了IEEE802.3规范。本标准还参考了以下标准:
1.YD/T1098路由器测试规范—低端路由器2.YD/T114I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智芳
1范围
光纤收发器测试方法
YD/T 1464-2006
本标准规定了光纤收发器的测试方法,包括接口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电气安全测试、网管性能测试
本标准适用予光纤收发器的测试。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动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楚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965
YD/T1098
YD/T 1141
TEEE802.3
RFC1242
RFC2544
3定义和术语
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路由器测试规范低端路由器
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
具有冲窦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的接人方法及物理层规范网络互联设备基准术
网络互联设备基准测试方法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光纤收发器optical fibertransceiver将以太网电信号和光信号进行相互转换的单元。3.2
稳态负载constantload
在固定的时间间履内传输长度固定的顿。3.3
丢顿率frame loss rate
在稳态负载下,网络设备应该转发的顿中由于资源缺少而未转发的帧所占的比例。3.4
吞吐量 throughput
设备在丢顿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3.5
时延 atency
对下存储转发设备:从输入恢的最后个比特到达输人端口开始,至在输出端口上君到输出恢的第一1
-TYKAONYKACa
YD/T 1464-2006
个比特为比的时间闻隔:
对于比特转发设备:从输人帧的第:,个比特到达输入端1开始,至在输出端口上看到输出顿的第个
比特为止的时间间隔,
背靠背 back to back
设备在最小帧间隔情况下,一次能够转发的最多的长度固定的数据顿:3.7
数据顿长度data link frame size若有顿校验,数据顿长度就是从数据帧开始的第一个宁节到顺校验和(FCS)最后字节的所有宁节数。
若没有恢校验,数据顿长度就是从数据帧开始的第一个字节到最后字节的所有字节数。3.8
爱大顿长度maximum frame size数据帧能被正确传输而不丢失的最大长度。3.9
最小顿长度minimumframe size
数据顿能被正确传输而不丢失的最小长度。3.10
短顿 shot frame
顿长小于设备最小顺长度的顿。3.11
巨顿 giant frame
顿长大于设备最大赖长度的慎。3.12
异常顿 abnormal frame
指各种不符合要求的帧,如慎校验和(FCS)错误顿、定位(alignment)错误慎、短顺、巨等。3.13
最小顿间啊minimuminterframegap能正确传输而不丢失的数据顿之间的最小时问闻隔。3.14
自动协商 auto nagotiation
自协商功能充许一个网络设备能够将自已所支持的工作模式信息传达给网络1的对端并接受对方可能传递过来的相应信息,双方最终协商一个两端都支持的最优端!工作方式来进行通信。3.15
流量控制flow contral
在全双工以太网链路上一般采用PAUSE功能防止瞬时过载而导致缓冲区溢出,造成不必要的顿丢弃。
中心波长 central wavelength
在发射光谱中,最高强度(或幅度)的50%处两点的中心所刘应的波长3.17
光谱宽度spectralwidth
YD/T 1464-2006
光谱宽度有几种不同的定义:均方根谱宽(RMS),一3dB谱宽(FWHM)和-20dB谱宽。均方根谱宽定义为:在标准工作条件下,光谱包络分布用高斯函数P(入)来近似,若rms为均方根谱宽值,则:
g'rms=/ (h-Ao)p(a)dai l P() da-8
-3dB谱宽定义为:在标准T作条件下,土纵模峰值波长的幅度下降一·半处光谱线两点间的波长间隔,称之为FWHM谱宽(或称-3dB谱宽)。一20dB谱宽定义为:在标准T作条件下,主纵模峰值波长的幅度下降20dB处光谱线两点间的波长间隔,称之为-20dB谱宽。
边模抑制比sidemodesuppressionratia在最坏反射和全调制条件下,土纵模光功率强度(P)与最大边模光功率强度(Pm)之比的对数,即 SMSR =10log(Pm/Pml)
平均发送光功率meanlaunchedpower全调制条件下,光发送器在规定的标准测试光纤远端(S点)的平均功率测试值。3.20
消光比extinctionratio
最坏反射条件时,光发送器在全调制条件下传号平均光功率与空号平均光功率比值的最小值。3.21
接收灵敏度sensitivity
在满负荷数据流量下,光纤收发器丢顿率为零时,光接收器可以接收的最小平均输入光功率。3.22
过载光功率averload
在满负荷数据流量下,光纤收发器丢顿率为零时,光接收器可以接收的最大半均输人光功率。3.23
反射系数reflectiancoefficient反射光功率与人射光功率之比。4分类
(1)光纤收发器按传输速率分为:-10Mbit/s光纤收发器:
.-100Mbit/s光纤收发器;
-YYKAONYKAca
YD/T 1464-2006
100Mbit/s光纤收发器:
-10/100Mbit/s自适应光纤收发器:100/1000Mbit/s自适应光纤收发器。(2)按工作方式分为:
1.作在物理层的光纤收发器;
1.作在数据链路屋的光纤收发器。(3)按有无网管功能分为:
网管型光纤收发器;
非网管型光纤收发器。
5测试方法
5.1光接口测试
5.1.1 中心波长测试
5.1.1.1测试类型
必测项。
5.1.1,2 测试配置
主要测试议表:光谱分析仪
测试配置如图1所示。
被测设备
图1中心波长测试配置
5.1.1.3测试方法
(1)按图1所示连接:
(2)用光谱仪读出发送光中心波长。5.1.2均方根谱宽
5.1.2.1 测试类型
必测项,适用于多模光源,
5.1.2.2 测试配置
同图1所示。
5.1.2.3测试方法
(1)按图1所示连接;
光谱分析议
(2)定义积分区边界,和1^2,通常选取从峰值功率下降-20dB的点对应的波长为^,和^2;(3)用光谱仪读出均方根谱宽。5.1.3~20dB谱宽
5.1.3.1测试类型
必测项,适用于单模光源。
5.1.3.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所示
5.1.3.3测试方法
(1)按图1所示连接;
(2)选取从峰值功率下降到-20dB的点对应的波长{和入z(3)用光谱仪读出-20dB谱宽
5.1.4FWHM 谱宽
5.1.4.1测试类型
必测项。
5.1.4.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1所示,
5.1.4.3测试方法
(1)按图1所示连接
YD/T 1464-2006
(2)定义积分区边界A和42,选取从峰值功率下降到-3uB的点对应的波长为和12:(3)3)用光谱仪读出-3dB谱宽。5.1.5边模抑制比
5.1.5.1测试类型
5.1.5.2必测项,适用于单模光源。5.1.5.3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1所示。
5.1.5.4测试方法
(1)按图1所示连接:
(2)用光谱仪读出边模抑制比。5.1.6平均发送光功率
5.1.6.1测试类型wwW.bzxz.Net
必测项。
5.1.6.2测试配置
主要测试仪表:光功率计、信号源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
信号额
5.1.6.3测试方法
(1)按图2所示连接;
被测设备
图2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配置
(2)信号源按被测设备的电接口要求发送满负荷数据流;(3)用光功率让测试光接口的平均发送光功率。5.1.7消光比
5.1.7.1测试类型
-TYKAONYKACa
光功率计
YD/T 1464-2006
必测项,适用于吉比特以太网光接口测试!5.1.7.2 测试配置
主要测试仪表:带光电转换头的示波器、信号源避试配置如图3所示,
信号源
5.1.7.3测试方法
(1)按图3所示连接;
微测设备
图3消光比测试配置
(2)信号源按被测设备的电接口要求发送满负荷数据流:(3)调整通信信号分析仪,待被测信号波形稳定后,读出消光比。5.1.8光接口眼图
5.1.8.1测试类型
必测项,适用于吉比特以太网光接口测试。5.1.8.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5所示。
5.1.8.3测试方法
(1)按图3所示连接;
(2)信号源按被测设备的电接口要求发送满负荷数据流;通借信号分析仪
(3)将被测信号送人示波器,调整示波器,待波形稳定后调出1.25GHz吉比特以太网眼图模板,通过调整与波形对推(需加Geb滤波);(4)观察波形是否符合模板。
5.1.9光接口波形参数测试
5.1.9.1测试类型
必溅项,适用于吉比特以太网光接口测试,5.1.9.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5所示
5.1.9.3测试方法
(1)按图3所示连接:
(2)信号源按被测设备的电接口要求发送满负荷数据流;(3)调整通信信号分析仪,待被测信号波形稳定后,读出上升时间,下降时间。脉冲过冲及振荡等参数(不需加Geb滤波)。
5.1.10光接口数据相关抖动测试5.1.10.1测试类型
必测项,适用于吉比特以太网光接口测试。5.1.10.2测试配置
测试配暨如图5所示。
5.1.10.3测试方法
(1)按如图3所示连接:
(2)信号源按被测设备的电接要求发送满负荷数据流:YD/T 1464- 2006
(3)将被测信号送人示波器,待输出稳定后,设置示波器,进行偏置调零,调整示波器,获得稳定的限图被形:
(4)分别测试Pk-P抖动和RMs抖动(需加Geb滤波):(5)计算得到总抖动:总抖动=P-P抖动+RMS抖动,5.1.11光接收灵敏度
5.1.11.1测试类型
必测项。
5.1.11.2测试配置
主要测试仪表: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光衰减器,光功率计测试配置如图4所示。
北功卒计
与被测设备匹配
的光纤收发器
数据网络
性能分析仪
图4接收灵教度和过载光功率测试配置5.1.11.3测试方法
(1)接图4所示连接:
(2)配置被测设备和与被测设备匹配的光纤收发器正常传送业务;【3)设置慎长为1518字节,在满负荷数据流量下,逐渐增加光可变衰减器的衰减量,使被测设备的接收光功率逐渐减小,直到无侦丢失的临界状态,观察时间120s:(4)断开与被测设备光接收端连接的光纤活动连接器,接入光功率计(虚线),从光功率计读出的的光功率即为光接收灵敏度。
注:若设备支持全双工,在全双工状态下测即可:若设备只支持半双工,即在半双工状态下测试。5.1.12过载光功率
5.1.12.1浏试类型
必测项。
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4所示。
5.1.12.3双试方法
-TYKAONYKACa
YD/T 1464-2006
(」)按图4所乐连接:
【2】配置被测设备和与被测设备匹配的光纤收发器止带传送业务(3)满负荷数据流量下,逐渐减小光可变衰减器的衰减量,使被测设备的接收光功率逐渐增人,直到无顿丢失的临界状态,观察时间120s:【4)断开与被测设备光接收端连接的光纤活动连接器,接人光功率计(虚线),从光功率计读出的的光功率即为过载光功率,
注:昔设备支持全双1,在全双下状态上测即可;若设备只支持卡双工,即在双工状态下测试,5.1.13输入光接口反射系数
5.1.13.1测试类型
对吉比特以阀光接门为必测项,5.1.13.2测试配置
主要测试仪表:光回波损耗测试仪测试配置如图5所示。
被测设备
图5输入光接口反射系数测试配置5.1.13.3测试方法
(1)按图5所示连接:
(2)校准光回波损耗测试仪;
(3)读出反射系数。
5.2以太网电接口测试
5.2.1传输距离测试
5.2.1.1 测试类型
必测项。
5,2.1,2 测试配量
主要测试仪表: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与被测设备匹配
的光纤收发器
数据隔路
性龈分析位
图6接口传摘距离测试配置
光旧波摄耗
测试仪
被测设备
5.2.1.3测试方法
【1】按图6所小连接;
【2】配置被测设备和与被测设备匹配的光红收发器止常传送业务YD/T 1464--2006
【3】根据被测设备的速率,将数据网络性能分折仪和被测设备以太网门之间的连线用线长为100mr的万类,超五类或六类测试线代替:(4)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连续发送数据30s,被测设备和与被测设备相匹配的光纤收发器之间能正常传输数据,无顺丢失,
5.2.2直通、交叉线自动协商
6.2,2.1测试类型
对支持直通、交文线自动协商的设备为必测项。5.2.2.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5.2.2.3测试方法
(1)按图6所示连接;
(2)配置被测设备端口为连线白动协商;(3)若连接被测设备和测试仪表的连线是直通线,观察协商结果:(4)改用交叉连接线连接被测设备和测试仪表,观察协商结果;(5)对于端口具有连线自动协商功能的被测设备,步骤(3)、(4)巾被测设备应工作正常,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能正确收发数据。5.2.3半双工一全双工自动协商
5.2.3.1测试类型
对支持半双工·-全双工自动协商的设备为必测项,5.2.3.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5.2.3.3测试方法
(1)按图6所示连接:
(2)配置被测设备端口为自动协商;(3)配置仪表端口为半双工,观察协商结果;4配置仪表端口为全双工,观蔡协商结果(5)配置仪表端口为自动协商,观察协商结果:(6)对于端口具有通讯工作模式白动协商切能的被测设备,步骤(3),(4)、(5)中被设备应工作正常,数据网络性能分析仪能正确收发数据。5.2.4速率自适应
5.2.4.1测试类型
对支持速率白适应的设备为必测项。5.2.4.2测试配置
测试配置如图6所示
5.2.4.3测试方法
-TTKAONY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488-2006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 500kHz 的系统测试方法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79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交互应用技术要求
- YDB006-2007 下一代网络(NGN)中 PSTN/ISDN 仿真业务技术要求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