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D通讯标准】 IPv6 路由协议测试方法——支持 IPv6 的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IS-IS)
- YD/T1610-2007
- 现行
标准号:
YD/T 1610-2007
标准名称:
IPv6 路由协议测试方法——支持 IPv6 的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IS-IS)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7.97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610-2007.Testing Methods for IPv6 Routing Protocol-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intra-domain routing exchange protocol (IS-IS).
1范围
YD/T 1610规定了基于IPv6的IS-IS路由协议(IS-ISv6)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包括L1路由广播测试、L2路由广播测试、L1/2 路由器功能测试、L1 点到点链路测试、L2 点到点链路测试、L1广播链路测试、L2广播链路测试、OSI认证功能测试、IP 认证功能测试等内容。
YD/T 1610适用于支持IS-IS协议的设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ETF RFC 1195 (1990) 利用IS-IS的TCP/IP和双环境路由
IETF RFC 3784 (1990) IS-IS流量工程扩展
Draftietf-isis-ipv6-05(2003) 用IS-IS传送IPv6路由
ISO/IEC 10589 (1992)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及信息交换与提供无连接式网络服务协议( ISO 8473)一起使用的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域
3定义和缩略语
3.1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路由域(domain)
路由器相互连接构成的网络,通常使用相同的协议,由同-一个中心机构管理。
区域(area)
维护内部详细路由信息的路由子域。
中间系统( Intermediate System )
即路由器,是网络层互连设备,主要完成路由选择控制、数据包交换转发等网络层处理功能。
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CSNP Complete Sequence Numbers Protocol Data Unit 完全序列号协议数据单元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610-2007
IPv6路由协议测试方法
支持IPv6的中间系统
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IS-IS)TestingMethods for IPv6Routing ProtocolIntermediatesystemto
Intermediate system intra-domain routing exchange protocol (Is-iS)2007-04-16发布
200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定义和缩略语·
测试参考配置
ISISv6扩展属性格式测试·
ISISv6L1路由广播测试
ISISv6L2路由广播测试
ISISv6L1/2路由器功能测试
ISISv6L1点到点链路测试·
10ISISv6L2点到点链路测试
ISISv6L1广播链路测试
12ISISv6L2广播链路测试
13ISISv6OSI认证
+ISISv6IP认证
建筑321
标准查询下载网
iz321.ne1
YD/T1610-2007
YD/T1610-2007
本标准是“IPv6路由协议”系列标准之一。本系列标准预计的结构及名称如下:1.YD/T1295-2003支持IPv6的路由协议技术要求—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2.YD/T1342-2005IPv6路由协议———支持IPv6的边界网关协议(BGP4);3.YD/T1515-2006IPv6的路由协议——支持IPv6的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IS-IS);4.YD/T1450-2006IPv6路由协议测试方法—支持IPv6的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5.YD/T1451-2006IPv6路由协议测试方法一支持IPv6的边界网关协议(BGP4);6.YD/T1610-2007IPv6路由协议测试方法—一支持IPv6的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IS-IS)。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英桦魏亮赵·锋杨剑锋1范围
IPv6路由协议测试方法
YD/T1610-2007
支持IPv6的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IS-IS)本标准规定了基于IPv6的IS-IS路由协议(IS-ISv6)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包括L1路由广播测试、L2路由广播测试、L1/2路由器功能测试、L1点到点链路测试、L2点到点链路测试、L1广播链路测试、L2广播链路测试、OSI认证功能测试、IP认证功能测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支持IS-IS协议的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IETFRFC1195(1990)
IETFRFC3784(1990)
Draft-ietf-isis-ipv6-05(2003)ISO/IEC10589(1992)
3定义和缩略语
3.1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路由域(domain)
利用IS-IS的TCP/IP和双环境路由IS-IS流量工程扩展
用IS-IS传送IPv6路由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及信息交换与提供无连接式网络服务协议(ISO8473)一起使用的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域路由器相互连接构成的网络,通常使用相同的协议,由同一个中心机构管理。区域(area)
维护内部详细路由信息的路由子域。中间系统(IntermediateSystem)即路由器,是网络层互连设备,主要完成路由选择控制、数据包交换转发等网络层处理功能。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Complete SequenceNumbersProtocol Data UnitDatabase Overload
Designated Intermediate SystemIntermediate System
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HelloPDU建筑321
标准查询下载网
完全序列号协议数据单元
数据库溢出
被指定的中间系统
中间系统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的Hello
YD/T1610-2007
4测试参考配置
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Hello PDU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LinkState PDU
NetworkLayerProtocol Identifier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Protocol Data Unit
Partial SequenceNumbers Protocol Data UnitZero Remaining Lifetime
测试参考配置有三种方式,分别见图1、图2和图3。测试
端口1
端口1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的Hello
协议数据单元
国际标准化组织
链路状态协议数据单元
网络层协议标识符
开放系统互联
协议数据单元
部分序列号协议数据单元
剩余生存时间为0
端口2
图1DUT与测试端口1、测试端口2之间为点到点链路测试
端口2
端口3
图2DUT与测试端口1、端口2、端口3之间为点到点链路测试
端口1
端口2
端口3
图3DUT与测试端口1、端口2、端口3之间为广播链路5ISISv6扩展属性格式测试
测试编号:1
测试项目:L1LANiH中IPv6接口地址TLV的格式检验测试目的:验证L1LANIH中IPv6接口地址TLV的格式符合ISISv6协议的规定测试依据:Draft-ietf-isis-ipv6-054测试配置:测试连接3
测试过程:
1)将测试端口1与被测设备均设置在L1域中:YD/T1610-2007
2)测试端口1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在测试接口1上监测被测设备发来的IⅡH消息并检验消息格式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发来的L1LANIH中包含IPv6接口地址TLV,其格式符合Draft-ietf-isis-ipv6-05中第4章的规定
测试说明:
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测试编号:2
测试项目:L2LANIH中IPv6接口地址TLV的格式检验测试目的:验证L2LANIH中IPv6接口地址TLV的格式符合ISISv6协议的规定测试依据:Draft-ietf-isis-ipv6-054测试配置:测试连接3
测试过程:
1)将测试端口1与被测设备均设置在L2域中;2)测试端口1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在测试接口1上监测被测设备发来的IH消息并检验消息格式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发来的L2LANⅡH中包含IPv6接口地址TLV,其格式符合Draft-ietf-isis-ipv6-05中第4章的规定
测试说明:
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建筑321
标准查询下载网
ww.iz321.ne
YD/T1610-2007
测试编号:3
测试项目:点到点ⅡH中IPv6接口地址TLV的格式检验测试目的:验证点到点IH消息中IPv6接口地址TLV的格式符合ISISv6协议的规定测试依据:Draft-ietf-isis-ipv6-054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
测试过程:
1)测试端口1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2)在测试接口1上监测被测设备发来的IH消息并检验其消息格式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发来的点到点IⅡH消息中包含IPv6接口地址TLV,其格式符合Draft-ietf-isis-ipv6-05中第4章的规定
测试说明:
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测试编号:4
测试项目:L1LSP中IPv6可达性TLV和IPv6接口地址TLV格式检验测试目的:验证L1LSP消息中IPv6可达性TLV和IPv6接口地址TLV的格式符合ISISv6协议的规定测试依据:Draft-ietf-isis-ipv6-053和4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
测试过程:
1)分别使接口1、2与DUT建立L1邻接关系;2)在接口2上等待DUT产生的L1LSP,检验其格式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发来的LiLSP中包含IPv6可达性TLV和IPv6接口地址TLV,其格式分别符合Draft-ietf-isis-ipv6-05中第3章和第4章的规定测试说明:
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测试编号:5
测试项目:L2LSP中IPv6可达性TLV和IPv6接口地址TLV格式检验YD/T1610-2007
测试目的:验证L2LSP消息中IPv6可达性TLV和IPv6接口地址TLV的格式符合ISISv6协议的规定测试依据:Draft-ietf-isis-ipv6-053和4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
测试过程:
1)分别使接口1、2与DUT建立L2邻接关系:2)在接口2上等待DUT产生的L2LSP,检验其格式预期结果:
被测设备发来的L2LSP中包含IPv6可达性TLV和IPv6接口地址TLV,其格式分别符合Draft-ietf-isis-ipv6-05中第3章和第4章的规定测试说明:
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ISISv6L1路由广播测试
测试编号:6
测试项目:与level1直连主机通信测试目的:验证DUT能到达IH中发布的直连IP地址,该地址不包含在LSP的可达地址中测试依据:RFC11953.1
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
测试过程:
1)正确连接设备;
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IPv6流量预期结果:
测试端口2收到IPv6流量发生器所发IPv6流量测试说明:
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建筑321
标准查询下载网
YD/T1610-2007
测试编号:7
测试项目:与Level1可达主机通信测试目的:确保DUT能向发布为可达的主机发送数据,该信息包含在测试中插人的LSP中测试依据:RFC11953.1
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
测试过程:
1)正确连接设备:
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测试端口2不向DUT发送包含H1信息的LSP;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IPv6流量:4)从测试端口2向DUT发送包含H1信息的LSP:5)从测试端口1向H1发送IPv6流量预期结果:
1)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无法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IPv6流量:2)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IPv6流量测试说明:H1指模拟网络上的模拟主机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测试编号:8
测试项目:与Level1可达网络通信测试目的:验证DUT能向发布为可达的网络发送数据,该信息包含在测试中插人的LSP中测试依据:RFC11953.1
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
测试过程:
1)正确连接设备;
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IPv6流量;4)从测试端口2向DUT发送包N1信息的LSP;5)从测试端口1向N1发送IPv6流量预期结果:
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无法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IPv6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IPv6流量测试说明:N1指测试端口2所模拟地网络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测试编号:9
测试项目:Level1路由器不同metrics测试测试目的:验证当存在2条路径时,DUT能通过较低代价的路径发送数据测试依据:ISO/IEC105897.2.12测试配置:测试连接2
测试过程:
1)正确连接设备:
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使测试端口2的代价低于测试端口3;3)测试端口1向测试目标子网发送IPv6流量:4)发送一个新的LSP使通过接口2到达的代价增加,高于测试端口3;5)从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IPv6流量预期结果:
1)测试步骤3中通过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Pv6流量;2)测试步骤5中通过测试端口3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IPv6流量测试说明:
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测试编号:10
测试项目:Level1路由器U比特处理测试(可选测试项)测试目的:验证当存在2条路由时,DUT优选U比特未置位的路由测试依据:draft-ietf-isis-ipv6-056测试配置:测试连接2
测试过程:
1)被测设备与端口1、端口2、端口3建立L1邻接关系;YD/T1610-2007
2)分别从端口2和端口3发送两个LSP,其中都包含到子网N1的路由,其中接口2发送的路由的相应U比特值为“0”,接口3发送的路由的相应U比特值为“1”;3)从接口1向子网N1发送IPv6流量,在接口2和接口3上监测流量;4)分别从端口2和端口3发送两个LSP,其中都包含到子网N2的路由,其中接口2发送的路由的相应U比特值为“1”。接口3发送的路由的相应U比特值为“0”;5)从接口1向子网N1发送IPv6流量,在接口2和接口3上监测流量预期结果:
1)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IPv6流量,接口3未收到;2)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3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IPv6流量,接口2未收到测试说明:
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建筑321
标准查询下载网
wW.iz321.ne
YD/T1610-2007
测试编号:11
测试项目:Leveli路由器att标志测试测试目的:验证DUT能正确向L12路由器转发目标是Area外的数据测试依据:ISO/IEC105899.8
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
测试过程:
1)正确连接设备;
2)将测试端口1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从测试端口1向Area外目标子网发送Pv6流量:4)从测试端口2向被测设备发送一个LSP,其中ATT比特置位;5)从测试端口1向Area外目标子网发送IPv6流量预期结果:
1)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未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IPv6流量;2)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IPv6流量测试说明:
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测试编号:12
测试项目:路由器对多个L12路由器的选择测试目的:验证DUT能在多个有att属性的L12路由器中,正确选择恰当的路由器转发目标是Area外的数据
测试依据:ISO/EC105897.2.12
测试配置:测试连接2
测试过程:
1)正确连接设备;
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使端口2的metric低于端口3;3)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IPv6流量;4)提高到达接口2的metric,高于端口3;5)从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IPv6流量预期结果:
1)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IPv6流量:2)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3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IPv6流量测试说明:
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测试编号:13
测试项目:Level1路由器DBOL测试1测试目的:验证DUT不选择穿过设置DBOL的路由器(直连)的路径测试依据:ISO/IEC105899.8
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
测试过程:
1)正确连接设备;
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IPv6流量:4)将测试端口2置于DBOL状态;5)从测试端口1向N1发送IPv6流量预期结果:
1)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IPv6流量;2)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未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IPv6流量测试说明:N1指测试端口2所模拟的直连网络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测试编号:14免费标准bzxz.net
测试项目:Level1路由器DBOL测试2测试目的:验证DUT不选择穿过设置DBOL的路由器(远端)的路径测试依据:ISO/IEC105899.8
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
测试过程:
1)正确连接设备;
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IPv6流量;4)发送LSP将逻辑上连接在测试端口2上的NI置于DBOL状态;5)从测试端口1向N1发送IPv6流量预期结果:
1)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IPv6流量:2)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未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IPv6流量测试说明:N1指测试端口2所模拟地网络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建筑321
标准查询下载网
T.jz321..net
YD/T1610-20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