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D通讯标准】 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第六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21 10:25:03
  • YD/T2353-201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2353-2011

  • 标准名称:

    2GHz 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第六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49.90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353-2011.2GHz W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Test method of RAN equipment ( Phase 6) - HSPA+.
1范围
YD/T 2353规定了引入HSDPA的带MIMO的64QAM、相邻载波.上的双载波HSDPA、CELL FACH状态和空闲模式下E-DCH传输、上行链路层二增强、CELL FACH状态下的UE DRX、HSPA承载电路域话音、HSPA VoIP到WCDMA/GSM电路域的连续性、增强的SRNS重定位、增强的HS-DSCH服务小区变更、快速休眠(Fast Dormancy)和HSPA演进的增强等HSPA增强技术,对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提出的新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的测试方法与测试过程。
YD/T 2353适用于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YD/T 1553-2009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第三阶段)
YD/T YD/T 2352-2011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第六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
3GPP TS 25.141(Release 8)基站一致性测试(FDD) (Base Station (BS) conformance testing (FDD))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06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353-2011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第六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
2GHzWCDMAdigital cellular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Test methodof RAN equipment (Phase 6)-HSPA+2011-12-20发布
2012-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符号和缩略语.
4概述。
测试内容
测试环境.
4.3测试结构说明
4.4测试仪表要求
测试的前提条件:
4.6环境条件·
4.7测试说明·
5基本功能测试..
5.1HSDPA的带MIMO的64QAM
5.2相邻载波上的双载波HSDPA
5.3CELLFACH状态和空闲模式下E-DCH传输5.4上行链路层二增强
5.5CELLFACH状态下的UEDRX
5.6HSPA承载电路域话音(可选)5.7HSPAVoIP到WCDMA/GSM电路域的连续性(可选)5.8增强的SRNS重定位(可选)
5.9增强的HS-DSCH服务小区变更(可选)5.10快速休眠(FastDormancy)6UE接入类型支持
6.1HS-DSCHUE接入类型支持·
6.2E-DCHUE接入类型支持
7业务承载能力测试·
8无线指标测试-
8.1概述
发射机测试
接收机测试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YD/T2353-2011
YD/T2353-2011
8.4性能要求测试
9环境适应性测试·
10操作维护测试
11安全性能测试.
12电磁兼容性测试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测量信道
附录B(规范性附录)传播条件.+157
YD/T2353-2011
本标准是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第六阶段)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a)YD/T2352-2011《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第六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b)YD/T2353-2011《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第六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c)YD/T2354-2011《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lur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第六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d)《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六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
e)《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六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2
第1部分:基本功能、业务和性能: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霞艳、徐菲、陈永欣、刘申建、李轶群、周桦、张瑜、贺敬、苏苓、张增洁。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1范围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第六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
YD/T2353-2011
本标准规定了引入HSDPA的带MIMO的64QAM、相邻载波上的双载波HSDPA,CELLFACH状态和空闲模式下E-DCH传输、上行链路层二增强、CELLFACH状态下的UEDRX、HSPA承载电路域话音、HSPAVoIP到WCDMA/GSM电路域的连续性、增强的SRNS重定位、增强的HS-DSCH服务小区变更、快速休眠(FastDormancy)和HSPA演进的增强等HSPA增强技术,对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提出的新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的测试方法与测试过程。本标准适用于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YD/T1553-2009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第三阶段)YD/T1595.2-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第2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
YD/TYD/T2352-2011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技术要求(第六阶段)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3GPPTS25.141(Release8)基站一致性测试(FDD)(BaseStation(BS)conformancetesting(FDD))3GPPTS25.211(Release8)物理信道与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FDD)(Physicalchannelsandmapping of transport channels onto physical channels (FDD))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1
宏覆盖基站WideAreaBS
适用于宏蜂窝覆盖场景,从基站到UE的最小耦合损耗等于70dB的基站。3.2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ACK
Acknowledgement
Base Station
16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确认
16阶正交幅度调制
YD/T2353-2011
C-RNTI
E-AGCH
E-DPCCH
E-DPDCH
E-HICH
E-RGCH
F-DPCH
H-RNTI
64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Adaptive Multi Rate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Core Network
Common Pilot Channel
Continuous connectivity for packet data users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ontrol RNC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Dedicated Charinel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E-DCH Absolute Grant Channel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E-DCH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E-DCHDedicated PhysicalControl ChannelE-DCH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E-DCHHARQAcknowledgement IndlicatorChannel
E-DCH Relative Grant ChannelError Vector Magnitude
Forward Access Channel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ractional 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Fast Ethermet
Gigabit Ethernet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ome Location Register
HS-DSCH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64阶正交幅度调制
自适应多速率
加性高斯白噪声
核心网络bzxZ.net
公共导频信道
持续分组连接
信道质量指示
循环穴余校验
控制RNC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专用控制信道
专用信道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专用物理数据信道
非连续接收
专用业务信道
非连续发射
E-DCH绝对授权信道
增强型专用信道
E-DCH专用物理信道
E-DC:H专用物理控制信道
E-D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
E-DCHHARQ确认指示信道
E-DCH相对授权信道
向量误差幅度
前向接入信道
频分双工
部分化专用物理信道
快速以太网
吉比特每秒以太网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网关GPRS支持节点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归属位置寄存器
HS-DSCH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HS-DPCCH
HS-DSCH
HS-PDSCH
HS-SCCH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YD/T2353-2011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uplink)HS-DSCH的(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forHS-DSCH
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Enhanced HighSpeed PackerAccessHigh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Shared Control Channel for HS-DSCHIdlePeriods in theDownlink
IuUserPlane
Medium Access Control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obile Switching Center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Node B Application Part
Paging Channel
Precoding Control IndicationPeak Code Domain Error
Protocol Date Unit
Paging Indicator Channel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Random Access Channel
Relative Code Domain Error
Radio Link Control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adio Network Subsystem Application PartRadio Resource Control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Signalling Radio Bearer
Serv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1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User Equipment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TRAN Registration Area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高速下行共享信道
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
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HS-DSCH的共享控制信道
下行链路空闲期
Iu接口用户面
媒体访问控制
调制编码方式
多输入多输出
移动交换中心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NodeB应用部分
节点B
寻呼信道
预编码控制指示
峰值码域误差
协议数据单元
寻呼指示信道
公共交换电话网
随机接入信道
相对码域误差
无线链路控制
无线网络控制器
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部分
无线资源控制
服务GPRS支持节点
信令无线承载
服务RNC
同步传输模式1
传输时间间隔
用户设备
通用移动通讯系统
UTRAN登记区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
YD/T2353-2011
4概述
4.1测试内容
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测试内容主要包括:
基本功能测试:
无线指标测试:
一环境适应性测试:
一操作维护功能测试:
一安全性能;
-电磁兼容。
4.2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配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监测仪表(Uu)
监测仪表(Iub)
监测仪表
监测仪表(lu)
图1UTRAN设备测试组网图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拜访用户位置寄存器
宽带码分多址接入
MSC/VLR
用于接口监视的协议测试仪可以连接在Iub、Iu接口上,监测并分析记录接口数据。PSTN
因特网
图1中,NodeB或RNC为被测设备,其余设备,包括MSC/VLR、HLR/AuC、SGSN、GGSN和UE为配套设备。
4.3测试结构说明
在进行设备测试之前,要求完成测试环境数据的设置。所有NodeB都应放置在同一机房或临近机房内,各TRX功率调至最低,能够关闭功放时应关闭功放,天线以假负载替代或采用低增益的天线。通过调整假负载或天线位置,使各小区形成连续覆盖。4.4测试仪表要求
4.4.1协议测试仪
协议测试仪用于如下目的:
a)消息监测。支持UMTSIu、Iub、等接口的各层协议栈的解码,可以精确到位域级别。支持的协议包括NBAP、RANAP、RNSAP等。
b)模拟和仿真测试(可选)。可以模拟UMTS标准定义的各设备结点(如NodeB,RNC,CN等),4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用以辅助进行功能测试。支持Iu、Iub接口上各层协议的模拟仿真测试。4.4.2测试移动台
可连接计算机记录并显示移动台发送和接收的信令序列。4.4.3可接受的测试设备的不确定度4.4.3.1概述
YD/T2353-2011
测试设备参数的不确定度对于测试系统的准确度来说是必要的,而且不太可能通过系统校准得到改善。4.4.3.2发射机测试
测试项目
最大输出功率
CPICH功率准确度
频率容限
功率控制步长
功率控制动态范围
总功率动态范围
IPDL时域模版
占用带宽
频谱模板
邻道泄漏抑制比
杂散辐射
发射互调
最大测试系统不确定度
±12Hz
±0.1dB/2dB步长
±0.1dB/1.5dB步长
±0.1dB/1dB步长
±0.1dB/0.5dB步长
±0.1dB/10个2dB步长
±0.1dB/10个1.5dB步长
±0.1dB/10个1dB步长
±0.1dB/10个0.5dB步长
±100kHz
杂散要求>一60dBm时:±2dB
杂散要求<一60dBm时:±3dB
其他情况:
f<2.2GHz:±1.5dB
2.2GHzf>4GHz:±4.0dB
±2:5.%,对单个码道
发射分集、MIMO和DC-HSDPA
时的时间误差
测试系统不确定度的来源
未作要求
未作要求
未作要求
绝对功率变化不超过3dB
未作要求
未作要求
未作要求
精确度=±3×RBW
未作要求
未作要求
未作要求
未作要求
未作要求
未作要求
未作要求
未作要求
YD/T2353-2011
4.4.3.3接收机测试
测试项目
参考灵敏度电平
接收机动态范围
邻道选择性
阻塞特性
接收互调
杂散辐射
4.4.3.4性能测试
最大测试系统不确定度
阻塞信号频偏<15MHz:±1.4dB
阻塞信号频偏≥15MHz,
<2.2GHz:±1.1dB+宽带噪声
2.2GHz≤f≤4GHz:±1.8dB
f>4GHz:±3.2dB
基站接收频段(--78dBm):3.0dB其他频段:
f≤2.2GHz:±2.0dB(-57dBm)
2.2GHz≤4GHz:±2.0dB
(—47dBm)
f>4GHz:±4.0dB(47dBm)
测试项目
静态条件下的DCH解调
多径衰落条件下的DCH解调
移动传播条件下的DCH解调
生/灭传播条件下DCH解调
高速铁路传播条件下DCH解调
静态条件下RACH前缀部分检测
设备准确度
测试系统不确定度的来源
未作要求
公式=/期望信号电平误差十加性高斯白噪声电平误差公式三J期望信号电平误差干扰信号电平误差+ACLR影吨公式=/期望信号电平误轻+干扰信号电平误差+ACLR影响+宽带噪声公式=2xCW干扰信号电平课差)+调制值号电平课差+期塑信号电平课室未作要求
设备准确度应用的范围
有用信号/AWGN:±0.4dB(E/N。相对不确定度)(AWGN:±1dB)
衰减器:±0.5dB
有用信号/AWGN:±0.4dB(相对)E/NV。合并相对不确定度:±0.6dB衰减器:±0.5dB
有用信号/AWGN:±0.4dB(相对)E/N。合并相对不确定度:±0.6dB衰减器:±0.5dB
有用信号/AWGN:±0.4dB(相对)E/N。合并相对不确定度:±0.6dB衰减器:±0.5dB
有用信号/AWGN:±0.4dB(相对)E/N。合并相对不确定度:±0.6dB有用信号/AWGN:±0.4dB(E/N。相对不确定度)(AWGN:±1dB)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测试项目
多径衰落条件3下的RACH前缀
部分检测
高速铁路传播条件下的RACH
前缀部分检测
静态条件下RACH消息部分解调
多径衰落条件3下的RACH消息
部分解调
高速铁路传播条件下的RACH
消息部分解调
静态条件下HS-DPCCHACK虚
捕获概率
多径衰落条件下HS-DPCCH
ACK虚捕获概率
静态条件下HS-DPCCHACK漏
捕获概率
多径衰落条件下HS-DPCCH
ACK漏捕获概率
4.5测试的前提条件
测试前,应满足:
设备准确度
YD/T2353-2011
设备准确度应用的范围
衰减器:±0.5dB
有用信号/AWGN:±0.4dB(相对)E/N。合并相对不确定度:±0.6dB衰减器:±0.5dB
有用信号/AWGN:±0.4dB(相对)E/N。合并相对不确定度:±0.6dB有用信号/AWGN:±0.4dB(E/N。相对不确定度)(AWGN:±1dB)
衰减器:±0.5dB
有用信号/AWGN:±0.4dB(相对)E/N。合并相对不确定度:±0.6dB衰减器:±0.5dB
有用信号/AWGN:±0.4dB(相对)Er/N。合并相对不确定度:±0.6dB有用信号/AWGN:±0.4dB(E/N。相对不确定度)(AWGN:±1dB)
衰减器:±0.5dB
有用信号/AWGN:±0.4dB(相对)E/N。合并相对不确定度:±0.6dB有用信号/AWGN:±0.4dB(E/N。相对不确定度)(AWGN:±1dB)
衰减器:±0.5dB
有用信号/AWGN:±0.4dB(相对)E/N。合并相对不确定度:±0.6dBa)被测设备安装完毕,硬件软件全部工作正常,数据正确配置并正常运行:b)辅助测试设备硬件软件全部工作正常,已完成各种逻辑数据的正确设置;c)网上辅助环境正常工作运行:d)辅助测试无线环境正常工作。4.6环境条件
4.6.1正常测试环境
在正常测试环境下进行测试时,测试条件应该介于下述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如下表所示。7
YD/T2353-2011
大气压
相对湿度
电源供电
4.6.2极端测试环境
4.6.2.1低温测试环境
表1正常测试环境条件范围
厂家给出的标称值
可忽略
对于室内型设备,应将被测设备置于一5℃的温度条件下测试;对于室外型设备,应将被测设备置于一35℃的温度条件下测试。4.6.2.2高温测试环境
对于室内型设备,应将被测设备置于40℃的温度条件下测试:对于室外型设备,应将被测设备置于55℃的温度条件下测试。4.6.2.3低压测试环境
该项测试应将被测设备置于厂家声明的最低电压条件下测试。4.6.2.4高压测试环境
该项测试应将被测设备置于厂家声明的最高电压条件下测试。4.7测试说明
第5章中的流程图作为一种实现方式,供测试时参考。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106kP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