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 TB/T 2226-2016 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

【TB铁路运输标准】 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
- TB/T2226-2016
- 现行
标准号:
TB/T 2226-2016
标准名称:
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4.97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TB/T 2226-2016.Centralized journal temperature alarm system for railway passenger car.
1范围
TB/T 2226规定了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的系统组成.型式尺寸及标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TB/T 2226适用于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C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A:低温( IEC 60068-2-1 :2007 ,IDT)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 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B:高温( IEC 60068-2-2 :2007 ,IDT)
CB/T 4798.1- -2005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1部分:贮存( IEC 60721-3-1 :1997 , MOD)
CB/T21563轨逍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冲 击和振动试验( GB/T 21563- -2008 , IEC 61373:1999,IDT)
GB/T24338.4- 2009 轨道交通电磁兼容 第3-2 部分:机车车辆设备(IEC 62236-3-2 :2003,M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轴温journal temperature
轴承传递到轴箱的温度。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2226-2016
代替TB/T2226-2002
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
Centralized journal temperature alarm system for railway passenger car2016-09-30发布
万方数据
国家铁路局发布
2017-04-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系统组成、型式尺寸及标记
系统组成
型式尺寸
使用条件
技术要求
基本要求
性能要求
功能要求
材料与制造要求
检验方法
试验要求
外观检查
线路板及焊接检查
连接线及连接器
控制显示器、记录仪电源范围检验系统测量允许误差测定
控制显示器定点延时时间试验
报警温度测定
控制显示器功能试验
振动、冲击试验
电磁兼容试验
控制显示器、记录仪环境试验
控制显示器联网功能试验
记录仪功能试验
传感器温度特性误差的测定
传感器绝缘性能试验
传感器环境试验
8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万方数据
TB/T2226-2016
TB/T2226-2016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万方数据
控制显示器及记录仪面板
铁道客车集中轴温报警器通信协议及说明记录卡数据记录格式
iiKAoNiKAca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TB/T2226一2002《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技术条件》。本标准与TB/T2226—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增加了控制显示器、记录仪的外形尺寸图(见4.2);一增加了集中轴温报警器列车联网通信线的定义要求(见6.1.15);TB/T2226—2016
-修改了DB15连接器电源正负线(12脚、13脚)的排列顺序,并增加了导线颜色的规定(见6.1.6,2002年版的6.17);
增加了导线要求(见6.1.7);
一增加了在电源线正线中加装可恢复型短路保护器的要求(见6.1.8);一修改了振动与冲击试验要求,增加了温度传感器振动冲击要求(见5.4、7.11,2002年版的3.2.3.6.29) #
修改了电磁兼容试验要求(见6.1.16,2002年版的6.30);一修改了高低温试验要求(见7.13,2002年版的7.7);修改了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内容与要求(见第8章,2002年版第8章):一修改控制显示器、记录仪的寿命为10年(见6.1.17,2002年版的6.32);一删除了模拟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外形尺寸及试验等(见2002年版5.3、6.3、7.9.1)。本标准由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南京紫台星河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铁路电子仪器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大鹏、王林美、万献民、雪诚、汤惠新。本标准历次版本情况如下:TB/T2226—1991、TB/T2226—2002。H
万方数据
HiiKAoNiKAca
1范围
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
TB/T2226—2016
本标准规定了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的系统组成、型式尺寸及标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EC60068-2-1:2007IDT
GB/T2423.2—2008
2:2007IDT)
GB/T4798.1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EC60068-2-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1部分:贮存(IEC60721-3-1:1997,M0OD)GB/T21563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GB/T21563—2008,IEC61373:1999,IDT)
GB/T24338.4—2009
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IEC62236-3-2:2003,轨道交通
电磁莱容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轴温journal temperature
轴承传递到轴箱的温度
定点延时timedelay
控制显示器调阅其他车厢轴温数据显示的时间长度。4系统组成、型式尺寸及标记
4.1系统组成
集中轴温报警器包括控制显示器、温度传感器(分为数字传感器和模拟传感器)、轴温数据记录仪(以下简称记录仪)、传输导线及安装压条(仅适用安装于非电气综合控制柜的集中轴温报警器)。4.2型式尺寸
4.2.1控制显示器
安装于电气综合控制柜的控制显示器型式尺寸参见图1,安装于非电气综合控制柜的控制显示器型式尺寸参见图2。
万方数据
-iiKAoNiKAca
TB/T2226—2016
4.2.2记录仪
安装于电气综合控制柜的控制显示器型式尺寸示意图234
图2安装于非电气综合控制柜的控制显示器型式尺寸示意图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安装于电气综合控制柜的记录仪型式尺寸参见图3,安装于非电气综合控制柜的记录仪型式尺寸参见图4。
单位为毫米
图3安装于电气综合控制柜的记录仪型式尺寸示意图2
万方数据
iiKAoNi KAca
4.2.3安装压条
234±1
图4安装于非电气综合控制柜的记录仪型式尺寸示意图安装于非电气综合控制柜的控制显示器、记录仪安装压条的安装尺寸见图5。安装压条
安装墙板
185±1
图5控制显示器、记录仪安装压条的安装尺寸4.2.4温度传感器
TB/T2226-2016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温度传感器外形高度不大于53mm,连接螺杆长度不大于15mm,固定螺帽高度为8mm,密封螺帽高度为10mm,引线长度不小于750mm,导线连接端采用的镀银焊片直径为Φ4mm~Φ5mm或简式端子。数字传感器型式尺寸见图6。单位为毫米
注:数字传感器在传感器铜头顶部削两边(对边)。图6数字传感器型式尺寸
万方数据
-iiKAoNniKAca
TB/T2226-2016
标记示例:
铁道客车上采用数字传感器或模拟传感器监测轴温的Ⅱ型集中报警器标记为:KZS/M-Ⅱ。5使用条件
5.1海拨:不超过2500m。
5.2环境温度:控制显示器、记录仪的工作环境温度为-10℃~55℃,-25℃时应能保证声光报警;温度传感器的工作环境温度为-45℃~125℃。5.3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93%(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5.4振动和冲击:控制显示器,记录仪应符合GB/T21563中1类B级的振动,冲击要求,传感器应符合GB/T21563中3类的振动、冲击要求。5.5特殊使用条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技术要求
6.1基本要求
6.1.1集中轴温报警器应符合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6.1.2控制显示器、记录仪显示面板布局参见附录A。6.1.3控制显示器、记录仪应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安装方便,便于维修保养。产品中的元器件应尽可能采用标准件;紧固件应采用标准件,保证通用互换性能良好。6.1.4控制显示器、记录仪各按键、开关性能良好,数值显示正常。6.1.5
5控制显示器、记录仪外连接线接线正确,线端应按顺序号编号,各线线端应采用端子压接处理,不应裸露导线。
6.1.6控制显示器外接连接器采用DB-15型冷压式针形插座,插座接线定义见图7。导线颜色应符合以下规定:
1~8号线:白色
9号线:绿色
10号线:黄色
11、15号线:紫色
12号线:红色
13号线:蓝色
14号线:黑色
万方数据
iiKAoNiKAca
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
环温鑫
图7DB-15针型插座接线定义图
TB/T2226-2016
6.1.7控制显示器外接连接器DB-15型冷压式母头外壳应采用阻燃材料,其引出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0.3mm的低烟无卤导线,长度不应小于1m。连接线型号为:ZWX-X
A:导线长度为1.0m
B:导线长度为1.1m
C:导线长度为1.2m
D:导线长度为1.3m
E:导线长度为1.4m
导线长度1.5m及以上以×标示
轴温线
连接线上除有型号外还应有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标志:生产日期:月,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生产日期:年,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生产厂家缩写:用两位英文字母表示6.1.8控制显示器外接连接器引出线的电源正线应加接0.3A(电压等级不低于160V)恢复型短路保护器,短路保护器与导线采用冷压连接并用阻燃材料封装。短路保护器距离电源线端头应为100mm±20mm。短路保护器安装位置见图8。单位为毫米
短路保护器
100±20
图8短路保护器安装位置免费标准bzxz.net
6.1.9KZS/M-I型控制显示器应具有外接记录仪的接口,接口采用DB-9型孔形插座。插座接线定义见图9。
万方数据
HiiKAoNiKAca
TB/T2226-2016
DB-9型孔型插座接线定义图
0记录仪上的接口采用DB-9型针型插座,插座接线定义见图10。6.1.10
DB-9型针型插座接线定义图
6.1.11用于测轴温的温度传感器分散装于转向架8个轴箱上,用于测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装于车下,用屏蔽线与控制显示器连接6.1.12数字传感器元件采用DS18B20/DS18S20及升级型号的温度传感器。各种传感器应互相兼容。数字传感器内并接一只不大于2000pF的电容。6.1.13用500V兆欧表测量温度传感器引线与外壳间绝缘电阻,电阻值不应小于10M0。6.1.14温度传感器结构应密封牢固,应能承受风、沙、雨、雪的侵袭,具有良好的防水和防潮性能。浸人水中72h后,用500V兆欧表测量温度传感器引线与外壳间绝缘电阻,电阻值不应小于1MQ。6.1.15
集中轴温报警器列车联网通信线可与列车播音线(含车体接地线)共用。集中轴温报警器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T24338.4—2009的要求。控制显示器、记录仪的设计寿命为10年。集中轴温报警器自出厂之日起,质保期为2年。6.2性能要求
控制显示器
电源电压:标准电压DC48V(波动范围DC36V~72V):标准电压DC110V(波动范围DC77V~138V)。
测量温度范围:-45℃~125℃。
系统测量允许误差:±2℃。
温度测定路数:8路轴温,1路环温。定点延时:30s±250
报警温度:
定点报警:90℃±2℃;
跟踪报警:C+△t(C为环温,Ai为温升,At应为用户指定在41℃~49℃之间的唯一值)。b)
6.2.1.7报警方式:声光报警,所有控制显示器同时显示报警车厢顺位号、轴位号和温度。有多个轴位同时超温报警时,循环显示所有报警点。6.2.1.8车厢数:不大于20。
万方数据
6.2.1.9控制显示器通信采用FSK方式,波特率为1200bit/s。6.2.1.10载波频率:FL,133.05kHz;FH,131.85kHz。晶振频率精度:0.01%。6.2.1.11消耗功率:不大于4W。6.2.2温度传感器
6.2.2.1测量温度范围:-55℃~125℃。6.2.2.2测温允许误差:±2℃。6.3功能要求
TB/T2226-2016
6.3.1集中轴温报警器应在列车运行中自动监测各轴位的轴温变化。当轴温超过设定报警温度时,应及时准确地发出报警信号。
6.3.2集中轴温报警器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以便不同生产厂家的集中轴温报警器能够相互混联成网。集中轴温报警器通信协议及说明见附录B。6.3.3控制显示器、记录仪的电源应适合客车直流供电系统的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并应具有输出短路保护、过热保护及电源反接保护等功能,当故障解除后电源输出可自动恢复。6.3.4控制显示器、记录仪面板上应带有键盘锁,键盘锁采用通用结构型式。键盘锁打开时,钥匙不能拔下。
6.3.5控制显示器应具有联网功能,网络不设主机(无主式),网络最多可接20台控制显示器。在任意时刻开、关任意一台控制显示器或有一台控制显示器发生故障均不应影响网络中其他控制显示器正常工作。如果通信线在某处断开,则断开处两边的控制显示器应能形成两个独立的网络,并保持正常工作。控制显示器没有开机顺序。6.3.6控制显示器应具有模拟传感器和数字传感器兼容的功能,且能可靠识别。6.3.7控制显示器显示方式采用液晶显示屏,一屏同时显示车厢顺位号,8路轴温和1路环温。控制显示器应带有报警状态和通信状态指示灯。6.3.8控制显示器应具有唯一的电子身份号,该电子身份号应与生产厂家的产品出厂编号一致。所有设置应具有断电保存功能。
电子身份号格式为:
XXXXXXXXX
产品编号
生产厂家代号
6.3.9每一台控制显示器平时均处于本车轴温监测状态,可调阅网络中其他车厢的数据和本车报警的历史记录。
6.3.10控制显示器应能通过操作按键来设置车厢顺位号、车种车号、日历时钟,并可查看控制显示器的电子身份号。
6.3.11控制显示器应带有报警记录功能。当某一轴位报警时,应立刻记下报警时间(年、月、日、时、分)报警轴位、轴温、环温,且在报警期间每隔1min记录一次。报警记录容量应大于500组记录数据,数据记录满后应能自动刷新,先进先出,始终保持最新的记录。报警数据记录不可通过按键操作删除。6.3.12任意一路轴温发生变化时,控制显示器显示屏响应时间不应大于3$。6.3.13控制显示器应具有车厢顺位号重号自动识别功能。当后开机的控制显示器所设置的车厢顺位号和先开机的控制显示器所设置的车厢顺位号重号时,则后开机的控制显示器所设置的车厢顺位号应闪烁以作提示,但控制显示器仍可监测本车轴温,并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6.3.14控制显示器采用声、光同时报警。超温轴的轴温数据闪烁、报警红灯闪烁、蜂鸣器鸣叫。7
万方数据
TB/T2226—2016
6.3.15当某一车厢某一轴位报警时,除此车厢控制显示器报警显示外,其他车厢控制显示器也应进行报警并显示报警车厢顺位号、轴位和轴温。6.3.16当有多个车厢的轴位报警时,每一台控制显示器循环显示报警的车厢顺位号、轴位,轴温值并报警。循环显示时,每次显示的时间为5s1。6.3.17当发生报警时,除轴温超温车厢的控制显示器一直发出报警声音外,其他车厢控制显示器报警声音鸣叫10s后停止鸣叫,但仍显示报警的车厢顺位号、轴位和轴温,报警指示灯和超温的轴温数值仍闪烁。在轴温超温车厢的控制显示器上可通过按键消音,但报警指示灯和超温的轴温数值仍闪烁。当轴温超温车厢的控制显示器报警声消音后,其余车的控制显示器应恢复正常监测本车状态。6.3.18记录仪应显示网络的通信状态,可以观察、记录各个车厢的轴温。数据记录应带有断电保存功能。
6.3.19记录仪开机后第1min记录一次,以后记录时间为10min的整数倍。每组记录的数据包括记录的时间(年、月、日、时、分)、车厢顺位号、车种车号、轴温和环温。记录仪应有2000组数据记录容量,数据记录满后应自动刷新,先进先出。6.3.20当某一车厢的某一轴位报警时,记录仪每1min记录一次。报警数据记录包括报警时间,车厢顺位号、车种车号,报警的轴温、轴位和环温。记录仪应有1000组报警记录容量。报警记录满后应自动刷新,先进先出。
6.3.21记录仪应带有可以设置的时钟,并可通过网络统一校正网络中所有控制显示器的时钟。时钟校正功能可通过键盘设置为开或闭。6.3.22记录仪应带有转存功能,能够定时或一次性把记录仪上全部记录数据转存到存储设备上,数据接口为USB2.0及以上。数据记录格式见附录C。6.4材料与制造要求
6.4.1控制显示器、记录仪采用钢质外壳,钢板厚度为1mm。外壳表面喷塑,颜色应与安装位置颜色一致。
6.4.2控制显示器、记录仪所用线路板及各类模块封装材料应采用阻燃材料。线路板应作喷漆处理,以加强其绝缘、防潮、防尘性能。6.4.3控制显示器、记录仪外壳应光洁平整,不应有毛刺、气泡、裂纹、划痕、锈斑等缺陷。在-45℃~75℃的环境下涂层不应起泡,剥落。6.4.4控制显示器、记录仪中的元器件应焊接牢固,焊点周围平整光滑,不应有虚焊、脱焊,相邻焊点不应相碰。
6.4.5温度传感器材料采用铜质,连接螺杆应采用M16普通螺纹,导线连接端应采用镀银焊片或筒式端子,传感器导线采用橡胶电缆。7检验方法
7.1试验要求
7.1.1温度计测量误差不应大于±0.5℃。7.1.2电压测量仪器测量准确度不应低于0.5级。7.1.3进行温度试验时,高、低温试验箱内的温度应保持恒定。温差不超过±2°℃,容积至少应为受试仪器的3倍。
7.1.4湿热箱中空气应能均匀地循环,容积至少为受试仪器的3倍,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温度变化不超过±2℃,相对湿度变化不超过±3%,并应防止冷凝水落到受试仪器上。7.1.5传感器温度特性测定采用恒温器,其温度波动应小于0.2℃。7.2外观检查
采用目视和量具检测的方法,检查控制显示器、记录仪及温度传感器的外观及尺寸是否符合4.2、8
万方数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TB铁路运输标准标准计划
- TB/T3523.2-2018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试验方法第2部分:输入特性试验
- TB2105-1989 XX型信号选别器
- TB/T1463-2006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 TB/T325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护套
- TB/T3503.1-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1部分:符号与单位
- TB/T2247-1991 机车牵引齿轮磁粉探伤验收条件
- TB/T2787-1997 机车车轴金相显微检验
- TB10119-2000 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
- TB/T2624-2011 重型轨道车车轴型式及基本尺寸
- TB/T3503.2-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2部分: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
- TB/T3520-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打磨车
- TB/T2530-1995 内燃机车柴油机空转油耗试验方法
- TB/T2891-1998 电气化铁道并联电容器静态型高次谐波过流保护技术条件
- TB10424-2018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TB/T1679-1997 电气化铁道 牵引供电系统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