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1454-2006 IPv6 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 支持 IPv6 的核心路由器

【YD通讯标准】 IPv6 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 支持 IPv6 的核心路由器
- YD/T1454-2006
- 现行
标准号:
YD/T 1454-2006
标准名称:
IPv6 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 支持 IPv6 的核心路由器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2.33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454-2006.IPv6 Network Equipmen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Core Router Supporting IPv6.
1范围
YD/T 1454规定了支持IPv6的核心路由器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指标、通信接口、通信协议、安全性要求和环境要求等。
YD/T 1454适用于支持IPv6的核心路由器设备。
YD/T 1454下文中所有对路由器的规定均特指对支持IPv6的核心路由器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423- 89电工电子产品的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GB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
YD/T 976-1998B-ISDN用户网络接口(UNI)物理层规范
YD/T 1061-2000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送IP的LAPS技术要求
YDT 1096 -2001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一低端路由器
YD/T 1097-2001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一高端路由器
YD/T 1109-2001 ATM交换机技术规范
YD/T 1162.1-2001多协议标记交换( MPLS)总体技术要求
YD/T 1177-2002 IP组播路由协议
YD/T 1199.1-2002SDH光发送/光接收模块技术要求-SDH 10Gb/s光接收模块
YD/T 1199.2-2002SDH光发送/光接收模块技术要求一SDH 10Gb/s光发送模块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1454-2006
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支持Pv6的核心路由器
IPv6 Network Equipment Technical RequirementsCore Router Supporting IPv6
2006-06-08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言·
■范囤·
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术语及缩略语
3.1 定义-…-
3.2 术语·
3.3缩略语··
4路由器功能要求
4.1路由器功能划分·
4.2路出器功能实现
5物理层接口规范
5.1概述·
10r100Base-T接口(可选)
下兆以太网接口…
5.410G以太网接口(可选)
S.5SDH 接口(必选)
5.6ATM接口(可选)
5.7WDM接口(可选)
6通信规程
6.2ATM协议(可选)..
6.,3ATM 上支持传统 IP 及地址解析协议(CIPOA)(可选)6.4SDH上传送IP的孙议(IP overSDH(必选)6.5WDM上传送IP的协议(IPover WDM)(可选)了协说要求
7.1概述
链路层协议·
7.3 Internet 层.
7.4传输层
7.5路由协议
7.6MPLS协议(可选)·
7.7排队策略和拥塞控制·
8操作管理维护要求
TIKAONTKAca
YD/T 1454-2006
YD/T 1454-2006
网络管理协议·
8.3运行维护要求
8.4安全性考虑
8.5计费信息统计功能
8.6ATM操作和维护(OAM)功能要求9[Pv6 的安全-
10对移动IP的支持
性能指标要求
11.1设备容量.
11.2服务质量-
12定时和同步要求
同步方式
12.2外定时方式
线路定时·
路由器内部时钟要求.
12.5频率基准的保护倒换
同步性能的监测、告警和控制
13硬件要求
硬件系统基本要求
13.2对处理机的要求
对输人、输出设备的基本要求
14软件要求
基本要求·
软件功能要求
软件维护管理功能要求
15机械结构和工艺要求
机架要求·
接插件:
布线及连接
机械加工工艺·
表面涂复处理
印刷电路板·
可闻噪声及动
15.9冷却、通风
16过流过压保护要求,
16.1安全
16.2过小白动恢复和过压告警
16.3附电涌破坏-
16.4绝缘电阻-
17环境要求
17.1环境要求
17.2机房地面要求
路由器对机房的防尘和对有害气体浓度的要求17.3
17.4抗电磁十扰的能力…
17.5路由器本身产生的电磁下抗要求17.6抗地震措施
17.7运输和仓储要求·
电源与接地要求
18.1电源要求.
18.2路由器接地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PPP上的IPv6·附录B【规范性附录)在以太网上传输IPv6数据包附录C(规范性附录)ATM网络上的IPv6.TKAONTKAca-
YD/T 1454-2006
YD/片1454-2006
本标准是“IPv6网络设备”系列标雅之。本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1.YD/T1452-20U6[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支持IPv6的边缘路出器2.YDT1453-2006IPv6网络设备测试方法-—支持IPv6的边缘路器3.YD/T1454-200G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支持Pv6的核心路由器4.YD/T1455-2006Pv6网络设备测试方法——支持Pv6的核心路由器与本系列标准相关的标准还有《支持[Pv4的路出器设备》系列标准,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如下:1YDT 1096-2001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低端路山器2.YD/T1097-2001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高端路出器3.YDT1098-2001路由器测试规范-——低端路由器4、YD/T1156-200I路由器测试规范——高端路由器本标准与YD/T1455-2006《IPv6网络设备测试方法一一支持IPv6的核心路由器》配套使用。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推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雅主要起草人:赵锋袁琦高巍陈丹彭海清赵有健1范围
IPv6网络设备技术要求
一支持IPV6的核心路由器
YD/T 1454-2006
本标准规定了支持IPv6的核心路出器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指标、通信接口,通信协议、安全性要求和环境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支持Pv6的核心路山器设备。本标雄下文中所有对路山器的现定均特指对支持Pv6的核心路由器的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且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收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哟不适用于本标难,然面,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月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423-89
GB7611-87
YD/T 976-1998
YD/T 1061-2000
YD/T 1096-2001
YD/T 1097-2001
YD/T 1109-2001
YD/T 1162.1-2001
YD/T 1177-2002
YD/T 1199.1 - 2002
YD/T 1199.2-2002
YD/T 1295-2003
YD/T 1341-2005
YD/T 1342-2005
YD/T 1343-2005
YD/T 1344- 2005
YDN 052-1997
YDN 053.4-1997
YDN 081-1998
YDN 082- 1998
电【电子产品的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B-ISDN用广网络接口(UNT)物理层规范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送EP的TAPS技术要求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低端路由器路巾器设备技术规范一一高端路由器ATM 交换机技术规范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总体技术要求IP 组播路由协议
SDH光发送/光接收模块技术要求—SDH1OGb/s光接收模块SDH光发送/光接收模块技术要求—SDH10Gb/s光发送模块支持IPv6的路由协议技术要求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IPv6 基本协议一—IPv6 协议
IPv6路由协议一一支持IPv6的边界网关协议(BGP4)IPv6 邻居发现协议—基于 IPv6 的邻居发现协议IPv6地址结构协议—[Pv6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B-ISDNATM层规范
B-ISDNATM适配层(AAL)类型5标准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2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2)技术规范用户接入呼叫控制部分(点到点)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2号数字用户信令系统(DSS2)技术规范一用户接入呼叫控制部分(点到多点)1
TIKAONTKAca-
YD/T 1454-2006
YDN 083.1-1998
YDN 083.3- 1998
YDN099-1998
YDN 106.1-1999
YDN 120-1999
IFEE802.2/3 (1985)
IFEE802.3z (1998 )
IFEE802.3ab ( 1999 )
TEEE801.1p(1998)
EEE801.1g (1998 )
EEE802.3ae (2002)
RFC768 (1980 )
RFC793 (1981)
RFC817 (1982)
RFC854 (1983 )
RFC896 (1984)
RFC951 (1985 )
RFC980 (1986)
RFC1089 (1989)
RFC1142 (1990
RFC1157 (1990]
RFC1213 (199U)
RFCI224 (199I)
RFC1333 (1992)
RFC1334 (1992)
RFC1392 (1993)
RFC1398 ( 1993 )
RFC1471 (1993 )
RFC1472 (1993)
RFC1483 (1993 )
RFC1514 (1993 )
RFC 1542 (1993 )
RFC1573 ( 1994 )
RFC1643 (1994 )
RFC1659 (1994 )
RFC1661 ( 1994 )
宽带练业务数字网(B-ISDN)2号数字用信令系统(DSS2)技术规范-适配层第部分:业务特定州向连接协议宽册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2号数字用广信令系统(DSS2)技术规范适配层第一部分:支持用户网络按口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
基丁ATM的多媒体宽带骨干网技术要求一寻址和信令要求部分光被分复用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局域网和城域网标准一对MAC桥接的补充:业务等级预测及动态组播过滤T兆比以太网标准(1000Base-LX/1000Base-Sx)用操作在4对5类线平衡铜缆上的1U0UBASE-T物理层参数和规范局域网服务质量标准
虚拟桥接局域网【VLAN】
10Gbit/s 以太网标准
用户数据包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
协议实现中的模块化与效率
远程登录(TELNET)协议规范
在IP/TCP因特网中的拥塞控制
启动拥绑协议(BOOTP)
协议文档订阅信息
以太网上的 SNMP
IS-IS 域内路由协议
SNMP协议
管理癌息库(MIB-Ⅱ)
用于营理异步产生的告警的技术要求PPP链路质量监视
PPP认证协议
因特网用户词汇表
对以太网链路接口类型管理对象的定义对PPP链路控制协议管理对象的定义对PPP安全协议管理对象的定义
AAL5上的多协议封装
主机资源管理信息库
BOOTP的遗清及扩展
通用接口MIB扩展
用丁以太网接口类型的管理对象的定义对RS-232链路硬件设备管理对象的定义点到点协议(PPP)
RFC:1662 [ 1994 ]
RFC1716 (1994 )
RFC1757 (1995 )
RFC1771 (1995 )
RFC1902 (1996 )
RFC1905 (1996)
RFC1907 ( 1996 )
RFC1981 (1996)
RFC1990 (1996 )
RFC1994 ( 1996 )
RFC2021 ( 1997)
RFC2080(1997)
RFC2233 (1997 )
RFC2285 (1998 )
RFC2338 (1998)
RFC2362 (1998 )
RFC2374 (1998 )
RFC2375 (1998 )
RFC2402 (1998 )
RFC2406 (1998)
RFC2463 (1998)
RFC2464 (1998 )
RFC2465 (1998)
RFC2466 (1998 )
RFC2472 (1998 )
RFC2492 (1999 )
RFC2544 (1999 )
RFC2545 (1999 )
RFC2573 ( 1999 )
RFC2574 (1999 )
RFC2665 (1999 )
RFC2675 (1999)
RFC2710 (1999)
RFC2711 (1999)
RFC2740 ( 1999 )
RFC2858 (2000)
RFC2863 (20KX0)
RFC2894 (2000 )
HDLC顺甲的 PPP
医特网网关要求
远程网络监控MIB
BGP4协议
SNMPv2 的 SMI
SNMP2协议操作
H J SNMPv2 的 MIB
TPv6路径 MTU 发现协议
PPP多链路协议
PPP握手认证协议(CHAP)
远程网络监控MIB
IPv6 RIPng
使用 SMI v2 的接山组 MIIB
对局域网交换设备的测试术语
虚拟亢余路由器协议(VRRP)
协议无关组播一松散模式
IPv6可聚合全局单播地址格式
IPv6 组播地址分配
IP认证头
P安全负荷封装
因特网控制协议(ICMPv6)
在以太网上传输 IPv6 数据包
Pv6 管信息库:文本约定和通用组IPv6 管理信息库: ICMPv6 组
PPP 上的 IPv6
ATM 网络上的 IP6
网络互连设备的测试技术
YD/T 1454-2006
BGP4多协议扩展对IPv6自治域之间路由的支持SNMPv3 的应用
SNMPv3基于用户的安全模型
用于以太网接口类型的管理对象的定义IPv6超长包
IPv6组播监听者发现(MLD)协议IPv6 路由器警告选项
用于 Pv6 的 OSPF
BGP4多协议扩展
使用 SMI v2 的接口组 MIB
IPv6 路由器重编号协议
TIKAONTKAca-
YD/T 1454-2006
RFC3019 (2001)
RFC3041 (2001)
RHC3484 ( 2003 )
RHC3513 ( 2003 )
RFC3775 ( 2004)
RFC4022 (2005 )
RFC4113 ( 2005 )
draft-ietf-ipv6-rfc2011-update-10draft-ietf-isis-ipv6-05
draft-ietf-pim-sm-v2-new-1I
draft-ietf-ssn-arch-06
Draft-ietf-ipv6-node-requirements-11Draft-ietf-αspf-ospfv3-mib-09Draft-ietf-isis-wg-mib-20
3定义、术语及缩略语
而乎 MLD 的 Pv6 MIB
IPv6无状态地址白动配置的专用扩展IPv6 缺省地址选择
IPG地址结构
IPv6对移动性的支持
TCP协议管理信息库
UDP 协议管理信息库
IP协议管理信息总库bzxZ.net
用于 IPv6 的 IS-IS
PIM-SM 孙议规范
SSM协议规范
IPv6 节点要求
OSPFv3营理信息库
IS-IS 管理信息质
下刻定义、术语及缩略适用于本标准。3.1定义
3.1.1路由器 Routers
路由器是通过转发数据包来实现网络万.联的设备。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种协议(例如TCP/P、SPX/IPX、AppleTalk),可以在多个层次上转发数据包(例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果没有特殊指明,本标准正文中路山器特指基于TCP/IP协议簇、7.作在IP层上的网络设备。路由器需要连接两个或多个出IPv6链路本地地址或点到点协议标识的逻辑端口,至少拥有一个物理端门。路由器根据收到的数据包中网络层地址以及路由器内部维护的路由表决定输出端口以及下一条路由器地址或主机地址并且重写链路层数据包头。路由表必须动态维护来反映当前的网络拓扑。路由器通常通过与其他路由馨交换路由信息来完成动态维护路由表。
路由器只提供数据包传输服务。为实现路由选择的通用性和鲁摔性(Robust),路由器的实现应使用最少状态信息来维持上还服务,3.1.2核心路由器Core Routers
通带位于网络骨干层,用作扩大因特网的路由处理能力传输带宽的路山器。在本标准中,要求核心路出器的系统交换容量至少达到60Gbit/s3.2术语
3.2.1协攻分层Protocol Layers协议分层通常按照因特网的5层结构或者开放系统互联(0S1)7层参考协议描述。本标准按照因特网5层结构来描述。在特网上的协议分层如下所述: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
应用层位于因特网协议栈中最高层。应用层通常包括OSI7层参考模型中的表达层和应用层的功能4
以及会话层的部分功能。
YD/T 1454-2006
应用层协设可以分为直接为用广提供服务的用户协议和提供递用系统功能的支持协议。用户协议包括Telnet(远程登录)、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递协议)等。支持协议可以包括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BOOTP(启动捆绑协议),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和大量的路由协议。传输层Transpoit Laycr
传输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该层协议除究成OSI7层参考模型中传输层功能外,还包含少量的会话层功能。
月前主要有两种传输层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TCP是而向连接的可靠传输搬务,提供端到端可靠性,止确次序以及流量控制。UDP是无连接的传输服务。
因特网层Internet Layen
所有因特网传输协议都采用因特网协议(IPv6)将数据从数据源传送到国的地。[P是基于无连接或数据包的网际服务,不提供端到端的传递保证。P数据包到达时可能损坏、重复、失序或者部分丢失。需要时,P层以上的层负贡可靠的数据传递。该层次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的网络层。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CMPv6)是一控制协议。ICMPv6位于P层上,封装在P数据包中。ICMPv6提供差错报告、拥塞报告和路出器重定向等功能。组播监听者发现(MLD)协议是为IP组播建立动态主机组的网络层协议。链路层Link Layer
链路层协议包含物理层之上,网络层之下的所有内容,负责正确传逆数据包。因特网链路层标准通常只描述用于在指定链路层协议上传输IP数据包的地址解析原则。3.2.2 自治系统 Autonomous System自治系统(AS)包含-一组由一系列路由器互连而成的网(子网上连接主机)。这些子网利路由器一般都由一个单一的操作维护(O&M)管理组织来控制维护。在-个AS内,路由器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内部路由协议,通常有几种度量(Metric)方式。每个AS对外部网络一般都有一个统--的内部路由计划、精简的可达路由。一个AS由AS 号来标识。3.2.3IP组播 IPMulticasting
P组播是链路层组播的扩展。利用组播技术,一个数据包能传送到率个主机(并非全部主机在扩展情况下,这些主机可以在不同的地址域中,这些主机称为组播组。每个组播组有-个P组播地址标识。发送给每个组播成员的IPv6数据包具有与IPv6单播业务流相同的服务质量。数据包发送者可以不属F组播成员。
3.2.4数据包Packe
一组因特网模块之间的传输单元,从源到目的地的数据称为数据包。P不提供可排的传输机制,也没有端到端、段到段的概念。没有出错重传,也没有流量控制。3.2.5缺省路由DefaultRoute
路由表的条月中没有明确指定路由时,用作向任意网络前缀转发的地此。3.2.6转发器Forwarder
路由器中负责在各接口闻交换包的逻辑实体。转发器决定对本地分发的包或传出到另一接口的包排队。
KAoNTKAca=
YD/T1454-2006
3.2.7转发Forwarding
指踏由器对每个收到包的处理。包可能出路出器接收,可能送到另一个或多个端口,或若两者皆有。转发包括决定如何处理包的过程、排人队列输出或者内部接收。3.2.8转发信想衰Forwarding Informatian Base该表包括转发P数据包所需要的信息,在本标准中称为FIB。该表中至少包含接口标识和到每一个可达目标网络前缀的下一跳信息。3.2.9分段Fragment
包含上层数据包一部分内容的IPv6数据包,该上层数据包太大而不能整个放人输出网络的一个数据包中。
32.10通用串口
一个能连接两个系统的物理媒体,能配置成点到点链路,同摔也能支持采用例如LAPS协议的链路层网络。链路层网络连接到另系统或交换机,在连接上可能存在高层复用虚电路通信,参见点到点线路。3.2.11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GatewayProtoco在自治系统内分发路由信息的协议。3.2.12接口 IPv6地址InterfaceIPAddress赋予路由器一个特定接口的IPv6地址以及网络前缀长度。3.2.13 因特网地址 Internet Address在因特网上标识一台主机的数,包含IPv心地址以及前缀长度两部分。前缀长度指多少比特作为网络地址。
3.2.14IPv6
定义于RFC2460的包交换协议,IPv6不提供可靠的通信机制,即没有段到段、端到端的概念。3.2.15IPv6数据包Pv6DataPackeiIPv6数据包是因特网协议端到端的传输单元,IPv6数据包中包含Pv6头、扩展头和高层数据(例如TCP、UDP和ICMP6等)。IPv6数据包是IPv6头、扩展头以及后面紧接的消息,是完全的IP端到端的传输单元,包含一个或多个IP分段。3.2.16IP分段PFragment
IP分段是IPv6数据包的一部分。,P分段包括IPv6头、扩展头以及IPv6数据包中高层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二个或多个IP分段组成IPv6数据包。3.2.17 最大传输单元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通过逻辑接口收发的最大尺寸包。该数值包含IPv6头和扩展头,不包含链路层头或帧。3.2.18组播Multicast
组播是一种允许一台或多台主机(组播源)发送单一数据包到多台主机(一次的,同时的)TCP/IF网络技术。
3.2.19组播地址MulticastAddress由组播主机识别的一种特殊类型地址。组播地址有时称为功能地址或组地址。3.2.20网络前缀NetworkPrefix
地址中标识网络的部分。设置地址表示网络的比特。3.2.21始发Originate
YD/T1454-2006
从路由器发出的包有两种:一种是收到后转发的包;另种是路由器产生的包(例如路由通告)由路山器产生的包称为始发于路由器,3.2.22 路径Path
从一个路由器到一特定日称的包需要穿过的路出器及(了)网的序列。路径是单向的,在·-刘主机间路径不同是可能的
3.2.23链路Link
链路是指通信中介或媒体。节点可以通过链路在数据链路层(紧接在IPv6的下层)进行通信。3.2.24邻居Neighbors
连接在同链路土的路由器或主机3.2.25链路最大传输单元LinkMTu能通过链路完整传输的数据包的最人传输单元。3.2.26路径最大传输单元PathMTU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问的一条路径上所有链路最大传输单元中的最小值。3.2.27物理网络PhysicalNetwark物理网络是临近链路层的网络。其内部结构(如果存在)对因特网层是透明的。由于对IP层透明,因此可以由多种设备(如桥、转发器)连接多种媒体。3.2.28物理网络接口PhysicalNetworkInterface连接网络的物理接口,拥有(可能惟一·)链路层地址。在同一路由器上的物理网络地址可能共享同一个链路层地址。但同一网络上不同路由器的链路层地址必须是惟一的。3.2.29点到点线路Pointto Point Line能且仅能连接两个系统的物理媒体。3.2.30反向路径转发ReversePathForwarding对组播包指定下一跳日标的方法。3.2.31悄悄丢弃SilentlyDiscard表示路由器虚不做任何进:-步处理而是丢弃该包,且不发ICMP差错消息。然而为诊断差错,路由器应提供将差错及包内容与人日志,并具有对差错计数的能力。3.2.32稀疏模式SparseMode
初始转发状态与密集模式相反,假设所有的网络都不需要该数据。3.2.33子网Subnet
网络的一部分,在物理上可能是独立的,与网络的其他部分共享。个网络地址,由子网号区分。子网对于网络正如网络对于因特网3.2.34 字网号SubnetNumber
因特网地址的一部分,用于区分子网。在因特网路由时不被理躲,用于企业网内路由。3.2.35踏数限制HopLimit
Pv6头中的跳数限制域,表示数据包还能够被转发经过的路由器的数。3.2.36 SDH上传送IPIPoverSDH
一种将P与SDH网结合起米的数据通信体系结构,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分别定义为SDH、LAPS和IP协议层。
IKAONT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