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Y医药标准】 医药工业企业合理用能设计导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11 18:12:50
  • YY/T0247-199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Y/T 0247-1996

  • 标准名称:

    医药工业企业合理用能设计导则

  • 标准类别:

    医药行业标准(YY)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351.97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Y/T 0247-1996.Designed guides for rationality of energy usage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enterprise.
1范围
YY/T 0247规定了医药工业企业在设计中贯彻实旅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的原则。
YY/T 0247适用于医药工业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58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CB 3485- -83评价企 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 3486- -93评价 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 4272- -9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GB/T 7119- -93评价企业 合理用水技术通则
GB11790--89设备和管道保冷技术通则
GB/T 13234- -91企 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JBJ 102- -87工业循环水冷 却设计规范
JGJ 26-86民用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 37-8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国家计委、国务院经贸办、建设部;计资源[992]1959号关于 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兖报告增列《节能篇(章)8的暫行规定
3总则
3.1医药工业企业设计的前期工作、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各个环节,均应重枕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文件中,必须有论述项日合理用能和节约用能的《节能篇(载)》.节能篇(章)的内容应符合计资源[992]1959号文件的规定。
3.2在自动控制与测量仪表设计中,除满足-般生产外,还应根据节能要求,合理配置各种监控、调节、检测及计量等仪表装置.设置的能源计量检测仪表,应符合《计量法)和《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规定.
3.3医药工业 企业设计工程项目所采用的能源要求:
3.3.1应根据工艺要求,结合当地能源供应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能源。
3.3.2凡需扩大烧抽数量或箭新增油的工程项8 ,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关于烧油项目审批问题的通知》要求,经办理审批手续取得批准凭证后方可进行设计。
3.3.3工程项 目的供用电.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全国供用电的规则)和GB 3485。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2471996
医药工业企业合理用能设计导则Designed guides for rationality of energy usage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enterprise1996-07-11发布
国家医药管理局发布
1997-01-01实施
YY/T0247-1996
引用标准
制药工艺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制药生产装置
制药企业厂房建筑
热力系统
电力系统
给水、排水系统
空气系统…
制冷系统:
ITKANrKAca
YY/T0247-1996
本标准由全国医药行业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先锋药业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琰、祁正若、沈世镇。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医药工业企业合理用能设计导则Designed guides for rationality of energy usage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al enterpriseYY/T0247-1996
本标准规定了医药工业企业在设计中贯彻实施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医药工业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58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3485-—83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6—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4272—92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T71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GB1179089设备和管道保冷技术通则GB/T13234—91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JBJ102-87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8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IGI37--87
国家计委、国务院经贸办、建设部:计资源1992]1959号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3总则
3.1医药工业企业设计的前期工作、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各个环节,均应重视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文件中,必须有论述项目合理用能和节约用能的《节能篇(章)》。节能篇(章的内容应符合计资源[1992]1959号文件的规定。3.2在自动控制与测量仪表设计中,除满足一般生产外,还应根据节能要求,合理配置各种监控、调节、检测及计量等仪表装置。设置的能源计量检测仪表,应符合《计量法》和《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规定。
3.3医药工业企业设计工程项目所采用的能源要求:3.3.1应根据工艺要求,结合当地能源供应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能源。3.3.2凡需扩大烧油数量或需新增油的工程项目,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关于烧油项目审批间题的通知》要求,经办理审批手续取得批准凭证后方可进行设计。3.3.3工程项目的供用电,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全国供用电的规则》和GB3485国家医药管理局1996-07-11批准TTYKAONYKAca
1997-01-01实施
YY/T0247-1996
3.3.4工程项目的供热,应优先选择地区热电站集中供热作为热源:只有在地区热电站无法满足时,才可在厂内新建热源。新建热源的稳定热负荷在10t/h以上,应因地制宜设计为热电、热动、热电冷联产,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3.3.5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反应热及其他余热,应根据其能量品位用于生产本身或并入全厂的供热系统加以利用,工厂的集中供热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充分利用厂内低品位余热作为热源。4制药工艺
4.1医药工业企业的工艺设计、工艺路线和主要环节的技术方案选择,都应在满足GMP的要求条件下,进行节能论证。
4.2产品方案除应考虑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外,还应慎重考虑与能耗直接相关的经济规模。4.3工艺流程的设计,应做好物料的平衡和能量平衡,按品位高低分级利用各种能量,达到能量综合利用的目的;平面布置应在确保符合安全规范的条件下,使之有利于各生产装置之间热能和位能的充分利用。工艺流程应尽可能减少热一冷一热或湿一干一湿的反复过程。4.4工艺路线的选择应进行能耗比较,应选择合理的工艺操作条件(温度、压力、物料、浓度、通气比、运行周期等)、生产能力和操作规程。4.5根据工艺需要·合理确定介质(水、电、汽、气载冷工质等)的工艺参数,配置合理的公用系统。4.6慎重选择三废处理方案,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处理过程简单、耗能较少的先进工艺技术,污水排放应尽量利用地形重力流排放,避免抽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利用的废渣、污泥,应尽量充分利用,如制造沼气、提供热能。4.7在几种工艺路线和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时,必须把能源消耗量作为一项重要的比较内容,在其他条件相仿时,应优先选取能耗低的工艺路线和设计方案。如遇下列情况,不能选取较低能耗的设计方案时,应在节能篇中详细说明理由及能耗变化情况。a)遇有无法改变的不利客观条件,而又必须按此条件建设时。b)不利的客观条件虽可改变,但经济上极不合理。c)采用的新工艺、新设备使个别工序能耗有所增加,但可使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d)因产品品种、质量、环境、安全的特殊要求,须增加处理设施或工序,使产品和能耗增加。4.8在满足工艺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膜过滤技术替代浓缩蒸发工艺,替代去离子水、蒸馏水生产工艺。
5制药生产装置
5.1医药工业企业的设计,选用新增设备,应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禁止采用国家规定淘汰的能耗高、效率低的产品。
5.2设计中的原有设备,凡属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应子更新改造。5.3引进国外设备,必须对其技术条件、经济效益和能耗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其能耗不得高于国内先进指标。
5.4生产装置选型必须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主要设备应是经过鉴定或生产实践证明是可靠的设备,符合高效省能的原则。5.5合理确定主要耗能设备的数量、规格和用能参数。5.6在正常负荷下,风机、泵运行应处于性能曲线的高效区,并应选择合理调节方式予以保证。风机效率≥70%,离心泵和轴流泵效率≥60%。5.7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与拖动设备相匹配,其正常负载不得低于其额定功率的70%。5.8设备布局应合理,尽量减少管道、电缆的长度,缩短物料运送距离。以减少热损失、冷损失、阻力损失、泄漏损失等动力损耗和运输耗能。2
YY/T0247-1996
5.9经济合理地选择与配置各种管道的管径、阀门、管件,重视各种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的保温、保冷工程设计,保温材料、保温设计、保温效果应符合GB4272、GB11790的规定。5.10建议伴热管道优先选用拥值低的介质或就近和用回收的蒸汽凝结水、热水及其他余热作为伴热介质。
5.11凡有余热、余能的工序,根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条件许可、优先用于提高自身效率的要求,应尽可能子以回收利用,设置余热、余能回收利用设施,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其节能投资和投资效果应符合国家《关于节约能源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暂行规定》的要求。5.12反应设备的设计应采用先进的反应器,合理确定反应配方,充分利用反应热,合理选择反应器的供热,冷却方式和介质。有条件时,应采用计算机监控反应过程。5.13分馏、吸收,萃取、蒸发等设备的设计,应采用新型塔盘和高效填料,利用废液余热预热进塔物料,选择最佳回流比,沸点相近的物系分离应采用热泵系统。5.14干燥设备的设计,应根据不同药品性能,选择相应传热形式和低耗高效干燥设备、干燥介质为热空气时应利用废气余热预热待加热空气。5.15传热设备的设计,应合理选择热端和冷端的温差、控制传热介质的流速、按能量品位合理利用冷却或加热介质,采用新型、高效的换热设备,其传热面积预留系应适度,对换热器清洗的设计应采用先进技术。
5.16工业密炉的设计,应积极采用国内外节能先进技术,尽可能采用高热值燃料,根据生产规模,尽可能使窑炉大型化,使用重油为燃料的,应选用燃烧性能好、效率高的喷枪,用做重油雾化的压缩空气应预热,以利燃料充分燃烧。采用先进的自动化仪表控制燃烧。根据窑体规模,采用先进的窑体结构,选用优质耐火材料,并做好窑体密封和保温设计,在提高窑炉热效益的同时,应尽可能回收余热,提高燃料利用率。
6制药企业厂房建筑
6.1药品生产的厂房与环境应满足GMP的有关要求和符合JGJ26、JGJ37的规定。6.2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和建筑的功能要求,设计时应对方向、布局、建筑平面、立面、体型、构造和建筑材料等做出最佳节能选择。
6.3建筑物体型设计应尽可能减少外墙面积与所包围建筑体积的比值,在满足采光和通风要求的条件下,合理确定门和窗的面积。
6.4工厂设置采暖设施时,主要用房应置于向阳避风面,力求紧漆、集中,宜采用集中供热。非采暖地区的建筑物应根据当地环境和建筑物功能要求,对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和布局进行合理选择,优先考虑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同时也应考虑采用遮阳、绿化环境等综合措施。6.5严产寒地区或寒冷地区厂房外墙应采用双层玻璃窗,并提高其密闭性,车间外门应采用防寒保温门。6.6围护结构宜采用新型、高效的保温材料,以加强隔热性能。6.7有恒温、恒湿要求主房间,北方地区宜放在阳面,南方地区宜设在阴面。6.8当选用空调设备控制室内温湿度时,建筑物的门窗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对于采用间歇运行的空调的建筑,内表宜采用轻质材料,对于采用恒温空调的建筑物,其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宜采用重质材料。6.9制剂厂房建议少设置对外环境的门窗,以利于符合药品GMP的要求,同时减少空调区的热损失。7热力系统
7.1医药工业企业需要新建独立热源时,应将节能效益作为选择方案的重要因素,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以确定最佳供热方案。7.2设计供热系统,应对工程项目中的总能需求综合平衡,根据工厂的动力和热力负荷要求,选择合理的蒸汽参数,在有条件时,新蒸汽应选择较高参数,以使系统获得经济的副产动力。3
TYKAONYKAca
YY/T0247—1996
7.3确定蒸汽系统参数等级分类时、应对用户要求的各种参数适当归并,尽量减少系统压力等级,对大型系统不宜超过四级;正常生产所需的中、低压蒸汽,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分级供汽或利用压差发电后汽轮机的抽汽或排汽提供,尽量减少减温减压方式供气。7.4锅炉燃烧设备选型,必须符合所定燃料品种的要求,应用新型高效节能锅炉。7.5蒸汽系统设计的容量应根据全厂蒸汽平衡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原则。a)对所有热用户的用汽量、用汽参数、用汽性质应认真核实,并进行负荷分析。b)工艺生产、采暖通风及生活用汽按最大负荷计算时应计入同时使用参数。c)对工艺生产中的间断用汽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不应简单叠加。d)对生活用汽应严加控制,并装置计量仪表。e)按经济流速计算供热管径,减少热损失,蒸汽管网损失不应超过总热负荷的5%。)生产过程中的副产蒸汽,应按正常产汽量计入。7.6蒸汽锅炉用软化水或脱盐水装置的设计,应结合工艺生产的用水要求以及蒸汽凝结水回收情况,做好全厂软化水或脱盐水量的平衡,统一确定生产规模和供水方案。7.7蒸汽凝结水应充分回收,对利用蒸汽间接加热的生产设备,其凝结水回收率不得低于60%。对可能被污染的疑结水,有回收价值的应设置水质监测及净化予以回收,确实不能回收的,应设法利用其余热。
7.8应按设计规定,在蒸汽管道上安装带有过滤装暨的疏水阀,选用的蒸汽疏水阀应结构先进、质量可靠。
7.9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在满足用户对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应选用再生剂量低、节能效果好的工艺方案。
7.10锅炉给水设计应保证给水质量、排污率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7.11应选用高效节能的鼓风机、给水泵、输煤、除灰、制粉等设备,设备的工作能力应与主机匹配。7.12热力管网与用热设备应有良好的保温,保温材料应强度高、质量轻,导热系数小,不得使用泡沫混凝土、草绳等导热系数超过规定的材料;室外管道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防雨、防雪、防潮的保护层,不得以水泥作抹面作保护层,推荐采用玻璃钢、铝皮和镀锌铁皮作保护层,管道配件如:阀门、法兰,同样应加保温,为便于检修,应设计可拆卸的保温罩。7.13应按产品、按部门设置蒸汽流量计。8电力系统
8.1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应在确保工厂的安全、稳定、连续供电的前提下,重视系统的节能优化。8.2工厂受电端至用电设备的线损,应达到下列指标:a)一次变压:3.5%以下:
b)二次变压:5.5%以下;
c)三次变压:7%以下。
8.3根据技术经济比较,选用较高的供配电电压,减少变压层次和变电设备重复容量,对大容量用电设备,应选用较高电压等级的电动机.采用供电电压直降配电。8.4变压器的选择.除应满足工厂负荷数量、负荷等级及电动机自启动要求外,还应对变压器的运行效率进行比较,使选用的变压器运行损耗少、效益高。8.5当谐波分量较大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抑制用电设备的谐波分量数值,使之符合有关规定中电网电压、正弦波畸变率的极限值和谐波电流的充许值。8.6对于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和高压供电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电力用户,无功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达到0.90以上。
无功补偿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4
YY/T0247-1996
a)可调式无功补偿装置,应按无功功率最大需要设计;b)非调式无功补偿装置,不宜大于网络的最小无功负荷:c)对距供电点较远的大,中容量连续运行的电气负荷,宜采取就地无功补偿装置。8.7推广节电措施
8.7.1额定容量在60A以上容量连续运行的交流接触器,可安装无声节电器。8.7.2根据负载性质,合理选择电机容量,对经常处于轻载运行的电机,宜采用变极调速或安装△-Y切换装置。
8.7.3对空载率大于50%的电动机、电焊机,应设置空载断电装置。8.7.4直流电机宜采取斩波调速。8.7.5应严格控制选用电热设备,如必须选用时,600℃以下者应采用远红外加热设备。8.8照明用电,宜采用效率较高的新光源。集中控制的照明系统,应安装定时的或光控的自动装置。照明要求较高的场所,应采用混合照明,非三班生产的系统,可安装照明专用变压器供电。采用气体放电灯照明,应在适当的位置进行无功补偿。照明设计应综合考虑灯具的照明技术特性及长期运行的经济效益,并应尽可能采用效率在80%左右的灯具,对照明无特殊要求的一般场所,不应选用效率低于50%的灯具。8.9应按生产和生活分开、企业与居民分开的要求设置电力计量仪表。工厂用电应按产品、部门分别计量的要求装表,装机容量100kW以上的设备(或单元)应单独装表计量。9给水、排水系统
9.1医药工业企业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取水、净化与输水能耗,根据对用水的合理要求,结合当地水资源的具体条件,从全局出发,节约新水,改善水质,提高循环和重复利用率,在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9.2供水水质必须按照JBJ102的规定进行设计,改扩建工程,对原有企业供水设施,亦应按上述规范要求给子改造,使之能按规范操作运行。9.3给水处理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a)当水源含泥沙量较大时,净水构筑物应靠近取水泵站。b)应选用效益高、能耗低的净化工艺的构筑物。c)尽量降低沉淀池和澄清池排泥的含水率,必要时回收滤池冲洗用水,减少自用水量,9.4车间及各工序的用水量按工艺的合理要求确定,供、用水系统的管路、水泵、冷却设备、储水设备、计量仪表、水处理设施等均应按国家有关规范和产品标准的要求设计,供水管网设计中,对个别用户需要进行局部升压时,应进行水力计算,在仍然满足其他用户工艺用水要求的情况下,宜采用串联加压供水。
9.5连续运转且有流量调节要求的输水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根据配套电机情况,采用液力耦合器,变额调速,可控硅串级调速节能。水泵需并联工作的,应力求各泵的额定工作参数相同。并要给出水泵并联的管路工作特性曲线,取其最佳工作点,确定可以并联的台数。9.6纯水的制备方法,优先选用节能型的制水设备和工艺,按照不同用途对水质的要求分别选用反渗透-离子交换组合纯水装置、电渗析、离子交换、多效蒸馏水器、沙滤器等设备加以制备。优先选用就地回收水质达到要求的蒸汽凝水代替纯水制备。注意纯水回收,经过适当处理(例如膜过滤)反复利用。高纯度水使用后水质仍能满足使用一般纯水要求的,可以设计成申级套用。9.7尽可能采用重复用水系统,一水多用,审级使用。例如冷却用水先用于较低温度场合再用于高温场合:洁净水使用后回收再用于对水的洁净度并无严格要求的工序等。9.8工艺过程中中间冷却用水,应采用循环冷却系统,以减少新水用量。循环水系统可采取单独循环或5
TYKAONTKACa
YY/T0247-1996
多组合循环,以满足不同工艺的需求。循环冷却应选用高效节能低噪装置,减少水损。9.9给水、循环永应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设计,采用先进的物理或化学水质处理方法,进行水质处理,保证水质稳定。
9.10企业产生的废水,从经济合理的原则出发,进行处理回用,节省用水,减少排放。9.11应按部门、产品配备计量水表。10空气系统
10.1医药工业企业中的压缩空气系统,大都用于为制药所需的无菌条件提供洁净空气。压缩空气供气能力,应对所有用气设备及用汽量进行认真核实,除按最大负荷计算外,应计入同时系数。空压机的工作参数应按工艺要求进行设计。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压力的压缩空气用户,其供气系统一般应按不同压力分别选用空压机分别供应用户,不宜采用全面提高公用压力的方式设置系统,也不宜以高压系统节流供低压系统使用。
10.2空压系统装备的配置,应兼顾最大用量和最小用量之间调节的可能性,空气压缩机应带有负荷调节器,防止局部停产检修期因供气量无法调节造成放空浪费。10.3空压机选型时,在工作参数相同条件下,应优选比功率低、无油润滑、后处理工作量少,机械效率高的机组。
10.4空压机房尽可能设计位于负荷中心,缩小供气与用户之间的压力差,经济选择输气管道流速,以减少输送损失和空压机的运行压力。空压机的吸入口,应避开多尘埃、有毒气体、湿度大、温度高的环境选用性能可靠阻力小的空气滤清设备·提高空气清洁度,并减少压缩机进口压力损失。10.5寒冷地区的压缩空气站,设置压缩空气后冷却器和脱水装置,防止冻结阻塞。对于压缩空气有温、湿度要求时,还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材料,进行管道保温。生产工艺对空气湿度有要求时,对空气后冷设计,应充分考虑选择露点温度的经济性。10.6新建或改建项目有条件的企业,应考虑空压机采用汽轮机拖动取代电力拖动,经济利用能源。10.7采用机械过滤制备无菌空气的设备,应采用捕集效率高,压损小的过滤介质。10.8通气搅拌装置设计,确定通气比应合理在满足工艺要求(如发酵所需的溶氧浓度等)的条件下,应尽可能由机械输入的搅拌功率执行搅拌功能,减少经过能量转换的压缩空气用于搅拌的用量。11制冷系统
11.1应根据生产工艺,空调系统对温度等级的要求来确定不同温度等级的制冷系统。用冷负荷的确定,应对所用冷设备用冷量进行认真核实,其冷量按最大负荷计算后,应计入同时系数。
11.2企业有稳定的蒸汽、废汽等热源,且所需的冷媒温度高于7℃时,应尽量采用蒸汽(包括废汽)为能源的双效溴化锂制冷装置。
11.3同一工况应尽可能选用同一型号的冷冻机,并要考虑因季节温度变化引起冷负荷的变化,冷冻机、水泵的选型及其台数要与气温变化相匹配。配套的电机,应与运行工况适配。11.4严格控制单级压缩的压缩比,当压缩比≥8时,应设计为两级压缩或复叠式制冷系统。11.5冷凝器和蒸发器尽可能采用封闭式热交换器,提高热效率。主机和冷凝器、蒸发器之间的管网设计,应选择合适的工质流速和管线长度。系统中应配置性能良好的油分离器,以减少热交换器壁形成的油膜和热阻。
11.6载冷工质应采用经过处理的软水,蓄冷槽和输冷管线应有良好的保冷措施,保冷材料应采用导热系数小、质量轻的材料,并满足长期使用和美观的要求。洁净空调送风机和风管也有隔热措施。11.7频繁交替用热、用冷的设备,应分别设置换热器,而不宜共用一个换热器。6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
行业标准
医药工业企业合理用能设计导则YY/T0247-199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电话:68522112
中国标准出版社案皇岛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开本880×12301/16
印张3/4字数14千字
1997年2月第一次印刷
1997年2月第一版
印数1-700
标目303-85
TIKAONI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Y医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