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C 002-2001 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通讯标准】 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 YDC002-2001
- 现行
标准号:
YDC 002-2001
标准名称:
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00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C 002-2001.Technical requ 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CPN providing public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1范围
YDC 002文件规定了对外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CPNoC)接入公用电信网的定义和定界、接口、功能和网管功能要求。
YDC 002文件适用于对外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不对外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也,可参照使用。
YDC 002文件不限制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使用的接入技术。
YDC 002文件不规定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指标,不规定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的设计要求,组建用户驻地网时采用任何设计参数(容量、收容系数等)均应达到本标准文件规定的性能指标。
用户驻地网与接入网分别属于不同运营者经营的情况,为了保证端到端的传输质量,运营双方应在本标准文件范围规定的UNI参考点和UUNI参考点测试网络功能和性能。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文件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文件的条文。本标准文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5941-1995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
GB/T16814-1997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测试方法
YDN 005-1996接入网概貌
YDN 061-1997接入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
YDN 099-1998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
YDN 052-97 B-ISDN ATM层规范.
YDN 053.4-97 B-ISDN ATM适配层(AAL) 类型5规范.

部分标准内容:
YDC002-2001
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forCPN providing public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2001—10—15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印发前
1范围
2 引用标准,
3 缩略语
4 定义与定界
5CPNOC支持的业务.
6 CPNOC 应支持的功能
6.1支持分组模式的CPNoC的功能6.1.1 用户信总的痴离,
6. 1.2 组播..
6.1.3支持基于端口用户的接入或支持基于蔗号用户的接入6.1.年支持用户接入网络的认证、授权.6.15支持对用户的计费.
6.1.6支持务个运营商的平等接入6. 1.7 制用,户最高接人速率
6.1.8支持IP地址的动态分配(守选)6.1.9网络地址转换NAT(可选)6.2支持电路模式的CPNoC的功能..7 CPNOC 的传输指标.
7.1 支持电路模式业务的 CPNoC....7.,1. 1 度量参数
7.1.2 误码性能指标
7.2基于分组模式的 CPNoC..
7.2,1 度量参数
7.2.2 指标..
8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CPNOC接口要求,8.1 用户网络接口 .UNI
TTKAONTKAca
8.1.11P类型接凹
8. 1.2 ATM 按口
8.1.3 电路型接口
8.2 UUNI
8.2.1以太网整口
8.2. 2 Z 接口
8.2.3 ISDN 接口...
8.2.4 V.24 接口..
8.2.5 X.24 接问.bzxz.net
9管理操作维护和计费要求。
9.1 基本源则
9.2基本功能
9.2.1置管理...
9.2.2故障管理.
9.2.3告等管理.
9.2.4测试营理(对于分纽模式可选电路模式必选)9.2.5 性能管理...
9.2.6 计费管理..
9.2.7 安全警理
10功能测试
10.1保证用户信息的隔离..
10.2 经播.
10.2.1CPNoC只有一级改备
10.2.2如果CPNoC有多级设备
10.3支持基于端口用户的接入或支持基于帐号用户的接入10:4支持用户接入网络的认证、授权,10.5 支持对用户的计费
10.6限制用户最意接入速率
10.7支持各个运营商的平等接入10.8支持IP地的动态分配(可选)10.9网络地址转换期AT(可选)1性能谢试
11.1基于电路模式的CPNcC性能测试方法11.2基于分组模式的CPNoC性能测试方法11.2.1被测网络环境
11.2.2验证网络吞灶量测试
11.2.3-时延凝试
11.2.4时延变化测试,
11.2.5丢包率测试
11.2.6误包率测试
IKANYKAca
本象考性技术文件是根据我国用户驻地网发展需要起草的通信行业标准的巾间文件由于我函宽带接入网和用户驻地网的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发展,因此没有国际标准可以直接借鉴。本标准文件参考了我国接入网技术体制的有关规定,保持了我技术标准的延续性。也参考了国际相关的标雄与本标摊文件有联系的部分,为满是需要,现将该标准文件印发,供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管理等方面参照使用。使中的建议和意观,请向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碳究所或通信标准技术市查部反映,本标准文件内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文件超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评究所。本标准文件主要起草人,牛门允敬立,刘谦程强孙敬亮党梅梅潘峰tV
1范围
通信标准参考性技术文件
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methods for CPN providing publictelecammunication services
YDC 002-2001
本标准文件规定了对外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CPNoC)接入公用电信网的定义和定界、接口、功能和网管功能要求。
本标准文件适用于对外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不对外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也可参照使用。
本标推文件不限制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使用的接入技术。本标准文件不规定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指标,不规定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的设计要求,组建用户驻地网时采用任何设计参数(容量、收穿系数等)均应达到本标准文件规定的性能指标。
用户驻地网马接入网分别属于不同运营者经营的情况,为了保证端到端的传输质量,运营双方应在本标准文件范围规定的UNI参考点和UUNI参考点测试网络功能和性能。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文件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文件的条文。本标准文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5941-1995
GB/T16814-1997
YDN 005-1996
YDN 061-1997
YDN 099-1998
YDN 052-97
YDN 053.4-97
YD/T 976-1998
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间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测试方法接入网概貌
接入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
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
B-ISDNATM层规范
B-ISDNATM适配层(AAL)类型5规范B-ISDN用户网络接口(UNI)物理层规范中华人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科技司-TTKAONTKAca
2001-16-15 印发
YD/T 1061-2000
YD/T 1098-2001
VDC002 -2001
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送IP的LAPS 技术要求路白器谢试规范-低端路由器
IT-TY.1230(2000/3)AccessArchitecturesITu-TY.1231(2000/3)iPAccessArchitectures接入网结构
[P接入网结构
ITU-T .Y.1540 (2000/3)internet Protocol Data Cammunication Service--lP Packet Transfer AndAvallability Performance Parameters因特网规程数据通信业务-IP包传送和可用性性能参数ITU-TY.1541(200D/11)intemetProtocolCommunicationService--lPPerformanceAndAvailabilityObjectives And Allacations
RFC0894(04/1986)
RFC1042(02/1988)
RFC1483(06/1993)
RFC1661(07/1994)
RFC2615(06/1999)
IEEE802.2(1994)
IEEE802.3(1998)
3缩略语
(11/88)
医特网规程通信业务-IP性能和可用性片标及其分配,以太网上传送户包的标
IEEE802网传送IP包的标准
AAL5上的多协议封装
RFC1661(07/1994)
PPP over SDHISONET
逻辑链路控制协议
CSMA/CD入方和物班层规范
公用数据网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问的接电路定义表
(3/93)
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它略终接设圣(DCE)之司的接口电璐定义表接入网
核心网
用户终端设备
用户驻驰网(CustomerPremiseNetwork)提供公用凸信业务的用产驻地网(CustomerPremiseNetworkofCamier)网络池址转换
载于 SDH 的分组(Package Over SDH)用产网络接口
用户与用户驻地网的接口
4定义与定界
Y0C0022001
用户驻地网可分为对外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和不对外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池网两种情况。
不对外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CustomerPremisesNetwork,CPN)是传统意义上的用户驻地网,属于公用电信网所服务的用户所私有的网络设施,其整体作为公用电信网的一部分通过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UN接入到公用电信网,ITU-丁 和我国规定的公用电信网全程传输假想参考电路不包括户驻地网,也不分配给用户驭地网传输指标。不提供公用电业务的用户驻地网不属工经营性的用户驻地网。提供公用电信业务的用户驻地网(CustomerPremisesNetworkofCarrier,CPNoC)是指为最终电信用户提供连接到公用电信网的用下商业经营的网络设施。CPNoC可视为公用电信网向用户驻地的延仲,其服务的用户是公用电信网的服务对象。CPNoC应采取一定的机制保证向用户提供一定质量的电信业务,因此,适当占用公用电信网全程的性能指标。CPNoC由其网络的业务汇聚点与公用电信网的接口UNI、网络与其服务T户的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UUNI来定界(见图1):CPNoC可经标准化的网络管理接口由管理系统进行配置和管理。C户NaC在网络中的位置和接入网与CPNoC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对于公用电信网的用户(该用,户可以是一个CPE,也可以是由多个CPE组成的CPN)可以通过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UNI接进公用中信网的接入网AN中,也可以通过标准的UUNI接口接进CPNoC并经由CPNoC接进公用电信网的接入网AN中。
图与公网连接的用户驻地网
TTTKAoNKAca
5CPNQC支持的业务
YDC 002—2001
CPNoC需要根据接入到公用电信网用户的求,同时支持基于电路模式的业务和分维模式的业务,也可以仅支持其中…种模式的业务。石CPNoC应支持的功能
6.1 支持分组模式的 CPNoC 的功能分组模式CPNoC的功能应处理物理层、链路唇和网络层的协议,CPNoC透明传输传送层以上的协议。分组模式CPNoC可构建独立的传输媒你,也可承载地路模式的通道之中,6.1.1 用户信意的隔离
每个UUNI端口处于各自独立的二屠广播或内:6.1.2组播
指CPNoC真有组播能力,而不是以单播方式支持组播业务。6.1.3支持基于端口用户的接入或支持基于懒号用产的接入基于端口的用户指CPNoC对用户的认证、授权和计费是基丁用户所在设备的端口,禁于帐号的用户指CPNoC对用户的认证、授权和计类是蒸一用户帐号CPNoC可只支待基于端口用户抢接入,也可只支持基丁帐号用户的接入,或者同时支持基于端口用户的接入和支持基于帐号用户的按入6.1.4支持用户接入网络的认证:授权支持用户接入网络的认证、授权指CPNoC能够拒绝非法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合法用户能够按照CPNOC对其所授的权力使用网络资源6.1.5支持对用户的计费
构建CPNoC的系统应能对每个用产的流量和时长进行统计,并形成原始话单,并提交给计费系统,以完成对用户按流量或时长计费。CPNoC应变持对每个用户按流量、时长及包月制三种方式计费。6.1.6支持各个运营摘商的平等接入C户NoC应支持根据用户需要接入到在一公用电信网络的不同业务提供ISP,业务提供商的数量应不低于2个。
CPNoC应支持根据用户需要接入到不同的公用电信网络提供商NSP,网络提供商的数量应不低下2个。
6.1.7限制用户最高接入速率
CPNoC以统计复用方式尚用户提供接入服务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所有月户享受基本的接入服务,需要限制单个用户的最高接入速率。4
6.1.8支持IP地址的动态分配(可选)002—2001
CPNoC可以支持网络对用户终端电信设备的动态配置功能,以简化用终端的配置。6.1.9网络地址转换NAT(可选)CPNoC可以支持网络地址转换功能。6.2支持电路模式的CPNoC的功能电路模式CPNoC的功能可包括复用、交义连接和传输。CPNoC在UUNI与UNI之间为每个单独的用户终端(或用户私有网络),提供独立的物理的或逻辑的连接。支持用户接入到各种基丁电路模式的业务网的传输功能。向用户提供标准化的用户网络接口。7 CPNoC 的传输指标
CPNoC按所支持的业务类型,分为基于电路模式和基于分组模式的两种传输指标。当CPNoC同时支持两种模式业务的情况,必须同时满足两种模式的传输指标。本标准文件规范了CPNoC不同传输模式对所传送信息的性能指标。在分配CPNoC传输损伤指标时,不改变ITU建议的27500公里的假想参考电路的指标分配原则和总指标。考虑到ITU建议的27500公里极长连接出现的概率很小,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利用性能指标余度为CPNoC分配一定的指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突破端到端的指标。7.1支持电路模式业务的CPNoC
7.1.1 度量参数
7.1.1.1Nx64kbit/s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参数a)误码秒比(ESR)
在规定的测量时间内出现的误码秒数与总可用时间秒数之比。b)严重误码秒比(SESR)
在规定的测量时间内出现的严重误码秒(SES)与总可用时间秒数之比,SES表示BER大于等于110-的秒,
7.1.1.2 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参数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是以“块”为基础的一组参数,所谓“块”指一系列与通道有关的连续比特,每一“块”由一种固有的差错监测码(EDC)所监视。当块内的任意比特发生差错时,就称该块是误块(EB)。进而,误码性能参数的评价只有在通道处于可用状态时才有意义。a)误块秒比(ESR)
当荣1秒具有1个或多个误块或至少出现一个异常或缺陷时称为误块秒(S)。在规定测量时间间隔内出现的误块秒数与总的可用时间之比称为误块秒比(ESR)。b)严重误块秒比(SESR)
当某1秒内包含有不少于30%的误块或者至少出现一个缺陷时称该秒为严重误块秒(SES)。SES是ES的子集。
在规定测量时间内出现的SES数与总的可用时间之比称为严重误块秒比(SESR)TIKAONTKAca
C)背景误块比(BBER)
002-2001
扣除不可用时间和SES期间出现的误块以后所剩下的误块为背景误块(BBE)。BBE数与扫除不可用时间利ISES期间所有块数后的总块数之比称BBER。7.1.2 误码性能指标
以下误码性能标不能直接用于护和工程验收:误码维护指标和程验改指标可基误码性能指标导出。
7.1.2.1Nx64kbit/s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参照G.821建议,分配各个传输段指标的原则。考虑到CPNoC网络结构比较复杂,传输距离较短。因必CPNoC按照全程失真指标的2.5%进行核算。UNI
CPNACPR
27500公里假想参考数字连接
图2假想参考数字造接
Nx64kbit/s数字连接够性能指标为:ESRSEsR
7.1.2.22048kbt/s数字通道的误码性能2×10-3
CENCTE
参照G.826建议,分配各个传输段指标的原则。考虑到CPNoC网络结构比较复杂,传输距离较短。因此CPNaC按照金程指标的1%的进行核算。CPEICPN
YDC002—-2001
27500公墨假想参考数字通道
图3假想参考数字通道
2048kbit/s数字通道的误码性能指标为:ESR
2×10-5
2×10-s
7.2 基于分组模式的 CPNoC
7.2.1度量参数
7.2.1.1吞吐量
定义:单位时间内可无差错传输的最大数据量。7.2.1.2 时延
定义:IP包在测试点(MP)进入网络和流出网络的时间间隔。SNT
CPNoC!
CPFCPN
根据ITU-TY.1540,MP位于IP层和逻辑链路层之间,但实际测量时,可以在物理接口试。IP包进入网络时刻是指IP包的第一个比特进入网络的时刻,而IP包流出网络时刻是指IP包最后一个比特流出网络:对于IP包被分段的情况,则IP流出网络时刻是指此源IP包最后一个分段的最后一个比特流出网络。
7.2.1.3时延抖动
定义:对于第K个IP包的时延抖动V=X-D;其中X为此包的绝对传输时间,D为参考传输时间(一般取平均值)。
7.2.1.4误包率
定义:传输错误的包占所有传输包的百分比。注:误包定义:接收到的IP包的信息域跟源IP包不符,以及IP包头域出现错误但没有被丢弃或被送到错误的目的地。
TTKOT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488-2006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 500kHz 的系统测试方法
- YD/T179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交互应用技术要求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