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 5066-1998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YD通讯标准】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 YD5066-1998
- 现行
标准号:
YD 5066-1998
标准名称: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469.36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 5066-1998.Interim Provisions on Engineering Design of Optical Flber Cable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1总则
1.0.1为了使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设备安装工程的设计有所依据,特制定《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长途光缆干线的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对于中继网、接人网的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0.2 YD 5066主要依据YDN 010--1996《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条件(暂行规定》以及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编制。
1.0.3 工程设计必须贯彻通信网“完整性、统一性、先进性”和“经济、高效、安全”的基本原则,必须执行我国现行相关网路技术体制、进网要求、技术标准规定。
1.0.4 工程设计应合理利用已有网路设施和装备。
1.0.5.工程设计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技术标准要求的商用化装备。在性能价格比基本相当的前提下,应首选国内产品。
1.0.6 本规定未尽事宜,可参照现行相关设计规范或暂行规定执行。
1.0.7 当本规定与我国新颁相关网路技术体制、进网要求、技术标准矛盾时,应以后者为准。
1.0.8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定个别条款确有困难时,应充分阐述理由,提出解决方案,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部分标准内容:
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Interin Provisions on Engineering Design ofOptical Fiber Cable Autounatic Monitortng SysterYD 5066 98
1998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
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Interim Provisions on Engineering Design ofOptical Fiber Cable Automatc Monitoring SystemYD 5066 - 98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包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丸九八年九月一日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kNaiKca
中华人民共和国理伯行业标准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新行规定YD 5066 - 98:
北京邮电太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河北省高碑店市印厂印刷
850×1168毫米1/32印张[,25.字数29千字1998年9月第一版1998年9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4000期
统-书号:155635+24定价:4.20元关于发布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的通知
信部(1998】399号
各省、自治区,育辖市邮电管理局,各计划单列市局,邮电部设计院,邮电部北京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现将(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编号:YD5066 一98)发布,自 1998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该规定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组织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九九八年七月三十一日
ikANaikca
1总期..
2 术语
3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1系统的组成
3.2系统的功能
4系统设备的要求
5站址选择及机房条件
5.1监测中心站址选择及机房条件5.2监测站的站证选择及机房条件监测链路与监测方式
监测链路
临测方式
7设备配置:
设备配置原则
系统的硬性配罩
7.3系统的软件配置
系统的网络连接
系统管理:
光继线路自动监测系统与通信系统的关系10
光缆线踏自动监测系统监测范围的确定11
供电系统及接地
12.1监测系统供电
12.2监测系统接地
13设备安装布置及布线要求
附录 A本规定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条文说明
kNaiKca
1总则
1.0.1为了使光缆线略自动监测系统段备安装工程的设计有所依据,特制宠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本规定适用于长途光缚干线的线露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对于中维网、接人网的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设计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1.0.2本规定主要依据YDN010一1996(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条件(暂行规定)》以及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编制。1.0.3工程设计必须贯通信网“完整性、统一性、先进性和“经济、高效、安全”的基本原则,必须执行我国现行相关两路技术体制、进网要求、技术标推规定。1.0.4:工程设开应合理利用已有网路设施和装备。1.0.5工程设计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技术标难要求的商用化装备。在性能价格比基本相当的前提下,应首选国内产品
1.0.6本规定未尽事宜,可参照现行相关设计规范或暂行规定执行。
1.0.7当本规定与我国新颁相关网略技术体制、进要求,技术标准茅盾时,应以后著为准。1.0.8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定个别条款确有困难时,应充分阐述理由,提出解决方案,并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1
2术语
综光缆线略自动蓝测系统技术条件(哲行规定给出的术定受外,强调翁出下列定受:
远握阅试站:对光缆线路进行远程测试的高站。远程测试转接站:对监测光路进行1×1跨段连接或1×M转接的局站。
对端站:蓝测光终端的局站。
在线监测:监测方式的…种,在不影正常通信的情说下,对光纤进行监测。
掉线监测:监测方式的一种,在通信业务中断的情况下,对障光红进行监测。
备纤监测:监测方式的一种,对光缆中无业务光纤进行监测,远程测试:监测方式的-一种,在监测中心对光缆中的被监测,光纤进行遥测。
本地测试:监测方式的一种,在监测站对光缆中的被监测光纤进行现场测试。
蓝测光路:测试模块光源袋出的过试光所经过的路径,斑远程讯试站到对端站各段光缆中的光纤连接组成物理媒介,2·
koNarKe
3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3.1系统的组成
3.1.1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是电信管理网(TMV)中传输系统算理子网的一个系统。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由监测中心和监测站组成。
3.1.2监测中心有全国监测中心、省级监测中心和区域监测中心三级。监测终端和便携终端作为监测中心的辑助设备配置。3.1.3监测中心由主机、终端、网络通信设备、数据输出设备和专用管理软件等组成。
3.1.4监测站由远程测试站、远程测试转接站、对蹦站组成,远程测试站由远程测试单元,被分复用单元、告警单元和网络通信设备等构成。
远程测试转接站由远程测试转接单元、波分复用单元、告警单元和网络通借设备等构成。
对端站由波分复用单元等构成。3.1.5远程测试单元有测试模热(OTDR模块)CFU控制处理模块,程控光开关模块,电激模科专用管理软件等。远程测试转接单光有制处理模块快、程控光开关模块和电源模块等。
告等单元有实时告警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等。波分复用单元有波分复用器和滤波器等。3
3.2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功能应满YTDN010--1996《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条件(暂行规定)提出的要求。kNaikca
4系统设备的要求
4.0.1系统设备的选择应满足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条件(暂行规定)》。当系统设备介入被监测的光缆线路后,必须保证在用的光传输系统的传输性能指标(包括在用系统的升级)。4.0.2监测中心的设备要求
监测中心应选择高可革性能计算机和其他标准化的配套设咨。计算机系统除满尼本期工程外,还要能满足3~5年业务发展的需要;其接口应能根据需要随时扩容。操作系统应采用实时多任务系统。监测系统应采用实时多任务系统。
4.0,3监测站的设备要求
监测站应选择高可性和标准化的设备配置,测试和控制设备的容量应能满足3~5年业务发展的需要:其接口应能根据需要随时扩容。
4.0.4蓝测系统的接术要求
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光缆线路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条件(暂行规定)。
5站址选择及机房条件
5.1监测中心站址选择及机房条件5.1.1站址选择
监测中心应设置在线路维护部门的生产大楼内,宜单设监测中心室:在机房面积许可的循况下,可与微机房合设,区域临逊中心机房面积不宜小于20m2,省级监测中心机房面积不宜小于45 m2。
5.1.2机房的土建要求见表5.1.2。表5.1.2
机房名称
室内净高地面负描
(kNm】bZxz.net
监测中心:2.8-3.0!6.0±
机房土健要求
外齿要求
进行随尘
室内表面处理
塘壁皮天花板
除无光添变
不起灰涂料
水靡石、
所性电地
注:对楼改建的帆房,H地面负荷可适当降低要求:中人容量UPS电源(大于10kVA)应设置在底层电力室:
5.1.3机房的环境要求
1.温度:10~35℃
2.相对温度:10%~90%(温度≤25℃)3温度变化率:≤15
4.洁净度:直径大于0.5 Lm的成尘粒子浓度小于或等于 18000粒/升;直径人于5um的灰尘粒子浓度小于或等于300粒/升。5.照明:机房内距地面0.8m处,度不应低于2001。应6
KANar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