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D通讯标准】 接入网用光电混合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25 09:41:52
  • YD/T2159-2010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2159-2010

  • 标准名称:

    接入网用光电混合缆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653.50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159-2010.Optical and electrical hybrid cables for access network.
1范围
YD/T 2159规定了光电混合缆(以下简称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YD/T 2159适用于可同时传输光信号和电信号或电能的接入网用混合缆。其他用途的光电混合缆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51.11-2008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 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EC 60811-1-1:2001, IDT)
GB/T 5023.1-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1部分: 一般要求(IEC 60227-1: 2007, IDT)
GB/T 5023.3-2008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第3部分: 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IEC 60227-3:1997,IDT)
GB/T 6995.2-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2部分: 标准颜色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33.18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159-2010
接入网用光电混合缆
Optical and electrical hybrid cables foraccess network2010-12-29 发布
201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产品分类
试验方法
捡验规则
标志,使用说明书
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金属导体的规格且
YKAONYKACa
YD/T2159-2010
YD/T2159-2010
本标雅参考ITU-TL.60.2004光纤与金属浪和缆的结构、正EC60793-2-50:2008《光纤第2-50部分:产品规范一B类单模光纤分规范¥、IEC60794-3:2001光缆第3部分:室外光缆一分规范(第3版)、EC60794-3-11:2007《光缆第3-11部分:室外光缆一管道和直埋用通信单模光缆详细规范》(第1.0版)和国标GB/T13993.4(通信光缆系列第4部分:接入网用室外光缆等的规定,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制订。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江苏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可、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长飞光纤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本标主要起草人:史惠萍、吴重阳、谭国华、薛梦驰、熊壮、昌捷、杨亚宁。1范围
接入网用光电合缆
YD/T 2f59-2010
本标准规定了光电混合缆(以下简称缆)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可同时传输光信号和电信号或电能的接入网用混合缆。其他用途的光电混合缆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截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951.11-2008
GB/T 5023.1-2008
GB/T 5023.3-2008
GB/T 6995.2-2008
GB/T 7424.2-2008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EC60811-1-1:2001,IDT)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氧乙烯绝缘电缆第1部分:一般要求(EC60227-1: 2007, IDT)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案氧乙烯绝续电缆第3部分:固定布线用无护套电缆(IEC 60227-3:1997,IDT)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2部分:标准颜色光缆第2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EC60794-1-2:2003,M0D)GB/T9771(所有部分)通信用单模光纤GB/T 15065
GB/T15972.20-2008
GB/T 15972.22-2008
GB/T 15972.40-2008
GB/T 15972.44-2008
GB/T 15972.45-2008
GB/T 17650.2-1998
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费数的测方法和试验程序一光纤几何参数(EC60793-1-20:2001,MOD)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2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长度(1EC60793-1-22:2001. M0D)
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衰减(IEC 60793-1-40:2001,M0D)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截止波长(IEC 60793-1-44:2001,MQD)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5部力: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一模场直径(EC60793-1-45:2001,M0D)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来测定气体的酸度(idt正C6075421991)GBT17651-1998(所有部分)电缆或光缴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idtEC61034:1997)GB/T 18380.12-2008
电缆和光缆在火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正EC60332-1-2:2004,IDT)I
TTYKAONYKAa
YD/T 2159-2010
YD/T 322
铜芯聚烯烃绝缘铝塑综合护套市内通信电缆YD/T629(所有部分)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YD/T 723.2-2007
YD/T 723.3-2007
YD/T 839.3-2000
YD/T 908-2000
YD/T 979
通信电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第2部分:铝塑复合带通信电缴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第3部分:钢塑复合带通信电缆期填充和涂覆复合物第3部分:冷应用型填充复合物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光纤带技术件和试验方法
YD/T1020(所有部分)电缆光缆用防蚊护套材料特性YD/T 1115
YD/T 1118,1
YD/T 1485
JB/T8137
3产品分类
3.1分类
光缆用阻水材料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第1部分:案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光缆用中密度聚乙烯护套料
电线电缆交货盘
本缆按其结构和功能分为3类,如表1所示:表1
光电混合缆的分类代号
缆分类代号
3.2型式
通信用金属线对
不包含
馈电线
不包含
3.2.1型式规定按照YD/T908-2000的型式规定编制,缆的加强件代号、结构代号、护套代号和外扩层代号应符合YD/T908一2000的规定。具体部分的规定如图1外护层代号
护套代号
喆构代号
加强件代号
GD通信用光源化号
图1光电混合缆的型式组成
3.3规格
3.3.1缆中的光纤应是符合GB/T9771(所有部分)中规定的B1.1类(即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B1.3类(即波长段扩展的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日4类(即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B6a类(接入网用弯曲损耗不新感光纤)戒用要求的他适用别的单模光纤,2
YD/T 2159-2010
3.3.2纰中的通信用金属线对规格用导体标称直径的数值表示,并应符合附录A中A,1的规定。3.3.3缆中的馈电线规格用导体标称截面积的数值表示,井应符合附录A中A.2的规定。3.3.4缆的总规格由上述3类规格组成,它们相互之间用“十”连接。3.4产品型号和标记
3.4.1型号
型号由缆的型式、规格代号和分类代号组成。型号、规格代号和分类代号之间均用空格隔开,并且分类代号应位于规格代号之后。3.5标记
订货时应标明产品标记,它由缆的型号和本标准编号组成。示例:
非金属加强构件、扮套层绞(半)干式、铝一桑乙烯粘结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电混合缆,包含24根B1.3类二氧化硅系单模光纤、1对标称直径为0.4mm的通信用金属线对和2根标称截面积为1.5mm2的债电线,则产品标记应表示为:GDFA 24B1.3+2×2×0.4+2X 1.5 CYD/T xUX-201x4要求
4.1结构
4.1.1概述
4.1.1.1缆的结构宜由层绞式结构的缆芯和护层两大部分构成如图2所示,其中,护层又包括护套和可能有的外护层。
(1)可能有的填充绳(2)中心加强构件:(3)可能有的中心加强件垫层;(4)领电线:(3)缆内阻水材料(6)包带及可能有的扎纱、内垫层和非金属辅助加强构件:(7)通信用金属线对:(8)挡潮层:(9)可能有的撕裂绳:(10)合光纤的松套管或其他光单元:(11)护套:(12》可能有的外护层图2的结构示意图
41,t.2继的结构可为半干式、全干式或填充式,也可采用其他类似结构型式,但这些缆的护套厚度和性能要求仍应不低于本标准的相关规定。4.1.1.3同批、同型式规格的缆产品应具有相同结构排列和相同识别色谱。4.1.2缆芯
4.1.2.1概述
TYKAONYKACa
YD/T2159-2010
經芯通常包括中心加强构件,含光纤的松套笠、通信用金属线对或/和馈电线,可能有的填充绳、可能有的扎纱、包带、内垫层及非金属辅助加疆构件等。4.1.2.2光纤
4.1.2.2.1缆中的光纤宜由有涂覆层的同类单模光纤组成,其芯数应符合缆规格的要求。同批产品应使用同一设计、相同材料和相同工艺制造出米的光纤。4.1.2.2.2光纤涂覆层表面应有识别标志色,标志颜色应符合GB/T6995.2-2008规定,并且不褪色不迁移。
4.1,2.2.3用于成缆的单模光纤的涂覆层结构及其除力、光纤强度筛选水平及其动态疲劳参数nd值翘此度、模场直径、尺寸参数、截止波长、我减系数和衰减不均性等应符合GB/T9771(所有部分)中有关规定。
4.1.2.3光纤带
4.1.2.3.1光纤带结构、尺寸、色谱和机械性能应符合YD/T979规定,每带的光纤数宜为4、6、8或12芯,也可为其他台适的芯数。
4.1.2.3.2各光纤带和光纤的排列及其色谱应便于识别各光纤,其标志颜色应符合GB/T6995.2-2008规定,并且不褪色不迁移。识别方式见YDT好9的规定。4.1.2.4松套管及其阻水材料
4.1,2.4.1松套管可以由单一材料构成,也可以由两种材料复合构成。4.1.2.4.2松套管尺寸应规定管外径和管壁厚度的标称值和容差,厚度应随外径增大。松套管标称尺可随管中的光纤芯数改变,但在同缆中应相同。4.1.2.4.3光纤(带)在松套管中的余长应均勾稳定,以使缆的拉伸性能和衰减温度特性符合本标准规定。
4.1.2.4.4松套管材料可用聚对苯甲酸了二醇<简称PBT>塑料或其他合适的塑料,PBT应符合YD/T1118.1规定。也可用其他合适的材料。4.1.2.4.5在半干式或填充式结构中松套管内的间隙应连续填充一种触变型的复合物,在全干式缆中松套管内的间隙中应放置一种固态阻水材料。4.1.2.4.6填充复台物和阻水材料(含吸水后)应与其柜邻的其他材料和容,成不损害光纤传输特性和使用寿命。填充复合物应符合YD/T839.3一2000规定。固态阻水材料的要求另订。4.1.2.5填充绳
填充绳用在绞层中填补空位,以使缆芯圆整。填充绝应是圆形塑料绳,它的表面应圆整光滑。充许用阻水纱作填充绳。
4.1.2.6加强构件
4.1.2.6.1加强构件应在缆的中心位置,宜为金属加强构件。4.1.2.62金属加强构件宜采用高强度单圆不锈钢丝或磷化钢丝,也可为其他不易腐蚀或有保护层的材构成的钢丝绳。单圆钢丝的场氏模量应不低于190GPa,钢丝绳的有效杨氏模量应不低于170GPa,如有必要,可在金属加强构件表面挤制一层塑料整层,塑料的性能应达到本标准对绝缴电阻和抗屯压击穿强度的要求。
4.1.2.7通信用金属线对
YD/T2159~2010
4.1.2.7.1缆中的通信金属线对,-一般选用2对或4对,也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他数量的线对。线对应分立放置工统中,
4.1.2.7.2线对中导体的规格应满足附录A中表A.1的规定,也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他的规格。4.1.2.7.3线对的衰减和导体直流电阻应符合YTD/T322的规定。4.1.2.7.4如有需要,线对外可挤包一层护套,护套的材料和要求应满足YD/T322的要求。4.t.2.7.5如果线对外需要屏蔽,应符合YD/T322的规定。4.1.2.8馈电线
4.1.2.8.1馈电线导体截面的设计选用应根据供电电压,传送距离和被供电设备所消耗的功率三者合理选取。供电电压一般为直流48V或交流220V。输送电能的距离宜不大于2000m,并且馈电线在正带工作条件下产生的热量应不会使缆内温度有明显的高。4.1.2.8.2馈电线宜选用单芯软导体无护套电缆,其导体规格、绝缘厚度和电缆外径应符合附录A中表A.2的规定。也可根据需要选用单芯硬导体无护套电缆,其各项性能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4.1.2.8.3单心导体通常在缆的长度段内是连续的整根,允许在缆的一个段长内有至多2个接头。接头可采用热熔剂钎焊或冷焊,且按接头处的抗张强度应不低下无接头单线的85%。接头处应采用合适方式和材料进行绝缘修复,使基送到本标推中对电气性能的各项要求。4.1.2.9其他金属线缆
如用户需要,缆中也可放置其他用途的金属线,如控制信号线等,其性能应满足相应的产品规范要求。
4.1.2.10绞层
4.1.2.10.1绞合单元外径和数量绞合的各单元外径宜相近,以利于缆芯的圆整。绞合单元数量宜为5~12根,也可根据用户要求为其他的数量。
4.1.2.10.2绞合节距
对于A类和C类缆,应综合考虑光纤的拉伸性能要求和逾信线对的传输性能要求,节距设计应合理。4.1.2.10.3绞合单元识别
缆中各绞合单元应用有效的识别方式以区分。通常情况下宜采用颜色或数字加以区分,其中馈电线的绝缘标志颜色应符合GBT5023.1-2008中第4章的规定,通信电缆的扩套颜色宜为求色,光纤松套管的标志颜色应符合GB/T6995.2-2008规定,不褪色不迁移并与能其他金属电缆的标志色区分。4.1.2.11包带层
4.1.2.11.1缆芯的绞层外宜有绕包成(和)纵包的包带层,纵包层外允许再有扎纱。包带层应具有足够的隔热和耐电压性能。
4.1.2.11.2包带材料应是强度足够的聚酯带、聚酯无纺布带、阻水带或其他合适的带材。4.1.2.12内套
4.1.2.12.1对于铝(钢)一案乙烯枯结护套铠装缆,包带层上宜再有一层聚乙烯内村套,其厚度的标称值为1.0mm,最小值不小于0.8mm。4.1.2.12.2:聚乙烯内衬套的材料宜来用符合GB/T15065或YD/T1485规定的聚乙烯护套料。4.1.2.13阻水结构
TYKAONYKAA
YD/T 2159-2010
4.1.2.13.1缆护套以内的所有间隙应有有效的阻水措施,包带(或内衬套)及以内的各绞合单元之间的间隙,应连续放置阻水带或阻水纱,在填充式缆中应连续充满阻水性复合物。包带(或内村套)和护套之间的间隙,宜连续放置阻水带或阻水纱,也可间隔设阻水环,在填充式缆中,应涂税阻水性复合物。4.1.2.13.2阻水带和阻水纱应符合YD/T1115规定,阻水环材料的详细技术规范另订。填充复合物和涂覆复合物应符合ID/T839.3-2000规定。4.1.3护套
4.1.3.1总则
4.1.3.1.1缆常用护套有钢一聚乙烯粘结护套(简称S护套)、铝-聚乙烯粘结护套(简称A护套)和聚乙烯护套。
4.1.3.1.2护套中黑色案乙烯套的材料应采用线性低密度、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料,它们应分别符合 GB/T 15065或 YD/T 1485规定。4.1.3.1.9黑色聚乙烯套的表面应圆整光滑,任何横断面上均应无目力可见的气泡、砂眼和裂纹。4.1.3.2钢一翠乙烯粘结护套(S护弃)4.1.3.2.1S护套缆应在缆芯外施加一层纵包搭接的皱纹钳塑复合带挡潮层,再同时挤包一层黑色象乙烯套,并且应使聚乙烯套与复合带之间、以及复合带两边缘搭接处的带子之间相互粘结为一体:必要时可在搭接处施加粘结剂来提高粘结强度。复合带纵包后的皱纹应成环状,其搭接的重选宽度应不小于5mm或缆芯直径小于8.0mm时不小于缆芯周长的20%。案乙烯套厚度的标称值、最小值和任何横断面上的平均值应符合表2规定。
4.1.3.2.2钢塑复合带应为符合YD/T723.3-2007规定的双面复合塑料薄膜的钢带。其中钢带的标称厚度为0.15mm,单层塑料薄膜的标称厚度为0.05mm。在缆制造长度上允许有少至复合带接头,其钢带宜对接,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50m。接头处应电气导通和恢复塑料复合层。含接头的复合带强度应不低于不含接头的相邻毅强度的80%。
4.1.3.3铝一聚乙烯粘结护套(A护套》4.1.3.3.1A护套缆应在缆芯外施加一层纵包搭接的铝塑复合带挡潮层,并同时挤包一层黑色聚乙烯套使聚乙烯套与复合带之间,以及复合带两边缘搭接处的带子之间相互粘结为一体,必要时可在搭接处施加粘结剂来提高粘结强度。复合带搭接的重选宽度应不小于5mm或缆芯直径小于8.0mm时不小于缆芯周长的20%。聚乙烯套厚度的标称值、最小值和任何横断面上的平均值应符合表2规定。表2A护套和S护套厚度
护套前直径
销装层类型
无或有 3或4型
有5型
无或有3或4型
有s型
A护套中聚乙烯套厚度
标称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注:5型为纵包皱纹钢带铛装层:3和4型分别为细和粗圆钢丝铠装单称:mm
S护套中案乙变厚度
标称值
般小值
平均值
4.1.3.3.2铝塑复合带应为符合YD/T723.2-2007规定的双面复合塑料薄膜的铝带。其中铝带的标称厚度为0.20mm或0.15mm,塑料复合层的标称厚度为0.05mm。在缆制造长度上允许有少量复合带接头,接6
YD/T 2159-2010
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50m。接头处应电气导通和恢复塑料复合层。含接头的复合带强度应不低于不含接头的相邻段强度的80%。
4.1.3.4聚乙烯护套
4.1.3.4.1乙烯护套缆应在芯外挤包一层黑色聚乙烯护套,其厚度的标称值为2.0mm,最小值应不小于1.6mm,任何横断面上的平均值应不小于1.8mm;但有53型外护层时,标称值为1.0mm,最小值应不小于0.8mm,任何横断面上的平均慎应不小于0.9mm。4.1.4外护层
4.1.4.1总则
4.1.4.1.1外护层宜是黑色聚乙烯外套或再加护防蚁外被层。4.1.4.1.2外套应是高密度或中密度黑色聚烯材料,其表面应圆整、光滑,任何断面上均无目力可见的泡、砂服和裂纹。
4.1.4.253型
53型外护层应采用与S护套相同的结构(见4.1.3.2节),但乙烯外套厚度的标称值为2.0mm,最小值应不小于1.6m,任何横断面上的平均值应不小于1.8mm。护套与钢带之间应用阻水带或阻水纱、阻水环或其他阻水材料进行阻水。
4.1.4.3防敏外被层
4.1.4.9.1防蚁外被层(即4型)应在缆的外层聚乙烯套上再挤包一层邵氏硬度不小于63D的黑色聚酰胺套或黑色聚烯烃共案物套,其表面应完整、光滑,最小厚度应不小于0.4mm。4.1.4.3.2防蚁外被层用聚酰胺和聚烯经共聚物材料应符合YD/T1020规定。4.1.5阻燃缆结构
4.1.5.1如有需要时,可采用阻燃结构,但应满足本标准规定的所有电气性能的要求。4.1.5.2阻燃缆的外层和其他层聚乙烯套应采用低烟无卤(或低卤)阻燃套或案氯乙烯,其他的元构件宜尽可能采用不燃和阻燃的材料。4.1.5.3阻燃缆的其他结构要求应符合本章规定。4.1.6撕裂绳
缆护套下面和外护层的聚乙烯外套下面可放貿撕裂绳,撕裂绳应连续贯通整根缆长度,不吸,不吸油,并具有足以开启缆护层的强度。4.2长度
4.2.1缆的标准制造长度标称值应为1000m或2000ml:穿差为0~+100m4.2.2缆的交货长度应是标推制造长度。经用户同意,可以任意长度交货。4.3性能要求
4.3.1单模光纤特性
模场直径、尺寸参数、截止波长和传输特性应符合GB/T9771(所有部分)的规定,4.3.2护层性能
4.9.2.1挡潮层带、钢带和金属铠装层应在缆纵向分别保持电气导通。7
TYKAONYKAA
YD/T 2159-2010
4.3,2.2粘结护套的铝(或钢)带与聚乙烯套之间的剥离强度和搭接重选处铝(或钢)带之间的剥离强度都应不小于1.4N/mm,但在铝【或钢)带下面采用填充式或涂覆复合物阻水时,铝(或钢)带搭接处可不作数值要求。
聚乙烯套的机械物理特性应符合表3规定。表3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
抗拉强度热老化处理前
热老化前后变化率 I TS 1
热老化处理温度
热老化处理时间
断裂伸率热老化处理前
热老化处理后
热老化前后变化率「ES!
热老化处理温度
热老化处理时间
热收缩率
热处理温度
热处理时间
耐环境应力开裂(50℃96h)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小值)
(最大道)
(最大值)
100±2
100±2
24×10
100±2
24×10
115±2
失效数试样:0/10
B5 ±2
注:LLDPE、MIDPE、HDPB和ZRPO分别为线性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聚乙烯和阻燃案烯经的商称4.3.3
机械性能
本缆的机械性能只枪验光纤单元部分。光纤单元的机械性能应包括缆的拉伸、压扇和松套管弯折等项耳,并成通过5.5节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的检验。缆允许承受的拉神力和乐痛力应符合裁4规定。4.3.3.2
表4充许的拉伸力和压离力
允许拉伸力(最小值)
设方式
管道、
非自承式架空
充许压扇力【最小值】
(N/100mp)
(N100mm)
注l,Fsr表示短暂拉伸力:FL表示长期拉伸力;Fsr表示短暂压扁Jt FLc表示长期压扁力:G表示1km光缴的重量,单位为N,
注2:FsT/G条件下的F的取值范国在1500W至3000N之间,托3:缆派生型式的粒伸和压扁性能要求和其对应的正要型式要求相同4.3.3.3
允许的最小弯山半径用缆外径D的倍数表示,它应符合表5规定。表5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
外护层型式
静态弯曲
动态弯曲
无外护层或 04 型
4.3.4环境性能
4.3.4.1概述
YD/T 2159-2010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缆的环境性能应包括衰减温度特性、渗水性能和阻燃性能等项目,并应通过5.6节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来检验。
4.3.4.2适用温度范围及其衰减温度特性织的适用温度范围有1、Ⅱ和ⅢI3种级别。缆温度附加衰减对于各类型光纤有4个级别,如表6所示。表6温度激减特性
分级代号
适用温度范围(它)
低限T
商限T
级(特级)
无明翌
附加衰减
注1:温度附加衰减为适用温度下相对于20℃下的光纤衰减差充许光纤附圳衰减(dB/km)
注2:用户有要求时,在高寒地区的T可下延到一45℃,在商热地区的T可上延到+704.3.4.3渗水性能
该项自只对填充式缆进行。1m水头加在3m长缆样的全部裁面上时,缆应能阻止水纵向渗流。4.3.4.4阻燃缆的燃烧性能
阻燃缆的燃烧性能应符合:
a)阻燃性:应通过单根垂直燃烧试验来验证:b)烟密度:燃烧烟雾应不便透光率小于50%。当用于进局或隧道时,还应符合,腐性:燃烧产生气体的pH值应不小于4.3,电导率应不大于10uS/mm。4.3.5成品缆的电气性能
4.9.5.1单根导线直流电阻
应按5.7.1节的试验方法进行测盘。缆内的导体直流电阻应符合YD/T322和(或)GB/T5023.3-2008的相应规定。
4.9.5,2绝缘电阻
该试验应在电气强度试验4.3.5.3节和4.3.5.4节之后进行。试验应在5血长的试样上进行。测量应在施加电压500V直流电压试验1min后进行,并换算到1km的值。测里值应不低于YD/T322或(和)附录A中规定的最小绝缘电阻值。试验条件见5.7.2节的规定。4.3.5.3电压试验
成品缆成具有足够的介电强度。若缆没有金属层,则应浸入水中进行试验,电压应依欲施如在每根导体对连接在一起的所有其他导体和金属层(落有)或水之间,然后电压再施加在所有连接在一起的导体和金属层或水之间。试验电压为2kV交流电压,缆应能在此电压下耐受至少5min不穿。试验条件见5.7.3节的规定。
4.3.5.4绝缘线芯电压试验
试验应在一根5长的缆试样上进行,应剥去护套和任何其他包覆层或填充物而不损伤绝缘线心。在绝缘线芯之问和线芯与地之间施加2000V交流电压至少5min应不出穿。试验条件见5.7.4节的规定。9
TTYKAONYKA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